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0780A -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0780A
CN111900780A CN202011050883.9A CN202011050883A CN111900780A CN 111900780 A CN111900780 A CN 111900780A CN 202011050883 A CN202011050883 A CN 202011050883A CN 111900780 A CN111900780 A CN 111900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erminal
discharging
protoco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08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张洞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08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0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Abstract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充电路径开关、放电路径开关、电池充放电回路及内置电池,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用于连接于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之间,控制单元将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转换为终端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发送至终端设备,控制单元接收根据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调节所需的充电规格,并根据充电规格,控制电池充放电回路进入充电状态,使得充电设备向内置电池和终端设备同时充电;或者,内置电池饱和后,关闭电池充放电回路,控制充电路径开关和放电路径开关开启,使得充电设备向终端设备充电。本申请解决了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间快充协议的兼容性问题,实现了快充协议间的转换。本申请还提供了其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快速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带有快充协议的终端设备越来越多,但是快充协议种类繁多,应用的快充芯片不同,厂家推出的移动终端一般支持不同的快充协议,导致非原装适配器给终端设备充电时因为支持的快充协议不同而无法快速充电。因此,解决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快充协议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变得非常有意义。
为了缓解移动终端的续航焦虑,市场及时出现了移动电源类产品,但是移动电源仍然存在边充边放模式只支持5V普通充电的问题,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移动设备快速充电的需求。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移动电源同时处于充电和放电状态,由于充电和放电使用同一路BUS总线,现有的移动电源都选择使用默认的5V充放电,以防止出现充放电电压不匹配的问题。即便充电器和终端设备都支持快充协议,现有技术一也只能工作在5V慢充状态,造成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设计的充放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因此,现有技术的缺点:移动电源充放电状态只能使用默认的5V充放电,导致充电和放电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额外增加检测电路,成本低,电路简单、可靠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移动电源边充边放无法实现快速充电问题和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间快充协议的兼容性问题,并实现快充协议间的转换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充电路径开关、放电路径开关、电池充放电回路及内置电池,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用于连接于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之间,当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连接于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之间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转换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充电的需求调节所需的充电规格,并根据所述充电规格,控制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进入充电状态,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终端设备同时充电;或者,所述内置电池饱和后,关闭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和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开启,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充电。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可用于实现移动电源边充边放时兼容各种快充协议,也可实现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快充协议转换。其中,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能够识别充电设备的快充协议,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能够识别终端设备的快充协议,移动电源将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转换成终端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充电需求调节所需的充电规格,同时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
因此,本申请无需额外增加检测电路,成本低,电路方案简单、可靠;能够实现移动电源边充边放时仍处于快充状态,有效的增加充电速度、缩短设备充电时间;解决了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间快充协议的兼容性问题,实现了快充协议间的转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充电协议识别模块、放电协议识别模块及功率路径管理模块,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充电设备的快充协议,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快充协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及所述放电路径开关的开启或关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快充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接入所述充电设备,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均包括CC1端、CC2端、DM端、DP端、VBUS端及GND端,所述第一接口的CC1端、CC2端、DM端及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所述第一接口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第二接口的CC1端、CC2端、DM端及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接口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电连接至VBUS端和GND端,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并联在所述内置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为Type-C接口、Type-A接口、Micro 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及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可识别的协议包括USB PD快充协议、FCP快充协议、SCP快充协议、VOOC快充协议、QC3.0快充协议、QC4.0快充协议、AFC快充协议、SFCP快充协议或PE快充协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是否均接入;
当所述充电设备及所述终端设备均接入的情况下,先屏蔽所有快充协议并关闭充电路径开关,然后使能快充协议,打开充电路径开关;
识别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将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进行转换,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规格,控制所述充电设备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终端设备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具有待机状态、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边充边放状态;
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及电池充放电回路全部关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均处于关闭状态,VBUS端和所述内置电池之间无电流传输;
在所述充电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开启、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关闭、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处于充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发出PWM信号,将VBUS端的高压电信号转换成低压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内置电池,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使得所述第一电感产生的电流续流,电流由VBUS端流向所述内置电池;
在所述放电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关闭、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开启、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处于放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发出PWM信号,将所述内置电池的低压电信号转换成VBUS端高压电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使得所述第一电感产生的电流续流,电流由所述内置电池流向VBUS端。
在所述边充边放状态下,当所述内置电池处于未饱和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及电池充放电回路开启;当所述内置电池处于饱和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关断,且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及放电路径开关开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电池充放电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框架示意图。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包括控制单元10、充电路径开关1、放电路径开关2、电池充放电回路20及内置电池3。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用于连接于充电设备300及终端设备200之间,当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连接于充电设备300及终端设备200之间时,所述控制单元10将所述充电设备300支持的快充协议转换为所述终端设备200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200,所述控制单元10接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200的充电需求调节所需的充电规格,并根据所述充电规格,控制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进入充电状态,使得所述充电设备300向所述内置电池3和所述终端设备200同时充电;或者,所述内置电池3饱和后,关闭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和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开启,使得所述充电设备300向所述终端设备200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充电VBUS和放电VBUS只有两个隔离开关,分别为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和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充电VBUS和放电VBUS之间无DC/DC电压转换装置,且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之间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共同组成电池充放电回路20,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之间的电子元器件在图2中省略。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用于所述内置电池3充放电。因此,所述终端设备200申请的快充电压规格必须被所述充电设备300支持,否则所述终端设备200申请的快充会被拒绝。同时,所述终端设备200申请的快充电流必须小于所述充电设备300的限制,否则所述终端设备200申请的快充也会被拒绝。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可用于实现移动电源边充边放时兼容各种快充协议,也可实现充电设备300和终端设备200的快充协议转换。其中,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能够识别充电设备300的快充协议,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能够识别终端设备200的快充协议,移动电源将充电设备300支持的快充协议转换成终端设备200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发送给终端设备200,终端设备200根据充电需求调节所需的充电规格,同时为内置电池3进行充电。
因此,本申请无需额外增加检测电路,成本低,电路方案简单、可靠;能够实现移动电源边充边放时仍处于快充状态,有效的增加充电速度、缩短设备充电时间;解决了充电设备300和终端设备200间快充协议的兼容性问题,实现了快充协议间的转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控制单元10包括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及功率路径管理模块12。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用于识别所述充电设备300的快充协议,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用于识别所述终端设备200的快充协议。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12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及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的开启或关断。
具体的,所述控制单元10为快充芯片。所谓快充芯片是指,所述控制单元10中存储有多种快充协议,可以对支持快充功能的充电设备300及所述终端设备200采用快充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使用的控制单元10可以是中央控制单元(CPU),也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控制单元(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0是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核心单元,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及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通过各种接口识别所述充电设备300和所述终端设备200的快充协议类型,并且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12根据实时检测到的所述充电设备300、所述终端设备200及所述内置电池3状态来管理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及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其中,本申请的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12的基本控制策略如下表(1)所示。
表(1)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状态 充电路径开关状态 放电路径开关状态 电池充放电电路状态
待机状态
充电状态 充电状态
放电状态 放电状态
边充边放 电池饱和前:充电状态;电池饱和后:关闭状态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控制单元10可以是IP5358系列移动电源100SOC,能够实现本申请所要解决的快充协议转换功能。IP5358是一款集成QC2.0/QC3.0/SCP/VOOC输出快充协议、FCP/AFC/SFCP输入输出快充协议、MTK PE+1.1&2.0输出快充协议、USB C/PD2.0/PD3.0输入输出协议、PPS输出协议、兼容BC1.2、同步升/降压转换器、锂电池充电管理、电池电量指示等多功能的电源管理SOC,为快充移动电源提供完整的电源解决方案。
IP5358可同时支持两个USB A、一个USB B及一个USB C,共四个USB口;IP5358的高集成度与丰富功能,只需一个电感实现降压与升压功能,在应用时仅需极少的外围器件,有效减小整体方案的尺寸,降低物料成本;IP5358的同步开关升压系统可提供最大18W输出能力,即使电池电压较低时输出18W仍能保持90%以上的效率。空载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IP5358的同步开关充电系统,提供高达5.0A充电电流。内置IC温度、电池温度和输入电压控制环路,智能调节充电电流;IP5358内置USB C&PD2.0/PD3.0协议;IP5358内置14bit ADC,精确测量电池电压和电流;IP5358内置电量计算法,可准确获取电池电量信息。可定制电池电量曲线,以精准显示电池电量;IP5358支持1/2/4颗LED电量显示,支持88、188等各种数码管电量显示;同时支持照明功能;并支持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包括第一接口21及第二接口22,所述第一接口21分别与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21用于接入所述充电设备300。所述第二接口22分别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22用于接入所述终端设备20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框架示意图。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还包括第三接口23,所述第三接口23分别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23用于接入所述终端设备200。
可以理解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可同时接入多个终端设备200,为所述多个终端设备200充电。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还可以接入多个充电设备300,本申请对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接口数量不加以限制。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中的电连接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第一接口21及所述第二接口22均包括CC1端、CC2端、DM端、DP端、VBUS端及GND端。所述第一接口21的CC1端、CC2端、DM端及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所述第一接口21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所述第二接口22的CC1端、CC2端、DM端及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所述第二接口22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接口21及所述第二接口22分别接入所述充电设备300及所述终端设备200时,所述第一接口21及所述第二接口22的CC1端、CC2端、DM端、DP端将分别接收所述充电设备300及所述终端设备200传输的电信号,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及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根据所述电信号识别分析所述充电设备300及所述终端设备200所支持的快充协议。所述第一接口21及所述第二接口22的VBUS端则用于提供充电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电池充放电电路示意图。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MOS1、第二场效应管MOS2、电感L和电容C。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分别电连接至VBUS端和GND端。所述电感L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的两端并联在所述内置电池3的正负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21的CC1端、CC2端、DM端、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所述第一接口21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所述第二接口22的VBUS端连接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并形成电池充放电回路20,所述第二接口22的CC1端、CC2端、DM端、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连接在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21及所述第二接口22为Type-C接口、Type-A接口、Micro 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及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可识别的协议包括USB PD快充协议、FCP快充协议、SCP快充协议、VOOC快充协议、QC3.0快充协议、QC4.0快充协议、AFC快充协议、SFCP快充协议或PE快充协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文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充电设备300及终端设备200是否均接入;
具体的,包括:判断充电设备300及终端设备200是否均接入,若充电设备300及终端设备200均接入,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12控制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关断。
当所述充电设备300及所述终端设备200均接入的情况下,先屏蔽所有快充协议并关闭充电路径开关1,然后使能快充协议,打开充电路径开关1;
具体的,包括: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及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屏蔽所有快充协议,调节VBUS端至5V后,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12控制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打开;
识别所述充电设备300支持的快充协议及所述终端设备200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将所述充电设备300支持的快充协议进行转换,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200;
具体的,包括: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根据所述第一接口21检测到的电信号,判断所述充电设备300是否支持快充,若是,则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通过所述第二接口22根据所述第二接口22检测到的信号,判断所述终端设备200是否支持快充;若同时满足,则将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11识别到的充电规格经协议转换后,通过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13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200;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200的充电规格,控制所述充电设备300向所述终端设备200充电。
具体的,包括:所述控制单元10根据所述终端设备200的充电需求及所述内置电池3的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300申请充电规格,使得所述第一接口21接收所述充电设备300调整后的充电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具有待机状态、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边充边放状态;
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及电池充放电回路20全部关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MOS2均处于关闭状态,VBUS端和所述内置电池3之间无电流传输;
在所述充电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开启、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关闭、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处于充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发出PWM信号,将VBUS端的高压电信号转换成低压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内置电池3,所述第二场效应管MOS2使得所述电感L产生的电流续流,电流由VBUS端流向所述内置电池3;
在所述放电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关闭、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开启、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处于放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MOS2发出PWM信号,将所述内置电池3的低压电信号转换成VBUS端高压电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使得所述电感L产生的电流续流,电流由所述内置电池3流向VBUS端。
在所述边充边放状态下,当所述内置电池3处于未饱和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所述放电路径开关2及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开启;当所述内置电池3处于饱和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20关断,且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1及放电路径开关2开启。
在实际应用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上电后程序初始化,然后执行步骤2。
步骤2,程序判断是否同时有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接入,如是,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3,关闭放电路径开关,屏蔽所有快充协议,调节VBUS=5V,再使能快充,打开放电路径开关。
步骤4,充电协议识别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的DP/DM/CC1/CC2信号,判断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快充,如是,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5,放电协议识别模块通过第二接口的DP/DM/CC1/CC2信号,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快充,如是,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6,将识别到的充电快充规格经协议转换后,发给终端设备。然后,执行步骤7。
步骤7,终端设备根据自身充电需求向移动电源的控制单元申请快充规格。然后,执行步骤8。
步骤8,控制单元根据终端设备和电池状态情况,向充电设备申请快充规格。然后,执行步骤9。
步骤9,充电设备响应,并调整充电电压,进入快充模式。然后,执行步骤10。
步骤10,结束状态,程序离开此状态机,程序执行一个循环后回到该状态机开始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适用于移动电源,实现了移动电源边充边放仍可以处于快充状态,相比于已有方案边充边放只能通过5V电压普通充电的充电速度更快。同理,本申请适用于充电转接头、电脑扩展坞、集线器、数据线等充电设备300和终端设备200连接的中转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100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经若干改动和适配,同样可以适用于充电转接头、电脑扩展坞、集线器、数据线等充电设备300和终端设备200连接的中转设备。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充电路径开关、放电路径开关、电池充放电回路及内置电池,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用于连接于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之间,当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连接于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之间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转换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调节所需的充电规格,并根据所述充电规格,控制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进入充电状态,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终端设备同时充电;或者,所述内置电池饱和后,关闭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和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开启,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充电协议识别模块、放电协议识别模块及功率路径管理模块,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充电设备的快充协议,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终端设备的快充协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功率路径管理模块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及所述放电路径开关的开启或关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快充芯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接入所述充电设备,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终端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放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终端设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均包括CC1端、CC2端、DM端、DP端、VBUS端及GND端,所述第一接口的CC1端、CC2端、DM端及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所述第一接口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第二接口的CC1端、CC2端、DM端及DP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接口的VBUS端电连接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电连接至VBUS端和GND端,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并联在所述内置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为Type-C接口、Type-A接口、Micro 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充电协议识别模块及放电协议识别模块,所述充电协议识别模块及所述放电协议识别模块可识别的协议包括USB PD快充协议、FCP快充协议、SCP快充协议、VOOC快充协议、QC3.0快充协议、QC4.0快充协议、AFC快充协议、SFCP快充协议或PE快充协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一种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充电设备及终端设备是否均接入;
当所述充电设备及所述终端设备均接入的情况下,先屏蔽所有快充协议并关闭充电路径开关,然后使能快充协议,打开充电路径开关;
识别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并将所述充电设备支持的快充协议进行转换,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规格,控制所述充电设备或所述内置电池向所述终端设备充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具有待机状态、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边充边放状态;所述电池充放电回路还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一电感;
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及电池充放电电路全部关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均处于关闭状态,VBUS端和所述内置电池之间无电流传输;
在所述充电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开启、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关闭、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处于充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发出PWM信号,将VBUS端的高压电信号转换成低压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内置电池,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使得所述第一电感产生的电流续流,电流由VBUS端流向所述内置电池;
在所述放电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关闭、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开启、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处于放电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发出PWM信号,将所述内置电池的低压电信号转换成VBUS端高压电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使得所述第一电感产生的电流续流,电流由所述内置电池流向VBUS端;
在所述边充边放状态下,当所述内置电池处于未饱和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所述放电路径开关及电池充放电电路开启;当所述内置电池处于饱和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关断,且控制所述充电路径开关及放电路径开关开启。
CN202011050883.9A 2020-09-29 2020-09-29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900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0883.9A CN111900780A (zh) 2020-09-29 2020-09-29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0883.9A CN111900780A (zh) 2020-09-29 2020-09-29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0780A true CN111900780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2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0883.9A Pending CN111900780A (zh) 2020-09-29 2020-09-29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078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7028A (zh) * 2020-12-29 2021-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转换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2838635A (zh) * 2021-01-06 2021-05-2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电路与智能设备
CN114706801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输出路径转换电路及装置
EP4102676A1 (en) * 2021-06-07 2022-1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harge control method, 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134633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充电方法、芯片、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0228A (ja) * 2012-05-30 2014-03-17 Cyberpower Systems Inc 充電用変換器
CN106712220A (zh) * 2017-03-09 2017-05-24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源
CN106787727A (zh) * 2017-01-25 2017-05-31 北京鸿智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CN106849230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吴钰淳 快充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芯片和数据线
CN107658926A (zh) * 2017-09-27 2018-02-02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接口快充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76792A (zh) * 2019-03-22 2019-08-27 珠海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口快充移动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9752A (zh) * 2019-10-28 2020-01-31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电池电压自动调整电压输入的充电电路及方法
CN111008878A (zh) * 2018-10-08 2020-04-14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的共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0228A (ja) * 2012-05-30 2014-03-17 Cyberpower Systems Inc 充電用変換器
CN106849230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吴钰淳 快充协议转换系统及方法、芯片和数据线
CN106787727A (zh) * 2017-01-25 2017-05-31 北京鸿智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快充电源的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CN106712220A (zh) * 2017-03-09 2017-05-24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源
CN107658926A (zh) * 2017-09-27 2018-02-02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接口快充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08878A (zh) * 2018-10-08 2020-04-14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的共享方法
CN110176792A (zh) * 2019-03-22 2019-08-27 珠海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口快充移动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9752A (zh) * 2019-10-28 2020-01-31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电池电压自动调整电压输入的充电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7028A (zh) * 2020-12-29 2021-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转换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2737028B (zh) * 2020-12-29 2022-12-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转换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2838635A (zh) * 2021-01-06 2021-05-2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电路与智能设备
EP4102676A1 (en) * 2021-06-07 2022-1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harge control method, 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134633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充电方法、芯片、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06801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输出路径转换电路及装置
CN114706801B (zh) * 2022-06-06 2022-08-26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输出路径转换电路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0780A (zh) 移动电源快充协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7055B (zh) 一种充电电路、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9787318B (zh) 一种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3747451U (zh) 电池充电装置
US11677260B2 (en) Managing power in a portable device comprising multiple batteries
CN107947305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系统、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3747485U (zh) 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及其电源适配器
CN108233460B (zh)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7766037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系统及终端设备
WO2020124588A1 (zh) 电池供电电路、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210379328U (zh) 一种电池充电系统
CN109905042A (zh) 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110504728A (zh) 一种电池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25266A (zh) 一种提高电池输出能效的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64868B (zh) 快充充电器、快充芯片及快充充电器的控制方法
CN105226754A (zh) 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36880A (zh) 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CN217789368U (zh) 电源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220294236A1 (en) Battery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505698B (zh) 供电方法及供电装置
CN215733552U (zh) 充电器、终端及充电系统
TW201701563A (zh) 行動充放電裝置
CN214154112U (zh) 一种二合一电源
CN116667473B (zh) 一种控制电路、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8062815U (zh) 一种锂电池电路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