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0203B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0203B
CN111420203B CN202010156552.7A CN202010156552A CN111420203B CN 111420203 B CN111420203 B CN 111420203B CN 202010156552 A CN202010156552 A CN 202010156552A CN 111420203 B CN111420203 B CN 111420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backflow limiting
limiting part
backflow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65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0203A (zh
Inventor
侯黎莉
王悦平
李丽
徐诸凤
蒋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101565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0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0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0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0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0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管套管护理用品领域。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所用的气道插管,气道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配套的内套管,还包括一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包括按照顺序连接的气道接头、螺纹延长管以及雾化罐;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外端可拆卸连接,气道接头上开设有气体交换孔;雾化罐顶部一侧设有一用于临时注入药液的橡胶塞;另一侧有一可持续输注药液用的加药孔;雾化罐上中部一侧设置有氧气导管接口;还包括一抗反流阀,内套管的后端与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可拆卸,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不适配气管插管接口的问题。

Description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管套管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技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它是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导管通过切口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气管导管进行呼吸的手术。
气管切开的目的在于阻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确保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改善呼吸。
气管切开后,须将专用的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包括外套管和插入外套管中的内套管,外管的端部带有端板,以便固定在患者的喉部外侧。
针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由于呼吸道的加温、加湿生理功能被阻断,吸入干燥、未经处理、有杂质的空气可使下呼吸道黏液分泌增加,同时清除黏液分泌物的能力下降,分泌物非常黏稠、痰痂容易形成,甚至造成肺不张、肺塌陷、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临床上,常需使用雾化吸入来湿化气道,防止痰痂形成。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雾化装置是面罩法,气管切开患者也有其贴合使用的雾化面罩。但在临床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面罩法给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时,气切面罩会因为患者身体活动而脱落,而且患者的气切口及颈部伤口处会有潮湿现象。临床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雾化时,使用面罩法进行雾化吸入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量药液不能到达肺部产生疗效,二是造成大量药液的浪费。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与口鼻插管接口不紧密。秋冬季节,部分患者痰液粘稠、易产生痰痂,需要持续给予湿化,目前现有的装置需要护士频繁给药,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
此外,针对于患者痰液的处理,现有的方式往往是在内套管的后侧连接有收集痰液的收集袋,然而由于内套管上不具有抗反流结构,一旦痰液逆行,会导致患者严重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而且,患者咳嗽时,痰液会从气管插管口喷出且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远距离污染,污染覆盖区域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所述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内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湿结构,所述加湿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气道接头、螺纹延长管以及雾化罐;
所述气道接头与所述内套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气道接头上开设有气体交换孔;
所述雾化罐顶部一侧安装有一用于临时注入药液的橡胶塞;另一侧有一可持续输注药液用的加药孔,且所述加药孔的上方覆盖有塑料盖,所述雾化罐上中部一侧设置有氧气导管接口;
还包括一抗反流阀,所述内套管的后端与所述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
所述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设有两个,两个抗反流限位件沿着轴向从前至后交错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底部以及顶部,且所有的抗反流限位件与所述阀体内壁存有用于通气的间隙,每个抗反流限位件的正投影面小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2,且大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2/5;
所述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
有益效果:1)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可拆卸,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不适配气管插管接口的问题。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直接对接,解决了使用面罩进行雾化时,雾气造成面部或颈部伤口处的皮肤潮湿问题,降低伤口感染风险。
2)通过气体交换孔的增设有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问题。
3)雾化罐上设有橡胶塞,便于注入药液。通过橡胶塞插入针筒进行药液注入。当针筒的插针拔出后,橡胶塞的弹性封闭插针导致的穿孔。
4)避免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痰液反流,导致肺部感染的问题。通过抗反流限位件,减缓痰液喷出的冲击力,控制痰液喷出的方向,便于医务工作者对痰液进行处理。
5)本专利通过增设有封堵塞,适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期,通过封堵内套管,测试患者气道的康复情况。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传统堵管需拔出原有一次性气套管,重新置入金属管,再手工临时制作堵管塞,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换管时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与此同时,由于手工制作工艺因人而异,无法保证堵管效果,且操作不便。
6)通过抗反流阀与加湿结构的组合使用,便于两者切换使用,快速对接内套管。在减少患者痰液的同时,有效的控制了痰液的冲击力与污染。
7)螺纹延长管可随意塑形,方便各种体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外套体以及内套体;
所述外套体的内壁通过一弧形硅胶条连接有所述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厚度小于1mm;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呈弧形;
所述内套体上开设用于抗反流限位件伸出的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曲率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曲率相匹配,且所述弧形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连接所述外套体的长度的1.5倍。
便于外套体与内套体转动过程中,实现抗反流限位件的收纳与外露。通过弧形硅胶条作为抗反流限位件的连接件,便于抗反流限位件,在内套体与外套体的相对转动过程中,收纳在内套体与外套体之间的间隙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呈水滴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包括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径向宽度递增段以及径向宽度递减段;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径向宽度递增段与外套体的内壁相连;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径向宽度递减段与外套体内壁存有间隙。
径向宽度递增段的弧度大于1/2π,且小于4/5π。优选为2/3π。
径向宽度递减段的弧度小于1/3π,且大于1/6π。优选为1/5π。
进而实现痰液方向的控制。径向宽度递增段位于邻近内套管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套体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套体的轴线长度;
所述内套体不被所述外套体覆盖的区域设有一定位线;
所述外套体的外壁设有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收纳状态的收纳标示线以及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外露状态的外露标示线。
便于收纳与外露两种状态的切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套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管以及所述气道接头可拆卸连接。
便于加湿结构与抗反流阀的串联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道接头呈L形;
所述气道接头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管以及竖直设置的竖管,所述横管与所述内套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竖管距离连接所述横管处的3cm-4cm处的下方区域开设有所述气体交换口;
且所述气体交换口位于所述竖管的后侧两边,且左右对称分布。
便于控制出气量。
所述横管连接所述内套管处设有一可360°转动的接头。接头可以是相互匹配的球头与球碗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体交换口的横截面面积总和是所述竖管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的2/3倍-3/4倍;
所述气体交换口的口径为5mm-10mm;相邻的气体交换口轴向的间距为8mm-10mm;
所述气体交换口的个数为8-10个。
便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问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竖管上滑动连接有一口径调节套筒,所述口径调节套筒包括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的轴向宽度不小于所述气体交换口的内径。
便于实现口径的有机调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封堵塞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一拉环。便于驱动封堵塞的转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封堵塞连接有一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上固定有一橡胶环;
所述橡胶环与所述阀体的外壁转动连接。
避免封堵塞的放丢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螺纹连接所述阀体的接头,所述接头前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接头后端的外径,所述接头后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阀体的前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螺纹的轴向长度;
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有一长度方向平行于轴向的第一标识线;
所述接头的前端设有用于旋转对位第一标识线的第二标识线;
所述第一标识线与所述第二标识线齐平时,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上下设置,位于前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底部,位于后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内的顶部。
便于保证两个抗反流限位件前方的位于底部,后方的位于底部。便于保证抗反流限位件的止回效果。给予阀体安装到位的参考依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前端设有一卡接头,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轴向插入所述卡接头的插入口,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引导卡接头周向旋转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设有用于卡接头周向限位的限位块;
当所述卡接头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时,所述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上下设置,位于前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底部,位于后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内的顶部。
便于保证两个抗反流限位件前方的位于底部,后方的位于底部。便于保证抗反流限位件的止回效果。给予阀体安装到位的参考依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纹延长管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一定型机构;
所述定型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延长管外围第一套环以及第二套环;
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通过一可弯折的金属杆相连;
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还通过两个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弹簧以及第二连接杆;
所述金属杆与所有的连接杆沿着周向排布。
便于实现螺纹延长管的弯折定型。进而实现雾化罐搭设在患者的肩部,减少接口处承受的雾化罐的所导致的牵拉。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所述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内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抗反流阀,所述内套管的后端与所述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
所述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设有两个,两个抗反流限位件沿着轴向从前至后交错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底部以及顶部,且所有的抗反流限位件于所述阀体内壁存有用于通气的间隙,每个抗反流限位件的正投影面小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2,且大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2/5;
所述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
本专利通过抗反流阀,避免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痰液反流,导致肺部感染的问题。通过抗反流限位件,减缓痰液喷出的冲击力,控制痰液喷出的方向,便于医务工作者对痰液进行处理。通过抗反流限位件的结构的优化,减缓其对痰液的冲击力。本专利通过增设有封堵塞,适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期,通过封堵内套管,测试患者气道的康复情况。传统堵管需拔出原有一次性气套管,重新置入金属管,再手工临时制作堵管塞,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换管时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与此同时,由于手工制作工艺因人而异,无法保证堵管效果,且操作不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前侧面是一弧形曲面;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后侧面垂直于阀体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向上延伸且用于插入吸氧管的吸氧口;
所述吸氧口位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前方,且位于所述阀体连接内套管处的后方;
所述吸氧口上连接有一塑料封盖,所述塑料封盖与所述吸氧口通过与连接带相连。
便于吸氧口与吸氧管插接情况,吸氧管对患者吸氧与不吸氧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封堵塞与抗反流阀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方案一的封堵塞与抗反流阀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方案二的内套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方案二的阀体的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口径调节套筒与竖管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口径调节套筒与竖管处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抗反流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抗反流阀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抗反流阀展开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5抗反流阀的一种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5抗反流阀增设有吸氧口的一种剖视图。
其中:1为内套管,2为抗反流阀,3为封堵塞,7为口径调节套筒,11为第二标识线,12为插入口,13为环状凹槽,21为阀体,22为抗反流限位件,23为第一标识线,24为卡接头,25为吸氧口,26为外套体,27为弧形开口,31为拉环,32为橡胶条,33为橡胶环,41为第一套环,42为第二套环,44为第一连接杆,45为弹簧,46为第二连接杆,51为气道接头,52为螺纹延长管,53为雾化罐,54为氧气导管接口,55为橡胶塞,56为气体交换孔,57为加药孔,71为限位条,72为环状挡板,73为限位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参见图1,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内套管1。
还包括一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气道接头52、螺纹延长管52以及雾化罐53;气道接头与内套管1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气道接头上开设有气体交换孔56;雾化罐顶部一侧安装有一用于临时注入药液的橡胶塞55,另一侧有一用于可持续输注药液用的加药孔57,且加药孔的上方覆盖有塑料盖,雾化罐上中部一侧设置有氧气导管接口54。螺纹延长管可以是波纹管。
还包括一抗反流阀2,内套管1的后端与抗反流阀2可拆卸连接;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21内的抗反流限位件22,抗反流限位件22设有两个,两个抗反流限位件沿着轴向从前至后交错设置在阀体内的底部以及顶部,且所有的抗反流限位件于阀体内壁存有用于通气的间隙,每个抗反流限位件的正投影面小于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2,且大于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2/5。
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3。
本专利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的可拆卸,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不适配气管插管接口的问题。通过气道接头与内套管直接对接,解决了使用面罩进行雾化时,雾气造成面部或颈部伤口处的皮肤潮湿问题,降低伤口感染风险。通过气体交换孔的增设有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问题。雾化罐上设有橡胶塞,便于注入药液。
气道接头呈L形;气道接头连接内套管侧的开口朝下,气体交换孔位于气道接头上部两侧。气道接头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管以及竖直设置的竖管,横管与内套管可拆卸连接;横管距离连接纵管处的3cm-4cm处开设有气体交换口。气体交换口位于竖管的后侧两边,且左右对称分布。便于控制出气量。横管连接所述内套管处设有一可360°转动的接头。接头可以是相互匹配的球头与球碗结构。或者,横管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与内套管可拆卸连接。第二套管与竖管相连。
气体交换口的横截面面积总和是所述竖管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的2/3倍-3/4倍;气体交换口的口径为5mm-10mm;相邻的气体交换口轴向的间距为8mm-10mm;气体交换口的个数为8-10个。便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问题。
相邻的抗反流限位件的间隙为1cm左右。
参见图2,封堵塞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一拉环31。便于驱动封堵塞的转动。封堵塞连接有一橡胶条32,橡胶条32上固定有一橡胶环33;橡胶环33与阀体的外壁转动连接。避免封堵塞的放丢失。在封堵盖不合上时,可以在阀体的后侧连接有一透气防水的收集袋。进而实现对咳痰时痰液的收集。避免从阀体流出的痰液对衣物的污染。
针对于阀体与内套管的可拆卸方式,可以是:
参见图3,方案一,阀体与内套管螺纹连接;阀体的外壁上设有一长度方向平行于轴向的第一标识线23;内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旋转对位第一标识线23的第二标识线11;第一标识线23与第二标识线11齐平时,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上下设置,位于前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底部,位于后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顶部。便于保证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中前方的位于底部,后方的位于底部。便于保证抗反流限位件的止回效果。给予阀体安装到位的参考依据。
也可以是,方案二,参见图4以及图5,阀体的前端设有一卡接头,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轴向插入卡接头的插入口12,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引导卡接头周向旋转的环状凹槽13,环状凹槽13内设有用于卡接头周向限位的限位块;当卡接头24与限位块相抵时,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上下设置,位于前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底部,位于后侧的抗反流限位件22位于阀体内的顶部。便于保证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中前方的位于底部,后方的位于底部。便于保证抗反流限位件的止回效果。给予阀体安装到位的参考依据。
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6,螺纹延长管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一定型机构;定型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延长管外围第一套环41以及第二套环42;第一套环41与第二套环42通过一可弯折的金属杆43相连;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还通过两个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杆44、弹簧45以及第二连接杆46;金属杆43与所有的连接杆沿着周向排布。便于实现螺纹延长管的弯折定型。进而实现雾化罐搭设在患者的肩部,减少接口处承受的雾化罐的所导致的牵拉。
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7,竖管上滑动连接有一口径调节套筒7,口径调节套筒包括环状挡板72,环状挡板72的轴向宽度不小于气体交换口的内径。便于实现口径的有机调节。口径调节套筒包括一安装筒,安装筒通过连接条与环状挡板相连。相邻的环状挡板通过连接条相连。安装筒与竖管通过螺纹连接。竖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标识口径调节的刻度线。安装筒上设有用于对位刻度线的基准线。便于当安装筒与竖管相对旋转过程中,实现口径不同大小的调整。
当然滑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参见图8,口径调节套筒包括一安装筒,安装筒通过连接条与环状挡板相连。相邻的环状挡板通过连接条相连。安装筒套设在竖管外围。比如竖管的外围固定有限位条71。安装筒的外围沿着轴向设有至少三个限位齿73,相邻的限位齿之间的间隙为用于周向旋入限位条的凹槽。便于不同位置的切换。
参见图9至图11,具体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阀体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外套体以及内套体;外套体26的内壁通过一弧形硅胶条连接有抗反流限位件22,抗反流限位件的厚度小于1mm;抗反流限位件22呈弧形;内套体上开设用于抗反流限位件伸出的弧形开口27,弧形开口27的曲率与抗反流限位件22的曲率相匹配,且弧形开口27的长度大于抗反流限位件22连接外套体处的长度的1.5倍。便于当外套体与内套体转动过程中,进而实现抗反流限位件的收纳与外露。通过弧形硅胶条作为抗反流限位件的连接件,便于抗反流限位件,在内套体与外套体的相对转动过程中,收纳在内套体与外套体之间的间隙内。外套体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套体的轴线长度;内套体不被外套体覆盖的区域设有一定位线;外套体的外壁设有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收纳状态的收纳标示线以及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外露状态的外露标示线。便于收纳与外露两种状态的切换。
抗反流限位件呈水滴状,抗反流限位件包括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径向宽度递增段以及径向宽度递减段。抗反流限位件的径向宽度递增段与外套体的内壁相连。抗反流限位件的径向宽度递减段与外套体内壁存有间隙。径向宽度递增段的弧度大于1/2π,且小于4/5π。优选为2/3π。径向宽度递减段的弧度小于1/3π,且大于1/6π。优选为1/5π。
内套体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管以及气道接头可拆卸连接。便于加湿结构与抗反流阀的串联设置。
针对于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内套体的外围设有一环状突起。外套体的端面与内套体相抵。便于转动连接。
抗反流限位件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抗反流限位件以及第二抗反流限位件。外套体包括沿着轴向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体、第二套体以及第三套体。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夹设固定有第一抗反流限位件。第二套体与第三套体之间夹设有第二抗反流限位件。且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之间固定有用于连接第一抗反流限位件的弧形硅胶条。第二套体与第三套体之间固定有用于连接第二抗反流限位件的弧形硅胶条。便于抗反流限位件的安装固定。
参见图12,具体实施例5,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抗反流限位件22的前侧面是一弧形曲面;抗反流限位件22的后侧面垂直于阀体的中心轴线。
参见图13,为了增加抗反流阀的功能性,阀体可以设有向上延伸且用于插入吸氧管的吸氧口25;吸氧口25位于抗反流限位件的前方,且位于阀体连接内套管处的后方;吸氧口上连接有一塑料封盖,塑料封盖与吸氧口通过与连接带相连。便于吸氧口与吸氧管插接情况,吸氧管对患者吸氧与不吸氧的切换。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所述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内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湿结构,所述加湿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气道接头、螺纹延长管以及雾化罐;
所述气道接头与所述内套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气道接头上开设有气体交换孔;
所述雾化罐顶部一侧安装有一用于临时注入药液的橡胶塞;另一侧有一可持续输注药液用的加药孔,且所述加药孔的上方覆盖有塑料盖,所述雾化罐上中部一侧设置有氧气导管接口;
还包括一抗反流阀,所述内套管的后端与所述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
所述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设有两个,两个抗反流限位件沿着轴向从前至后交错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底部以及顶部,且所有的抗反流限位件与所述阀体内壁存有用于通气的间隙,每个抗反流限位件的正投影面小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2,且大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2/5;
所述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
所述阀体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外套体以及内套体;
所述外套体的内壁通过一弧形硅胶条连接有所述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厚度小于1mm;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呈弧形;
所述内套体上开设用于抗反流限位件伸出的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曲率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曲率相匹配,且所述弧形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连接所述外套体处的长度的1.5倍;
所述外套体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套体的轴线长度;
所述内套体不被所述外套体覆盖的区域设有一定位线;
所述外套体的外壁设有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收纳状态的收纳标示线以及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外露状态的外露标示线;
所述内套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管以及所述气道接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呈水滴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包括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径向宽度递增段以及径向宽度递减段;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径向宽度递增段与外套体的内壁相连;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径向宽度递减段与外套体内壁存有间隙;
径向宽度递增段的弧度大于1/2π,且小于4/5π;
径向宽度递减段的弧度小于1/3π,且大于1/6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接头呈L形;
所述气道接头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管以及竖直设置的竖管,所述横管与所述内套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竖管距离连接所述横管处的3cm-4cm处的下方区域开设有所述气体交换孔;
且所述气体交换孔位于所述竖管的后侧两边,且左右对称分布;
所述气体交换孔的横截面面积总和是所述竖管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的2/3倍-3/4倍;
所述气体交换孔的口径为5mm-10mm;相邻的气体交换孔轴向的间距为8mm-10mm;
所述气体交换孔的个数为8-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滑动连接有一口径调节套筒,所述口径调节套筒包括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的轴向宽度不小于所述气体交换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螺纹连接所述阀体的接头,所述接头前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接头后端的外径,所述接头后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阀体的前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螺纹的轴向长度;
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有一长度方向平行于轴向的第一标识线;
所述接头的前端设有用于旋转对位第一标识线的第二标识线;
所述第一标识线与所述第二标识线齐平时,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上下设置,位于前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底部,位于后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内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前端设有一卡接头,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轴向插入所述卡接头的插入口,所述内套管的后端设有用于引导卡接头周向旋转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设有用于卡接头周向限位的限位块;
当所述卡接头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时,所述两个抗反流限位件上下设置,位于前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阀体内的底部,位于后侧的抗反流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内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延长管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一定型机构;
所述定型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延长管外围第一套环以及第二套环;
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通过一可弯折的金属杆相连;
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还通过两个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弹簧以及第二连接杆;
所述金属杆与所有的连接杆沿着周向排布。
8.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包括一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所述气管切开术后用插管包括外套管以及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抗反流阀,所述内套管的后端与所述抗反流阀可拆卸连接;
所述抗反流阀包括一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设有两个,两个抗反流限位件沿着轴向从前至后交错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底部以及顶部,且所有的抗反流限位件于所述阀体内壁存有用于通气的间隙,每个抗反流限位件的正投影面小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1/2,且大于所述阀体通道的正投影面的2/5;
所述阀体的后侧螺纹连接封堵塞;
所述阀体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外套体以及内套体;
所述外套体的内壁通过一弧形硅胶条连接有所述抗反流限位件,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厚度小于1mm;
所述抗反流限位件呈弧形;
所述内套体上开设用于抗反流限位件伸出的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曲率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的曲率相匹配,且所述弧形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抗反流限位件连接所述外套体处的长度的1.5倍;
所述外套体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内套体的轴线长度;
所述内套体不被所述外套体覆盖的区域设有一定位线;
所述外套体的外壁设有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收纳状态的收纳标示线以及用于与定位线对位且标识抗反流限位件处于外露状态的外露标示线;
所述内套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管以及气道接头可拆卸连接。
CN202010156552.7A 2020-03-09 2020-03-09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Active CN111420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552.7A CN111420203B (zh) 2020-03-09 2020-03-09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552.7A CN111420203B (zh) 2020-03-09 2020-03-09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0203A CN111420203A (zh) 2020-07-17
CN111420203B true CN111420203B (zh) 2020-11-27

Family

ID=7154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6552.7A Active CN111420203B (zh) 2020-03-09 2020-03-09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0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8256B (zh) * 2020-09-24 2021-07-27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一种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5730Y (zh) * 1998-12-22 1999-12-29 曹士鑫 气管插管接头
CN103623489A (zh) * 2013-11-27 2014-03-12 兰州大学 一种多功能咳痰机外接管
TWM550151U (zh) * 2017-06-02 2017-10-11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氣切內管結構改良
CN208511671U (zh) * 2018-01-31 2019-02-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具有注药通路的可持续气道湿化的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09451072U (zh) * 2018-01-31 2019-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人工气道雾化装置
CN210044644U (zh) * 2019-04-02 2020-02-11 安徽省立医院 一种气切吸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5730Y (zh) * 1998-12-22 1999-12-29 曹士鑫 气管插管接头
CN103623489A (zh) * 2013-11-27 2014-03-12 兰州大学 一种多功能咳痰机外接管
TWM550151U (zh) * 2017-06-02 2017-10-11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氣切內管結構改良
CN208511671U (zh) * 2018-01-31 2019-02-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具有注药通路的可持续气道湿化的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09451072U (zh) * 2018-01-31 2019-1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人工气道雾化装置
CN210044644U (zh) * 2019-04-02 2020-02-11 安徽省立医院 一种气切吸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0203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7747B (zh) 与呼吸设备相关的改进
CN105854143B (zh) 一种加药吸痰测温型气管插管
WO2002056936A2 (en) Ventilation system during guided insertion of an endotracheal tube
JPH11513296A (ja) 自浄式気管内挿入管装置
CN211068565U (zh) 一种能缓释给药的气管切开套管
CN111420203B (zh)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系列装置
CN206275893U (zh) 一种具有润滑层的多功能气管插管
CN205215891U (zh) 加热麻醉型气管导管
CN206007753U (zh) 一种具有雾化功能的气管切开套管外接件
CN108837266A (zh) 一种用于口腔插管的可调式麻醉插管
CN208877639U (zh) 一种用于口腔插管的可调式麻醉插管
CN2860505Y (zh) 气管切开雾化吸入器
CN202516159U (zh) 全麻支气管镜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用四通接头
CN202289147U (zh) 气管切开面罩
CN202802437U (zh) 带麻醉喷雾机构的气管插管装置
CN206518752U (zh) 一种经鼻通气的导管装置
CN212914137U (zh) 一种新型抗返流气管内套管
CN205831761U (zh) 嵌入式带导管卡槽镜片的可视喉镜
CN216319376U (zh) 多功能气管插接转换装置
CN216439708U (zh) 一种痰液收集装置
CN220175789U (zh) 一种临床呼吸科用雾化装置
CN214807625U (zh) 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CN218529505U (zh) 一种人工气道温湿化管路套件
CN217041004U (zh) 多功能气切堵管装置
CN219983627U (zh) 用于防治喉部水肿的咽喉部雾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