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1190B -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61190B CN111361190B CN202010177176.XA CN202010177176A CN111361190B CN 111361190 B CN111361190 B CN 111361190B CN 202010177176 A CN202010177176 A CN 202010177176A CN 111361190 B CN111361190 B CN 1113611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bearing
- linear motion
- roller
- sub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32—Producing rolling bodies, e.g. rollers, wheels, pulleys or pin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包括:转盘组件、以及沿着转盘组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滚轮上料组件、转轴上料组件、轴承上料组件、轴承铆接组件、转轴铆接组件和卸料组件,转盘组件上设置有放料座,放料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放料座沿着转盘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方案后,能方便地完成滚轮组件的组装,组装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电梯门设备中,通常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安装在电梯门的底部,便于电梯门的滑动。滚轮组件通常由滚轮、转轴和轴承组成,轴承配合在滚轮内,转轴配合在轴承内。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组装滚轮组件的方式,先将轴承放置在滚轮中进行铆接,接着将转轴放置在轴承中进行铆接,这种人工组装的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能方便地完成滚轮组件的组装,组装效率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包括:转盘组件、以及沿着所述转盘组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滚轮上料组件、转轴上料组件、轴承上料组件、轴承铆接组件、转轴铆接组件和卸料组件,所述转盘组件上设置有放料座,所述放料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放料座沿着所述转盘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滚轮上料组件包括滚轮上料盘、滚轮导向座和第一机械手,所述滚轮上料盘的出料口和所述滚轮导向座导通,所述第一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滚轮导向座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料组件包括转轴上料盘、转轴导向座和第二机械手,所述转轴上料盘的出料口和所述转轴导向座导通,所述第二机械手设置在所述转轴导向座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卸料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滑动座、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第一升降座和夹爪组件,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所述第一升降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所述夹爪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
优选的:所述夹爪组件为手指气缸。
优选的:所述放料座上设置有滚轮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轴承铆接组件和转轴铆接组件均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和压杆,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压杆固定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还包括打标机,所述打标机设置在所述卸料组件和所述转轴铆接组件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滚轮检测组件、转轴检测组件和轴承检测组件,所述滚轮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滚轮上料组件和所述转轴上料组件之间,所述转轴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转轴上料组件和所述轴承上料组件之间,所述轴承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轴承上料组件和所述轴承铆接组件之间,所述滚轮检测组件、转轴检测组件和轴承检测组件均包括第三固定座和光学检测传感器,所述光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且所述放料座能够转动至所述光学检测传感器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轴承上料组件包括:轴承上料盘、轴承导向座和轴承放料组件,所述轴承上料盘的出料口和所述轴承导向座导通;所述轴承放料组件包括:第四固定座、第二滑动座、第三升降座、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导向杆、接料座、驱动块和弹性件,所述第三升降座与所述第四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所述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三升降座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轴承导向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第三升降座的下方,所述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滑动座连接;所述接料座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接料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接料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之间,两个所述接料座之间拼合形成轴承定位槽,所述轴承定位槽的开口与所述轴承导向座的出料口导通,所述轴承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所述第三升降座上,且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出料孔的上方;所述接料座上设置有触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座上的触发块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块固定在所述第三升降座上,且所述驱动块位于两个所述触发块之间的竖直方向上,所述驱动块的底部设置有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滚轮上料组件将滚轮放置在放料座上,随着转盘组件的转动,转轴上料组件将转轴放置在放料座上,转盘组件继续转动,轴承上料组件将轴承放置在滚轮内,此时,滚轮、转轴和轴承都完成了预定位,接着放料座转动至轴承铆接组件的下方,将轴承与滚轮铆接,轴承与滚轮完成铆接后,放料座转动至转轴铆接组件的下方,将转轴和轴承铆接,此时,滚轮、转轴和轴承之间便组装完成了,随着转盘组件继续转动,卸料组件将最终的成品从放料座上取下,由于放料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放料座沿着转盘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因此上述的这些工序可以同时进行,这样一来,能方便地完成滚轮组件的组装,组装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滚轮组件组装设备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滚轮组件组装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卸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轴承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实施例中的轴承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实施例中的轴承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
1、转盘组件;
2、轴承上料组件;21、轴承上料盘;22、轴承导向座;23、第四固定座;24、第二滑动座;25、第三升降座;26、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7、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8、导向杆;29、接料座;291、轴承定位槽;292、出料孔;293、触发块;30、驱动块;301、斜面;31、弹性件;
3、轴承铆接组件;
4、转轴铆接组件;
5、卸料组件;51、第一固定座;52、第一滑动座;53、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5、第一升降座;56、夹爪组件;
6、滚轮上料盘;
7、滚轮导向座;
8、第一机械手;
9、转轴上料盘;
10、转轴导向座;
11、放料座;
12、第二机械手;
13、打标机;
14、滚轮检测组件;
15、转轴检测组件;
16、轴承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
实施例一: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包括:转盘组件1、以及沿着转盘组件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滚轮上料组件、转轴上料组件、轴承上料组件2、轴承铆接组件3、转轴铆接组件4和卸料组件5,转盘组件1上设置有放料座11,放料座11设置有多个,多个放料座11沿着转盘组件1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来说,转盘组件1包括转盘和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
这样一来,滚轮上料组件将滚轮放置在放料座11上,随着转盘组件1的转动,转轴上料组件将转轴放置在放料座11上,转盘组件1继续转动,轴承上料组件2将轴承放置在滚轮内,此时,滚轮、转轴和轴承都完成了预定位,接着放料座11转动至轴承铆接组件3的下方,将轴承与滚轮铆接,轴承与滚轮完成铆接后,放料座11转动至转轴铆接组件4的下方,将转轴和轴承铆接,此时,滚轮、转轴和轴承之间便组装完成了,随着转盘组件1继续转动,卸料组件5将最终的成品从放料座上取下,由于放料座11设置有多个,多个放料座11沿着转盘组件1的周向间隔设置,因此上述的这些工序可以同时进行,这样一来,能方便地完成滚轮组件的组装,组装效率较高。
另外的,滚轮上料组件包括滚轮上料盘6、滚轮导向座7和第一机械手8,滚轮上料盘6的出料口和滚轮导向座7导通,第一机械手8设置在滚轮导向座7的上方。
这样一来,滚轮上料盘6内的滚轮不断滑动进滚轮导向座7内,滚轮依次排列,第一机械手8将滚轮抓取并放置在放料座11上。
另外的,转轴上料组件包括转轴上料盘9、转轴导向座10和第二机械手12,转轴上料盘9的出料口和转轴导向座10导通,第二机械手12设置在转轴导向座10的上方。
这样一来,转轴上料盘9内的转轴不断滑动进转轴导向座10内,转轴依次排列,第二机械手12将转轴抓取并放置在放料座11上。
另外的,第一机械手8、第二机械手12和卸料组件5均包括:第一固定座51、第一滑动座52、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3、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第一升降座55和夹爪组件56,第一滑动座52和第一固定座51滑动连接,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3固定在第一固定座51上,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3的输出轴和第一滑动座52连接;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固定在第一滑动座52上,第一升降座55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动座52上,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的输出轴和第一滑动座52连接;夹爪组件56安装在第一升降座55上。具体来说,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3和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均为气缸,夹爪组件56为手指气缸。
这样一来,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促第一升降座55下降,带动当夹爪组件56下降将工件抓取然后回复原位,接着然后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3促使第一滑动座52横向滑动,带动夹爪组件56横向滑动,然后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54促第一升降座55下降,夹爪组件56将工件放入放料座11内然后回复原位。
另外的,放料座11上设置有滚轮定位槽。
这样一来,使滚轮放入放料座11内后滚轮的定位较为准确。
另外的,轴承铆接组件3和转轴铆接组件4均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和压杆,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压杆固定在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具体来说,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为液压缸。
这样一来,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带动压杆下降将轴承和滚轮铆接,将转轴和轴承铆接。
另外的,还包括打标机13,打标机13设置在卸料组件5和转轴铆接组件4之间。
这样一来,在滚轮、转轴和轴承完成组装后,对整个滚轮组件进行打标处理,便于记录产品编号等信息。
另外的,还包括滚轮检测组件14、转轴检测组件15和轴承检测组件16,滚轮检测组件14位于滚轮上料组件和转轴上料组件之间,转轴检测组件15位于转轴上料组件和轴承上料组件之间,轴承检测组件16位于轴承上料组件2和轴承铆接组件之间,滚轮检测组件14、转轴检测组件15和轴承检测组件16均包括第三固定座和光学检测传感器,光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固定座上,且放料座能够转动至光学检测传感器的下方。
这样一来,光学检测传感器能对滚轮、转轴和轴承进行检测,从而排除次品。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轴承上料组件2包括:轴承上料盘21、轴承导向座22和轴承放料组件,轴承上料盘21的出料口和轴承导向座22导通;轴承放料组件包括:第四固定座23、第二滑动座24、第三升降座25、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6、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7、导向杆28、接料座29、驱动块30和弹性件31,第三升降座25与第四固定座23滑动连接,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7固定在第四固定座23上,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7的输出轴和第三升降座25连接;第二滑动座24滑动安装在第四固定座23上,第二滑动座24位于轴承导向座22的一侧,且第二滑动座24位于第三升降座25的下方,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6固定在第四固定座23上,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6的输出轴和第二滑动座24连接;接料座29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接料座29的一端和第二滑动座24转动连接,弹性件31设置在接料座29和第二滑动座24之间,两个接料座29之间拼合形成轴承定位槽291,轴承定位槽291的开口与轴承导向座的出料口导通,轴承定位槽29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292;导向杆28固定在第三升降座25上,且导向杆28位于出料孔292的上方;接料座29上设置有触发块293,两个第二滑座24上的触发块293之间间隔设置,驱动块30固定在第三升降座25上,且驱动块30位于两个触发块293之间的竖直方向上,驱动块30的底部设置有斜面301。具体来说,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6和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7均为气缸。
这样一来,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6促使接料座29滑动至轴承导向座22的开口处,此时,接料座29之间的轴承定位槽291与轴承导向座22的开口导通,轴承导向座22内的最靠前的轴承进入轴承定位槽291内,接着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6促使接料座29滑动至放料座11的上方,此时,第三升降座25在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27的作用下下滑,第三升降座25上的导向杆28穿过轴承,同时,驱动块30与触发块293接触,驱动块30上设置有斜面301,触发块293在斜面301的作用下,促使两个接料座29发生旋转,两个接料座29之间的间距不断扩大,轴承从接料座29上脱离,并沿着导向杆28下滑掉落至放料座11内,如此一来,便完成了轴承的上料。接着,第三升降座25及安装在第三升降座25上的导向杆28和驱动块30回复原位,接料座29在弹性件31的作用下回复原位。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组件、以及沿着所述转盘组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滚轮上料组件、转轴上料组件、轴承上料组件、轴承铆接组件、转轴铆接组件和卸料组件,所述转盘组件上设置有放料座,所述放料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放料座沿着所述转盘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轴承上料组件包括:轴承上料盘、轴承导向座和轴承放料组件,所述轴承上料盘的出料口和所述轴承导向座导通;所述轴承放料组件包括:第四固定座、第二滑动座、第三升降座、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导向杆、接料座、驱动块和弹性件,所述第三升降座与所述第四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所述第五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三升降座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轴承导向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第三升降座的下方,所述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滑动座连接;所述接料座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接料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接料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之间,两个所述接料座之间拼合形成轴承定位槽,所述轴承定位槽的开口与所述轴承导向座的出料口导通,所述轴承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所述第三升降座上,且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出料孔的上方;所述接料座上设置有触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座上的触发块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块固定在所述第三升降座上,且所述驱动块位于两个所述触发块之间的竖直方向上,所述驱动块的底部设置有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料组件包括滚轮上料盘、滚轮导向座和第一机械手,所述滚轮上料盘的出料口和所述滚轮导向座导通,所述第一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滚轮导向座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料组件包括转轴上料盘、转轴导向座和第二机械手,所述转轴上料盘的出料口和所述转轴导向座导通,所述第二机械手设置在所述转轴导向座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和所述卸料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滑动座、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第一升降座和夹爪组件,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所述第一升降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所述第二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所述夹爪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为手指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座上设置有滚轮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铆接组件和转轴铆接组件均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和压杆,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压杆固定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标机,所述打标机设置在所述卸料组件和所述转轴铆接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检测组件、转轴检测组件和轴承检测组件,所述滚轮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滚轮上料组件和所述转轴上料组件之间,所述转轴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转轴上料组件和所述轴承上料组件之间,所述轴承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轴承上料组件和所述轴承铆接组件之间,所述滚轮检测组件、转轴检测组件和轴承检测组件均包括第三固定座和光学检测传感器,所述光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且所述放料座能够转动至所述光学检测传感器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77176.XA CN111361190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77176.XA CN111361190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61190A CN111361190A (zh) | 2020-07-03 |
CN111361190B true CN111361190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120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77176.XA Active CN111361190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6119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3840A (en) * | 1926-03-16 | 1926-06-24 | Firm Friedrich Stolzenberg & C |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apparatus for the assemblage of chain par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chains |
CN106379698A (zh) * | 2016-11-22 | 2017-02-08 | 苏州鑫润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轴承自动上料机 |
CN110394651A (zh) * | 2019-08-16 | 2019-11-01 | 宁波易拓智谱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梯挂钩压铆装配装置、生产线和工艺 |
-
2020
- 2020-03-13 CN CN202010177176.XA patent/CN1113611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3840A (en) * | 1926-03-16 | 1926-06-24 | Firm Friedrich Stolzenberg & C |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apparatus for the assemblage of chain par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chains |
CN106379698A (zh) * | 2016-11-22 | 2017-02-08 | 苏州鑫润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轴承自动上料机 |
CN110394651A (zh) * | 2019-08-16 | 2019-11-01 | 宁波易拓智谱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梯挂钩压铆装配装置、生产线和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61190A (zh) | 2020-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19134B (zh) | 新能源电池模组装配线 | |
KR100803001B1 (ko) | 전지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 |
CN212364117U (zh) | 多方位外观检测设备 | |
CN111348236A (zh) | 一种电感器及其检测包装设备和方法 | |
CN111361190B (zh) | 一种滚轮组件组装设备 | |
CN110961934A (zh) | 压铸件加工检测一体机 | |
CN211905623U (zh) | 一种全自动电压内阻测试系统 | |
CN112098414A (zh) | 多方位外观检测设备 | |
CN107664557B (zh) | 陶瓷压力传感器等级分拣装置 | |
CN111551550A (zh) | 一种全自动测试设备 | |
CN210546437U (zh) | 一种用于节距检查仪的上料传送机构 | |
CN111889385A (zh) | 一种胰岛素自动测试设备 | |
CN112180256A (zh) | 圆柱电池ocv测试机及其电池生产线 | |
CN110927603A (zh) | 一种全自动电压内阻测试系统 | |
CN111421099A (zh) | 铰链铆接机 | |
CN213929206U (zh) | 全自动平面轴承合套及组件高度测量一体机 | |
CN216104790U (zh) | 全自动冲压收料设备 | |
CN210115665U (zh) | 点烟器压合组装机 | |
CN106493465A (zh) | 摄像头焊接自动化机 | |
CN215997614U (zh) | 一种芯子特性检测设备 | |
CN113120806B (zh) | 一种兼容手推车及agv的双料连续不停机收放料装置 | |
CN211108251U (zh) | 一种血型卡装托机 | |
CN216432767U (zh) | 一种用于检测轮轴的全自动检测机 | |
CN212351088U (zh) | 压铸件加工检测一体机 | |
CN213620455U (zh) | 一种工件正反面识别分装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