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7442B - 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7442B
CN111497442B CN202010074984.3A CN202010074984A CN111497442B CN 111497442 B CN111497442 B CN 111497442B CN 202010074984 A CN202010074984 A CN 202010074984A CN 111497442 B CN111497442 B CN 1114974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fixing portion
detector
metal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49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7442A (zh
Inventor
鹫尾裕一
藤原大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9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7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7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7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2Controlling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image-based controlling of the irradiation zone or control of the dur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介质的温度产生误差的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介质加热装置(31)具备:支承被输送的介质(99)的支承部、加热支承于支承部(32)的介质(99)的加热部、以及检测支承部(32)的温度的检测器(35),支承部包括具有作为支承面的第一表面的金属板(36),金属板(36)的端部朝向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金属板(36)固定于固定部(36F)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该固定部(36F)旁边的固定部(36F),在宽度方向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设定在彼此相邻的固定部(36F)之间。

Description

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介质加热装置具备:以支承面来支承被输送的介质的支承部、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加热部、位于相邻的第一加热部之间并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加热部、以及检测支承部的温度的检测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2750号公报
在这样的介质加热装置中,为了以合适的温度加热介质,而基于检测器检测出的温度来控制加热器的驱动。另一方面,因热膨胀而产生变形的支承部在支承面的一部分与介质之间形成间隙,使支承面与介质之间的距离产生偏差。其结果,检测器检测的温度产生误差,有可能导致介质的温度过高或者介质的温度过低。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介质加热装置具备: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被输送的介质;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所述支承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所述金属板的端部朝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介质加热装置具备: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介质;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所述支承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金属板中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部分更向由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一侧突出的部分的温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被输送的介质;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所述支承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所述金属板的端部朝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具备介质加热装置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功能性示出介质加热装置所具备的温度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介质加热装置所具备的金属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图1的V-V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液体喷出装置;12…壳体;13…基座;14…输送部;16…载置部;17…卷绕部;18…张力杆;21…第一支承台;22…第二支承台;25…第一辊;26…第二辊;28…喷出部;29…滑架;31…介质加热装置;32…支承部;33…第一加热器;34…第二加热器;35…检测器;36…第一支承部;36F…第一凹部;36P…第一金属板;36S…第一表面;37…第二支承部;37P…第二金属板;37F…第二凹部;38…第三支承部;38P…第三金属板;41…加热器管;42…外壳;43…循环部;44…循环路径;45…风扇;46…进气口;47…送风口;48…反射板;50…控制部;61…侧架;62…固定部;63…螺栓;99…介质;100…卷状体;101…峰值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备介质加热装置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出装置例如是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来记录字符、照片等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向被输送的介质99喷出液体的喷出部28。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加热被输送的介质99的介质加热装置31。本实施方式的介质加热装置31使被喷出部28喷出液体的介质99干燥。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壳体12。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支承壳体12的基座13。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2位于基座13的上方。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输送介质99的输送部14。输送部14设在壳体12内。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4输送载置于壳体12外的介质99。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能够载置将介质99叠绕而成的卷状体100的载置部16。载置部16例如安装于基座13。载置部16将被喷出液体前的介质99叠绕而成的卷状体10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状态。若驱动输送部14,则介质99从卷状体100抽出。
需要注意的是,被液体喷出装置11喷出液体的介质99也可以是从载置于液体喷出装置11所设置的设置面上的卷状体100抽出的介质99。另外,被液体喷出装置11喷出液体的介质99还可以是从支承于与液体喷出装置11不同的装置的卷状体100抽出的介质99。被液体喷出装置11喷出液体的介质99不限于从卷状体100抽出的介质99。例如,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向折叠纸那样的长条的介质99喷出液体,还可以对作为介质99的裁纸喷出液体。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卷绕介质99的卷绕部17。卷绕部17例如安装于基座13。卷绕部17将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卷绕成卷状体100。需要指出,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是将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输送到不同于液体喷出装置11的装置的构成。液体喷出装置11还可以是使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卷绕于不同于液体喷出装置11的装置的构成。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对介质99赋予张力的张力杆18。根据卷绕部17处的介质99的进给量与输送部14处的介质99的进给量之差,卷绕部17与输送部14之间的介质99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张力杆18根据卷绕部17与输送部14之间的介质99的长度进行位移。如此,通过接触于介质99的张力杆18进行位移而对介质99赋予合适的张力。通过张力杆18对介质99赋予张力,从而液体喷出装置11能够对介质99高精度地喷出液体。本实施方式的张力杆18与介质99中已通过介质加热装置31的部分接触。
张力杆18例如安装于基座13。张力杆18也可以安装为相对于基座13能够位移。这样一来,通过使张力杆18进行位移而能够调节对介质99赋予的张力的大小。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第一支承台21以及第二支承台22。第一支承台21以及第二支承台22支承被输送部14输送的介质99。第一支承台21以及第二支承台22在介质99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按照第一支承台21、第二支承台22的顺序的位置。第二支承台22位于壳体12内。
喷出部28位于壳体12内。本实施方式的喷出部28与第二支承台22相对。喷出部28向由第二支承台22支承并与喷出部28相对的介质99的第一面喷出液体。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搭载喷出部28的滑架29。滑架29对被输送的介质99进行扫描。即,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是喷出部28对介质99进行扫描的串行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是喷出部28在介质99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设置为长条的行式打印机。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4具备第一辊25以及第二辊26。第一辊25以及第二辊26在夹着介质99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来输送介质99。第一辊25以及第二辊26在第一支承台21与第二支承台22之间夹着介质99。
接下来,对介质加热装置31进行说明。
介质加热装置31具备:支承介质99的支承部32、与支承部32相对的第一加热器33、以及安装于支承部32的第二加热器34。第一加热器33以及第二加热器34是加热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32用支承面支承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支承部32的支承面是支承部32中与第一加热器33相对的面。第一加热器33从介质99中被喷出有液体的第一面加热介质99。
支承部32具备:第一支承部36,第二加热器34安装于第一支承部36;以及第二支承部37,沿着被输送的介质99的输送方向位于第一支承部36的下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37的包括其上游端在内的一部分与第一加热器33相对。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99的方向是输送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32具有沿着输送方向位于第一支承部36的上游的第三支承部38。第一支承部36、第二支承部37以及第三支承部38沿着输送方向按照第三支承部38、第一支承部36、第二支承部37的顺序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承部38的包括下游端在内的一部分与第一加热器33相对。第三支承部38的包括上游端在内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36、第二支承部37以及第三支承部38具备包括支承面的金属板。金属板例如由厚度约为2mm的铝材或SUS材构成。铝材例如是JIS H 4000所规定的材料。由此,能够提高介质99中的温度均匀性以及第二加热器34对介质99的加热效率。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器33具备:加热由支承部32所支承的介质99的加热器管41、收容加热器管41的外壳42、以及使气体在外壳42内循环的循环部43。外壳42的开口朝向支承部32的支承面。
加热器管41与接触于介质99的面即支承部32的支承面相对。加热器管41在介质99的宽度方向上长。加热器管41加热由支承部32支承的介质99。由此,使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干燥。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加热器33具有两个加热器管41。两个加热器管41具有使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两个加热器管41的延伸方向与支承部32的支承面平行。
循环部43具备:气体流动的循环路径44以及位于循环路径44的风扇45。循环路径44是连接吸入气体的进气口46与送出气体的送风口47的流路。循环路径44以包围加热器管41的方式延伸。进气口46与第二支承部37相对。送风口47与第三支承部38相对。循环部43使由第一加热器33及第二加热器34加热后的气体在外壳42内循环。由此,在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上促进干燥。
介质加热装置31也可以具有将第一加热器33输出的热朝向支承部32反射的反射板48。由此,能够向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有效地传导第一加热器33输出的热。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加热器34是片状的发热体。第二加热器34安装于第一支承部36的背面。第二加热器34输出的热通过第一支承部36传导至介质99。由此,从第二面加热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
介质加热装置31对在支承部32的支承面上输送的介质99确定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是在驱动第一加热器33而未驱动第二加热器34的状态下介质99中温度最高的位置。
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与第一加热器33相对。在驱动第一加热器33而未驱动第二加热器34的状态下,从作为介质99的一部分的对象部分被运送到支承面上起直到到达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为止,对象部分中的温度上升。
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例如通过以一定速度输送在表面具备温度传感器的干燥后的介质99而确定。即,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基于介质99所具备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而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以最低速度输送介质99时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确定第一加热器33的峰值位置101。
介质加热装置31具备检测第一支承部36的温度的检测器35。检测器35例如是热敏电阻等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或者红外温度传感器等非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器35将检测出的第一支承部36的温度转换为电信号。检测器35将第一支承部36的背面中未安装有第二加热器34的范围作为检测位置。
如图2所示,介质加热装置31具备控制部50。控制部50基于通过检测器35检测的温度来控制第一加热器33及第二加热器34的输出。即,控制部50存储干燥介质99的最低温度以上且介质99不会受到热造成的损害的温度以下的设定范围。于是,控制部50控制第一加热器33以及第二加热器34的输出,使得由检测器35所检测的温度为设定范围内的规定值。
接下来,对支承部32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支承部36沿着介质99的输送方向Y被夹在第二支承部37与第三支承部38之间。第一支承部36具备作为支承面的第一表面36S。第一支承部36具备包括第一表面36S的第一金属板36P。
第一金属板36P沿着介质99的输送方向Y以及与输送方向Y正交的宽度方向X拓展。第一金属板36P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一条的带状。在第一金属板36P中,输送方向Y上的端部36L朝向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弯曲。
另外,第二支承部37也包括第二金属板37P,第二金属板37P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一条的带状。另外,在第二金属板37P中,输送方向Y上的端部37L也朝向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弯曲。另外,第三支承部38也包括第三金属板38P,第三金属板38P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一条的带状。另外,在第三金属板38P中,输送方向Y上的端部38L也朝向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弯曲。
第一金属板36P以第一金属板36P中的下游侧的端部36L与第二金属板37P中的上游侧的端部37L抵接的方式在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由螺栓63固定于多个固定部62。另外,第一金属板36P以第一金属板36P中的上游侧的端部36L与第三金属板38P中的下游侧的端部38L抵接的方式由螺栓63固定于多个固定部62。
第一金属板36P具备供螺栓63插入通过的第一凹部36F。第一凹部36F具有供螺栓63的轴部插入通过的贯通孔并收容螺栓63的头部。另外,第二金属板37P也具备供螺栓63插入通过的第二凹部37F。第二凹部37F与第一凹部36F同样地,具有供螺栓63的轴部插入通过的贯通孔并收容螺栓63的头部。
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X上空出间隔排列的多个固定部62构成一行固定部62R。一行固定部62R中的各固定部62在输送方向Y上的位置与其它固定部62在输送方向Y上的位置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行固定部62R由四个固定部62构成。于是,第一金属板36P固定于在输送方向Y上空出间隔而排列的两个一行固定部62R。
换言之,在输送方向Y上空出间隔排列的多个固定部62构成一列固定部62C。一列固定部62C中的各固定部62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与其它固定部62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列固定部62C由两个固定部62构成。于是,第一金属板36P固定于在宽度方向X上空出相等间隔而排列的四个一列固定部62C。
第二加热器34遍及第一支承部36在宽度方向X上的几乎整个范围地沿宽度方向X延伸。在第一支承部36的背面安装有在输送方向Y上排列的两个第二加热器34。固定第一金属板36P的两个一行固定部62R以在输送方向Y上将两个第二加热器34夹在之间的方式位于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
检测器35检测温度的对象位置即检测位置为两个第二加热器34的间隙。在宽度方向X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处于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中的一方是第一固定部的一例,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中的另一方是位于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的一例。在宽度方向X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宽度方向X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需要指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靠近中点的位置也包括中点。
在输送方向Y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也处于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在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中的一方是第一固定部的一例,在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中的另一方是位于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三固定部的一例。在输送方向Y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输送方向Y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
第二金属板37P固定于在宽度方向X上空出相等间隔而排列的多个固定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37的金属板固定于一行固定部62R。
支承部32在宽度方向X上具备一组侧架61。固定第一金属板36P的多个固定部62以及固定第二金属板37P的多个固定部62固定于架设在一组侧架61上的支承框架。
介质加热装置31根据向介质99输入的热量和加热介质99的时间,确定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的干燥情况。为了快速干燥介质99,可以快速使介质99成为高温。为了快速使介质99成为高温,提高支承部32的支承面上的温度即可。但是,若支承面上的温度超过设定范围而介质99的温度过高,则存在介质99受到热造成的损害的风险。另外,若支承面上的温度低于设定范围而介质99的温度过低,则存在介质99的干燥不充分的风险。
尤其是,在具有朝向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端部36L的第一金属板36P中,宽度方向X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一部分由于第一金属板36P的热膨胀而易于朝介质突出。另外,输送方向Y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之间的一部分也由于第一金属板36P的热膨胀而易于朝介质突出。于是,若在第一金属板36P上产生热膨胀导致的变形,则会在第一表面36S的一部分与介质99之间产生间隙,第一表面36S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产生偏差。第一表面36S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的偏差可能招致第一金属板36P上的温度的偏差,使得采用第一金属板36P的温度的第一加热器33以及第二加热器34的驱动量产生误差。
如图4所示,若在第一金属板36P上产生热膨胀导致的变形,则在输送方向Y上,在第一表面36S的一部分与介质99之间产生间隙,第一表面36S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产生偏差。在第一金属板36P中离介质99最近的一部分与离介质99最远的一部分之间,由于介质99的吸热量不同,因此第一金属板36P上的温度也不同。
另一方面,在输送方向Y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处于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且不管与离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输送方向Y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的中点更近。即,在输送方向Y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是比固定于各固定部62的位置更向介质99侧突出的一部分且是可能离介质99最近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因热膨胀产生变形的第一金属板36P也在宽度方向X上于第一表面36S的一部分与介质99之间形成间隙,使第一表面36S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产生偏差。在第一金属板36P中离介质99最近的一部分与离介质99最远的一部分之间,由于介质99的吸热量不同,因此第一金属板36P上的温度也不同。
这里,在宽度方向X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也是处于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且不管与离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宽度方向X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更近。即,在宽度方向X上,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也是比固定于各固定部62的位置更向介质99侧突出的一部分且是可能离介质99最近的一部分。
因此,即使是发生了热膨胀的金属板,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也不易拓宽。作为结果,能够抑制起因于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偏差的误差包含在检测器35的检测结果中。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介质99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介质99的损害。另外,能够抑制起因于介质99的温度过低而导致的印刷质量降低。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1)在具有朝向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端部36L的第一金属板36P中,于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一部分由于第一金属板36P的热膨胀而易于朝介质99突出。
关于这一点,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即易于朝介质99突出的部位上设定有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因此即使是发生了热膨胀的第一金属板36P,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也不易拓宽。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偏差的误差包含在检测器35的检测结果中。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介质99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介质99的损害、以及起因于介质99的温度过低而导致的不充分加热。
(2)另外,由于抑制介质99的温度过高或者介质99的温度过低,所以能够使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的干燥情况稳定。
尤其是,由于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的温度具有低于未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99的温度的倾向,所以检测器35检测的第一支承部36的温度易于受到来自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的大的影响。因此,立基于上述(1)的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3)在因热膨胀而变形的第一金属板36P中,于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中点最易于向介质99突出。关于这一点,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离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相比离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中点更近。因此,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不易更为拓宽。作为结果,能够更为抑制介质99的损害以及不充分的加热。
(4)在具有朝向与第一表面36S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端部36L的第一金属板36P中,于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一部分也容易因第一金属板36P的热膨胀而向介质99突出。关于这一点,在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即容易朝介质99突出的部位上设定有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因此,结合上述(1)所记载的作用,即使是发生了热膨胀的第一金属板36P,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也不易进一步拓宽。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起因于介质99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介质99的损害、以及起因于介质99的温度过低而导致的不充分加热。
(5)在因热膨胀而变形的第一金属板36P中,于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中点最易于向介质99突出。关于这一点,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离在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相比离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中点更近。因此,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与介质99之间的距离不易更为拓宽。作为结果,能够更为抑制介质99的损害以及不充分的加热。
本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为如下方式来进行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地进行实施。
第一金属板36P也可以与第二金属板37P同样地,通过一行固定部62R或者三个以上的一行固定部62R固定。另外,第一金属板36P还可以通过两个或三个的一列固定部62C或者五个以上的一列固定部62C固定。
不管在哪个变更例中,如果是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设定于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构成,则可获得立基于上述(1)、(2)的效果。加之,如果是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设定于在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构成,则可获得立基于上述(4)的效果。
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处于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且在输送方向Y上能够变更为与离在输送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的中点相比离固定部62更近的位置。在该变更例中,由于检测器35的检测位置设定于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相邻的固定部62之间,所以也可获得立基于上述(1)、(2)的效果。
介质99不限于从卷状体100抽出的长条纸,也可以是裁纸。介质99不限于纸张,也可以是布料。
喷出部28喷出的液体不限于墨水,例如也可以是功能材料的粒子分散或混合在液体中而成的液状体等。例如,喷出部28也可以喷出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的像素电极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
下面,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所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描述。
介质加热装置具备: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被输送的介质;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所述支承部包括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端部朝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被输送的介质;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所述支承部包括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端部朝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在具有朝向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端部的金属板中,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一部分由于金属板的热膨胀而易于朝介质突出。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即易于朝介质突出的部位上设定有检测器的检测位置,因此即使是发生了热膨胀的金属板,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之间的距离也不易拓宽。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之间的距离偏差的误差包含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中。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介质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对介质的损害、以及起因于介质的温度过低而导致的不充分加热。
在上述介质加热装置中,所述介质也可以是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
根据该构成,由于抑制介质的温度过高或者介质的温度过低,所以能够使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的干燥情况稳定。
尤其是,由于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的温度具有低于未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的温度的倾向,所以检测器检测的支承部的温度易于受到来自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之间的距离的大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对介质的损害的效果以及能够抑制印刷质量降低的效果变得更为显著。
在上述介质加热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
在因热膨胀而变形的金属板中,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最易于向介质突出。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宽度方向上,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离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比离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更近。因此,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之间的距离不易进一步拓宽。作为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对介质的损害以及不充分的加热。
在上述介质加热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处于相同位置,所述金属板固定于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三固定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之间。
在具有朝向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端部的金属板中,输送方向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之间的一部分由于金属板的热膨胀而易于朝介质突出。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之间,因此由第一表面支承的介质与第一表面的距离在检测位置处进一步稳定。作为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对介质的损害以及不充分加热。
在上述介质加热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
在因热膨胀而变形的金属板中,输送方向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的中点最易于向介质突出。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输送方向上,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离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相比离第一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的中点更近。因此,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之间的距离不易更为拓宽。作为结果,能够更为抑制对介质的损害。
上述介质加热装置具备: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介质;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所述支承部包括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金属板中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部分更向由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一侧突出的部分的温度。
受到加热部输出的热的金属板由于金属板的热膨胀而变形,并且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比第一固定部更向介质突出。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检测器检测比第一固定部更向介质侧突出的一部分的温度,因此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的距离比第一固定部与介质的距离短。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与介质之间的距离扩大的误差包含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中。因此,能够抑制起因于介质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对介质的损害。

Claims (6)

1.一种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被输送的介质;
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
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
所述支承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
所述金属板的端部朝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
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是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处于相同位置,
所述金属板固定于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三固定部,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
5.一种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介质;
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
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
所述支承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
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
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金属板中比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部分更向由所述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一侧突出的部分的温度。
6.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具有支承面并支承被输送的介质;
加热部,加热支承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介质;
检测器,检测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的输出,
所述支承部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
所述金属板的端部朝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
所述金属板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旁边的第二固定部,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位置设定在不管与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哪一方相比都是离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点更近的位置。
CN202010074984.3A 2019-01-31 2020-01-22 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11497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5287 2019-01-31
JP2019015287A JP7222256B2 (ja) 2019-01-31 2019-01-31 媒体加熱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7442A CN111497442A (zh) 2020-08-07
CN111497442B true CN111497442B (zh) 2023-03-24

Family

ID=7183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4984.3A Active CN111497442B (zh) 2019-01-31 2020-01-22 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5558B2 (zh)
JP (1) JP7222256B2 (zh)
CN (1) CN1114974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722B1 (en) * 1999-10-05 2002-01-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ductive heating of print media
US6648465B2 (en) * 2001-10-31 2003-11-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eated media deflector
JP5842425B2 (ja) * 2011-07-15 2016-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862324B2 (ja) * 2012-01-25 2016-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114174B2 (ja) * 2013-05-10 2017-04-12 株式会社Okiデータ・インフォテック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33246B2 (ja) * 2013-06-20 2016-11-30 株式会社Okiデータ・インフォテック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589262B2 (ja) * 2014-09-01 2019-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組立方法
JP6517160B2 (ja) * 2016-02-10 2019-05-2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908877B2 (ja) * 2017-02-03 2021-07-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7442A (zh) 2020-08-07
JP2020121499A (ja) 2020-08-13
US11305558B2 (en) 2022-04-19
JP7222256B2 (ja) 2023-02-15
US20200247143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4263B (zh) 用于保持喷墨打印机中所打印基片的平坦度的打印机和基片冷却器
US895595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method
US870847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6005881A (ja) 記録媒体加熱装置、印刷装置、前処理液塗布乾燥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1232786A (ja) 印刷媒体のシートの移動方法および支持方法
US882743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3111944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11497444B (zh) 介质加热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
JP2006264970A (ja) ウェブ処理装置
CN111497442B (zh) 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US11241892B2 (en) Heating device and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446613B2 (en) Medium support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229283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7415649B2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6192779A (ja) 記録媒体処理装置
JP2006192780A (ja) プリンタ
CN114368219A (zh) 液滴喷出装置
JP2020121501A (ja) 乾燥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20210362516A1 (en) Heating device
US20220396085A1 (en) Condensation control in an inkjet printer
JP2019123114A (ja) 記録装置
JP2003237043A (ja) 記録媒体処理装置
JP200522738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