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7557A -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67557A CN111967557A CN202010685315.XA CN202010685315A CN111967557A CN 111967557 A CN111967557 A CN 111967557A CN 202010685315 A CN202010685315 A CN 202010685315A CN 111967557 A CN111967557 A CN 1119675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dden information
- encrypted
- smart card
- screening
-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5 increa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8—Sequential or multiple printing, e.g. on previously printed background; Mirror printing; Recto-verso print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rinting techniques; Printing of patterns visible in reflection and by transparency; by superposing printed artifa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该加密智能卡包括第一卡基,第一卡基内设置有第一智能芯片,并且,第一卡基的表面上印刷有加密信息,加密信息是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印刷而成,隐藏信息使用第一加网印刷参数印刷,加密区域使用第二加网印刷参数印刷,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相同;其中,隐藏信息被选定在预设印刷颜色通道上,且在隐藏信息在预设印刷颜色通道上叠加到加密区域上且相对于加密区域发生偏移。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该解密智能卡上印刷有解密图案,用于对加密智能卡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本发明能够降低智能卡生产厂家的成本,并且智能卡的加密信息加密性能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卡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当中普遍使用智能卡,例如人们日常使用的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电话卡等。现在的智能卡通常包括一个卡基,在卡基内设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内可以运行预先设定的程序,并且记录持卡人数据等。
现有的智能卡所使用的智能芯片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电触点,多个电触点外露在智能卡的表面上,当智能卡插入到读卡设备时,电触点与读卡设备上的电触点接触并进行通信。现有的另一种智能卡设置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嵌埋在卡基内,且感应线圈与智能芯片电连接,当智能卡靠近无线读卡设备时,感应线圈将感应到无线读卡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将感应的信号传输至智能芯片。
随着智能卡的广泛应用,智能卡上印刷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印刷在智能卡上的信息往往涉及个人信息,例如信用卡上可能印刷有持卡人的姓名、照片等信息,为此,人们希望对印刷在智能卡表面上的信息进行加密或者隐藏,以避免较为个人的信息泄露。
目前一部分智能卡采用隐性荧光蓝、缩微字及底纹团花等方式对敏感信息进行隐藏,但是,这种方式要么增加智能卡的生产成本,要么采用显性防伪的方式,对隐藏信息的加密效果较差。而目前一些智能卡在表面上印刷加密的信息,并向用户提供一张菲林片,菲林片上印刷有间隔的直线,用户通过该菲林片贴合在智能卡的表面上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向用户提供一张定制的菲林片,一旦菲林片丢失,将导致智能卡上的加密信息无法解密,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同时,由于智能卡的生产厂家还需要向用户提供定制的菲林片,增加智能卡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现有的一部分智能卡开始应用数据加密、防伪技术,例如应用印刷过程中加网技术将需要隐藏的信息进行一定量的偏移来实现隐藏信息的加密,但这种方案并没有区分印刷的颜色通道,加密信息的隐藏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需要隐藏的信息无法正确解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隐藏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智能卡。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加密智能卡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的解密智能卡。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解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加密智能卡包括第一卡基,第一卡基内设置有第一智能芯片,并且,第一卡基的表面上印刷有加密信息,加密信息是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印刷而成,隐藏信息使用第一加网印刷参数印刷,加密区域使用第二加网印刷参数印刷,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相同;其中,隐藏信息被选定在预设印刷颜色通道上,且在隐藏信息在预设印刷颜色通道上叠加到加密区域上且相对于加密区域发生偏移。
由上述方案可见,加密智能卡上的隐藏信息是通过叠加并偏移的方式形成在加密区域上,并且只针对一个印刷颜色通道进行偏移,因此隐藏信息的加密效果更好,可以采用传统的印刷工艺进行印刷,不增加智能卡的生产成本。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加密区域为二个以上,每一加密区域叠加有一个隐藏信息,多个加密区域在第一卡基的表面上相互独立的布置;至少一个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不同于另一个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
由此可见,在加密智能卡的卡基上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隐藏信息,也就是可以将智能卡上的多个信息设置为隐藏信息,智能卡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并且,设置多个隐藏信息并不会增加智能卡是制作成本,能够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智能卡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包括确定隐藏信息的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确定用于印刷隐藏信息的加密区域,选定隐藏信息的印刷颜色通道,确定加密区域的第二加网印刷参数,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相同;在选定的印刷颜色通道上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对隐藏信息相对于加密区域进行偏移,并将加密区域的所有印刷颜色通道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图案印刷在加密智能卡的第一卡基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制作加密智能卡时,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制图软件将隐藏信息在选定的印刷颜色通道中叠加到加密区域并且进行偏移,将合并后的图案印刷到第一卡基上即实现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智能卡的隐藏信息的制作简单,且加密效果更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对隐藏信息相对于加密区域进行偏移包括:将隐藏信息沿至少一个方向偏移,优选的,将隐藏信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偏移。
由此可见,将隐藏信息沿着多个方向进行偏移,可以增加对隐藏信息解密的难度,提高隐藏信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隐藏信息的数量为二个以上,多个隐藏信息在加密区域中相互独立的布置。
可见,在加密智能卡的卡基上设置多个隐藏信息,可以将持卡人的多种信息进行加密,进一步提高智能卡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隐藏信息被选定在二个以上的印刷颜色通道中;和/或至少一个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不同于另一个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
可见,通过将隐藏信息分别在不同的颜色通道中进行印刷,或者将多个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设置为不同的参数,可以提高多种隐藏信息的解密难度,从而提高加密智能卡的安全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解密智能卡用于对上述的加密智能卡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该解密智能卡包括:第二卡基,第二卡基内设置有第二智能芯片;其中,第二卡基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卡基,且第二卡基的表面上印刷有解密图案,解密图案为使用预设颜色浓度的纯色平网通过第三加网印刷参数印刷而成,第三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二加网印刷参数相同,且加网形状为直线。
由上述方案可见,使用解密智能卡作为加密智能卡的解密工具,并不需要向用户提供一张单独的菲林片作为解密工具,使得解密智能卡具有普通智能卡以及解密工具的两种作用,降低加密智能卡的解密成本。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卡基上印刷有二个以上的解密图案,至少一个解密图案的加网角度不同于另一个解密图案的加网角度。
由此可见,解密智能卡上的不同解密图案可以用于对不同的加密智能卡进行解密,也就是制作一张通用的解密智能卡就可以对多张加密智能卡进行解密,解密智能卡的通用性好。
为实现上是的第四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解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预设颜色浓度的纯色平网,确定纯色平网的第三加网印刷参数,第三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二加网印刷参数相同,且加网形状为直线,形成解密图案;将解密图案印刷在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二卡基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上述方法制作的解密智能卡利用光栅原理对加密智能卡上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解密智能卡一方面能够作为普通的智能卡使用,另一方面又具有解密工具的效果,避免使用菲林片作为解密工具,降低了加密智能卡解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密智能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密智能卡制作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加密智能卡实施例中隐藏信息加网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加密智能卡实施例中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解密智能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解密智能卡制作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解密智能卡实施例对加密智能卡进行解密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解密智能卡实施例对单颜色通道的加密智能卡进行解密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加密智能卡与解密智能卡可以是成套出售并一起使用,加密智能卡、解密智能卡也可以单独出售、使用,加密智能卡上印刷有加密信息,解密智能卡是在透明的卡基上印刷有解密图案,通过解密图案可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1,加密智能卡具有卡基11,在卡基11内设置有智能芯片12,优选的,智能芯片1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且多个触点外露在卡基11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卡基11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或者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例如使用PVC材料制成。在卡基11的表面上印刷形成有加密区域13,本实施例中,加密区域13由隐藏信息在选定的印刷颜色通道上叠加到加密区域并进行偏移形成。
制作加密智能卡时,需要确定印刷在加密区域13的图案,参见图2,制作加密区域13的图案时,首先确定需要隐藏的信息,即根据加密智能卡设计的需要,选定预设的隐藏图文信息及效果,隐藏图文信息可以是矢量或图像,例如可以是文字、图片等。可选的,将持卡人的姓名或者持卡人的照片作为隐藏信息。隐藏信息的效果可以是文字或者照片是否需要设置阴影、倾斜等效果。
然后,执行步骤S1,在图像制作软件中,根据制版输出设备的分辨率设定隐藏信息的第一加网印刷参数,例如,制版输出设备的分辨率设置为2400DPI,第一加网印刷参数包括加网线数、加网角度、网点形状等,例如,第一加网印刷参数中加网线数为175线,加网角度为45度,网点形状为任意形状,优选的,网点形状可选择圆形、方形、菱形。然后,将设置好的图案设置为灰度模式文件,即隐藏信息显示为一种灰度。图3示出了通过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编辑后的隐藏信息,从图3可见,隐藏信息是三个文字,即“我爱你”是三个文字,三个文字是通过大量的圆形网点构成,且三个文字是不带色彩的文字,即显示为灰度的文字。
然后,执行步骤S2,确定加密智能卡上的加密区域,并且选定隐藏信息的印刷颜色通道。根据加密智能卡设计版式,将加密智能卡上合适的区域选定为加密区域,该加密区域即为印刷隐藏信息的背景区域,优选的,加密区域可以是一个纯色的区域,也可以是预设背景图案的区域。
由于印刷工艺通常是使用四种颜色的油墨依次进行印刷,四种颜色的油墨分别是青色(C)、品红(M)、黄色(Y)、黑色(K),因此,在制作印刷的图案时,也会将图案设置为四个印刷颜色通道。由于印刷过程中四种颜色的油墨是分别印刷的,因此,在设定隐藏信息时,可以将隐藏信息设置在其中的一个印刷颜色通道中。具体的,可以根据加密区域、隐藏信息的颜色的特性以及每个印刷颜色通道的像素多少来决定将隐藏信息设置在哪一颜色通道之中。通常,可以将隐藏信息设置在M、C或者K通道之中,由于黄色Y为弱色,通常不会将隐藏信息设置在Y通道中。
在确定隐藏信息的图案以及选定加密区域后,执行步骤S3,确定加密区域的第二加网印刷参数,具体的,加密区域的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隐藏信息的第一加密印刷参数保持一致,如果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一加网印刷参数不相同,则可能导致隐藏信息无法解密的问题。
然后,执行步骤S4,在图像制作软件中打开加密区域的图案,并且将加密区域的图案的各个印刷颜色通道分离,即分离C、M、Y、K四个印刷颜色通道。然后,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是将通过第一加网印刷参数处理的隐藏信息叠加到经过第二加网印刷参数处理的加密区域中。
接着,执行步骤S5,对隐藏信息进行偏移,即将隐藏信息相对于加密区域进行偏移,例如沿着X方向进行偏移,或者沿着Y方向进行偏移,当然,隐藏信息可以同时沿X方向以及Y方向偏移,即隐藏信息同时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偏移。在确定偏移距离时,偏移距离不应该过大或者过小,如果偏移距离太少则难以解密,如果距离太大则印刷后能用肉眼看到隐藏信息,产生不了加密的效果。偏移距离可以根据网点直径大小、网点的间隙来确定。将隐藏信息添加到加密区域后并且进行偏移之后的图案如图4所示,从图4可见,肉眼已经看不清楚隐藏的信息,即需要隐藏的三个文字。
如果需要在卡基11上设置多个隐藏信息,则可以重复执行步骤S1至步骤S5,每一个隐藏信息设置在一个加密区域上,且多个隐藏信息之间相互不会重叠,避免隐藏信息无法解密的问题。当然,多组隐藏信息之前的加网印刷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的,为了提高多组隐藏信息的加密效果,多组隐藏信息的加密印刷参数可以是不相同的,例如,加网角度不相同,或者网点的形状不相同。
如果多个隐藏信息的加网印刷参数不相同,则多个隐藏信息不能够设置在同一个加密区域中,每一个隐藏信息需要设置在相应的加密区域,则多个加密区域的加网印刷参数也是不相同的。此外,多个隐藏信息可以分别选定不同的印刷颜色通道,例如第一个隐藏信息选择C通道,第二个隐藏信息选择M通道。
然后,执行步骤S6,合并加密区域的多个印刷颜色通道。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并且进行偏移后,由于每一个隐藏信息只是在一个选定的印刷颜色通道中发生偏移,即偏移的编辑是在一个选定的印刷颜色通道下执行的,因此,步骤S6需要对加密区域的多个印刷颜色通道进行合并,保存为CMYK模式的图像文件。
最后,执行步骤S7,将步骤S6所保存的图案印刷到加密智能卡的卡基11上,即印刷在指定的区域上,从而形成加密信息。
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5,加密智能卡具有卡基21,优选的,卡基21为使用透明材料制作的卡基,例如使用透明PVC材料制作而成。在卡基21内设置有智能芯片22,优选的,智能芯片2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且多个触点外露在卡基21的表面上。在卡基21的一个表面上印刷形成有解密图案23。
制作解密智能卡时,需要确定印刷的解密图案23的具体式样,参见图6,首先执行步骤S11,制作预设颜色浓度的纯色平网。例如,使用图像制作软件做一个颜色浓度为30%至60%的纯黑色的平网,平网即该区域的颜色浓度均匀。
然后,执行步骤S12,确定纯色平网的第三加网印刷参数,本实施中,第三加网印刷参数与第二加网印刷参数基本相同,即第三加网印刷参数中的加网线数、加网角度与第二加网印刷参数的加网线数、加网角度相同,但第三加网印刷参数并不设置圆点,即不设定圆形的网点形状,而是将网点改为直线,并且是设定为间隔设置的直线,即执行步骤S13。从图5可见,解密图案23是倾斜角度为45°的多条直线,优选的,多条直线的粗细一致,且多条直线的间隔也相同。
接着,将步骤S13处理的图案保存成印刷文件格式,即保存成CMYK模式,该解密图案为加密信息的解密图案。当然,解密智能卡可以印刷有多组解密图案,分别对加密智能卡上的多个加密区域进行加密,多组解密图案可以分别印刷在卡基21的不同区域上,且多组解密图案的加网印刷参数可以不相同,例如加网角度不相同。
最后,执行步骤S14,将解密图案印刷在透明的卡基21上,为了保证印刷效果及解密的清晰度,在印刷过程中,输出设备分辨率要提高,并且减少线条的锯齿。同时,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网点扩大的现象进行控制,例如印刷后网点扩大的比例为14%至19%。优选的,将解密图案印刷在卡基21的一个表面上,而卡基另一个表面则不印刷任何图案、文字,以避免解密图案被遮挡。
使用解密智能卡对加密智能卡上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时,将解密智能卡中印刷有解密图案的一面贴合在加密智能卡印刷有加密信息的表面上,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解密智能卡的解密图案观察加密智能卡上的隐藏信息。如图7所示,将解密图案贴合到加密信息上后,用户可以清晰看到隐藏的文字,即“我爱你”三个文字。
本实施例中,隐藏信息是设置在品红(M)通道上,如果加密区域仅仅印刷了M通道的信息,则使用解密智能卡的解密图案进行解密时看到的图案如图8所示。
如果解密智能卡上印刷有多个解密图案,则一张解密智能卡可以对多个不同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例如,一张加密智能卡上印刷有两个不同的加密信息,两个加密信息的加网印刷参数中加网角度不相同,则使用一张解密智能卡可以对两个不同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对第一在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时,加密智能卡与解密智能卡之间形成第一角度,需要对第二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时,需要旋转解密智能卡,使得解密图案的加网角度与第二组加密信息的加网角度相匹配,则可以对第二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由于加密信息只设置在其中一个印刷颜色通道之中,且加密信息的制作非常简单,基本不增加智能卡的生产成本。并且,解密智能卡作为解密工具,还能够作为普通的解密智能卡使用,不需要向用户另外提供菲林片作为解密工具,避免材料的浪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加密信息与解密图案所采用的加网印刷参数的改变,或者加密信息、解密图案在智能卡的卡基上所布置的位置改变等,这些改变也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密智能卡,包括:
第一卡基,所述第一卡基内设置有第一智能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基的表面上印刷有加密信息,所述加密信息是将隐藏信息叠加到加密区域印刷而成,所述隐藏信息使用第一加网印刷参数印刷,所述加密区域使用第二加网印刷参数印刷,所述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所述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相同;
其中,所述隐藏信息被选定在预设印刷颜色通道上,且在所述隐藏信息在所述预设印刷颜色通道上叠加到所述加密区域上且相对于所述加密区域发生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密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密区域为二个以上,每一所述加密区域叠加有一个所述隐藏信息,多个所述加密区域在所述第一卡基的表面上相互独立的布置;
至少一个所述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不同于另一个所述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
3.一种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包括:
确定隐藏信息的第一加网印刷参数;
确定用于印刷所述隐藏信息的加密区域,选定所述隐藏信息的印刷颜色通道,确定所述加密区域的第二加网印刷参数,所述第二加网印刷参数与所述第一加网印刷参数相同;
在选定的所述印刷颜色通道上将所述隐藏信息叠加到所述加密区域,对所述隐藏信息相对于所述加密区域进行偏移,并将所述加密区域的所有印刷颜色通道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图案印刷在加密智能卡的第一卡基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隐藏信息相对于所述加密区域进行偏移包括:将所述隐藏信息沿至少一个方向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隐藏信息相对于所述加密区域进行偏移包括:将所述隐藏信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藏信息的数量为二个以上,多个所述隐藏信息在所述加密区域中相互独立的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密智能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隐藏信息被选定在二个以上的印刷颜色通道中;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不同于另一个所述隐藏信息的加网角度。
8.一种解密智能卡,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密智能卡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该解密智能卡包括:
第二卡基,所述第二卡基内设置有第二智能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基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卡基,且所述第二卡基的表面上印刷有解密图案,所述解密图案为使用预设颜色浓度的纯色平网通过第三加网印刷参数印刷而成,所述第三加网印刷参数与所述第二加网印刷参数相同,且加网形状为直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密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基上印刷有二个以上的所述解密图案,至少一个所述解密图案的加网角度不同于另一个所述解密图案的加网角度。
10.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密智能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预设颜色浓度的纯色平网,确定所述纯色平网的第三加网印刷参数,所述第三加网印刷参数与所述第二加网印刷参数相同,且加网形状为直线,形成解密图案;
将所述解密图案印刷在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二卡基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85315.XA CN111967557A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85315.XA CN111967557A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67557A true CN111967557A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6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85315.XA Pending CN111967557A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67557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36763A (ja) * | 2000-07-27 | 2002-02-06 | Jgs:Kk | 情報コード印刷物、情報コード印刷物製造装置、情報コード印刷物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 |
CN1962287B (zh) * | 2005-11-09 | 2010-09-22 | 四川大学 | 一种多层光学水印的制作方法 |
CN103903216A (zh) * | 2014-03-11 | 2014-07-02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光栅防伪隐藏图像矢量图线条宽度的确定方法 |
CN104268821A (zh) * | 2014-09-02 | 2015-01-07 | 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组合加网技术的图文信息隐藏方法 |
CN106274098A (zh) * | 2016-08-08 | 2017-01-0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利用龟纹现象识别隐藏文字图形的方法 |
CN108848284A (zh) * | 2018-06-06 | 2018-11-20 | 合肥康之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方法信息提取阶段识别光栅提取性能的方法 |
CN109572270A (zh) * | 2018-12-06 | 2019-04-05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微结构网点的半色调信息双重防伪方法 |
-
2020
- 2020-07-16 CN CN202010685315.XA patent/CN1119675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36763A (ja) * | 2000-07-27 | 2002-02-06 | Jgs:Kk | 情報コード印刷物、情報コード印刷物製造装置、情報コード印刷物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 |
CN1962287B (zh) * | 2005-11-09 | 2010-09-22 | 四川大学 | 一种多层光学水印的制作方法 |
CN103903216A (zh) * | 2014-03-11 | 2014-07-02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光栅防伪隐藏图像矢量图线条宽度的确定方法 |
CN104268821A (zh) * | 2014-09-02 | 2015-01-07 | 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组合加网技术的图文信息隐藏方法 |
CN106274098A (zh) * | 2016-08-08 | 2017-01-0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利用龟纹现象识别隐藏文字图形的方法 |
CN108848284A (zh) * | 2018-06-06 | 2018-11-20 | 合肥康之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方法信息提取阶段识别光栅提取性能的方法 |
CN109572270A (zh) * | 2018-12-06 | 2019-04-05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微结构网点的半色调信息双重防伪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619513C (en) | Color-consistent three level differential gloss images | |
CA2239086C (en) | Digital anti-counterfeiting software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1959387A1 (en) | Glossmark image simultation | |
EP1345193A2 (en) | Anti-counterfeiting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H09134125A (ja) | 文書作成方法及び文書読み取り方法 | |
US8792674B2 (en) |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simultaneously decoding images having multiple color components | |
CN101954804B (zh) | 变频加网防伪印刷工艺 | |
MX2013013233A (es) | Arreglo de pixeles para marcar una imagen de color por laser. | |
CN101488215B (zh) | 类弧形防伪方法以及类弧形防伪元件 | |
US20070267865A1 (en) | Document with linked viewer file for correlated printing | |
US2004009605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rypting/decrypting information on basic element by element basis and encryption/decryp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AU2012223367B2 (en) | A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simultaneously decoding images having multiple color components | |
JP4649612B2 (ja) | 真偽判別可能な印刷物 | |
CN111967557A (zh) | 加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解密智能卡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1882746A (zh) | 一种置入隐形鉴别图像的瓷器产品本体版权保护方法 | |
JP2007068032A (ja) | 画像表示媒体、合成画像表示データの作成方法及び画像生成システム | |
JP6991514B2 (ja) | 偽造防止印刷物及び偽造防止印刷物用データの作成方法 | |
US20220150378A1 (en) | Method of Printing Authentication Indicators with Amplitude Modulated Halftone Printing | |
US20210160397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body, medium and printed product | |
US20220272225A1 (en) | Method of generating a secure image | |
JP3176590B2 (ja) | 情報加工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機器 | |
CN104778593A (zh) | 防伪图像加密及检测方法 | |
CN214151745U (zh) | 一种印刷防伪码 | |
JP2022146971A (ja) | 潜像印刷物用データの作成方法及び作成用ソフトウェア | |
JP201108697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復号文書印刷媒体、及び被復号文書印刷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