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9289B -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9289B
CN111439289B CN202010315002.5A CN202010315002A CN111439289B CN 111439289 B CN111439289 B CN 111439289B CN 202010315002 A CN202010315002 A CN 202010315002A CN 111439289 B CN111439289 B CN 111439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monitoring
switch
crawling
ru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50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9289A (zh
Inventor
刘志敏
孙延松
张家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50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9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9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9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9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9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9/00Railway vehicle profile gauges;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overheating of components; Apparatus on locomotives or cars to indicate bad track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of track recording vehicles
    • B61K9/08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将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定期对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第二极限线的位置进行监测。当第一尖轨的端部偏离对齐线、并超出第一极限线或者第二极限线,需及时反馈,并对第一尖轨作出相应调整措施,以避免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监测尺直接安装在第一基本轨上,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无需携带笨重的测量仪器,使得检修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便利。同时,将监测尺设置在第一基本轨上,当第一尖轨密贴在第一基本轨上时,第一尖轨的端部更加靠近监测尺,有利于准确读取第一尖轨端部在监测尺上的读数。此外,本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维修成本低。

Description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尖轨爬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道岔是一种实现机车沿不同轨道进行运行的线路设备,主要包括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其中,转辙器由基本轨、尖轨及转辙机械构成,尖轨与基本轨均为两个,两个尖轨均位于两个基本轨之间。当转辙机械动作时,带动其中一个尖轨密贴一个基本轨上,另一个尖轨脱离对应基本轨,这样,便完成机车不同轨道的切换。
然而,在道岔运行过程中,通常存在尖轨爬行病害,即,道岔尖轨相对于基本轨的纵向位移。尖轨爬行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固定尖轨的螺栓较少,扣压力不足;二、道岔单方向行车及单方向走重车,尖轨受纵向力严重失衡,造成单侧尖轨爬行。尖轨发生爬行后,会导致限位器顶死、尖轨下方几何尺寸达不到标准、电务拉杆刮碰岔枕等危害,从而严重影响道岔的安全运行,线路的有序运营。
为了及时发现尖轨爬行量,检修中作业人员需要携带方尺(方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笨重、庞大缺点,不利于携带及使用。)、卷尺等工具才能进行测量,或者,在作业现场按照摄像监控设备,对尖轨进行检测。然而,这些方法要么携带困难、且无法准确判断爬行量是否处于规定范围;要么增加维护工作量、提高设备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供一种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尖轨爬行量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同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一种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所述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监测尺,将所述监测尺上的刻度线分别标记为对齐线、第一极限线及第二极限线,其中,所述第一极限线、所述第二极限线分别位于所述对齐线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对齐线的距离均为预设距离;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对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极限线、所述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爬行量,并判断所述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
上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将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定期对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第二极限线的位置进行监测。当第一尖轨的端部偏离对齐线、并位于对齐线与第一极限线之间;或者,位于对齐线与第二极限线之间时,可判断第一尖轨发生爬行,但爬行量并未超过预设距离,仍处于可允许范围内;当第一尖轨的端部偏离对齐线、并超出第一极限线或者第二极限线,即,位于第一极限线背向所述对齐线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二极限线背向所述对齐线的一侧时,则判断第一尖轨已发生爬行,且爬行量超出可允许的范围,此时,需及时反馈,并对第一尖轨作出相应调整措施,以避免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监测尺直接安装在第一基本轨上,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无需携带笨重的测量仪器,使得检修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便利。同时,将监测尺设置在第一基本轨上,当第一尖轨密贴在第一基本轨上时,第一尖轨的端部更加靠近监测尺,这样,有利于作业人员准确读取第一尖轨端部在监测尺上的读数,保证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准确判断。此外,本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维修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普及在道岔作业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监测尺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本轨上;固定后,将所述监测尺的尺本体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滑动所述尺本体,使得所述对齐线与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通过锁紧件,使得所述尺本体锁紧在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超出所述第一极限线或者所述第二极限线时,调整所述第一尖轨位置;调整后,将所述尺本体解锁,并滑动所述尺本体,使得所述对齐线与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通过所述锁紧件,将所述尺本体进行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基本轨进行除锈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扳动道岔,使得所述第一尖轨向所述第一基本轨靠拢,并确保所述第一尖轨上的锁钩能与锁闭杆进行锁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准后,对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极限线、所述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爬行量,并判断所述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的步骤,包括:采用对准工具,将所述第一尖轨的一端延伸或者投射在所述监测尺上,获得测量位;读取测量位在所述监测尺的数据,获取所述第一爬行量,并根据所述读取位、所述第一极限线及所述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所述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还包括:额外提供一个监测尺,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二基本轨上,并将所述监测尺的对齐线与第二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对所述第二尖轨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二爬行量,并判断所述第二尖轨的爬行状况;将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结合分析,获取尖轨相对爬行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结合分析的步骤,包括:若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尖轨的端部均为与所述对齐线的同一侧时,所述尖轨相对爬行量为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之差,且判断所述第一尖轨与所述第二尖轨发生相同方向爬行;若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尖轨的端部均为与所述对齐线的相对两侧时,所述尖轨相对爬行量为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之和,且判断所述第一尖轨与所述第二尖轨发生相反方向爬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8mm~22mm。
一种尖轨爬行监测系统,采用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包括第一基本轨、第一尖轨及监测尺,所述监测尺上设有对齐线、及位于所述对齐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极限线与第二极限线,所述监测尺贴在所述第一基本轨上,且所述对齐线与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
上述的尖轨爬行监测系统,采用以上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将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定期对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第二极限线的位置进行监测。当第一尖轨的端部偏离对齐线、并位于对齐线与第一极限线之间;或者,位于对齐线与第二极限线之间时,可判断第一尖轨发生爬行,但爬行量并未超过预设距离,仍处于可允许范围内;当第一尖轨的端部偏离对齐线、并超出第一极限线或者第二极限线,即,位于第一极限线背向所述对齐线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二极限线背向所述对齐线的一侧时,则判断第一尖轨已发生爬行,且爬行量超出可允许的范围,此时,需及时反馈,并对第一尖轨作出相应调整措施,以避免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监测尺直接安装在第一基本轨上,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无需携带笨重的测量仪器,使得检修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便利。同时,将监测尺设置在第一基本轨上,当第一尖轨密贴在第一基本轨上时,第一尖轨的端部更加靠近监测尺,这样,有利于作业人员准确读取第一尖轨端部在监测尺上的读数,保证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准确判断。此外,本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维修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普及在道岔作业中。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流程图一;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流程图二;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流程图三;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流程图四;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流程图五;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流程图六;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测尺结构一视角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测尺结构另一视角图。
100、第一基本轨,200、第一尖轨,300、监测尺,310、底座,320、尺本体,321、对齐线,322、第一极限线,323、第二极限线,330、锁紧件,400、第二基本轨,500、第二尖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7,一种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监测尺300,将监测尺300上的刻度线分别标记为对齐线321、第一极限线322及第二极限线323,其中,第一极限线322、第二极限线323分别位于对齐线321的相对两侧,且与对齐线321的距离均为预设距离;
S20、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并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
S30、对准后,对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322、第二极限线323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爬行量,并判断第一尖轨200的爬行状况。
上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并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定期对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322、第二极限线323的位置进行监测。当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偏离对齐线321、并位于对齐线321与第一极限线322之间;或者,位于对齐线321与第二极限线323之间时,可判断第一尖轨200发生爬行,但爬行量并未超过预设距离,仍处于可允许范围内;当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偏离对齐线321、并超出第一极限线322或者第二极限线323,即,位于第一极限线322背向对齐线321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二极限线323背向对齐线321的一侧时,则判断第一尖轨200已发生爬行,且爬行量超出可允许的范围,此时,需及时反馈,并对第一尖轨200作出相应调整措施,以避免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监测尺300直接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无需携带笨重的测量仪器,使得检修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便利。同时,将监测尺300设置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当第一尖轨200密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时,第一尖轨200的端部更加靠近监测尺300,这样,有利于作业人员准确读取第一尖轨200端部在监测尺300上的读数,保证第一尖轨200的爬行状况准确判断。此外,本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维修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普及在道岔作业中。
需要说明的是,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应理解为:将第一尖轨200的端部沿着垂直监测尺300的垂直方向投影或者延伸至监测尺300上,并将投影线或者延伸线与对齐线321重叠。
还需说明的是,当第一尖轨200的爬行量超出可允许范围时,需对第一尖轨200作出相应调整措施。该调整措施为将第一尖轨200板回至初始位置处,并对第一尖轨200的固定装置进行相应调整,避免第一尖轨200出现反复爬行的现象。当然,至于如何具体将第一尖轨200扳动和调整第一尖轨200的固定装置,可参考现有文献,在此不再具体介绍。
可选地,预设距离可根据道岔尖轨爬行技术要求规定而定,如:预设距离可为18mm~22mm。
具体地,预设距离为20mm。同时,监测尺300具体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的轨腰上,且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朝向第一尖轨200的一侧面上。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图7及图8,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并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S20的步骤包括:将监测尺300的底座310固定在第一基本轨100上S21;固定后,将监测尺300的尺本体320滑动地安装在底座310上S22;滑动尺本体320,使得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S23;对准后,通过锁紧件330,使得尺本体320锁紧在底座310上S24。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监测尺300为可调节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将底座310固定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再将尺本体320滑动安装在底座310上。如此,在第一尖轨200的端部与对齐线321对准过程中,只需滑动尺本体320,即可保证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准确对齐,大大提高了监测尺300的安装便利性。同时,当第一尖轨200发生爬行后,重新调整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或多或少会与对齐线321发生偏移,为此,本实施例只需微调尺本体320即可,无需将监测尺300整个结构重新撕除,再重新安装对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尺本体320如何滑动安装在底座310上,只需满足尺本体320能在底座310上发生滑动即可。比如:尺本体320上设有导条,底座310上设有导槽;或者尺本体320上设有导槽,底座310上设有导条。
可选地,锁紧件330为螺栓、螺钉、销钉、铆钉或者其他锁紧部件。同时,底座310可采用粘接、焊接、螺栓连接、销接、卡接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7及图8,所述步骤,还包括:当第一尖轨200的端部超出第一极限线322或者第二极限线323时,调整第一尖轨200位置S40;调整后,将尺本体320解锁,并滑动尺本体320,使得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S50;对准后,通过锁紧件330,将尺本体320进行锁紧S60。由此可知,当第一尖轨200发生调整后,只需在底座310上滑动尺本体320,即可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准确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与图7,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并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第一基本轨100进行除锈操作。如此,在安装之前,对第一基本轨100进行除锈,保证监测尺300稳定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同时,也保证第一基本轨100上的平面度,使得第一尖轨200端部在监测尺300上的读数更加准确。
具体地,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砂纸,打磨第一基本轨100的轨腰处,去除第一基本轨100上的铁锈。除锈后,将监测尺300粘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与图7,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并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S20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扳动道岔,使得第一尖轨200向第一基本轨100靠拢,并确保第一尖轨200上的锁钩能与锁闭杆进行锁闭S25。如此,确保将监测尺300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后,不会对第一尖轨200的锁闭造成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与图7,对准后,对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322、第二极限线323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爬行量,并判断第一尖轨200的爬行状况S20的步骤,包括:采用对准工具,将第一尖轨200的一端延伸或者投射在监测尺300上,获得测量位S26;读取测量位在监测尺300的数据,获取第一爬行量,并根据读取位、第一极限线322及第二极限线323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第一尖轨200的爬行状况S27。如此,使得第一尖轨200的爬行量准确读取,使得第一尖轨200的爬行状况得到更加精确判断。
可选地,对准工具可为直角尺或者激光红外测距仪。当对准工具为直角尺时,将直角尺一边贴在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另一边贴在监测尺300上,如此,通过使用直角尺,相当于将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延伸至监测尺300上,通过读取直角尺的直角在监测尺300上的读数,即可获取第一爬行量。当对准工具为激光红外测距仪时,将第一尖轨200的端部通过激光线投影在监测尺300上,即可准确读取第一爬行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与图7,步骤还包括:额外提供一个监测尺300,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二基本轨400上,并将监测尺300的对齐线321与第二尖轨500的端部对准S70;对准后,对第二尖轨500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322、第二极限线323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二爬行量,并判断第二尖轨500的爬行状况S80;将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结合分析,获取尖轨相对爬行量S90。由此可知,本实施例设置两个监测尺300,分别监测第一尖轨200、第二尖轨500独自的爬行状况。同时,根据获取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综合分析,获取尖轨相对爬行量。
需要说明的是,监测尺300安装在第二基本轨400上之前,可对第二基本轨400进行除锈。同时,安装在第二基本轨400上的监测尺300也可采用底座310与尺本体320组合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将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结合分析的步骤,包括:若第一尖轨200的端部与第二尖轨500的端部均为与对齐线321的同一侧时,尖轨相对爬行量为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之差,且判断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发生相同方向爬行;若第一尖轨200的端部与第二尖轨500的端部均为与对齐线321的相对两侧时,尖轨相对爬行量为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之和,且判断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发生相反方向爬行。由此可知,在分析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的各自爬行状况时,可通过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综合分析尖轨相对爬行量,即,当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发生不同方向的爬行时,尖轨相对爬行量为第一爬行量与第二爬行量之和,若尖轨相对爬行量也超出规定范围时,也需对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作出相应的调整。其中,规定范围为20mm以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通过两个监测尺300也可间接分析出第一基本轨100或者第二基本轨400的爬行状况。当两个监测尺300分别检测出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无爬行或者爬行量在技术允许要求范围内,观察第一基本轨100或者第二基本轨400的前后轨缝的变化、并记录相关状态;接着,将两个监测尺300上的对齐线321重新对准第一尖轨200的端部或者第二尖轨500的端部,对尖轨、及基本轨的前后轨缝进行监测。若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无爬行或者爬行量在技术允许要求范围内,而第一基本轨100或者第二基本轨400的前后轨缝再次发生变化,则可判断第一基本轨100或者第二基本轨400发生爬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本轨100或者第二基本轨400的前后轨缝指基本轨为前后钢轨相互拼接,前后两个钢轨之间会存在轨缝。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7,一种尖轨爬行监测系统,采用以上任意一项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包括第一基本轨100、第一尖轨200及监测尺300,监测尺300上设有对齐线321、及位于对齐线32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极限线322与第二极限线323,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且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
上述的尖轨爬行监测系统,采用以上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将监测尺300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并将对齐线321与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对准;对准后,定期对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322、第二极限线323的位置进行监测。当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偏离对齐线321、并位于对齐线321与第一极限线322之间;或者,位于对齐线321与第二极限线323之间时,可判断第一尖轨200发生爬行,但爬行量并未超过预设距离,仍处于可允许范围内;当第一尖轨200的端部偏离对齐线321、并超出第一极限线322或者第二极限线323,即,位于第一极限线322背向对齐线321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二极限线323背向对齐线321的一侧时,则判断第一尖轨200已发生爬行,且爬行量超出可允许的范围,此时,需及时反馈,并对第一尖轨200作出相应调整措施,以避免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监测尺300直接安装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无需携带笨重的测量仪器,使得检修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便利。同时,将监测尺300设置在第一基本轨100上,当第一尖轨200密贴在第一基本轨100上时,第一尖轨200的端部更加靠近监测尺300,这样,有利于作业人员准确读取第一尖轨200端部在监测尺300上的读数,保证第一尖轨200的爬行状况准确判断。此外,本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维修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普及在道岔作业中。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与图9,监测尺300包括底座310、锁紧件330、及可滑动装设在底座310上的尺本体320,对齐线321、第一极限线322及第二极限线323均设置在尺本体320上,锁紧件330用于将尺本体320锁紧在底座310上。如此,大大方便对齐线321与尖轨的端部对准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尖轨爬行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尖轨500、与第一基本轨100并排设置的第二基本轨400,监测尺300为两个,两个监测尺300分别装设在第一基本轨100与第二基本轨400上,第一尖轨200与第二尖轨500均位于第一基本轨100与第二基本轨400之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监测尺,将所述监测尺上的刻度线分别标记为对齐线、第一极限线及第二极限线,其中,所述第一极限线、所述第二极限线分别位于所述对齐线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对齐线的距离均为预设距离;
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其中,将所述监测尺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本轨上;固定后,将所述监测尺的尺本体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滑动所述尺本体,使得所述对齐线与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对准后,通过锁紧件,使得所述尺本体锁紧在所述底座上;
对准后,对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极限线、所述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爬行量,并判断所述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
额外提供一个监测尺,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二基本轨上,并将所述监测尺的对齐线与第二尖轨的端部对准;
对准后,对所述第二尖轨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极限线、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二爬行量,并判断所述第二尖轨的爬行状况;
将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结合分析,获取尖轨相对爬行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超出所述第一极限线或者所述第二极限线时,调整所述第一尖轨位置;
调整后,将所述尺本体解锁,并滑动所述尺本体,使得所述对齐线与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
对准后,通过所述锁紧件,将所述尺本体进行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基本轨进行除锈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基本轨进行除锈操作的步骤包括:
使用砂纸,打磨所述第一基本轨的轨腰处;
除锈后,将所述监测尺粘贴在所述第一基本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测尺贴在第一基本轨上,并将所述对齐线与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扳动道岔,使得所述第一尖轨向所述第一基本轨靠拢,并确保所述第一尖轨上的锁钩能与锁闭杆进行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准后,对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极限线、所述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爬行量,并判断所述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的步骤,包括:
采用对准工具,将所述第一尖轨的一端延伸或者投射在所述监测尺上,获得测量位;
读取测量位在所述监测尺的数据,获取所述第一爬行量,并根据所述测量位、所述第一极限线及所述第二极限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所述第一尖轨的爬行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结合分析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尖轨的端部均为与所述对齐线的同一侧时,所述尖轨相对爬行量为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之差,且判断所述第一尖轨与所述第二尖轨发生相同方向爬行;
若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尖轨的端部均为与所述对齐线的相对两侧时,所述尖轨相对爬行量为所述第一爬行量与所述第二爬行量之和,且判断所述第一尖轨与所述第二尖轨发生相反方向爬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为18mm ~ 22mm。
9.一种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尖轨爬行监测方法,还包括第一基本轨、第一尖轨及监测尺,所述监测尺上设有对齐线、及位于所述对齐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极限线与第二极限线,所述监测尺贴在所述第一基本轨上,且所述对齐线与所述第一尖轨的端部对准。
CN202010315002.5A 2020-04-21 2020-04-21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Active CN111439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5002.5A CN111439289B (zh) 2020-04-21 2020-04-21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5002.5A CN111439289B (zh) 2020-04-21 2020-04-21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9289A CN111439289A (zh) 2020-07-24
CN111439289B true CN111439289B (zh) 2021-07-02

Family

ID=71653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5002.5A Active CN111439289B (zh) 2020-04-21 2020-04-21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928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991A (zh) * 2014-06-23 2014-10-22 杭州慧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钢轨爬行量监测装置
CN203964858U (zh) * 2014-06-23 2014-11-26 杭州慧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钢轨密贴监测装置
CN204845335U (zh) * 2015-06-15 2015-12-09 武汉中建幕墙有限公司 美纹纸粘贴滑动标尺
CN205347909U (zh) * 2016-01-08 2016-06-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有砟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基本轨伸缩量监测装置
CN105841585A (zh) * 2015-01-12 2016-08-10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间隙测量工具和间隙合格测量方法
CN107476151A (zh) * 2017-08-21 2017-12-15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道岔尖轨爬行量监测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7472297A (zh) * 2017-08-02 2017-12-15 安徽骏达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轨道安全检测方法
CN207582205U (zh) * 2017-08-21 2018-07-06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道岔尖轨爬行量采集装置及监测装置
CN209388070U (zh) * 2018-11-21 2019-09-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33534A (zh) * 2019-10-24 2020-01-3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轨道钢轨爬行观测方法及系统
WO2020055641A2 (en) * 2018-09-05 2020-03-19 Focused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 Lateral rail measuremen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991A (zh) * 2014-06-23 2014-10-22 杭州慧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钢轨爬行量监测装置
CN203964858U (zh) * 2014-06-23 2014-11-26 杭州慧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钢轨密贴监测装置
CN105841585A (zh) * 2015-01-12 2016-08-10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间隙测量工具和间隙合格测量方法
CN204845335U (zh) * 2015-06-15 2015-12-09 武汉中建幕墙有限公司 美纹纸粘贴滑动标尺
CN205347909U (zh) * 2016-01-08 2016-06-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有砟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基本轨伸缩量监测装置
CN107472297A (zh) * 2017-08-02 2017-12-15 安徽骏达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轨道安全检测方法
CN107476151A (zh) * 2017-08-21 2017-12-15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道岔尖轨爬行量监测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207582205U (zh) * 2017-08-21 2018-07-06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道岔尖轨爬行量采集装置及监测装置
WO2020055641A2 (en) * 2018-09-05 2020-03-19 Focused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 Lateral rail measurement device
CN209388070U (zh) * 2018-11-21 2019-09-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33534A (zh) * 2019-10-24 2020-01-3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轨道钢轨爬行观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9289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35537C1 (de)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Oberbauzustandes von insbesondere festen Fahrbahnen
KR102192189B1 (ko) 교량용 탄성받침의 변형량 측정장치
US8844149B2 (en) Rail cant measurement tool and method
CN109737848B (zh) 一种道岔组装用多功能支距测量尺
CN111439289B (zh) 尖轨爬行监测系统及尖轨爬行监测方法
US4674730A (en) Aligning rail ends for welding
AU2016214181B2 (en) A rail clamp
US8222893B2 (en) Stringline and cross-level gauge
AU2019351599B2 (en) Monito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temporary rail connection of two rail portions of a rail and rail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such a monitoring device
US8402670B2 (en) Tensile bar marking fixture
WO2016124910A1 (en) A rail clamp
CN212401225U (zh) 尖轨爬行监测尺及尖轨爬行监测系统
CN113218283B (zh) 一种偏差孔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JPH1183605A (ja) 鉄道車両の輪重検出装置
CN108317972B (zh) 铁轨中心与桥梁中心偏心距测量系统
CN113252484A (zh) 一种轨道钢结构件的综合检测装置
CN206683525U (zh) 孔位检测装置及检具
CN221502760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通用直径钢筋卡具
CN211503953U (zh) 轨道系统的测距尺
CN111412906A (zh) 基准校验装置及基准校验方法
CN215676815U (zh) 轨枕承轨槽底脚和套筒中心线间距测量装置
CN221316135U (zh) 激光调节组件及非接触式动力激光检测车
CN111721177B (zh) 测量尺和道岔支距测量方法
CN220912201U (zh) 间隙测量装置
CN214666607U (zh) 一种道岔框架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14010 No.1, alding street, Kundulun District,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oneng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014010 No.1, alding street, Kundulun District,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SHENHUA BAOSHEN RAILWAY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