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9949B -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9949B
CN111839949B CN202010851814.1A CN202010851814A CN111839949B CN 111839949 B CN111839949 B CN 111839949B CN 202010851814 A CN202010851814 A CN 202010851814A CN 111839949 B CN111839949 B CN 111839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st
shifting machine
fixed
hinged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18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9949A (zh
Inventor
王宝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e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e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e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ey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18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9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9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9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9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包括左右两块、呈平行设置的外框板,两块外框板的顶部穿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与位于两块外框板之间的立柱的下部相铰接;立柱的顶端与顶框固定在一起,顶框与两侧的侧框固定在一起,两个侧框的前端均与移位机夹抱装置连接在一起;顶框的下底面上固定有螺杆固定片,螺杆固定片的另一端与胸靠电机的螺杆相铰接;胸靠电机的另一端与移位机夹抱装置铰接在一起。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是以背抱的方式转移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把使用者扶起转身坐到床旁或者座位边,把移位机推过来,把使用者的脚放到底盘的脚垫上,让使用者的胸部紧贴到移位机的胸靠上,双手抓住把手,即可直接操作移位机升降。

Description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障碍移位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抱式移位机。
背景技术
移位机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从轮椅到沙发、床、坐便器、座椅等之间的相互挪位,还能帮助解决如厕、洗澡等系列生活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移位机大多是吊带式的,转移病人时需要先把使用者扶起来,再把吊兜或者吊衣放到使用者的身体下面,然后再把吊兜或吊衣的吊带挂到吊钩上,再操作升降,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引起使用者的不适。
而且,现有的移位机胸靠两侧的腋下支臂的间距和高度都是固定的,通常是使用专用工具通过调节伸缩杆长度来手动调节间距。当在多人共用一台设备的场景下使用时(如医院或养老机构),因为需要搬运的使用者胖瘦不一,胸靠两侧的腋下支臂间距和高度势必不能适用于每个人,因此每搬运一个人,就需要调节一次,非常麻烦。而为此如果同时配备多个设备,则成本太高。
因此,研制一种全新移动模式的移位机则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包括左右两块、呈平行设置的外框板,两块外框板的顶部穿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位于两块外框板之间的立柱的下部相铰接;立柱的顶端与顶框固定在一起,所述顶框与两侧的侧框固定在一起,两个侧框的前端均与移位机夹抱装置连接在一起;
所述顶框的下底面上固定有螺杆固定片,所述螺杆固定片的另一端与胸靠电机的螺杆相铰接;所述胸靠电机的另一端与移位机夹抱装置铰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立柱(102)的底端固定有立柱连接片(115),所述立柱连接片(115)与升降电机的螺杆相铰接;所述升降电机的另一端与底盘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移位机夹抱装置包括胸靠板和位于胸靠板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所述胸靠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两个胸靠板转轴,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上均安装有两个支臂转轴;每个胸靠板转轴均通过一个连杆与同侧的腋下支臂上的一个支臂转轴相连;所述胸靠板内部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拉簧,所述拉簧通过连接支点与同侧的两个连杆相连。
其中,位于胸靠板同一侧的两个胸靠板转轴呈竖直分布;位于同一个腋下支臂上的两个支臂转轴也呈竖直分布;两个胸靠板转轴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支臂转轴之间的间距相等;同一侧的两个拉杆相互平行。
其中,两个侧框的前端穿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各装有一个铰接片,所述铰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胸靠板的背面面板;所述胸靠电机与胸靠板的背面面板通过铰接块铰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外框板的上部外侧面上固定有膝靠连接杆,所述膝靠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膝靠相互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外框板的底部与底盘相固定,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脚垫;所述底盘的底部四角均装有万向轮。
其中,两块外框板的后侧固定有控制器,用于控制胸靠电机、升降电机和万向轮。
其中,每个腋下支臂的后侧均装有把手连接架,所述把手连接架的另一端装有把手。
该背抱式移位机的工作方法:
使用时,使用者的胸部紧贴到移位机的胸靠板上,移位机夹抱装置上升时,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受到使用者自身重力下压,自动夹紧使用者;通过控制胸靠电机伸缩,可调节使用者的胸腹角度;通过控制升降电机伸缩,可调节移位机夹抱装置整体上下前后移动。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效果在于:
(1)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是以背抱的方式转移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把使用者扶起转身坐到床旁或者座位边,把移位机推过来,把使用者的脚放到底盘的脚垫上,让使用者的胸部紧贴到移位机的胸靠上,双手抓住把手,即可直接操作移位机升降。本发明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易行。
(2)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夹抱装置为一种移位机腋下支臂自适应调整机构,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各有两根平行的连杆支撑,安装在胸靠板上,在使用时,腋下支臂受使用者的重力下压,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向下并向内旋转,自动夹紧使用者,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背抱式移位机的升降电机与立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移位机夹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移位机夹抱装置的后视图。
其中,101-外框板;102-立柱;103-底盘;104-脚垫;105-万向轮;106-膝靠;107-控制器;108-把手;109-把手连接架;110-胸靠电机;111-螺杆固定片;112-侧框;113-顶框;114-升降电机;115-立柱连接片;116-第一销轴;117-第二铰轴;
1-胸靠板;2-腋下支臂;3-胸靠板转轴;4-支臂转轴;5-连杆;6-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包括左右两块、呈平行设置的外框板101,两块外框板101的顶部穿设有第一销轴116,所述第一销轴116与位于两块外框板101之间的立柱102的下部相铰接;立柱102的顶端与顶框113固定在一起,所述顶框113与两侧的侧框112固定在一起,两个侧框112的前端均与移位机夹抱装置连接在一起;
顶框113的下底面上固定有螺杆固定片111,所述螺杆固定片111的另一端与胸靠电机110的螺杆相铰接;所述胸靠电机110的另一端与移位机夹抱装置铰接在一起。
如图5-6所示,立柱102的底端固定有立柱连接片115,所述立柱连接片115与升降电机114的螺杆相铰接;所述升降电机114的另一端与底盘103固定在一起。
其中,移位机夹抱装置如图7-8所示,包括胸靠板1和位于胸靠板1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2,胸靠板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两个胸靠板转轴3,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2上均安装有两个支臂转轴4;每个胸靠板转轴3均通过一个连杆5与同侧的腋下支臂2上的一个支臂转轴4相连;所述胸靠板1内部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拉簧6,拉簧6通过连接支点与同侧的两个连杆5相连。
位于胸靠板1同一侧的两个胸靠板转轴3呈竖直分布;位于同一个腋下支臂2上的两个支臂转轴4也呈竖直分布;两个胸靠板转轴3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支臂转轴4之间的间距相等。同一侧的两个拉杆5相互平行。即针对同一侧而言,位于上方的胸靠板转轴3与位于上方的支臂转轴4通过一个连杆5相连;位于下方的胸靠板转轴3与位于下方的支臂转轴4通过另一个连杆5相连。
当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同侧的两个连杆处于水平状态;当同侧的两个连杆向下倾斜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2所示,两个侧框112的前端穿设有第二销轴117,所述第二销轴117的两端各装有一个铰接片,所述铰接片的一端第二销轴117相铰接,另一端固定在胸靠板1的背面面板;所述胸靠电机110与胸靠板1的背面面板通过铰接块铰接在一起,铰接块固定在胸靠板1的背面面板上。其中,铰接块位于第二销轴117两端的铰接片的上方。
外框板101的上部外侧面上固定有膝靠连接杆,所述膝靠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膝靠106相互固定在一起。
外框板101的底部与底盘103相固定,所述底盘10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脚垫104;所述底盘103的底部四角均装有万向轮105。
两块外框板101的后侧固定有控制器107,用于控制胸靠电机、升降电机和万向轮105。
每个腋下支臂2的后侧均装有把手连接架109,所述把手连接架109的另一端装有把手108。
其中,移位机夹抱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为:
当处于自然状态时,拉簧拉起连杆使其处于水平状态,连杆进而带动支臂转轴,使得腋下支臂抬起,两个腋下支臂的间距处于最大的状态;
当使用时,随着移位机将胸靠板上抬,使得腋下支臂受到使用者的重力下压,腋下支臂围绕胸靠板转轴向下做弧线运动,左右两个腋下支臂向下、向中间挤压到使用者的胸腔两侧,受胸腔支撑后,腋下支臂不再继续向内收拢,紧紧固定住使用者;当使用者坐到承载物上后,腋下支臂受到的压力被释放,连杆受到拉簧的拉力而恢复到水平状态,进而将两侧的腋下支臂拉起。
该背抱式移位机在使用时,只需把使用者扶起转身坐到床旁或者座位边,把移位机推过来,把使用者的脚放到底盘的脚垫上,让使用者的胸部紧贴到移位机的胸靠上,双手抓住把手,然后即可直接操作移位机升降。
其工作方法具体为:
使用时,使用者的胸部紧贴到移位机的胸靠板上,移位机夹抱装置上升时,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受到使用者自身重力下压,自动夹紧使用者;
通过控制胸靠电机的伸缩,可调节使用者的胸腹角度;当胸靠电机收缩时,以铰接块的铰轴为转轴,胸靠板整体向上方翻转,进而带动整个移位机夹抱装置向上翻转。反之同理。
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的伸缩,可调节移位机夹抱装置整体上下前后移动。当升降电机收缩时,立柱的下端向上转动,进而以第一销轴为转轴,立柱的上部向下转动,从而带动顶框、侧框一同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整个移位机夹抱装置向下向前移动(其中,假设移位机夹抱装置的开口朝向为前方)。反之同理。当移位机升起后,使用者就会完全趴到移位机上,就像是移位机在背着使用者一样。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块、呈平行设置的外框板(101),两块外框板(101)的顶部穿设有第一销轴(116),所述第一销轴(116)与位于两块外框板(101)之间的立柱(102)的下部相铰接;立柱(102)的顶端与顶框(113)固定在一起,所述顶框(113)与两侧的侧框(112)固定在一起,两个侧框(112)的前端均与移位机夹抱装置连接在一起;
所述顶框(113)的下底面上固定有螺杆固定片(111),所述螺杆固定片(111)的另一端与胸靠电机(110)的螺杆相铰接;所述胸靠电机(110)的另一端与移位机夹抱装置铰接在一起;
所述立柱(102)的底端固定有立柱连接片(115),所述立柱连接片(115)与升降电机(114)的螺杆相铰接;所述升降电机(114)的另一端与底盘(103)固定在一起;
两个侧框(112)的前端穿设有第二销轴(117),所述第二销轴(117)的两端各装有一个铰接片,所述铰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胸靠板(1)的背面面板;所述胸靠电机(110)与胸靠板(1)的背面面板通过铰接块铰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机夹抱装置包括胸靠板(1)和位于胸靠板(1)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2),所述胸靠板(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两个胸靠板转轴(3),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2)上均安装有两个支臂转轴(4);每个胸靠板转轴(3)均通过一个连杆(5)与同侧的腋下支臂(2)上的一个支臂转轴(4)相连;所述胸靠板(1)内部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拉簧(6),所述拉簧(6)通过连接支点与同侧的两个连杆(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位于胸靠板(1)同一侧的两个胸靠板转轴(3)呈竖直分布;位于同一个腋下支臂(2)上的两个支臂转轴(4)也呈竖直分布;两个胸靠板转轴(3)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支臂转轴(4)之间的间距相等;同一侧的两个拉杆(5)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101)的上部外侧面上固定有膝靠连接杆,所述膝靠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膝靠(106)相互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101)的底部与底盘(103)相固定,所述底盘(10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脚垫(104);所述底盘(103)的底部四角均装有万向轮(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两块外框板(101)的后侧固定有控制器(107),用于控制胸靠电机、升降电机和万向轮(1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每个腋下支臂(2)的后侧均装有把手连接架(109),所述把手连接架(109)的另一端装有把手(108)。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背抱式移位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使用者的胸部紧贴到移位机的胸靠板上,移位机夹抱装置上升时,左右两侧的腋下支臂受到使用者自身重力下压,自动夹紧使用者;
通过控制胸靠电机的伸缩,可调节使用者的胸腹角度;当胸靠电机收缩时,以铰接块的铰轴为转轴,胸靠板整体向上方翻转,进而带动整个移位机夹抱装置向上翻转;反之同理;
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的伸缩,可调节移位机夹抱装置整体上下前后移动;当升降电机收缩时,立柱的下端向上转动,进而以第一销轴为转轴,立柱的上部向下转动,从而带动顶框、侧框一同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整个移位机夹抱装置向下向前移动;反之同理。
CN202010851814.1A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Active CN111839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1814.1A CN111839949B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1814.1A CN111839949B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9949A CN111839949A (zh) 2020-10-30
CN111839949B true CN11183994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296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1814.1A Active CN111839949B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9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104B (zh) * 2021-04-13 2022-02-21 海富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機
CN114392079A (zh) * 2022-01-28 2022-04-26 宸瑞机器人(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移乘车
CN114732628B (zh) * 2022-05-09 2024-09-20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电动移位装置
CN115089406B (zh) * 2022-07-20 2024-01-3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一种护理移位小车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7332A (ja) * 2013-09-02 2015-03-16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立ち上がり補助装置
CN206228542U (zh) * 2016-07-01 2017-06-09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护理用辅助搬运车
CN107088128A (zh) * 2017-05-03 2017-08-2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乘护理机器人的行为安全控制方法
JP2017148194A (ja) * 2016-02-23 2017-08-31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移乗支援装置
CN207745289U (zh) * 2017-05-15 2018-08-2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乘搬运护理机器人
CN109106538A (zh) * 2017-06-24 2019-01-01 苏州伯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辅助移载器
CN109152688A (zh) * 2016-12-06 2019-01-04 株式会社阿通普郎 移乘装置
CN208893007U (zh) * 2017-11-07 2019-05-24 韦钛有限公司 起身移位机
JP2019171053A (ja) * 2018-03-29 2019-10-10 石川県 移乗器具、及び、移乗器具の使用方法
CN211131839U (zh) * 2019-10-31 2020-07-31 石家庄莱纳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478B (zh) * 2014-10-10 2017-02-15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夹抱式电动移位机
CN106983619B (zh) * 2017-05-15 2022-03-2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乘搬运护理机器人
US11464694B2 (en) * 2018-10-18 2022-10-11 Anita Nikora Patient raiser
CN111481382A (zh) * 2020-04-26 2020-08-04 桐乡市爱康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丝杆升降移位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7332A (ja) * 2013-09-02 2015-03-16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立ち上がり補助装置
JP2017148194A (ja) * 2016-02-23 2017-08-31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移乗支援装置
CN206228542U (zh) * 2016-07-01 2017-06-09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护理用辅助搬运车
CN109152688A (zh) * 2016-12-06 2019-01-04 株式会社阿通普郎 移乘装置
CN107088128A (zh) * 2017-05-03 2017-08-2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乘护理机器人的行为安全控制方法
CN207745289U (zh) * 2017-05-15 2018-08-2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乘搬运护理机器人
CN109106538A (zh) * 2017-06-24 2019-01-01 苏州伯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辅助移载器
CN208893007U (zh) * 2017-11-07 2019-05-24 韦钛有限公司 起身移位机
JP2019171053A (ja) * 2018-03-29 2019-10-10 石川県 移乗器具、及び、移乗器具の使用方法
CN211131839U (zh) * 2019-10-31 2020-07-31 石家庄莱纳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9949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9949B (zh) 一种背抱式移位机及工作方法
CN108498245A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11973370B (zh) 一种移位机夹抱装置及工作方法和应用
CN214632745U (zh) 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
JP2011500106A (ja) 患者用便器付きベッド兼車椅子
CN111956454A (zh) 一种康复健身床
CN111150592A (zh) 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
CN210158848U (zh) 一种防压疮护理支架
CN216061049U (zh) 一种便于老年人翻身的护理床
CN220967534U (zh) 照护床主机及其中的照护床组件
CN210932338U (zh) 一种防滑落病床
CN215350122U (zh) 一种医疗保健用护理床
CN106511008B (zh) 一种基于翻身护理床的仿真定位枕
JP3224889U (ja) 電動ベッド
CN204671433U (zh) 医用护理床
CN214968173U (zh) 一种带有活动式膝靠的移位机
CN212186945U (zh) 一种中风病人护理用辅助坐立床
CN214259786U (zh) 一种背负式移位机
CN108294877A (zh) 一种儿科用护理架
CN108338874B (zh) 医疗用护理病床
CN2331348Y (zh) 多功能自动护理床
CN208770183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14858749U (zh) 一种具有陪护卧座位的医疗床
CN110584906A (zh) 一种新型轮椅床
CN216091144U (zh) 一种起坐翻身护理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