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3833A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13833A CN111013833A CN201911255548.XA CN201911255548A CN111013833A CN 111013833 A CN111013833 A CN 111013833A CN 201911255548 A CN201911255548 A CN 201911255548A CN 111013833 A CN111013833 A CN 111013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air inlet
- cylinder
- air
-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02—Construction of inlets by which the vortex flow is generated, e.g. tangential admission, the fluid flow being forced to follow a downward path by spirally wound bulkheads, or with slightly downwardly-directed tangential admis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14—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flow ducting; Apex constructions;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ischarge through sidewall provided with a few slits or perfo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涉及到除尘技术领域,包括带有进气口、出气口的圆筒体和带有除尘口的锥筒体,所述进气口外接有用于运输含尘气体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向下倾斜,使进入圆筒体内的含尘气体直接向下螺旋,通过将进气管道倾斜设置,使进入圆筒体内的含尘气体直接向下螺旋,保证了颗粒性灰尘在与圆筒体壁碰撞时反弹折射朝下,减少了尘粒被带到上灰环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上灰环的含尘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机械式除尘器中,旋风式除尘器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它适用于非黏性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去除,大多用来去除5μm以上的粒子,由于旋风除尘器内气流速度及粉尘微粒的运动等都较为复杂,影响其除尘效率的因素较多,比如常见的有上灰环和下灰环,还有灰斗内灰尘返混现象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除尘效率不高的潜在原因,因此,如何让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目前需要解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旋风除尘器的改进方案,用于降低上灰环的颗粒性灰尘,使吸收到出气口的气体更加洁净,达到提高除尘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包括带有进气口、出气口的圆筒体和带有除尘口的锥筒体,所述进气口外接有用于运输含尘气体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向下倾斜,使进入圆筒体内的含尘气体直接向下螺旋。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为直筒管道,且向下倾斜5-10°。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为螺旋管道,该进气管道螺旋设置在圆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远离进风口的引入端和与进风口固定的连接端,所述引入端的风道大于连接端的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引入端到连接端的风道呈递减设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进气管道倾斜设置,使进入圆筒体内的含尘气体直接向下螺旋,保证了颗粒性灰尘在与圆筒体壁碰撞时反弹折射朝下,减少了尘粒被带到上灰环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上灰环的含尘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旋风除尘器的圆筒体和锥筒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方案中其中一例结构图。
图3为进气管道剖面图。
图4为方案中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5为加长筒结构图。
其中:10圆筒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20锥筒体、21除尘口、30进气管道、31连接端、32引入端、40出风筒、50加长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旋风除尘器,是机械式除尘器中效率最高的一种,参见图1,包括圆筒体10和焊接在圆筒体10下方的锥筒体20,其中,所述圆筒体10上设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与圆筒体10的内壁切向设置,使通过进气口11进入到圆筒体10内的含尘气流能沿着圆筒体10的内壁螺旋向下。
在圆筒体10上还设有出气口12,用于排除由下向上螺旋的气流。
所述锥筒体20底部设有除尘口21,颗粒性灰尘在经过与圆筒体10内壁的碰撞之后,在惯性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将从除尘口21处掉落到灰斗(未画出)内。
参见图2,图中A方向为含尘气体的进气方向,上灰环是含尘气体进入进气口11后受到内旋流气体的影响,在出气口12处产生的循环气流,上灰环最后将在内旋流吸引下下,直接从出气口12排除,这样使得部分未经净化的含尘气体直接外排,严重降低了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为了降低上灰环的含尘虑,尽量保证颗粒性灰尘能够从除尘口21处排除,将与进气口11连接相通的进气管道30倾斜设置,所述进气管道30用于运输含尘气体,通过进气管道30将含尘气体从进气口11输送到圆筒体10内。
将进气管道30倾斜设置,含尘气体经过进气管道30进入到圆筒体10内时,就会呈倾斜向下的趋势,这样有利于颗粒摆脱内旋流的吸引力,并且向下倾斜也使得螺旋向下流动的颗粒物质在与圆筒体内壁碰撞后,其折射方向绝对朝下,更加有利于摆脱内旋流对其的影响。
上灰环依旧存在,但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使得上灰环中含有的尘粒降低,从而降低了会有尘粒从出气口12处外排的概率。
当然,所述进气管道30可以有多种结构设计。
比如该进气管道30直筒管道,在与圆筒体10固定连接时,需要将其且向下倾斜5-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5-10°是颗粒性粉尘物质逃离内旋流影响的最佳角度范围,其倾斜的角度不能太大,过大的倾斜角度使含尘气体绕着圆筒体10内壁螺旋的路径变短,不利于尘粒的充分分离;而角度太小又不能使尘粒拥有逃离内旋流吸引力的速度。
通过多次实验测试,5-10°的向下倾斜能使从出气口12排出尘粒的概率降低30%。
参见图3,这里将进气管道30结构分成引入端32和连接端31,其中连接端31是进气管道30靠近进气口11的部分,而引入端32就是远离进气口11的部分。
所述引入端32的风道截面大于所述连接端31的风道截面,这样使得从引入端32流向连接端31的含尘气体在管道中实现了成倍的加速,提高了尘粒的运动惯性,在进入圆筒体10后,将降低尘粒的沉降时间。
优选的:所述引入端32到连接端31的风道呈递减设置。
本位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将所述进气管道30设计为为螺旋管道,参见图4,该进气管道30螺旋设置在圆筒体10上。
图4中箭头B向为含尘气体放入进入方向,螺旋状的进气管道30不仅使得进入的含尘气体拥有倾斜向下的初速度,还使得含尘气体是经过高速旋转后才进入圆筒体10内的,
不仅含尘气体进入圆筒体10内的方式会对除尘效率产生影响,经过出气口12外排的气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除尘效率产生影响。
参见图1-图5,其主要是体现在出风筒40上,所述出风筒40是套接在出气口12内的,出风筒40用于建立内旋流外排的风道,使内旋流能够顺利的从锥筒体20的底部上升到出气口12被排除。
所述出风筒40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所以为了调试安装人员的方便和进一步维持风道的稳定,所述出风筒40的底部设有的加长筒50,该加长筒50为上下开口的筛网结构且该加长筒50沿出风筒40轴向向下延伸。
将加长筒50设计成筛网结构,其目的不是为了起到过滤作用,重点是为了达到在延长出风筒40后,又不会影响除尘效率的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筛网的密度和网孔数目要根据尘粒大小和湿度情况进行多次的试验后确定,避免出现有尘粒堵塞网孔的情况出现。
加长筒50的伸入,有利于内旋流风道的稳定,但是其筛网结构的设计,又使得允许其他气流的穿透,尤其是对于外旋流,不会额外较大的增加其与圆筒体10内壁的摩擦阻力。
当然,延长的加长筒50不能太长,优选的,所述加长筒50延伸至圆筒体10与锥筒体20的连接处。
这是因为加长筒50太长会使得内旋流的风道更加稳定,也使得内旋流产生的吸力加强,很容易将已经掉落到除尘口21出的尘粒吸入其中,出现灰尘二次返混的现象,使尘粒经过内旋流直接排出出气口12.
因此,其加长筒50的长度最长延长至圆筒体10与锥筒体20的连接处为宜。
优选的,所述加长筒50由钢板材料制成。
这是因为含尘气体在圆筒体10内旋流,在一定程度上会撞击加长筒50导致其磨损,长期的磨损会严重的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采用钢板材料来保证其正常的使用。
优选的,在加长筒50的外表面涂有耐磨涂层来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包括带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的圆筒体(10)和带有除尘口(21)的锥筒体(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11)外接有用于运输含尘气体的进气管道(30),所述进气管道(30)向下倾斜,使进入圆筒体(10)内的含尘气体直接向下螺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0)为直筒管道,且向下倾斜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0)为螺旋管道,该进气管道(30)螺旋设置在圆筒体(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0)包括远离进风口的引入端(32)和与进风口固定的连接端(31),所述引入端(32)的风道大于连接端(31)的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端(32)到连接端(31)的风道呈递减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5548.XA CN111013833A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5548.XA CN111013833A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13833A true CN111013833A (zh) | 2020-04-17 |
Family
ID=7020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55548.XA Withdrawn CN111013833A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13833A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3634A (zh) * | 1987-05-16 | 1988-03-09 | 丁守宝 | 复合形旋风除尘器 |
CN201055812Y (zh) * | 2007-06-28 | 2008-05-07 | 张远明 | 旋风除尘器 |
CN201399389Y (zh) * | 2009-03-18 | 2010-02-10 | 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 | 入口具有倾角的旋风分离器 |
CN201519623U (zh) * | 2009-10-29 | 2010-07-07 | 山东兖煤凯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一体化消烟除尘车的旋风除尘装置 |
CN102671778A (zh) * | 2012-05-30 | 2012-09-19 | 郭丰亮 | 带有螺旋进风管的旋风除尘器 |
CN203695239U (zh) * | 2014-02-24 | 2014-07-09 | 黄磊 | 带内螺旋的旋风除尘器 |
CN104399607A (zh) * | 2014-10-22 | 2015-03-11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旋风分离系统 |
CN207576684U (zh) * | 2017-11-20 | 2018-07-06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旋风分离除尘器 |
CN208466196U (zh) * | 2018-04-02 | 2019-02-05 | 湖北金鹏三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旋风除尘器 |
CN109746130A (zh) * | 2019-03-23 | 2019-05-14 |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 | 生物质气化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装置 |
CN208878827U (zh) * | 2018-07-31 | 2019-05-21 | 天津天南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系统旋风分离器 |
CN211329869U (zh) * | 2019-12-10 | 2020-08-25 | 荆门市吉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
2019
- 2019-12-10 CN CN201911255548.XA patent/CN11101383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7103634A (zh) * | 1987-05-16 | 1988-03-09 | 丁守宝 | 复合形旋风除尘器 |
CN201055812Y (zh) * | 2007-06-28 | 2008-05-07 | 张远明 | 旋风除尘器 |
CN201399389Y (zh) * | 2009-03-18 | 2010-02-10 | 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 | 入口具有倾角的旋风分离器 |
CN201519623U (zh) * | 2009-10-29 | 2010-07-07 | 山东兖煤凯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一体化消烟除尘车的旋风除尘装置 |
CN102671778A (zh) * | 2012-05-30 | 2012-09-19 | 郭丰亮 | 带有螺旋进风管的旋风除尘器 |
CN203695239U (zh) * | 2014-02-24 | 2014-07-09 | 黄磊 | 带内螺旋的旋风除尘器 |
CN104399607A (zh) * | 2014-10-22 | 2015-03-11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旋风分离系统 |
CN207576684U (zh) * | 2017-11-20 | 2018-07-06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旋风分离除尘器 |
CN208466196U (zh) * | 2018-04-02 | 2019-02-05 | 湖北金鹏三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旋风除尘器 |
CN208878827U (zh) * | 2018-07-31 | 2019-05-21 | 天津天南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系统旋风分离器 |
CN109746130A (zh) * | 2019-03-23 | 2019-05-14 |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 | 生物质气化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装置 |
CN211329869U (zh) * | 2019-12-10 | 2020-08-25 | 荆门市吉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06349A (zh) | 高效低阻一进二出式旋风收尘器 | |
CN211329869U (zh)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
CN111013836A (zh) | 一种出风筒结构及旋风除尘器 | |
CN109225689A (zh) | 一种管式旋风分离器 | |
CN102698891A (zh) | 一种增长型的旋风除尘器 | |
CN211329871U (zh) | 一种出风筒结构及旋风除尘器 | |
CN208976077U (zh) | 一种管式旋风分离器 | |
JP4402239B2 (ja) | サイクロン式集塵装置 | |
CN102671778A (zh) | 带有螺旋进风管的旋风除尘器 | |
CN211069531U (zh) | 一种多管旋风除尘器 | |
CN105797491A (zh) | 一种高温气体螺旋净化装置 | |
CN113457859B (zh) | 旋风分离器及固气分离系统 | |
CN205701110U (zh) | 一种干燥机用旋风除尘器 | |
CN111013833A (zh) | 一种高效率旋风除尘器 | |
CN101912828B (zh) | 一种粉粒物料输送用的旋风式分离装置 | |
CN208437047U (zh) | 一种高效旋风分离器 | |
CN202283500U (zh) | 旋风除尘器 | |
CN211385433U (zh) | 一种下段扩容式细粉分离器 | |
CN201848321U (zh) |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 |
CN216063795U (zh) | 一种防堵耐磨回收高炉煤气粉尘设备 | |
CN110237637A (zh) | 一种流化干燥机用复合式除尘器及其控制系统 | |
CN116459591A (zh) | 一种用于广泛粒径范围的直流式两级分离除尘装置 | |
CN210585867U (zh) | 负压吸附捕集器 | |
CN110560276B (zh) | 卧式高效旋风分离器 | |
KR20230064394A (ko) | 두 개의 유입부를 가진 사이클론 집진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