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7828A -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57828A CN111457828A CN202010370112.1A CN202010370112A CN111457828A CN 111457828 A CN111457828 A CN 111457828A CN 202010370112 A CN202010370112 A CN 202010370112A CN 111457828 A CN111457828 A CN 1114578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plate
- wire
- automobile
- sc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10000003371 To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mean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mean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mean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wheel align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210/00—Aspect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any group under G01B, e.g. of wheel alignment, caliper-like sensors
- G01B2210/10—Wheel alignment
- G01B2210/12—Method or fixture for calibrating the wheel align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包括四个底板,四个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车轮定位夹具,且四个车轮定位夹具是对称设置的,所述车轮定位夹具包括法兰安装板。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便于安装拆卸,在运输时可拆卸成单个零件,且零部件较为轻便,节省空间易于运输,该车轮定位夹具测量精度较高,采用纯机械结构,受操作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车型范围较广,并可测量轴距1500mm以内的非量产车,不依赖专门的操作人员,免去了传统拉线四轮定位过程中复杂的对中步骤,节省操作时间,进而节省人工成本的投入,对操作平台的依赖程度小,操作台仅需进行调平即可用于四轮定位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背景技术
轮胎定位参数有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角。正确的车轮外倾角能提高轮胎的侧向抓地力,保证汽车的操稳性。合适的车轮前束角能增加转弯时的轮胎回正力,为驾驶员提供转弯时的路面反馈。而汽车在运行一段时间或是更换底盘部件后,往往会出现轮胎定位参数的变化,其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故需要及时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
常见的设备为光学四轮定位仪,其由信号收发装置、读数终端、车辆停放平台和车轮卡盘等组成,其体积较为庞大、不易于移动、测量精度受限并依赖专门的操作员,仅适用大多数的家用车。拉线四轮定位则通过量取车轮前后端相对位置测得轮胎前束角,通过小型倾角测量尺测量轮胎外倾角。传统的拉线四轮定位虽较为精确且设备结构较为简便,但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过高,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节,并不被广泛应用,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包括四个底板,四个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车轮定位夹具,且四个车轮定位夹具是对称设置的,所述车轮定位夹具包括法兰安装板,所述法兰安装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挂线提手,所述挂线提手位于法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法兰安装板的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板,两个高度调节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法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刻度板,所述刻度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刻度板上分别设置有外倾角刻度和前束角刻度,所述外倾角刻度位于第二矩形槽的上方,所述前束角刻度位于远离第一矩形槽的一侧,所述刻度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第一矩形槽的正下方,所述导向轮的顶部贯穿第一矩形槽并延伸至刻度板的上方,所述挂线提手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倾角拉线,所述外倾角拉线的底端贯穿贯穿第二矩形槽并延伸至刻度板的下方,两个导向轮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前束角拉线,所述前束角拉线的两端和外倾角拉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铅锤,所述法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轮芯轴孔,所述法兰安装板上以轮芯轴孔的中心为圆形呈环形设置有四个等间距设置的轮毂传动销孔。
优选地,所述法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挂线提手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刻度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导向轮的两侧相焊接。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腰孔,所述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和腰孔固定安装在法兰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挂线提手上设置有卡线槽,所述外倾角拉线与卡线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卡线槽的内壁上焊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圆杆和拉簧,所述圆杆的顶端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圆柱的一侧,所述圆杆的顶部焊接有拉板,所述拉板与圆柱相接触,所述拉簧的底端与凹槽的底部内壁相焊接,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圆杆上延伸至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圆孔的孔径,所述外倾角拉线远离铅锤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并延伸至圆柱的一侧,且外倾角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位于凹槽和第一圆孔内,且圆球的外壁均与圆杆和第一圆孔的内壁相接触,且圆球的外径小于第一圆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滑动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四个轮毂传动销孔和一个轮芯轴孔将车轮定位夹具安装于轮毂上,使用固定车轮的螺母进行紧固,进而可以将车轮定位夹具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车轮上,将汽车吊装于小平台或者部小型台秤上,调整汽车姿态至设计值,调整汽车轮载荷比例至设计值,将方向盘固定于中0°转角位置;
2、本发明中,拉动拉板可以带动圆杆和滑动板进行移动,同时会拉伸拉簧,在第二圆孔移动至与两个第一圆孔同心时,将圆球对准上方的第一圆孔并使圆球依次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及另一个第一圆孔,在圆球移动至圆柱的下方时,松开拉板,拉簧可以使拉板和圆杆复位,则拉板会与圆柱相接触,同时第二圆孔会与两个第一圆孔错开,拉动外倾角拉线,使圆球卡在圆杆和凹槽之间,进而可以对外倾角拉线进行制动,然后将外倾角拉线布设在卡线槽上并使外倾角拉线穿过第二矩形槽,使铅锤位于刻度板的下方,最后悬挂左右侧的两根前束角拉线;
3、本发明中,调节各轮胎外倾角,当外倾角拉线相对初始刻度移动一小格,外倾角对应变化0.5°(上下偏差为0.02°),相对向内移动即外倾角向负方向变化,相对向外移动即外倾角向正方向变化,依据刻度板上的前束角刻度调节各轮胎前束角,一小格束角测量刻度束角变化为0.25°(上下偏差为0.01°),调节完毕后,将汽车吊装落地,拆卸四个车轮定位夹具,最后安装车轮。
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便于安装拆卸,在运输时可拆卸成单个零件,且零部件较为轻便,节省空间易于运输,该车轮定位夹具测量精度较高,采用纯机械结构,受操作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车型范围较广,并可测量轴距1500mm以内的非量产车,不依赖专门的操作人员,免去了传统拉线四轮定位过程中复杂的对中步骤,节省操作时间,进而节省人工成本的投入,对操作平台的依赖程度小,操作台仅需进行调平即可用于四轮定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法兰安装板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法兰安装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刻度板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刻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挂线提手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的高度调节板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车轮定位夹具、3法兰安装板、4高度调节板、5滚轮、6导向轮、7铅锤、8刻度板、9外倾角拉线、10固定板、11挂线提手、12轮芯轴孔、13轮毂传动销孔、14外倾角刻度、15前束角刻度、16第一矩形槽、17第二矩形槽、18侧板、19卡线槽、20圆柱、21凹槽、22滑动板、23第一圆孔、24第二圆孔、25圆球、26拉板、27圆杆、28拉簧、29前束角拉线、30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9,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包括四个底板1,四个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车轮定位夹具2,且四个车轮定位夹具2是对称设置的,车轮定位夹具2包括法兰安装板3,法兰安装板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挂线提手11,挂线提手11位于法兰安装板3的一侧,法兰安装板3的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板4,两个高度调节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5,滚轮5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接触,法兰安装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刻度板8,刻度板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槽16和第二矩形槽17,刻度板8上分别设置有外倾角刻度14和前束角刻度15,外倾角刻度14位于第二矩形槽17的上方,前束角刻度15位于远离第一矩形槽16的一侧,刻度板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6,导向轮6位于第一矩形槽16的正下方,导向轮6的顶部贯穿第一矩形槽16并延伸至刻度板8的上方,挂线提手1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倾角拉线9,外倾角拉线9的底端贯穿贯穿第二矩形槽17并延伸至刻度板8的下方,两个导向轮6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前束角拉线29,前束角拉线29的两端和外倾角拉线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铅锤7,法兰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轮芯轴孔12,法兰安装板3上以轮芯轴孔12的中心为圆形呈环形设置有四个等间距设置的轮毂传动销孔13,通过4个轮毂传动销孔13和一个轮芯轴孔12将车轮定位夹具2安装于轮毂上,使用固定车轮的螺母进行紧固,进而可以将4个车轮定位夹具2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车轮上,将汽车吊装于小平台或者4部小型台秤上,调整汽车姿态至设计值,调整汽车4轮载荷比例至设计值,将方向盘固定于中0°转角位置,拉动拉板26可以带动圆杆27和滑动板22进行移动,同时会拉伸拉簧28,在第二圆孔24移动至与两个第一圆孔23同心时,将圆球25对准上方的第一圆孔23并使圆球25依次穿过第一圆孔23和第二圆孔24及另一个第一圆孔23,在圆球25移动至圆柱20的下方时,松开拉板26,拉簧28可以使拉板26和圆杆27复位,则拉板26会与圆柱20相接触,同时第二圆孔24会与两个第一圆孔23错开,拉动外倾角拉线9,使圆球25卡在圆杆27和凹槽21之间,进而可以对外倾角拉线9进行制动,然后将外倾角拉线9布设在卡线槽19上并使外倾角拉线9穿过第二矩形槽17,使铅锤7位于刻度板8的下方,最后悬挂左右侧的两根前束角拉线29,调节各轮胎外倾角,当外倾角拉线9相对初始刻度移动一小格,外倾角对应变化0.5°(上下偏差为0.02°),相对向内移动即外倾角向负方向变化,相对向外移动即外倾角向正方向变化,依据刻度板8上的前束角刻度15调节各轮胎前束角,一小格束角测量刻度束角变化为0.25°(上下偏差为0.01°),调节完毕后,将汽车吊装落地,拆卸四个车轮定位夹具2,最后安装车轮,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便于安装拆卸,在运输时可拆卸成单个零件,且零部件较为轻便,节省空间易于运输,该车轮定位夹具2测量精度较高,采用纯机械结构,受操作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车型范围较广,并可测量轴距1500mm以内的非量产车,不依赖专门的操作人员,免去了传统拉线四轮定位过程中复杂的对中步骤,节省操作时间,进而节省人工成本的投入,对操作平台的依赖程度小,操作台仅需进行调平即可用于四轮定位操作。
本发明中,法兰安装板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设置有安装孔,挂线提手11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孔内,刻度板8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18,两个侧板1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导向轮6的两侧相焊接,高度调节板4上设置有腰孔30,高度调节板4通过螺栓和腰孔30固定安装在法兰安装板3上,挂线提手11上设置有卡线槽19,外倾角拉线9与卡线槽19的内壁相接触,卡线槽19的内壁上焊接有圆柱20,圆柱20上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22,滑动板2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圆杆27和拉簧28,圆杆27的顶端贯穿凹槽21并延伸至圆柱20的一侧,圆杆27的顶部焊接有拉板26,拉板26与圆柱20相接触,拉簧28的底端与凹槽21的底部内壁相焊接,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圆孔23,圆杆27上延伸至第二圆孔24,第二圆孔24的孔径大于第一圆孔23的孔径,外倾角拉线9远离铅锤7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圆孔23和第二圆孔24并延伸至圆柱20的一侧,且外倾角拉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25,圆球25位于凹槽21和第一圆孔23内,且圆球25的外壁均与圆杆27和第一圆孔23的内壁相接触,且圆球25的外径小于第一圆孔23的孔径,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滑动板22的下方,通过4个轮毂传动销孔13和一个轮芯轴孔12将车轮定位夹具2安装于轮毂上,使用固定车轮的螺母进行紧固,进而可以将4个车轮定位夹具2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车轮上,将汽车吊装于小平台或者4部小型台秤上,调整汽车姿态至设计值,调整汽车4轮载荷比例至设计值,将方向盘固定于中0°转角位置,拉动拉板26可以带动圆杆27和滑动板22进行移动,同时会拉伸拉簧28,在第二圆孔24移动至与两个第一圆孔23同心时,将圆球25对准上方的第一圆孔23并使圆球25依次穿过第一圆孔23和第二圆孔24及另一个第一圆孔23,在圆球25移动至圆柱20的下方时,松开拉板26,拉簧28可以使拉板26和圆杆27复位,则拉板26会与圆柱20相接触,同时第二圆孔24会与两个第一圆孔23错开,拉动外倾角拉线9,使圆球25卡在圆杆27和凹槽21之间,进而可以对外倾角拉线9进行制动,然后将外倾角拉线9布设在卡线槽19上并使外倾角拉线9穿过第二矩形槽17,使铅锤7位于刻度板8的下方,最后悬挂左右侧的两根前束角拉线29,调节各轮胎外倾角,当外倾角拉线9相对初始刻度移动一小格,外倾角对应变化0.5°(上下偏差为0.02°),相对向内移动即外倾角向负方向变化,相对向外移动即外倾角向正方向变化,依据刻度板8上的前束角刻度15调节各轮胎前束角,一小格束角测量刻度束角变化为0.25°(上下偏差为0.01°),调节完毕后,将汽车吊装落地,拆卸四个车轮定位夹具2,最后安装车轮,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便于安装拆卸,在运输时可拆卸成单个零件,且零部件较为轻便,节省空间易于运输,该车轮定位夹具2测量精度较高,采用纯机械结构,受操作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车型范围较广,并可测量轴距1500mm以内的非量产车,不依赖专门的操作人员,免去了传统拉线四轮定位过程中复杂的对中步骤,节省操作时间,进而节省人工成本的投入,对操作平台的依赖程度小,操作台仅需进行调平即可用于四轮定位操作。
工作原理:通过4个轮毂传动销孔13和一个轮芯轴孔12将车轮定位夹具2安装于轮毂上,使用固定车轮的螺母进行紧固,进而可以将4个车轮定位夹具2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车轮上,将汽车吊装于小平台或者4部小型台秤上,调整汽车姿态至设计值,调整汽车4轮载荷比例至设计值,将方向盘固定于中0°转角位置,另外挂线提手11能用于移动汽车,滚轮6可方便汽车移动以及为前转向轮转动对中时降低阻力,拉动拉板26,拉板26带动圆杆27进行移动,圆杆27带动滑动板22在凹槽21上进行滑动,同时会拉伸拉簧28,在第二圆孔24移动至与两个第一圆孔23同心时,将圆球25对准上方的第一圆孔23并使圆球25依次穿过第一圆孔23和第二圆孔24及另一个第一圆孔23,在圆球25移动至圆柱20的下方时,松开拉板26,拉簧28可以使拉板26和圆杆27复位,则拉板26会与圆柱20相接触,同时第二圆孔24会与两个第一圆孔23错开,拉动外倾角拉线9,使圆球25卡在圆杆27和凹槽21之间,进而可以对外倾角拉线9进行制动,然后将外倾角拉线9布设在卡线槽19上并使外倾角拉线9穿过第二矩形槽17,使铅锤7位于刻度板8的下方,最后悬挂左右侧的两根前束角拉线29,调节各轮胎外倾角,外倾角可测量范围为-5°~+4°,外倾角拉线9处于刻度正中间位置车轮外倾角为0°,当外倾角拉线9相对初始刻度移动一小格,外倾角对应变化0.5°(上下偏差为0.02°),相对向内移动即外倾角向负方向变化,相对向外移动即外倾角向正方向变化,依据刻度板8上的前束角刻度15调节各轮胎前束角,前束角可测量范围为-3°~+3°,一小格束角测量刻度束角变化为0.25°(上下偏差为0.01°),以汽车前轴两车轮(以标准车辆坐标系为正方向)为例,由于其前束角刻度15在刻度板8后部,当前束角拉线29垂直投影于前束角刻度15的中间刻度时,车轮前束角为0°,当前束角拉线29垂直投影于前束角刻度15内侧刻度时,车轮前束角为正角度;当前束角拉线29垂直投影于前束角刻度15外侧刻度,车轮前束角为负角度。由于汽车后轴两个前束角刻度15在刻度板8前部,前束角的变化规律与前轴相反,即“正中为0°、靠外侧为正角度、靠内侧为负角度”,调节完毕后,将汽车吊装落地,拆卸四个车轮定位夹具2,最后安装车轮,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且各部件易于加工制造,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拆卸,在运输时可拆卸成单个零件,且零部件较为轻便,节省空间易于运输,关键测量部件刻度板8采用铝合金进行表面硬质氧化处理,具有较强的耐磨性,提高整套车轮定位夹具2的精确性,该车轮定位夹具2测量精度较高,外倾角对应变化0.5°时,上下偏差为0.02°,前束角对应变化变0.25°时,上下偏差为0.01°,采用纯机械结构,受操作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车型范围较广,并可测量轴距1500mm以内的非量产车,不依赖专门的操作人员,车轮定位夹具2安装到汽车上,即可进行测量作业,免去了传统拉线四轮定位过程中复杂的对中步骤,节省操作时间,进而节省人工成本的投入,对操作平台的依赖程度小,操作台仅需进行调平即可用于四轮定位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包括四个底板(1),四个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车轮定位夹具(2),且四个车轮定位夹具(2)是对称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定位夹具(2)包括法兰安装板(3),所述法兰安装板(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挂线提手(11),所述挂线提手(11)位于法兰安装板(3)的一侧,所述法兰安装板(3)的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板(4),两个高度调节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法兰安装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刻度板(8),所述刻度板(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槽(16)和第二矩形槽(17),所述刻度板(8)上分别设置有外倾角刻度(14)和前束角刻度(15),所述外倾角刻度(14)位于第二矩形槽(17)的上方,所述前束角刻度(15)位于远离第一矩形槽(16)的一侧,所述刻度板(8)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6),所述导向轮(6)位于第一矩形槽(16)的正下方,所述导向轮(6)的顶部贯穿第一矩形槽(16)并延伸至刻度板(8)的上方,所述挂线提手(1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倾角拉线(9),所述外倾角拉线(9)的底端贯穿第二矩形槽(17)并延伸至刻度板(8)的下方,两个导向轮(6)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前束角拉线(29),所述前束角拉线(29)的两端和外倾角拉线(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铅锤(7),所述法兰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轮芯轴孔(12),所述法兰安装板(3)上以轮芯轴孔(12)的中心为圆形呈环形开设有四个等间距设置的轮毂传动销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安装板(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挂线提手(11)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板(8)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18),两个侧板(1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导向轮(6)的两侧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板(4)上设置有腰孔(30),所述高度调节板(4)通过螺栓和腰孔(30)固定安装在法兰安装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提手(11)上设置有卡线槽(19),所述外倾角拉线(9)与卡线槽(19)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卡线槽(19)的内壁上焊接有圆柱(20),所述圆柱(20)上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圆杆(27)和拉簧(28),所述圆杆(27)的顶端贯穿凹槽(21)并延伸至圆柱(20)的一侧,所述圆杆(27)的顶部焊接有拉板(26),所述拉板(26)与圆柱(20)相接触,所述拉簧(28)的底端与凹槽(21)的底部内壁相焊接,所述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圆孔(23),所述圆杆(27)上延伸至第二圆孔(24),所述第二圆孔(24)的孔径大于第一圆孔(23)的孔径,所述外倾角拉线(9)远离铅锤(7)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圆孔(23)和第二圆孔(24)并延伸至圆柱(20)的一侧,且外倾角拉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25),所述圆球(25)位于凹槽(21)和第一圆孔(23)内,且圆球(25)的外壁均与圆杆(27)和第一圆孔(23)的内壁相接触,且圆球(25)的外径小于第一圆孔(23)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滑动板(22)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0112.1A CN111457828B (zh) | 2020-05-06 | 2020-05-06 |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0112.1A CN111457828B (zh) | 2020-05-06 | 2020-05-06 |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7828A true CN111457828A (zh) | 2020-07-28 |
CN111457828B CN111457828B (zh) | 2021-10-29 |
Family
ID=7168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70112.1A Active CN111457828B (zh) | 2020-05-06 | 2020-05-06 |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57828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12567A1 (de) * | 1974-03-21 | 1975-12-04 | Dunlop Ltd | Radspurpruefgeraet |
CN2317475Y (zh) * | 1997-12-04 | 1999-05-05 | 李同生 | 汽车独立悬挂式前轮定位参数测量仪 |
CN2399717Y (zh) * | 1999-12-14 | 2000-10-04 | 彭圣普 | 动态车轮定位仪 |
US6453567B1 (en) * | 1999-07-16 | 2002-09-2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Tire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wheel alignment adjusting device |
CN2816783Y (zh) * | 2005-09-01 | 2006-09-13 | 沈阳理工大学 | 汽车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 |
CN201173865Y (zh) * | 2008-03-12 | 2008-12-31 | 张云奎 | 汽车四轮定位检测仪 |
CN202547955U (zh) * | 2011-12-28 | 2012-11-21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一种四轮定位仪车架组装式校准装置 |
CN203365153U (zh) * | 2013-08-08 | 2013-12-25 | 卡尔拉得优胜汽车修复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商用车激光车轮定位仪 |
CN104215464A (zh) * | 2014-09-23 | 2014-12-17 | 林武 | 通用型车轮定位检测台及其检测方法 |
CN105806632A (zh) * | 2016-04-15 | 2016-07-2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车轮外倾角的装置及方法 |
CN207662322U (zh) * | 2017-12-21 | 2018-07-27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束角度精测调整装置 |
CN209579336U (zh) * | 2019-03-21 | 2019-11-05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汽车四轮定位的便捷式夹具 |
-
2020
- 2020-05-06 CN CN202010370112.1A patent/CN1114578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12567A1 (de) * | 1974-03-21 | 1975-12-04 | Dunlop Ltd | Radspurpruefgeraet |
CN2317475Y (zh) * | 1997-12-04 | 1999-05-05 | 李同生 | 汽车独立悬挂式前轮定位参数测量仪 |
US6453567B1 (en) * | 1999-07-16 | 2002-09-2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Tire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wheel alignment adjusting device |
CN2399717Y (zh) * | 1999-12-14 | 2000-10-04 | 彭圣普 | 动态车轮定位仪 |
CN2816783Y (zh) * | 2005-09-01 | 2006-09-13 | 沈阳理工大学 | 汽车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 |
CN201173865Y (zh) * | 2008-03-12 | 2008-12-31 | 张云奎 | 汽车四轮定位检测仪 |
CN202547955U (zh) * | 2011-12-28 | 2012-11-21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一种四轮定位仪车架组装式校准装置 |
CN203365153U (zh) * | 2013-08-08 | 2013-12-25 | 卡尔拉得优胜汽车修复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商用车激光车轮定位仪 |
CN104215464A (zh) * | 2014-09-23 | 2014-12-17 | 林武 | 通用型车轮定位检测台及其检测方法 |
CN105806632A (zh) * | 2016-04-15 | 2016-07-2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车轮外倾角的装置及方法 |
CN207662322U (zh) * | 2017-12-21 | 2018-07-27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束角度精测调整装置 |
CN209579336U (zh) * | 2019-03-21 | 2019-11-05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汽车四轮定位的便捷式夹具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胡修泰: "哪一种四轮定位仪适合你(一)-四轮定位仪基础知识", 《汽车维修与保养》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7828B (zh) | 2021-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034923B1 (en) | Target structure for use with a vehicle wheel alignment apparatus | |
EP0128267B1 (en) | Vehicle alignment system | |
US8904653B1 (en) | Portable wheel alignment device and system | |
CN202547955U (zh) | 一种四轮定位仪车架组装式校准装置 | |
CN111350927A (zh) | 一种桁架吊装用距离测量装置 | |
CN111457828B (zh) | 一种汽车四轮定位夹具套件 | |
US5033198A (en) | Four-wheel alignment system | |
CN203405335U (zh) | 适用车轮实时检测的安装夹具 | |
CN109323871B (zh) | 开槽球柱销定向弧形臂单体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 | |
CN112254608B (zh) | 一种橡胶轮胎尺寸检测机构 | |
CN210395098U (zh) | 一种无人驾驶工程检测车 | |
CN204988148U (zh) | 一种fsae赛车车轮及车架定位角的测量工具 | |
CN214334095U (zh) | 一种测量汽车车轮边阻力矩的定位机构 | |
CN214666748U (zh) | 一种轮载式智能传感四轮定位夹具 | |
CN213397053U (zh) | 一种用于汽车车轮倾角调整的角度测量仪 | |
CN213481719U (zh) | 一种方便适应轮胎尺寸的用于四轮定位仪的仿形机构 | |
CN217542418U (zh) | 一种四轮定位检测设备精度校准台车 | |
CN212567954U (zh) | 一种轮胎转角调试辅助装置 | |
CN213363747U (zh) | 一种用于测量车辆通过角的辅助工装 | |
CN113251985B (zh) | 一种车轮外倾角的电子测量仪及使用方法 | |
CN210774676U (zh) | 一种adas标定中汽车摆正器的自身标定设备 | |
CN215148515U (zh) | 一种悬架装配工装 | |
CN216815244U (zh) | 一种左转向节综合位置检具 | |
CN112556604B (zh) | 一种用于fase赛车的四轮定位装置及方法 | |
CN212705117U (zh) | 起重机悬架推力杆装配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