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9020B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9020B
CN111509020B CN202010355048.XA CN202010355048A CN111509020B CN 111509020 B CN111509020 B CN 111509020B CN 202010355048 A CN202010355048 A CN 202010355048A CN 111509020 B CN111509020 B CN 111509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e layer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50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9020A (zh
Inventor
王俊强
张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50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9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9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9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9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9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弯折显示区向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弯折;在弯折显示区内,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光学结构层,沿着发光结构层指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未到达光学结构层时,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经过光学结构层后,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柔性显示面板。本发明可以改善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的视角色偏,提高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面板的开发进程逐渐加快。柔性显示面板因其低功耗、可弯曲和可折叠的特性,必将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并且未来柔性显示面板也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得到广泛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中,OLED显示屏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色域广、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的特性,OLED曲面显示屏也已经越来越多被用于手机显示上。
曲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两侧为呈一定弧度的曲面形状,相对于传统的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在屏幕左右两侧的可视角度更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佳的视觉感受。但是,当从上方正视曲面显示装置时,会发现曲面显示装置的曲面侧边存在显示画面色偏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改善侧边曲面的色偏问题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曲面侧边存在显示画面色偏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弯折显示区向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弯折;柔性显示面板至少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在弯折显示区内,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光学结构层,光学结构层位于发光结构层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发光结构层至少出射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在弯折显示区范围内,沿着发光结构层指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未到达光学结构层时,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经过光学结构层后,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柔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显示区范围内,发光结构层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光学结构层,光学结构层用于改变发光结构层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最终在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出射角度,具体为沿着发光结构层指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未到达光学结构层时,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第二出射光线更朝向位置出射。而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经过光学结构层后,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第二出射光线更朝向用户观察的位置出射,从而最终无论在平面显示区还是弯折显示区,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使第一出射光线均不能入射至用户观察的位置处,而第二出射光线尽量入射至用户观察的位置处,进而用户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和平面显示区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尽量实现了用户观察到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明显改善了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的视角色偏,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柔性显示面板沿A方向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柔性显示面板沿A方向侧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1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B2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B2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H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H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B2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沿着光学功能部的截面剖到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沿着光学功能部的截面剖到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9是图17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16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17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图15中弯折显示区内沿垂直于弯折轴的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中B2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图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柔性显示面板沿A方向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3和图4的局部放大图均以一个子像素301对应的面板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图4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4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4中以线条示意,则图4示意的图2中B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理解为弯折显示区AA2向背离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方向弯折,以下实施例的附图均为此意,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弯折显示区AA2向背离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方向(如图2中的方向K)弯折;可选的,弯折显示区AA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000至少包括:
衬底基板10;
阵列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发光结构层30,位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子像素301;
在弯折显示区AA2内,柔性显示面板000还包括光学结构层40,光学结构层40位于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的一侧;
发光结构层30至少出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
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经过光学结构层40后,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区AA包括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弯折显示区AA2可以包括位于弯折显示区AA2和平面显示区AA1交界位置处的弯折轴M,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以弯折轴M为轴线向背离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方向K弯折,形成了包括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可选的,弯折轴M平行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边缘0001(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衬底基板10为柔性基板,阵列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位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子像素301,可选的,阵列层20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光结构层30的子像素301发光与否。可选的,衬底基板10一侧还可以设置像素定义层50,像素定义层50用于限定出发光结构层30的各个子像素301的设置位置,阵列层20可以包括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有源层,还可以包括各个导电膜层之间的绝缘层,用以制作子像素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000还可以包括盖板、光学胶和薄膜封装层等(图中未填充)。
本实施例的发光结构层30至少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可以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同一个出射点出射,也可以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不同出射点出射,且无论在平面显示区AA1还是在弯折显示区AA2,发光结构层30均至少出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如图2所示)。当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同一个出射点出射时(未附图示意),该出射点位置处的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具有法线,则第一出射光线L1与该法线形成的夹角和第二出射光线L2与该法线形成的夹角不同,所以命名为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曲面在某点处的法线为垂直于该点切平面的向量)。同理,当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不同出射点出射时(如图3和图4所示),且第一出射光线L1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一个出射点N1出射,该出射点N1位置处的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具有法线F11,第二出射光线L2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另一个出射点N2出射时,该出射点N2位置处的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具有另一条法线F21,则第一出射光线L1与其自身的法线F11形成的夹角和第二出射光线L2与其自身的法线F21形成的夹角不同,所以命名为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为了清楚区分本实施例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图2-图4中以实线和虚线区别示意。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4,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柔性显示面板000还包括光学结构层40,光学结构层40位于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的一侧,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具体为,第一出射光线L1在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在发光结构层30的出光面30A(这里指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具有法线F11,第二出射光线L2在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在发光结构层30的出光面30A(这里指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具有法线F21,则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表示第一出射光线L1与其法线F11形成的夹角大小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与其法线F21形成的夹角大小,并且此时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第一出射光线L1的出射光路比第二出射光线L2的出射光路更靠近平面显示区AA1。而如图3所示,在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同样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从发光结构层30的出光面30A(这里指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出射且未到达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时,第一出射光线L1与其法线F11形成的夹角大小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与其法线F21形成的夹角大小。
继续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经过光学结构层40后,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具体为,第一出射光线L1在经过光学结构层40后在光学结构层40的出光面40A(这里指光学结构层4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出射)上具有法线F12,第二出射光线L2在经过光学结构层40后在光学结构层40的出光面40A(这里指光学结构层4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出射)上具有法线F22,则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表示第一出射光线L1与其法线F12形成的夹角大小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与其法线F22形成的夹角大小,并且此时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第二出射光线L2的出射光路比第一出射光线L1的出射光路更靠近平面显示区AA1。而如图3所示,在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到达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后,由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未设置光学结构层40,因此此时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第一出射光线L1与其法线F11形成的夹角大小仍然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与其法线F21形成的夹角大小。
由上可知,假设用户的观看视角在图2-图4中的R位置处(相当于人眼),即当用户在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平面显示区AA1正上方,以相当于正视角的角度观看该柔性显示面板时,对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而言,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即为R位置的大视角的光线,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即为R位置的趋向于正视角的光线,可选的,平面显示区AA1内,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时,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出射至R位置(图中未示意)。
相关技术中,若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的结构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的结构相同,如图5-图7所示,图5是相关技术中的柔性显示面板00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B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7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7中以线条示意。相关技术中的柔性显示面板000’,也包括衬底基板10’、阵列基板20’、像素定义层50’、发光结构层30’和子像素301’。在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从发光结构层30’的出光面30A’出射且未到达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时,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到达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后,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仍然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同样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从发光结构层30’的出光面30A’出射且未到达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时,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到达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后,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仍然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
最终,在R’位置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在整个柔性显示面板000’中存在光程差或出光共振波长不同,所以用户看到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的光谱不同,进而用户在R’位置处观看该柔性显示面板时,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存在比较明显的视角色偏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存在比较明显的视角色偏现象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光学结构层40,光学结构层40用于改变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最终在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上的出射角度,具体为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L2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L1,第二出射光线L2更朝向R位置出射;而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经过光学结构层40后,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L2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L1,第二出射光线L2更朝向R位置出射,从而最终无论在平面显示区AA1还是弯折显示区AA2,在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使第一出射光线L1均不能入射至R位置处,而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入射至R位置处,进而用户在R位置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和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实现了入射至R位置处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明显改善了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光学结构层40仅需满足位于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即可,而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还可以有其他膜层结构,例如封装结构层等。本实施例对光学结构层40相对于封装结构层或其他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膜层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位于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且能够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8-图10,图8是图1的柔性显示面板沿A方向侧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B1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B2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并且图10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10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10中以线条示意,本实施例中,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沿着发光结构层30指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方向Z:第二出射光线L2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第二出射光线L2与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法线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20°,其中该法线的位置与第二出射光线L2在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出射点对应,具体为,第二出射光线L2在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的出射位置为第二出射光线L2的出射点N2,出射点N2位置处的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具有法线F21,第二出射光线L2与法线F21形成的夹角γ的范围为0°-20°。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第二出射光线L2未到达光学结构层40时,第二出射光线L2在发光结构层30的出光面30A(这里指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一侧的表面)上具有法线F21,第二出射光线L2与该法线F21形成的夹角γ的范围为0°-20°,即只要上述范围内的第二出射光线L2即图9和图10所示的范围D内的第二出射光线L2,均可以通过光学结构层40来改变第二出射光线L2最终在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上的出射角度,并使该范围D内的第二出射光线L2均能够尽量入射至R位置处,进而使用户在R位置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和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实现了入射至R位置处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1-图13,图11是图2中B2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H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H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并且图11-13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11-13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11-13中以线条示意,本实施例中,光学结构层40包括第一光学结构层401和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第二光学结构层402覆盖第一光学结构层401;其中,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
第一光学结构层401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光学功能部4011,可选的,由于弯折显示区AA2内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为一曲面,因此多个光学功能部4011在平行于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一个曲面上阵列排布。如图12和图13所示,光学功能部4011至少包括第一底面4011A、第一侧面4011B,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底面4011A和第一侧面4011B连接的第二侧面4011C,第一底面4011A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相互平行(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弯折显示区AA2内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为一曲面,因此第一底面4011A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相互平行,即当第一底面4011A足够大时可为一曲面,第一底面4011A较小时,可以将其视为一平面,图12和图13以第一底面4011A为曲面进行示意说明),第一底面4011A与第一侧面4011B相交位置处,第一底面4011A的切面为第一切面G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图12和图13为二维视图,因此第一切面G1示意成一条直线,实际为一个平面),第一侧面4011B与第一切面G1的夹角θ范围为60°-90°;
其中,第一侧面4011B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第二侧面4011C背离平面显示区AA1,第二侧面4011C为全反射功能面。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光学结构层40包括第一光学结构层401和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第二光学结构层402覆盖第一光学结构层401,通过设置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且第一光学结构层401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光学功能部4011,每个光学功能部4011具有能够将入射至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第二出射光线L2进行全反射的全反射功能面,还可以具有能够将入射至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第一出射光线L1进行折射的第一侧面4011B,且第一侧面4011B与第一切面G1的夹角θ范围为60°-90°,可以更好的将第一出射光线L1进行折射,实现通过光学结构层40来改变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最终在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上的出射角度,使第二出射光线L2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L1,第二出射光线L2更朝向R位置出射,从而最终无论在平面显示区AA1还是弯折显示区AA2,在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使第一出射光线L1均不能入射至R位置处,而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入射至R位置处,尽量实现了入射至R位置处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明显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侧面4011C为全反射功能面,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入射至第二侧面4011C时,入射角比较大,甚至大于全反射角时,大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出射光线L2在第二侧面4011C处均发生全反射,使其最终从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出射的出射角度发生改变。这里的全反射角指的是在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处,第二出射光线L2从第一光学结构层401入射至第二光学结构层402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为90度时对应的入射角η即为全反射角,且sinη=n2/n1,其中n1是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n2是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n1大于n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1-图13,本实施例中,第一出射光线L1经过第一侧面4011B折射,且第二出射光线L2经过第二侧面4011C全反射后,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为全反射功能面,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一侧面4011B为折射功能面,从而可以使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经过第一侧面4011B折射后,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经过第二侧面4011C全反射后,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的光路的出射方向发生改变,第一出射光线L1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L2朝向平面显示区AA1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L2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L1,第二出射光线L2更朝向R位置出射(如图11所示),从而最终无论在平面显示区AA1还是弯折显示区AA2,在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使第一出射光线L1均不能入射至R位置处,而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入射至R位置处,进而用户在R位置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和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实现了入射至R位置处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明显改善了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4和图11-图13,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范围为n1,其中,1.5≤n1≤2;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范围为n2,其中,1.2≤n2≤1.6。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可选的,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范围为n1,其中,1.5≤n1≤2;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范围为n2,其中,1.2≤n2≤1.6。由于光学结构层4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还可以有其他膜层结构,例如封装结构层、光学胶、盖板等,光学结构层40背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也可以有其他膜层结构,例如封装结构层、发光结构层30、像素定义层等。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在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n1大于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n2的同时,还为了匹配光学结构层40两侧的面板其他各个膜层的折射率,使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折射率范围为n1,1.5≤n1≤2;第二光学结构层402的折射率范围为n2,1.2≤n2≤1.6,从而满足面板的出射光线经过面板的各个膜层的折射、经过光学结构层40的出射角度改变,最终用户在R位置观察到的光线能够是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和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实现入射至R位置处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品质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4、图11、图14是图2中B2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并且图14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14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14中以线条示意,本实施例中,子像素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光学功能部4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交叠。
可选的,一个光学功能部4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子像素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如图14所示);
或者,多个光学功能部4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子像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光学功能部4011与发光结构层30的各个子像素301的位置对应关系,其中,可选的,每个光学功能部4011可制作的稍大些,例如一个光学功能部4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子像素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如图14所示),在实现光学功能部4011对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各个光学功能部4011的制作效率。可选的,多个光学功能部4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覆盖一个子像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如图11所示),在实现光学功能部4011对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将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各个光学功能部4011制作的稍密集些,便于改变所有第一出射光线L1和所有第二出射光线L2的出射角度,更好的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品质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7,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沿着光学功能部的截面剖到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5中沿着光学功能部的截面剖到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并且图16-17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16-17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16-17中以线条示意,本实施例中,光学功能部4011为沿着弯折显示区AA2的弯折轴M延伸的棱镜结构,棱镜结构的截面A-A’为扇形或直角三角形,棱镜结构的截面A-A’为垂直于弯折轴M且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平面。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第一光学结构层40光学功能部4011可以为棱镜结构,且该棱镜结构沿着弯折显示区AA2的弯折轴M延伸,从而可以使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所有第一出射光线L1和所有第二出射光线L2均可以通过棱镜结构的光学功能部4011实现改变出射方向的目的。可选的,沿垂直于弯折轴M的方向,可排布设置多个沿着弯折显示区AA2的弯折轴M延伸的棱镜结构,以进一步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品质的效果。并且,本实施例还将棱镜结构的截面A-A’设计为扇形或直角三角形,其中,当棱镜结构的截面A-A’设计为扇形(如图16所示),则扇形的两条半径所在边即为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一底面4011A与截面A-A’的交线和第一侧面4011B与截面A-A’的交线,扇形的圆弧即为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与截面A-A’的交线;当棱镜结构的截面A-A’设计为直角三角形(如图17所示),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即为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一底面4011A与截面A-A’的交线和第一侧面4011B与截面A-A’的交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为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与截面A-A’的交线,从而可以满足光学功能部4011对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5-图17,本实施例中,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底面4011A的方向凸起,或者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为平面。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光学功能部4011的结构只需满足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底面4011A的方向凸起(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侧面4011B的方向凸起)或者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为平面,则均可以通过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各个光学功能部4011实现对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品质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5-图17、图18-图21,图18是图16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一种局部放大图,图19是图17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一种局部放大图,图20是图16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图21是图17中的一个光学功能部对应面板膜层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中,光学功能部4011包括第一截面A-A’(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棱镜结构的截面,所以用相同标号示意),第一截面A-A’垂直于第一侧面4011B,且第一截面A-A’垂直于第一底面4011A,第二侧面401C与第一截面A-A’的交线为第一交线P;
第一交线P与第一底面4011A的交点为第一端点P1,第一交线P与第一侧面4011B的交点为第二端点P2,第一端点P1和第二端点P2的连线位于第一交线P靠近第一底面4011A的一侧,或者第一端点P1和第二端点P2的连线与第一交线P重合。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光学功能部4011的结构可以为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底面4011A的方向凸起(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侧面4011B的方向凸起)或者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为平面,即第二侧面401C与第一截面A-A’的交线为第一交线P,第一交线P与第一底面4011A的交点为第一端点P1,第一交线P与第一侧面4011B的交点为第二端点P2,第一端点P1和第二端点P2的连线位于第一交线P靠近第一底面4011A的一侧,则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底面4011A的方向凸起(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侧面4011B的方向凸起),第一端点P1和第二端点P2的连线与第一交线P重合,则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为平面。本实施例概括了第一光学结构层401的各个光学功能部4011可以实现对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的效果的结构,从而使光学功能部4011的形状多样化,满足需求的同时设置更加灵活。
可选的,如图18-图21所示,第一交线P包括直线和/或弧线;
当第一交线P为一段弧线时(如图18所示),第一端点P1的切线与第一底面4011A(第一底面4011A为曲面时,也可为第一底面4011A在第一端点P1位置处的切面)的夹角为α,第二端点P2的切线与第一侧面4011B的夹角为β;
当第一交线P为一段直线时(如图19所示),第二侧面4011C与第一底面4011A(第一底面4011A为曲面时,也可为第一底面4011A在第一端点P1位置处的切面)的夹角为α,第二侧面4011C与第一侧面4011B的夹角为β;
当第一交线P为至少一段弧线和一段直线时(如图20所示),第一交线P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线P01和第一直线P02,第一弧线P01与第一侧面4011B连接,第一弧线P01与第一侧面4011B的交点为第二端点P2,第一直线P02与第一底面4011A连接;第一直线P02与第一底面4011A(第一底面4011A为曲面时,也可为第一底面4011A在第一端点P1位置处的切面)的夹角为α,第二端点P2的切线与第一侧面4011B的夹角为β;
当第一交线P为多段直线时(如图21所示),第一交线P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直线P03、第三直线P04、第四直线P05,第二直线P03与第一侧面4011B连接,第四直线P05与第一底面4011A连接,第三直线P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直线P03和第四直线P05连接;第四直线P05与第一底面4011A(第一底面4011A为曲面时,也可为第一底面4011A在第一端点P1位置处的切面)的夹角为α,第二直线P03与第一侧面4011B的夹角为β;可选的,图18-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65°≤α≤90°,65°≤β≤90°,可以通过在该角度范围内调整光学功能部4011的形状,匹配光学功能部4011能够实现对光线折射和全反射的效果,改善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8-图21仅是示例性画出光学功能部4011的形状,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形状,仅需满足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底面4011A的方向凸起(第二侧面4011C向远离第一侧面4011B的方向凸起)或者光学功能部4011的第二侧面4011C为平面,能够实现折射和全反射效果,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5和图22,图22是图15中弯折显示区AA2内沿垂直于弯折轴M的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22以光学功能部4011的截面A-A’为直角三角形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时,还可以为上述实施例的其他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的面板膜层结构,图22以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的面板为平面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的是,实际情况下,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的面板为曲面。本实施例中,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沿第一方向X,第一光学结构层401至少包括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和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位于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远离平面显示区AA1的一侧,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的夹角α大于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的夹角α,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的夹角β小于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的夹角β;其中,第一方向X为沿着衬底基板10所在面(实际实施时,衬底基板10所在面为曲面),由平面显示区AA1指向弯折显示区AA2的方向。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由于沿着衬底基板10所在面,由平面显示区AA1指向弯折显示区AA2的方向,越远离平面显示区AA1的子像素301相对于平面显示区AA1内的子像素的倾斜角会越大,即越远离平面显示区AA1的子像素301对应的出射光线越难进入R位置处用户眼中,因此本实施例为了改善此现象,设置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沿着衬底基板10所在面,由平面显示区AA1指向弯折显示区AA2的方向,至少包括靠近平面显示区AA1的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和远离平面显示区AA1的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的夹角α大于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的夹角α,第一光学功能部40111的夹角β小于第二光学功能部40112的夹角β,可选的,同一个子像素301位置处对应的光学功能部4011的夹角α可以相同,同一个子像素301位置处对应的光学功能部4011的夹角β可以相同,同一个子像素301位置处对应的光学功能部4011的夹角α可以相同,同一个子像素301位置处对应的光学功能部4011的夹角β可以相同,工艺上便于制作(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使沿着衬底基板10所在面,由平面显示区AA1指向弯折显示区AA2的方向,光学功能部40111的夹角α逐渐减小而夹角β逐渐增大,从而使距离平面显示区AA1较远的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边缘0001的各个子像素的出射光线均能进入R位置处用户眼中,避免显示面板出现边缘黑屏现象,有利于提高光线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图11和图23,图23是图2中B2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23的局部放大图以一个子像素301对应的面板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图23中示意了参考面O,参考面O为平行于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由于图23为二维视图,因此参考面O在图23中以线条示意),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000还包括封装结构层60(图中未填充),封装结构层6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阵列层20的一侧;光学结构层40位于封装结构层60靠近阵列层20的一侧(如图23所示),或者光学结构层40位于封装结构层60远离阵列层20的一侧(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发光结构层30远离阵列层20的一侧即发光结构层3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的一侧还可以有其他膜层结构,例如封装结构层60,其中,光学结构层40可以位于封装结构层60远离阵列层20的一侧(如图11所示),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经过封装结构层60后,可以光学结构层40改变最终出射至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出射角度。可选的,光学结构层40还可以位于封装结构层60靠近阵列层20的一侧(如图23所示),此时封装结构层对光学结构层40出射光线的方向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光学结构层40的参数来削弱或抵消。本实施例的封装结构层60无论在光学结构层40的哪一侧,均能够使最终无论在平面显示区AA1还是弯折显示区AA2,在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第一出射光线L1均不能入射至R位置处,而第二出射光线L2尽量入射至R位置处,用户在R位置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和平面显示区AA1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E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L2,实现了入射至R位置处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改善了平面显示区AA1和弯折显示区AA2的视角色偏,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中,光学结构层40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光学结构层40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例如树脂等,可以采用涂布或打印的制作工艺设置于发光结构层3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E的一侧。本实施例设置光学结构层40的材料为有机材料,由于有机材料容易弯曲,因此可以在弯折显示区AA2范围内,实现通过光学结构层40改变发光结构层30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L1和第二出射光线L2最终在柔性显示面板000出光面上的出射角度的同时,还能够不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性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1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000。图24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柔性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显示区范围内,发光结构层朝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光学结构层,光学结构层用于改变发光结构层出射的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最终在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上的出射角度,具体为沿着发光结构层指向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未到达光学结构层时,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第二出射光线更朝向位置出射。而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经过光学结构层后,第一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小于第二出射光线朝向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此时,第二出射光线相比于第一出射光线,第二出射光线更朝向用户观察的位置出射,从而最终无论在平面显示区还是弯折显示区,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使第一出射光线均不能入射至用户观察的位置处,而第二出射光线尽量入射至用户观察的位置处,进而用户观察到的光线为弯折显示区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和平面显示区范围内从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出射的第二出射光线,尽量实现了用户观察到的光线的光谱一致,明显改善了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的视角色偏,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平面显示区和弯折显示区,所述弯折显示区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弯折;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至少包括:
衬底基板;
阵列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发光结构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子像素;
在所述弯折显示区内,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光学结构层,所述光学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光学结构层包括第一光学结构层和第二光学结构层,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层覆盖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层的折射率;
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光学功能部,所述光学功能部至少包括第一底面、第一侧面,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交位置处,所述第一底面的切面为第一切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切面的夹角范围为60°-90°;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所述第二侧面背离所述平面显示区,所述第二侧面为全反射功能面;
所述发光结构层至少出射第一出射光线和第二出射光线;
在所述弯折显示区范围内,沿着所述发光结构层指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出射光线和所述第二出射光线未到达所述光学结构层时,所述第一出射光线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大于所述第二出射光线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所述第一出射光线和所述第二出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结构层后,所述第一出射光线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小于所述第二出射光线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显示区范围内,沿着所述发光结构层指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二出射光线未到达所述光学结构层时,所述第二出射光线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法线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20°,其中所述法线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出射光线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出射点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侧面折射,且所述第二出射光线经过所述第二侧面全反射后,所述第一出射光线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小于所述第二出射光线朝向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倾斜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的折射率范围为n1,其中,1.5≤n1≤2;
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层的折射率范围为n2,其中,1.2≤n2≤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所述光学功能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互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光学功能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一个所述子像素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
或者,多个所述光学功能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一个所述子像素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部为沿着所述弯折显示区的弯折轴延伸的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的截面为扇形或直角三角形,所述棱镜结构的截面为垂直于所述弯折轴且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部的所述第二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一底面的方向凸起,或者所述光学功能部的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部包括第一截面,所述第一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第一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截面的交线为第一交线;
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第一底面的交点为第一端点,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交点为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连线位于所述第一交线靠近所述第一底面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连线与所述第一交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线包括直线和/或弧线;
当所述第一交线为一段弧线时,所述第一端点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底面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端点的切线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夹角为β;
当所述第一交线为一段直线时,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夹角为β;
当所述第一交线为至少一段弧线和一段直线时,所述第一交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线和第一直线,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交点为所述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底面连接;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底面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端点的切线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夹角为β;
当所述第一交线为多段直线时,所述第一交线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直线、第三直线、第四直线,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四直线与所述第一底面连接,所述第三直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四直线连接;所述第四直线与所述第一底面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夹角为β;
其中,65°≤α≤90°,65°≤β≤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折显示区范围内,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层至少包括第一光学功能部和第二光学功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光学功能部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部远离所述平面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功能部的夹角α大于所述第二光学功能部的夹角α,所述第一光学功能部的夹角β小于所述第二光学功能部的夹角β;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所述衬底基板所在面,由所述平面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显示区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结构层,所述封装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阵列层的一侧;
所述光学结构层位于所述封装结构层靠近所述阵列层的一侧,或者所述光学结构层位于所述封装结构层远离所述阵列层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CN202010355048.XA 2020-04-29 2020-04-29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509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048.XA CN111509020B (zh) 2020-04-29 2020-04-29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048.XA CN111509020B (zh) 2020-04-29 2020-04-29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9020A CN111509020A (zh) 2020-08-07
CN111509020B true CN111509020B (zh) 2022-08-02

Family

ID=71864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5048.XA Active CN111509020B (zh) 2020-04-29 2020-04-29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90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578B (zh) * 2020-09-14 2022-05-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8526B (zh) * 2020-09-28 2022-10-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33556B (zh) * 2020-10-29 2022-04-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9956B (zh) * 2020-10-29 2022-10-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20960B (zh) * 2020-11-19 2022-09-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112928A (zh) * 2021-03-19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3471383B (zh) * 2021-06-24 2022-08-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17915691A (zh) * 2021-08-23 2024-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13813B (zh) * 2022-02-25 2023-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815411B (zh) * 2022-05-09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973948B (zh) * 2022-05-19 2024-0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
CN115331561B (zh) * 2022-08-31 2024-0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3505B1 (ko) * 2015-09-30 2022-08-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77818B1 (ko) * 2016-01-05 2022-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316949B (zh) * 2017-07-11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66441B (zh) * 2018-04-28 2021-03-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598130B (zh) * 2018-05-18 2021-08-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216584B (zh) * 2018-08-30 2020-09-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面板
CN209880622U (zh) * 2019-04-08 2019-12-3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9020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9020B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3454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0834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81018B2 (en) Light collimating thin film, edge-type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1136635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48036B2 (en) Multiview displays having a reflective support structure
CN109239830B (zh) 光学膜、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8036441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07342B2 (en) Optical collimation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96314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979374U (zh) 调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23355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916410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110785683A (zh) 微棱镜多光束元件背光体及使用其的多视图显示器
JP5699375B2 (ja) 面光源装置、透過型表示装置
WO2013081038A1 (ja) 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4355669A (zh) 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14415267A (zh) 一种光学膜片及显示屏
CN114002879A (zh) 光学膜片和显示装置
WO2013089172A1 (ja) 光源装置、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9164100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221613049U (zh) 逆棱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器件
CN114035378B (zh) 显示装置
CN115437177B (zh) 拼接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8384400U (zh) 拼接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