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2721A - 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52721A CN111852721A CN202010733592.3A CN202010733592A CN111852721A CN 111852721 A CN111852721 A CN 111852721A CN 202010733592 A CN202010733592 A CN 202010733592A CN 111852721 A CN111852721 A CN 1118527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mechanism
- flow
- nozzle
- jet
- impulse turb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95 Ef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57 chemical reactions by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00—Engines of impulse type, i.e. turbines with jets of high-velocity liquid impinging on blades or like rotors, e.g. Pelton wheels; Parts or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F03B1/04—Nozzles; Nozzle-carrying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射机构,从左至右设置有直管段1、喷针组合体2、喷嘴组合体3;所述直管段1用以连接引水管道,起到引流的作用;所述喷针组合体2尖端可以左右移动,通过改变喷射机构过流面积来调节机构流量;所述喷嘴组合体3用以射出水,以形成射流。本发明通过优化配置喷针角和喷嘴角度,利用两个角度的优化组合,可以减小喷射机构内部的流动损失和流动收缩导致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机构的水力效率,同时检修更为方便,提高了冲击式水轮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射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水能资源在河流上,表现出河道陡峻、落差巨大的特点。反击式水轮机由于存在工程开挖量较大、气蚀现象较为严重以及对大负荷波动适应性差等缺点,适用程度偏低;而冲击式水轮机则能够完美适应高落差水头,对负荷变动适应较好,在这种环境下可将水流动能充分利用。因此,对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的研究与开发,就自然成为了我国水力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趋势所在。
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射机构首先以高速射流的形式将管道输运来的水流喷入大气,随后击打在转轮表面上,起着引导水流、调节流量和能量形式转换的作用。运行在高水头下的喷射机构面临着水流冲击力大、喷嘴出口处射流形态变化剧烈等问题,这使得结构改进和水力设计的难度大大增加。然而,由于冲击式水轮机结构的特殊性,喷嘴独立于转轮进行工作,二者互不影响。因此,对喷嘴的设计优化可独立进行,而不需像反击式水轮机一样从整体机组结构进行分析,这使问题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目前,喷嘴主要分为外控式喷嘴和内控式喷嘴两种。外控式喷管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操作杆在喷管内部会增大流动损失;而内控式喷管结构相对紧凑,流动损失较小,效率相对较高。
在水力设计研究中,水轮机的流场分析主要依靠CFD计算与模型试验,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目前己经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水力性能和不定常流动特性,并进一步开展了较多的流动诱导的动力特性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合适的喷嘴和喷针角度组合,并设计了相应的喷管内部流道的几何尺寸,提高了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的效率和机组的过流量,进而可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从左至右设置有直管段1、喷针组合体2、喷嘴组合体3;所述直管段1用以连接引水管道,起到引流的作用;所述喷针组合体2尖端可以左右移动,通过改变喷射机构过流面积来调节机构流量;所述喷嘴组合体3用以射出水,以形成射流。
优选的,所述直管段1由管道11,两个泄流孔12,和一个压力测试孔13组成;所述管道1的左端设置有法兰盘,用于连接上游的分叉管,将水引入喷射机构;所述泄流孔12布置于直管段1的下端,可以在喷射机构停机时将残留在机构内的水泄出;两个泄流孔12的直径大小不同,可以控制射流的速度;所述压力测试孔13设置在右端法兰盘过渡处,可以装入压力传感器,测量获得机构内部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喷针组合体2包括支撑肋板21、位于左端的钝体22和位于右端的喷针23;所述支撑肋板21安装直管段1上,起到支撑钝体22的作用;所述钝体22内部包含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右端的喷针23的移动;所述喷针23安装于钝体22右端,可以在钝体22内部的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机构出口的过流部件,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肋板21长度L1、支撑肋板21前方长度L2和喷针23最大行程L3满足以下关系式(L1+L2):L3=(2~4)。
优选的,所述喷针23尖端所夹锐角为α=50~70°。
优选的,所述喷嘴组合体3包括喷嘴31、口环32、和扩张段33;所述喷嘴 31通过法兰螺栓连接于左端直管段;所述口环32通过阶梯状的台阶安装在喷嘴组合体3内部;所述扩张段33通过台阶卡在喷嘴31和口环32外侧,扩张段33 靠近外侧处安装有紧固螺栓用于固定部件。
优选的,所述喷嘴31有向内收的夹角β,β=α+(30~40)°。
优选的,所述口环32设计为阶梯型,可以方便的进行简单替换。
优选的,所述扩张段33设计成外扩的形式,可以避免与射流接触,减少在次数的撞击损失;扩张段33的内径大于口环32的内径,可以通过拆卸螺栓进行简单替换。
优选的,所述扩张段33起始于中间位置,阶梯内外径R0和R1满足关系为 R1:R0=1.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射机构进行结构优化设置,通过优化配置喷针角和喷嘴角度,利用两个角度的优化组合,可以减小喷射机构内部的流动损失和流动收缩导致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机构的水力效率。
相比于现有技术,现有的喷射机构具有整体效率较高的优点,并且安装设计了易于更换的口环和扩张段,在检修时更为方便,具有在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经过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喷射机构可以比改造前效率提高 0.7%,可有力的提高了冲击式水轮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喷射机构布置时的冲击式水轮机组布置图
图3为双喷嘴布置时的冲击式水轮机机组布置图
图4不同配合角度下喷射机构的最优效率值
图5为喷嘴/喷针组合角度为100°/70°时,在不同流量下的效率对比图。
图6为喷嘴/喷针组合角度为100°/70°时,喷射机构效率提高原理图的原理图,其中图6(a)为最优配合角示意图,图6(b)为非最优配合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直管段、11-管道、12-泄流孔、13-压力测试孔、2-喷针组合体、21-支撑肋板、22-钝体、23-喷针、3-喷嘴组合体、31-喷嘴、32-口环、33-扩张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从左至右设置了直管段1、喷针组合体2、喷嘴组合体3;所述直管段1用以连接引水管道,起到引流的作用;所述喷针组合体2尖端可以左右移动,起到改变喷射机构过流面积,从而调节机构流量的作用;所述喷嘴组合体3用以射出水,形成射流的作用。
其中,所述直管段1由管道11,两个泄流孔12,和一个测压孔13组成;所述管道1左端设置法兰盘,可用以连接上游的分叉管,从而将水引入喷射机构;所述泄流孔12布置于直管段下端,可以在喷射机构停机时将残留在机构内的水泄出,此外泄压孔12直径大小不同,可以控制射流的速度;所述测压孔13设置在右端法兰盘过渡处,可以装入压力传感器,测量获得机构内部的压力。
其中,所述喷针组合体2由支撑肋板21,左端钝体22,右端的喷针23组成;所述支撑肋板21安装直管段上,起到支撑钝体22的作用;所述钝体22内部包含驱动机构,可以用以驱动右端喷针的移动;所述喷针23安装于钝体右端,可以在钝体22内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机构出口的过流部件,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其中,所述肋板21长度L1,肋板21前方长度L2和喷针体2最大行程L3 满足以下关系式(L1+L2):L3=(2~4);
其中,所述喷针23尖端所夹锐角为α=50~70°;
其中,所述喷嘴组合体3由喷嘴31,口环32,和扩张段33组成;所述喷嘴 31通过法兰螺栓连接于左端直管段1;所述口环32通过阶梯状的台阶安装在喷嘴组合体3内部;所述扩张段33通过台阶卡在喷嘴和口环外侧,扩张段33靠近外侧处安装有螺栓用以固定三个部件。
其中,所述喷嘴31与口环32相切,并形成内收的夹角β,β=α+(30~40°)。
其中,所述口环32设计为阶梯型,可以方便的进行简单替换。
其中,所述扩张段33设计成外扩的形式,可以避免与射流接触,减少在次数的撞击损失;扩张段33内径大于口环32内径,也可以通过拆卸螺栓进行简单替换。
其中,所述扩张段33起始于中间位置,阶梯内外径R0和R1满足关系为 R1:R0=1.1。
图2给出了该喷射机构单独安装在水轮机时的示意图,该图中,除了直管段1、喷针组合体2和喷嘴组合体3以外,还包括了水轮机转轮4和转轮外壳 5。
图3给出了两喷射机构同时布置时的水轮机总体机构示意图。该图中,除了直管段1、喷针组合体2和喷嘴组合体3以外,还包括了水轮机转轮4和转轮外壳5,由电机驱动的喷射机构关闭阀6以及引水弯管7。
其中,图2和图3两种布置条件下,均需要控制喷射出口与转轮中心的距离Lp,该距离与喷射机构出口直径D的关系满足Lp=(4~5)D,这种距离控制既保证了喷射机构出口处留出足够距离,以形成稳定射流,也防止了喷射机构与转轮相碰。
其中,图3布置条件下,需要宝成两个喷射机构的在同侧,且两个机构夹角范围γ满足在60°~80°之间,这种角度可以减小转轮轴的径向力,降低机组运行噪声。本发明对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射机构进行结构优化设置,通过优化配置喷针角和喷嘴角度,利用两个角度的优化组合,可以减小喷射机构内部的流动损失和流动收缩导致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机构的水力效率。
CFD数值计算验证
对一台冲击式机组的喷射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原喷射机构设计及运行参数如表1所示。按照本文采用的喷射机构,将α分别取为50、60、70°,而根据β=α+(30~40°),分别取为80、90、100、110°,CFD计算得到的最优效率为如图2所示,当分别为α、β分别为70°和100°时,机构的得到了最优的水力效,达到了99.13%;图3给出了该优化喷嘴在不同运行流量时的效率,可以发现,随着过流量的增加,本发明的喷管效率逐渐提高;使用本发明的喷管相对于其他现有喷管,在保证机组过流量的同时,提高了喷管的水力效率,明显的提高了水轮机组运行的经济效益。
表1:原喷射机构设计参数
本发明适用于800~1100m高水头下冲击式水轮机的喷管结构,从喷管喷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设计入手,以基本的几何结构为基础,通过改变喷嘴与喷针的角度,得到多组不同的配合角度,以及喷管流道内部的几何尺寸。利用CFD软件对不同几何参数的喷管流道进行三维流动计算,并以流动损失为主要判据对各配合角度的效率作出计算与评价,给出了一组效率最优的喷管结构。
在射流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流动损失的存在,喷射机构出口外射流的总能量会低于喷射机构入口的总能量,通过这种总能量的变化即可估算喷射机构的效率。喷射机构内外部流体的总能量N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N为指定射流截面的流体总能量,p为流体的静压,ρ为流体的密度,u为截面的水速度。
实际计算时选取喷管机构入口处水的能量N为Nin,距离喷管出口4个喷管直径距离处水的能量N为Nout,通过这两个数值即可计算出喷射机构效率η: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预测出不同配合角度下喷射机构的最有效率如附图4所示,可以看出,喷嘴/喷针角度最佳组合为100°/70°,此组合下喷射机构的最佳效率为99.13%,比原喷射机构(如表1所示)高出0.7%,整体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图5为喷嘴/喷针组合角度为100°/70°时,在不同流量下的效率对比图。
图6为喷嘴/喷针组合角度为100°/70°时,喷射机构效率提高原理图的原理图,最优配合角度降低了喷针尖端的总压损失。其中图6(a)为最优配合角示意图,图6(b)为非最优配合角示意图。
此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从左至右设置有直管段(1)、喷针组合体(2)、喷嘴组合体(3);所述直管段(1)用以连接引水管道,起到引流的作用;所述喷针组合体(2)尖端可以左右移动,通过改变喷射机构过流面积来调节机构流量;所述喷嘴组合体(3)用以射出水,以形成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1)由管道(11),两个泄流孔(12),和一个压力测试孔(13)组成;所述管道(1)的左端设置有法兰盘,用于连接上游的分叉管,将水引入喷射机构;所述泄流孔(12)布置于直管段(1)的下端,可以在喷射机构停机时将残留在机构内的水泄出;两个泄流孔(12)的直径大小不同,可以控制射流的速度;所述压力测试孔(13)设置在右端法兰盘过渡处,可以装入压力传感器,测量获得机构内部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针组合体(2)包括支撑肋板(21)、位于左端的钝体(22)和位于右端的喷针(23);所述支撑肋板(21)安装直管段(1)上,起到支撑钝体(22)的作用;所述钝体(22)内部包含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右端的喷针(23)的移动;所述喷针(23)安装于钝体(22)右端,可以在钝体(22)内部的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机构出口的过流部件,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板(21)长度L1、支撑肋板(21)前方长度L2和喷针(23)最大行程L3满足以下关系式(L1+L2):L3=(2~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针(23)尖端所夹锐角为α=5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合体(3)包括喷嘴(31)、口环(32)、和扩张段(33);所述喷嘴(31)通过法兰螺栓连接于左端直管段;所述口环(32)通过阶梯状的台阶安装在喷嘴组合体(3)内部;所述扩张段(33)通过台阶卡在喷嘴(31)和口环(32)外侧,扩张段(33)靠近外侧处安装有紧固螺栓用于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1)有向内收的夹角β,β=α+(30~4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环(32)设计为阶梯型,可以方便的进行简单替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33)设计成外扩的形式,可以避免与射流接触,减少在次数的撞击损失;扩张段(33)的内径大于口环(32)的内径,可以通过拆卸螺栓进行简单替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33)起始于中间位置,阶梯内外径R0和R1满足关系为R1:R0=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33592.3A CN111852721B (zh) | 2020-07-27 | 2020-07-27 | 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33592.3A CN111852721B (zh) | 2020-07-27 | 2020-07-27 | 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52721A true CN111852721A (zh) | 2020-10-30 |
CN111852721B CN111852721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294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33592.3A Active CN111852721B (zh) | 2020-07-27 | 2020-07-27 | 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5272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2764A (zh) * | 2021-04-13 | 2021-06-08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射流直径比冲击式水轮机及确定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32056A5 (en) * | 1979-11-01 | 1982-09-15 | Vevey Atel Const Mec | Injector for an action turbine |
CN2228555Y (zh) * | 1995-08-14 | 1996-06-05 | 吴铁民 | 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嘴及其控制机构 |
CN204283709U (zh) * | 2014-12-05 | 2015-04-22 | 峨眉山市驰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水平位移双腔操控无簧式水轮机喷嘴 |
CN108119283A (zh) * | 2016-11-29 | 2018-06-05 | 沈阳格泰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冲击式水轮机喷嘴结构 |
CN111425327A (zh) * | 2020-04-20 | 2020-07-17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冲击式模型水轮机电机内置同轴式喷嘴 |
-
2020
- 2020-07-27 CN CN202010733592.3A patent/CN1118527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32056A5 (en) * | 1979-11-01 | 1982-09-15 | Vevey Atel Const Mec | Injector for an action turbine |
CN2228555Y (zh) * | 1995-08-14 | 1996-06-05 | 吴铁民 | 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嘴及其控制机构 |
CN204283709U (zh) * | 2014-12-05 | 2015-04-22 | 峨眉山市驰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水平位移双腔操控无簧式水轮机喷嘴 |
CN108119283A (zh) * | 2016-11-29 | 2018-06-05 | 沈阳格泰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冲击式水轮机喷嘴结构 |
CN111425327A (zh) * | 2020-04-20 | 2020-07-17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冲击式模型水轮机电机内置同轴式喷嘴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2764A (zh) * | 2021-04-13 | 2021-06-08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射流直径比冲击式水轮机及确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52721B (zh) | 202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82622B (zh) | 一种六工况双向潮汐发电水轮机 | |
CN102011672B (zh) | 一种采用新型导叶和转轮叶片型线的混流式水轮机 | |
CN111852721B (zh) | 一种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喷射机构 | |
CN104179625A (zh) | 直管式超微型水轮机 | |
CN209278051U (zh) | 冲击式水轮机导水机构混合型喷嘴口 | |
Li et al. | Cavitation effects on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pump-turbine hump region | |
CN102444527A (zh) | 一种水轮机导水装置 | |
CN103016425B (zh) | 一种三级多喷管中心引射器 | |
CN203009310U (zh) | 一种抗汽蚀叶片泵 | |
CN202140236U (zh) | 一种六工况双向潮汐发电水轮机 | |
CN202417783U (zh) | 一种采用新型导叶和转轮叶片型线的混流式水轮机 | |
CN211573519U (zh) | 一种竖直消力井辅助消能装置 | |
CN110296032B (zh) | 一种双向全贯流水轮机 | |
Ge et al. | Optimization study of shaft tubular turbine in a bidirectional tidal power station | |
CN207703448U (zh) | 一种评价文丘里管空化性能的装置 | |
CN108953041B (zh) | 一种运用波浪能发电装置 | |
CN213598113U (zh) | 一种可抑制转轮间隙空化的贯流式水轮机 | |
CN102182519B (zh) | 汽轮机静叶自射流二次流控制结构 | |
CN105604776B (zh) | 一种六工况三叶片转轮双向潮汐发电水轮机 | |
CN201786534U (zh) | 一种水轮机导水装置 | |
Song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non-uniform flow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ctor coolant PUMP | |
CN215211287U (zh) | 可适应大直径管道、大变幅水位的组合式流量调节结构 | |
CN218030824U (zh) | 一种新型泵站射流抗水泵叶片气蚀装置 | |
CN203297022U (zh) | 一种多叶水轮机 | |
CN110439722B (zh) | 一种适应高水头、高转速和高含沙量的抗磨损混流式水轮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