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6268B - 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96268B CN111896268B CN202010608125.8A CN202010608125A CN111896268B CN 111896268 B CN111896268 B CN 111896268B CN 202010608125 A CN202010608125 A CN 202010608125A CN 111896268 B CN111896268 B CN 1118962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threaded rod
- base
- comfort
- copi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11 card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面板、面板上下调节机构、面板左右调节机构、电池包和斜踏板;面板位于底座上方,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并可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面板上下调节机构配置于底座与面板之间,并为面板提供上下方向的驱动力;面板左右调节机构配置于底座与面板之间,并为面板提供左右方向的驱动力;电池包位于面板顶面,电池包顶面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平移;斜踏板位于面板顶面,可沿面板前后方向进行平移,且斜踏板与面板之间设有夹角调节装置。本申请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需求快速调整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对副驾乘客脚部舒适性的快速验证,有效地节约了制作硬质模型的费用及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人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于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续航里程会采用大体积、大容量的电池包,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电池包布置的离地间隙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会导致电池包凸出于驾驶舱地毯面,容易在驾驶员及副驾乘客脚下产生一个小凸起,导致在回收脚时脚部有异物感的不适。很多车企对于主驾给于了很多的关注,但对于副驾的脚部舒适性关注度不足,虽然部分厂家注意到了此类问题,但是并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只是在数据上进行比较与核对,但是脚部的舒适性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来感受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拟乘用车驾乘环境的调节式斜踏板工装。但是其只涉及脚斜踏板的角度和位置调节,并没有考虑到电池包凸起的高度和位置对副驾驶乘客脚部舒适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因电池包过大导致副驾驶乘客脚部舒适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包括底座、面板、面板上下调节机构、面板左右调节机构;电池包以及斜踏板;其中:面板位于底座上方,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并可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面板上下调节机构配置于底座与面板之间,并为面板提供上下方向的驱动力;面板左右调节机构配置于底座与面板之间,并为面板提供左右方向的驱动力;电池包位于面板上表面,电池包顶面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平移;斜踏板位于面板上表面,可沿面板前后方向进行平移,且斜踏板与面板之间设有夹角调节装置,夹角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斜踏板与面板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面板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管以及第一伺服电机;其中:
第一螺纹杆垂直且固定在面板底部,且可相对于面板轴向自旋;
第一螺纹套管竖直固定于底座与面板之间,通过管内的螺纹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连接在第一螺纹杆上,用于驱动第一螺纹杆旋转,使第一螺纹杆在第一螺纹套管管内螺纹的导向下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面板底部还设有若干立柱,立柱包括升降外套和升降杆;其中:
升降外套竖直固定于底座与面板之间;
升降杆设于升降外套管内,与升降外套滑动连接,且随着第一螺纹杆上下运动,升降杆上下滑动。
具体地,面板左右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第二伺服电机以及面板连接装置;其中:
第二螺纹杆水平设于面板下方;
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与面板之间,用于驱动第二螺纹杆旋转;
面板连接装置固定在面板底面,面板连接装置内设有与第二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将第二螺纹杆的螺旋运动转化为面板连接装置的直线运动。
具体地,面板上设有斜踏板定位机构,斜踏板通过斜踏板定位机构沿前后方向进行平移。
具体地,斜踏板定位机构包括设于面板上的若干个定位孔,斜踏板和夹角调节装置均通过定位孔与面板连接。
具体地,夹角调节装置包括:
第三螺纹杆;以及
第三螺纹套管,通过内部的螺纹与第三螺纹杆传动连接。
具体地,电池包位于斜踏板后跟后方,与面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面板底部设有竖直的刻度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验证装置置于原始位置;
S2、通过台架数据与调节目标数据的比对,调整验证装置至目标状态;
S3、邀请评价人员进行操作方便性主观评价,并记录评价结果,主观评价内容包括舒适性得分及对应的验证装置状态,分值采用7分制,达到5分可视为舒适性良好状态;
S4、通过验证装置调节包括电池包和斜踏板的前后高低位置,适应评价人员舒适状态,并记录调节状态;
S5、邀请评价人员对调节后验证装置进行评价,至评价人员的打分满足操作方便性专业要求。
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验证装置可以模拟出不同斜踏板角度、不同电池包凸起高度、不同电池包布置位置时的状态,提供更贴近副驾驶乘客脚部真实环境的模型,从而更准确地测试出副驾驶乘客的脚部舒适度。本申请可以根据目标数据需求快速调整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对副驾乘客脚部舒适性的快速验证,有效地节约了制作硬质模型的费用及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第四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第五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上面板左右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面板,21-定位孔,3-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螺纹套管,33-第一伺服电机,4-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1-第二螺纹杆,42-第二伺服电机,43-面板连接装置,5-电池包,6-斜踏板,7-夹角调节装置,71-第三螺纹杆,72-第三螺纹套管,8-刻度尺,9-立柱,91-升降外套,92-升降杆,101-第一卡板,102-第二卡板,103-第三卡板,103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包括底座1、面板2、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电池包5以及斜踏板6;其中:面板2位于底座1上方,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并可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配置于底座1与面板2之间,并为面板2提供上下方向的驱动力;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配置于底座1与面板2之间,并为面板2提供左右方向的驱动力;电池包5位于面板2上表面,电池包5顶面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平移;斜踏板6位于面板2上表面,可沿面板2前后方向进行平移,且斜踏板6与面板2之间设有夹角调节装置7,夹角调节装置7用于调节斜踏板6与面板2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螺纹杆31、第一螺纹套管32以及第一伺服电机33。底座1和面板2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一卡板101、第二卡板102及第三卡板103,第一卡板101上设有供第一螺纹套管32以及升降外套91穿过的通孔,用于固定升降外套91下端和第一螺纹套管32;第二卡板102上设有供升降外套91穿过的通孔,用于固定升降外套91上端;第三卡板103用于固定第一伺服电机33。第一螺纹套管32通过第一卡板101竖直固定于底座1与面板2之间,通过管内的螺纹与第一螺纹杆31传动连接,与第一螺纹杆31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33驱动第一螺纹杆31左旋或右旋,使第一螺纹杆31在第一螺纹套管32管内螺纹的导向下上下直线移动,第一螺纹杆31顶端垂直且固定在面板2底部,且可相对于面板2轴向自旋;第一螺纹杆31在第一螺纹套管32内旋转上升或下降时会推动或拉动面板2上下平移,从而模拟出不同高度的面板2。
进一步地,面板2底部还设有若干立柱9,用于保持面板2处于水平状态,具体地,立柱9包括升降外套91和升降杆92,升降外套91竖直固定于底座1与面板2之间;升降杆92设于升降外套91管内,与升降外套91滑动连接,且随着第一螺纹杆31上下运动,升降杆92上下滑动。
具体地,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包括第二螺纹杆41和第二伺服电机42以及面板连接装置43,其中:第二螺纹杆41水平设于面板2下方;第二伺服电机42固定在底座1与面板2之间的第三卡板103上,用于驱动第二螺纹杆41旋转;面板连接装置43固定在面板2底面,面板连接装置43内设有与第二螺纹杆41配合的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将第二螺纹杆41的螺旋运动转化为面板连接装置43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面板2左右平移。且位于第二卡板102上方的第三卡板103上表面设有沿左右方向的滑轨1031。第二伺服电机42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杆41传动连接,驱动第二螺纹杆41左旋或右旋,并将第二螺纹杆41的螺旋运动转化为向左或向右的直线运动,第二螺纹杆41左右直线运动时带动面板连接装置43左右平移,从而带动面板2左右平移,从而模拟出斜踏板6相对于副驾座椅左右偏移时的状态。
具体地,面板2上设有斜踏板定位机构,斜踏板6通过斜踏板定位机构沿前后方向进行平移。斜踏板定位机构包括设于面板2上的若干个定位孔21,斜踏板6和夹角调节装置7均通过定位孔21与面板2连接。斜踏板6和夹角调节装置7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定位孔21上模拟出斜踏板6与副驾座位距离不同时的状态。
具体地,夹角调节装置7包括第三螺纹杆71和第三螺纹套管72;第三螺纹杆71上端连接斜踏板6底面,第三螺纹套管72下端连接面板2上表面,并通过内部的螺纹与第三螺纹杆71传动连接,可以通过手动或伺服电机驱动实现第三螺纹杆71相对于第三螺纹套管72的转动,从而使夹角调节装置7伸长或缩短,实现斜踏板6与面板2之间的夹角调节,模拟出斜踏板6与面板2角度不同的状态。
具体地,电池包5位于斜踏板6后跟后方,与面板2可拆卸连接。电池包5包括若干个不同高度的电池包5,可以指定不同高度的电池包5来验证不同的电池包5凸起量对脚部舒适性的影响,使用时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电池包5来模拟不同高度的电池包5造成的面板2升高。电池包5也可通过安装在不同的定位孔21上实现斜踏板6与电池包5之间距离的调节。定位孔21处设有刻度线,面板2底部设有竖直的刻度尺8,不仅可以实现对面板2、电池包5以及斜踏板6更精准的位置调整,还可以方便地记录调整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验证装置置于原始位置;
S2、通过台架数据与调节目标数据的比对,调整验证装置至目标状态;
S3、邀请评价人员进行操作方便性主观评价,并记录评价结果,主观评价内容包括舒适性得分及对应的验证装置状态,分值采用7分制,达到5分可视为舒适性良好状态;
S4、通过验证装置调节包括电池包5和斜踏板6的前后高低位置,适应评价人员舒适状态,并记录调节状态;
S5、邀请评价人员对调节后验证装置进行评价,至评价人员的打分满足操作方便性专业要求。并重复步骤S3、S4。
本申请面板2通过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实现高度调节,通过刻度尺8实现具体参数控制,通过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实现左右方向调节,通过刻度尺8实现具体参数控制。斜踏板6面调节通过面板2上的定位孔21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每个定位孔21之间的距离为10mm,通过夹角调节装置7实现斜踏板6与面板2之间夹角调节,调整后的夹角读数通过水平仪测得。电池包5通过定位孔21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定位孔21之间的间距为10mm,一直延伸至面板2末端,并且制定了多种不同高度电池包5验证不同凸起高度对于脚部舒适性的影响。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面板(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并可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
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配置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面板(2)之间,并为所述面板(2)提供上下方向的驱动力;
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配置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面板(2)之间,并为所述面板(2)提供左右方向的驱动力;
电池包(5),位于所述面板(2)上表面,电池包(5)顶面可沿上下方向进行平移;
斜踏板(6),位于所述面板(2)上表面,可沿面板(2)前后方向进行平移,且斜踏板(6)与面板(2)之间设有夹角调节装置(7),所述夹角调节装置(7)用于调节斜踏板(6)与面板(2)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下调节机构(3)包括:
第一螺纹杆(31),垂直且固定在面板(2)底部,且可相对于面板(2)轴向自旋;以及
第一螺纹套管(32),竖直固定于底座(1)与面板(2)之间,通过管内的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杆(31)传动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33),连接在第一螺纹杆(31)上,用于驱动第一螺纹杆(31)旋转,使第一螺纹杆(31)在第一螺纹套管(32)管内螺纹的导向下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底部还设有若干立柱(9),所述立柱(9)包括:
升降外套(91),竖直固定于底座(1)与面板(2)之间;以及
升降杆(92),设于升降外套(91)管内,与所述升降外套(91)滑动连接,且随着第一螺纹杆(31)上下运动,升降杆(92)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左右调节机构(4)包括:
第二螺纹杆(41),水平设于所述面板(2)下方;
第二伺服电机(4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与所述面板(2)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纹杆(41)旋转;
面板连接装置(43),固定在所述面板(2)底面,所述面板连接装置(43)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41)配合的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将第二螺纹杆(41)的螺旋运动转化为面板连接装置(43)的直线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设有斜踏板定位机构,所述斜踏板(6)通过斜踏板定位机构沿前后方向进行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踏板定位机构包括设于面板(2)上的若干个定位孔(21),所述斜踏板(6)和夹角调节装置(7)均通过定位孔(21)与所述面板(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调节装置(7)包括:
第三螺纹杆(71);以及
第三螺纹套管(72),通过内部的螺纹与所述第三螺纹杆(71)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5)位于斜踏板(6)后跟后方,与面板(2)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底部设有竖直的刻度尺(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8125.8A CN111896268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8125.8A CN111896268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6268A CN111896268A (zh) | 2020-11-06 |
CN111896268B true CN111896268B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3207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08125.8A Active CN111896268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962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6697A (zh) * | 2021-12-16 | 2022-03-22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腿部进出舒适性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14605A (ko) * | 2003-07-31 | 2005-02-07 | 김승한 | 동적 승차감 분석 장치 |
JP2010256284A (ja) * | 2009-04-28 | 2010-11-11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車両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車両の評価装置 |
JP2015161587A (ja) * | 2014-02-27 | 2015-09-07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乗り心地評価方法 |
CN205506417U (zh) * | 2016-01-18 | 2016-08-24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LabVIEW的自供能城轨列车运行舒适度检测装置 |
CN107290156A (zh) * | 2017-07-01 | 2017-10-24 | 长安大学 | 一种评价路面自行车骑行舒适性的方法及装置 |
CN207263444U (zh) * | 2017-10-24 | 2018-04-20 | 无锡英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人机舒适性验证装置 |
CN109632338A (zh) * | 2018-12-30 | 2019-04-16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车辆人机验证平台 |
CN209372393U (zh) * | 2019-01-16 | 2019-09-10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座椅及卧铺舒适性静态评价台架总成装置 |
CN209387296U (zh) * | 2019-01-03 | 2019-09-13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员小腿空间人机验证台架 |
CN209426632U (zh) * | 2018-11-29 | 2019-09-24 |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副驾驶员脚部舒适性装置 |
CN111337266A (zh) * | 2020-01-22 | 2020-06-26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验证车辆第三排座椅人机舒适性的装置及方法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10608125.8A patent/CN1118962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14605A (ko) * | 2003-07-31 | 2005-02-07 | 김승한 | 동적 승차감 분석 장치 |
JP2010256284A (ja) * | 2009-04-28 | 2010-11-11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車両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車両の評価装置 |
JP2015161587A (ja) * | 2014-02-27 | 2015-09-07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乗り心地評価方法 |
CN205506417U (zh) * | 2016-01-18 | 2016-08-24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LabVIEW的自供能城轨列车运行舒适度检测装置 |
CN107290156A (zh) * | 2017-07-01 | 2017-10-24 | 长安大学 | 一种评价路面自行车骑行舒适性的方法及装置 |
CN207263444U (zh) * | 2017-10-24 | 2018-04-20 | 无锡英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人机舒适性验证装置 |
CN209426632U (zh) * | 2018-11-29 | 2019-09-24 |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副驾驶员脚部舒适性装置 |
CN109632338A (zh) * | 2018-12-30 | 2019-04-16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车辆人机验证平台 |
CN209387296U (zh) * | 2019-01-03 | 2019-09-13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员小腿空间人机验证台架 |
CN209372393U (zh) * | 2019-01-16 | 2019-09-10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座椅及卧铺舒适性静态评价台架总成装置 |
CN111337266A (zh) * | 2020-01-22 | 2020-06-26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验证车辆第三排座椅人机舒适性的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Exploring the optimum posture for driver comfort;J.Mark Porter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19981231;第19卷(第3期);全文 * |
基于人机舒适性的后排乘坐空间研究;李一泽 等;《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1)》;20191022;全文 * |
基于纯电动轿车的车高与人机分析;尹钰淇 等;《汽车工程师》;20191125(第1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6268A (zh) | 2020-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82541B (zh) | 汽车车机人机交互测试台架 | |
CN107926288B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高架草莓无损采摘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US8764609B1 (en) | Exercise enhancement machine | |
CN111896268B (zh) | 一种副驾脚部舒适性验证装置 | |
CN103743577A (zh) | 乘骑玩具刹车性能试验机和测试方法 | |
CN205898431U (zh) | 一种汽车遮阳板翻转扭力检测设备 | |
CN118817216B (zh) | 一种协作机器人碰撞力测试装置 | |
CN212060494U (zh) | Tft产品测试装置 | |
CN201926391U (zh) | 一种汽车踏板测量装置 | |
CN117606733A (zh) | 假人足部冲击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12482915U (zh) | 汽车车机人机交互测试台架 | |
CN209069599U (zh) | 车辆门槛调节模块 | |
CN202420856U (zh) | 汽车碰撞用假人腹部标定台 | |
CN111923124B (zh) | 一种滤光片生产的对角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3916550B (zh) | 一种多路况下汽车电机控制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2007814U (zh) | 一种电涡流式功率车标定平台 | |
CN216117067U (zh) | 地板刚度检测装置 | |
CN212195618U (zh) | 方向盘调节机构 | |
CN212160018U (zh) | 一种腿足机器人用电机系统在线测试装置 | |
CN210051529U (zh) | 一种用于模拟乘用车驾乘环境的调节式脚板工装 | |
CN213588323U (zh) | 一种多功能的体检设备 | |
CN209117363U (zh) | 车辆a柱下调节装置 | |
CN222027907U (zh) | 一种光学仪器校准用辅助装置 | |
CN112629886A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方向把检测装置 | |
CN112131654A (zh) | 车内头部空间验证装置和验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