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一次性输液器是常用的医用耗材,主要由滴斗、长导管、调节壳、调节轮、乳胶管、护套针连接组成。出于医疗卫生安全要求,医用输液器均为一次性使用,市场对输液器的需求量很大,为保证医用输液器的卫生安全,输液器在组装生产完成后需独立封装进行灭菌,因此目前对输液器包装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医用输液器为柔性、线性物体,包装前需进行取料、缠绕、缠绕后的输送处理。
现有的输液器包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连贯性差,取料不平整,自动上料不稳定,包装袋开口的张开尺寸无法保证,输液器缠绕机构简陋,在缠绕过程中会出现滴斗位置不够固定、输液器卷绕不整齐、线圈之间相互交错、各线圈松紧度不一、卷绕后的输液器整体不够整齐紧绷等不足,导致输液器导管出现不可恢复性折弯,缠绕后的输液器装袋后的封口效率和封口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输液器包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连贯性差,取料不平整,自动上料不稳定,包装袋开口的张开尺寸无法保证,输液器缠绕机构简陋,封口效率和封口成功率低等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包括包装袋自动上料正位设备、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和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其中:
所述自动上料正位设备沿X轴方向设置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的前方,所述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沿X轴方向设置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的后方,所述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沿Y轴方向设置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的一侧;
所述自动上料正位设备包括支架和依次安装于支架台面上的自动取袋机构、包装袋转移机构、包装袋正位机构,所述自动取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包装袋的袋仓和用于从袋仓内吸取包装袋的取袋组件,包装袋转移机构夹持被取袋组件吸取的包装袋并将包装袋平移至包装袋正位机构,包装袋正位机构上设置有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通过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对包装袋进行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的调整;
所述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包括机架、上预开袋机构、下预开袋机构、张紧转移机构和开袋口机构,所述机架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上预开袋机构的上滑轨,机架前端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和开袋口机构安装架,上滑轨沿 X轴方向设置,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和开袋口机构安装架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上预开袋机构将包装袋转移至下预开袋机构上,上预开袋机构、下预开袋机构和张紧转移机构配合将包装袋袋口张开一定缝隙,开袋口机构将张开的包装袋袋口的缝隙扩大至目标大小,通过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将输液器装入包装袋后通过张紧转移机构闭合袋口并将包装袋移至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
所述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包括机架和沿X轴方向由后至前依次安装于机架上的输液器张紧机构、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输液器卷转移机构、进袋模具、进袋推料机构,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和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将输液器从传送装置上夹起并移动至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处,输液器的头部经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固定,输液器的尾部经输液器张紧机构夹紧,输液器经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进行缠卷,缠卷后的输液器经输液器卷转移机构转移至进袋模具,然后经进袋推料机构将输液器从进袋模具推至张口的包装袋内;
所述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包括翻转机构、半成品转移机构、热焊机构、卸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半成品转移机构设置于翻转机构和热焊机构之间,卸料机构设置于热焊机构的下方,输送机构设置于卸料机构的下方,内部装有输液器的包装袋经张紧转移机构转移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夹持包装袋的袋口并带动包装袋翻转至自然下垂,半成品转移机构夹持自然下垂的包装袋并将其输送至热焊机构处,包装袋经热焊机构封口后由卸料机构转移至输送机构上,经输送机构送至装箱打包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袋仓包括呈矩形结构的袋仓侧板和设置于袋仓侧板下端面的袋仓底板,袋仓底板上开设有出袋口,出袋口的内沿设置有包装袋限位块,包装袋堆叠后放置于袋仓侧板内,其上端放置包装袋压块,其下端通过包装袋限位块进行限位;袋仓侧板的下端开设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袋仓底板的下端面的一端安装有袋仓安装立板、袋仓安装立板的下端安装有袋仓安装底板,袋仓安装底板安装于支架的台面上,取袋组件设置于袋仓底板、袋仓安装立板和袋仓安装底板之间形成的“C”型结构中,并从出袋口吸取包装袋,在取袋组件的作用下位于袋仓最下端的包装袋突破包装袋限位块的限制被取下,通过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控袋仓内包装袋的数量,确保袋仓内包装袋数量不足时能够及时补入;
所述袋仓侧板的至少其中一块板体为能够拆卸的活动板,便于包装袋的放入,便于袋仓内部清理,所述袋仓侧板的至少其中一块板体上开设有开口,便于车间操作人员从开口处观察袋仓内包装袋的含量;
所述取袋组件包括取袋线性滑轨、取袋滑板、缓冲座板、缓冲器、取袋升降气缸、弹簧杆吸盘和吸盘安装板,所述取袋线性滑轨纵向安装于袋仓安装立板上,取袋线性滑轨上安装有取袋滑板,取袋滑板的下端与取袋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取袋升降气缸的缸筒下端安装在袋仓安装底板上,所述取袋滑板的侧面与吸盘安装板连接,吸盘安装板上均匀安装有弹簧杆吸盘,所述取袋线性滑轨下方的袋仓安装立板上固定有缓冲座板,缓冲座上安装有缓冲器;取袋升降气缸带动吸盘安装板上的弹簧杆吸盘沿取袋线性滑轨上下移动,弹簧杆吸盘吸附在袋仓内最下端的包装袋上,弹簧杆吸盘产生向下的力,在取袋升降气缸带动吸盘安装板下移的过程中弹簧杆吸盘将袋仓最下端的包装袋取下,取袋滑板下移至缓冲器处时取袋升降气缸停止动作,包装袋转移机构开始动作;
所述吸盘安装板上间隔开设有长条孔,弹簧杆吸盘通过螺母安装在吸盘安装板上,根据包装袋尺寸大小,灵活调整弹簧杆吸盘的数量和位置;
所述包装袋转移机构包括袋转移支架和安装于袋转移支架上的袋转移气缸与袋夹持组件,袋转移气缸的伸缩带动袋夹持组件在袋转移支架上进行平移;所述袋夹持组件包括袋转移滑板、袋转移推板、袋转移立板、袋转移连接型材、袋转移爪调节板、袋转移爪安装板和袋转移爪,所述袋转移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袋转移推板,袋转移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对称的滑槽,滑槽内侧的袋转移滑板下端面安装有袋转移立板,袋转移立板的下端安装在水平设置的袋转移连接型材上,袋转移连接型材上间隔设置有袋转移爪调节板,袋转移爪调节板上安装有袋转移爪安装板,袋转移爪安装板上安装有一组用于夹紧取袋组件取下的包装袋的袋转移爪,所述袋转移爪的爪内镶嵌硅胶垫,增大摩擦力,抓取稳定,且不损伤袋体;
所述袋转移支架包括支腿和顶框,顶框上平行设置有一组与袋转移滑板的滑槽相配合的袋转移线性轨道,袋转移滑板通过滑槽安装在袋转移线性轨道上,袋转移连接型材以及安装于袋转移安装型材上的袋转移爪调节板、袋转移爪安装板和袋转移爪均位于袋转移支架的顶框下方;袋转移气缸安装于袋转移支架的顶框上,袋转移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袋转移推板靠近或远离自动取袋机构,取袋组件将袋仓内的包装袋平稳且整齐地取下后,袋转移气缸带动袋转移推板向取袋组件移动,直至取袋组件的包装袋边缘伸入袋转移爪内,袋转移爪夹紧包装袋,袋转移气缸推动袋转移推板,使得包装袋从自动取袋机构向包装袋正位机构移动;所述包装袋转移机构还包括限位气缸,限位气缸安装于袋转移支架顶框上且与袋转移气缸的位置相对,限位气缸的设置主要用于确定袋转移爪松开包装袋的时间,确保袋转移爪松开包装袋后包装袋能够平稳落于包装袋正位机构的操作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袋正位机构包括袋正位底板、袋正位调节立板、袋正位顶板,袋正位底板与袋正位顶板平行设置,袋正位调节立板设置于袋正位底板和袋正位顶板之间;所述袋正位顶板上设置有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所述X向定位组件包括X向第一导向端板和X向第二导向端板,X向第一导向端板固定在袋正位顶板的上端面,与X 向第一导向端板沿X向的位置相对立的袋正位顶板上开设有X向导向孔,X向第二导向端板的下端插入X向导向孔中,袋正位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X向导向气缸,X向第二导向端板的下端通过X向导向气缸的推拉实现在X向导向孔中的移动,包装袋转移机构将包装袋从自动取袋机构转移至袋正位顶板的X向第一导向端板和X向第二导向端板之间,通过X 向导向气缸带动X向第二导向端板对包装袋的X向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Y向袋正位组件包括第一Y向滑轨和第二Y向滑轨,第一Y向滑轨和第二Y向滑轨分别设置于袋正位顶板对立的两个Y向的侧面上,第一Y向滑轨上安装有第一Y向滑板,第二Y向滑轨上安装有第二Y向滑板,第一Y向滑板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包装袋第一条Y向边的位置的第一正位调整板,第二Y向滑板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包装袋第二条Y向边的位置的第二正位调整板,第一正位调整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正位限位块,第二正位调整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正位限位块,袋正位顶板上开设有与第一Y向滑轨和第二Y向滑轨平行的Y 向导向孔,第一正位限位块和第二正位限位块分别伸入对应的Y向导向孔中,第一Y向滑板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正位从动块,第二Y向滑板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正位从动块,第一正位从动块通过固定于袋正位顶板下端面的第一Y向导向气缸驱动,第二正位从动块通过固定于袋正位顶板下端面的第二Y向导向气缸驱动,包装袋转移机构将包装袋从自动取袋机构转移至袋正位顶板的X向第一导向端板、X向第二导向端板、第一正位调整板和第二正位调整板之间,第一Y向导向气缸带动第一正位调整板在Y向导向孔内移动,从而实现对包装袋第一条Y向边的位置调整,第二Y向导向气缸带动第二正位调整板在Y向导向孔内移动,从而实现对包装袋第二条Y向边的位置调整;
所述袋转移支架的顶框下方的支架台面上安装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延伸至支架台面上方与自动取袋机构对立的一端,包装袋正位机构安装于滑动组件上且能够沿滑动组件滑动,滑动组件主要用于将经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正位调整后的平整的包装袋连同袋正位机构一起运输至下一工序的操作机构前;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正位转移底板、设置于正位转移底板顶面的长度方向上的转移线性滑轨、安装于正位转移底板顶面两端的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主动同步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袋正位底板通过滑槽安装于正位转移底板的转移线性滑轨上,袋正位底板上设置有同步带压板,同步带穿过同步带压板,所述正位转移底板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和光电触发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预开袋机构包括转移顶架、升降气缸、安装横梁和上吸附组件,所述转移顶架安装在上滑轨上,转移顶架的下端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下端与安装横梁连接,安装横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吸附组件;所述上吸附组件包括上预开支撑板、上预开横板、上预开直线轴承、上预开导轴、上预开弹簧、上预开安装板、上预开吸盘、上压平板和上压平调节板,上预开支撑板垂直安装于安装横梁上,上预开支撑板的中部水平安装有上预开横板,上预开横板上安装有上预开直线轴承,上预开直线轴承内安装有上预开导轴,上预开导轴的下端安装有上预开安装板,位于上预开横板和上预开安装板之间的上预开导轴的外壁上套设有上预开弹簧,上预开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上压平调节板,上压平调节板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的上压平板,上预开安装板上安装有向下的上预开吸盘,上压平板上开设有上预开吸盘穿孔,上预开吸盘的下端伸出上预开吸盘穿孔;所述上吸附组件还包括吸盘座板,所述吸盘座板水平设置于上预开支撑板的下端,吸盘座板上间隔安装有上预开吸盘;
所述转移顶架包括转移滑板、转移立板、升降气缸座板、升降直线轴承、升降导轴、升降顶缸和转移连接板,所述转移滑板的两端设置有与上滑轨相配合的滑块,转移滑板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转移立板,转移立板的下端通过升降气缸座板连接固定,升降气缸的缸筒安装在转移滑板和升降气缸座板之间,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出升降气缸座板后与转移连接板连接,转移连接板安装在安装横梁上,升降气缸座板上安装有升降直线轴承,转移连接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升降导轴,升降导轴的上端穿入升降直线轴承中,转移滑板和升降气缸座板之间还安装有升降顶缸;
所述下预开袋机构包括袋托组件和下预开袋组件,袋托组件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的前端,下预开袋组件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的后端;所述袋托组件包括袋托气缸座板、袋托气缸、袋托座板、袋托支架和袋托板,所述袋托气缸座板垂直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的前端面上,袋托气缸的缸筒安装于袋托气缸座板上,袋托气缸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袋托座板连接,袋托座板的上端面垂直安装有袋托支架,袋托板水平安装于袋托支架的上端;所述下预开袋组件包括下预开气缸座板、下预开气缸、下预开安装板、下预开直线轴承、下预开导轴、下预开吸盘、下预开弹簧、下压平板、下压平调节板、下吸盘安装板,所述下预开气缸座板垂直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的后端,下预开气缸的缸筒安装于下预开气缸座板上,下预开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水平安装有下预开安装板,下预开安装板上安装有下预开直线轴承,下预开直线轴承内安装有下预开导轴,下预开导轴的上端安装有下吸盘安装板,下吸盘安装板于下预开安装板之间的下预开导轴的外壁上套设有下预开弹簧,下吸盘安装板的上端垂直安装有下压平调节板,下压平调节板的上端水平安装有下压平板,下吸盘安装板上安装有向上的下预开吸盘,下压平板上开设有下预开吸盘穿孔,下预开吸盘的上端伸出下预开吸盘穿孔,所述下预开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下预开限位顶丝。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转移机构包括滑座组件和夹持组件,滑座组件安装在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上并能够在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上沿Y轴方向滑动,夹持组件安装在滑座组件上并能够在滑座组件上沿X轴方向滑动;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张紧气爪座板、张紧气爪、张紧座板、夹袋爪调节板、夹袋爪安装立板、夹袋爪、张紧限位板、张紧限位顶丝、托料板、压袋安装立板、压袋滑轨、压袋气缸、压袋滑板、压袋推板和压袋板,所述张紧气爪座板的上端安装有张紧气爪,张紧气爪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座板,张紧座板的上端安装有张紧限位板和夹袋爪调节板,张紧限位板位于张紧座板靠近张紧气爪内侧的一端,且张紧限位板上设置有张紧限位顶丝,夹袋爪调节板位于张紧座板靠近张紧气爪外侧的一端,且夹袋爪调节板伸出张紧座板,夹袋爪调节板伸出张紧座板的板体上设置有夹袋爪安装立板,夹袋爪安装立板末端的内侧设置有夹袋爪,所述张紧气爪座板面向夹袋爪的端面上安装有压袋安装立板,压袋安装立板面向夹袋爪的端面上安装有压袋滑轨,压袋滑轨上安装有压袋滑板,压袋安装立板的顶面上安装有压袋推板,压袋气缸的活塞杆顶部与压袋推板固定连接,压袋气缸的缸筒与压袋滑板固定连接,压袋气缸的缸筒面向夹袋爪的端面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压袋板,托料板位于压袋板的下端,托料板的远离夹袋爪的一端安装于压袋安装立板上,且托料板远离夹袋爪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压袋气缸和压袋滑板穿过的穿孔,托料板靠近夹袋爪的一端开设有与下预开袋机构的袋托板相配合的开口;
所述滑座组件包括转移滑板、转移滑轨、转移气缸和转移连接板,所述转移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相配合的滑块,转移滑轨设置于转移滑板的上端面,转移连接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与转移滑轨相配合的滑块,转移连接板的上端面与张紧气爪座板的下端面连接,转移气缸的一端固定在转移滑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张紧气爪座板上;
所述开袋口机构包括开口底板、开口滑轨、开口滑板、开口立板、开口气缸座板、开口气缸、下开口气缸、下开口座板、下开口压片、上开口气缸、上开口座板和上开口压片,所述开口底板固定安装于开袋口机构安装架上,开口袋底板的上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开口滑轨,开口滑轨上安装有开口滑板,开口底板上端面的后端安装有开口气缸座板,开口气缸的一端与开口气缸座板连接,另一端与开口滑板连接,开口滑板的上端面垂直安装有开口立板,开口立板上安装有下开口气缸和上开口气缸,下开口气缸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下开口座板固定连接,下开口座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伸向下预开袋机构的下开口压片,所述下开口座板上开设有穿孔,上开口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下开口座板的穿孔后与水平设置的上开口座板固定连接,上开口座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伸向下预开袋机构的上开口压片;
所述开口立板上还安装有下开口直线轴承,下开口座板上安装有下开口导轴,下开口导轴伸入下开口直线轴承中,所述下开口座板的上端面还安装有下开口限位顶丝。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器张紧机构安装于机架中部的第一滑轨上,第一滑轨沿X向设置,输液器张紧机构通过伺服电机的控制在第一滑轨上移动,输液器张紧机构包括张紧座板、张紧气缸、张紧导轨、张紧滑板、张紧夹爪、张紧导轴、张紧弹簧、张紧限位套和张紧连接板,所述张紧座板的下端与第一滑轨配合安装,张紧座板的上端面设置有X向的张紧导轨,张紧导轨上安装有张紧滑板,张紧滑板后方的张紧座板上通过纵向设置的张紧气缸座板安装有张紧气缸,张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抵触在张紧滑板的后端面上推动其沿张紧导轨向前移动,张紧滑板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夹持输液器尾部的张紧夹爪,所述张紧气缸座板上还设置有张紧导轴,张紧导轴位于张紧滑板的一侧且与张紧滑板平行,张紧导轴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前端固定在张紧导轴的前端,张紧弹簧后方的张紧导轴外壁上套设有张紧限位套,张紧限位套的内壁与张紧导轴间隙配合,张紧限位套的外壁通过张紧连接板与张紧滑板连接,张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张紧滑板沿X轴方向向前移动,张紧滑板通过张紧连接板带动张紧限位套沿张紧导轴移动并对张紧弹簧形成挤压,张紧夹爪夹持住输液器尾部后张紧气缸的活塞杆收回,张紧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张紧夹爪将输液器张紧拉直;
所述输液器张紧机构还包括导向定位安装槽和导向定位块,导向定位安装槽安装于张紧导轴下方的张紧座板板面上,导向定位安装槽内安装有导向定位块,导向定位块的上端开设有张紧连接板滑槽,所述张紧连接板呈“L”型结构,张紧连接板的横向板体将张紧限位套与张紧滑板连接,张紧连接板的纵向板体位于导向定位块的张紧连接板滑槽中,张紧连接板滑槽中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所述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取料安装型材、设置于第一取料安装型材上端的型材纵向移动组件和型材平移组件、间隔设置于第一取料安装型材下端的多组尾部取料组件,所述尾部取料组件均包括尾部取料安装立板、尾部取料气爪、尾部取料爪固定板、尾部取料爪板和捋管垫板,所述尾部取料安装立板垂直设置于第一取料安装型材的下端面,尾部取料气爪设置于尾部取料安装立板的下端,尾部取料气爪的下端左右对称安装有两块尾部取料爪固定板,尾部取料气爪带动两块尾部取料爪固定板开合,尾部取料爪固定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尾部取料爪板,尾部取料爪板上安装有捋管垫板;
所述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包括第二取料安装型材、设置于第二取料安装型材上端的型材纵向移动组件和型材平移组件、间隔设置于第二取料安装型材下端的多组头部取料组件,所述头部取料组件包括滴斗取料安装板、滴斗取料立板、滴斗取料气爪、滴斗取料夹爪、调节壳取料滑轨、调节壳取料安装板、调节壳取料气爪、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调节壳取料夹爪和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缸,所述滴斗取料安装板安装于第二取料安装型材的下端,滴斗取料立板沿X轴方向安装于滴斗取料安装板的下端,滴斗取料立板侧面的前端安装有滴斗取料气爪,滴斗取料气爪的下端安装有滴斗取料夹爪,滴斗取料立板侧面的中部安装有X轴方向的调节壳取料滑轨,调节壳取料滑轨上滑动安装有调节壳取料安装板,调节壳取料安装板的前端安装有调节壳取料气爪,调节壳取料气爪的下端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调节壳取料气爪带动两个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开合,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调节壳取料夹爪,所述滴斗取料立板侧面的后端安装有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缸,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调节壳取料安装板连接;
所述型材纵向移动组件包括气缸底板、光轴固定板、光轴、取料升降气缸、取料升降顶缸、直线轴承和型材安装板,所述气缸底板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二滑轨,气缸底板通过滑块安装于第二滑轨上,所述气缸底板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安装有光轴,光轴的上端穿过位于气缸底板上方的光轴固定板,光轴的下端与位于气缸底板下方的型材安装板连接,气缸底板的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取料升降气缸和取料升降顶缸,取料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出气缸底板并与型材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型材安装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限位块,型材安装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平移滑块,第一取料安装型材/第二取料安装型材的上端面设置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平移滑轨,型材安装板通过平移滑块和平移滑轨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取料安装型材/第二取料安装型材上,所述型材平移组件包括取料错位气缸,取料错位气缸安装在第一取料安装型材/第二取料安装型材的上端面,取料错位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型材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缠绕安装台面和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上的缠绕组件、输液器固定组件、下压组件、缠绕传动组件、缠绕检测组件,所述输液器固定组件将输液器的滴斗固定,通过缠绕传动组件驱动缠绕组件进行输液器的缠卷,通过缠绕检测组件检测是否缠卷完毕,缠卷完毕后通过下压组件使输液器固定组件脱离输液器滴斗;
所述缠绕组件包括缠绕轴承座、缠绕轴承、缠绕转轴、缠绕固定板、缠绕盘、缠绕压簧、升降直线轴承、缠绕导向杆和缠绕块,所述缠绕轴承座竖直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上,缠绕轴承座内设置有缠绕轴承,缠绕转轴通过缠绕轴承安装,缠绕转轴的下端与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下端的缠绕传动组件连接,缠绕转轴的上端与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上端的缠绕固定板固定连接,缠绕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缠绕盘,缠绕盘的中部设置有缠绕转轴穿孔,缠绕盘与缠绕轴承座之间的缠绕转轴外壁上套设有缠绕压簧,缠绕盘通过缠绕压簧支撑,所述缠绕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缠绕导向杆,缠绕盘的下端面设置有升降直线轴承,缠绕导向杆向下穿入升降直线轴承中,所述缠绕盘上安装有输液器固定组件和缠绕块,所述缠绕块中心对称设置有两块,两块缠绕块上均开设有纵向凹槽,所述缠绕固定板位于两缠绕块之间;
所述输液器固定组件包括滴斗夹持单元和导管夹持单元,所述滴斗夹持单元包括滴斗固定座、滴斗固定爪和滴斗固定爪拉簧,所述滴斗固定座的下端固定于缠绕盘上,滴斗固定座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滴斗固定爪通过销轴安装于安装槽中,滴斗固定爪之间通过滴斗固定爪拉簧连接,滴斗固定爪的暴露于安装槽外部的侧面旋拧安装有面向安装槽内部的调节螺钉;所述导管夹持单元包括导管固定座、导管固定爪和导管固定爪拉簧,所述导管固定座的下端固定于缠绕盘上,导管固定座的上端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导管固定爪的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导管固定爪,导管固定座的上端与导管固定爪位置相对处固定有导管固定轴,导管固定轴和导管固定爪之间通过导管固定爪拉簧连接,导管固定爪的暴露于安装槽外部的侧面旋拧有面向安装槽内部的调节螺钉;
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板和下压气缸,所述缠绕安装台面上开设有下压安装孔,下压气缸安装于下压安装孔内,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板固定连接,下压板位于缠绕盘的上方,下压气缸收缩带动下压板下压缠绕盘,缠绕盘及设置于缠绕盘上的输液器固定组件和缠绕块下移;
所述缠绕检测组件安装于缠绕安装台面的上端面,缠绕导向杆的下方设置有与缠绕检测组件相配合的检测板,检测板与缠绕检测组件配合触发光电信号,确定缠绕初始位置与缠绕完成位置。
所述缠绕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缠绕主动带轮、缠绕从动带轮和缠绕同步带,伺服电机安装于缠绕安装台面的下端,缠绕主动带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缠绕从动带轮设置于缠绕转轴的下端,缠绕从动带轮与缠绕主动带轮之间设置有闭合的缠绕同步带;
所述缠绕安装台面的前端设置有延伸板,缠绕安装台面上通过立板安装有进袋过度模具,所述进袋过度模具的主体呈前后均开口的矩形结构,进袋过度模具的后端设置为与缠绕盘形状相配合的弧形开口面,进袋过度模具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缠绕块的纵向凹槽相配合的第一传输通孔;所述延伸板上通过立板安装有支撑顶板,支撑顶板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模具滑轨,模具滑轨上滑动安装有进袋模具,进袋模具的后端与进袋过度模具前端开口连通,进袋模具的前端与包装袋开口大小相配合,进袋模具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缠绕块的纵向凹槽以及进袋过度模具的第一传输通孔相配合的第二传输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包括输液器卷转移滑板、输液器卷转移立板、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输液器卷转移导轴、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和输液器卷转移爪,所述输液器卷转移滑板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三滑轨,输液器卷转移滑板通过滑块安装于第三滑轨上,输液器卷转移滑板下端面对称设置有输液器卷转移立板,输液器卷转移立板的下端通过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连接,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有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并与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连接,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内安装有输液器卷转移导轴,输液器卷转移导轴的上端穿过输液器卷转移滑板,输液器卷转移导轴的下端与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连接,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的下端间隔设置有多块沿X轴方向设置的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的下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输液器卷转移爪;
所述进袋推料机构包括进袋推料滑板、进袋推料升降立板、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进袋推料升降气缸、进袋推料直线轴承、进袋推料导轴、进袋推料连接板、进袋推料连接横梁、进袋推料调节板、进袋推料推板和进袋推料推块,所述进袋推料滑板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四滑轨,进袋推料滑板通过滑块安装于第四滑轨上,所述进袋推料滑板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进袋推料升降立板,进袋推料升降立板的下端通过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连接,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上固定有进袋推料升降气缸,进袋推料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并与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进袋推料连接板连接,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进袋推料直线轴承,进袋推料直线轴承内安装有进袋推料导轴,进袋推料导轴的下端与进袋推料连接板连接,进袋推料导轴的上端从进袋推料滑板上穿出,所述进袋推料连接板的下端面与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进袋推料连接横梁连接,进袋推料连接横梁上间隔设置有进袋推料调节板、进袋推料调节板上安装有呈“L”型的进袋推料推板,进袋推料推板的纵向板与进袋推料调节板连接,进袋推料推板的横向板末端设置有进袋推料推块。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安装底板、翻转平移气缸、翻转平移滑轨、翻转横移底板、翻转轴承座、轴承、翻转气缸、翻转轴头、翻转连接板、夹袋爪固定板和夹袋爪组件,所述翻转安装底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翻转平移滑轨,翻转平移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翻转横移底板,翻转横移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翻转轴承座,翻转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通过轴承安装有翻转轴头,翻转连接板安装于翻转轴头之间,其中一个翻转轴承座的一侧安装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通过联轴器与其靠近的翻转轴头连接,所述翻转连接板上安装有夹袋爪固定板,夹袋爪固定板上间隔安装有多个夹袋爪组件,所述翻转安装底板的上端面还设置有翻转平移气缸,翻转平移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翻转横移底板固定连接,翻转平移气缸的伸缩带动翻转横移底板沿翻转平移滑轨滑动;
远离翻转气缸的翻转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旋转限位组件,所述旋转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翻转顶头、第二翻转顶头和翻转限位块,所述第一翻转顶头和第二翻转顶头均安装于翻转横移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翻转限位块安装于翻转轴头上,翻转限位块至少包括两个互相垂直且连接的侧面,翻转气缸翻转前翻转限位块的垂直面中的其中一面与第一翻转顶头垂直接触,翻转气缸翻转后翻转限位块的垂直面中的另一面与第二翻转顶头垂直接触;
所述夹袋爪组件包括夹袋气爪、夹爪固定板、夹袋爪A和夹袋爪B,夹袋气爪的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夹袋固定板,通过夹袋气爪控制夹袋固定板的开合,位于下端的夹袋固定板上安装有夹袋爪A,位于上端的夹袋固定板上安装有夹袋爪B,夹袋爪A的夹持面和夹袋爪B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袋硅胶条;
所述翻转平移气缸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安装有用于对翻转横移底板形成缓冲的液压缓冲器。
进一步的,所述半成品转移机构包括转移工位型材、安装于转移工位型材上的转移滑轨和滑动安装于转移滑轨上的转移夹持组件,所述转移夹持组件包括转移座板、转移横向安装板、调节滑块、调节滑轨、转移气爪安装板、转移气爪、滑块安装板、转移夹爪固定板、夹袋爪C和夹袋爪D,所述转移横向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滑块,转移座板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滑轨,转移横向安装板的下端通过调节滑块安装在转移座板的调节滑轨上并锁紧固定,转移座板的下端与转移工位型材上的转移滑轨滑动连接,转移横向安装板的上端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转移横向安装板垂直的转移气爪安装板,转移气爪安装板上均安装有转移气爪,转移气爪上对称安装有滑块安装板,滑块安装板上均安装有转移夹爪固定板,对称的两转移夹爪固定板中,其中一块转移夹爪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夹袋爪C,另一块转移夹爪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夹袋爪D,夹袋爪C和夹袋爪D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袋硅胶条,对称的两转移夹爪固定板的互相面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压气泡沫;
所述热焊机构包括热焊底板、热焊立板、热焊安装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热焊推板、热焊夹板、硅胶压条、第二热焊推板、热焊底座、耐热胶带压板、电热丝、热焊气缸和热焊顶缸,所述热焊底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热焊立板,热焊立板的上端面之间安装有热焊安装板,热焊安装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第一滑轨和一组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位于第二滑轨内侧,第一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一热焊推板,第一热焊推板的末端水平安装有热焊夹板,热焊夹板的末端安装有硅胶压条,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热焊推板,第二热焊推板的长度大于第一热焊推板,第二热焊推板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热焊推板,第二热焊推板的末端安装有热焊底座,热焊底座靠近硅胶压条的一端安装有与硅胶压条相配合的耐热胶带压板,耐热胶耐压板上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热焊安装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垂直的气缸安装座,气缸安装座上由下至上安装有热焊气缸和热焊顶缸,热焊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一热焊推的端面连接,热焊顶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热焊推板的端面连接;
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工位底板、卸料横移气缸、卸料底板、卸料滑轨、卸料气爪、卸料板和压气海绵,所述卸料工位底板上对称设置有卸料滑轨,所述卸料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卸料底板,所述卸料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垂直设置于第一板体上的若干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卸料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板体的末端均设置有卸料气爪,卸料气爪上安装有一对卸料板,卸料气爪带动卸料板开合,卸料板之间相互面对的板面上设置有压气海绵,所述卸料工位底板上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还安装有卸料横移气缸,卸料横移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
所述卸料横移气缸两侧的卸料工位底板上还设置有限位块和安装于限位块上用于对卸料底板形成缓冲的液压缓冲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输液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具有以下优点:(1)整体结构设置合理,结构操作关系连贯性强,工艺连贯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包装效率和包装成功率高;(2)自动取袋机构取袋平稳,自动化程度高,根据包装袋大小灵活调整弹簧杆吸盘的位置,对包装袋实现稳定平整取出,袋转移机构结构稳定程度高,能够实现包装袋的稳定移运,包装袋经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正位调整后每次取出的包装袋位置一致、平整、能够稳定地运送至下一工序;(3)包装袋开袋过程中包装袋被夹持的位置、包装袋开口的大小均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确保输液器顺利装入袋内; (4)整个取料、缠绕、入袋过程工艺连贯性强,操作稳定性强,输液器在缠绕过程中滴斗被稳定固定,输液器卷绕整齐,各线圈松紧度一致,卷绕后的输液器整齐紧绷,且输液器导管不会出现损坏;(5)包装袋内装入输液器后,依次经过翻转机构、半成品转移机构、热焊机构、卸料机构和输送机构处理,操作过程流畅,工艺连贯性强,封口过程中不损坏包装袋的袋体和袋内输液器,封口成功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装袋自动上料正位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取袋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取袋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包装袋转移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袋夹持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包装袋正位机构和滑动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包装袋正位机构的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上预开袋机构的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上预开袋机构的上吸附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下预开袋机构的袋托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下预开袋机构的下预开袋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状态下的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张紧转移机构的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张紧转移机构的夹持组件的第一种角度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张紧转移机构的夹持组件的第二种角度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张紧转移机构的夹持组件的第三种角度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张紧转移机构安装状态下的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开袋口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开袋口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输液器张紧机构安装在第一滑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输液器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输液器张紧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输液器张紧机构的张紧弹簧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和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抓取输液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的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图27的E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的头部取料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的下压组件下压缠绕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的缠绕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的缠绕组件的剖视图;
图34为本发明输液器固定组件的滴斗夹持单元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输液器固定组件的导管夹持单元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图30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与进袋过度模具和进袋模具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输液器卷转移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进袋推料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夹袋爪组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半成品转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图42的F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半成品转移机构的转移夹持组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热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图45的G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热焊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卸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A包装袋自动上料正位设备、A1支架、A2自动取袋机构、A21袋仓侧板、A22 袋仓底板、A23出袋口、A24包装袋限位块、A25包装袋压块、A26传感器安装孔、A27袋仓安装立板、A28袋仓安装底板、A29取袋线性滑轨、A210取袋滑板、A211缓冲座板、 A212缓冲器、A213取袋升降气缸、A214弹簧杆吸盘、A215吸盘安装板、A3包装袋转移机构、A31袋转移支架、A32袋转移气缸、A33袋转移滑板、A34袋转移推板、A35袋转移立板、A36袋转移连接型材、A37袋转移爪调节板、A38袋转移爪安装板、A39袋转移爪、A4包装袋正位机构、A41袋正位底板、A42袋正位调节立板、A43袋正位顶板、A44 X向第一导向端板、A45X向第二导向端板、A46X向导向孔、A47X向导向气缸、A48第一Y向滑轨、A49第二Y向滑轨、A410第一Y向滑板、A411第二Y向滑板、A412第一正位调整板、A413第二正位调整板、A414第一正位限位块、A415第二正位限位块、A416Y 向导向孔、A417第一正位从动块、A418第二正位从动块、A419第一Y向导向气缸、A420 第二Y向导向气缸、A5滑动组件、A52转移线性滑轨、A51正位转移底板、B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B1机架、B2上预开袋机构、B21转移顶架、B211转移滑板、B212转移立板、B213升降气缸座板、B214升降直线轴承、B215升降导轴、B216升降顶缸、B217 转移连接板、B22升降气缸、B23安装横梁、B24上预开支撑板、B25上预开横板、B26 上预开直线轴承、B27上预开导轴、B28上预开弹簧、B29上预开安装板、B210上预开吸盘、B2121上压平板、B2131上压平调节板、B3下预开袋机构、B31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 B32袋托气缸座板、B33袋托气缸、B34袋托座板、B35袋托支架、B36袋托板、B37下预开气缸座板、B38下预开气缸、B39下预开安装板、B310下预开直线轴承、B311下预开导轴、B312下预开吸盘、B313下预开弹簧、B314下压平板、B315下压平调节板、B316 下吸盘安装板、B4张紧转移机构、B41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B42张紧气爪座板、B43张紧气爪、B44张紧座板、B45夹袋爪调节板、B46夹袋爪安装立板、B47夹袋爪、B48张紧限位板、B49张紧限位顶丝、B410托料板、B411压袋安装立板、B412压袋滑轨、B413 压袋气缸、B414压袋滑板、B415压袋推板、B416压袋板、B417转移滑板、B418转移滑轨、B419转移气缸、B420转移连接板、B5开袋口机构、B51开袋口机构安装架、B52开口底板、B53开口滑轨、B54开口滑板、B55开口立板、B56开口气缸座板、B57开口气缸、B58下开口气缸、B59下开口座板、B510下开口压片、B511上开口气缸、B512上开口座板、B513上开口压片、B514下开口直线轴承、B515下开口导轴、B516下开口限位顶丝、C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C1输液器张紧机构、C11张紧座板、C12张紧气缸、 C13张紧导轨、C14张紧滑板、C15张紧夹爪、C16张紧导轴、C17张紧弹簧、C18张紧限位套、C19张紧连接板、C110张紧气缸座板、C111导向定位安装槽、C112导向定位块、C113张紧连接板滑槽、C2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C21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2尾部取料安装立板、C23尾部取料气爪、C24尾部取料爪固定板、C25尾部取料爪板、C26捋管垫板、 C3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C31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2滴斗取料安装板、C33滴斗取料立板、C34滴斗取料气爪、C35滴斗取料夹爪、C36调节壳取料滑轨、C37调节壳取料安装板、C38调节壳取料气爪、C39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C310调节壳取料夹爪、C311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缸、C4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C41缠绕安装台面、C42缠绕轴承座、 C43缠绕轴承、C44缠绕转轴、C45缠绕固定板、C46缠绕盘、C47缠绕压簧、C48升降直线轴承、C49缠绕导向杆、C410缠绕块、C411滴斗固定座、C412滴斗固定爪、C413 滴斗固定爪拉簧、C414导管固定座、C415导管固定爪、C416导管固定爪拉簧、C417导管固定轴、C418下压板、C419下压气缸、C420缠绕检测组件、C421检测板、C422缠绕主动带轮、C423缠绕从动带轮、C424缠绕同步带、C425进袋过度模具、C426第一传输通孔、C427模具滑轨、C5输液器卷转移机构、C51输液器卷转移滑板、C52输液器卷转移立板、C53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C54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C55输液器卷转移导轴、C56 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C57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C58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C59 输液器卷转移爪、C6进袋模具、C61第二传输通孔、C7进袋推料机构、C71进袋推料滑板、C72进袋推料升降立板、C73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C74进袋推料升降气缸、C75进袋推料直线轴承、C76进袋推料导轴、C77进袋推料连接板、C78进袋推料连接横梁、C79 进袋推料调节板、C710进袋推料推板、C711进袋推料推块、C8型材纵向移动组件、C81 气缸底板、C82光轴固定板、C83光轴、C84取料升降气缸、C85取料升降顶缸、C86直线轴承、C87型材安装板、C9型材平移组件、C91平移滑块、C92平移滑轨、C93取料错位气缸、D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D1翻转机构、D11翻转安装底板、D12翻转平移气缸、 D13翻转平移滑轨、D14翻转横移底板、D15翻转轴承座、D16翻转气缸、D17翻转轴头、 D18翻转连接板、D19夹袋爪固定板、D110夹袋爪组件、D111第一翻转顶头、D112第二翻转顶头、D113翻转限位块、D114夹袋气爪、D115夹爪固定板、D116夹袋爪A、D117 夹袋爪B、D2半成品转移机构、D21转移工位型材、D22转移滑轨、D23转移座板、D24 转移横向安装板、D25调节滑块、D26调节滑轨、D27转移气爪安装板、D28转移气爪、 D29滑块安装板、D210转移夹爪固定板、D211夹袋爪C、D212夹袋爪D、D213压气泡沫、D3热焊机构、D31热焊底板、D32热焊立板、D33热焊安装板、D34第一滑轨、D35 第二滑轨、D36第一热焊推板、D37热焊夹板、D38硅胶压条、D39第二热焊推板、D310 热焊底座、D311耐热胶带压板、D312电热丝、D313热焊气缸、D314热焊顶缸、D4卸料机构、D41卸料工位底板、D42卸料横移气缸、D43卸料底板、D44卸料滑轨、D45卸料气爪、D46卸料板、D47压气海绵、D5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9所示实施例中,一种输液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包括包装袋自动上料正位设备A、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B、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C和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D,其中:
所述自动上料正位设备A沿X轴方向设置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B的前方,所述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C沿X轴方向设置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B的后方,所述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D沿Y轴方向设置于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B的一侧;
所述自动上料正位设备A包括支架A1和依次安装于支架A1台面上的自动取袋机构A2、包装袋转移机构A3、包装袋正位机构A4,所述自动取袋机构A2包括用于放置包装袋的袋仓和用于从袋仓内吸取包装袋的取袋组件,包装袋转移机构A3夹持被取袋组件吸取的包装袋并将包装袋平移至包装袋正位机构A4,包装袋正位机构A4上设置有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通过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对包装袋进行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的调整;
所述包装袋自动转移开袋设备B包括机架B1、上预开袋机构B2、下预开袋机构B3、张紧转移机构B4和开袋口机构B5,所述机架B1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上预开袋机构B2 的上滑轨,机架B1前端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B41、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B31和开袋口机构安装架B51,上滑轨沿X轴方向设置,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B41、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B31和开袋口机构安装架B51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上预开袋机构 B2将包装袋转移至下预开袋机构B3上,上预开袋机构B2、下预开袋机构B3和张紧转移机构B4配合将包装袋袋口张开一定缝隙,开袋口机构B5将张开的包装袋袋口的缝隙扩大至目标大小,通过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C将输液器装入包装袋后通过张紧转移机构B4闭合袋口并将包装袋移至包装袋自动封口设备D;
所述包装袋自动取料缠卷装袋设备C包括机架和沿X轴方向由后至前依次安装于机架上的输液器张紧机构C1、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C2、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C3、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C4、输液器卷转移机构C5、进袋模具C6、进袋推料机构C7,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C2和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C3将输液器从传送装置上夹起并移动至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C4处,输液器的头部经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C4固定,输液器的尾部经输液器张紧机构 C1夹紧,输液器经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C4进行缠卷,缠卷后的输液器经输液器卷转移机构C5转移至进袋模具C6,然后经进袋推料机构C7将输液器从进袋模具C6推至张口的包装袋内;
所述包装袋自动封口D设备包括翻转机构D1、半成品转移机构D2、热焊机构D3、卸料机构D4和输送机构D5,所述半成品转移机构D2设置于翻转机构D1和热焊机构D3 之间,卸料机构D4设置于热焊机构D3的下方,输送机构D5设置于卸料机构D4的下方,内部装有输液器的包装袋经张紧转移机构B4转移至翻转机构D1,翻转机构D1夹持包装袋的袋口并带动包装袋翻转至自然下垂,半成品转移机构D2夹持自然下垂的包装袋并将其输送至热焊机构D3处,包装袋经热焊机构D3封口后由卸料机构D4转移至输送机构 D5上,经输送机构D5送至装箱打包工序。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袋仓包括呈矩形结构的袋仓侧板A21和设置于袋仓侧板A21下端面的袋仓底板A22,袋仓底板A22上开设有出袋口A23,出袋口A23 的内沿设置有包装袋限位块A24,包装袋堆叠后放置于袋仓侧板A21内,其上端放置包装袋压块A25,其下端通过包装袋限位块A24进行限位;袋仓侧板A21的下端开设有传感器安装孔A26,传感器安装孔A26内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袋仓底板A22的下端面的一端安装有袋仓安装立板A27、袋仓安装立板A27的下端安装有袋仓安装底板A28,袋仓安装底板A28安装于支架A1的台面上,取袋组件设置于袋仓底板A22、袋仓安装立板A27和袋仓安装底板A28之间形成的“C”型结构中,并从出袋口A23吸取包装袋,在取袋组件的作用下位于袋仓最下端的包装袋突破包装袋限位块A24的限制被取下,通过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控袋仓内包装袋的数量,确保袋仓内包装袋数量不足时能够及时补入;
所述袋仓侧板A21的至少其中一块板体为能够拆卸的活动板,便于包装袋的放入,便于袋仓内部清理,所述袋仓侧板A21的至少其中一块板体上开设有开口,便于车间操作人员从开口处观察袋仓内包装袋的含量;
如图4所示,所述取袋组件包括取袋线性滑轨A29、取袋滑板A210、缓冲座板A211、缓冲器A212、取袋升降气缸A213、弹簧杆吸盘A214和吸盘安装板A215,所述取袋线性滑轨A29纵向安装于袋仓安装立板A27上,取袋线性滑轨A29上安装有取袋滑板A210,取袋滑板A210的下端与取袋升降气缸A213的活塞杆连接,取袋升降气缸A213的缸筒下端安装在袋仓安装底板A28上,所述取袋滑板A210的侧面与吸盘安装板A215连接,吸盘安装板A215上均匀安装有弹簧杆吸盘A214,所述取袋线性滑轨A29下方的袋仓安装立板A27上固定有缓冲座板A211,缓冲座板A211上安装有缓冲器A212;取袋升降气缸A213 带动吸盘安装板A215上的弹簧杆吸盘A214沿取袋线性滑轨A29上下移动,弹簧杆吸盘 A214吸附在袋仓内最下端的包装袋上,弹簧杆吸盘A214产生向下的力,在取袋升降气缸 A213带动吸盘安装板A215下移的过程中弹簧杆吸盘A214将袋仓最下端的包装袋取下,取袋滑板A210下移至缓冲器A212处时取袋升降气缸A213停止动作,包装袋转移机构 A3开始动作;
所述吸盘安装板A215上间隔开设有长条孔,弹簧杆吸盘A214通过螺母安装在吸盘安装板A215上,根据包装袋尺寸大小,灵活调整弹簧杆吸盘A214的数量和位置;
如图5所示,所述包装袋转移机构A3包括袋转移支架A31和安装于袋转移支架A31上的袋转移气缸A32与袋夹持组件,袋转移气缸A32的伸缩带动袋夹持组件在袋转移支架A31上进行平移;所述袋夹持组件包括袋转移滑板A33、袋转移推板A34、袋转移立板A35、袋转移连接型材A36、袋转移爪调节板A37、袋转移爪安装板A38和袋转移爪A39,所述袋转移滑板A33的上端面安装有袋转移推板A34,袋转移滑板A33的下端面设置有对称的滑槽,滑槽内侧的袋转移滑板A33下端面安装有袋转移立板A35,袋转移立板A35的下端安装在水平设置的袋转移连接型材A36上,袋转移连接型材A36上间隔设置有袋转移爪调节板A37,袋转移爪调节板A37上安装有袋转移爪安装板A38,袋转移爪安装板A38上安装有一组用于夹紧取袋组件取下的包装袋的袋转移爪A39,所述袋转移爪A39的爪内镶嵌硅胶垫,增大摩擦力,抓取稳定,且不损伤袋体;
所述袋转移支架A31包括支腿和顶框,顶框上平行设置有一组与袋转移滑板A33的滑槽相配合的袋转移线性轨道,袋转移滑板A33通过滑槽安装在袋转移线性轨道上,袋转移连接型材A36以及安装于袋转移安装型材A36上的袋转移爪调节板A37、袋转移爪安装板A38和袋转移爪A39均位于袋转移支架A31的顶框下方;袋转移气缸A32安装于袋转移支架A31的顶框上,袋转移气缸A32的活塞杆带动袋转移推板A34靠近或远离自动取袋机构A2,取袋组件将袋仓内的包装袋平稳且整齐地取下后,袋转移气缸A32带动袋转移推板A34向取袋组件移动,直至取袋组件的包装袋边缘伸入袋转移爪A39内,袋转移爪 A39夹紧包装袋,袋转移气缸A32推动袋转移推板A34,使得包装袋从自动取袋机构A2 向包装袋正位机构A4移动;所述包装袋转移机构A3还包括限位气缸A310,限位气缸A310 安装于袋转移支架A31顶框上且与袋转移气缸A32的位置相对,限位气缸A310的设置主要用于确定袋转移爪A39松开包装袋的时间,确保袋转移爪A39松开包装袋后包装袋能够平稳落于包装袋正位机构A4的操作台面上。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袋正位机构A4包括袋正位底板A41、袋正位调节立板A42、袋正位顶板A43,袋正位底板A41与袋正位顶板A43平行设置,袋正位调节立板A42设置于袋正位底板A41和袋正位顶板A43之间;所述袋正位顶板A43上设置有X向袋正位组件和Y向袋正位组件;所述X向定位组件包括X向第一导向端板A44 和X向第二导向端板A45,X向第一导向端板A44固定在袋正位顶板A43的上端面,与X 向第一导向端板A44沿X向的位置相对立的袋正位顶板A43上开设有X向导向孔A46, X向第二导向端板A45的下端插入X向导向孔A46中,袋正位顶板A43的下端面设置有 X向导向气缸A47,X向第二导向端板A45的下端通过X向导向气缸A47的推拉实现在X 向导向孔A46中的移动,包装袋转移机构A3将包装袋从自动取袋机构A2转移至袋正位顶板A43的X向第一导向端板A44和X向第二导向端板A45之间,通过X向导向气缸 A47带动X向第二导向端板A45对包装袋的X向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Y向袋正位组件包括第一Y向滑轨A48和第二Y向滑轨A49,第一Y向滑轨 A48和第二Y向滑轨A49分别设置于袋正位顶板A43对立的两个Y向的侧面上,第一Y 向滑轨A48上安装有第一Y向滑板A410,第二Y向滑轨A49上安装有第二Y向滑板A411,第一Y向滑板A410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包装袋第一条Y向边的位置的第一正位调整板 A412,第二Y向滑板A411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包装袋第二条Y向边的位置的第二正位调整板A413,第一正位调整板A4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正位限位块A414,第二正位调整板A413 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正位限位块A415,袋正位顶板A43上开设有与第一Y向滑轨A48和第二Y向滑轨A49平行的Y向导向孔A416,第一正位限位块A414和第二正位限位块A415 分别伸入对应的Y向导向孔A416中,第一Y向滑板A410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正位从动块 A417,第二Y向滑板A411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正位从动块A418,第一正位从动块A417通过固定于袋正位顶板A43下端面的第一Y向导向气缸A419驱动,第二正位从动块A418 通过固定于袋正位顶板A43下端面的第二Y向导向气缸A420驱动,包装袋转移机构A3 将包装袋从自动取袋机构A2转移至袋正位顶板A43的X向第一导向端板A44、X向第二导向端板A45、第一正位调整板A412和第二正位调整板A413之间,第一Y向导向气缸 A419带动第一正位调整板A412在Y向导向孔A416内移动,从而实现对包装袋第一条Y 向边的位置调整,第二Y向导向气缸A420带动第二正位调整板A413在Y向导向孔A416 内移动,从而实现对包装袋第二条Y向边的位置调整;
所述袋转移支架A31的顶框下方的支架A1台面上安装有滑动组件A5,滑动组件A5延伸至支架A1台面上方与自动取袋机构A2对立的一端,包装袋正位机构A4安装于滑动组件A5上且能够沿滑动组件A5滑动,滑动组件A5主要用于将经X向袋正位组件和Y 向袋正位组件正位调整后的平整的包装袋连同袋正位机构一起运输至下一工序的操作机构前;所述滑动组件A5包括正位转移底板A51、设置于正位转移底板A51顶面的长度方向上的转移线性滑轨A52、安装于正位转移底板A51顶面两端的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主动同步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袋正位底板A41通过滑槽安装于正位转移底板A51的转移线性滑轨A52上,袋正位底板A41上设置有同步带压板,同步带穿过同步带压板,所述正位转移底板A41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和光电触发板。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预开袋机构B2包括转移顶架B21、升降气缸B22、安装横梁B23和上吸附组件,所述转移顶架B21安装在上滑轨上,转移顶架 B21的下端安装有升降气缸B22,升降气缸B22的下端与安装横梁B23连接,安装横梁 B2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吸附组件;所述上吸附组件包括上预开支撑板B24、上预开横板 B25、上预开直线轴承B26、上预开导轴B27、上预开弹簧B28、上预开安装板B29、上预开吸盘B210、上压平板B2121和上压平调节板B2131,上预开支撑板B24垂直安装于安装横梁B23上,上预开支撑板B24的中部水平安装有上预开横板B25,上预开横板B25 上安装有上预开直线轴承B26,上预开直线轴承B26内安装有上预开导轴B27,上预开导轴B27的下端安装有上预开安装板B29,位于上预开横板B25和上预开安装板B29之间的上预开导轴B27的外壁上套设有上预开弹簧B28,上预开安装板B29的下端安装有上压平调节板B2131,上压平调节板B2131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的上压平板B2121,上预开安装板 B29上安装有向下的上预开吸盘B210,上压平板B2121上开设有上预开吸盘穿孔,上预开吸盘B210的下端伸出上预开吸盘穿孔;所述上吸附组件还包括吸盘座板B214,所述吸盘座板B214水平设置于上预开支撑板B24的下端,吸盘座板B214上间隔安装有上预开吸盘B210;
所述转移顶架B21包括转移滑板B211、转移立板B212、升降气缸座板B213、升降直线轴承B214、升降导轴B215、升降顶缸B216和转移连接板B217,所述转移滑板B211 的两端设置有与上滑轨相配合的滑块,转移滑板B21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转移立板B212,转移立板B212的下端通过升降气缸座板B213连接固定,升降气缸B22的缸筒安装在转移滑板B211和升降气缸座板B213之间,升降气缸B22的活塞杆穿出升降气缸座板B213 后与转移连接板B217连接,转移连接板B217安装在安装横梁B23上,升降气缸座板B213 上安装有升降直线轴承B214,转移连接板B217的上端面安装有升降导轴B215,升降导轴B215的上端穿入升降直线轴承B214中,转移滑板B211和升降气缸座板B213之间还安装有升降顶缸B216;
如图12-14所示,所述下预开袋机构B3包括袋托组件和下预开袋组件,袋托组件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B31的前端,下预开袋组件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B31的后端;所述袋托组件包括袋托气缸座板B32、袋托气缸B33、袋托座板B34、袋托支架B35 和袋托板B36,所述袋托气缸座板B32垂直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B31的前端面上,袋托气缸B33的缸筒安装于袋托气缸座板B32上,袋托气缸B33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袋托座板B34连接,袋托座板B34的上端面垂直安装有袋托支架B35,袋托板B36水平安装于袋托支架B35的上端;所述下预开袋组件包括下预开气缸座板B37、下预开气缸B38、下预开安装板B39、下预开直线轴承B310、下预开导轴B311、下预开吸盘B312、下预开弹簧B313、下压平板B314、下压平调节板B315、下吸盘安装板B316,所述下预开气缸座板B38垂直安装于下预开袋机构安装架B31的后端,下预开气缸B38的缸筒安装于下预开气缸座板B37上,下预开气缸B38的活塞杆的上端水平安装有下预开安装板B39,下预开安装板B39上安装有下预开直线轴承B310,下预开直线轴承B310内安装有下预开导轴B311,下预开导轴B311的上端安装有下吸盘安装板B316,下吸盘安装板B316与下预开安装板B39之间的下预开导轴B311的外壁上套设有下预开弹簧B313,下吸盘安装板 B316的上端垂直安装有下压平调节板B315,下压平调节板B315的上端水平安装有下压平板B314,下吸盘安装板B316上安装有向上的下预开吸盘B312,下压平板B314上开设有下预开吸盘穿孔,下预开吸盘B312的上端伸出下预开吸盘穿孔,所述下预开安装板B39 上还设置有下预开限位顶丝。
如图15-1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张紧转移机构B4包括滑座组件和夹持组件,滑座组件安装在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B41上并能够在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B41上沿Y轴方向滑动,夹持组件安装在滑座组件上并能够在滑座组件上沿X轴方向滑动;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张紧气爪座板B42、张紧气爪B43、张紧座板B44、夹袋爪调节板B45、夹袋爪安装立板B46、夹袋爪B47、张紧限位板B48、张紧限位顶丝B49、托料板 B410、压袋安装立板B411、压袋滑轨B412、压袋气缸B413、压袋滑板B414、压袋推板 B415和压袋板B416,所述张紧气爪座板B42的上端安装有张紧气爪B43,张紧气爪B43 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座板B44,张紧座板B44的上端安装有张紧限位板B48和夹袋爪调节板B45,张紧限位板B48位于张紧座板B44靠近张紧气爪B43内侧的一端,且张紧限位板B48上设置有张紧限位顶丝B49,夹袋爪调节板B45位于张紧座板B44靠近张紧气爪 B43外侧的一端,且夹袋爪调节板B45伸出张紧座板B44,夹袋爪调节板B45伸出张紧座板B44的板体上设置有夹袋爪安装立板B46,夹袋爪安装立板B46末端的内侧设置有夹袋爪B47,所述张紧气爪座板B42面向夹袋爪B47的端面上安装有压袋安装立板B411,压袋安装立板B411面向夹袋爪B47的端面上安装有压袋滑轨B412,压袋滑轨B412上安装有压袋滑板B414,压袋安装立板B411的顶面上安装有压袋推板B415,压袋气缸B413的活塞杆顶部与压袋推板B415固定连接,压袋气缸B413的缸筒与压袋滑板B414固定连接,压袋气缸B413的缸筒面向夹袋爪B47的端面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压袋板B416,托料板 B410位于压袋板B416的下端,托料板B410的远离夹袋爪B47的一端安装于压袋安装立板B411上,且托料板B410远离夹袋爪B47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压袋气缸B413和压袋滑板 B414穿过的穿孔,托料板B410靠近夹袋爪B47的一端开设有与下预开袋机构B3的袋托板B36相配合的开口;
所述滑座组件包括转移滑板B417、转移滑轨B418、转移气缸B419和转移连接板B420,所述转移滑板B417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张紧转移机构安装架B41相配合的滑块,转移滑轨 B418设置于转移滑板B417的上端面,转移连接板B420的下端面设置有与转移滑轨B418相配合的滑块,转移连接板B420的上端面与张紧气爪座板B42的下端面连接,转移气缸B419的一端固定在转移滑板B417上另一端固定在张紧气爪座板B42上;
如图20和图21所述开袋口机构B5包括开口底板B52、开口滑轨B53、开口滑板B54、开口立板B55、开口气缸座板B56、开口气缸B57、下开口气缸B58、下开口座板B59、下开口压片B510、上开口气缸B511、上开口座板B512和上开口压片B513,所述开口底板B52固定安装于开袋口机构安装架B51上,开口袋底板B52的上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开口滑轨B53,开口滑轨B53上安装有开口滑板B54,开口底板B52上端面的后端安装有开口气缸座板B56,开口气缸B57的一端与开口气缸座板B56连接,另一端与开口滑板 B54连接,开口滑板B54的上端面垂直安装有开口立板B55,开口立板B55上安装有下开口气缸B58和上开口气缸B511,下开口气缸B58的上端与水平设置的下开口座板B59固定连接,下开口座板B59的上端面安装有伸向下预开袋机构B3的下开口压片B510,所述下开口座板B59上开设有穿孔,上开口气缸B511的活塞杆穿过下开口座板B59的穿孔后与水平设置的上开口座板B512固定连接,上开口座板B512的下端面安装有伸向上预开袋机构B2的上开口压片B513;
所述开口立板B55上还安装有下开口直线轴承B514,下开口座板B59上安装有下开口导轴B515,下开口导轴B515伸入下开口直线轴承B514中,所述下开口座板B59的上端面还安装有下开口限位顶丝B516。
如图22-2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液器张紧机构C1安装于机架中部的第一滑轨上,第一滑轨沿X向设置,输液器张紧机构C1通过伺服电机的控制在第一滑轨上移动,输液器张紧机构C1包括张紧座板C11、张紧气缸C12、张紧导轨C13、张紧滑板C14、张紧夹爪C15、张紧导轴C16、张紧弹簧C17、张紧限位套C18和张紧连接板C19,所述张紧座板C11的下端与第一滑轨配合安装,张紧座板C11的上端面设置有X向的张紧导轨 C13,张紧导轨C13上安装有张紧滑板C14,张紧滑板C14后方的张紧座板C11上通过纵向设置的张紧气缸座板C110安装有张紧气缸C12,张紧气缸C12的活塞杆伸出时抵触在张紧滑板C14的后端面上推动其沿张紧导轨C13向前移动,张紧滑板C14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夹持输液器尾部的张紧夹爪C15,所述张紧气缸座板C110上还设置有张紧导轴C16,张紧导轴C16位于张紧滑板C14的一侧且与张紧滑板C14平行,张紧导轴C16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张紧弹簧C17,张紧弹簧C17的前端固定在张紧导轴C16的前端,张紧弹簧C17 后方的张紧导轴C16外壁上套设有张紧限位套C18,张紧限位套C18的内壁与张紧导轴 C16间隙配合,张紧限位套C18的外壁通过张紧连接板C19与张紧滑板C14连接,张紧气缸C12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张紧滑板C14沿X轴方向向前移动,张紧滑板C14通过张紧连接板C19带动张紧限位套C18沿张紧导轴C16移动并对张紧弹簧C17形成挤压,张紧夹爪C15夹持住输液器尾部后张紧气缸C12的活塞杆收回,张紧弹簧C17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张紧夹爪C15将输液器张紧拉直;
所述输液器张紧机构C1还包括导向定位安装槽C111和导向定位块C112,导向定位安装槽C111安装于张紧导轴C16下方的张紧座板C11板面上,导向定位安装槽C111内安装有导向定位块C112,导向定位块C112的上端开设有张紧连接板滑槽C113,所述张紧连接板C19呈“L”型结构,张紧连接板C19的横向板体将张紧限位套C18与张紧滑板 C14连接,张紧连接板C19的纵向板体位于导向定位块C112的张紧连接板滑槽C113中,张紧连接板滑槽C113中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如图26-28所示,所述输液器尾部取料机构C2包括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设置于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上端的型材纵向移动组件C8和型材平移组件C9、间隔设置于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下端的多组尾部取料组件,所述尾部取料组件均包括尾部取料安装立板C22、尾部取料气爪C23、尾部取料爪固定板C24、尾部取料爪板C25和捋管垫板C26,所述尾部取料安装立板C22垂直设置于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的下端面,尾部取料气爪 C23设置于尾部取料安装立板C22的下端,尾部取料气爪C23的下端左右对称安装有两块尾部取料爪固定板C24,尾部取料气爪C23带动两块尾部取料爪固定板C24开合,尾部取料爪固定板C24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尾部取料爪板C25,尾部取料爪板C25上安装有捋管垫板C26;
如图29所示,所述输液器头部取料机构C3包括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设置于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上端的型材纵向移动组件C8和型材平移组件C9、间隔设置于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下端的多组头部取料组件,所述头部取料组件包括滴斗取料安装板C32、滴斗取料立板C33、滴斗取料气爪C34、滴斗取料夹爪C35、调节壳取料滑轨C36、调节壳取料安装板C37、调节壳取料气爪C38、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C39、调节壳取料夹爪C310 和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缸C311,所述滴斗取料安装板C32安装于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 的下端,滴斗取料立板C33沿X轴方向安装于滴斗取料安装板C31的下端,滴斗取料立板C33侧面的前端安装有滴斗取料气爪C34,滴斗取料气爪C34的下端安装有滴斗取料夹爪C35,滴斗取料立板C33侧面的中部安装有X轴方向的调节壳取料滑轨C36,调节壳取料滑轨C36上滑动安装有调节壳取料安装板C37,调节壳取料安装板C37的前端安装有调节壳取料气爪C38,调节壳取料气爪C38的下端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C39,调节壳取料气爪C38带动两个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C39开合,调节壳取料夹爪安装板C39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调节壳取料夹爪C310,所述滴斗取料立板C33侧面的后端安装有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缸C311,调节壳取料位置调整气C311缸的活塞杆末端与调节壳取料安装板C39连接;
所述型材纵向移动组件C8包括气缸底板C81、光轴固定板C82、光轴C83、取料升降气缸C84、取料升降顶缸C85、直线轴承C86和型材安装板C87,所述气缸底板C81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二滑轨,气缸底板C81 通过滑块安装于第二滑轨上,所述气缸底板C81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直线轴承C86,直线轴承C86内安装有光轴C83,光轴C83的上端穿过位于气缸底板C81上方的光轴固定板 C82,光轴C83的下端与位于气缸底板C81下方的型材安装板C87连接,气缸底板C81的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取料升降气缸C84和取料升降顶缸C85,取料升降气缸C84的活塞杆向下穿出气缸底板C81并与型材安装板C8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型材安装板C87的上端面设置有升降限位块,型材安装板C87的下端面设置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平移滑块C91,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的上端面设置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平移滑轨C92,型材安装板C87通过平移滑块C91和平移滑轨C92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上,所述型材平移组件C9包括取料错位气缸C93,取料错位气缸C93安装在第一取料安装型材C21/第二取料安装型材C31的上端面,取料错位气缸C93的活塞杆末端与型材安装板C87固定连接。
如图30-3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液器自动缠绕机构C4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缠绕安装台面C41和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C41上的缠绕组件、输液器固定组件、下压组件、缠绕传动组件、缠绕检测组件,所述输液器固定组件将输液器的滴斗固定,通过缠绕传动组件驱动缠绕组件进行输液器的缠卷,通过缠绕检测组件检测是否缠卷完毕,缠卷完毕后通过下压组件使输液器固定组件脱离输液器滴斗;
所述缠绕组件包括缠绕轴承座C42、缠绕轴承C43、缠绕转轴C44、缠绕固定板C45、缠绕盘C46、缠绕压簧C47、升降直线轴承C48、缠绕导向杆C49和缠绕块C410,所述缠绕轴承座C42竖直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C41上,缠绕轴承座C42内设置有缠绕轴承C43,缠绕转轴C44通过缠绕轴承C43安装,缠绕转轴C44的下端与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C41 下端的缠绕传动组件连接,缠绕转轴C44的上端与设置于缠绕安装台面C41上端的缠绕固定板C45固定连接,缠绕固定板C45的下方设置有缠绕盘C46,缠绕盘C46的中部设置有缠绕转轴穿孔,缠绕盘C46与缠绕轴承座C42之间的缠绕转轴C44外壁上套设有缠绕压簧C47,缠绕盘C46通过缠绕压簧C47支撑,所述缠绕固定板C45的下端面设置有缠绕导向杆C49,缠绕盘C46的下端面设置有升降直线轴承C48,缠绕导向杆C49向下穿入升降直线轴承C48中,所述缠绕盘C46上安装有输液器固定组件和缠绕块C410,所述缠绕块 C410中心对称设置有两块,两块缠绕块C410上均开设有纵向凹槽,所述缠绕固定板C45 位于两缠绕块C410之间;
所述输液器固定组件包括滴斗夹持单元和导管夹持单元,所述滴斗夹持单元包括滴斗固定座C411、滴斗固定爪C412和滴斗固定爪拉簧C413,所述滴斗固定座C411的下端固定于缠绕盘C46上,滴斗固定座C41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滴斗固定爪C412通过销轴安装于安装槽中,滴斗固定爪C412之间通过滴斗固定爪拉簧C413连接,滴斗固定爪 C412的暴露于安装槽外部的侧面旋拧安装有面向安装槽内部的调节螺钉;所述导管夹持单元包括导管固定座C414、导管固定爪C415和导管固定爪拉簧C416,所述导管固定座C414 的下端固定于缠绕盘C46上,导管固定座C414的上端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导管固定爪 C415的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导管固定爪C415,导管固定座C414的上端与导管固定爪C415位置相对处固定有导管固定轴C417,导管固定轴C417和导管固定爪C415 之间通过导管固定爪拉簧C416连接,导管固定爪C415的暴露于安装槽外部的侧面旋拧有面向安装槽内部的调节螺钉;
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板C418和下压气缸C419,所述缠绕安装台面C41上开设有下压安装孔,下压气缸C419安装于下压安装孔内,下压气缸C419的活塞杆与下压板C418 固定连接,下压板C418位于缠绕盘C46的上方,下压气缸C419收缩带动下压板C418下压缠绕盘C46,缠绕盘C46及设置于缠绕盘C46上的输液器固定组件和缠绕块C410下移;
所述缠绕检测组件C420安装于缠绕安装台面C41的上端面,缠绕导向杆C49的下方设置有与缠绕检测组件C420相配合的检测板C421,检测板C421与缠绕检测组件C420 配合触发光电信号,确定缠绕初始位置与缠绕完成位置。
所述缠绕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缠绕主动带轮C422、缠绕从动带轮C423和缠绕同步带C424,伺服电机安装于缠绕安装台面C41的下端,缠绕主动带轮C422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缠绕从动带轮C423设置于缠绕转轴C44的下端,缠绕从动带轮C423与缠绕主动带轮C422之间设置有闭合的缠绕同步带C424;
所述缠绕安装台面C41的前端设置有延伸板,缠绕安装台面C41上通过立板安装有进袋过度模具C425,所述进袋过度模具C425的主体呈前后均开口的矩形结构,进袋过度模具C425的后端设置为与缠绕盘C46形状相配合的弧形开口面,进袋过度模具C425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缠绕块C410的纵向凹槽相配合的第一传输通孔C426;所述延伸板C415上通过立板安装有支撑顶板,支撑顶板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模具滑轨C427,模具滑轨C427 上滑动安装有进袋模具C6,进袋模具C6的后端与进袋过度模具C425前端开口连通,进袋模具C6的前端与包装袋开口大小相配合,进袋模具C6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缠绕块C410 的纵向凹槽以及进袋过度模具C425的第一传输通孔C426相配合的第二传输通孔C61。
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液器卷转移机构C5包括输液器卷转移滑板C51、输液器卷转移立板C52、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C53、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C54、输液器卷转移导轴C55、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C56、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C57、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C58和输液器卷转移爪C59,所述输液器卷转移滑板C51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三滑轨,输液器卷转移滑板C51通过滑块安装于第三滑轨上,输液器卷转移滑板C51下端面对称设置有输液器卷转移立板C52,输液器卷转移立板C52的下端通过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C53连接,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C53 的上端面固定有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C54,输液器卷转移升降气缸C54的活塞杆向下穿过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C53并与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C57连接,输液器卷转移连接板C57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C56,输液器卷转移直线轴承C56内安装有输液器卷转移导轴C55,输液器卷转移导轴C55的上端穿过输液器卷转移滑板C51,输液器卷转移导轴C55的下端与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C57连接,输液器卷转移爪连接板C57的下端间隔设置有多块沿X轴方向设置的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 C58,输液器卷转移爪安装板C58的下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输液器卷转移爪C59;
如图39所示,所述进袋推料机构C7包括进袋推料滑板C71、进袋推料升降立板C72、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C73、进袋推料升降气缸C74、进袋推料直线轴承C75、进袋推料导轴C76、进袋推料连接板C77、进袋推料连接横梁C78、进袋推料调节板C79、进袋推料推板C710和进袋推料推块C711,所述进袋推料滑板C71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第四滑轨,进袋推料滑板C71通过滑块安装于第四滑轨上,所述进袋推料滑板C71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进袋推料升降立板C72,进袋推料升降立板 C72的下端通过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C73连接,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C73上固定有进袋推料升降气缸C74,进袋推料升降气缸C74的活塞杆向下穿过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C73并与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进袋推料连接板C77连接,进袋推料升降连接板C73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进袋推料直线轴承C75,进袋推料直线轴承C75内安装有进袋推料导轴C76,进袋推料导轴C76的下端与进袋推料连接板C77连接,进袋推料导轴C76的上端从进袋推料滑板C71上穿出,所述进袋推料连接板C77的下端面与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的进袋推料连接横梁C78连接,进袋推料连接横梁C78上间隔设置有进袋推料调节板C79、进袋推料调节板C79上安装有呈“L”型的进袋推料推板C710,进袋推料推板C710的纵向板与进袋推料调节板C79连接,进袋推料推板C710的横向板末端设置有进袋推料推块C711。
如图40和图4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D1包括翻转安装底板D11、翻转平移气缸D12、翻转平移滑轨D13、翻转横移底板D14、翻转轴承座D15、轴承、翻转气缸D16、翻转轴头D17、翻转连接板D18、夹袋爪固定板D19和夹袋爪组件D110,所述翻转安装底板D11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翻转平移滑轨D13,翻转平移滑轨D13上滑动安装有翻转横移底板D14,翻转横移底板D14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翻转轴承座D15,翻转轴承座D15内安装有轴承,通过轴承安装有翻转轴头D17,翻转连接板D18安装于翻转轴头D17之间,其中一个翻转轴承座D15的一侧安装有翻转气缸D16,翻转气缸D16通过联轴器与其靠近的翻转轴头D17连接,所述翻转连接板D18上安装有夹袋爪固定板D19,夹袋爪固定板D19上间隔安装有多个夹袋爪组件,所述翻转安装底板D1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翻转平移气缸D12,翻转平移气缸D12的活塞杆末端与翻转横移底板D14固定连接,翻转平移气缸D12的伸缩带动翻转横移底板D14沿翻转平移滑轨D13滑动;
远离翻转气缸D16的翻转轴承座D15的一侧设置有旋转限位组件,所述旋转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翻转顶头D111、第二翻转顶头D112和翻转限位块D113,所述第一翻转顶头D111和第二翻转顶头D112均安装于翻转横移底板D14的上端面,所述翻转限位块D113安装于翻转轴头D17上,翻转限位块D113至少包括两个互相垂直且连接的侧面,翻转气缸D16 翻转前翻转限位块D113的垂直面中的其中一面与第一翻转顶头D111垂直接触,翻转气缸 D16翻转后翻转限位块D113的垂直面中的另一面与第二翻转顶头D112垂直接触;
所述夹袋爪组件包括夹袋气爪D114、夹爪固定板D115、夹袋爪AD116和夹袋爪BD117,夹袋气爪D114的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夹袋固定板D115,通过夹袋气爪D114控制夹袋固定板D115的开合,位于下端的夹袋固定板D115上安装有夹袋爪AD116,位于上端的夹袋固定板D115上安装有夹袋爪BD117,夹袋爪AD116的夹持面和夹袋爪BD117 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袋硅胶条;
所述翻转平移气缸D1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安装有用于对翻转横移底板 D14形成缓冲的液压缓冲器。
如图42-4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成品转移机构D2包括转移工位型材D21、安装于转移工位型材D21上的转移滑轨D22和滑动安装于转移滑轨D22上的转移夹持组件,所述转移夹持组件包括转移座板D23、转移横向安装板D24、调节滑块D25、调节滑轨D26、转移气爪安装板D27、转移气爪D28、滑块安装板D29、转移夹爪固定板D210、夹袋爪 CD211和夹袋爪DD212,所述转移横向安装板D24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滑块D25,转移座板D23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滑轨D26,转移横向安装板D24的下端通过调节滑块D25安装在转移座板D23的调节滑轨D26上并锁紧固定,转移座板D23的下端与转移工位型材D21 上的转移滑轨D22滑动连接,转移横向安装板D24的上端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转移横向安装板D24垂直的转移气爪安装板D27,转移气爪安装板D27上均安装有转移气爪D28,转移气爪D28上对称安装有滑块安装板D29,滑块安装板D29上均安装有转移夹爪固定板 D210,对称的两转移夹爪固定板D210中,其中一块转移夹爪固定板D210的上端安装有夹袋爪CD211,另一块转移夹爪固定板D210的上端安装有夹袋爪DD212,夹袋爪CD211 和夹袋爪DD212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袋硅胶条,对称的两转移夹爪固定板D210的互相面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压气泡沫D213;
如图45-47所示,所述热焊机构D3包括热焊底板D31、热焊立板D32、热焊安装板D33、第一滑轨D34、第二滑轨D35、第一热焊推板D36、热焊夹板D37、硅胶压条D38、第二热焊推板D39、热焊底座D310、耐热胶带压板D311、电热丝D312、热焊气缸D313 和热焊顶缸D314,所述热焊底板D31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热焊立板D32,热焊立板D32 的上端面之间安装有热焊安装板D33,热焊安装板D33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第一滑轨D34 和一组第二滑轨D35,第一滑轨D34位于第二滑轨D35内侧,第一滑轨D34上滑动安装有第一热焊推板D36,第一热焊推板D36的末端水平安装有热焊夹板D37,热焊夹板D37 的末端安装有硅胶压条,所述第二滑轨D35上滑动安装有第二热焊推板D39,第二热焊推板D39的长度大于第一热焊推板D36,第二热焊推板D39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热焊推板 D36,第二热焊推板D39的末端安装有热焊底座D310,热焊底座D310靠近硅胶压条的一端安装有与硅胶压条相配合的耐热胶带压板D311,耐热胶耐压板D311上设置有电热丝 D312,所述热焊安装板D33的上端面设置有垂直的气缸安装座,气缸安装座上由下至上安装有热焊气缸D313和热焊顶缸D314,热焊气缸D313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一热焊推D36的端面连接,热焊顶缸D314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热焊推板D39的端面连接;
如图48所示,所述卸料机构D4包括卸料工位底板D41、卸料横移气缸D42、卸料底板D43、卸料滑轨D44、卸料气爪D45、卸料板D46和压气海绵D47,所述卸料工位底板D41上对称设置有卸料滑轨D44,所述卸料滑轨D44上滑动安装有卸料底板D43,所述卸料底板D43包括第一板体和垂直设置于第一板体上的若干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卸料滑轨 D44滑动连接,第二板体的末端均设置有卸料气爪D45,卸料气爪D45上安装有一对卸料板D46,卸料气爪D45带动卸料板D46开合,卸料板D46之间相互面对的板面上设置有压气海绵D47,所述卸料工位底板D41上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还安装有卸料横移气缸D42,卸料横移气缸D42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
所述卸料横移气缸D42两侧的卸料工位底板D41上还设置有限位块和安装于限位块上用于对卸料底板形成缓冲的液压缓冲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