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6598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6598A
CN111526598A CN201910105220.3A CN201910105220A CN111526598A CN 111526598 A CN111526598 A CN 111526598A CN 201910105220 A CN201910105220 A CN 201910105220A CN 111526598 A CN111526598 A CN 111526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ignaling
transmission
physica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2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6598B (zh
Inventor
张兴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2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98B/zh
Priority to EP20749757.9A priority patent/EP3911094A4/en
Priority to JP2021544620A priority patent/JP7286776B2/ja
Priority to KR1020217026230A priority patent/KR20210116589A/ko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322 priority patent/WO20201563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98A/zh
Priority to US17/391,946 priority patent/US2021036852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侧行链路中引入侧行反馈机制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传输侧行反馈信息,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或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以及车与外界(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中,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可用于承载/传输控制信令,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可用于承载/传输数据。
基于LTE的D2D(以下简称为LTE D2D)及V2X通信系统中无侧行反馈机制,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不能向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反馈侧行反馈信息,进而不能辅助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更好的向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数据/信令)。
相对于LTE D2D及V2X来说,基于新无线(new radio,NR)的侧行通信中可能引入侧行反馈机制,引入侧行反馈机制后,如何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侧行通信中引入侧行反馈机制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执行,在本申请中,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传输侧行反馈信息。
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或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上述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统一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不需要各个终端设备抢占共享资源,可避免在调度各个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时发生冲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前,还可以生成该第一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一信令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资源或PSCCH资源;
第一信令的长度;
第一信令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加扰;或者,
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信令的多个特征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通过该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信令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与预先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资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灵活配置第一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这样,可灵活使用不同的信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数据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和/或,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这样,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与数据的传输参数或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可以相同,可在第一信令中包括一种传输参数,可节省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通过该方法,在第一信令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别用于指示不同的传输资源,这样可节省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这样,可灵活使用不同的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或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三信道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和/或,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和/或,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基于上述第一方面通信方法,收发模块可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处理模块可用于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并根据第一信令传输侧行反馈信息。
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或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一信令对应的PDCCH资源或PSCCH资源;
第一信令的长度;
第一信令的CRC使用的RNTI加扰;或者,
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处理模块采用如下方式根据第一信令传输侧行反馈信息:
在第一资源上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数据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和/或,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三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
和/或,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
和/或,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基于上述第一方面通信方法,处理模块可用于生成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收发模块可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或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的如下至少一项用于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一信令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或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资源;
第一信令的长度;
第一信令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或者,
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数据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和/或,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三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
和/或,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
和/或,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所涉及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所涉及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上述第五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种子载波间隔下的符号长度的对比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2D场景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2D通信过程的mode1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V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端发送SA和数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发送端发送SA和数据的示意图;
图7A~图7E为V2X中控制信息与数据的几种复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与外界(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若应用于车联网中,可以认为是车联网终端设备。示例性地,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2)网络设备,在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称为RAN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例如,一种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3)5G,也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5G NR Rel-15定义了新的空口接入技术,以支持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Gbps的峰值速率。其中,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为5G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同时,5G还需要大幅提高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相比4G,频谱效率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5G的三大应用场景和需求包括: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
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
其中,URLLC对应的场景包括无人驾驶或工业控制等,要求低时延高可靠。低时延的具体要求为端到端0.5ms时延,空口信息交互来回1ms时延,高可靠的具体要求为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达到10^(-5),即,数据包的正确接收比例达到99.999%。
在NR系统中,引入了多种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载波或载波中的不同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可以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基线为15kHz,各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2n,n是整数,从3.75kHz,7.5kHz直到480kHz,共8种,当然不排除以后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也有不同的符号长度、时隙长度。可参考图1所示,为三种子载波间隔下的符号长度的对比,其中,f0、f1和f2表示三种子载波间隔,例如f1是f0的两倍,那么f0下的符号的长度就是f1下的符号的长度的两倍,例如f2是f1的两倍,同理,f1下的符号的长度就是f2下的符号的长度的两倍。
时域上,在NR系统中,一个时隙可以由下行传输、保护间隔(guard period,GP)、上行传输等其中的至少一个组成。这样时隙的结构称为不同的时隙格式(slot formatindicator,SFI),当前最多可能有256种时隙结构,当然也不排除以后有其他时隙结构的可能性。
频域上,由于NR系统的单载波带宽可以达到400MHz,为适配终端设备的带宽能力,因而又在一个载波内定义了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基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多个下行(downlink,DL)BWP/上行(uplink,UL)BWP,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为终端设备激活所配置的一个DL BWP和一个UL BWP,所以在一个载波内,基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DL BWP/UL BWP,但在一个时刻,只有一个激活的DL BWP和一个激活的UL BWP。当激活的BWP需要切换时,基站通过DCI将激活的BWP从BWP1切换到BWP2。目前认为,用于调度下行的DCI只能指示切换激活的DL BWP,终端设备收到用于调度下行的DCI之后,切换到新的DL BWP上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用于调度上行的信令只能指示切换激活的UL BWP,终端设备收到用于调度上行的信令之后,切换到新的ULBWP上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
NR系统中的基站gNB可以与LTE系统中的基站eNB共享频谱,例如在一个上行载波上,NR系统的基站gNB可以与LTE系统的基站eNB共存,形成同频组网。
从终端设备的角度,5G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支持双连接,即,一个终端设备可以连接到两个基站。其中,终端设备同时连接到LTE基站和NR基站时,如果LTE基站作为主基站,NR基站作为辅基站,该场景具体称为LTE-NR双连接(LTE-NR dual connectivity,EN-DC);而如果NR基站作为主基站,LTE基站作为辅基站,该场景具体称为NR-LTE双连接(NR-LTE dual connectivity,NE-DC)。此外,如果终端设备同时连接到两个NR基站时,该场景具体称为NR-NR双连接(NR-NR dual connectivity,NN-DC)。
4)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终端设备的射频能力,D2D通信链路(sidelink,SL)考虑复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由于基站的抗干扰能力比终端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要强,为了不干扰到现有网络的终端设备,D2D通信不使用LTE-A的下行链路(downlink)的频谱资源,而只复用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uplink)的频谱资源。D2D设备在该上行的频谱资源上进行时分复用的可能性较大,这样就不需要支持同时收发,在一个时刻只需要发送或接收。其中,LTE-A的下行链路也就是eNB到终端设备的链路,LTE-A的上行链路也就是终端设备到eNB的链路。
在版本(release)-12/13中,D2D场景可以分为有网络覆盖、部分网络覆盖和没有网络覆盖这3种,如图2所示。图2中的终端设备以UE为例。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D2D设备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例如图2中的UE1就是有网络覆盖的UE,部分网络覆盖场景有一部分D2D设备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例如图2中的UE2就是有部分网络覆盖的UE,另一部分D2D设备不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例如图2中的UE3、UE4和UE5就是没有网络覆盖的UE。其中,如果终端设备能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那么该终端设备为有网络覆盖的终端设备;如果终端设备能接收到来自有网络覆盖的终端设备的信号,那么该终端设备为部分网络覆盖的终端设备;如果终端设备对于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和有网络覆盖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均接收不到,那么该终端设备为没有网络覆盖的终端设备。
D2D的通信过程可以分为D2D设备发现过程和D2D设备通信过程这两种过程,D2D设备发现过程中,D2D设备只发送发现信号,一般是通过物理侧行发现信道(physical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PSDCH)发送,其他的D2D设备接收发现信号后,可以与发送该发现信号的D2D设备进行握手。在D2D设备通信过程中,D2D设备可以发送控制信令和数据,控制信令例如调度指派(scheduling assignment,SA),SA有不同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格式,控制信令一般是通过PSCCH发送,数据一般通过PSSCH发送。相对于LTE中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D2D通信的链路可以称为边链路(sidelink)。
从信号发送端的角度,D2D设备通信过程的资源分配,目前有两种模式。模式一(mode 1)是集中控制式的方法,D2D的资源由一个中心控制设备(例如基站或中继站等)进行分配,资源通过调度的方式分配给作为信号发送端的终端设备使用,集中控制式资源的分配方式主要针对有网络覆盖的场景。模式二(mode 2)是基于竞争的分布式资源复用方法,由作为信号发送端的终端设备通过竞争的方式从资源池中获得发送资源。在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资源池是由基站配置的一整块资源,D2D设备在这整块资源中竞争小块的资源。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资源池是D2D设备能够获得的预定义的系统资源,D2D设备在预定义的系统资源下竞争资源。
与D2D设备通信过程类似的,D2D设备发现过程的资源分配也有两种类型。类型一(type 1)是基于竞争的分布式资源复用方法,由作为信号发送端的终端设备通过竞争的方式从资源池中获得发送资源。在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资源池是由基站配置的一整块资源,D2D设备在这整块资源中竞争小块的资源。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资源池是D2D设备能够获得的预定义的系统资源,D2D设备在预定义的系统资源下竞争资源。类型二(type 2)是集中控制式的方法,D2D的资源由一个中心控制设备(例如基站或中继站等)进行分配,资源通过调度的方式分配给作为信号发送端的终端设备使用,集中控制式资源分配主要针对有网络覆盖场景。
对于mode 2和type 1这种基于竞争的资源分配方式,由于没有中心控制器协调,不同的D2D设备就可能竞争相同的资源,于是产生冲突;当D2D设备数量较多时,这种冲突情况产生的概率很高。
对于D2D设备通信过程,一般是信号发送端先发送SA,在LTE系统中规定是重复发送2次SA,SA中携带数据的相关信息,然后再发送数据,在LTE系统中规定数据重复发送4次。请参考图3,是mode1的示意图,例如方框1和方框2都表示基站发送D2D授权(grant),D2Dgrant就用于调度用于发送SA和数据的资源,例如方框1所表示的D2D grant调度的是下面一行中的SA1以及数据0-数据3的资源,方框2所表示的D2D grant调度的是下面一行中的SA2以及数据4-数据5的资源。对于mode2也是类似的,只是没有基站调度资源的过程,用于发送SA和数据的资源是由作为信号发送端的终端设备竞争确定的。信号接收端先盲检SA,如果SA正确接收,且SA中携带的身份标识号(ID)与信号接收端的ID列表中的至少一个ID匹配,就表明该SA是发送给本信号接收端的,则该信号接收端根据该SA中携带的数据的相关信息接收后续的数据。
SA采用的格式可以是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格式(format)0,即SCI format 0,SCI format 0包括的字段(数据的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966579990000091
5)V2X,在Rel-14/15/16版本中,V2X作为D2D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顺利立项。V2X将在已有的D2D技术的基础上对V2X的具体应用需求进行优化,需要进一步减少V2X设备的接入时延,解决资源冲突问题。
V2X具体又包括V2V、V2P、V2I/N三种应用需求,如图4所示。V2V指的是车辆间的通信;V2P指的是车辆与人(包括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司机、或乘客)的通信;V2I指的是车辆与网络设备的通信,网络设备例如路边装置(road side unit,RSU),另外还有一种V2N可以包括在V2I中,V2N指的是车辆与基站/网络的通信。
其中,RSU包括两种类型:终端类型的RSU,由于布在路边,该终端类型的RSU处于非移动状态,不需要考虑移动性;基站类型的RSU,可以给与之通信的车辆提供定时同步及资源调度。
对于LTE V2X通信,为了保证时延要求,信号发送端可能会在一个子帧内同时发送SA和数据,如图5所示。信号接收端先盲检SA,同时需要将同一子帧的数据缓存下来,因为有可能该SA调度的数据在同一子帧,如果SA正确接收且SA中携带的ID与信号接收端的ID匹配,则信号接收端根据SA中携带的数据的相关信息确定是解调或解码缓存的同一子帧内的数据,还是接收后续的子帧内的数据。在图5所示的方式中,用于发送SA的资源和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是分别有各自的资源池,如图5中的虚线框所示的部分是SA的资源池,虚线框的部分之外的剩余的部分是数据的资源池。
为了减少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对于一个终端设备而言,用于发送SA的资源和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最好在频域上是连续的。所以另外一种可行的方法为SA和数据共享资源池,SA可以在频域上与数据实现连续摆放,如图6所示。
在NR系统中,V2X通信可以支持控制信息与数据的多种复用方式,例如下面的5种方式:
1、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方式,且数据与控制信息占用的频域带宽一样,可参考图7A;
2、TDM方式,且数据与控制信息占用的频域带宽不一样,但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与控制信息占用的频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一样,可参考图7B;
3、FDM方式,且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时域长度一样,可参考图7C;
4、数据与控制信息是嵌入式复用方式,控制信息占用的资源位于数据占用的资源的区域内,或者说,控制信息是复用了数据的一部分资源,可参考图7D;
5、FDM方式,且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时域长度不一样,但数据在时域的起始位置与控制信息在时域的起始位置一样,可参考图7E。
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目前,在LTE D2D通信系统中无侧行反馈机制,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不能向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发送侧行反馈信息,例如,不能向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发送侧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例如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或调度请求等信息,不能辅助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更好的向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数据/信令)。
相对于LTE D2D来说,NR D2D通信系统中可能引入侧行反馈机制,使得在D2D通信中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输侧行反馈信息,进而可辅助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更好的向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目前没有调度侧行反馈信息传输的方法。
下面以D2D通信为V2X通信为例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说明。参阅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8中所示为V2X网络架构,该V2X网络架构包括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分别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这两个终端设备均可以与网络设备连接,或者这两个终端设备可以只有终端设备1与网络设备连接,终端设备2不与网络设备连接,这两个终端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当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时,假设终端设备1向终端设备2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终端设备2接收终端设备1发送的数据和/或控制信令,本申请中将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终端设备1称为发射/发送终端设备,将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终端设备称为接收/反馈终端设备。图8中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V2X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图8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图8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车载终端设备或车。
基于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目前无侧行反馈机制,终端设备1与终端设备2进行通信时,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不能向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发送侧行反馈信息,目前NR V2X中考虑在该网络架构中引入侧行反馈机制,使得在终端设备1与终端设备2之间可以传输侧行反馈信息,进而可辅助作为发射端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更好的向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发送信号。但是引入侧行反馈机制后如何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V2X场景,可以是NR V2X场景也可以是LTE V2X场景等,也可以应用于M2M/MTC场景,或者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场景或其他的通信系统,具体的不做限制。下文中以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应用于V2X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9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
S102: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sidelink feedbackcontrol information,SFCI)的传输。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触发传输侧行反馈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发送终端设备(例如图8中的终端设备1),也可以是反馈终端设备(例如图8中的终端设备2),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当第一终端设备为反馈终端设备(例如图8中的终端设备2)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发送终端设备(例如图8中的终端设备1)。其中,发送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终端设备,反馈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反馈侧行反馈信息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接收响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ACK)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响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ACK、NACK、非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路径损耗(pathloss,PL)、侦听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指示(SRS resource indicator,SR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indicator,CR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预编码类型指示(precoding type indicator,PTI)、车辆移动方向、干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信令、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信令为DCI为例,若侧行反馈信息包括CSI,则DCI中可以包括CSI字段或其他相关参数,CSI字段用于触发非周期CSI或半静态信道状态信息(semi-pesistent-CSI,SP-CSI);若侧行反馈信息包括HARQ-ACK,则DCI中可以包括ACK/NACK资源指示(ACK/NACKresource indicator,ARI)字段或ACK/NACK资源偏移(ACK/NACK resourceoffset,ARO)字段或HARQ定时或其他相关参数,其中,AR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使用RRC配置的多个资源中的哪个资源传输HARQ-ACK,ARO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RRC配置的资源基础上增加一个偏移值,HARQ定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反馈HARQ-ACK的定时。
S10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传输侧行反馈信息。
可以理解,在V2X场景中引入侧行反馈机制后,不仅需要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还需要调度侧行反馈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两种调度方法。
方法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信令调度数据、控制信令或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以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为例进行说明,调度数据或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可参见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
基于上述方法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1项,第一信令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资源或PSCCH资源。其中,第一信令对应的PDCCH资源可以是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资源、空域资源或功率域资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第一信令对应的PDCCH资源可以是传输第一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传输第一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例如可以包括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搜索空间集(search space set)、监听时机(monitoring occasion)、候选位置(candidate)、控制信道单元(contorl channelelement,CCE)、汇聚级别(aggregation level,AL)等。
第2项,第一信令的长度。第一信令的长度可以为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比特的长度,也可以为不包括CRC校验比特的长度。
第3项,第一信令的CRC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RNTI)加扰。
第4项,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其中,指示字段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位(bit)。指示字段可以指示第一信令调度的侧行反馈信息是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响应和/或调度请求;指示字段可以指示第一信令调度的是侧行反馈信息和/或数据和/或控制信令;指示字段还可以指示第一信令调度的数据或控制是否携带侧行反馈信息。
下面以具体实例对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例如,假设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令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通过第二信令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传输第一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为CORESET 1,传输第二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为CORESET 2,或者,传输第一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位于搜索空间集1,传输第二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位于搜索空间集2,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后,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分别对应的PDCCH资源来确定第一信令为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的信令,第二信令为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又例如,假设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令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通过第二信令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第一信令的长度为A,第二信令的长度为B,A与B为不同值,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后,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的长度来确定第一信令为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的信令,第二信令为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又例如,假设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令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通过第二信令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第一信令的CRC使用SFCI-RNTI加扰,第二信令的CRC使用C-RNTI加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后,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的CRC所使用的RNTI加扰来确定第一信令为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的信令,第二信令为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又例如,假设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令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通过第二信令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第一信令与第二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一个比特位,第一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第二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后,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来确定第一信令为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的信令,第二信令为调度数据和/控制信令的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传输侧行反馈信息的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令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预先定义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信令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传输侧行反馈信息的资源。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传输侧行反馈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承载也可以理解为携带。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资源通知给反馈终端设备。也可以将第一资源通知给发送终端设备,进而由发送终端设备将第一资源通知给反馈终端设备,由发送终端设备通知反馈终端设备第一资源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在第一信令中使用1比特区分将第一资源通知给发送终端设备和反馈终端设备中的哪个终端设备。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道可以只用于承载侧行反馈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信道可以为专门用于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专用信道,例如可以将该专用信道称为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一信道也可以同时用于承载数据和侧行反馈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信道可以为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一信道也可以同时用于承载控制信令和侧行反馈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信道可以为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信令可以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数据可以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侧行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本申请中,与初传控制信令对应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可以称为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与重传控制信令对应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可以称为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类似的,与初传数据对应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可以称为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与重传数据对应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可以称为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基于上述方法一的实现,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信令调度数据、控制信令或侧行反馈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的传输,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可能的情况。
1、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传输第1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为CORESET 1,传输第2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为CORESET 2,或者,传输第1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位于搜索空间集1,传输第2信令使用的PDCCH资源位于搜索空间集2,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和第2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和第2信令分别对应的PDCCH资源来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2、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的长度为C,第2信令的长度为D,C与D为不同值,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和第2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和第2信令的长度来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这样,在传输第1信令和第2信令时可以共享相同的PDCCH资源,资源使用更灵活。
3、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的CRC使用SFCI-RNTI加扰,第2信令的CRC使用C-RNTI加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和第2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和第2信令的CRC所使用的RNTI加扰来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这样可减少终端设备的盲检测。
4、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与第2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一个比特位,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2信令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和第2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来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5、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不携带/不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与第2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一个比特位,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2信令调度不携带/不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和第2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来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不携带/不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6、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不携带/不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与第2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一个比特位,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2信令调度不携带/不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和第2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和第2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来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不携带/不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
7、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CSI,或携带HARQ-ACK,或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两个比特位,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CSI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1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HARQ-ACK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的取值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CSI,或携带HARQ-ACK,或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8、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CSI,或携带HARQ-ACK,或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两个比特位,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CSI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1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HARQ-ACK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的取值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CSI,或携带HARQ-ACK,或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
9、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CSI,或携带HARQ-ACK,或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结合该种可能的情况,以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1信令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第1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为两个比特位,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CSI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1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HARQ-ACK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1信令中包括的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0时,指示第1信令调度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1信令后,可以通过第1信令中包括指示字段的取值确定第1信令用于调度携带CSI,或携带HARQ-ACK,或携带CSI和HARQ-ACK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10、第1信令用于调度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
11、第1信令用于调度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2信令用于调度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12、第1信令用于调度与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1信令用于调度与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侧行反馈信息承载于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方法二,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相同的信令调度数据、控制信令或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基于上述方法二,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可以是协议预先定义的,也可以通过额外的一个或多个比特来指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二中第一信道可以只用于承载侧行反馈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信道可以为专门用于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专用信道,例如可以将该专用信道称为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一信道也可以同时用于承载数据和侧行反馈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信道可以为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数据的传输参数与用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可以相同。第一信道也可以同时用于承载控制信令和侧行反馈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一信道可以为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用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可以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频率跳频、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参数、空域参数、MCS、用户标识、TA、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TPC)、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号、新传重传指示、冗余版本、传输定时、循环移位、正交掩码、参考信号参数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项。
基于上述方法二,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其中,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二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二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过第一信令调度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时,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参数可以独立配置也可以共享。示例性地,当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参数独立配置时,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示例性地,当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参数共享时,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第一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输参数与第二传输参数均可以是一个参数,也可以是一组参数。当第一传输参数与第二传输参数均为一组传输参数时,第一传输参数与第二传输参数包括的部分传输参数可以共享,另一部分传输参数可以独立配置。例如,假设第一传输参数包括参数A、参数B以及参数C,第二传输参数包括参数A、参数B以及参数D,则在第一信令中只需要一个字段指示参数A,一个字段指示参数B,需要两个指示字段分别指示参数C和参数D。
基于上述方法二,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中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其中,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三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三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过第一信令调度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时,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参数可以独立配置也可以共享。示例性地,当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参数共享时,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第三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示例性地,当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参数独立配置时,第一信令中还可以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三信道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均可以是一个参数,也可以是一组参数。当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均为一组传输参数时,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包括的部分传输参数可以共享,另一部分传输参数可以独立配置。例如,假设第四传输参数包括参数1、参数2、参数3以及参数4,第五传输参数包括参数1、参数2、参数3以及参数5,第六传输参数包括参数1、参数2、参数3以及参数6,则在第一信令中只需要一个字段指示参数1,一个字段指示参数2,一个字段指示参数3,需要三个指示字段分别指示参数4、参数5、参数6。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参数、第二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频率跳频、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参数、空域参数、MCS、用户标识、TA、TPC、HARQ进程号、新传重传指示、冗余版本、传输定时、循环移位、正交掩码、参考信号参数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项。
基于上述方法二的实现,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相同的信令调度数据、控制信令或侧行反馈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的传输,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可能的情况。
1、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共享信道。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2、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3、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4、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上。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5、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初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重传物理侧行控制信道。
6、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7、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8、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第三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三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上。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又例如,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资源用于传输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9、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资源,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第三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二资源用于传输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第三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初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重传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上。
上述9种可能的情况中,由何种信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是协议预先定义的,也可以通过额外的一个或多个比特来指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信令中包括的多个指示信息指示多个信道的资源时,某些指示信息可以为空,下面以几种可能的情况举例说明。
1、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为空,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
2、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为空,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3、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为空,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反馈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反馈信道。
4、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为空,第一资源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其中,侧行反馈信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5、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为空,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
6、第一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第二指示信息为空,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
通过上述方法二,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同时指示多个信道的传输资源,可减少第一终端设备盲检和解调的工作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中,SFCI与数据的复用方式可以是打孔或速率匹配,即SFCI对数据进行打孔,或者数据围绕着SFCI进行速率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携带侧行反馈信息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中,SFCI与控制信息的复用方式可以是打孔或速率匹配或级联,即SFCI对控制信息进行打孔,或者控制信息围绕着SFCI进行速率匹配,或者SFCI与控制信息级联后发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具有如图10所示的结构,且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1000可包括处理模块1001以及收发模块1002。在实施中,终端设备1000还可具有存储模块1003,存储模块1003可与处理模块1001耦合,用于存储处理模块1001执行功能所需的程序、指令。
当终端设备1000执行第一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时,基于如图9所示的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1000中的处理模块1001可用于终端设备1000执行如S102、S103所示步骤,收发模块1002可用于终端设备1000执行如S101所示步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1001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一信令对应的PDCCH资源或PSCCH资源;
第一信令的长度;
第一信令的CRC使用的RNTI加扰;或者,
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当终端设备1000执行第二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时,基于如图9所示的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1000中收发模块1002可用于终端设备1000执行如S101所示步骤,处理模块1001可用于生成第一信令。
当终端设备1000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时,还可以执行如下可能的设计。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数据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和/或,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三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
和/或,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
和/或,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还可具有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1100具有的结构,其中,如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0中的处理器1101,可用于实现上述处理模块1001或处理模块1002所具有的功能,例如,处理器1101可用于终端设备1100执行如S102、S103所示步骤,收发器1102可用于实现上述收发模块1002所具有的功能,例如,收发器1102可用于终端设备1100执行如S101所示步骤。此外,收发器1102可与天线1103耦合,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100进行通信。示例性的,终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4,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器1104可以与处理器1101和/或收发器1102耦合,用于支持处理器1101调用存储器1104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涉及的步骤;另外,存储器1104还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例如,用于存储支持收发器1102实现交互所必须的数据、指令,和/或,用于存储终端设备11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所必须的配置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具有如图12所示的结构,且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行为功能。如图12所示,该网络设备1200可包括处理模块1201以及收发模块1202。在实施中,网络设备1200还可具有存储模块1203,存储模块1203可与处理模块1201耦合,用于存储处理模块1201执行功能所需的程序、指令。
基于如图9所示的通信方法,如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1200中的收发模块1002可用于网络设备1200执行如S101所示步骤。处理模块1201可用于网络设备1200生成第一信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的如下至少一项用于确定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第一信令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或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资源;
第一信令的长度;
第一信令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或者,
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数据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和/或,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以及第三信道的传输;或者,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一信道的传输,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二信道的传输,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第三信道的传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
和/或,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
和/或,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还可具有如图13所示网络设备1300具有的结构,其中,如图13所示的网络设备1300中的处理器1301,可用于实现上述处理模块1001所具有的功能,收发器1302可用于实现上述收发模块1002所具有的功能。此外,收发器1302可与天线1303耦合,用于支持网络设备1300进行通信。示例性的,网络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其它接口1304,用于支持网络设备1300通过有线方式进行交互,例如,其它接口1304可以是光纤链路接口,以太网接口,铜线接口等。示例性的,网络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05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器1305可以与处理器1301和/或收发器1302耦合,用于支持处理器1301调用存储器1305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网络设备1300涉及的步骤;另外,存储器1305还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例如,用于存储支持收发器1302实现交互所必须的数据、指令。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一些指令,这些指令被计算机调用执行时,可以使得计算机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在被计算机调用执行时可以完成方法实施例以及上述方法实施例任意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法。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执行时可以完成方法实施例以及上述方法实施例任意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法。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与收发器耦合,用于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方法,其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性的,这种结合可以允许流动液、电、电信号或其它类型信号在两个部件之间进行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发明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所述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或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传输所述侧行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信令用于调度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或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资源;
所述第一信令的长度;
所述第一信令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所述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所述数据的传输参数与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和/或,
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所述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
所述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所述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的传输;
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道的传输。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所述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
所述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所述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所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以及所述第三信道的传输;
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所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传输,所述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道的传输,所述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信道的传输。
12.如权利要求5至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
和/或,所述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
和/或,所述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生成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所述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接收响应或调度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的如下至少一项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信令用于调度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
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资源或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资源;
所述第一信令的长度;
所述第一信令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指示字段。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第一信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反馈信道、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所述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数据,所述数据的传输参数与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和/或,
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信道还用于承载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的传输参数与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传输参数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所述第二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第二信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所述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
所述第二信道承载数据时,所述第二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一传输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二信道的传输;
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一传输参数以及第二传输参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道的传输。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资源,所述第三资源用于传输承载控制信令和/或数据的第三信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道承载控制信令时,所述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和/或,
所述第三信道承载数据时,所述第三信道包括物理侧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三传输参数,所述第三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以及所述第三信道的传输;
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第四传输参数、第五传输参数以及第六传输参数,所述第四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的传输,所述第五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道的传输,所述第六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信道的传输。
24.如权利要求17至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令包括初传控制信令或重传控制信令;
和/或,所述数据包括初传数据或重传数据;
和/或,所述侧行反馈信息包括与初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或与重传数据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
25.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05220.3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26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220.3A CN11152659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0749757.9A EP3911094A4 (en) 2019-02-01 2020-01-20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1544620A JP7286776B2 (ja) 2019-02-01 2020-01-20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217026230A KR20210116589A (ko) 2019-02-01 2020-01-20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PCT/CN2020/073322 WO2020156339A1 (zh) 2019-02-01 2020-01-2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7/391,946 US20210368524A1 (en) 2019-02-01 2021-08-02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220.3A CN11152659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598A true CN111526598A (zh) 2020-08-11
CN111526598B CN111526598B (zh) 2022-04-22

Family

ID=7184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220.3A Active CN11152659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68524A1 (zh)
EP (1) EP3911094A4 (zh)
JP (1) JP7286776B2 (zh)
KR (1) KR20210116589A (zh)
CN (1) CN111526598B (zh)
WO (1) WO202015633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099A (zh) * 2014-04-24 2016-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70048922A1 (en) * 2014-04-24 2017-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leasing a sidelink radio bearer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793092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US20180035427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ng transmiss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08322414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1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8147965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side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4522B2 (en) * 2017-03-03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multiplexing of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and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0931426B2 (en) * 2017-08-10 2021-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CN110381599B (zh) * 2018-04-13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delink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ES2958062T3 (es) * 2018-12-29 2024-01-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ocedimiento, aparato y sistema de transmisión de datos para comunicación directa y dispositivo
US11496246B2 (en) * 2019-01-10 2022-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oper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sidelin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099A (zh) * 2014-04-24 2016-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70048922A1 (en) * 2014-04-24 2017-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leasing a sidelink radio bearer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793092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US20180035427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ng transmiss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08322414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1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8147965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side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16589A (ko) 2021-09-27
EP3911094A1 (en) 2021-11-17
WO2020156339A1 (zh) 2020-08-06
JP7286776B2 (ja) 2023-06-05
JP2022518604A (ja) 2022-03-15
EP3911094A4 (en) 2022-03-16
US20210368524A1 (en) 2021-11-25
CN111526598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859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09479314B (zh) 用于处理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冲突的方法和设备
AU20182370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22915B2 (en) V2X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method performed by V2X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CN11215370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2016737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598362B1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우선순위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14651409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harq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751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1169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侧行设备
US1184409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HARQ-AR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567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HARQ-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2371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자원들의 설정 방법
CN11152659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88081A1 (zh)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2089167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priority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128569A1 (en) A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438361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u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16958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38361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028633A1 (en) Techniques for latency-aware processing of radio frames
CN117997494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3543327A (zh)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240125465A (ko)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사이드링크 동기 신호 블록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8018154A (zh)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