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3808B - 一种贴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83808B CN111883808B CN202010688705.2A CN202010688705A CN111883808B CN 111883808 B CN111883808 B CN 111883808B CN 202010688705 A CN202010688705 A CN 202010688705A CN 111883808 B CN111883808 B CN 1118838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bberizing
- roller
- adhesive tape
- glue
- driving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胶装置,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该贴胶装置包括电芯卷针、胶带辊、贴胶辊、装胶机构、送胶切胶机构和驱动机构。电芯卷针、胶带辊和贴胶辊平行间隔设置,装胶机构与贴胶辊连接,贴胶辊的位置与送胶切胶机构的位置相对应,送胶切胶机构用于拉动胶带辊外的胶带运动至贴胶辊上,以使装胶机构带动胶带卷绕于贴胶辊外,送胶切胶机构还用于切断胶带,以使贴胶辊外卷绕预设长度的胶带,驱动机构与贴胶辊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贴胶装置能够灵活调节贴胶面积,即能够增强对电芯的保护作用,防止电芯散包,又能够避免备胶不良,防止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贴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锂电池卷绕机生产电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贴终止胶带以保证电芯成型不散包。而现在的贴胶机构通常采用胶带卷轴心与电芯轴心垂直的布局方案,贴胶带时,先将固定宽度的胶带拉出至预设长度,随后将预设长度的胶带沿电芯的轴向贴在电芯的周面外。但这种贴终止胶带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胶带较窄时,贴胶面积被胶带的宽度限定,贴胶面积较小,起不到对电芯的保护作用,并且贴胶位置容易出现偏差,以使贴胶带失败,导致电芯散包报废;当终止胶带较宽时,贴胶面积过大,容易备胶不良,贴胶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贴胶面积可调的贴胶装置特别是在电芯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胶装置,能够灵活调节贴胶面积,即能够增强对电芯的保护作用,防止电芯散包,又能够避免备胶不良,防止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贴胶装置,包括电芯卷针、胶带辊、贴胶辊、装胶机构、送胶切胶机构和驱动机构,电芯卷针、胶带辊和贴胶辊平行间隔设置,胶带辊用于供胶带套设,电芯卷针用于供电芯套设,装胶机构与贴胶辊连接,贴胶辊的位置与送胶切胶机构的位置相对应,送胶切胶机构用于拉动胶带辊外的胶带运动至贴胶辊上,以使装胶机构带动胶带卷绕于贴胶辊外,送胶切胶机构还用于切断胶带,以使贴胶辊外卷绕预设长度的胶带,驱动机构与贴胶辊连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贴胶辊与电芯抵持,贴胶辊用于与电芯卷针发生相向旋转,以使贴胶辊外预设长度的胶带贴设于电芯外。
进一步地,装胶机构包括安装架、压胶组件和旋转组件,贴胶辊转动连接于安装架内,旋转组件安装于安装架上,且与贴胶辊连接,旋转组件用于带动贴胶辊转动,压胶组件与贴胶辊同轴设置,且能够相对于贴胶辊转动,压胶组件用于将胶带压持于贴胶辊外。
进一步地,压胶组件包括U形连接架、压胶块和压胶驱动气缸,U形连接架罩设于贴胶辊外,且能够相对于贴胶辊转动,压胶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U形连接架上,且与压胶块连接,压胶驱动气缸用于推动压胶块朝靠近贴胶辊的方向运动,以将胶带压持于压胶块和贴胶辊之间。
进一步地,压胶组件还包括导向轴,U形连接架开设有定位孔,导向轴滑动设置于定位孔内,且与压胶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件,传动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同步带轮、第二传动带和第二带轮,驱动电机安装于安装架上,且与第一带轮连接,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带轮连接,第二带轮与贴胶辊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铰接,贴胶辊与第一架体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摆动驱动气缸和平移驱动气缸,摆动驱动气缸安装于第二架体上,且与第一架体连接,摆动驱动气缸用于带动第一架体相对于第二架体转动,平移驱动气缸与第二架体连接,平移驱动气缸通过第二架体带动第一架体平移。
进一步地,送胶切胶机构包括机架、送胶驱动气缸、送胶夹板、切刀驱动气缸和切刀,送胶驱动气缸安装于机架上,且与送胶夹板连接,送胶夹板用于夹紧或者放松胶带,送胶驱动气缸用于通过送胶夹板将胶带拉至贴胶辊上,切刀驱动气缸安装于机架上,且与切刀连接,切刀驱动气缸用于带动切刀运动,以切断胶带。
进一步地,贴胶装置还包括抽真空机构,贴胶辊内设置有真空腔体,贴胶辊的周面上开设有通孔,抽真空机构与真空腔体连通,真空腔体与通孔连通,抽真空机构能够通过真空腔体和通孔将胶带吸附于贴胶辊外。
进一步地,抽真空机构包括真空发生器、旋转气接头和真空管路,旋转气接头连接于贴胶辊的端部,旋转气接头的活动端与真空腔体连通,旋转气接头的固定端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发生器连通。
进一步地,贴胶装置还包括过辊缓存机构,过辊缓存机构设置于送胶切胶机构和胶带辊之间,过辊缓存机构用于对胶带进行缓存和限位。
本发明提供的贴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贴胶装置,电芯卷针、胶带辊和贴胶辊平行间隔设置,胶带辊用于供胶带套设,电芯卷针用于供电芯套设,装胶机构与贴胶辊连接,贴胶辊的位置与送胶切胶机构的位置相对应,送胶切胶机构用于拉动胶带辊外的胶带运动至贴胶辊上,以使装胶机构带动胶带卷绕于贴胶辊外,送胶切胶机构还用于切断胶带,以使贴胶辊外卷绕预设长度的胶带,驱动机构与贴胶辊连接,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贴胶辊与电芯抵持,贴胶辊用于与电芯卷针发生相向旋转,以使贴胶辊外预设长度的胶带贴设于电芯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贴胶装置由于采用了平行设置的电芯卷针、胶带辊和贴胶辊以及用于切断胶带的送胶切胶机构,所以能够灵活调节贴胶面积,即能够增强对电芯的保护作用,防止电芯散包,又能够避免备胶不良,防止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将胶带贴设于电芯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中装胶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中装胶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压胶组件与贴胶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中送胶切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中抽真空机构与贴胶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贴胶装置;110-电芯卷针;120-胶带辊;130-贴胶辊;131-通孔;132-转轴;133-真空腔体;140-装胶机构;141-安装架;1411-第一架体;1412-第二架体;142-压胶组件;1421-U形连接架;1422-压胶块;1423-压胶驱动气缸;1424-导向轴;1425-定位孔;1426-第一支撑杆;1427-连接杆;1428-第二支撑杆;143-旋转组件;144-驱动电机;145-传动件;1451-第一带轮;1452-第一传动带;1453-同步带轮;1454-第二传动带;1455-第二带轮;150-送胶切胶机构;151-机架;152-送胶驱动气缸;153-送胶夹板;154-切刀驱动气缸;155-切刀;160-驱动机构;161-摆动驱动气缸;162-平移驱动气缸;170-抽真空机构;172-旋转气接头;173-真空管路;180-过辊缓存机构;200-电芯;300-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100,用于在电芯200卷绕完成后对电芯200贴终止胶带300。其能够灵活调节贴胶面积,即能够增强对电芯200的保护作用,防止电芯200散包,又能够避免备胶不良,防止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贴胶装置100包括电芯卷针110、胶带辊120、贴胶辊130、装胶机构140、送胶切胶机构150、驱动机构160、抽真空机构170和过辊缓存机构180。其中,电芯卷针110、胶带辊120和贴胶辊130平行间隔设置,胶带辊120用于供胶带300套设,胶带300呈卷状,且能够向外拉出,电芯卷针110用于供电芯200套设,电芯200呈卷状。胶带300的宽度等于电芯200的宽度,通过改变切下胶带300的长度来调节贴胶面积,切下的胶带300能够在胶带辊120的作用下沿电芯200的周向贴在电芯200的周面外,以实现贴胶面积的灵活调节,增强对电芯200的保护作用,防止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装胶机构140与贴胶辊130连接,贴胶辊130的位置与送胶切胶机构150的位置相对应,送胶切胶机构150用于拉动胶带辊120外的胶带300运动至贴胶辊130上,以使装胶机构140带动胶带300卷绕于贴胶辊130外,送胶切胶机构150还用于切断胶带300,以使贴胶辊130外卷绕预设长度的胶带300。装胶机构140和送胶切胶机构150共同作用,首先将套设于胶带辊120外的胶带300拉出一定长度,且将其卷绕于贴胶辊130外,随后将胶带300切断,以使卷绕于贴胶辊130外的胶带300的长度为预设长度,该预设长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由于胶带300的宽度是固定的,所以调节胶带300的预设长度即能够对胶带300的贴胶面积进行调节,以使贴胶面积适配于电芯200的贴胶。
进一步地,抽真空机构170与贴胶辊130连接,贴胶辊130的周面上开设有通孔131,抽真空机构170与通孔131连通,抽真空机构170能够在装胶机构140带动胶带300卷绕于贴胶辊130外的过程中通过通孔131向贴胶辊130内吸入空气,以形成负压,从而将贴胶辊130外的胶带300牢牢吸附于贴胶辊130的外表面,防止胶带300掉落,便于胶带300的卷绕以及后续对电芯200的贴胶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驱动机构160通过装胶机构140与贴胶辊130连接,驱动机构160能够带动贴胶辊130发生位移,驱动机构160用于带动贴胶辊130与电芯200抵持,以便于贴胶辊130将胶带300贴设于电芯200外。贴胶辊130用于与电芯卷针110发生相向旋转,以使贴胶辊130外预设长度的胶带300贴设于电芯200外。具体地,在贴胶辊130与电芯卷针110发生相向旋转的同时,抽真空机构170停止工作,不再吸附胶带300,以使胶带300能够正常贴设于电芯200外,从而实现电芯200的贴胶。进一步地,贴胶辊130能够在驱动机构160的带动下运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当贴胶辊130位于第一位置时,贴胶辊130与电芯200间隔设置,以便于进行备胶,当贴胶辊130位于第二位置时,贴胶辊130与电芯200抵持,以便于进行贴胶。
本实施例中,过辊缓存机构180设置于送胶切胶机构150和胶带辊120之间,胶带辊120外拉出的胶带300通过过辊缓存机构180进入送胶切胶机构150,过辊缓存机构180用于对胶带300进行缓存,以便于更换胶带300,过辊缓存机构180还用于对胶带300进行限位,以便于送胶切胶机构150将胶带300送至贴胶辊130上。
请结合参照图4、图5和图6,装胶机构140包括安装架141、压胶组件142和旋转组件143。贴胶辊130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41内,贴胶辊130能够相对于安装架141转动。驱动机构160与安装架141连接,驱动机构160能够通过安装架141带动贴胶辊130发生位移。旋转组件143安装于安装架141上,且与贴胶辊130连接,旋转组件143用于带动贴胶辊130相对于安装架141转动。压胶组件142与贴胶辊130同轴设置,且能够相对于贴胶辊130转动,以便于进行压胶组件142的复位。压胶组件142用于将胶带300压持于贴胶辊130外,以固定胶带300与贴胶辊130的相对位置。压胶组件142能够与贴胶辊130同步转动,以带动夹持于压胶组件142和贴胶辊130之间的胶带300卷绕于贴胶辊130外,从而实现胶带300的拉出动作。
压胶组件142包括U形连接架1421、压胶块1422、压胶驱动气缸1423和导向轴1424。U形连接架1421罩设于贴胶辊130外,且能够相对于贴胶辊130转动。压胶驱动气缸1423固定连接于U形连接架1421上,且与压胶块1422连接,压胶驱动气缸1423用于推动压胶块1422朝靠近贴胶辊130的方向运动,以将胶带300压持于压胶块1422和贴胶辊130之间,从而固定胶带300与贴胶辊130的相对位置。具体地,U形连接架1421开设有定位孔1425,导向轴1424滑动设置于定位孔1425内,且与压胶块1422固定连接,导向轴1424能够对压胶块142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以使压胶块1422只能够沿贴胶辊130的径向远离或者靠近贴胶辊130。
U形连接架1421包括第一支撑杆1426、连接杆1427和第二支撑杆1428。第一支撑杆1426通过连接杆1427与第二支撑杆1428固定连接,且组合形成U形,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426、连接杆1427和第二支撑杆1428一体成型,以提高U形连接架1421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撑杆1426远离连接杆1427的一端套设于贴胶辊130的转轴132外,且能够相对于转轴132转动。第二支撑杆1428远离连接杆1427的一端套设于贴胶辊130的转轴132外,且能够相对于转轴132转动。压胶驱动气缸1423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427上,定位孔1425开设于连接杆1427上。
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425和导向轴142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导向轴1424相对设置于压胶驱动气缸1423的两侧,每个导向轴1424滑动设置于一个定位孔1425内,两个导向轴1424能够同时对压胶块142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以提高限位效果,保证压胶块1422能够沿贴胶辊130的径向运动。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孔1425和导向轴1424的数量可以均为三个,还可以均为四个,对定位孔1425和导向轴1424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旋转组件143包括驱动电机144和传动件145。驱动电机144通过传动件145与贴胶辊130连接,以带动贴胶辊130转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145包括第一带轮1451、第一传动带1452、同步带轮1453、第二传动带1454和第二带轮1455。驱动电机144安装于安装架141上,且与第一带轮1451连接,第一带轮1451通过第一传动带1452与同步带轮1453连接,同步带轮1453通过第二传动带1454与第二带轮1455连接,第二带轮1455与贴胶辊130连接。具体地,第二带轮1455套设于贴胶辊130的转轴132外,且与转轴13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44依次通过第一带轮1451、第一传动带1452、同步带轮1453、第二传动带1454和第二带轮1455带动转轴132转动,即带动贴胶辊130转动。
安装架141包括第一架体1411和第二架体1412。驱动电机144和同步带轮1453均安装于第二架体1412上,同步带轮1453能够相对于第二架体1412转动。贴胶辊130与第一架体1411转动连接,贴胶辊130能够相对于第一架体1411转动。第一架体1411与第二架体1412铰接,第一架体1411能够相对于第二架体1412转动,以通过第一架体1411调节贴胶辊130的位置。
驱动机构160包括摆动驱动气缸161和平移驱动气缸162。摆动驱动气缸161安装于第二架体1412上,且与第一架体1411连接,摆动驱动气缸161用于带动第一架体1411相对于第二架体1412转动,以调整第一架体1411的角度,从而调节贴胶辊130的角度,便于贴胶辊130与套设于电芯卷针110外的电芯200抵持。平移驱动气缸162与第二架体1412连接,平移驱动气缸162通过第二架体1412带动第一架体1411平移,从而调节贴胶辊130的位置,便于贴胶辊130与套设于电芯卷针110外的电芯200抵持。
具体地,第一架体1411与第二架体1412铰接的轴线与同步带轮1453的轴线共线设置,在摆动驱动气缸161带动第一架体1411相对于第二架体1412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轮1453与第一带轮1451的间距不会发生变化,同步带轮1453与第二带轮1455的间距也不会发生变化,第一传动带1452和第二传动带1454均能够正常转动,整个旋转组件143能够正常运行,以带动贴胶辊130转动。
请参照图7,送胶切胶机构150包括机架151、送胶驱动气缸152、送胶夹板153、切刀驱动气缸154和切刀155。送胶驱动气缸152安装于机架151上,且与送胶夹板153连接,送胶夹板153用于夹紧或者放松胶带300,送胶驱动气缸152用于通过送胶夹板153将胶带300拉至贴胶辊130上。当送胶夹板153夹紧胶带300时,送胶驱动气缸152能够带动送胶夹板153运动至贴胶辊130附近的位置,送胶完成,随后装胶机构140的压胶组件142将胶带300的头部压持于贴胶辊130外,送胶夹板153松开胶带300,以便于进行拉胶动作。
进一步地,切刀驱动气缸154安装于机架151上,且与切刀155连接,切刀驱动气缸154用于带动切刀155运动,以切断胶带300。当装胶机构140的压胶组件142与贴胶辊130共同作用,将卷绕于贴胶辊130外的胶带300拉至预设长度时,拉胶完成,此时通过送胶夹板153将胶带300的尾部夹紧,利用切刀驱动气缸154带动切刀155切断胶带300。
请结合参照图6和图8,本实施例中,贴胶辊130内设置有真空腔体133,抽真空机构170与真空腔体133连通,真空腔体133与通孔131连通,抽真空机构170能够通过真空腔体133和通孔131将胶带300吸附于贴胶辊130外。具体地,真空腔体133的数量为多个,通孔131为多组,每个真空腔体133与一组通孔131连通,多组通孔131分布于贴胶辊130周面上的不同区域,抽真空机构170能够控制不同的真空腔体133产生负压,以控制贴胶辊130周面上的不同区域产生负压,从而便于将不同区域的胶带300吸附于贴胶辊130外。
抽真空机构170包括真空发生器(图未示)、旋转气接头172和真空管路173。旋转气接头172连接于贴胶辊130的端部,旋转气接头172的活动端与真空腔体133连通,旋转气接头172的固定端通过真空管路173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具体地,真空管路17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真空管路173均与固定端连接,多个真空腔体133均与活动端连接,每个真空管路173通过旋转气接头172与一个真空腔体133连接,从而实现贴胶辊130的分区域抽真空功能。
本实施例中,真空腔体133的数量为四个,通孔131的组数为四组,真空管路173的数量为四个,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真空腔体13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也可以为五个的,对真空腔体13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贴胶装置100的工作方法包括三个过程,分别为备胶过程、移动过程和贴胶过程。备胶过程能够将胶带辊120外的胶带300切下预设长度,并将预设长度的胶带300卷绕于贴胶辊130外。移动过程能够将胶带辊120移动至与电芯卷针110外的电芯200抵持的位置。贴胶过程能够将贴胶辊130外预设长度的胶带300贴设于电芯卷针110外的电芯200上。
在备胶过程中,贴胶辊130位于第一位置,且与电芯200间隔设置,首先胶带辊120外卷绕的胶带300通过过辊缓存机构180进入送胶切胶机构150,送胶切胶机构150的送胶夹板153将胶带300夹紧,且在送胶驱动气缸152的作用下将胶带300送至贴胶辊130附近的位置,随后装胶机构140的压胶组件142将胶带300的头部压持于贴胶辊130外,送胶夹板153松开胶带300,旋转组件143带动贴胶辊130转动,且压胶组件142与贴胶辊130同步转动,以将胶带300拉至贴胶辊130的周面上,在此过程中,抽真空机构170对贴胶辊130外卷绕有胶带300的区域抽真空,以将胶带300吸附于贴胶辊130外,防止胶带300掉落,当贴胶辊130外卷绕的胶带300达到预设长度时,送胶夹板153将胶带300的尾部夹紧,切刀155在切刀驱动气缸154的作用下将胶带300切断,以使预设长度的胶带300完全吸附于贴胶辊130外,最后压胶组件142在自身重力或者复位电机的带动下复位,送胶驱动气缸152带动送胶夹板153复位,切刀驱动气缸154带动切刀155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要在电芯200外贴设多片胶带300,只需要重复进行上述的备胶过程,以将多片胶带300同时吸附于贴胶辊130周面的不同区域上,便于实现在同一电芯200外贴设多片胶带300的功能,防止电芯200散包。其中,多片胶带300的预设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移动过程中,驱动机构160的摆动驱动气缸161带动第一架体1411转动,平移驱动气缸162带动第一架体1411平移,以调整贴胶辊130的位置,使得贴胶辊130运动至第二位置,且与电芯200抵持。
在贴胶过程中,贴胶辊130位于第二位置,且与电芯200抵持,旋转组件143带动贴胶辊130转动,并且电芯卷针110与贴胶辊130相向旋转,以将贴胶辊130外卷绕的预设长度的胶带300贴设于电芯200外,在此过程中,抽真空机构170停止对贴胶辊130外卷绕有胶带300的区域抽真空,以使胶带300能够顺利地转移并贴设至电芯200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100,电芯卷针110、胶带辊120和贴胶辊130平行间隔设置,胶带辊120用于供胶带300套设,电芯卷针110用于供电芯200套设,装胶机构140与贴胶辊130连接,贴胶辊130的位置与送胶切胶机构150的位置相对应,送胶切胶机构150用于拉动胶带辊120外的胶带300运动至贴胶辊130上,以使装胶机构140带动胶带300卷绕于贴胶辊130外,送胶切胶机构150还用于切断胶带300,以使贴胶辊130外卷绕预设长度的胶带300,驱动机构160与贴胶辊130连接,驱动机构160用于带动贴胶辊130与电芯200抵持,贴胶辊130用于与电芯卷针110发生相向旋转,以使贴胶辊130外预设长度的胶带300贴设于电芯200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贴胶装置100由于采用了平行设置的电芯卷针110、胶带辊120和贴胶辊130以及用于切断胶带300的送胶切胶机构150,所以能够灵活调节贴胶面积,即能够增强对电芯200的保护作用,防止电芯200散包,又能够避免备胶不良,防止出现气泡、打皱等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卷针、胶带辊、贴胶辊、装胶机构、送胶切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电芯卷针、所述胶带辊和所述贴胶辊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胶带辊用于供胶带套设,所述电芯卷针用于供电芯套设,所述装胶机构与所述贴胶辊连接,所述贴胶辊的位置与所述送胶切胶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送胶切胶机构用于拉动所述胶带辊外的所述胶带运动至所述贴胶辊上,以使所述装胶机构带动所述胶带卷绕于所述贴胶辊外,所述送胶切胶机构还用于切断所述胶带,以使所述贴胶辊外卷绕预设长度的所述胶带,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贴胶辊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贴胶辊与所述电芯抵持,所述贴胶辊用于与所述电芯卷针发生相向旋转,以使所述贴胶辊外预设长度的所述胶带贴设于所述电芯外;
所述装胶机构包括安装架、压胶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贴胶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贴胶辊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贴胶辊转动,所述压胶组件与所述贴胶辊同轴设置,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贴胶辊转动,所述压胶组件用于将所述胶带压持于所述贴胶辊外;
所述压胶组件包括U形连接架、压胶块和压胶驱动气缸,所述U形连接架罩设于所述贴胶辊外,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贴胶辊转动,所述压胶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U形连接架上,且与所述压胶块连接,所述压胶驱动气缸用于推动所述压胶块朝靠近所述贴胶辊的方向运动,以将所述胶带压持于所述压胶块和所述贴胶辊之间;
所述U形连接架包括第一支撑杆、连接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且组合形成U形,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贴胶辊的转轴外,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贴胶辊的所述转轴外,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压胶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组件还包括导向轴,所述U形连接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轴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且与所述压胶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同步带轮、第二传动带和第二带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同步带轮连接,所述同步带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贴胶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所述贴胶辊与所述第一架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摆动驱动气缸和平移驱动气缸,所述摆动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所述摆动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所述平移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所述平移驱动气缸通过所述第二架体带动所述第一架体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胶切胶机构包括机架、送胶驱动气缸、送胶夹板、切刀驱动气缸和切刀,所述送胶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送胶夹板连接,所述送胶夹板用于夹紧或者放松所述胶带,所述送胶驱动气缸用于通过所述送胶夹板将所述胶带拉至所述贴胶辊上,所述切刀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切刀连接,所述切刀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切刀运动,以切断所述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抽真空机构,所述贴胶辊内设置有真空腔体,所述贴胶辊的周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抽真空机构与所述真空腔体连通,所述真空腔体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抽真空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真空腔体和所述通孔将所述胶带吸附于所述贴胶辊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真空发生器、旋转气接头和真空管路,所述旋转气接头连接于所述贴胶辊的端部,所述旋转气接头的活动端与所述真空腔体连通,所述旋转气接头的固定端通过所述真空管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过辊缓存机构,所述过辊缓存机构设置于所述送胶切胶机构和所述胶带辊之间,所述过辊缓存机构用于对所述胶带进行缓存和限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88705.2A CN111883808B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一种贴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88705.2A CN111883808B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一种贴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3808A CN111883808A (zh) | 2020-11-03 |
CN111883808B true CN111883808B (zh) | 2024-09-27 |
Family
ID=7315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88705.2A Active CN111883808B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一种贴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838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5038B (zh) * | 2020-12-08 | 2022-06-24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浮辊及贴胶装置 |
CN114464899B (zh) * | 2021-10-18 | 2024-07-12 | 江苏嘉拓新能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气式卷针、卷绕机构及卷绕方法 |
CN116111162A (zh) * | 2021-11-09 | 2023-05-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卷绕设备和方法 |
CN114400363B (zh) * | 2021-12-29 | 2025-02-11 | 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贴胶装置 |
CN116692562A (zh) * | 2022-02-25 | 2023-09-05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长片异常贴胶控制方法、控制器以及存储介质 |
CN115377512A (zh) * | 2022-09-13 | 2022-11-22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方形电芯包胶装置、系统及方法 |
CN115946941B (zh) * | 2023-02-03 | 2024-07-1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一种胶带黏贴工具 |
CN117096416B (zh) * | 2023-10-18 | 2024-03-08 |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圆柱形电芯的贴收尾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7809962B (zh) * | 2024-01-29 | 2024-10-15 | 无锡德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自动化包胶工艺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277268U (zh) * | 2020-07-16 | 2021-01-01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贴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9833B (zh) * | 2016-01-28 | 2019-04-12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贴胶装置 |
CN106099163B (zh) * | 2016-08-12 | 2019-07-12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胶带切断和转移机构 |
CN207134418U (zh) * | 2017-08-19 | 2018-03-23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贴胶带装置 |
CN111146506B (zh) * | 2020-01-15 | 2024-08-30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电芯卷绕装置及方法 |
-
2020
- 2020-07-16 CN CN202010688705.2A patent/CN1118838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277268U (zh) * | 2020-07-16 | 2021-01-01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贴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3808A (zh) | 202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83808B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212277268U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216734942U (zh) | 一种触摸屏生产用覆膜装置 | |
CN111029639A (zh) | 一种包膜机构 | |
CN212434693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卷绕机的贴胶装置 | |
CN109411831B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WO2020223953A1 (zh) | 卷绕设备 | |
CN110092234B (zh) | 一种贺卡类自动包腰纸和自动贴标一体机 | |
CN112803056B (zh) | 自动贴胶机构 | |
CN213704703U (zh) | 一种糊盒机加装贴不干胶机构 | |
CN110676504A (zh) | 贴胶装置 | |
CN219748923U (zh) | 电芯贴胶设备 | |
CN221041217U (zh) | 一种电芯终止胶卷绕粘贴装置及电芯卷绕设备 | |
CN218113105U (zh) | 一种自动粘贴机构以及胶带粘贴装置 | |
CN219106231U (zh) | 一种电芯自动贴侧胶装置 | |
CN110661025A (zh) | 贴胶装置及贴胶机构 | |
CN110589593A (zh) | 一种在弧形面上自动贴双面胶机构 | |
CN210668568U (zh) | 贴胶装置 | |
CN214524916U (zh) | 瑜伽垫自动包装线 | |
CN214269653U (zh) | 一种通用性高的多条胶带同时贴胶装置 | |
CN210668569U (zh) | 贴胶装置及贴胶机构 | |
CN215884228U (zh) | 贴膜装置 | |
CN206244162U (zh) | 一种分散型胶纸自动贴合机 | |
CN214059363U (zh) | 一种卷绕装置 | |
CN212412107U (zh) | 锂电池制片机及其滚贴胶纸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