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6148B - 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56148B CN111456148B CN202010267979.4A CN202010267979A CN111456148B CN 111456148 B CN111456148 B CN 111456148B CN 202010267979 A CN202010267979 A CN 202010267979A CN 111456148 B CN111456148 B CN 1114561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ainwater
- winding
- driving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98 carbon fil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21 irrigation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01D29/5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03F5/105—Accessories, e.g. flow regulators or cleaning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建筑雨水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回收池和过滤分隔板,过滤分隔板设置在雨水回收池内还包括收集板和升降装置,收集板处于第一储水池内,升降装置包括收卷电机、收卷轴和收卷绳,地面上设有支架,收卷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收卷电机与收卷轴联动,收卷绳的一端连接在收集板上,另一端与收卷轴相连。本发明能够对堆积在第一储水池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小了杂质在第一储水池内产生异味、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当雨水经过第一储水池时,雨水的水质不容易受到影响,当过滤后的雨水被再使用时,过滤后的雨水不容易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且雨水的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建筑雨水再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剧,雨水的水质是相对比较干净的,经过简单处理,将处理过的雨水用来浇灌绿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绿化浇灌水的用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公开号为CN11018508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其用于收集并盛装雨水;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之间设有格栅,第二储水池上设置有再利用水出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格栅对雨水过滤后,由于第一储水池内没有用于清理杂质的装置,被格栅拦截下来的杂质会堆积在第一储水池内,长期使用后,第一储水池内容易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当雨水经过第一储水池时,雨水的水质容易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能够对堆积在第一储水池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小了杂质在第一储水池内产生异味、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当雨水经过第一储水池时,雨水的水质不容易受到影响。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回收池和过滤分隔板,过滤分隔板设置在雨水回收池内并将雨水回收池分隔成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还包括收集板和升降装置,收集板处于第一储水池内并与雨水回收池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收集板抵触过滤分隔板,升降装置包括收卷电机、收卷轴和收卷绳,地面上设有支架,收卷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收卷电机设置在地面上,收卷电机与收卷轴联动,收卷绳的一端连接在收集板上,另一端与收卷轴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进入到第一储水池内后,经过过滤分隔板过滤,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第二储水池内,以便再利用,过滤雨水被拦截下来的杂质堆积在收集板上,将雨水过滤后,启动收卷电机,收卷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收卷,在收卷绳被收卷过程中,收卷绳提拉收集板,带动收集板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底部方向移动,直至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提出,以便对收集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小了杂质在第一储水池内产生异味、滋生细菌的可能性,清理后,再启动收卷电机,收卷电机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将收卷绳放卷,从而将收集板下降,使收集板重新回到第一储水池内并抵触雨水回收池底部,以便本装置继续对雨水进行过滤,当雨水经过第一储水池时,雨水的水质不容易受到影响,当过滤后的雨水被再使用时,过滤后的雨水不容易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且雨水的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卷电机和收卷轴均设置为两个,收卷绳设置为四个,所述收卷轴与收卷电机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联动,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收卷电机上,从动齿轮设置在收卷轴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两个收卷轴相互平行,四个收卷绳分别连接在收集板的四个角处,收卷轴的两端均与收卷绳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轴两端的收卷绳收卷,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收卷电机收卷两个收卷绳的目的,与一个电机只能收卷一个收卷绳相比,节约能源。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卷轴上设有限位片,收卷轴上的收卷绳处于相邻限位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的设置能够对收卷绳缠绕在收卷轴上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收卷绳在收卷或者放卷过程中从收卷轴上脱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雨水回收池上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与导向筒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导向柱背离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收卷绳绕过滑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滑轮的设置能够对收卷绳进行支撑,避免收卷绳直接接触雨水回收池边缘,与雨水回收池边缘产生摩擦,影响收卷绳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收卷收卷绳时,导向柱在弹簧的弹力下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作用在收卷绳上,能够抵消一部分收集板带给收卷绳的拉力,方便收卷轴将收卷绳收卷。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板上连接有平行于过滤分隔板的过滤组件,收集板的边缘处连接有倾斜板,倾斜板背离收集板的一端抵触雨水回收池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过滤分隔板过滤雨水前,过滤组件能够对雨水先过滤,从而使雨水经过双重过滤,有助于提高过滤后的雨水的水质,有助于环境保护,另一发面,在收集板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底部方向移动过程中,倾斜板随着收集板一起移动,且倾斜板抵触雨水回收池侧壁,能够将雨水回收池侧壁上的淤泥等杂质刮下来,有利于第一储水池内环境的整理,提高第一储水池内部的环境卫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板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与第四滑槽连通,收集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有L形滑条,L形滑条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连通,过滤组件连接收集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过滤组件背离收集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处于第一滑槽内并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且第一转轴处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连接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处于第三滑槽内并与第三滑槽滑动配合,且第三转轴处于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内提升上来后,推动过滤组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同时滑动,第一转轴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第二转轴滑动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连接处,第三转轴滑动至第四滑槽内,第四转轴滑动至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的连接处,此时将过滤组件打开,方便清理的人员直接进入到收集板上清理杂质,而不用跨过倾斜板进入到收集板上,比较安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框架、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过滤框架设置在收集板上,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均设置在过滤框架内,第二过滤板处于第一过滤板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之间,第一过滤板朝向第一储水池,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大于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能够对雨水进行三级过滤,有助于提高过滤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过滤后的雨水的水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用于遮挡第一储水池的第一盖板组件,第一盖板组件包括支撑柱、第一盖板、连接板、驱动板、联动板和底座,支撑柱设置在雨水回收池上,底座上设有驱动块和第一电机,驱动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联动,连接板设置在第一盖板上,驱动板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轴,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中部铰接,联动板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轴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背离第一盖板的一端铰接,第一盖板抵触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取出时,第一盖板处于第一储水池上方,能够将第一储水池出口遮挡,减小了人员掉落到第一储水池内的可能性,当需要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取出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第一驱动轴转动,第一驱动轴带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通过连接板带动联动板转动,驱动板与联动板配合使用带动连接板移动,第一盖板随着连接板一起移动,从而将第一盖板打开,以便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取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用于遮挡第二储水池的第二盖板装置,第二盖板装置包括滑移架、第二盖板、调节板、调节杆和气缸,滑移架设置在地面上并处于第二储水池上方,第二盖板设置为两个,第二盖板与滑移架滑动连接,滑移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调节板设置在支撑轴上,调节板的两端与调节杆铰接,调节杆背离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二盖板铰接,气缸设置在一个第二盖板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第二盖板闭合时,第二盖板能够将第二储水池的池口遮挡,减小了人员掉落到第二储水池内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当需要观察第二储水池内部的使用情况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且气缸的活塞杆的位置不变,气缸本体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盖板移动,移动的第二盖板通过调节杆带动调节板转动,调节板再通过另一个调节杆带动另一个第二盖板移动,使两个第二盖板朝向相互背离方向移动,从而将两个第二盖板打开,将第二储水池池口暴露出来,以便观察第二储水池内部的使用情况。
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第一盖板,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驱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带动联动板转动,驱动板与联动板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一盖板移动,将第一盖板打开;
S2:驱动收集板移动,使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脱离,启动收卷电机,收卷电机驱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收卷,从而将收集板提起,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提出;
S3:将过滤组件打开,推动过滤组件,第一转轴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第三转轴滑动至第四滑槽内,与此同时,第二转轴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四转轴在第三滑槽内滑动,直至第二转轴滑动至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处,第四转轴滑动至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的连接处,从而将过滤组件组件打开;
S4:工作人员走到收集板上,将收集板上的杂质以及过滤组件上的杂质清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理杂质时,启动第一电机,将第一盖板打开,将第一储水池暴露出来,再启动收卷电机,将收卷绳收卷,通过收卷绳提起收集板,使收集板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底部方向移动,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内移出,再推动过滤组件,将过滤组件打开,工作人员走到收集板上,对收集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雨水进入到第一储水池内后,经过过滤分隔板过滤,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第二储水池内,以便再利用,过滤雨水被拦截下来的杂质堆积在收集板上,将雨水过滤后,启动收卷电机,收卷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收卷,在收卷绳被收卷过程中,收卷绳提拉收集板,带动收集板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底部方向移动,直至将收集板从第一储水池中提出,以便对收集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小了杂质在第一储水池内产生异味、滋生细菌的可能性,清理后,再启动收卷电机,收卷电机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将收卷绳放卷,从而将收集板下降,使收集板重新回到第一储水池内并抵触雨水回收池底部,以便本装置继续对雨水进行过滤,当雨水经过第一储水池时,雨水的水质不容易受到影响,当过滤后的雨水被再使用时,过滤后的雨水不容易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且雨水的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2.收卷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收卷轴转动,收卷轴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轴两端的收卷绳收卷,从而实现通过一个收卷电机收卷两个收卷绳的目的,与一个电机只能收卷一个收卷绳相比,节约能源;
3.在过滤分隔板过滤雨水前,过滤组件能够对雨水先过滤,从而使雨水经过双重过滤,有助于提高过滤后的雨水的水质,有助于环境保护,在收集板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底部方向移动过程中,倾斜板随着收集板一起移动,且倾斜板抵触雨水回收池侧壁,能够将雨水回收池侧壁上的淤泥等杂质刮下来,有利于第一储水池内环境的整理,提高第一储水池内部的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第二盖板与雨水回收池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过滤分隔板与雨水回收池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用于体现过滤分隔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收集板与雨水回收池之间滑动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连接耳与收集板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L形滑条与收集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用于体现导向筒与雨水回收池之间连接关系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1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弹簧与导向柱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滑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雨水回收池;2、过滤分隔板;3、收集板;4、第一储水池;5、第二储水池;6、固定板;7、进水管;8、出水管;9、水泵;10、再利用水管;11、导向槽;12、导向块;13、倾斜板;14、过滤组件;15、滤框架;16、第一过滤板;17、第二过滤板;18、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9、第三滑槽;20、第四滑槽;21、L形滑条;22、连接杆;23、第一滑槽;24、第二滑槽;25、第三转轴;26、第四转轴;27、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29、垫板;30、收卷电机;31、收卷轴;32、收卷绳;33、支架;34、机座;35、传动组件;36、主动齿轮;37、从动齿轮;38、连接耳;39、限位片;40、导向筒;41、固定片;42、弹簧;43、滑轮;44、支撑柱;45、第一盖板;46、连接板;47、驱动板;48、联动板;49、底座;50、驱动块;51、第一电机;52、第一驱动轴;53、第二驱动轴;54、滑移架;55、第二盖板;56、调节板;57、调节杆;58、气缸;59、滑杆;60、支撑座;61、滑套;62、支撑板;63、支撑轴;64、半圆形槽;65、连接片;66、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回收池1、过滤分隔板2、收集板3、升降装置、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装置。
参照图1和图2,地面上挖设安装坑,雨水回收池1设置在安装坑内,且雨水回收池1从地面凸出,雨水回收池1的池口高于地面,过滤分隔板2设置在雨水回收池1内并将雨水回收池1分隔成第一储水池4和第二储水池5,在过滤雨水时,雨水先进入到第一储水池4内,然后经过过滤分隔板2过滤,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第二储水池5内,参照图2和图3,雨水回收池1上焊接有固定板6,过滤分隔板2上焊接有连接片65,连接片65与固定板6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过滤分隔板2为活性炭过滤网,参照图1和图2,雨水回收池1侧壁高于地面的部分上连接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进水管7与第一储水池4连通,出水管8与第二储水池5连通,地面上还设置有水泵9,水泵9的输入端与出水管8连接,出水管8背离水泵9的一端处于第二储水池5内并靠近第二储水池5底部,水泵9的输出端连接有再利用水管10。
雨水通过进水管7进入到第一储水池4内,雨水在第一储水池4内流向第二储水池5,在雨水经过过滤分隔板2时,过滤分隔板2对雨水进行过滤,将雨水中的杂质拦截,使流到第二储水池5内的水为过滤后的雨水,启动水泵9,水泵9通过出水管8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取至再利用水管10内,由再利用水管10排出,对雨水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参照图2和图4,收集板3处于第一储水池4内并与雨水回收池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雨水回收池1上设有导向槽11,收集板3侧壁上焊接有导向块12,导向块12处于导向槽11内并与导向槽11滑动配合,以便对收集板3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提高收集板3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收集板3上靠近雨水回收池1侧壁的边缘处焊接有倾斜板13,倾斜板13背离收集板3的一端抵触雨水回收池1侧壁,以便在收集板3向上移动时,能够将雨水回收池1侧壁上的杂质刮落并沿着倾斜板13掉落到收集板3上,收集板3抵触过滤分隔板2,以便使过滤分隔板2拦截下来的杂质能够堆积在收集板3上。
参照图2和图5,收集板3上连接有平行于过滤分隔板2的过滤组件14,过滤组件14处于进水管7与过滤分隔板2之间,过滤组件14包括过滤框架15、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均设置在过滤框架15内,第二过滤板17处于第一过滤板16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之间,第一过滤板16朝向第一储水池4,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朝向过滤分隔板2,第一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大于第二过滤板17上的过滤孔,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配合使用依次对雨水进行过滤,以便提高过滤后的雨水的水质。
参照图6和图7,过滤框架15设置在收集板3上, 收集板3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第三滑槽19与第四滑槽20连通,参照图2和图7,第三滑槽19平行于过滤分隔板2,收集板3通过连接杆22连接有L形滑条21,连接杆22的一端与收集板3焊接,另一端与L形滑条21焊接,连接杆22设置为三个,分别连接于L形滑条21的两端处和L形滑条21的拐角处,参照图7和图8,L形滑条21靠近收集板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第一滑槽23与第二滑槽24连通,第一滑槽23处于第三滑槽19正上方并平行于第三滑槽19,第二滑槽24处于第四滑槽20正上方并平行于第四滑槽20,参照图6和图9,过滤框架15连接收集板3一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5和第四转轴26,过滤框架15背离收集板3一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7和第二转轴28,过滤框架15上焊接有垫板29,第一转轴27、第二转轴28、第三转轴25和第四转轴26均与垫板29转动连接,过滤时,第一转轴27和第二转轴28处于第一滑槽23内并与第一滑槽23滑动配合,且第一转轴27处于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的连接处,第三转轴25和第四转轴26处于第三滑槽19内并与第三滑槽19滑动配合,且第三转轴25处于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的连接处。
参照图6和图10,升降装置包括收卷电机30、收卷轴31和收卷绳32, 收卷电机30和收卷轴31均设置为两个,收卷绳32设置为四个,地面上连接有支架33,支架33通过膨胀螺钉与地面相连,收卷轴31与支架33转动连接,两个收卷轴31相互平行,且两个收卷轴31分别处于第一储水池4的两侧,收卷电机30通过机座34设置在地面上,机座34通过膨胀螺钉与地面相连,收卷电机30设置在机座34上,收卷电机30的输出轴与收卷轴31之间通过传动组件35联动,传动组件35包括主动齿轮36和从动齿轮37,主动齿轮36设置在收卷电机30上,从动齿轮37设置在收卷轴31上,主动齿轮36与从动齿轮37啮合,四个收卷绳32分别连接在收集板3的四个角处,收集板3上焊接有连接耳38,收卷绳32绑在连接耳38上,收卷轴31的两端均与收卷绳32背离收集板3的一端相连,收卷轴31上焊接有限位片39,收卷轴31上的收卷绳32处于相邻限位片39之间,以便对收卷绳32进行限位,避免收卷绳32在收卷或者放卷过程中从收卷轴31端部脱离。
启动收卷电机30,收卷电机30带动主动齿轮36转动,主动齿轮36带动从动齿轮37转动,从动齿轮37带动收卷轴31转动,收卷轴31在转轴过程中将收卷绳32收卷或者放卷,从而实现带动收集板3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的目的,改变收集板3与第一储水池4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将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内取出或者将收集板3放回第一储水池4内的目的。
参照图11和图12,雨水回收池1上连接有导向筒40,导向筒40上焊接有固定片41,固定片41通过螺钉连接在雨水回收池1上,导向筒40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柱66,导向柱66与导向筒40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42,弹簧42的一端与导向柱66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筒40底部连接,导向柱66背离弹簧4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43,滑轮43上设有环形槽,收卷绳32绕过滑轮43并处于环形槽内,以便对收卷绳32进行限位,减小收卷绳32从滑轮43上脱落的可能性,且弹簧4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参照图1和图10,第一盖板组件用于遮挡第一储水池4,第一盖板组件包括支撑柱44、第一盖板45、连接板46、驱动板47、联动板48和底座49,支撑柱44焊接在雨水回收池1上,底座49通过膨胀螺钉连接在地面上,底座49上连接有驱动块50和第一电机51,驱动块50焊接在底座49上,第一电机51设置在底座49上,驱动块5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52和第二驱动轴53,第一电机51与第一驱动轴52连接,连接板46焊接在第一盖板45上,驱动板47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轴52,另一端与连接板46的中部铰接,联动板48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轴53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46背离第一盖板45的一端铰接,驱动板47和联动板48分别处于驱动块50的两侧,且驱动板47和联动板48分别处于连接板46的两侧,第一盖板45抵触支撑柱44,从而实现遮挡第一储水池4池口的目的。
在打开第一盖板45时,启动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驱动第一驱动轴52转动,第一驱动轴5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板47转动,驱动板4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46带动联动板48转动,驱动板47、联动板48和连接板46配合使用带动第一盖板45移动,第一盖板45与支撑柱44分离,将第一盖板45打开,实现打开第一盖板45的目的。
在扣合第一盖板45时,再次启动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驱动第一驱动轴52转动,此时第一驱动轴52的转动方向与打开第一盖板45时第一驱动轴52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驱动轴5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板47转动,驱动板4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46带动联动板48转动,此时联动板48的转动方向与打开第一盖板45时联动板48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板47、联动板48和连接板46配合使用将第一盖板45扣合至原来位置,第一盖板45抵触支撑柱44,实现扣合第一盖板45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10,第二盖板装置用于遮挡第二储水池5,第二盖板装置包括滑移架54、第二盖板55、调节板56、调节杆57和气缸58,滑移架54设置地面上并处于第二储水池5上方,滑移架54包括滑杆59和支撑座60,支撑座60埋在地面上,滑杆59的两端与支撑座60焊接,滑杆59设置为两个并相互平行,参照图10和图13,滑杆59处于第二储水池5上方,第二盖板55设置为两个,第二盖板55与滑移架54滑动连接,第二盖板55上焊接有滑套61,滑套61套设在滑杆59上并与滑杆59滑动配合,滑移架54上连接有支撑板62,滑杆59贯穿支撑板62的两端,且支撑板62与滑杆59之间焊接, 支撑板62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63,调节板56设置在支撑轴63上,调节板56的中心线与支撑轴63的中心线重合,调节板56的两端与调节杆57铰接,调节杆57背离调节板56的一端与第二盖板55铰接,调节杆57和调节板56均处于第二盖板55上方,气缸58设置在一个第二盖板55上,气缸58的活塞杆与支撑板62相连,且气缸58处于第二盖板55下方并处于雨水回收池1上方,两个第二盖板55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半圆形槽64,两个第二盖板55闭合时,两个第二盖板55上的半圆形槽64形成一个圆孔,支撑轴63处于圆孔内,且第二盖板55与第一盖板45之间留有空隙,以便第一盖板45能够顺利打开。
在打开第二盖板55时,启动气缸58,气缸58的活塞杆从气缸58内伸出,气缸58的活塞杆的位置不变,气缸58本体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盖板55朝向背离支撑板62方向移动,移动的第二盖板55通过调节杆57带动调节板56转动,调节板56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另一个调节杆57带动另一个第二盖板55移动,使两个第二盖板55朝向相互背离方向移动,从而将两个第二盖板55打开,且在第二盖板55移动过程中,滑套61在滑杆59滑动,以便提高第二盖板55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关闭第二盖板55时,再次启动气缸58,此时气缸58的活塞杆缩回至气缸58内,气缸58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盖板55朝向靠近支撑板62方向移动,移动的第二盖板55通过调节杆57带动调节板56转动,调节板56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另一个调节杆57带动另一个第二盖板55移动,使两个第二盖板55朝向相互靠近方向移动,从而将两个第二盖板55闭合,此时两个第二盖板55抵触,且支撑轴63处于圆孔中,以便两个第二盖板55能够顺利闭合。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雨水通过进水管7进入到第一储水池4内,雨水在第一储水池4内依次经过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7、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和过滤分隔板2进行过滤,过滤拦截下来的在职堆积在收集板3上,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第二储水池5内,在使用过滤后的雨水时,启动水泵9,水泵9通过出水管8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取至再利用水管10内,由再利用水管10排出,对雨水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在清理第一储水池4内的杂质时,启动第一电机51,将第一盖板45打开,启动收卷电机30,收卷电机30驱动收卷轴31转动,收卷轴31将收卷绳32收卷,从而带动收集板3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4底部方向移动,直至将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中提出,将收集板3提出后,工作人员先站到第二盖板55上,推动过滤组件14,第一转轴27、第二转轴28、第三转轴25和第四转轴26同时滑动,第一转轴27滑动至第二滑槽24内,第二转轴28滑动至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的连接处,第三转轴25滑动至第四滑槽20内,第四转轴26滑动至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的连接处,此时过滤组件14不在平行于过滤分隔板2,过滤组件14垂直于过滤分隔板2,工作人员再走到收集板3上清理收集板3上的杂质,若过滤组件14上有杂质,也可将过滤组件14上的杂质一起清理。
清理杂质后,再启动收卷电机30,收卷轴31将收卷绳32放卷,将收集板3放回到第一储水池4内并抵触雨水回收池1底部,以便本装置继续对雨水进行过滤,此时第一储水池4内的杂质被清理掉,减小了杂质在第一储水池4内产生异味、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当雨水经过第一储水池4时,雨水的水质不容易受到影响,当过滤后的雨水被再使用时,过滤后的雨水不容易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且雨水的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实施例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第一盖板45,启动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通过第一驱动轴52驱动驱动板47转动,驱动板4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46带动联动板48转动,驱动板47与联动板48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46带动第一盖板45移动,将第一盖板45打开;
S2:驱动收集板3移动,使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中脱离,启动收卷电机30,收卷电机30驱动收卷轴31转动,收卷轴31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32收卷,从而将收集板3提起,将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中提出;
S3:将过滤组件14打开,推动过滤组件14,第一转轴27滑动至第二滑槽24内,第三转轴25滑动至第四滑槽20内,与此同时,第二转轴28在第一滑槽23内滑动,第四转轴26在第三滑槽19内滑动,直至第二转轴28滑动至第一滑槽23与第二滑槽24的连接处,第四转轴26滑动至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的连接处,从而将过滤组件14组件打开;
S4:工作人员走到收集板3上,将收集板3上的杂质以及过滤组件14上的杂质清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清理杂质时,启动第一电机51,将第一盖板45打开,将第一储水池4的池口暴露出来,再启动收卷电机30,将收卷绳32收卷,通过收卷绳32提起收集板3,使收集板3朝向背离第一储水池4底部方向移动,将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内移出,再推动过滤组件14,第一转轴27滑动至第二滑槽24内,第二转轴28滑动至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的连接处,第三转轴25滑动至第四滑槽20内,第四转轴26滑动至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的连接处,将过滤组件14打开,工作人员走到收集板3上,对收集板3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回收池(1)和过滤分隔板(2),过滤分隔板(2)设置在雨水回收池(1)内并将雨水回收池(1)分隔成第一储水池(4)和第二储水池(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板(3)和升降装置,收集板(3)处于第一储水池(4)内并与雨水回收池(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收集板(3)抵触过滤分隔板(2),升降装置包括收卷电机(30)、收卷轴(31)和收卷绳(32),地面上设有支架(33),收卷轴(31)与支架(33)转动连接,收卷电机(30)设置在地面上,收卷电机(30)与收卷轴(31)联动,收卷绳(32)的一端连接在收集板(3)上,另一端与收卷轴(31)相连;所述收集板(3)上连接有平行于过滤分隔板(2)的过滤组件(14),收集板(3)的边缘处连接有倾斜板(13),倾斜板(13)背离收集板(3)的一端抵触雨水回收池(1)侧壁;所述收集板(3)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第三滑槽(19)与第四滑槽(20)连通,收集板(3)通过连接杆(22)连接有L形滑条(21),L形滑条(21)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第一滑槽(23)与第二滑槽(24)连通,过滤组件(14)连接收集板(3)一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5)和第四转轴(26),过滤组件(14)背离收集板(3)一侧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7)和第二转轴(28),第一转轴(27)和第二转轴(28)处于第一滑槽(23)内并与第一滑槽(23)滑动配合,且第一转轴(27)处于第一滑槽(23)和第二滑槽(24)的连接处,第三转轴(25)和第四转轴(26)处于第三滑槽(19)内并与第三滑槽(19)滑动配合,且第三转轴(25)处于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电机(30)和收卷轴(31)均设置为两个,收卷绳(32)设置为四个,所述收卷轴(31)与收卷电机(30)之间通过传动组件(35)联动,传动组件(35)包括主动齿轮(36)和从动齿轮(37),主动齿轮(36)设置在收卷电机(30)上,从动齿轮(37)设置在收卷轴(31)上,主动齿轮(36)与从动齿轮(37)啮合,两个收卷轴(31)相互平行,四个收卷绳(32)分别连接在收集板(3)的四个角处,收卷轴(31)的两端均与收卷绳(3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轴(31)上设有限位片(39),收卷轴(31)上的收卷绳(32)处于相邻限位片(3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回收池(1)上设有导向筒(40),导向筒(40)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柱(66),导向柱(66)与导向筒(40)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42),导向柱(66)背离弹簧(4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43),收卷绳(32)绕过滑轮(43),弹簧(42)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4)包括过滤框架(15)、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过滤框架(15)设置在收集板(3)上,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均设置在过滤框架(15)内,第二过滤板(17)处于第一过滤板(16)和第一活性炭过滤网(18)之间,第一过滤板(16)朝向第一储水池(4),第一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大于第二过滤板(17)上的过滤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遮挡第一储水池(4)的第一盖板组件,第一盖板组件包括支撑柱(44)、第一盖板(45)、连接板(46)、驱动板(47)、联动板(48)和底座(49),支撑柱(44)设置在雨水回收池(1)上,底座(49)上设有驱动块(50)和第一电机(51),驱动块(5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52)和第二驱动轴(53),第一电机(51)与第一驱动轴(52)联动,连接板(46)设置在第一盖板(45)上,驱动板(47)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轴(52),另一端与连接板(46)的中部铰接,联动板(48)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轴(53)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46)背离第一盖板(45)的一端铰接,第一盖板(45)抵触支撑柱(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遮挡第二储水池(5)的第二盖板装置,第二盖板装置包括滑移架(54)、第二盖板(55)、调节板(56)、调节杆(57)和气缸(58),滑移架(54)设置在地面上并处于第二储水池(5)上方,第二盖板(55)设置为两个,第二盖板(55)与滑移架(54)滑动连接,滑移架(54)上设有支撑板(62),支撑板(62)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63),调节板(56)设置在支撑轴(63)上,调节板(56)的两端与调节杆(57)铰接,调节杆(57)背离调节板(56)的一端与第二盖板(55)铰接,气缸(58)设置在一个第二盖板(55)上,气缸(58)的活塞杆与支撑板(62)相连。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第一盖板(45),启动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通过第一驱动轴(52)驱动驱动板(47)转动,驱动板(4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46)带动联动板(48)转动,驱动板(47)与联动板(48)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46)带动第一盖板(45)移动,将第一盖板(45)打开;
S2:驱动收集板(3)移动,使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中脱离,启动收卷电机(30),收卷电机(30)驱动收卷轴(31)转动,收卷轴(31)在转动过程中将收卷绳(32)收卷,从而将收集板(3)提起,将收集板(3)从第一储水池(4)中提出;
S3:将过滤组件(14)打开,推动过滤组件(14),第一转轴(27)滑动至第二滑槽(24)内,第三转轴(25)滑动至第四滑槽(20)内,与此同时,第二转轴(28)在第一滑槽(23)内滑动,第四转轴(26)在第三滑槽(19)内滑动,直至第二转轴(28)滑动至第一滑槽(23)与第二滑槽(24)的连接处,第四转轴(26)滑动至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的连接处,从而将过滤组件(14)组件打开;
S4:工作人员走到收集板(3)上,将收集板(3)上的杂质以及过滤组件(14)上的杂质清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67979.4A CN111456148B (zh) | 2020-04-08 | 2020-04-08 | 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67979.4A CN111456148B (zh) | 2020-04-08 | 2020-04-08 | 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6148A CN111456148A (zh) | 2020-07-28 |
CN111456148B true CN111456148B (zh) | 2021-01-15 |
Family
ID=7167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67979.4A Active CN111456148B (zh) | 2020-04-08 | 2020-04-08 | 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561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4995B (zh) * | 2021-09-10 | 2022-07-05 | 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 一种用于水利供水工程的水源调蓄系统 |
CN115897717B (zh) * | 2022-11-30 | 2023-09-19 | 江苏元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CN118143020A (zh) * | 2024-03-20 | 2024-06-07 | 江阴市新远见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建筑垃圾环保处理装罝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PR361401A0 (en) * | 2001-03-09 | 2001-04-05 | Rainsystems Limited | Improv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rainwater |
CN205822438U (zh) * | 2016-07-22 | 2016-12-21 | 南京金海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CN207244822U (zh) * | 2017-09-29 | 2018-04-17 | 南京市第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清理的集水坑 |
CN108374474A (zh) * | 2018-03-06 | 2018-08-07 | 湖南文理学院 | 一种海绵城市用排水井 |
CN208862531U (zh) * | 2018-10-23 | 2019-05-14 | 国家电网公司 | 二次电缆施放导向装置 |
CN109778980B (zh) * | 2019-01-24 | 2020-09-04 | 温州华睿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
-
2020
- 2020-04-08 CN CN202010267979.4A patent/CN11145614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6148A (zh) | 202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56148B (zh) | 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586125U (zh) | 一种油水分离系统 | |
CN210278464U (zh) | 一种污水初步除杂净化设备 | |
CN116733063B (zh) | 一种雨水收集循环系统及方法 | |
CN111530149A (zh) | 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7378824U (zh) | 一种工业生产中粉煤灰漂珠打捞装置 | |
CN217407175U (zh) | 一种基于建筑生态绿化屋面用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 | |
CN114425203B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系统 | |
CN110629857B (zh) |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 |
CN109025088A (zh) | 一种建筑物用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116037568A (zh) | 一种用于污水厂的废气集中收集处理装置 | |
CN211445452U (zh) | 一种自动清洁池底淤泥的污水处理池 | |
CN114669108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7109776U (zh) | 沿江/海发电厂开式循环水系统用旋转滤网 | |
CN209226643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除油撇渣装置 | |
CN215667490U (zh) | 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生态环境治理装置 | |
CN220100133U (zh) | 一种绿化带防积水的导流装置 | |
CN214329626U (zh) | 海绵城市屋顶雨水分流排放系统 | |
CN216986583U (zh) | 一种废旧回收油品除杂装置 | |
CN111871039B (zh) | 节能建筑的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系统 | |
CN116533936B (zh) | 车辆冲洗池 | |
CN219973363U (zh) | 一种可对雨水回收处理的蓄水箱 | |
CN213885136U (zh) | 一种园林用废水净化装置 | |
CN218248827U (zh) | 一种基于市政路面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21321200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