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6155A -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6155A
CN111096155A CN201911166427.8A CN201911166427A CN111096155A CN 111096155 A CN111096155 A CN 111096155A CN 201911166427 A CN201911166427 A CN 201911166427A CN 111096155 A CN111096155 A CN 111096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on
grafting
stock
cut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64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仕科
罗亚昆
赵远艳
胡艳萍
石尚
陈蜀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er Tea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Pu'er Tea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er Tea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Pu'er Tea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11664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6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6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6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发形成第一轮幼嫩枝条时期,嫁接方法包括:接穗枝条选择、接穗枝条采集、接穗削取、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切砧木接口、插合接穗、“育芽小温室”制作和接口封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采用腹接与芽接揉合的“腹芽混接”方法,解决了传统嫁接方法中因为接穗容易失水或室息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采集少量的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幼嫩枝条,然后与实生茶树砧木进行嫁接,再通过精心的茶园栽培管理,快速形成丰产型树冠,加快了新品种茶园扩繁进程,达到了“年头嫁接、年尾见产”的目的,实现了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高效快速扩繁。

Description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种茶树后代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方式通常采用扦插、压条、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培育出新的茶树植株。在云南茶区,茶树良种的繁育与推广通常是采用短穗扦插方法扩繁苗木并通过移栽来实现。采用嫁接方法更新大叶种茶树品种或扩繁种质资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科研人员人尝试过,但由于嫁接方法老旧、成活率低、成本高等原因而没有得到推广普及。
云南茶区由于冬、春干旱情况严重,导致短穗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普遍较低,反复进行补植不但增加了建园成本,而且延迟了茶园投产时间,所以,短穗扦插苗移栽成活率较低是制约云南大叶种茶树良种推广普及的瓶颈。为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我们进行了“云南大叶种茶树嫁接换种新技术”的系列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发形成第一轮幼嫩枝条时期,通常3月~4月,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保湿贮存、备用;
(3)接穗削取:将采集的接穗枝条进行接芽剪取处理,即把剪过叶的枝条的每个节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削接穗,即把枝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制成,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4)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茶树做砧木,嫁接位置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部30cm~50cm处、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剪或锯除掉接位以上的树冠及不作嫁接用的其他所有树枝,使砧木呈光杆状态;
(5)切砧木接口: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
(6)插合接穗: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
(7)“育芽小温室”制作: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仅1层薄膜,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
(8)接口封绑:用制作“育芽小温室”余下的地膜,缠绕接芽的上、下部位几圈,确认封严“育芽小温室”边缘和整个接口后,在砧木切口底部位置打结、拉紧,完成嫁接。
优选地,在步骤(1)中选择的接穗枝条的质量要求是: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优选地,在步骤(3)中接穗的质量要求是: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优选地,在步骤(7)中育芽小温室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是: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圈,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
本发明提供了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还包括:
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切口要求平滑、无毛刺。
本发明提供了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还包括:
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腹接与切接相揉合的“腹切混接”方法,解决了传统嫁接方法中因为接穗容易失水或渍水室息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
2、通过采集少量的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枝条,然后与实生茶树砧木进行嫁接,再通过精心的茶园栽培管理,培养形成丰产型树冠,加快了新品种茶园投产或新种质资源的扩繁进程,实现了“年头嫁接、年尾见产”的目的,实现了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高效快速扩繁。
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加快茶树良种推广普及、促进茶叶产品结构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剪削好的接穗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插合接穗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制作“育芽小温室”及绑扎接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成活后萌发的新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动形成第一轮较嫩枝条时期3月~4月,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保湿贮存、备用;
(3)接穗削取:将采集的接穗枝条进行接芽剪取处理,即把剪过叶的枝条的每个节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削接穗,即把枝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制成,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4)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茶树做砧木,嫁接位置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部30cm~50cm处、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剪或锯除掉接位以上的树冠及不作嫁接用的其他所有树枝,使砧木呈光杆状态;
(5)切砧木接口: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
(6)插合接穗: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
(7)“育芽小温室”制作: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层薄膜,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
(8)接口封绑:用制作“育芽小温室”余下的地膜,缠绕接芽的上、下部位几圈,确认封严“育芽小温室”边缘和整个接口后,在砧木切口底部位置打结、拉紧,完成嫁接。
在步骤(1)中选择的接穗枝条的质量要求是: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在步骤(3)中接穗的质量要求是: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在步骤(7)中“育芽小温室”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是: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圈,仅1层薄膜即可,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
本实施例提供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还包括:
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切口要求平滑、无毛刺。
本实施例提供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还包括:
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大叶种茶树嫩枝嫁接方法,其步骤如下:
嫁接前的准备
留养接穗
接穗品种选择:根据茶叶产品定位确定嫁接换种的优良品种或种质资源。
接穗留养时间:适宜在嫁接前的40d~60d,进行留养。
接穗母本园的管理:母本茶园要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料(P2O5120㎏/hm2+K2O75kg/hm2),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促使留养当季萌发出较多的健壮新梢。当大多数茶芽萌发形成1芽3叶时,剔除细弱稍、病虫稍、过密稍等,留下疏密一致、相对整齐的健壮新稍。
接穗质量要求:“嫩枝”是指生长期在40d~60d的半成熟枝条,这种较嫩枝条才能加工出本嫁接方法要求的接穗,俗称“嫩穗”。合格接穗枝条质量要求:基部表皮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刚形成驻芽、腋芽饱满的健壮的较嫩枝条,其直径为4mm~7mm。
砧木树的管理
选择长势健壮的云南大叶种实生茶树或淘汰良种茶树作为砧木。无论是那个年龄段的茶树都需要在嫁接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以确保嫁接成活。
嫁接工具与材料
工具准备:专用嫁接刀、手锯、整枝剪、轧刀、塑料桶、毛巾、抹布等。刀、锯、剪等工具要求钢性坚韧、刃口锋利。手锯也可以用小型电锯或油锯代替。
其它材料:嫁接膜、扎绳、木棍或竹条等。嫁接用条状的薄膜:要求为优质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厚0.008mm~0.012mm,宽4cm~8cm,长40cm-60cm(市售薄膜宽度一般在50cm以上,需要轧裁上述的所需规格)。
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发形成第一轮幼嫩枝条时期即春茶中、后期。云南茶区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下旬。
接穗的剪取与储存
穗条采集
嫁接枝条宜在嫁接前一天的下午采集或现用现采。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较嫩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经剪叶处理的枝条叫穗条。穗条宜用软绳捆扎成束。穗条剪取、捆扎及运输中应避免损伤树皮、叶片。
穗条储存
临时储存的穗条要站立放在盛有少量清水的桶或盆中,使其下桩口1cm~3cm浸在水里,上桩口用湿毛巾覆盖保湿。
砧木接口位置选择与处理
砧木及接口位置选择:通常每株砧木树嫁接1~3枝为宜。确定嫁接数量的原则是“密植茶园宜少、稀植茶园适量、单株茶树宜多”。嫁接位置宜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30cm~50cm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二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太大的主枝不宜选作嫁接枝。同一位置粗细枝并存的情况下宜选择较细的一枝作为砧木。以砧木φ=2.0cm~4.0cm最合适。
接口处理:确定嫁接枝干和接口位置后,剪或锯除掉接口以上的树冠及不作嫁接用的其他所有树枝,使砧木桩呈光杆状态。接口锯成平面,光滑、无撕裂、毛刺。用干抹布对砧木桩的接口部位进行清理,清除苔藓、地衣、淤泥等。
嫁接的具体步骤以及方法
嫁接操作流程如下:
a)削接穗
将采集的穗条进行削穗取处理,即把穗条的每个节用专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单个接穗。质量要求:接穗的上桩口面呈45°角,与保留的叶基部平行;接穗下桩口的一个面是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下桩口的另一面即长削面的背面,不削,保留皮层完整(较软穗条削下桩口时也可采用切取方法,即把穗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即可);整个接穗的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平直、无毛刺,嫩茎总长度23mm~31mm。(见图1)
b)切砧木接口
选择砧木光滑部位的阳面作接口。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
接口方位应考虑到接穗将来萌发的主枝能够垂直于地面,让其更加稳固。
c)插合接穗
将1个削制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切口插1个),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里面的形成层相互对准、吻合,插紧、插稳。插合的接穗呈叶基背面紧靠砧木、腋芽外露、上桩头上斜状、砧木切口外皮翘起状态,见图2。
d)接口封绑
e)“育芽小温室”制作
用厚度0.008mm~0.012mm、宽度4cm~8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剪口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圈(仅1层薄膜),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见图3)
f)接口绑扎
用制作“育芽小温室”余下的另一端地膜,缠绕接芽的上、下部位几圈,确认封严“育芽小温室”边缘和整个接口后,在砧木切口底部位置打结、拉紧,完成嫁接操作。
嫁接后管理要点
防范事项
茶树嫁接后至投产前,防止猪、牛、羊等牲畜进入茶园损毁接穗或新梢。可以用嫁接时锯下的茶树枝或杂木树枝插在嫁接树桩周围,可起到部分遮阳和防范畜禽作用。适当遮阳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注意防范大风、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危害。大风容易使接穗上萌发出的新稍撕裂或折断。防止风灾可用木棍、竹条等作为支撑物,绑在砧木桩固定,再把新梢绑扎在支撑物上,直至接口愈合、牢固。
露芽、抹芽和补接
嫁接20d以后,成活接穗的腋芽在“育芽新温室”里会逐渐膨大,多数能自行撑破薄膜而萌发,不能破膜的,需要用针头挑膜露芽。
嫁接后砧木上会陆续萌发出不定芽,要及时多次从芽基部抹除,直至接穗形成丰产型树冠。
确认接穗已经死亡的,要在砧木桩上选留1~2个健壮的萌生芽,培养成新的骨干枝,第二年进行补接。
嫁接茶园投产后,砧木桩上还会长出少量萌生枝,在冬季修剪时予以清除,保证嫁接品种纯度。
打顶、解绑及修剪
当接穗上长出的新稍具有5~8片真叶时(见图4),留主干20cm~25cm,采摘掉顶端芽叶,以促进新梢老熟与腋芽萌发。此时,可用嫁接刀纵向切割绑扎薄膜的绳结,让其自行缓慢松绑。
当萌发的第一轮枝条完全成熟时进行解绑,用嫁接刀在封膜部位纵切一刀,切断所有绑扎薄膜,让其自行脱落。
对新梢的采顶芽(打顶)处理,相当于移栽茶苗的第一次定型修剪,随后对一、二级分枝的修剪,方法与移栽茶苗的第二、第三次定型修剪相同,每次提高15cm~20cm,直至形成丰产型树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动形成第一轮较嫩枝条时期3月~4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出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保湿贮存、备用;
(3)接穗削取:将采集的接穗枝条进行接芽剪取处理,即把剪过叶的枝条的每个节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削接穗,即把枝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制成,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4)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茶树做砧木,嫁接位置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部30cm~50cm处、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剪或锯除掉接位以上的树冠及不作嫁接用的其他所有树枝,使砧木呈光杆状态;
(5)切砧木接口: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
(6)插合接穗: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
(7)育芽小温室制作: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层薄膜,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
(8)接口封绑:用制作育芽小温室余下的地膜,缠绕接芽的上、下部位几圈,确认封严育芽小温室边缘和整个接口后,在砧木切口底部位置打结、拉紧,完成嫁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选择的接穗枝条的质量要求是: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接穗的质量要求是: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育芽小温室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是: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圈,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切口要求平滑、无毛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
CN201911166427.8A 2019-11-25 2019-11-25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Pending CN111096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6427.8A CN111096155A (zh) 2019-11-25 2019-11-25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6427.8A CN111096155A (zh) 2019-11-25 2019-11-25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6155A true CN111096155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0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6427.8A Pending CN111096155A (zh) 2019-11-25 2019-11-25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61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5745A (zh) * 2020-09-18 2020-12-01 重庆迎河巳甄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可有效提高成活率的茶树品种嫁接方法
CN112219578A (zh) * 2020-10-13 2021-01-1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茶树嫁接技术的复合茶树培育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72A (zh) * 2013-05-10 2013-08-21 潮安县凤凰南馥茶叶有限公司 高香型凤凰单丛茶丰产速生苗繁育方法
CN104969780A (zh) * 2015-07-15 2015-10-14 广西南宁碧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黑贝拉的嫁接方法
CN106879369A (zh) * 2017-03-22 2017-06-23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特异种质资源嫁接快繁方法
CN108967022A (zh) * 2018-10-29 2018-12-11 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 大叶种茶树老枝封蜡嫁接方法
CN110393095A (zh) * 2019-08-13 2019-11-01 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套袋嫁接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72A (zh) * 2013-05-10 2013-08-21 潮安县凤凰南馥茶叶有限公司 高香型凤凰单丛茶丰产速生苗繁育方法
CN104969780A (zh) * 2015-07-15 2015-10-14 广西南宁碧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黑贝拉的嫁接方法
CN106879369A (zh) * 2017-03-22 2017-06-23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特异种质资源嫁接快繁方法
CN108967022A (zh) * 2018-10-29 2018-12-11 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 大叶种茶树老枝封蜡嫁接方法
CN110393095A (zh) * 2019-08-13 2019-11-01 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套袋嫁接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纪壮 等 编著: "《图说北方果树嫁接》", 30 April 2012, 金盾出版社 *
沈兆敏 等 编著: "《晚熟柑橘配套生产技术》", 30 April 2017,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5745A (zh) * 2020-09-18 2020-12-01 重庆迎河巳甄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可有效提高成活率的茶树品种嫁接方法
CN112219578A (zh) * 2020-10-13 2021-01-1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茶树嫁接技术的复合茶树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3753B (zh) 核桃高位嫁接方法
Menzel Propagation of lychee: a review
CN106718113B (zh) 一种花楸树嫁接方法
CN112970447A (zh) 一种防核桃树伤流的马蹄形砧木处理硬枝嫁接方法
Ozkan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n grafting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of walnut (Juglans regia L.)
CN111096155A (zh)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CN112930901A (zh) 一种防核桃树伤流的马耳形砧木硬枝嫁接方法
Lewis et al. Grafting and budd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fruit and nut plants and ornamentals
CN108738827B (zh) 利用徒长枝条搭桥修复果树病、残骨干枝的方法
CN114711040B (zh) 一种促分枝提高产量的板栗地下嫁接方法
CN1480021A (zh) 一种苦丁茶嫁接繁育方法
CN114747376A (zh) 一种苹果树的高接换头培育方法
Whitsell Propagating avocados: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nursery and field grafting
CN114009232A (zh) 一种茶树嫁接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834600B (zh) 一种紫薇高接换种的嫁接方法
CN108967022A (zh) 大叶种茶树老枝封蜡嫁接方法
CN114793658B (zh) 利用徒长枝整形后进行高空压条嫁接来繁育海棠的方法
Stoltz et al. Reproducing fruit trees by graftage: budding and grafting
CN107333569A (zh) 一种先在枝条上嫁接枝芽后再扦插的育苗繁殖方法
JPH1169912A (ja) 木本性植物の発根促進方法
Trinklein Grafting
Snyder et al. The bud-graft method of propagating vinifera grape varieties on rootstocks
Bradley et al. The Grafter's Handbook: Revised & Updated Edition
Baltet The art of grafting and budding
Stahl Propagation of deciduous fr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