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2096A -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2096A
CN111332096A CN202010265118.2A CN202010265118A CN111332096A CN 111332096 A CN111332096 A CN 111332096A CN 202010265118 A CN202010265118 A CN 202010265118A CN 111332096 A CN111332096 A CN 111332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pipe
car
cooling device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51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2651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20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2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0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57Ventilation unit, e.g. combined with a radi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41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ventilation devices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6Ventilating openings in vehicle exterior; Ducts for conveying ventilat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本发明在保持柔性的同时又能防止通气管被挤压堵塞,保证了通排气的可靠性;此外提供了将通气管安装在车架和车门密封胶条之间的安装方法,使得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在无需另开孔洞而破坏车身原本设计,保证车体本身使用的安全性、密封性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换气降温装置的合理安装,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至今无法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创新,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夏日里,汽车停放在露天,在太阳的暴晒下,驾驶室内的空气温度可以达到60-70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一是乘用人员进入时会被热浪烫的很不舒适,特别是对孕妇老人儿童伤害更大;二是多种化工材料组成汽车内饰和车内留存的各种物品或污垢,在持续高温下会释放大量的甲醛、苯、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三是长时间高温还会加速汽车部件老化,颜色变异,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汽车自燃。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有车一族,人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方便、可靠、节能的解决方法,能拥有一款能解决这些困扰的好产品。
通过收集市面上相关用于解决夏日汽车停放期间降温问题的产品进行分析和查询国内外相关技术专利综合分析,要解决停放烈日下汽车内部气温过高问题,归纳起来有目前有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汽车原配降温系统。汽车厂家设计汽车时就加入自动降温的装置,比如通过汽车蓄电池或外装太阳能电池板解决电源驱动车配换气系统来实现降温,或者汽车设计具有远程启动空调功能由车主自由控制,当然这两种方法对绝大部分车型是不存在的,如果想拥有多出几万块钱购买吧,而且还会耗电耗油。进口车和国产车都有少数车型具备这些功能,如凯迪拉克XT5、上汽名爵6、沃尔沃亚太XC60、比亚迪秦等。
二是化学降温。像喷杀虫剂一样往车里喷洒迅速降温剂(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即干冰),但只能对喷到的物体表面迅速降温,对空气降温效果不明显,还易造成车内部件急速降温产生龟裂(如座椅的表皮),特别是降温剂中往往还掺杂了其他一些物质,例如芳香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体肯定产生有害影响。市面零售价180毫升20多元人民币,基本上喷两次就用完。
三是外设换气降温装置。夏日里,实际上车外的温度不太会超过40度的,但露天停放时车里的温度可以暴晒到60-70度,如果能将车外的空气与车里的空气形成对流,就能有效降低汽车里的温度。这就是汽车换气降温的简单原理。
但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的换气降温产品(如天猫淘宝京东都能找到的“汽车降温神器”)和已经申请的公开的专利文献(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32793.9的汽车降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号201420331787.5车辆停车换气降温装置等),技术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车窗玻璃上做文章,即把换气装置安装在窗玻璃上或车顶天窗上;也有诸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910312604.2的文献,其公开的汽车驻停通风系统是通过改造鲨鱼鳍天线作为通风部。前述这些市场产品和公开的方案的安装非常不方便,需要破坏车辆的原有结构,安装成本高难度大,且极其容易发生渗水现象,甚至会影响到车辆的安全,实用性不佳,故而目前市面上没有被推广采用,都没有真正解决汽车暴晒降温的问题,因此,具有实用性的便于安装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目前仍属于市场空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实用、易于安装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方案是: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换气风机组件和通气管,其中,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为扁平整管,整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为若干小气管排列拼合而成的扁平组合管,组合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作为优选,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用于通气管安装限位的固定架,所述通气管在安装于轿车内时嵌套于固定架内。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单元为车载电源、或者充电电池、或者太阳能发电板/膜;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换气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安装于一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空气流通的孔隙,所述通气管与换气风机组件之间还设有连接管件,通气管与连接管件为可插拔连接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解决了安装的难点,具体方案是: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采用前述的换气降温装置,将该装置中的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
具体优选方案中的,将所述换气降温装置的壳体设置在车内的车门铰链安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通气管的一端与换气风机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出密封胶条外与车外空气导通;在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通过3M胶片粘合在轿车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发电板/膜,太阳能发电板/膜通过电线向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供电。
为了更好的降温效果,再更优的方案中,采用两套换气降温装置,分别安装于轿车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采用了厚度低于15mm扁平组合管结构的通气管,在保持柔性的同时又能防止通气管被挤压堵塞,保证了通排气的可靠性;此外提供了将通气管安装在车架和车门密封胶条之间的安装方法,使得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在无需另开孔洞而破坏车身原本设计,保证车体本身使用的安全性、密封性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换气降温装置的合理安装,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至今无法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创新,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应用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装配应用图。
1、供电单元;2、控制单元;3、换气风机组件;4、通气管;5、固定架;6、温度传感器;7、显示屏;8、孔隙;9、壳体;10、连接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包括供电单元1、控制单元2、换气风机组件3和通气管4,其中,供电单元1为控制单元2和换气风机组件3提供电力;控制单元2控制换气风机组件3的启停运行;通气管4连接换气风机组件3,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通气管4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扁平管道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材质制造,本申请文件不做介绍,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做法,一是将通气管4设计为扁平整管,整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二是将通气管4设计为若干小气管排列拼合而成的扁平组合管,组合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方案,但要求必须是厚度不超过15mm的扁平管,这个技术特点是本创新的核心之一,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装置的安装问题,本创新的装置是运用在轿车内的产品,在必须保障不改动轿车任何结构的情况下要实现对外的空气连通,是本领域一直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甚至有技术偏见认为该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本创新方案将通气管4的外壁厚度设定为不超过15mm,是因为这个厚度可以确保在车门关闭时通气管能从车门和车架之间的密封胶条之间穿出,这样可以实现对轿车的无损安装;当然,为了确保通气管内的空腔结构能正常通气,通气管的结构必须是可弯折且抗挤压的。本段所阐述的这些特征看似简单,但绝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更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经过创造性就能得出的,这是本发明人在研究了若干现有技术,并全面了解车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得出的方案。
在给换气降温装置的供电方面,供电单元1可以采用车载电源(例如从轿车的点烟器中取电)、也可以是采用充电电池、或是采用太阳能发电板/膜;当然,也可是这些供电方式的综合。在最优的实施例中,采用太阳能发电板/膜作为供电单元,既可以规避轿车驻停之后不会因为换气降温装置的使用轿车蓄电池的电而导致轿车缺电的风险,又能有效在轿车内遮挡一部分阳光进一步减少光照导致的车温增高,这些都是基于本创新的换气降温装置大多数是在有阳光照射的时候才有驻停车内降温需求的最优考量。
为了更智能的控制设备的工作,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车内的温度,自动开启或者关闭设备,节约能源。
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2连接的显示屏7,可以用于显示温度、风量等信息,便于人机互动。换气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机,达到良好的送风效果。
为了更好的安装固定,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用于通气管4安装限位的固定架5,所述通气管4在安装于轿车内时嵌套于固定架5内。固定架能够更好的将通气管一端固定在车架(最优的方式是车里中间的B柱)上,避免通气管端部晃动,确保车门开合不受影响。
在换气降温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会配套有一中空壳体9,所述控制单元2和换气风机组件3安装于壳体9内,所述显示屏7设置于壳体9上用于人机互动,所述壳体9上设有空气流通的孔隙8,所述通气管4与换气风机组件3之间还设有连接管件10,通气管4与连接管件10为可插拔连接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制造和安装维护的便利。
采用以上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解决了安装的难点,该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实现了轿车内外空气的对流,简单方便。
其优选的实施方法是:将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的壳体9设置在车内的车门铰链安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通气管4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通气管4的一端与换气风机组件3连接,另一端伸出密封胶条外与车外空气导通;在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3通过通气管4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具体地,所述壳体通过3M胶片粘合在轿车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发电板/膜,太阳能发电板/膜通过电线向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供电,太阳能发电板/膜能放置在轿车内的任意位置。为了增强通风效果,所述换气降温装置为两套,分别安装于轿车的左右两侧,使车内左右空气对流效果更佳。
轿车处于驻停状态时,当车内温度超过阈值时、或者太阳能发电板/膜感应到光照强度超过阈值时,控制单元启动换气风机组件,换气风机组件带动车内空气流动,车内空气从通气管流出,外部空气自动从进气管进入车内;当车内温度低于阈值时或者汽车启动后,控制单元关闭换气风机组件,进入待机状态。
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还可以增加一个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接,为了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前排司机位有人时,装置保持待机状态;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前排司机位无人,但后排座位有人活动时,装置自动启动。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司机位有人,则说明车在行驶或者准备停车,换气降温装置无需启动;若前排司机无人,后排有人活动,则可能是小孩被遗忘在车内,为了保障车内人员安全,需要保障车内空气通畅,即使温度还未到达阈值,装置需要立刻启动。
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采用了厚度低于15mm扁平组合管结构的通气管,在保持柔性的同时又能防止通气管被挤压堵塞,保证了通排气的可靠性;此外提供了将通气管安装在车架和车门密封胶条之间的安装方法,使得本发明的换气降温装置在无需另开孔洞而破坏车身原本设计,保证车体本身使用的安全性、密封性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换气降温装置的合理安装,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至今无法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创新,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换气风机组件和通气管,其中,
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
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
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扁平整管,整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若干小气管排列拼合而成的扁平组合管,组合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通气管安装限位的固定架,所述通气管在安装于轿车内时嵌套于该固定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车载电源、或者充电电池、或者太阳能发电板/膜;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换气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安装于一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空气流通的孔隙,所述通气管与换气风机组件之间还设有连接管件,通气管与连接管件为可插拔连接结构。
7.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降温装置,将该换气降温装置中的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
8.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气降温装置,所述换气降温装置的壳体设置在车内的车门铰链安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通气管的一端与换气风机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出密封胶条外与车外空气导通;在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3M胶片粘合在轿车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发电板/膜,太阳能发电板/膜通过电线向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降温装置为两套,分别安装于轿车的左右两侧。
CN202010265118.2A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3320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5118.2A CN111332096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5118.2A CN111332096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096A true CN111332096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7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5118.2A Pending CN111332096A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209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6416A (zh) * 2006-07-10 2006-12-13 李东伟 汽车降温换气窗
CN201472108U (zh) * 2009-09-10 2010-05-19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车载太阳能降温装置
CN204936752U (zh) * 2015-09-29 2016-01-06 张贤军 车用太阳能温控自动换气降温装置
CN105424893A (zh) * 2015-12-24 2016-03-23 浙江工业大学 用于小型密封腔的换气系统及其换气方法
CN106183718A (zh) * 2016-08-19 2016-12-07 南昌大学 一种静态工作模式下轿车内部的太阳能快速通风装置
CN211869105U (zh) * 2020-04-07 2020-11-06 吴凡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6416A (zh) * 2006-07-10 2006-12-13 李东伟 汽车降温换气窗
CN201472108U (zh) * 2009-09-10 2010-05-19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车载太阳能降温装置
CN204936752U (zh) * 2015-09-29 2016-01-06 张贤军 车用太阳能温控自动换气降温装置
CN105424893A (zh) * 2015-12-24 2016-03-23 浙江工业大学 用于小型密封腔的换气系统及其换气方法
CN106183718A (zh) * 2016-08-19 2016-12-07 南昌大学 一种静态工作模式下轿车内部的太阳能快速通风装置
CN211869105U (zh) * 2020-04-07 2020-11-06 吴凡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88064A1 (en) Motor vehicle air coo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209870029U (zh) 车辆的换气装置和车辆
WO2009018718A1 (fr) Procédé pour réduire la température d'un véhicule et dispositif associé
CN211869105U (zh)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
CN111332096A (zh)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CN109774424A (zh) 一种汽车光伏通风系统
CN111232124B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舰船高强度通风窗
CN20915933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车内自动降温节能系统
US20200094754A1 (en) Passive Vehicle Cabin Insulation Method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CN103386871A (zh) 可智能散热排气的汽车天窗
CN102259572B (zh) 汽车采暖装置
CN201198275Y (zh) 车用散热装置
CN210211959U (zh) 一种汽车用节能暖风装置
CN106183718B (zh) 一种静态工作模式下轿车内部的太阳能快速通风装置
CN201415608Y (zh) 一种电动汽车通风散热装置
CN205044487U (zh) 汽车防积热系统
CN110435393B (zh) 新能源汽车空调尾吸式进气系统
JPS6123457Y2 (zh)
CN213108917U (zh) 汽车行车安全装置
CN210970606U (zh) 新能源汽车空调尾吸式进气系统
CN207875763U (zh) 一种便于保持车体载人空间内部恒温的车体外壳
CN206615041U (zh) 一种车载新风系统
US20090247063A1 (en) Solar powered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
CN201049578Y (zh) 车内排烟装置
CN201249646Y (zh) 节能型车用遮阳通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