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6674A -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6674A
CN111016674A CN201911243014.5A CN201911243014A CN111016674A CN 111016674 A CN111016674 A CN 111016674A CN 201911243014 A CN201911243014 A CN 201911243014A CN 111016674 A CN111016674 A CN 111016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omotive
current
current collector
intermediate circui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30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6674B (zh
Inventor
陈安俊
李顺
袁顺
付金
胡亮
贺琳
秦庆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30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6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6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6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6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6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9/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过两个受流器从接触网获得电能,并且根据流经两个受流器的电流值以及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确定机车的前端是否进入无电区,当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时,机车的后端受流器尚未进入无电区,机车仍能够从接触网获得电能,此时控制变流器进行卸载,能够减小机车的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时发生弓网拉弧现象的可能性,甚至是避免发生弓网拉弧现象,从而减小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车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受电器(也称为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从而驱动牵引电机。不同的供电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分隔区(如图1所示),该区域为无电区。当机车通过无电区时,机车无法从接触网获取电能。
申请人发现,当机车从有电区进入无电区的瞬间,发生弓网拉弧现象的概率较高,这会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当机车从无电区进入有电区时,机车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会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以解决机车运行通过无电区时,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受流器、第二受流器、电压传感器、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TCMS机车控制管理系统;
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分别与所述机车的中间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机车的变流器连接,所述机车的变流器与所述机车的负载连接,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在所述机车运行过程中均处于升弓状态;
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一受流器的电流值;
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
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
所述TCMS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和所述变流器连接,所述TCMS用于: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
其中,所述前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所述后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的另一个受流器。
可选的,在上述供电控制系统中,所述TCMS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启动所述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所述中间电路供电。
可选的,在上述供电控制系统中,所述TCMS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且流经所述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所述牵引蓄电池。
可选的,在上述供电控制系统中,所述变流器包括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所述牵引逆变器与牵引电机连接,所述辅助逆变器与辅助负载连接;
所述TCMS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包括:控制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降低输出电流;在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降至第三电流阈值时,关闭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机车的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升弓,其中,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分别与所述机车的中间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机车的变流器连接,所述机车的变流器与所述机车的负载连接;
获得流经所述第一受流器的电流值,获得流经所述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获得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
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
其中,所述前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所述后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的另一个受流器。
可选的,在上述供电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还包括:
启动所述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所述中间电路供电。
可选的,在上述供电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还包括:
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且流经所述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所述牵引蓄电池。
可选的,所述变流器包括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所述牵引逆变器与牵引电机连接,所述辅助逆变器与辅助负载连接;
所述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包括:控制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降低输出电流;在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降至第三电流阈值时,关闭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
由此可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上述公开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在机车运行时,控制机车的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同时升弓,获得流经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获得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当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变流器卸载。基于本申请公开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过两个受流器从接触网获得电能,并且根据流经两个受流器的电流值以及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确定机车的前端是否进入无电区,当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时,机车的后端受流器尚未进入无电区,机车仍能够从接触网获得电能,此时控制变流器进行卸载,能够减小机车的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时发生弓网拉弧现象的可能性,甚至是避免发生弓网拉弧现象,从而减小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并且,在机车整体进入无电区前,控制变流器进行卸载,机车进入无电区后,机车的负载不会消耗机车的中间电路的电能,或者消耗中间电路很少的电能,中间电路的电压不会大幅度降低。当机车从无电区进入下一个供电区时,机车不会由于中间电路与接触网之间的电压差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从而也减小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接触网的无电区和有电区的示意图;
图2为机车受流器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机车TCMS的控制逻辑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中,701为第一受流器,702为第二受流器,703为电压传感器,704为第一电流传感器,705为第二电流传感器,706为TCMS机车控制管理系统,707为直流快速断路器,708为中间电路,709为牵引逆变器,710为辅助逆变器,711为牵引电机,712为辅助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机车受流器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机车运行时只使用一个受流器,如图3示,图3为现有的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申请人发现,当机车的受流器进入无电区时,TCMS(机车控制管理系统)才能检测到电网欠压信号和电流归零信号,从而确定机车进入无电区。由于机车仅使用一个受流器,而且TCMS无法提前预判机车将要进入无电区,机车在进入无电区的瞬间不能主动卸载,导致机车带载进入无电区,容易发生弓网拉弧现象,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机车无法在进入无电区前主动卸载,当机车带载进入无电区后,其负载会消耗机车的中间电路的电能,导致中间电路的电压大幅度降低。当机车由无电区进入下一个供电区时,由于中间电路与接触网之间的电压差较大,机车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中间电路是指:机车之间直流回路,主要由直流支撑电容和滤波电感组成。
中间电路的作用这里说明一下。
当机车的前端受流器和后端受流器短时离线时,即机车完全进入无电区,直流支撑电容短时向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提供电能。
当机车的前端受流器恢复接触状态,即恢复与接触网接触时,由接触网为机车运行提供电能。接触网向直流支撑电容充电,以便直流支撑电容储存电能,当机车再次进入无电区时,为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提供电能。
现有技术中,机车进入无电区时机车未能及时卸载,机车无法从接触网获取电能,由于负载还在继续工作,导致机车的中间电路的电压迅速下降。直到TCMS检测到中间电路的电压欠压信号后,控制机车关闭负载。
机车通过无电区进入下一个供电区域时,机车再次从接触网获取电能,此时由于机车的中间电路的电压很低,与接触网电压相差较大,导致机车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容易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发现,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方法,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将机车的两个受流器升弓,机车的前端受流器和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具有一定时间差,当机车的前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后,机车的后端受流器还未进入无电区,机车仍可以从接触网获得电能,通过控制变流器进行主动卸载,减小机车在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时的负载,或者避免机车带载整体进入无电区,减小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其中,前端受流器为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后端受流器为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中的另一个受流器。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供电控制方法包括:
S401:控制机车的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升弓。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文中做详细介绍),机车的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分别与机车的中间电路的输入侧连接,中间电路的输出侧与机车的变流器连接,机车的变流器与机车的负载连接。
S402:获得流经第一受流器、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和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
S403:当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变流器卸载。
其中,第二电流阈值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流阈值,前端受流器为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后端受流器为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中的另一个受流器。变流器包括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牵引逆变器与牵引电机连接,辅助逆变器与辅助负载连接。机车的辅助负载包括但不限于: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监控设备和空调设备。
可选的,将预设电压阈值、第一电流阈值和第二电流阈值均设定为0。
实施中,还可以将第一电流阈值设定为一个很小的、接近于0的数值,将第二电流阈值设定为等于或稍大于第一电流阈值的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变流器卸载采用如下方案:控制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降低输出电流;在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降至第三电流阈值时,关闭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
可选的,可以将第三电流阈值设定为0。
本申请上述公开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在机车运行时,控制机车的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同时升弓,获得流经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获得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当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变流器卸载。
基于本申请公开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过两个受流器从接触网获得电能,并且根据流经两个受流器的电流值以及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确定机车的前端是否进入无电区,当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时,机车的后端受流器尚未进入无电区,机车仍能够从接触网获得电能,此时控制变流器进行卸载,能够减小机车的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时发生弓网拉弧现象的可能性,甚至是避免发生弓网拉弧现象,从而减小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并且,在机车整体进入无电区前,控制变流器进行卸载,机车进入无电区后,机车的负载不会消耗机车的中间电路的电能,或者消耗中间电路很少的电能,中间电路的电压不会大幅度降低。当机车从无电区进入下一个供电区时,机车不会由于中间电路与接触网之间的电压差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从而也减小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参见图5所示。该供电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01、S502、S503与步骤S401、S402、S403对应一致,此处不赘述说明。
S504:启动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中间电路供电。
在实施中,可能存在以下情况:机车未在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之前完成卸载。在这种情况下,机车的负载会消耗机车的中间电路的部分电能,导致中间电路的电压出现小幅降低。当机车从无电区进入下一个供电区时,中间电路与接触网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电压差,机车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电流,对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申请图5所示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一方面控制机车进行卸载,另一方面利用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中间电路供电,以减小机车未在后端受流器进入无电区之前完成卸载所导致的中间电路的电压降幅,从而减小机车从无电区进入下一个供电区时中间电路与接触网之间的电压差,进而减小机车的冲击电流,保证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
可选的,在图5所示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之后,当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且流经机车的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TCMS控制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牵引蓄电池。
也就是说,当确定机车进入下一个供电区时,TCMS控制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牵引蓄电池,由接触网为机车运行提供电能。
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在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之后,只需确定流经机车的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TCMS即可控制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牵引蓄电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不用控制机车进行卸载,即,在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时,直接启动牵引蓄电池,机车的负载由牵引蓄电池进行供电,不会过多消耗中间电路的电能,因而中间电路的电压不会大幅度降低,也可以保证机车设备和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
基于本申请图5所示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在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既可以控制机车进行卸载的同时启动牵引蓄电池,也可以在图5所示的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省略“控制变流器卸载”的操作,直接启动牵引蓄电池为中间电路供电,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车带载进入无电区产生的后续问题,丰富了机车的实操控制的可能性。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机车TCMS的控制逻辑流程图。包括:
S601:是否检测到电网电压。
TCMS通过电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进行判断。
S602:若是,则检测机车的前端受流器是否有电流流经。
TCMS根据检测前端受流器的电流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判断。
S603:若否,则检测机车的后端受流器是否有电流流经。
TCMS根据检测后端受流器的电流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判断。
S604:若是,确定机车的前端已进入无电区。
S605:控制机车进行卸载。
S606:启动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中间电路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中,确定机车的前端已进入无电区后,可以执行步骤S605和步骤S606,也可以仅执行步骤S605,或者仅执行步骤S606,来减小甚至避免机车带载进入无电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申请上述公开了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说明书中关于两者的描述可以相互参考。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受流器701、第二受流器702、电压传感器703、第一电流传感器704、第二电流传感器705、TCMS机车控制管理系统706。
第一受流器701和第二受流器702分别与机车的中间电路708的输入侧连接,中间电路708的输出侧与机车的变流器连接,机车的变流器与机车的负载连接,第一受流器701和第二受流器702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均处于升弓状态。在图1中,机车的变流器包括牵引逆变器709和辅助逆变器710,牵引逆变器709与牵引电机711连接,辅助逆变器710与辅助负载712连接。
第一电流传感器704,用于检测流经第一受流器701的电流值。
第二电流传感器705,用于检测流经第二受流器702的电流值。
电压传感器703,用于检测中间电路708的输入侧的电压值。
TCMS706分别与第一电流传感器704、第二电流传感器705、电压传感器703和变流器连接,TCMS706用于:当中间电路708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变流器卸载。
其中,第二电流阈值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流阈值。
前端受流器为第一受流器701和第二受流器702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后端受流器为第一受流器701和第二受流器702中的另一个受流器。
可选的,TCMS706控制变流器卸载,具体为:控制牵引逆变器709和辅助逆变器710降低输出电流;在牵引逆变器709和辅助逆变器710的输出电流降至第三电流阈值时,关闭牵引逆变器709和辅助逆变器71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TCMS706还用于:在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启动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中间电路708供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TCMS706还用于:在确定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当中间电路708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且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控制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牵引蓄电池。
参见图8所示,若机车运行方向为第一方向时,第一受流器701首先进入无电区,TCMS706检测到原边网压(电网电压)维持不变,流经第一受流器701的电流降为零,流经第二受流器702的电流增大。TCMS706确定机车的前端已经进入无电区,TCMS706控制变流器卸载。
这里说明一下,流经第二受流器702的电流增大的原因是:机车的输出功率不变,机车的输入电流由两路输入电流变成一路输入电流,因此流经第二受流器702的电流增大。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受流器、第二受流器、电压传感器、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TCMS机车控制管理系统;
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分别与所述机车的中间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机车的变流器连接,所述机车的变流器与所述机车的负载连接,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在所述机车运行过程中均处于升弓状态;
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一受流器的电流值;
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
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
所述TCMS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和所述变流器连接,所述TCMS用于: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
其中,所述前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所述后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的另一个受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CMS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启动所述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所述中间电路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CMS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且流经所述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所述牵引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包括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所述牵引逆变器与牵引电机连接,所述辅助逆变器与辅助负载连接;
所述TCMS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包括:控制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降低输出电流;在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降至第三电流阈值时,关闭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
5.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机车的第一受流器和第二受流器升弓,其中,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分别与所述机车的中间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出侧与所述机车的变流器连接,所述机车的变流器与所述机车的负载连接;
获得流经所述第一受流器的电流值,获得流经所述第二受流器的电流值,获得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
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流经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阈值,且流经后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第二电流阈值时,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
其中,所述前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在机车行进方向上处于前方的受流器,所述后端受流器为所述第一受流器和所述第二受流器中的另一个受流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还包括:
启动所述机车的牵引蓄电池为所述中间电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机车的前端进入无电区后,还包括:
当所述中间电路的输入侧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且流经所述前端受流器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恢复运行,关闭所述牵引蓄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包括牵引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所述牵引逆变器与牵引电机连接,所述辅助逆变器与辅助负载连接;
所述控制所述变流器卸载,包括:控制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降低输出电流;在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降至第三电流阈值时,关闭所述牵引逆变器和所述辅助逆变器。
CN201911243014.5A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016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3014.5A CN111016674B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3014.5A CN111016674B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6674A true CN111016674A (zh) 2020-04-17
CN111016674B CN111016674B (zh) 2021-05-11

Family

ID=7020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3014.5A Active CN111016674B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66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112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轨列车供电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3282039A (zh) * 2021-05-21 2021-08-20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自检控制方法、车辆和tcms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886A (zh) * 2008-02-15 2011-02-23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向有轨车辆中的辅助运行设备供给电能
CN103522918A (zh) * 2013-10-29 2014-01-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控制方法
CN106347143A (zh) * 2016-10-08 2017-01-2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及其通过第三轨无电区间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WO2018003581A1 (ja) * 2016-06-28 2018-01-0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JP2018126044A (ja) * 2017-02-03 2018-08-09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運搬車及び運搬システム
CN109130953A (zh) * 2018-08-13 2019-01-04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自动过分相系统检测装置
CN109245284A (zh) * 2018-10-17 2019-01-1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源制供电系统及双源制电力工程车
CN109606209A (zh) * 2018-11-06 2019-04-12 清华大学 分区所无断电柔性电分相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91766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法及装置
CN110116634A (zh) * 2018-02-05 2019-08-1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地面自动过分相的列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2527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交直流网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886A (zh) * 2008-02-15 2011-02-23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向有轨车辆中的辅助运行设备供给电能
CN103522918A (zh) * 2013-10-29 2014-01-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控制方法
WO2018003581A1 (ja) * 2016-06-28 2018-01-0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
CN106347143A (zh) * 2016-10-08 2017-01-2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及其通过第三轨无电区间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JP2018126044A (ja) * 2017-02-03 2018-08-09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運搬車及び運搬システム
CN110091766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法及装置
CN110116634A (zh) * 2018-02-05 2019-08-1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地面自动过分相的列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30953A (zh) * 2018-08-13 2019-01-04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自动过分相系统检测装置
CN109245284A (zh) * 2018-10-17 2019-01-1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源制供电系统及双源制电力工程车
CN109606209A (zh) * 2018-11-06 2019-04-12 清华大学 分区所无断电柔性电分相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527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交直流网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亚洲等: "不断电柔性过分相仿真研究", 《电气化铁道》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112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轨列车供电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758112B (zh) * 2021-01-21 2022-07-15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轨列车供电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3282039A (zh) * 2021-05-21 2021-08-20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自检控制方法、车辆和tcms
CN113282039B (zh) * 2021-05-21 2022-05-17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自检控制方法、车辆和tc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6674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39119B2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RU2438887C1 (ru) Система зарядки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ой зарядки
US8174241B2 (en) Method of protecting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in hybrid DC power supply system
US10005370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8148934B2 (en) Voltage step-up/down converter
US7923861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hybrid DC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1016674B (zh) 一种机车的供电控制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
JP2011066973A (ja) 燃料電池車両
US8467938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11211813B2 (en) Battery 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charging of vehicle
US11021062B2 (en) Vehicle power supply device
JP3618273B2 (ja) 電鉄用直流き電システム
JP7252807B2 (ja) 電源システム
JP5691993B2 (ja)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流センサ異常を検出する方法
JP2020156270A (ja) 電動車両の電源システム
JP2013100040A (ja) 電源装置及び車両用電源装置
CN107662562A (zh) 包括转换器和高负载用电器的机动车辆车载电气系统
JP3796353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給電システム
JP2005206111A (ja) 直流電圧給電装置
JP2007124745A (ja) 電源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US11485234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KR20200045246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충전 장치
KR101856298B1 (ko) 친환경 차량의 전원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H03124201A (ja) 電気自動車用補機電池充電装置
JP2018182799A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