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4235A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94235A CN111894235A CN202010779096.1A CN202010779096A CN111894235A CN 111894235 A CN111894235 A CN 111894235A CN 202010779096 A CN202010779096 A CN 202010779096A CN 111894235 A CN111894235 A CN 1118942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column
- adjacent
- elevator shaft
- gusse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73 Good's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72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05—Lift shaf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66—Enlarg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包括四个立柱,相邻两个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相邻两个立柱之间连接有斜撑杆。本发明中,电梯井道的整体均是有角钢搭建而成的,角钢是目前市面上一种常见的结构材料,使用成本低于方管材料,且重量更轻,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加装电梯的成本;角钢材料由于不存在内部空心的问题,只需对角钢材料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起来简单方便,处理成本低,且不存在由内部向外锈蚀的情况。此外,由于采用特定的布置方式,斜撑杆、横梁在立柱上得以彼此紧邻而不互相干涉,电梯井道能够有效避免弯矩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装电梯领域的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一些老旧的小区通常未设置电梯,这会给居民的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部分社区会对老旧小区的建筑本体侧面加装电梯。现有的加装电梯通常包括电梯井道和电梯轿厢两大部分。因为方管结构稳定、刚度和承载强度高等优点,现有的电梯井道通常是采用矩形方管材料搭建而成。由于加装梯的井道结构通常外置于建筑物外侧,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必然会对加装梯的寿命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方管材料是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表面难以通过喷漆等进行防腐防火处理。因此其内部表面的防腐防火处理工艺难度较大,倘若方管被处理不当,其容易产生由内部向外锈蚀的问题。同时,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造的过程中成本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很多小区会因为成本分摊的问题导致加装电梯项目迟迟无法落地,现有技术中采用方管材料还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另外,同时,加装梯在室外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缩短工期以最大程度减小对楼内居民的影响。
此外,方形截面的方管堆叠后会占据较大体积,因此需要更多车辆、更大载货量的车辆来完成方管的运输作业。现有的方管结构的电梯井道的现场作业量较大,若采用大型方管结构则需要预留大型钢结构的吊装施工区域,而现有的老旧小区往往空间狭窄大型钢结构的吊装设备进场困难,对现场居民影响太大。现场作业不仅增加安装成本而且安装质量难以控制,对安装工人的安装水平要求也很高,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进而导致施工周期加长严重影响现场居民的生活。而且采用传统的方管钢结构需要现场进行焊接作业,但在居民区域实施现场焊接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声光等噪音对周围居民影响非常大。
文献CN20784480U公开了一种由角钢立柱以及钢板形式的支撑横档等组成的别墅电梯框架。在该电梯框架中,井道结构稳定性差,抗弯性能明显不足,容易变形。在遇上台风或地震等极端情况下,该形式的电梯框架存在变形,甚至倒塌的风险。
加装电梯领域需要一种安全性好、成本低、施工方便、空间利用更好的井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梯框架的结构强度的框架式钢结构电梯井道,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梯井道具有用于布置电梯门的第一侧面和若干第二侧面。电梯井道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横梁、斜撑杆。其中,所述立柱由角钢构成并且其角部朝所述电梯井道的周向外侧设置,构成电梯井道的各个角部。所述横梁由角钢构成并水平布置,两端分别可拆装地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柱上,相邻第二侧面上的横梁布置在同一竖向高度上。斜撑杆布置在沿竖向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所述斜撑杆由角钢构成并沿竖向倾斜布置,两端分别可拆装地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柱上。
其中,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沿竖向相邻的两个斜撑杆的相互靠近端分别紧邻位于所述两个斜撑杆之间的横梁一端并并固定于立柱上;在相邻的第二侧面上,沿横向相邻的两个斜撑杆的一端紧邻并固定在立柱上。
本发明中,电梯井道的整体均是由角钢搭建而成的,虽然角钢是目前市面上一种常见的结构材料,使用成本低于方管材料,且重量更轻,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加装电梯的成本,但是由于角钢的抗扭强度、稳定性不如方管,因此现有加装电梯领域没有采用这种材料的。而整个井道结构均由角钢搭建而成,无疑需要特别的结构和力学设计。
按照本发明,四个立柱是整个电梯井道的主体结构,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并通过斜撑杆进行加固,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固性。根据以上的电梯井架,横梁、斜撑杆在立柱上的固定位置彼此紧邻,因此可以避免不期望的弯矩、剪切力矩出现。
进一步地,角钢材料由于不存在内部空心的问题,只需对角钢材料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起来简单方便,处理成本低,且不存在由内部向外锈蚀的情况。相比于方管材料,角钢材料还具有横截面积小的特点。在同等的外部体积下,利用角钢材料制造电梯井道能够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组成电梯井道的立柱和横梁、斜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均是可拆装连接。当组成材料被运到现场后,工人无需借助外界吊机,只需要在电梯井道内部组装脚手架即可完成电梯井道的组装工作。因此,该电梯井道尤其适用于具有狭小过道、吊机无法作业的老旧小区中。
作为优选,在所述电梯井道的第一侧面的竖向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斜撑杆形成往复弯折的波浪形构造。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斜撑杆在竖向、横向上由此均形成波浪形的构造。电梯井道的不同侧面之间因此不会在立柱上产生倾覆力。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相邻横梁之间设置多个斜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面的对应于所述电梯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处还设有门立柱。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顶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形成有多个通孔的平板。四个立柱以及立柱之间的横梁和斜撑杆形成一个井道单元。通过平板,井道单元能够容易地被层层叠加架设到电梯井道的所需高度上,以适应不同建筑物高度。
作为优选,在同一竖向位置上,构成立柱的角钢一边通过节点板与一个横梁连接,另一边与另一个横梁直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节点板的一端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增设的节点板使得相邻的斜撑杆能够在竖向高度贴附在对应的横梁的上、下端上。在力学设计上,尽可能使两个斜撑杆的形心线得以与处于水平位置的横梁的形心线相交。
作为优选,所述节点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者所述节点板的一端抵接立柱的边缘,并且所述立柱的两侧表面设有能够夹持所述节点板的加强板。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包括靠近电梯门的外立柱以及远离所述电梯门的内立柱,其中,所述节点板位于所述外立柱且朝所述内立柱延伸,使得安装在其上的横梁能够与所述电梯门错位。由于上述形式的节点板使得固定在节点板的横梁能够避开电梯门的运动路径,在满足相同的电梯门尺寸要求的前提下,上述形式的电梯井道的横向尺寸能够被设置地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节点板的靠近外立柱的端面上沿节点板的竖直长度方向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的缓冲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靠近外立柱的一端分隔设置有多个缓冲块,所述的缓冲块抵在外立柱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斜撑杆与相邻横梁之间的夹角θ为:20°≤θ≤60°。
作为优选,所述斜撑杆与相邻横梁之间的夹角θ为:30°≤θ≤55°。
作为优选,所述斜撑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与斜撑杆的延伸方向相同的长孔状的调节槽。
作为优选,调节槽中设置可沿着调节槽轴向滑动调节的调节块总成,调节块总成包括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的两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正对调节槽的侧壁,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平行的第二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接触;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
作为优选,所述斜撑杆、所述横梁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立柱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电梯井道的整体均是由角钢搭建而成的,角钢是目前市面上一种常见的结构材料,使用成本低于方管材料,且重量更轻,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加装电梯的成本;角钢材料由于不存在内部空心的问题,只需对角钢材料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起来简单方便,处理成本低,且不存在由内部向外锈蚀的情况;井道立柱采用角钢结构,使得井道内部空间可以获得最大利用率;而且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和力学设计,电梯井道不仅结构稳定、安全性好、而且施工时无需搭建外部脚手架,现场施工的作业量很小,施工要求不高,作业方便,大大降低了加装电梯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井道的第一侧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梯井道的第二侧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A的放大图,其中图4以图3的相反视角示出局部A。
图5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电梯井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电梯井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C的放大图。
图9为图7的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E的放大图。
图11为图6的局部B的放大图。
图12为是本发明中缓冲块受力分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立柱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2-横梁,3-斜撑杆,4-连廊,5-建筑本体,6-电梯基坑,7-连接螺栓,8-调节槽,9-调节块总成,11-嵌入齿,12-第一调节块,13-第二调节块,14-第一螺栓孔,15-第二螺栓孔,16-移动块,17-第一导向斜面,18-第二导向斜面,19-嵌入层,20-节点板,21-电梯门,22-内加强板,23-外加强板,24-缓冲槽,25-缓冲柱,26-缓冲块,27-平板,1A-内立柱,1B-外立柱,S1-第一侧面,S2-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例如“上”、“下”、“内”、“外”、“纵”、“横”等方向性的术语,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式钢结构电梯井道正面视图(第一侧面S1),其示出了用于安装电梯轿门的空间的侧面;图2示出了电梯井道的侧面视图(第二侧面S2)。如图1、2所示,电梯井道具有用于布置电梯门21的第一侧面S1和三个第二侧面S2。电梯井道包括四个立柱1,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连接有横梁2,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连接有斜撑杆3。立柱1的角部朝电梯井道的周向外侧设置。4个立柱1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电梯井道的4个角部。
应理解,将电梯井道设置成具有矩形截面,立柱1的数量设为4个仅为常规的设置。根据电梯布置场所的需要,构成电梯井道角部的立柱数量还可替换地设置成3个、5个等等任意多个。电梯井道的截面对应地形成为三角形、五边形等多边形或近似于圆形等形状。下文以及所附附图仅以具有矩形截面的电梯井道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电梯井道被固定在位于其下方的电梯基坑6上。电梯井道与建筑本体5之间通过连廊4相连。
为了提高电梯井道的抗风、抗震性能,组成电梯井道的框架结构的立柱1、横梁2和斜撑杆3均被设置成横截面为“L”型的板条形角钢结构。立柱1、横梁2和斜撑杆3可根据与电梯井道匹配的轿厢的载重要求等可选地设定为等边角钢或不等边角钢。
立柱1和横梁2、斜撑杆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等形式可拆装连接。上述部件在工厂被切割、钻孔、喷漆等处理后直接进行堆叠运输到安装现场,随后在现场直接组装。由于各部件为板条形的角钢结构,因此立柱1、横梁2和斜撑杆3能够以相互嵌入的形式进行堆叠装车,电梯井道的安装材料可通过更少的车辆运输。同时,工人不需要在安装现场对立柱1、横梁2、斜撑杆3进行二次焊接、切割等,因此可以省去喷漆操作从而加快电梯的安装进程。
为了避免安装在立柱1上的横梁2、斜撑杆3在立柱1上产生弯矩而影响电梯井道的整体结构强度,本发明的横梁2、斜撑杆3通过以下形式安装在立柱1上。具体而言,相邻第二侧面S2上的横梁2布置在同一竖向高度(水平高度)上。斜撑杆3被布置在沿竖向相邻的两个横梁2之间,其沿竖向倾斜布置。在电梯井道的第二侧面S2上,沿竖向相邻的两个斜撑杆3的相互靠近端分别紧邻位于两个斜撑杆3之间的横梁2的一端并固定于立柱1上;在相邻的第二侧面S2上,沿横向相邻的两个斜撑杆3的一端紧邻并固定在立柱1上。根据以上,斜撑杆3在电梯井道的横向、竖向高度显示为波浪形的构造。竖向相邻两个斜撑杆3的一端被以“邻接位于二者之间的横梁2上”进行固定。优选的是,在工人按照立柱1、横梁2、斜撑杆3的预设螺栓孔安装电梯井架时,两个斜撑杆3的形心线会相交于第一交点。该第一交点紧邻横梁2的靠近斜撑杆3的端部,并且该第一交点与横梁2的形心线之间重合或具有较小的距离,因此斜撑杆3不会在立柱1上形成明显影响其强度的弯矩。
与斜撑杆3在第二侧面S2布置方式类似,参见图1,在设有电梯门21的第一侧面S1的竖向方向上,斜撑杆3也被以波浪形构造的形式进行设置。结合图1-图2,优选地,第一侧面S1的斜撑杆3朝向第二侧面S2的端部紧邻第二侧面S2的对应的斜撑杆3的端部彼此紧邻。此时,在电梯井道的横向方向、竖向方向上,斜撑杆3均不会对立柱1产生明显弯矩,由角钢组成的电梯井架能够满足抗风、抗震要求。
参见图1,电梯井道的第一侧面S1在对应于电梯门2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处可增设由角钢构成的门立柱1’。当然,如果是侧开门式电梯,可以只设一个门立柱。在图1的示例中,在第一侧面S1上此时形成有至少四个彼此平行的立柱1和门立柱1’。第一侧面S1上对应于电梯门21两侧的斜撑杆3、横梁2、立柱1可对称地设置。增设的门立柱1’与原有的位于第一侧面S1的两端处的立柱1能够对位于第一侧面S1的斜撑杆3形成支撑。
在图1、2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侧面S1的斜撑杆3的数量多于位于第二侧面S2的斜撑杆3的数量。例如,在第二侧面S2上形成有由两个斜撑杆3组成的第二侧面区段A2。第一侧面S1具有与第二侧面区段A2位于相同竖向高度的第一侧面区段A1、A1’。在部分的相对应的第一侧面区段A1、第二侧面区段A2上,位于第一侧面区段A1的斜撑杆3的数量是位于第二侧面区段A2的斜撑杆3的数量的四倍(第一侧面区段A1的斜撑杆含有8个,对应的第二侧面区段A2的斜撑杆含有2个);而在另一部分的相对第一侧面区段A1’、第二侧面区段A2上,第一侧面区段A1’的斜撑杆3的数量与对应的第二侧面区段A2的斜撑杆3的数量相同。
第一侧面S1、第二侧面S2上斜撑杆3与相邻的横梁2之间的角度θ为20-60度,优选为30度-55度。
参见图3、4,其分别从电梯井道的外侧、内侧视角示出了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在构成立柱1的角钢的同一竖向位置上,其一边直接与两个斜撑杆3连接,同时通过节点板20与横梁2连接;另一边与另一个横梁2直接连接(图4)。平板式的节点板20可以解决位于同一竖向位置横梁2互相干涉、以及邻近横梁2的两个斜撑杆3与横梁2之间的干涉问题,横梁2、斜撑杆3的一端因此得以彼此更为紧密地布置在立柱1的同一竖向位置上,立柱1所受的弯矩会进一步被减小。此时,在电梯井道的同一侧面的两个相邻横梁2之间只设置单个斜撑杆3就可以满足抗震、抗风要求。
参见图4并结合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板20的一端被焊接在立柱1的一边上,节点板2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7与横梁2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节点板20的一端可替换地被焊接在横梁2的一端上,而另一端则通过螺栓7连接在立柱1上。
参见图5、1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节点板20的一端抵接立柱1的边缘。在节点板20和立柱1的边缘对接后,立柱1的弧形边缘与节点板20之间形成的空间F恰好形成为用作容纳焊肉的空间。
参见图6,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立柱1的两侧表面设有能够夹持节点板20的加强板22、23。加强板22、23可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在立柱1上。所设的加强板22、23能够对节点板20形成有利支撑,防止其从立柱1上脱落。位于电梯井道内部的加强板22(内加强板)的长度有利地被设置成小于位于电梯井道外部的加强板23(外加强板)的长度。较短的内部加强板有利于减少其在电梯内部的占用空间。较长的外部加强板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节点板20与立柱1连接时的牢固程度。
参见图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竖向相邻的斜撑杆3被安装到立柱1后,其邻近甚至贴合位于二者之间的横梁2。斜撑杆3在贴合横梁2的一边不作切割处理或许仅切割较小的部分。例如,在图4的实施例中,仅位于横梁2上方的斜撑杆3被切割一个角部。切割可事先在工厂内进行。切割的角部所形成的边的长度d不大于原立柱的边的边宽25%,优选地不大于边框的20%。这种布置方式的优势在于,斜撑杆3在立柱1上的部分的结构强度不会被牺牲,斜撑杆3在该位置不会出现被弯折的风险。
在图7-10示出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斜撑杆3的两端设置有供连接螺栓7穿过其中的调节槽8。调节槽8的延伸方向与斜撑杆3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呈长孔状。在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出现些许偏差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通过在调节槽8中调节连接螺栓7位置的方式来组装电梯井道。
优选地,参见图9-10,调节槽8中可设置能够沿着调节槽8轴向(即调节槽8的长度方向)滑动调节的调节块总成9。调节块总成9包括第一调节块12、第二调节块13以及移动块16等。其中,第一调节块12的在对应于调节槽8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滑槽。移动块16滑动固定在第一调节块12的滑槽中。移动块16的一侧正对调节槽8的侧壁,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7。第二调节块13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17平行的第二导向斜面18。第一导向斜面17与第二导向斜面18接触。
第一调节块1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4,第二调节块13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14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15。调节槽8的侧壁上设置有嵌入齿11,嵌入齿11呈锯齿状。移动块16靠近调节槽8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由诸如黄铜制成的嵌入层19。
根据以上的调节块总成9,斜撑杆3的两端通过调节块总成9并借助连接螺栓7与立柱1相连。立柱1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14相对应的第三螺栓孔,连接螺栓7同时穿过第一螺栓孔14、第二螺栓孔15、第三螺栓孔,将斜撑杆3与立柱1相连。当第一螺栓孔14和第二螺栓孔15无法与第三螺栓孔对准时,可通过滑动调节块总成9,将调节块总成9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从而使第一螺栓孔14和第二螺栓孔15与第三螺栓孔对准,这样便于装入连接螺栓7。当连接螺栓7拧紧时,连接螺栓7会将第一调节块12和第二调节块13压紧。在压紧过程中,第一调节块12和第二调节块13会相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在第一导向斜面17和第二导向斜面18的作用下,使得移动块16向调节槽8侧壁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移动块16与调节槽8侧壁贴紧。调节块总成9因此能够固定在调节槽8中的某一个位置,这可以避免调节块总成9在调节槽8中发生移动而影响整个电梯井道的稳定性。当移动块16与调节槽8侧壁贴紧时,嵌入齿11能够嵌入嵌入层19中,增加调节块总成9的固定效果。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靠近电梯门21的立柱1简称为“第三螺栓孔”,远离电梯门21的立柱1简称为“内立柱1A”。在如图5所示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节点板20被固定在外立柱1B,其朝内立柱1A延伸。节点板20的长度应保证使得安装在其上的横梁2能够与电梯门21错位,由此,电梯井道左右两个侧横梁2端部对电梯门21开启后所需要的空间进行了有效的避让,使得电梯井道内的左右侧的净尺寸变得更大,这将更有利于电梯门21的开门尺寸的拓展和变大,提高电梯井道的空间利用率。
参见图11-12,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板20的靠近外立柱1B的端面上沿节点板20的竖直长度方向设置有缓冲槽24。缓冲槽2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柱25。缓冲柱25的靠近外立柱1B的一端分隔设置有多个缓冲块26。缓冲块26抵在外立柱1B的端面上。缓冲块26的数量优选地被设置为4-6个,尤其能够较好地起到分散振动能量的作用。工作人员在安装时,先将节点板20往外立柱1B方向靠近,使得缓冲柱25上的多个缓冲块26先抵在外立柱1B上。多个缓冲块26受力从而往不同的方向分散并紧贴在外立柱1B的端面上。然后,再对内加强板22与外加强板23进行焊接工作。
根据以上,缓冲柱25和缓冲块26的设计能够起到有效的分散并且缓冲从外立柱1B上传递来的振动能量,从而提高节点板20与外立柱1B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减小外立柱1B振动时发出的声响。
上述缓冲柱25可选地由橡胶材料等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的材料制成,该形式的缓冲柱25能够使其具有较好的缓冲力,缓冲柱25、缓冲块26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3,其示出了立柱1的俯视图。如图所示,立柱1的顶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形成有多个通孔的平板。平板可通过焊接的形式而固定在立柱1的相应位置上。4个立柱1以及位于4个立柱之间的4个斜撑杆3、4个横梁2形成一个井道单元。铺设立柱1时,工作人员可站在搭设在电梯井道内部的脚手架上,将上层立柱1的平板与下层立柱1的平板对齐后再通过螺栓7连接二者,从而可以使多个井道单元上下叠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
可选地,位于顶端的平板的下表面、位于底端的上表面上可分别设置固定在立柱1上的加强筋板。
本发明中,电梯井道的整体均是有角钢搭建而成的,角钢是目前市面上一种常见的结构材料,使用成本低于方管材料,且重量更轻,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加装电梯的成本。四个立柱1是整个电梯井道的主体结构,立柱1之间通过横梁2连接,并通过斜撑杆3进行加固,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固性。由于方管材料内部空心,因此在进行防火防腐处理时,对方管材料的内部表面也要进行防火防腐处理,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若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由内部向外锈蚀的情况,而角钢材料由于不存在内部空心的问题,只需对角钢材料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起来简单方便,处理成本低,且不存在由内部向外锈蚀的情况。并且相比方管材料,角钢的横截面积小,在同等的外部体积下,利用角钢材料制造电梯井道能够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其具有用于布置电梯门的第一侧面和若干第二侧面,所述电梯井道包括:
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由角钢构成并且其角部朝所述电梯井道的周向外侧设置,构成电梯井道的各个角部;
多个横梁,所述横梁由角钢构成并水平布置,两端分别可拆装地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柱上,相邻第二侧面上的横梁布置在同一竖向高度上;以及
布置在沿竖向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由角钢构成并沿竖向倾斜布置,两端分别可拆装地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柱上,
其中,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沿竖向相邻的两个斜撑杆的相互靠近端分别紧邻位于所述两个斜撑杆之间的横梁一端并固定于立柱上;在相邻的第二侧面上,沿横向相邻的两个斜撑杆的一端紧邻并固定在立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井道的第一侧面的竖向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斜撑杆形成往复弯折的波浪形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相邻横梁之间设置多个斜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对应于所述电梯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处还设有门立柱,该门立柱由角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形成有多个通孔的平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竖向位置上,构成立柱的角钢一边通过节点板与一个横梁连接,另一边与另一个横梁直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板的一端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者所述节点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板的一端抵接立柱的边缘,并且所述立柱的两侧表面设有能够夹持所述节点板的加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靠近电梯门的外立柱以及远离所述电梯门的内立柱,其中,所述节点板位于所述外立柱且朝所述内立柱延伸,使得安装在其上的横梁能够与所述电梯门错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板的靠近外立柱的端面上沿节点板的竖直长度方向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的缓冲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靠近外立柱的一端分隔设置有多个缓冲块,所述的缓冲块抵在外立柱的端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与相邻横梁之间的夹角θ为:20°≤θ≤6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与相邻横梁之间的夹角θ为:30°≤θ≤5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与斜撑杆的延伸方向相同的长孔状的调节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调节槽中设置可沿着调节槽轴向滑动调节的调节块总成,调节块总成包括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块的两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正对调节槽的侧壁,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平行的第二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接触;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孔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所述横梁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立柱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9483 | 2020-05-25 | ||
CN202020899737 | 2020-05-25 | ||
CN2020209000421 | 2020-05-25 | ||
CN202010449546 | 2020-05-25 | ||
CN2020208997372 | 2020-05-25 | ||
CN2020104495460 | 2020-05-25 | ||
CN202020900042 | 2020-05-25 | ||
CN2020104494839 | 2020-05-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4235A true CN111894235A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4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79096.1A Pending CN111894235A (zh) | 2020-05-25 | 2020-08-05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CN202021606176.9U Active CN212427954U (zh) | 2020-05-25 | 2020-08-05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06176.9U Active CN212427954U (zh) | 2020-05-25 | 2020-08-05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189423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2664A (zh) * | 2021-03-26 | 2021-07-23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结构框架及模块化加装电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4235A (zh) * | 2020-05-25 | 2020-11-06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25812A2 (en) * | 1991-08-02 | 1993-02-0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b guidance assembly |
CN201315445Y (zh) * | 2008-11-11 | 2009-09-23 | 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铁塔角钢滑轮悬挂用吊环固定装置 |
CN204252286U (zh) * | 2014-10-27 | 2015-04-0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 |
CN206915540U (zh) * | 2017-06-20 | 2018-01-23 | 于全刚 | 一种可调钢结构电梯井道 |
CN108821058A (zh) * | 2018-08-29 | 2018-11-16 | 郑超 | 组装式钢结构电梯井道 |
CN109650227A (zh) * | 2019-01-07 | 2019-04-19 | 浙江埃克森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组装加装电梯钢结构井道 |
CN212427954U (zh) * | 2020-05-25 | 2021-01-29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
2020
- 2020-08-05 CN CN202010779096.1A patent/CN11189423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8-05 CN CN202021606176.9U patent/CN212427954U/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25812A2 (en) * | 1991-08-02 | 1993-02-0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b guidance assembly |
CN201315445Y (zh) * | 2008-11-11 | 2009-09-23 | 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铁塔角钢滑轮悬挂用吊环固定装置 |
CN204252286U (zh) * | 2014-10-27 | 2015-04-0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 |
CN206915540U (zh) * | 2017-06-20 | 2018-01-23 | 于全刚 | 一种可调钢结构电梯井道 |
CN108821058A (zh) * | 2018-08-29 | 2018-11-16 | 郑超 | 组装式钢结构电梯井道 |
CN109650227A (zh) * | 2019-01-07 | 2019-04-19 | 浙江埃克森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组装加装电梯钢结构井道 |
CN212427954U (zh) * | 2020-05-25 | 2021-01-29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2664A (zh) * | 2021-03-26 | 2021-07-23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结构框架及模块化加装电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27954U (zh) | 2021-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92409B1 (ko) | 구조적 모듈 빌딩 커넥터 | |
EP1683923A2 (en) | Modular building | |
CN111894235A (zh) | 一种框架式钢结构的电梯井道 | |
EP3926127B1 (en) | Container unit, container assembly, and data center | |
CN207861660U (zh) | 拼接式电梯井道 | |
CN212385315U (zh) | 用于拼装十字钢拉杆的定位装置 | |
CN109230155B (zh) | 一种预制墙板堆放架 | |
CN111058555A (zh) | 一种防风防火保温型快拆式装配建筑钢结构及其拼接方法 | |
GB2334045A (en) | Modular building unit | |
CN109809278B (zh) | 框架式轻型复合轿底 | |
CN111962731B (zh) | 网格梁加双向受力的钢筋桁架楼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872068U (zh) | 一种框架式轻型复合轿底 | |
CN211201305U (zh) | 一种海缆终端制作的保护棚架 | |
CN219840351U (zh) | 一种用于电梯井道施工的拼装式操作平台 | |
CN219925984U (zh) | 辅助工装 | |
CN213946432U (zh) | 一种用于工地现场堆放预制墙板的可移动货架 | |
CN218467051U (zh) | 一种网架操作平台 | |
CN220167602U (zh) | 一种用于屋面人字型箱梁立式组装的支撑系统 | |
CN215860270U (zh) | 一种装配式风道单元及轨顶风道 | |
CN221052853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 |
CN221001902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施工挂架 | |
CN216920694U (zh) | 一种三段梁与柱钢混结构和三段梁与柱组合框架钢混结构 | |
CN204435817U (zh) | 梯井悬空作业支撑架 | |
CN220868758U (zh) |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大型钢结构施工操作平台 | |
CN221256137U (zh) | 一种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