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0929A - 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0929A
CN111180929A CN202010106438.3A CN202010106438A CN111180929A CN 111180929 A CN111180929 A CN 111180929A CN 202010106438 A CN202010106438 A CN 202010106438A CN 111180929 A CN111180929 A CN 111180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xing
pair
pieces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6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0929B (zh
Inventor
沈超
张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64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0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0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0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0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0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相互配对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片及分别设置于相应固定片内侧的一对接触弹片,所述母端子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触弹片及位于一对所述接触弹片之间以与所述公端子的接触弹片相接触的舌片。本发明端子组件的公、母端子对接时的接触面积较大,以传输较大电流。

Description

端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电连接器是电子电气装置中不可缺少的元件。随着电子电气装置的更新换代,电连接器已发展成相当成熟的产品。对于电连接器提而言,能够接触稳定并且可靠的传输信号或者电流是必须的,而导电端子是电连接器的必要元件,一般而言,端子组件通常包括相互对接的公导电端子和母导电端子,传统的公导电端子与母导电端子彼此结构差异较大,制程上较为复杂且对接时的接触面积有限。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端子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面积较大的端子组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对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片及分别设置于相应固定片内侧的一对接触弹片,所述母端子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触弹片及位于一对所述接触弹片之间以与所述公端子的接触弹片相接触的舌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子具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供公端子插入的对接腔及位于所述收容部一端的对接端,所述舌片突设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公端子的固定片及接触弹片自所述对接端插入所述对接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底壁及与所述顶、底壁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的侧壁,所述顶、底壁与所述侧壁相连形成位于其内侧的所述对接腔,所述母端子的一对接触弹片分别固定于所述顶、底壁的内壁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子的所述一对接触弹片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固定片具有位于其前端的对接部,所述接触弹片装设于所述对接部的内侧,所述一对固定片沿高度方向相互组装后,所述一对固定片的对接部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形成间隔空间以供所述母端子的舌片插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固定片还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固定部及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至少一对配合部,所述一对固定片位于同侧的所述配合部相互咬合以将彼此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子还具有自所述收容部一体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及自所述舌片远离所述对接端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所述对接端为所述收容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子的舌片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设有倾斜延伸的衔接部,以使所述舌片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舌片位于所述收容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接触弹片具有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前、后两端的至少两个扣爪,所述至少两个扣爪分别抓扣于所述公端子的固定片或所述母端子的顶、底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接触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基板弯折突伸形成的若干弹性臂,每一所述扣爪具有与所述基板的前端或后端相连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的勾扣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勾扣部分置于所述基板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接触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基板突设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弹性臂突设于所述基板在高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突出部的突出高度低于所述弹性臂的突出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端子组件中的公端子增设有一对接触弹片,母端子中增设舌片,从而使得公、母端子在对插时的接触面积加大,并且具备传统圆型扭簧端子的多路并连的功能;同时,在同等通流条件下,所述公、母端子的结构体积较小,可有效控制产品尺寸,制作方便且具有稳定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端子组件的公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公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公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公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公端子的部分组装图。
图6是图1所示公端子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端子组件的母端子的立体组装图。
图8是图7所示母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9是图7所示母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母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11是图7所示母端子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相互配对的公端子1与母端子2,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在单独介绍公端子1或母端子2时,均以其对接端为前端、与对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后端的方向进行说明,也即所述公、母端子1、2的对接方向为前后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为高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为横向方向。
请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公端子1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片11及分别设置于相应固定片11内侧的一对接触弹片3,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固定片11靠近彼此的一面为其内表面、背离彼此的一面为其外表面。
所述公端子1的所述一对接触弹片3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固定片11具有位于其前端的对接部112,所述对接部112呈片状,所述接触弹片3装设于所述对接部112的内侧,所述一对固定片11沿高度方向相互组装后,所述一对固定片11的对接部112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形成间隔空间110以供所述母端子2的舌片21插入。
所述对接部112具有位于其前端的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1121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21后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部1122,所述第一安装部1121凹设于所述对接部112的前端及所述对接部112的外表面,所述对接部112的外表面也即所述对接部112背离另一个对接部112的表面。
所述第二安装部1122包括安装孔1123及位于该安装孔1123前侧的台阶部1124,所述安装孔1123沿高度方向将所述对接部112贯穿,所述台阶部1124与所述安装孔1123相邻设置,且所述台阶部1124的外表面相较于所述对接部112的外表面更靠近所述对接部112的内表面。
每一所述固定片11还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固定部113及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至少一对配合部114,进步一地,所述配合部114自所述对接部112于横向方向上的侧端缘弯折延伸形成,且所述对接部112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配合部114垂直于所述水平面设置,所述一对固定片11位于同侧的所述配合部114相互咬合以将彼此固定。
所述固定部113设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至少一固定孔1131,所述一对固定片11的固定孔1131沿高度方向对齐设置,以供同一个连接件4插入并将所述一对固定片11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片11具有分置于其两侧的两对配合部114,也即每一侧均设有一对配合部114,同时,每一所述固定片11位于同侧的两个配合部114沿前后方向间隔开来,以供另一个所述固定片11位于前侧的配合部自该间隔部位伸入。
另外,每一所述配合部114大致呈L形,且具有第一配合部1141及自所述第一配合部1141延伸出的第二配合部1142,所述第一配合部1141的一端与所述对接部112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配合部1142自所述自由端伸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具体来讲,所述一对固定片11包括沿高度方向相互组装的上固定片11a和下固定片11b,所述上固定片11a的配合部114自其对接部112向下弯折延伸,所述下固定片11b的配合部114自其对接部112向上弯折延伸。并且,所述上固定片11a的第二配合部1142均向前延伸形成,所述下固定片11b的第二配合部1142均向后延伸形成,如此以使所述上固定片11a的第二配合部1142和所述下固定片11b的第二配合部1142相互配合。
另外,所述上固定部11a还具有将其对接部112与其固定部113相连的连接桥115,所述连接桥115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以使所述对接部112与固定部113位于不同的高度。
请参图7至图11所示,所述母端子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触弹片3及位于一对所述接触弹片3之间以与所述公端子1的接触弹片3相接触的所述舌片21。
所述母端子2具有收容部23,所述收容部23具有供公端子1插入的对接腔230及位于所述收容部23一端的对接端231,所述舌片21突设于所述对接腔230内,所述公端子1的固定片11及接触弹片3自所述对接端231插入所述对接腔230内。
所述收容部23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底壁232、233及与所述顶、底壁232、233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的侧壁234,所述顶、底壁232、233与所述侧壁234相连形成位于其内侧的所述对接腔230,所述母端子2的一对接触弹片3分别固定于所述顶、底壁232、233的内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23呈矩形状,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侧壁234,一对所述侧壁234分别在所述收容部23的两侧将所述顶、底壁232、233相连。每一所述侧壁234还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定位槽2341,所述定位槽2341沿横向方向将所述侧壁234贯穿,以供所述舌片21两侧的定位凸部211插入及定位。
所述母端子2还具有自所述收容部23一体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24及自所述舌片21远离所述对接端231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25,所述第二固定部25自所述舌片21一体地向后延伸而成,所述对接端231为所述收容部23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24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25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4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部24和第二固定部25之间通过至少一连接件4将彼此相连,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连接件4将所述第一固定部24和第二固定部25相连。
所述母端子2的舌片2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5之间设有倾斜延伸的衔接部26,以使所述舌片2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5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舌片21收容于所述收容部23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
如图3至图5及图9至图10所示,每一所述接触弹片3具有基板31及位于所述基板31前、后两端的至少两个扣爪32,所述基板31为呈水平设置的平板状结构,所述至少两个扣爪32分别抓扣于所述公端子1的固定片11或所述母端子2的顶、底壁232、233。
由于本发明端子组件的公端子1和母端子2具有相同的接触弹片3,以使端子组件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且在同等通流要求下可以降低50%以上的成本。
具体地,每一所述接触弹片3还具有自所述基板31弯折突伸形成的若干弹性臂34,每一所述扣爪32具有与所述基板31的前端或后端相连的连接部321及自所述连接部321弯折延伸的勾扣部322,所述弹性臂34与所述勾扣部322分置于所述基板31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以所述接触弹片3安装至所述固定片11为例,所述连接部321插入所述安装孔1123内后弯折形成所述勾扣部322,并使所述勾扣部322抵接至所述台阶部1124的外表面,以将所述接触弹片3勾挂于所述固定片11;同样地,所述接触弹片3安装至所述收容部23的顶、底壁232、233上的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也即,所述顶、底壁232、233的勾挂结构与所述公端子1的对接部112的勾挂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弹性臂34仅在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基板31相连,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具体地,所述弹性臂34自所述基板31上撕破形成,且每一所述弹性臂34具有与所述基板31相连的倾斜段341、自所述倾斜段341弯折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接触段342及自所述接触段342弯折延伸的末梢段343。
所述弹性臂34排成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列,每列中包括有至少两个弹性臂34,且相邻列的弹性臂34沿前后方向错开一定距离设置,更进一步讲,相邻列的弹性臂34的数量不同,且相邻列的弹性臂34在同一竖直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进而使得相邻列的接触段342错落不齐设置。
所述公端子1的一对接触弹片3的接触段342分别抵接于所述母端子2的舌片21的上、下表面,所述母端子2的一对接触弹片3分别抵接于所述公端子1的固定片11的外表面,如此,以形成位于不同高度的多个接触面,进而使得公、母端子1、2在对接时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加,并且实现多路并联的功能。
另外,每一所述接触弹片3还具有自所述基板31突设形成的突出部35,所述突出部35与所述弹性臂34突设于所述基板31在高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如图6所示,所述突出部35的突出高度小于所述弹性臂34的突出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接触弹片3具有两组所述突出部35,其中一组突出部35靠近所述接触弹片3于前后方向上的两端设置,另一组突出部35靠近所述接触弹片3于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如此以使若干所述弹性臂34设置于两组所述突出部35围设形成的区域内部。每组中突出部3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突出部35位于所述接触弹片3相对设置的两侧,每一所述突出部35呈长条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中所述突出部35的数量及形状也可为其他,只要分置于接触弹片3相对设置的两侧即可。
相较于传统的导电端子,本发明端子组件中的公端子1增设有一对接触弹片3,母端子2中增设舌片21,从而使得公、母端子1、2在对插时的接触面积加大,以传输较大电流,并且具备传统圆型扭簧端子的多路并连的功能;同时,在同等通流条件下,所述公、母端子的结构体积较小,可有效控制产品尺寸,制作方便且具有稳定的电气性能。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端子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对的公端子和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片及分别设置于相应固定片内侧的一对接触弹片,所述母端子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触弹片及位于一对所述接触弹片之间以与所述公端子的接触弹片相接触的舌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具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供公端子插入的对接腔及位于所述收容部一端的对接端,所述舌片突设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公端子的固定片及接触弹片自所述对接端插入所述对接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底壁及与所述顶、底壁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的侧壁,所述顶、底壁与所述侧壁相连形成位于其内侧的所述对接腔,所述母端子的一对接触弹片分别固定于所述顶、底壁的内壁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的所述一对接触弹片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固定片具有位于其前端的对接部,所述接触弹片装设于所述对接部的内侧,所述一对固定片沿高度方向相互组装后,所述一对固定片的对接部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形成间隔空间以供所述母端子的舌片插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片还具有位于其后侧的固定部及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至少一对配合部,所述一对固定片位于同侧的所述配合部相互咬合以将彼此固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还具有自所述收容部一体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及自所述舌片远离所述对接端的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所述对接端为所述收容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的舌片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设有倾斜延伸的衔接部,以使所述舌片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舌片位于所述收容部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触弹片具有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前、后两端的至少两个扣爪,所述至少两个扣爪分别抓扣于所述公端子的固定片或所述母端子的顶、底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触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基板弯折突伸形成的若干弹性臂,每一所述扣爪具有与所述基板的前端或后端相连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的勾扣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勾扣部分置于所述基板于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触弹片还具有自所述基板突设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弹性臂突设于所述基板在高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突出部的突出高度低于所述弹性臂的突出高度。
CN202010106438.3A 2020-02-21 2020-02-21 端子组件 Active CN111180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6438.3A CN111180929B (zh) 2020-02-21 2020-02-21 端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6438.3A CN111180929B (zh) 2020-02-21 2020-02-21 端子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0929A true CN111180929A (zh) 2020-05-19
CN111180929B CN111180929B (zh) 2025-04-04

Family

ID=7065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6438.3A Active CN111180929B (zh) 2020-02-21 2020-02-21 端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09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6586A2 (en) * 2006-01-03 2007-07-12 Tyco Electronics Brasil Ltda A terminal for a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CN201243110Y (zh) * 2008-04-22 2009-05-2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CN101567500A (zh) * 2008-04-21 2009-10-28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CN105914510A (zh) * 2016-04-14 2016-08-3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端子卡接结构
CN209692002U (zh) * 2018-12-27 2019-11-26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贴片直角插接公端子与母端子,及无焊线面板灯
CN211295448U (zh) * 2020-02-21 2020-08-18 东台正耀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6586A2 (en) * 2006-01-03 2007-07-12 Tyco Electronics Brasil Ltda A terminal for a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CN101567500A (zh) * 2008-04-21 2009-10-28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CN201243110Y (zh) * 2008-04-22 2009-05-2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CN105914510A (zh) * 2016-04-14 2016-08-3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端子卡接结构
CN209692002U (zh) * 2018-12-27 2019-11-26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贴片直角插接公端子与母端子,及无焊线面板灯
CN211295448U (zh) * 2020-02-21 2020-08-18 东台正耀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0929B (zh) 2025-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17066U (zh) 电连接器
CN110364847B (zh) 连接器
TWI558015B (zh) 連接器組合
US973548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31503B2 (en) RJ-type connector with secured contacts
CN109962356A (zh) 电路基板用l型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723536B (zh) 電連接器
US2014014162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adapter assembled thereof
CN108736185B (zh)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
TW202224280A (zh) 電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線端連接器
TW202133510A (zh) 背板連接器組件
US8668511B2 (en)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1295448U (zh) 端子组件
CN216598305U (zh) 端子组件
CN211480352U (zh) 电连接器
JPH043434Y2 (zh)
CN111180929A (zh) 端子组件
CN111129830A (zh) 电连接器
CN212257867U (zh) 电连接器
CN114696127A (zh) 一种浮动型插座连接器和电连接器
CN111509492A (zh) 电连接器
TW202130050A (zh) 電連接器
TWI867983B (zh) 模組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CN222826657U (zh) 端子模块、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TWI734510B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