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倒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工位倒角机。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中国家庭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现有的电磁炉使用微晶玻璃面板将加热部件与炊具隔离以及将炊具进行支撑,微晶玻璃面板,其特点是表面经过抛光打磨等工艺的处理后,光亮如镜,显得非常豪华;微晶玻璃面板毛坯生产出来通过裁切获得电磁炉需要大小的面板毛坯,但是此时面板毛坯的四个角往往为直角,比较尖锐容易划伤人体,于是就需要对面板毛坯的四个角进行倒角打磨,使其变成更加圆润的圆角;传统的面板毛边圆角打磨需要人工拿取面板毛坯,然后手抓住面板毛坯后靠近磨头,同时摆动面板毛坯使其实现圆角打磨,由于工人摆动的动作大小和角度大小不同,常常会导致一个批次的微晶玻璃面板的圆角差异较大,这就造成了产品的稳定性较差;打磨产生的粉尘颗粒充斥在生产车间,生产车间的内环境较差,常常导致工人肺部疾病;经常搬动微晶玻璃面板,对工人体力有较高的要求,长时间工作工艺极易疲劳,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也随之变得更加不稳定;工作强度大,车间环境差的问题常常导致招工困难,企业人员流动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倒角机,其意在解决传统的微晶玻璃面板倒角打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工位倒角机,包括
机架;
输送线;
第一倒角工位,所述第一倒角工位包括第一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
第二倒角工位,所述第二倒角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倒角工位后端,所述第二倒角工位包括第二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第三定位机构和第四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第三倒角机构和第四倒角机构沿所述输送线的入口向其出口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和第四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第三倒角机构和第四倒角机构相应设置;
所述输送线间歇的依次将待加工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和第四定位机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相对第三倒角机构、第四倒角机构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和第三倒角机构、第四倒角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线两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中间辅助定位装置,所述中间辅助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倒角工位和第二倒角工位之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一固定端和一活动端,所述活动端位于所述固定端的相对侧且固设于一气缸的输出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辅助定位装置还包括头端辅助定位装置,其位于所述输送线的入口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竖直顶升机构,所述输送线固设于所述竖直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借助所述竖直顶升机构输出端的运动使所述输送线在第一水平高度和第二水平高度之间切换;在所述输送线位于第一水平高度时,所述输送线停止运转且待加工工件分别落入到第一倒角工位和第二倒角工位内;所述输送线位于第二水平高度时,所述待加工工件被移出所述第一倒角工位和第二倒角工位且所述输送线运转设定距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竖直顶升机构包括沿输送线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竖直顶升组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竖直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缓冲组件,所述输送线固设于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缓冲组件位于所述输送线与所述机架之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倒角机构包括打磨电机、磨头、摆臂、驱动机构、跟随组件、引导部、支座以及转动机构;所述跟随组件包括固定座、跟随滑块、拉紧气缸以及跟随部,所述固定座固设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所述跟随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且固设于所述拉紧气缸的输出端,所述跟随部固设于所述跟随滑块;所述磨头固设于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打磨电机固设于所述跟随滑块,所述摆臂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座;所述驱动机构的壳体铰接于所述支座,且其输出端铰接于所述摆臂的中部;在所述拉紧气缸拉紧所述跟随滑块后所述跟随部与所述引导部保持接触且所述磨头与待加工工件的边缘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平台、纵向定位组件以及横向定位组件,所述输送线位于第一水平高度时,待加工工件与所述定位平台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纵向定位组件和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可分别将所述待加工工件位于纵向和横向的对边进行限位。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了输送线、第一倒角机构、第二倒角机构、第三倒角机构和第四倒角机构以及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和第四定位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对微晶玻璃面板进行自动打磨,解决了传统的面板毛笔圆角打磨需要人工拿取面板毛坯,然后手抓住面板毛坯后靠近磨头,同时摆动面板毛坯使其实现圆角打磨,由于工人摆动的动作大小和角度大小不同,常常会导致一个批次的微晶玻璃面板的圆角差异较大造成了产品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通过机械装置实现微晶玻璃面板的倒角打磨,更加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无人车间的实现,无需工人近距离的靠近打磨设备,解决了打磨产生的粉尘颗粒充斥在生产车间,生产车间的内环境较差,常常导致工人肺部疾病的问题。
3、本发明只需要将微晶玻璃面板放置在输送线上即可实现微晶玻璃面板倒角逐个打磨,打磨全程无需搬动微晶玻璃面板,解决了传动打磨人工经常搬动微晶玻璃面板,对工人体力有较高的要求,长时间工作工艺极易疲劳,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也随之变得更加不稳定的问题。
4、本发明完全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打磨,将打磨强度最大和环境最差的工作完全取代,解决了工作强度大,车间环境差的问题常常导致招工困难,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试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倒角工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一种双工位倒角机,包括
机架600;
输送线100;输送线100包括输送线骨架110、输送驱动电机130、输送带140、驱动辊150以及支撑辊160,输送驱动电机130固定安装在输送线骨架110上;驱动辊150通过一减速机连接于输送驱动电机130的主轴,驱动电机130通过减速机降速之后带动驱动辊150转动,输送带140沿输送线骨架110长度方向布设,并且在输送线骨架110上安装有多个支撑辊160,通过支撑辊160对输送带140进行导向和支撑;优选输送带140对称布设由两根,且输送带为齿形带,优选输送辊150和支撑辊160均为齿形辊,通过输送驱动电机130带动驱动辊150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140定向移动;在输送带140的外表面均布有挡块141,通过挡块141与待加工工件700背离输送方向的端面接触从而实现输送带140带动待加工工件700跟随输送带同步移动。
第一倒角工位200,所述第一倒角工位200包括第一倒角机构210、第二倒角机构220、第一定位机构230和第二定位机构240;
第二倒角工位300,所述第二倒角工位300位于所述第一倒角工位200后端,所述第二倒角工位300包括第二倒角机构310、第二倒角机构320、第三定位机构330和第四定位机构340;所述第一倒角机构210、第二倒角机构220、第三倒角机构310和第四倒角机构320沿所述输送线100的入口向其出口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30、第二定位机构240、第三定位机构330和第四定位机构340与所述第一倒角机构210、第二倒角机构220、第三倒角机构310和第四倒角机构320相应设置;
所述输送线100间歇的依次将待加工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30、第二定位机构240、第三定位机构330和第四定位机构340。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倒角机构210包括打磨电机211、磨头212、摆臂213、驱动机构214、跟随组件215、引导部217、支座218以及转动机构219;所述跟随组件215包括固定座2153、跟随滑块2152、拉紧气缸2151以及跟随部216,所述固定座2153固设于所述摆臂213的第二端,所述跟随滑块5152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153且固设于所述拉紧气缸2151的输出端,所述跟随部216固设于所述跟随滑块2152;所述磨头212固设于所述打磨电机211的输出端,所述打磨电机211固设于所述跟随滑块2152,所述摆臂213的第一端2131通过转轴219转动设置于所述支座218;所述驱动机构214的壳体铰接于所述支座218,且其输出端2141铰接于所述摆臂213的中部;在所述拉紧气缸2151拉紧所述跟随滑块2152后所述跟随部216与所述引导部217保持接触且所述磨头212与待加工工件700的边缘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引导部217为弧形结构并且是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上的,其根据待加工工件所需要的倒角大小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更换,那么通过拉紧气缸2151便可以拉动跟随滑块2152使得跟随部216在倒角打磨过程中始终与引导部接触,由于打磨电机211通过电机支架2154固定安装在跟随滑块2152上,那么通过驱动机构214带动摆臂213摆动,这样打磨电机211也会带动磨头212根据引导部217的外轮廓形状进行相应的移动从而使得打磨出的倒角外轮廓与设定所需的倒角外轮廓相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倒角机构220、第三倒角机构310、第四倒角机构320与第一倒角机构210结构和原理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优选所述第一倒角机构210、第二倒角机构220相对第三倒角机构310、第四倒角机构320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倒角机构210、第二倒角机构220和第三倒角机构310、第四倒角机构320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线100两侧。这样设置后待加工工件700只需要沿输送线100直线移动即可,在第一倒角工位200加工结束后无需将待加工工件旋转180即可通过布置在输送线另一侧的第二倒角工位300对待加工工件700进行倒角打磨加工;简而言之是通过合理的布局节省了转动装置的设置,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装置复杂度。
为了进一步的实现输送线间歇的将待加工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30、第二定位机构240、第三定位机构330和第四定位机构340,本实施方式优选还包括竖直顶升机构400,所述输送线100固设于所述竖直顶升机构400的输出端,借助所述竖直顶升机构400输出端的运动使所述输送线100在第一水平高度和第二水平高度之间切换;在所述输送线100位于第一水平高度时,所述输送线100停止运转且待加工工件700分别落入到第一倒角工位200和第二倒角工位300内;所述输送线100位于第二水平高度时,所述待加工工件700被移出所述第一倒角工位200和第二倒角工位300且所述输送线100运转设定距离。所述竖直顶升机构400包括沿输送线100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竖直顶升组件410。每个所述竖直顶升组件410包括顶升气缸411和缓冲组件412,所述输送线100固设于所述顶升气缸411的输出端,所述缓冲组件412位于所述输送线100与所述机架600之间,用于在输送线有第二水平高度下降至第一水平高度时缓解输送线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力,进一步提高输送线输送的稳定性,避免由于高度变化导致输送线产生震动造成待加工工件产生偏移或错位。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定位机构能够很好的与输送线进行配合,从而使得整个输送平稳稳定进行,下面以第一定位机构230为例对定位机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30包括定位平台233、纵向定位组件231以及横向定位组件232,所述输送线100位于第一水平高度时,待加工工件与所述定位平台233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1和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可分别将所述待加工工件位于纵向和横向的对边进行限位。其中定位平台233固设于机架600,纵向定位组件231包括纵向固定夹块2311、纵向活动夹块2321以及纵向夹紧气缸2313,纵向活动夹块2321与纵向固定夹块2311相对设置,纵向活动夹块2321固设于纵向夹紧气缸2313的活塞杆上;横向定位组件232包括横向固定夹块2321、横向活动夹块2312以及横向夹紧气缸2323,横向活动夹块2312与横向固定夹块2321相对设置,横向活动夹块2312固设于横向夹紧气缸2323的活塞杆;当输送线100位于第一水平高度时,待加工工件与所述定位平台233的上端面接触,位于定位平台233上的感应器233感应到待加工工件后,控制纵向夹紧气缸2313、横向夹紧气缸2323的活塞杆收回,带动纵向活动夹块2321和横向活动夹块2312分别向纵向固定夹块2311和横向固定夹块2321移动,从而将待加工工件夹紧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位机构240、第三定位机构330和第四定位机构340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均与第一定位机构230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第一倒角工位200打磨结束后的待加工工件700进入第二倒角工位300时,由于需要打磨的边角改变,为了提高打磨的精度,在第一倒角工位200打磨结束之后需要对待加工工件700进行重新定位,本实施方式优选还包括辅助定位装置500,所述辅助定位装置500包括中间辅助定位装置520,所述中间辅助定位装置520位于所述第一倒角工位200和第二倒角工位300之间。具体的,所述中间辅助定位装置520包括一固定端521和一活动端523,所述活动端523位于所述固定端521的相对侧且固设于一气缸522的输出端。通过中间辅助定位装置520对待加工工件700未打磨结束的一侧通过气缸522带动活动端523推动到固定端521进行定位;这样便可以使待加工工件700待打磨侧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那么在第三定位机构330和第四定位机构340进行定位的时候便可以很精确的确定打磨位置,然后通过第三倒角机构310、第四倒角机构320对其进行倒角打磨加工。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待加工工件700在放料过程中的定位精度,本实施方式优选所述辅助定位装置500还包括头端辅助定位装置510,其位于所述输送线100的入口处。具体的,头端辅助定位装置510包括头端固定边511和头端定位平台512,这样在放料的时候可以直接放在头端定位平台512上之后,然后将待加工工件的朝向头端固定边511的一端靠紧在头端固定边511上,即可完成放料操作;这样经过头端辅助定位装置510定位之后待加工工件700进入第一定位机构230、第二定位机构240的精度也将会大幅提高,这样便会使得待加工工件的倒角精度大幅提高,相对比传统人工打磨方式精度更高,经过加工后的微晶玻璃模板的倒角一致性好,质量更高。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输送线100的初始位置位于第一水平高度,将待加工工件700放置在头端辅助定位装置510上,竖直顶升机构400带动输送线100由第一水平高度切换到第二水平高度,输送线100的输送带开始运行,然后待加工工件700进入到第一定位机构230上方时,感应器233检测到待加工工件700进入到第一定位机构230的指定位置,然后竖直顶升机构400带动输送线100下降至第一水平高度,那么纵向定位组件231以及横向定位组件232便会将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定位,然后第一倒角机构210启动对待加工工件的a角进行倒角打磨,打磨结束之后第一倒角机构210回到初始位置;竖直顶升机构400带动输送线100由第一水平高度切换到第二水平高度,输送线开始运行带动a角倒角结束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第二定位机构240上方设定位置后,竖直顶升机构400带动输送线100下降至第一水平高度,然后第二定位机构240将a角倒角结束的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定位,然后第二倒角机构220启动对待加工工件的b角进行倒角打磨;而后竖直顶升机构400带动输送线100由第一水平高度切换到第二水平高度,输送线开始运行带动b角倒角结束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中间辅助定位机构520上方设定位置后停止,竖直顶升机构400带动输送线100下降至第一水平高度,中间辅助定位机构520通过气缸522带动活动端523推动到固定端521进行定位;后续步骤与第一倒角工位的动作原理相同,通过第二倒角工位300依次对c角和d角进行打磨,然后通过输送线100送出。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在第一倒角机构210在倒角打磨的间隙时间,通过人工或者外部的自动上料机构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头端辅助定位机构510上;而且第一定位机构230、第二定位机构240、中间辅助定位机构520、第三定位机构330以及第四定位机构340之间间隔的距离均相等,输送线100每一个间歇动作移动的距离与第一定位机构230、第二定位机构240、中间辅助定位机构520、第三定位机构330以及第四定位机构340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这样保证输送线100每一次间歇移动都能够精确的将待加工工件放入到相应的定位机构内,这样保证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