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4185A - 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14185A CN111614185A CN201910132810.5A CN201910132810A CN111614185A CN 111614185 A CN111614185 A CN 111614185A CN 201910132810 A CN201910132810 A CN 201910132810A CN 111614185 A CN111614185 A CN 1116141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or
- insulating
- winding
- support
- tee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支架以及电机,包括:呈环形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绕线齿,所述绕线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内表面,所述绕线齿的第二端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线延伸,任意两个所述绕线齿之间形成绕线槽;所述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所述支架插脚平行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线并且向着背离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方向延伸。本发明的绝缘支架的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支架插脚伸入定子铁芯的定子槽中,该支架插脚能够有效的将定子槽中的绝缘膜抵接于定子槽的内壁,以防止绝缘膜在定子槽内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动机领域的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机得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电机是指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器械的动力源。
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定子包含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之间需要进行绝缘保护。对于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而言,定子铁芯端面与定子绕组端部之间的绝缘保护通常采用绝缘支架。绝缘支架机械强度高,其对于定子绕组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且使定子绕组端部不与外界接触,避免质量问题。
然而,目前采用绝缘支架的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定子铁芯的定子槽中的绝缘膜容易滑动和上下窜动,从而在绕线时引起绕线针打到槽绝缘,将槽绝缘打坏造而成电机绝缘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支架以及电机,能够通过绝缘支架的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支架插脚伸入定子铁芯的定子槽中,该支架插脚能够有效的将定子槽中的绝缘膜抵接于定子槽的内壁,以防止绝缘膜在定子槽内移动,同时还可以防止绕线时,漆包线将槽绝缘带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绝缘支架,包括:
呈环形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多个绕线齿,所述绕线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内表面,所述绕线齿的第二端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线延伸,任意两个所述绕线齿之间形成绕线槽;
所述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所述支架插脚平行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线并且向着背离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绕线齿包括一轴向部和一径向部,所述径向部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径向延伸,所述轴向部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径向部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轴向部。
优选的,所述绕线齿的所述轴向部的远离所述径向部的一端设有一半圆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绕线齿的所述径向部设有一矩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径向部的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凹槽的两平行边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中部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向着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向着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延伸。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向着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定子齿,任意两个所述定子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圈的定子槽;
上述的绝缘支架,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
所述定子槽的内壁覆盖有绝缘膜,所述绝缘支架的支架插脚伸入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定子槽中,并且所述支架插脚将所述绝缘膜抵接于所述定子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支架插脚与所述定子齿的齿靴部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的最小距b1的取值范围为0.5mm<b1<1.5mm;
所述支架插脚与所述定子齿的齿芯部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最小距离b2的取值范围为0.5mm<b2<1.5m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绝缘支架以及电机中,绝缘支架的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支架插脚伸入定子铁芯的定子槽中,该支架插脚能够有效的将定子槽中的绝缘膜抵接于定子槽的内壁,以防止绝缘膜在定子槽内移动,同时还可以防止绕线时,漆包线将槽绝缘带出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将在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在本文给出的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图1中的绝缘支架的俯视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图1中的绝缘支架的仰视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架插脚与定子槽的配合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 绝缘支架
11 支架本体
111 定位槽
112 定位孔
113 固定槽
114 固定孔
12 绕线齿
121 轴向部
122 径向部
123 半圆形凹槽
124 矩形凹槽
125 加强筋
126 固定柱
127 支架插脚
13 绕线槽
2 定子铁芯
21 定子齿
211 齿靴部
212 齿芯部
22 定子槽
3 绝缘膜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识相应元素。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通常指示相同的、功能上相似的和/或结构上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示出的电机包括:定子铁芯2以及设置于该定子铁芯2的上端的绝缘支架1。定子铁芯2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定子齿,任意两个定子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圈的定子槽。在每一个定子槽内设有绝缘膜,绝缘膜用于隔离定子槽中的绕线与定子槽的壁面,起到绝缘的效果。绝缘支架1的支架插脚延伸进入定子槽中,支架插脚将绝缘膜抵接于定子槽的内壁。
图2是图1中的绝缘支架的俯视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绝缘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呈环形,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架本体11的第二端是指朝向X方向的一端即上端,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是位于与X方向相反的一端即下端。支架本体11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绕线齿12,绕线齿12的第一端固定于固定于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的内表面,绕线齿12第二端向着支架本体1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任意两个绕线齿12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用于放置绕线的绕线槽13。具体的,图1中示出的支架本体11的内表面设置了九个绕线齿12,各个绕线齿12在支架本体11的内表面均匀分布。
再次参考图2,每一个绕线齿12包括一轴向部121和一径向部122,径向部122沿着支架本体11的径向延伸,轴向部121沿着支架本体11的轴向延伸。径向部122一端连接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轴向部121。绕线齿12的径向部122的下端面与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的端面齐平。绕线齿12的轴向部121的一端固定于径向部122的端部,另一端沿着X方向延伸,并且径向部122和轴向部121与支架本体11的中心轴线相对的一侧表面为一个弧面。绕线齿12的轴向部121的远离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的一端设有一半圆形凹槽123。
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定位槽111,定位槽111从支架本体11的第二端的端面向着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延伸。每一定位槽111的下部的支架本体11上开设有定位孔112。定位槽111和定位孔112可以配合对线束进行固定。支架本体11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固定槽113,固定槽113从支架本体11的第二端的端面向着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延伸。固定槽113的下部的支架本体11上开设有固定孔114。固定槽113和固定孔114用于对线束进行捆绑。
图3是图1中的绝缘支架的仰视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每一个绕线齿12的径向部122均开设一个矩形凹槽124,每个矩形凹槽124内均设置有加强筋125。矩形凹槽124的加强筋125沿着支架本体11的径向设置,其两端分别与矩形凹槽124的两条平行边相连。加强筋125的中部设有一固定柱126,固定柱126向着远离支架本体11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即固定住沿着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图4是支架插脚与定子槽的配合意图。参考图4,定子齿21包括齿芯部212和齿靴部211,齿靴部211位于齿芯部212端部。绝缘支架1与定子铁芯2的一端相固定后,支架插脚127伸入定子槽22内,并且支架插脚127分别位于定子槽22的开口的两侧。定子槽22内的绝缘膜3位于定子槽22的内壁和支架插脚127之间,从而使得支架插脚127能够将绝缘膜3抵在定子槽22的内壁。
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插脚127与定子齿21的齿靴部211的沿定子铁芯2的最小距b1的取值范围为0.5mm<b1<1.5mm。支架插脚127与定子齿21的齿芯部212的沿定子铁芯2的最小距离b2的取值范围为0.5mm<b2<1.5mm。b1和b2的取值范围均是0.5mm~1mm,在绝缘膜3插入后,方便绝缘支架1的放置,同时可以使得绝缘膜3能够牢固固定,又不至于对绝缘膜3造成损害。
综上,本发明的绝缘支架以及电机中,绝缘支架的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支架插脚伸入定子铁芯的定子槽中,该支架插脚能够有效的将定子槽中的绝缘膜抵接于定子槽的内壁,以防止绝缘膜在定子槽内移动,同时还可以防止绕线时,漆包线将槽绝缘带出的情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环形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多个绕线齿,所述绕线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内表面,所述绕线齿的第二端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线延伸,任意两个所述绕线齿之间形成绕线槽;
所述绕线齿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架插脚,所述支架插脚平行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轴线并且向着背离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齿包括一轴向部和一径向部,所述径向部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径向延伸,所述轴向部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径向部一端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轴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齿的所述轴向部的远离所述径向部的一端设有一半圆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齿的所述径向部设有一矩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部的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凹槽的两平行边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中部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向着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向着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端面向着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延伸。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定子齿,任意两个所述定子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线圈的定子槽;
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绝缘支架,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
所述定子槽的内壁覆盖有绝缘膜,所述绝缘支架的支架插脚伸入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定子槽中,并且所述支架插脚将所述绝缘膜抵接于所述定子槽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插脚与所述定子齿的齿靴部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最小距b1的取值范围为0.5mm<b1<1.5mm;
所述支架插脚与所述定子齿的齿芯部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最小距离b2的取值范围为0.5mm<b2<1.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2810.5A CN111614185A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2810.5A CN111614185A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14185A true CN111614185A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0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32810.5A Pending CN111614185A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1418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06224U (zh) * | 2011-08-13 | 2012-04-25 | 温岭市三木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绝缘架 |
CN205544686U (zh) * | 2016-01-26 | 2016-08-31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骨架、电机定子及电机 |
CN206977183U (zh) * | 2017-07-31 | 2018-02-0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骨架及电机定子 |
CN208078763U (zh) * | 2018-03-27 | 2018-11-09 | 中山市鹏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固定线圈出线接线位的绝缘骨架 |
CN208423991U (zh) * | 2018-05-22 | 2019-01-22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定子用端部绝缘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电机 |
CN110391709A (zh) * | 2018-04-19 | 2019-10-29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
2019
- 2019-02-22 CN CN201910132810.5A patent/CN1116141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06224U (zh) * | 2011-08-13 | 2012-04-25 | 温岭市三木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绝缘架 |
CN205544686U (zh) * | 2016-01-26 | 2016-08-31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骨架、电机定子及电机 |
CN206977183U (zh) * | 2017-07-31 | 2018-02-0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骨架及电机定子 |
CN208078763U (zh) * | 2018-03-27 | 2018-11-09 | 中山市鹏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固定线圈出线接线位的绝缘骨架 |
CN110391709A (zh) * | 2018-04-19 | 2019-10-29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CN208423991U (zh) * | 2018-05-22 | 2019-01-22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定子用端部绝缘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电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67866B2 (en) | Central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membe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US7906879B2 (en) | Motor | |
KR101243468B1 (ko) | 매그메이트 홀더를 갖는 스테이터 어셈블리 | |
JP2012075215A (ja) | ステータ | |
JP2020099144A (ja) | 回転電機 | |
JP2010028889A (ja) | 回転電機 | |
JP4649131B2 (ja) | モールドモータ | |
EP1372250B1 (en) | Electronically switched electric motor structure | |
KR102437465B1 (ko) | 버스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
JP5234899B2 (ja) | 電動モータ用インシュレータ | |
JP2017192238A (ja) | 電動機の絶縁部品 | |
JP2014090572A (ja) | モータ、コンプレッサ及び洗濯機 | |
JP5233630B2 (ja) | ステータ、回転電機、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CN111614185A (zh) | 绝缘支架以及电机 | |
KR20200071472A (ko) | 모터 | |
CN101197509B (zh) | 电动机 | |
CN103986266A (zh) | 旋转电动机以及电梯用卷扬机 | |
JP2017192291A (ja) |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形成方法 | |
JP2017192292A (ja) | モータ及びそのステータ | |
JP5453880B2 (ja) | モータ | |
KR100438626B1 (ko) | 단자대를 구비한 아웃터 로터 타입 단상 유도 전동기 | |
JP2010239826A (ja) | モータ | |
JP6233217B2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
CN104685768A (zh) | 单转子式电动机 | |
JP2014090573A (ja) | モータ、コンプレッサ及び洗濯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