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2183A - 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52183A CN111452183A CN202010279335.7A CN202010279335A CN111452183A CN 111452183 A CN111452183 A CN 111452183A CN 202010279335 A CN202010279335 A CN 202010279335A CN 111452183 A CN111452183 A CN 1114521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fabricated
- sump
- concrete
- pit
- water col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1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simple casting, the material being neither forcibly fed nor positively compac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水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构件尺寸为长3.5米,宽3.5米,高2.2米;所述预制集水坑的厚度为0.15米,混凝土方量为3.6立方米;所述预制集水坑的钢筋由18和14螺纹钢筋组成;所述预制集水坑上设置4处吊环。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为:首先预制一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然后将埋件下到集水坑位置,人工开挖,直到设计标高后浇筑垫层。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可以节约施工材料,缩短施工工期,确保施工质量。本发明工艺不仅结余成本,省去土钉喷锚及混凝土回填费用,还保证了施工安全性,避免涌水涌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水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地下室底板等建筑设施为了满足建筑要求经常需要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可用于暂时存放需要排出的污水或者其他杂用水,通常的设计方法是在地下室底板上开设大洞,在洞设置集水坑,集水坑侧壁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通过具有弯折结构的钢筋连接,故而集水坑与地下室底板为一体结构,集水坑成为地下室底板的组成部分,且集水坑面积的大小与开设洞口的大小相同,虽然这样能起到一定的集水作用,但集水坑容易受力中断,导致结构稳定性的减弱,同时施工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的节约,无法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同时,此种地下室集水坑内的水常会渗透进入建筑面层内,而建筑面层防水能力一般较弱,因此容易导致出现渗水现象,影响建筑面层的正常使用功能。同时,现有地铁车站的建设中还存在基坑降水难、集水坑施工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地铁车站的建设中还存在基坑降水难、集水坑施工难的问题。
(2)现有集水坑内的水常会渗透进入建筑面层内,而建筑面层防水能力一般较弱,因此容易导致出现渗水现象,影响建筑面层的正常使用功能。
(3)集水坑容易受力中断,导致结构稳定性的减弱,同时施工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的节约,无法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现有地铁车站的建设中存在基坑降水难、集水坑施工难的问题。若能解决上述问题,则集水坑能更好的收集积水,可有效避免积水渗入到地下空间,保证了地下空间的干燥环境。同时对提升集水坑的结构连接性和稳定性,具备良好的加固性,使其能进一步增强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集水坑,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构件尺寸为长3.5米,宽3.5米,高2.2米。
进一步,所述预制集水坑的厚度为0.15米,混凝土方量为3.6立方米。
进一步,所述预制集水坑的钢筋由18和14螺纹钢筋组成,合计0.482吨。
进一步,所述预制集水坑上设置4处吊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一个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步骤二,用配筋绑扎钢筋,钢筋帮扎完成后木工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安装,并对垂直度及平整度进行控制。
步骤三,加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对浇筑完成后的预制集水坑进行养护。
步骤四,将集水坑挖到设计标高,将养护好的预制集水坑放入制定设计位置,测量队进行复核校正。
步骤五,集水坑完成后将集水坑周边回填,预制件上侧未到标高位置采用砖模砌筑。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预制成型方法如下:
(1)制备混凝土预制件模板。
(2)混凝土预制件脱模后,在抛光面上覆盖防锈层。
(3)将混凝土注入由混凝土预制件模板所形成的型腔内,预制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预制件模板为钢板,包括用于成型预制件的板面;
所述钢板具有抛光而成的抛光面,所述板面由所述抛光面形成;
所述钢板厚度为8~10mm;所述抛光面的平面度为0.5mm/m2,粗糙度为F5;
所述防锈层为涂抹在抛光面上的水泥浆或油。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预制集水坑的养护方法如下:
1)在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喷水。
2)在喷水后的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敷设电热丝。
3)利用胶粘剂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
4)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后,为电热丝供电,使电热丝发热,并监控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温度。
进一步,所述利用胶粘剂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胶粘剂在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涂刷成封闭形状,使塑料膜和混凝土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的胶粘剂封闭形状内,继续涂刷胶粘剂,形成若干粘接带。
进一步,所述胶粘剂为水基类胶粘剂、水硬性胶粘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的建筑群地下室底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的地铁车站降水、集水基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可以节约施工材料,缩短施工工期,确保施工质量。本发明工艺不仅结余成本,省去土钉喷锚及混凝土回填费用,还保证了施工安全性,避免涌水涌沙,能有效解决现有地铁车站的建设中存在基坑降水难、集水坑施工难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集水坑能更好的收集积水,可有效避免积水渗入到地下空间,保证了地下空间的干燥环境,同时提升了集水坑的结构连接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加固性,能够进一步增强集水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主研究的预制集水坑实物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构件尺寸为长3.5米,宽3.5米,高2.2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厚度为0.15米,混凝土方量为3.6立方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钢筋由18和14螺纹钢筋组成,合计0.482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上设置4处吊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预制一个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S102,用配筋绑扎钢筋,钢筋帮扎完成后木工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安装,并对垂直度及平整度进行控制。
S103,加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对浇筑完成后的预制集水坑进行养护。
S104,将集水坑挖到设计标高,将养护好的预制集水坑放入制定设计位置,测量队进行复核校正。
S105,集水坑完成后将集水坑周边回填,预制件上侧未到标高位置采用砖模砌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101中,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预制成型方法如下:
(1)制备混凝土预制件模板。
(2)混凝土预制件脱模后,在抛光面上覆盖防锈层。
(3)将混凝土注入由混凝土预制件模板所形成的型腔内,预制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件模板为钢板,包括用于成型预制件的板面;
所述钢板具有抛光而成的抛光面,所述板面由所述抛光面形成;
所述钢板厚度为8~10mm;所述抛光面的平面度为0.5mm/m2,粗糙度为F5;
所述防锈层为涂抹在抛光面上的水泥浆或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103中,预制集水坑的养护方法如下:
1)在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喷水。
2)在喷水后的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敷设电热丝。
3)利用胶粘剂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
4)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后,为电热丝供电,使电热丝发热,并监控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胶粘剂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胶粘剂在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涂刷成封闭形状,使塑料膜和混凝土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的胶粘剂封闭形状内,继续涂刷胶粘剂,形成若干粘接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粘剂为水基类胶粘剂、水硬性胶粘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主研究的预制集水坑实物图如图2所示,其施工方法简单。具体为:首先预制一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然后将埋件下到集水坑位置,人工开挖,直到设计标高后浇筑垫层,节约了工期,节省了材料。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大耿家站附属结构设2个风道、3个出入口,其中2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车站两组风亭均位于松北大道南侧辅路范围内,1号风亭和2号风亭位于松北大道西南侧的红线内。由于3号出入口地连墙设计插入比较浅,出入口爬坡顶段未设计地连墙,地连墙未形成围闭状态,大耿家站紧邻泄洪渠,基坑地质为富水砂层,所以基坑降水为附属施工一大难点。
3号出入口滚梯下设置一集水坑,深度为底板下3.75米,尺寸为长3.2米*宽3.2米,集水坑底边开挖面距离围护结构地连墙底为4.35米。
如图3所示,施工设计图纸的集水坑施工方法为:放坡开挖至基坑底标高,然后进行土钉喷锚,然后进行C20素混回填,待强度符合要求后进行车站防水及钢筋绑扎施工。此施工方法需基坑水位降到积水坑底标高下0.5米方可施工,对水位要求高。由于集水坑降水困难及其富水砂层地质,无法进行开挖,每挖一段基坑水伴随流沙将集水坑填平,集水坑始终未达到设计标高。按设计施工降水井降水无明显效果,后新设两口降水井降水有效果但未达到设计集水坑。
底板底标高后经现场技术人员研究,设计出一预制混凝土集水坑,构件尺寸为长3.5米,宽3.5米,高2.2米,预制集水坑厚度为0.15米,混凝土方量为3.6立方米。钢筋由18和14螺纹钢筋组成,合计0.482吨。预制集水坑上设置4处吊环,方便起重吊装用。
预制混凝土集水坑的施工方法为:先按自行设计配筋绑扎钢筋,钢筋帮扎完成后木工进行模板安装,垂直度及平整度控制好,加固完成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进行养护。然后用将3号口集水坑挖到设计标高,将养护好的预制集水坑放入制定设计位置,测量队进行复核校正,完成后将集水坑周边回填,保证预制件稳定性,预制件上侧未到标高位置采用砖模砌筑,保证后续底板施工顺利进行。
利用本发明的工艺不仅结余成本,省去土钉喷锚及混凝土回填费用,还保证了施工安全性,避免涌水涌沙。在工期方面,节约了10天工期, 所以口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未冬季施工,省去冬季施工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预制成型中,进行以下步骤:(1)制备混凝土预制件模板;所述混凝土预制件模板为钢板,包括用于成型预制件的板面;所述钢板具有抛光而成的抛光面,所述板面由所述抛光面形成;所述钢板厚度为8~10mm;所述抛光面的平面度为0.5mm/m2,粗糙度为F5;所述防锈层为涂抹在抛光面上的水泥浆或油;
(2)混凝土预制件脱模后,在抛光面上覆盖防锈层;
(3)将混凝土注入由混凝土预制件模板所形成的型腔内,预制与集水坑尺寸相符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步骤二,用配筋绑扎钢筋,钢筋帮扎完成后木工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安装,并对垂直度及平整度进行控制;
步骤三,加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对浇筑完成后的预制集水坑进行养护:
1)在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喷水;
2)在喷水后的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敷设电热丝;
3)利用胶粘剂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将所述胶粘剂在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涂刷成封闭形状,使塑料膜和混凝土表面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的胶粘剂封闭形状内,继续涂刷胶粘剂,形成若干粘接带;
4)将塑料薄膜粘贴在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表面后,为电热丝供电,使电热丝发热,并监控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混凝土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后,将集水坑挖到设计标高,将养护好的预制集水坑放入制定设计位置,进行复核校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水坑完成后将集水坑周边回填,预制件上侧未到标高位置采用砖模砌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水基类胶粘剂、水硬性胶粘剂中的一种。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的预制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构件尺寸为长3.5米,宽3.5米,高2.2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集水坑的厚度为0.15米,混凝土方量为3.6立方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集水坑的钢筋由18和14螺纹钢筋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集水坑上设置4处吊环。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的建筑群地下室底板。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预制集水坑的施工方法的地铁车站降水、集水基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79335.7A CN111452183A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79335.7A CN111452183A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2183A true CN111452183A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7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79335.7A Pending CN111452183A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5218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59874A (zh) * | 2020-11-18 | 2021-02-12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集水坑结构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104424A (ko) * | 2008-03-31 | 2009-10-06 | (주)신화엔지니어링종합건축사사무소 | 조립식 우수 저장시설 |
CN102505709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基础预制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法 |
US8313321B2 (en) * | 2009-06-05 | 2012-11-20 | Ness Inventions Inc. | Mold assembly employing fluid heating |
CN105856402A (zh) * | 2016-04-28 | 2016-08-17 | 李鲁源 | 一种混凝土养护方法 |
KR20190069914A (ko) * | 2017-12-12 | 2019-06-20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구조물의 가열 보강 장치 및 가열 보강 방법 |
CN110397148A (zh) * | 2019-07-22 | 2019-11-01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集水坑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0700297A (zh) * | 2019-09-05 | 2020-01-17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水坑定型化组合钢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
-
2020
- 2020-04-10 CN CN202010279335.7A patent/CN1114521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104424A (ko) * | 2008-03-31 | 2009-10-06 | (주)신화엔지니어링종합건축사사무소 | 조립식 우수 저장시설 |
US8313321B2 (en) * | 2009-06-05 | 2012-11-20 | Ness Inventions Inc. | Mold assembly employing fluid heating |
CN102505709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浙江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基础预制混凝土模板施工方法 |
CN105856402A (zh) * | 2016-04-28 | 2016-08-17 | 李鲁源 | 一种混凝土养护方法 |
KR20190069914A (ko) * | 2017-12-12 | 2019-06-20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구조물의 가열 보강 장치 및 가열 보강 방법 |
CN110397148A (zh) * | 2019-07-22 | 2019-11-01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集水坑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0700297A (zh) * | 2019-09-05 | 2020-01-17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水坑定型化组合钢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59874A (zh) * | 2020-11-18 | 2021-02-12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集水坑结构的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94170U (zh) | 装配式围墙 | |
CN102587416B (zh) | 地下室附着式车道结构施工方法 | |
CN210066671U (zh) | 一种新型矩形廊道结构 | |
CN102444142A (zh) | 一种群桩改柱扩建地下室及其施工工法 | |
CN101906991B (zh) | 一种治理地下采空区或空洞的施工方法 | |
CN114263211A (zh) | 一种挡土墙及其构建方法 | |
CN209227580U (zh) | 一种下置于筏板基础的塔吊基础结构 | |
CN108301440A (zh) | 具有防水、排水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 |
CN208023601U (zh) | 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 | |
CN107100179A (zh) | 轻型组合支挡结构及治理大范围高填方边坡工程的方法 | |
CN107090848A (zh) | 一种波纹钢拱挡土墙 | |
CN109898556A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及下沉式施工方法 | |
CN114809000B (zh) | 一种预制板砖胎模的快速施工方法 | |
CN103306497A (zh) |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 |
CN111452183A (zh) | 一种预制集水坑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988337B (zh) | 一种用于减小条形浅基础房屋不均匀沉降的加固方法 | |
CN108843322B (zh) | 一种与别墅建设相结合的露天矿开采方法 | |
CN111058456A (zh) | 基坑支护过程中的灌注桩施工方法 | |
CN112431289A (zh) | 一种市政污水井井壁预制拼装工艺及混凝土井壁构件 | |
CN116876871A (zh) | 单面板墙加固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处构造连接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940385U (zh) | 一种地下车库顶局部沉降结构 | |
CN211498929U (zh) | 一种路灯基础预制结构 | |
CN208416545U (zh) | 一种盾构井预留孔洞快速封堵体系 | |
CN113833033A (zh) | 一种用于靠近水域范围房建抗渗抗浮免拆除施工工艺 | |
CN113106994A (zh) | 一种用于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宽幅防水板铺设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