CN111969213A -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9213A
CN111969213A CN202010931179.8A CN202010931179A CN111969213A CN 111969213 A CN111969213 A CN 111969213A CN 202010931179 A CN202010931179 A CN 202010931179A CN 111969213 A CN111969213 A CN 111969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material layer
posi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11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世伟
刘文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11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9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9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9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01M4/72Grids
    • H01M4/74Meshes or woven material; Expanded met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呈多孔网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与第二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极大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能量储存装置寿命。

Description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储存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锂系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电池,锂电池主要采用纯锂金属作为电极,由于锂金属较为活泼,因此锂电池具有较大的危险,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是锂离子电池,比如在电脑等电子器件中。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过程中完成的嵌入或者脱嵌过程就是在正极或者负极材料中实现的,由于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1-4:1,因此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将钴酸锂、锰酸锂或者磷酸铁锂等活性材料混合胶粘剂导电剂等涂敷在集流体上,放入电池中直接接触电解液,这样会导致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直接接触,在多次充放电后,正极材料会和电解液发生副反应,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具体为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锂离子电池,可极大减少电解液和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电池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
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呈多孔网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
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与第二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为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混合物。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重量比为1:3。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0-15nm。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5-20n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包覆液的制作,将酚醛树脂胶、钠盐和铝盐按质量比3:1:1,一同加入第一溶剂中,酚醛树脂胶与第一溶剂的重量比为2:1,搅拌混合后得到包覆液;
S2、固液混合物的制作,将正极活性材料与包覆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S3、第一次烘干与烧结,将固液混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90℃,时间为2-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500-800℃,时间为1-2h,在正极活性材料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层;
S4、氧化锆颗粒的加入,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再向第二溶剂中加入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混合均匀后过滤;
S5、第二次烘干与烧结,将步骤S4中经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2-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00-900℃,烧结时间为3-5h,得到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铝盐为磷酸铝或者硫酸铝。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乙醇或者甲醇。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4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水、乙醇以及甲醇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4中,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第二溶剂以及氧化锆颗粒的质量比为1:2:1。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4中,氧化锆颗粒的制作步骤如下:
S41、将氧化锆粉末与钠盐按照质量比1:2混合形成混合物;
S42、采用混合造粒机将步骤S41中的混合物造粒形成直径为15-20nm的球形颗粒,再将球形颗粒加入过量的水中,依次进行抽滤、干燥后得到固体颗粒,制得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和步骤S41中,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以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钠盐的直径为10-15n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性能量储存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电解液,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正极极片包括由权利要求6-11中任一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复合材料层形成多孔网状结构,第二复合材料采用多孔中空球形氧化锆颗粒,当第二复合材料层包覆在第一复合材料层表面时,会形成只供锂离子穿过的通道,避免了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直接接触,极大的减少了电解液和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了电池寿命。同时,由于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氧化锆本身具有高温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的最外层,能大大增加整个正极材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具体的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10、第一复合材料层20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30;其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0为钴酸锂,这属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选择方式,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20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10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20呈多孔网状,因此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具有若干个孔洞,该孔洞直径的范围是10-15nm。第一复合材料层20对正极活性材料层10实现了包裹,本实施例中,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为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混合物,且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重量比为1:3,以便于酚醛树脂胶能够对硫酸铝进行包覆,形成多孔网状的结构;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20,第二复合材料层30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所述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5-20nm。本实施例中,氧化锆颗粒与第一材料复合层结合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的孔洞与氧化锆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形成多孔网状结构,第二复合材料采用多孔中空球形氧化锆颗粒,当第二复合材料层30包覆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表面时,会形成只供锂离子穿过的通道,避免了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直接接触,极大的减少了电解液和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层10的副反应,从而提高了电池寿命。同时,由于第二复合材料层30为氧化锆颗粒,氧化锆本身具有高温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的最外层,能大大增加整个正极材料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复合材料层20采用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混合物,硫酸铝有利于使活性材料形成固溶态,从而稳定晶格,提高循环性能。
实施例1
结合图2所示,针对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包覆液的制作,将酚醛树脂胶、钠盐和铝盐按质量比3:1:1,一同加入第一溶剂中,搅拌混合后得到包覆液;其中,所述的酚醛树脂胶是由酚醛树脂制成的一类胶水,其粘度范围为4000-5000cps/25°,固含量为20-25%;酚醛树脂胶与所述的第一溶剂的重量比为2:1;
S2、固液混合物的制作,将正极活性材料与包覆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S3、第一次烘干与烧结,将固液混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时间为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500℃,时间为2h,在正极活性材料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层20;
S4、氧化锆颗粒的加入,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再向第二溶剂中加入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混合均匀后过滤,其中,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第二溶剂以及氧化锆颗粒的质量比为1:2:1;
本实施例中,第二溶剂采用水,用于容纳钠盐,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形成孔洞;
S5、第二次烘干与烧结,将步骤S4中经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时间为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00℃,烧结时间为5h,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溶剂为乙醇,其作用是溶解钠盐,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形成孔洞,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可以包覆在孔洞表面,形成一个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的通道,同时又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接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所述的步骤S4中,氧化锆颗粒的制作步骤如下:
S41、将氧化锆粉末与钠盐按照质量比1:2混合形成混合物;
S42、采用混合造粒机将步骤S41中的混合物造粒形成直径为15-20nm的球形颗粒,再将球形颗粒加入过量的水中,依次进行抽滤、干燥后得到固体颗粒,制得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S1和步骤S41中,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以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钠盐采用氯化钠。并且,钠盐的直径为10-15nm。上述的步骤S1中,所采用的铝盐为磷酸铝或者硫酸铝,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铝盐为磷酸铝,磷酸铝不溶于甲醇或者乙醇。
基于此,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一层复合材料为含铝元素,稳定了正极活性材料的晶格,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在第一复合材料外面包覆一层球形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第一层复合材料上面的孔洞不仅会和中空多孔球形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锂离子穿过的通道,而且还可以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接触反应,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氧化锆本身具有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最外层,也能大大增加整个正极材料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结合图2所示,针对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包覆液的制作,将酚醛树脂胶、钠盐和铝盐按质量比3:1:1,一同加入第一溶剂中,酚醛树脂胶与第一溶剂的重量比为2:1,搅拌混合后得到包覆液;
S2、固液混合物的制作,将正极活性材料与包覆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S3、第一次烘干与烧结,将固液混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0℃,时间为2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800℃,时间为1h,在正极活性材料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层20;
S4、氧化锆颗粒的加入,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再向第二溶剂中加入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混合均匀后过滤,其中,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第二溶剂以及氧化锆颗粒的质量比为1:2:1;
本实施例中,第二溶剂采用水,用于容纳钠盐,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形成孔洞;
S5、第二次烘干与烧结,将步骤S4中经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时间为2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3h,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溶剂为乙醇,其作用是溶解钠盐,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形成孔洞,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可以包覆在孔洞表面,形成一个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的通道,同时又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接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所述的步骤S4中,氧化锆颗粒的制作步骤如下:
S41、将氧化锆粉末与钠盐按照质量比1:2混合形成混合物;
S42、采用混合造粒机将步骤S41中的混合物造粒形成直径为15-20nm的球形颗粒,再将球形颗粒加入过量的水中,依次进行抽滤、干燥后得到固体颗粒,制得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S1和步骤S41中,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以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钠盐采用氯化钠。并且,钠盐的直径为10-15nm。上述的步骤S1中,所采用的铝盐为磷酸铝或者硫酸铝,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铝盐为磷酸铝,磷酸铝不溶于甲醇或者乙醇。
基于此,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一层复合材料为含铝元素,稳定了正极活性材料的晶格,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在第一复合材料外面包覆一层球形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第一层复合材料上面的孔洞不仅会和中空多孔球形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锂离子穿过的通道,而且还可以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接触反应,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氧化锆本身具有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最外层,也能大大增加整个正极材料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结合图2所示,针对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包覆液的制作,将酚醛树脂胶、钠盐和铝盐按质量比3:1:1,一同加入第一溶剂中,酚醛树脂胶与第一溶剂的重量比为2:1,搅拌混合后得到包覆液;
S2、固液混合物的制作,将正极活性材料与包覆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S3、第一次烘干与烧结,将固液混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时间为2.5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650℃,时间为1.5h,在正极活性材料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层20;
S4、氧化锆颗粒的加入,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再向第二溶剂中加入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混合均匀后过滤;其中,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第二溶剂以及氧化锆颗粒的质量比为1:2:1;
本实施例中,第二溶剂采用水,用于溶解钠盐,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形成孔洞;
S5、第二次烘干与烧结,将步骤S4中经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时间为2.5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800℃,烧结时间为4h,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溶剂为乙醇,其作用是溶解钠盐,在第一复合材料层20上形成孔洞,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可以包覆在孔洞表面,形成一个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的通道,同时又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接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另外,所述的步骤S4中,氧化锆颗粒的制作步骤如下:
S41、将氧化锆粉末与钠盐按照质量比1:2混合形成混合物;
S42、采用混合造粒机将步骤S41中的混合物造粒形成直径为15-20nm的球形颗粒,再将球形颗粒加入过量的水中,依次进行抽滤、干燥后得到固体颗粒,制得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S1和步骤S41中,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以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钠盐采用氯化钠。并且,钠盐的直径为10-15nm。上述的步骤S1中,所采用的铝盐为磷酸铝或者硫酸铝,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铝盐为硫酸铝,硫酸铝不溶于甲醇或者乙醇。
基于此,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一层复合材料为含铝元素,稳定了正极活性材料的晶格,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在第一复合材料外面包覆一层球形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第一层复合材料上面的孔洞不仅会和中空多孔球形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锂离子穿过的通道,而且还可以减少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接触反应,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氧化锆本身具有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最外层,也能大大增加整个正极材料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性能量储存装置,即改性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电解液,所述的正极极片包括由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制得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
另外,结合下表,本发明还提供了电池使用寿命的测试方法,其中,下表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能量储存装置,即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如下:正极材料采用本发明上述的正极材料,正极极片由磷酸铁锂、正极导电剂导电石墨、粘结剂聚偏氟乙烯以及正极集流体铝箔构成;负极极片由负极导电剂导电石墨、负极粘结剂丁苯橡胶以及负极集流体铜箔构成;电解液由锂盐LiBF4、溶剂碳酸二甲酯以及添加剂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此后,按照正常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制成能量储存装置,即锂离子电池。
下表的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采用的锂电池,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锂离子电池的不同在于,正极活性材料层10的外表面未包覆有第一复合材料层20和第二复合材料层30。
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涂覆隔膜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组装成纽扣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电池容量循环测试,其具体的数据如下表:
Figure BDA0002670289630000091
结合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循环充电前的容量,还是循环充电量的容量,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锂离子电池,都比未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要大,容量保持率也相对更佳。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
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呈多孔网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
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与第二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为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重量比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0-1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5-20nm。
7.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包覆液的制作,将酚醛树脂胶、钠盐和铝盐按质量比3:1:1,一同加入第一溶剂中,酚醛树脂胶与第一溶剂的重量比为2:1,搅拌混合后得到包覆液;
S2、固液混合物的制作,将正极活性材料与包覆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S3、第一次烘干与烧结,将固液混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90℃,时间为2-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500-800℃,时间为1-2h,在正极活性材料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层;
S4、氧化锆颗粒的加入,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再向第二溶剂中加入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混合均匀后过滤;
S5、第二次烘干与烧结,将步骤S4中经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2-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00-900℃,烧结时间为3-5h,得到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铝盐为磷酸铝或者硫酸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乙醇或者甲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水、乙醇以及甲醇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第二溶剂以及氧化锆颗粒的质量比为1:2:1。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氧化锆颗粒的制作步骤如下:
S41、将氧化锆粉末与钠盐按照质量比1:2混合形成混合物;
S42、采用混合造粒机将步骤S41中的混合物造粒形成直径为15-20nm的球形颗粒,再将球形颗粒加入过量的水中,依次进行抽滤、干燥后得到固体颗粒,制得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和步骤S41中,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以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盐的直径为10-15nm。
15.一种改性能量储存装置,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极片包括由权利要求7-14中任一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正极材料。
CN202010931179.8A 2020-09-07 2020-09-07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Pending CN111969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1179.8A CN111969213A (zh) 2020-09-07 2020-09-07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1179.8A CN111969213A (zh) 2020-09-07 2020-09-07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9213A true CN111969213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9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1179.8A Pending CN111969213A (zh) 2020-09-07 2020-09-07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92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1532B (zh) 一种氟化铝/银双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30049529A1 (en) Active material for battery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CN108550802B (zh) 一种Y/La掺杂Co/B共包覆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020678B (zh)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258764A1 (zh)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CN105161693A (zh) 一种高循环锂电多元正极材料ncm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93018B (zh) 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20077456A1 (en) Core-shell nickel ferri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nickel ferrite@c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3060773A (zh) 一种全浓度梯度高镍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211362B (zh) 补锂洗涤液及其应用和高镍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7153A (zh) 富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GB2619865A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precursor having large channe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7766742B (zh) 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CN105826568A (zh) 一种具有氧不足型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94060B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914119A (zh) 一种补锂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682951A (zh)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563462A (zh) 一种高电压复合正极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14497553B (zh) 正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0078134B (zh) 一种制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212648280U (zh) 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
CN109987607B (zh) 介孔硅/二硅化钴复合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69213A (zh) 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
CN113991243A (zh) 一种FeCoCuZn共掺杂Ni基合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61603A (zh) 一种新型钾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