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5180A -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5180A
CN111245180A CN202010157655.5A CN202010157655A CN111245180A CN 111245180 A CN111245180 A CN 111245180A CN 202010157655 A CN202010157655 A CN 202010157655A CN 111245180 A CN111245180 A CN 111245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unit
positioning assembly
slid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76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uok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uok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uok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uok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76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5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5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线圈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包括安装架体、线圈形状调整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线圈形状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定位组件穿设于安装架体上,夹持组件设于安装架体上且位于定位组件的纵向两侧,夹持组件可以靠近或远离定位组件,当夹持组件靠近定位组件时,夹持组件将定位组件包夹并与定位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线圈的缝隙;转动驱动机构设于安装架体上且与定位组件连接,用于带动定位组件转动。本发明通过夹持组件、定位组件以及转动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已经绕制完成的线圈再进行形状调整,不仅确保了线圈的质量,还确保了各线圈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机械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机械产品已普遍存在并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类产品中。人类利用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机械能产生动能,用动能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器设备。电动机或发电机中的主要构成组件中,电机线圈为动力来源的重要组件之一。例如:空心杯电动机属于直流永磁的伺服、控制电动机,也可以将其归类为微特电机,由于直流永磁伺服空心杯电机体积小、微型化、反应速度快、精度高,所以直流永磁伺服空心杯电机对其线圈各个性能参数要求较高,但是目前生产获得的线圈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的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包括安装架体、线圈形状调整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
所述线圈形状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且位于所述定位组件的纵向两侧,所述夹持组件可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组件,当所述夹持组件靠近所述定位组件时,所述夹持组件将所述定位组件包夹并与所述定位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线圈的缝隙;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且与所述定位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组件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单元和轴承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柱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轴承单元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与所述安装架体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单元包括与所述安装架体固定连接的中空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所述中空连接部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线圈头部的纵向避让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一滑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夹持单元、第二滑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分别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纵向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组件滑动;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组件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主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主体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内凹弧形槽;
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主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主体与所述第二滑动单元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内凹弧形槽;
所述第一内凹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内凹弧形槽相对设置,以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定位组件时将所述定位组件包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垫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单元;
所述第二滑动单元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滑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形状调整机构至少为两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单元以及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数量与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相适应;所述电机、所述传动单元、所述联动件以及所述定位组件依次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定位组件转动。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通过夹持组件、定位组件以及转动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已经绕制完成的线圈再进行形状调整,不仅确保了线圈的质量,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还确保了线圈一致性。
(2)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整体结构简俭轻便,便于后期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定位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位于定位组件一侧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位于定位组件另一侧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靠近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远离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转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联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404663280000041
Figure BDA0002404663280000051
Figure BDA000240466328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10,包括安装架体11、线圈形状调整机构12以及转动驱动机构13。其中,线圈形状调整机构12包括定位组件121和夹持组件122;定位组件121穿设于安装架体11上,夹持组件122设于安装架体11上且位于定位组件121的纵向两侧,夹持组件122可以靠近或远离定位组件121,当夹持组件122靠近定位组件121时,夹持组件122将定位组件121包夹并与定位组件12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线圈的缝隙123;转动驱动机构13设于安装架体11上且与定位组件121连接,用于带动定位组件121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10,可以将已绕制完成的线圈再进行形状调整,其工作原理可以为:
将多个需要调整的线圈分别放置于各定位组件121上,定位组件121纵向两侧的夹持组件122同时朝向定位组件121运动,当夹持组件122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对放置于定位组件121上的线圈产生挤压,从而对线圈的形状进行局部调整;待该局部的形状调整完毕,调整夹持组件122远离定位组件121,转动驱动机构13带动定位组件121转动预设角度,同时定位组件121带动线圈转动预设角度,此时夹持组件122再次靠近定位组件121并对定位组件121上放置的线圈进行挤压,依照上述方式对线圈逐步进行局部调整,直至将线圈的各部分均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符合要求的合格线圈后,将工位上调整合格的线圈取出,再进行下一批线圈的形状调整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10通过夹持组件122、定位组件121以及转动驱动机构13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已经绕制完成的线圈再进行形状调整,不仅确保了线圈的质量,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还确保了线圈一致性。
(2)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10,整体结构简俭轻便,便于后期维护保养。
可选地,线圈形状调整机构至少为两个,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10包括至少两个线圈形状调整机构12,且线圈机构的定位组件121采用同一个转动驱动机构13带动转动,通过一机多工位的方式可以对多个线圈进行同时调整,自动化程度高,在确保了各线圈一致性的前提下,还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大幅提高产量,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
请参阅图5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21包括定位单元1211和轴承单元1212,定位单元1211穿设于安装架体11上;定位单元1211包括定位柱12111和连接柱12112,连接柱12112与定位柱12111固定连接,且连接柱12112与转动驱动机构13连接;轴承单元1212套设于连接柱12112上,且与安装架体11固定连接。由于轴承单元1212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体11上,连接柱12112穿设于轴承单元1212并与定位柱12111连接,连接柱12112通过转动驱动机构13的带动可在轴承单元1212内相对轴承单元1212转动,从而实现转动驱动机构13带动连接柱12112转动,连接柱12112带动定位柱12111转动,定位柱12111带动放置于定位柱12111上的线圈转动,并与定位柱12111纵向两侧的夹持组件122配合,从而实现了对线圈的形状进行调整。
可选地,定位柱12111用于与连接柱12112连接的一端的外径小于等于连接柱12112的内径。
请参阅图7,可选地,定位柱12111的底部边缘设有倒角,方便了将定位柱12111快速插接于连接柱12112内。
请参阅图7和图8,可选地,连接柱12112上设有销孔121121,销子穿过销孔121121并抵接于定位柱12111的外侧壁,从而确保连接柱12112与定位柱12111连接牢固。可选地,定位柱12111的外侧壁环设有抵接槽121111,销钉穿过销孔121121后抵接于抵接槽121111内,从而使得定位柱12111与连接柱12112连接更加牢固。
可选地,定位柱12111与连接柱12112过盈配合,实现连接柱12112与定位柱12111连接牢固。
应当理解的是,连接柱12112与定位柱1211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单元1212包括与安装架体11固定连接的中空连接部12121以及至少一个轴承12122,轴承12122套设于连接柱12112上,中空连接部12121套设于轴承12122的外表面并与轴承12122过盈配合。在连接柱12112与中空连接部12121之间设置轴承12122,降低连接柱12112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提高了连接柱12112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定位组件121转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连接柱1211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轴承12122的轴承固定件1215,从而保证了轴承12122的运转。
可选地,轴承12122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两个轴承12122使得连接柱12112转动得更加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整个定位组件121转动的稳定性更高。
应当理解的是,轴承12122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值,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地,中空连接部12121设于安装架体11的底面并与安装架体11固定连接。
可选地,中空连接部12121与安装架体11通过螺钉连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使得中空连接部12121与安装架体11连接,同时也方便了中空连接部12121的拆装,便于后期定位组件121的检修和维护。
应当理解的是,中空连接部12121与安装架体1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5、图6和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21还包括垫块1213,垫块1213上设有至少一个纵向避让槽12131。避让槽12131的设置可以容置线圈头部,避免线圈头部被压坏,从而更好的保护了线圈头部。
可选地,垫块1213的外侧壁设有三个用于容置线圈头部的纵向避让槽12131,且三个避让槽12131均匀环设于垫块1213的外侧壁。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避让槽12131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值,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6,可选地,定位组件121还包括凸环1214,凸环1214套设于定位柱12111上,凸环1214的设置方便了持握凸环1214进行定位柱12111与连接柱12112的拆装。
请参阅图6至图7,可选地,凸环1214上设有缺口12141,缺口12141的设置方便了紧紧持握凸环1214,进而更好的持握凸环1214进行定位柱12111与连接柱12112的拆装。
请参阅图4、图10和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22包括第一夹持单元1223、第一滑动单元1222、第一驱动单元1221、第二夹持单元1224、第二滑动单元1225和第二驱动单元1226。
其中,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124分别设于定位组件121的纵向两侧。第一驱动单元1221与第一滑动单元1222连接,第一驱动单元1221驱动第一滑动单元1222滑动,第一滑动单元1222与第一夹持单元1223连接,第一滑动单元1222带动第一夹持单元1223滑动,从而实现第一驱动单元1221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23靠近或远离定位组件121滑动。
第二驱动单元1226与第二滑动单元1225连接,第二驱动单元1226驱动第二滑动单元1225滑动,第二滑动单元1225与第二夹持单元1224连接第二滑动单元1225带动第二夹持单元1224滑动,从而实现第二驱动单元1226用于驱动第二夹持单元1224靠近或远离定位组件121滑动。
可选地,第一夹持单元1223与第二夹持单元1224对称设置于定位组件121的两侧,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同步对线圈产生挤压,使得线圈挤压成形的效率更高。
请参阅图12至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单元1223包括第一夹持主体12231和第一夹持部12232,第一夹持主体12231与第一滑动单元1222配合连接,第一滑动单元1222带动第一夹持主体12231运动,第一夹持部12232与第一夹持主体12231连接,第一夹持主体12231带动第一夹持部12232运动,实现第一滑动单元1222带动第一夹持主体12231运动,第一夹持主体12231带动第一夹持部12232运动。
第二夹持单元1224包括第二夹持主体12241和第二夹持部12242,第二夹持主体12241与第二滑动单元1225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单元1225带动第二夹持主体12241运动,第二夹持部12242与第二夹持主体12241连接,第二夹持主体12241带动第二夹持部12242运动,从而实现第二滑动单元1225带动第二夹持主体12241运动,第二夹持主体12241带动第二夹持部12242运动。
第一夹持部12232朝向定位组件121的一侧设有第一内凹弧形槽12233;第二夹持部12242朝向定位组件121的一侧设有第二内凹弧形槽12243;第一内凹弧形槽12233和第二内凹弧形槽12243相对设置,以使第一夹持部12232和第二夹持部12242靠近定位组件121时将定位组件121包夹形成缝隙123。
可选地,第一内凹弧形槽12233和第二内凹弧形槽12243靠近定位柱12111时形成的缝隙123呈圆环,用以成形圆形的线圈。
请参阅图12至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232朝向定位组件121的一侧表面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垫片12234,第二夹持部12242朝向定位组件121的一侧表面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垫片12244。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垫片12234和第二垫片12244可以避免第一夹持部12232和第二夹持部12242靠近线圈时夹伤线圈,同时也避免了第一夹持部12232与第二夹持部12242直接碰撞,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第一垫片12234上设有与第一弧形凹槽12233连续的弧边,第二垫片12244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12243连续的弧边。这样设置可以更好的辅助线圈形状的形成。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12232和第二夹持部12242任一个设有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12232和第二夹持部12242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第一夹持部12232、第二夹持部12242的温度,确保第一夹持部12232、第二夹持部12242的温度在预设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0至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单元1222包括第一滑轨12221和第一滑动件12222,第一滑动件12222设于第一滑轨12221上并可沿第一滑轨12221滑动,第一滑动件12222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1221,第一滑动件1222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单元1223。第一驱动单元1221驱动第一滑动件12222在第一滑轨12221上滑动,第一滑动件12222再带动第一夹持单元1223滑动,以实现了第一夹持单元1223靠近或远离定位柱12111。
第二滑动单元1225包括第二滑轨12251和第二滑动件12252,第二滑动件12252设于第二滑轨12251上并可沿第二滑轨12251滑动,第二滑动件12252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1226,第二滑动件1225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单元1224。第二驱动单元1226驱动第二滑动件12252在第二滑轨12251上滑动,第二滑动件12252在带动第二夹持单元1224滑动,以实现了第二夹持单元1224靠近或远离定位柱1211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1221和第二驱动单元1226为伸缩推杆。伸缩推杆可以为电缸、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等形式。当伸缩推杆为气压缸时,气压缸包括缸体和设于缸体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缸体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12222或第二滑动件12252连接,当活塞杆伸出时,推动第一滑动件12222或第二滑动件12252运动,以靠近定位柱12111,当伸缩杆收回时,带动第一滑动件12222或第二滑动件12252回复至原始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还可以依靠弹性部件(例如弹簧)回复至初始位。
请参阅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驱动机构13包括电机131、传动单元132以及联动件133,联动件133的数量与定位组件121的数量相适应;电机131、传动单元132、联动件133以及定位组件121依次连接,以使得电机131驱动定位组件121转动。电机131转动预设角度并通过传动单元132带动联动件133转动预设角度,联动件133带动连接柱12112转动预设角度,连接柱12112带动定位柱12111转动预设角度,定位柱12111带动放置于定位柱12111上的线圈转动预设角度。预设角度的具体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5,可选地,联动件133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331,连接柱12112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槽121122,第一限位槽1331和第二限位槽121122之间设有卡条,以使得联动件133带动连接柱12112转动,且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可选地,联动件133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331,连接柱12112的外侧壁设有凸筋,凸筋设于第一限位槽1331内,以使得联动件133带动连接柱12112转动,且该结构简单。
传动单元132可以为链条链轮、齿轮齿条或传动带等形式。当传动单元132为传动带时,传动带缠绕于各联动件133和电机131的输出轴之间,以使得多个定位组件121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各定位柱12111转动的角度同步,实现了调整后的线圈形状的一致性,且生产效率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包括三套线圈形状调整机构12,并且三套线圈形状调整机构12的定位组件121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三条传送带同步传动连接,第一条传送带1321缠绕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套圈形状调整机构的定位组件121,第二条传送带1322缠绕第一套圈形状调整机构的定位组件121与第二套圈形状调整机构的定位组件121,第三条传送带1323缠绕第二套圈形状调整机构的定位组件121与第三套圈形状调整机构的定位组件121。三套圈形状调整机构同时同步工作,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线圈形状的一致性。
应当理解的是,线圈形状调整机构12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值,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圈形状调整设备10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电机131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传感器可以为光编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旋变传感器或者磁编传感器等,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对线圈进行形状调整的工作过程可以为:
将线圈套设于定位柱12111,控制电机131启动,同时,角度传感器检测电机131的输出轴转动角度,当转动60°时,控制电机停止,此时,第一驱动单元1221和第二驱动单元1226启动,并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向定位柱12111靠近,当两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对定位柱12111呈夹包姿态时,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会对线圈产生挤压力,以将线圈挤压成想要的形状,随后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复位;电机131再次启动,电机131的输出轴继续旋转60°,电机131停止,第一驱动单元1221和第二驱动单元1226启动,第一夹持单元1223和第二夹持单元1224包夹定位柱12111,挤压线圈,然后复位。如此反复6次,线圈正好转过360°,即完成了线圈形状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131的输出轴转动角度为40°,反复转动9次,线圈正好转过360°,即完成了线圈形状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131的输出轴转动角度为90°,反复转动4次,线圈正好转过360°,即完成了线圈形状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131的输出轴转动角度为120°,反复转动3次,线圈正好转过360°,即完成了线圈形状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131的输出轴转动角度为180°,反复转动2次,线圈正好转过360°,即完成了线圈形状的调整。
应当理解的是,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还可以是其他值,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体、线圈形状调整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
所述线圈形状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且位于所述定位组件的纵向两侧,所述夹持组件可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组件,当所述夹持组件靠近所述定位组件时,所述夹持组件将所述定位组件包夹并与所述定位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线圈的缝隙;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且与所述定位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定位组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单元和轴承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体上;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柱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轴承单元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与所述安装架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单元包括与所述安装架体固定连接的中空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所述中空连接部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轴承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线圈头部的纵向避让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一滑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夹持单元、第二滑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分别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纵向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组件滑动;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组件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主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主体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内凹弧形槽;
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主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主体与所述第二滑动单元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内凹弧形槽;
所述第一内凹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内凹弧形槽相对设置,以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定位组件时将所述定位组件包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由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垫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单元;
所述第二滑动单元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滑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单元。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形状调整机构至少为两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形状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单元以及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数量与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相适应;所述电机、所述传动单元、所述联动件以及所述定位组件依次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定位组件转动。
CN202010157655.5A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Pending CN111245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7655.5A CN11124518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7655.5A CN11124518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5180A true CN111245180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6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7655.5A Pending CN111245180A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518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3631A (ja) * 1999-02-26 2000-09-14 Nittoku Eng Co Ltd 巻線装置
CN201774404U (zh) * 2010-07-09 2011-03-23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感应电动机定子线圈的专用整形设备
CN102522863A (zh) * 2011-12-20 2012-06-27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空心杯线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2684402A (zh) * 2012-05-08 2012-09-19 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杯电机线圈精整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3631A (ja) * 1999-02-26 2000-09-14 Nittoku Eng Co Ltd 巻線装置
CN201774404U (zh) * 2010-07-09 2011-03-23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感应电动机定子线圈的专用整形设备
CN102522863A (zh) * 2011-12-20 2012-06-27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空心杯线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2684402A (zh) * 2012-05-08 2012-09-19 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杯电机线圈精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2279U (zh) 无刷电机定子热套入机壳工装
CN110855106B (zh)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子贴磁装置
CN105518369A (zh) 平移轴组件及其使用的云台
CN216216417U (zh) 一种夹爪机构和用于电机定转子合装的设备
CN204437591U (zh) 平移轴组件及其使用的云台
CN207234628U (zh) 一种具有压铆车削功能的转子与转子轴的装配装置
CN111245180A (zh) 一种线圈形状调整设备
CN112879733B (zh) 一种用于逆变器加工的框体拉伸装置的支撑结构
CN211630019U (zh) 一种力矩电机直驱的传动结构
CN214895680U (zh) 一种空心杯电机定子线圈绕向测试工装
CN115118100A (zh) 一种双磁体电动机组装机构与组装工艺
CN212096414U (zh) 机器人关节机构
CN212518742U (zh)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变速箱装配工装
CN209970559U (zh) 一种受力均匀的薄壁零件夹具
CN220093681U (zh) 一种卡环开口旋转装置
CN109302019B (zh) 三针绕线机及定子漆包线的绕线方法
CN211992665U (zh) 真空断路器的组装夹具
CN215147980U (zh) 抛光设备
CN216632995U (zh) 一种圆筒形工件的外径抱紧装置
CN216461076U (zh) 一种电机转子非钢体塑料套装配流水线
CN219740156U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装配工装
CN219746790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焊接材料固定夹具
JP3294877B2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モータの組立装置
CN219747163U (zh) 一种液压机械夹头
CN116169840B (zh) 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