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3670A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03670A CN111403670A CN202010367856.8A CN202010367856A CN111403670A CN 111403670 A CN111403670 A CN 111403670A CN 202010367856 A CN202010367856 A CN 202010367856A CN 111403670 A CN111403670 A CN 1114036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battery
- main body
- tab
- body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40 Fe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90 N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18 electrochemist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及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极耳。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极耳,且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电路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电路板包括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生活中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也日益剧增,那么,这就对作为电子产品动力来源的电池提出了愈加严苛的要求。目前,一般的电池在组装时都需要先将电芯的输出端子极耳与保护板上的镍片进行焊接,再经过折弯镍片及保护板的步骤,最后对电芯和保护板进行绝缘防护以最终制得电池。不过,其中存在以下问题:(1)折弯镍片及保护板的工序复杂,影响电池的生产效率及成本;(2)折弯工序会带来工序公差,使得电池封装的公差更大,影响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及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极耳;所述电池还包括: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极耳,且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电路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电路板包括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主体部暴露于所述第一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主体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分部及第二连接分部,所述第一连接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分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电芯本体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的表面一起形成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极性不同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且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电路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主体部由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外;
或者,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主体部暴露于所述第二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呈平板型或Z型,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呈平板型或Z型。
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保护板与极耳的连接方式,本申请中通过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平行的所述镍片和第一极耳的直接连接的方式,无需再进行弯折镍片和保护板的步骤,简化了电池的组装工序及结构,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因弯折镍片及保护板所造成的组装公差的问题,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用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用电装置 1
电池 10
电芯 11
电芯本体 111
第一极耳 112
第二极耳 113
壳体 114
顶面 1141
底面 1142
周面 1143
注液孔 1144
注液塞 1145
第一侧面 1146
第二侧面 1147
电路板组件 12
电路板 121
第一表面 1211
第一开孔 1212
第二开孔 1213
第二表面 1214
第一电连接件 122
第一主体部 1221
第一连接部 1222
第一连接分部 1223
第二连接分部 1224
第二电连接件 123
第二主体部 1231
第二连接部 1232
第三连接分部 1233
第四连接分部 1234
外接件 124
容置空间 13
绝缘件 1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池10。所述电池10包括电芯11及电路板组件12。所述电芯11包括电芯本体111及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111的第一极耳112。所述电路板组件12包括电路板121及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1的第一电连接件122。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包括第一主体部1221。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连接所述第一极耳112,且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电路板121包括朝向所述电芯本体111的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其中,所述第一极耳112和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之间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参图7和图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121上开设有第一开孔1212。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暴露于所述第一开孔1212。具体地,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且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覆盖部分或全部的所述第一开孔1212,如此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暴露于所述第一开孔1212。
其中,所述第一开孔1212可呈矩形、圆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呈U型等其他不规则形成。
参图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的第一连接部12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22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222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121外。
参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1222包括第一连接分部1223及第二连接分部1224。所述第一连接分部1223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二连接分部1224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分部1223和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之间,以与所述第一表面1211和所述电芯本体111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112的表面一起形成容置空间13。其中,所述容置空间13的存在可保证电路板121实现双面布件。即所述电路板121的第一表面1211以及背对所述第一表面1211的表面上均可进行布件。
参图1、图2和图3,所述电芯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112极性不同的第二极耳113。所述第二极耳113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111。所述电路板组件12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1的第二电连接件123。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包括第二主体部1231。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连接所述第二极耳113,且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
参图7和图8,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121上开设有第二开孔1213。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暴露于所述第二开孔1213。具体地,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且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覆盖部分或全部的所述第二开孔1213,如此使得所第二主体部1231暴露于所述第二开孔1213。
其中,所述第二开孔1213的形状、尺寸可与所述第一开孔1212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开孔1213可呈矩形、圆形、菱形等规则形状或呈U型等其他不规则形成。
参图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的第二连接部1232。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由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121外。
参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包括第三连接分部1233及第四连接分部1234。所述第三连接分部1233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四连接分部1234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分部1233和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之间。如此,所述第四连接分部1234、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二连接分部1224和所述电芯本体111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112的表面一起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3。
参图1和图4,所述电路板组件12还包括外接件124。所述外接件124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1,以作为所述电池10的外接端子。其中,所述外接件124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导电片、电子线等。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电池10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参图6,一种电池10包括电芯11及电路板组件12。
请一并参图7,所述电芯11包括电芯本体111及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111的第一极耳112和第二极耳113。
参图7,所述电芯本体111包括壳体114及收容于所述壳体114内的电极组件(图未示)。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可通过极片和隔膜卷绕或层叠而成。
当然,所述电芯本体111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114内的电解液。
参图7,所述第一极耳112和所述第二极耳113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并暴露于所述壳体114的外表面。
参图7,所述壳体114包括顶面1141、背对所述顶面1141的底面1142及连接于所述顶面1141和所述底面1142之间的周面1143。在实施例1中,所述壳体114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材质可以为钢合金、铝合金、铁合金、铜合金、镍合金、或不锈钢等。
在实施例1中,所述金属壳体114呈长方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壳体114的形状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呈柱状等规则结构或其他不规则结构。
参图7,所述顶面1141上开设有注液孔1144。所述电解液可经所述注液孔1144注入所述壳体114内。所述注液孔1144中设有注液塞1145。所述注液塞1145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孔1144,避免注入的电解液漏出或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壳体114内部。
参图7,所述第一极耳112和所述第二极耳113呈平板型。所述第一极耳112和所述第二极耳113水平设置于所述顶面1141。
参图8,所述电路板组件12包括电路板121及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1的第一电连接件122和第二电连接件123。
参图7和图8,所述电路板121上开设有第一开孔1212和第二开孔1213。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包括第一主体部1221,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包括第二主体部1231。在实施例1中,所述电路板121包括第一表面1211及背对所述第一表面1211的第二表面1214。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均呈平板型。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且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且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的平面平行。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开孔1212,以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暴露于所述第一开孔1212。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开孔1213,以使得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暴露于所述第二开孔1213。
参图6、图7和图8,所述电路板121水平设置于所述顶面1141。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211朝向所述顶面1141。此时,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极耳112,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极耳113。
其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保护板与极耳的连接方式,本申请中通过在电路板121上开设第一开孔1212和第二开孔1213的方式,使得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平面平行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通过对应的开孔暴露于所述电路板121,如此可从第一开孔1212处将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和所述第一极耳112焊接在一起,以及从第二开孔1213处将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和所述第二极耳113焊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电池10的组装,而无需再进行弯折镍片和保护板的步骤,简化了电池10的组装工序及结构,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因弯折镍片及保护板所造成的组装公差的问题,提升了电池10的能量密度。
参图8,所述电路板组件12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1的外接件124。在实施例1中,所述外接件124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外接件124为柔性电路板。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接件124还可为导电片、电子线等。
实施例2
参图9,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电路板121的结构、第一电连接件122的结构及第二电连接件123的结构。
参图9,在实施例2中,所述电路板121上未开设所述第一开孔1212和所述第二开孔1213。
参图9,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包括第一主体部1221和第一连接部12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22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222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121外。在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呈平板型,且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的平面平行22。
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包括第二主体部1231和第二连接部1232。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由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121外。在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呈平板型,且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的平面平行22。
实施例3
参图4,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一电连接件122的结构及第二电连接件123的结构。
参图4,在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包括第一主体部1221和第一连接部12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22包括第一连接分部1223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分部1223的第二连接分部1224。所述第一连接分部1223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由所述第二连接分部122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分部1223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121外。所述第二连接分部1224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和所述第一连接分部1223之间。
参图4,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包括第二主体部1231和第二连接部1232。所述第二连接部1232包括第三连接分部1233及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分部1233的第四连接分部1234。所述第三连接分部1233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由所述第四连接分部1234远离所述第三连接分部1233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121外。所述第四连接分部1234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和所述第三连接分部1233之间。如此,所述第四连接分部1234、所述第一表面1211、所述第二连接分部1224和所述电芯本体111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112的表面一起形成容置空间13。其中,所述容置空间13的存在可保证电路板121实现双面布件。
参图3和图4,在实施例3,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呈Z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还可呈C型、U型等。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23还可呈C型、U型等。
其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保护板与极耳的连接方式,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通过将与所述电路板121所在平面平行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和第二主体部123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1外,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1221和第一极耳112直接焊接在一起,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1231和所述第二极耳113直接焊接在一起,以完成电池10的组装,而无需再进行弯折镍片和保护板的步骤,简化了电池10的组装工序及结构,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因弯折镍片及保护板所造成的组装公差的问题,提升了电池10的能量密度。
实施例4
参图5,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一电连接件122的结构。
参图5,在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22的结构与实施例3中的第一电连接件122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5
参图10,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实施例5中的电池10还包括绝缘件14。所述绝缘件14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12。
参图10,在实施例5中,所述周面1143包括两背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46及两背对设置的第二侧面1147。两所述第一侧面1146连接两所述第二侧面1147。其中,所述绝缘件14的一端连接其中一第一侧面1146;所述绝缘件14的另一端向另一第一侧面1146方向延伸,包覆所述电路板121,并连接至另一第一侧面1146。其中,所述外接件124位于所述绝缘件14外,以作为所述电池10的输出端子。
在实施例5中,所述绝缘件14为绝缘胶纸。所述绝缘件14大致呈U型。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壳体114。
在实施例6中,所述壳体114为铝塑膜。如此,所述第一极耳112和所述第二极耳113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111,并垂直设置于所述壳体114的顶面1141。
参图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1。所述用电装置1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10。其中,所述用电装置1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储能设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穿戴式电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及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极耳,且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电路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电路板包括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主体部暴露于所述第一开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主体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分部及第二连接分部,所述第一连接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分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以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电芯本体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的表面一起形成容置空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极性不同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且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电路板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主体部由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并位于所述电路板外;
或者,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主体部暴露于所述第二开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呈平板型或Z型,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呈平板型或Z型。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67856.8A CN111403670A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67856.8A CN111403670A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03670A true CN111403670A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1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67856.8A Pending CN111403670A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0367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4227A (zh) * | 2021-11-13 | 2022-03-18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59287A1 (en) * | 2008-12-18 | 2010-06-24 | Samsung Sdi Co., Ltd. |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
CN208423037U (zh) * | 2018-08-13 | 2019-01-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内置式电池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10367856.8A patent/CN1114036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59287A1 (en) * | 2008-12-18 | 2010-06-24 | Samsung Sdi Co., Ltd. |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
CN208423037U (zh) * | 2018-08-13 | 2019-01-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内置式电池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4227A (zh) * | 2021-11-13 | 2022-03-18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
CN114204227B (zh) * | 2021-11-13 | 2024-09-20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芯壳体、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98405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and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211654934U (zh)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 |
CN112133876B (zh) | 电池及终端设备 | |
CN102412381A (zh) | 可再充电电池 | |
WO2023185288A1 (zh) | 电池 | |
CN212011033U (zh)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 |
CN111403803B (zh)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 |
WO2023185285A1 (zh) | 电池 | |
CN213150965U (zh) |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 |
CN115566328B (zh) | 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装置 | |
CN114039080B (zh) | 一种电芯、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115413384B (zh) |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 |
CN212625746U (zh) |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3636220U (zh) | 电池及电子装置 | |
CN213459997U (zh) |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子装置 | |
CN111403670A (zh) |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 |
CN219658819U (zh) | 电池及用电装置 | |
WO2024169334A1 (zh) | 电芯、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661608A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用电装置 | |
JP2022544426A (ja) |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 |
CN217009488U (zh) | 软包电池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952242B (zh) | 电芯组件、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1209507A (zh) | 铜带的焊接方法及采用铜极耳的锂电池 | |
CN112952218B (zh) | 电池、电池的制造方法、电子装置及电池的测试方法 | |
CN111403669B (zh) | 电池及具有该电池的用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