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7862A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7862A
CN110967862A CN201811156459.5A CN201811156459A CN110967862A CN 110967862 A CN110967862 A CN 110967862A CN 201811156459 A CN201811156459 A CN 201811156459A CN 110967862 A CN110967862 A CN 110967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device
brightness
ratio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64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慧
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64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7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7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photosensors that control lumin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CD(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中文:液晶显示器)和OLED(英文: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目前常见的两种显示装置。
LCD中设置有背光源,由背光源发光,而在OLED显示器中,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每一个OLED都可以发光,不需要设置背光源。
不论是LCD还是OLED,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都会出现老化现象。在LCD中,背光源会逐渐老化。在OLED显示器中,OLED会逐渐老化。LCD和OLED显示器的老化,会导致显示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LCD和OLED显示器由于老化现象导致的显示效果降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所述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壁处,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光板中的光。通过在导光板的侧面设置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光板中的光,使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发光参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和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个所述侧壁处。由于导光板的一个侧壁处通常留有空间设置灯条,将光学传感器和灯条设置在导光板的同一个侧壁处,不需要额外设置空间安装光学传感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光面外,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扩散片上,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扩散片中的光。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的出光面一侧通常设置有扩散片,通过将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扩散片的延伸部上,光学传感器可以从扩散片中提取背光,由于扩散片内的光相比于导光板中的光更加均匀,将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扩散片上可以更准确地得到发光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和与所述出光面相连的侧壁,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和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个所述侧壁处,将光学传感器和灯条设置在导光板的同一个侧壁处,不需要额外设置空间安装光学传感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分布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透明基板的相反的两个表面。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发光单元可以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光,光学传感器从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获取实际发光参数可以避免对显示的画面造成遮挡。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效果包括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装置在老化过程中显示亮度和色温都会发生变化而影响显示效果,对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调节,均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亮度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和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中的至少一种。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亮度值,以实现对亮度的调节。颜色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以实现对显示画面的色温的调节。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减小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源的亮度值会随着使用逐渐降低,通过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值,使背光源的亮度值保持在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可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大第一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光;
减小第二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的光;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在液晶显示装置老化的过程中,背光源发出的光中不同颜色的光的强度降低的程度可能会不同,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色温出现变化,降低显示效果。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进行调节,将对应背光源中强度降低较大的光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增大,这样显示的画面中该子像素的亮度会增大,将对应背光源中强度降低较小的光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减小,这样显示的画面中该子像素的亮度会降低,如此使各种颜色的子像素之间的亮度比近似保持恒定,从而降低了色温的变化,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
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确定调节后的所述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为所述背光源发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
根据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对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调节。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色温取决于各个子像素的亮度,即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而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背光源中不同颜色的光的强度比以及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可以确定出调解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从而使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恒定,显示的画面的色温保持不变,提升了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
当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下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在点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为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颜色相同的画面。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发光单元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亮度会逐渐下降,在第一测试画面下,当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降低时提高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可以使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保持恒定,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试画面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发光单元通常有三种,即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分别在三种对应颜色的画面下对发光单元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可以提高三种不同发光单元的亮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点亮第二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小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点亮第三发光单元时,减小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大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测试画面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种发光单元被点亮的画面。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由于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老化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的下降速度也不同,通过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可以使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比维持恒定,从而使显示画面的色温保持不变,提高显示效果。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光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减小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源的亮度值会随着使用逐渐降低,通过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值,使背光源的亮度值保持在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可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增大第一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光;
减小第二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的光;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在液晶显示装置老化的过程中,背光源发出的光中不同颜色的光的强度降低的程度可能会不同,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色温出现变化,降低显示效果。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进行调节,将对应背光源中强度降低较大的光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增大,这样显示的画面中该子像素的亮度会增大,将对应背光源中强度降低较小的光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减小,这样显示的画面中该子像素的亮度会降低,如此使各种颜色的子像素之间的亮度比近似保持恒定,从而降低了色温的变化,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确定调节后的所述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为所述背光源发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
根据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对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调节。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色温取决于各个子像素的亮度,即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而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背光源中不同颜色的光的强度比以及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可以确定出调解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从而使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恒定,显示的画面的色温保持不变,提升了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下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在点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为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颜色相同的画面。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发光单元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亮度会逐渐下降,在第一测试画面下,当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降低时提高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可以使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保持恒定,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试画面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发光单元通常有三种,即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分别在三种对应颜色的画面下对发光单元的亮度值进行调整,可以提高三种不同发光单元的亮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在点亮第二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小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点亮第三发光单元时,减小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大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测试画面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种发光单元被点亮的画面。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由于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老化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的下降速度也不同,通过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可以使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比维持恒定,从而使显示画面的色温保持不变,提高显示效果。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处理器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前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公开中所提及的光学传感器进行简单说明。
本公开中,光学传感器包括亮度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光学传感器具有感光口,感光口是光学传感器上用于接收光照的部位。感光口可以是设置在光学传感器的壳体上的开口,光线可以通过感光口进入到光学传感器内部。亮度传感器可以接收光照,根据光的亮度输出对应的电信号,具有信号处理能力的设备可以根据该电信号确定出光的亮度。颜色传感器又叫色彩传感器、颜色识别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在接收到光照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光中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对应输出多个电信号,具有信号处理能力的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电信号分别确定出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和亮度比。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壳体110、发光器件120、光学传感器130及控制单元140。
发光器件120、光学传感器130及控制单元140均设置在壳体110内部。其中,光学传感器130用于检测发光器件120的发光参数。控制单元140用于根据光学传感器130检测到的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以补偿由于显示装置老化引起的发光参数的变化,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显示效果可以包括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装置在老化过程中显示亮度和色温都会发生变化而影响显示效果,对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调节,均可以提升显示效果。这里色温指的是显示画面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比,色温的变化即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比发生变化,导致显示画面出现颜色偏差。
可选地,光学传感器130可以包括亮度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或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亮度值,以实现对亮度的调节。通过颜色传感器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以实现对显示画面的色温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当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时,发光器件为背光源。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背光源可以包括导光板220,光学传感器230设置在导光板220的侧壁处,光学传感器230用于检测导光板220中的光。在导光板220的侧面设置光学传感器230,将光学传感器230的感光口朝向导光板220,使光学传感器230可以接收到导光板220中的光,以检测到发光参数。
进一步地,背光源还包括灯条221,灯条221和光学传感器23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20的同一个侧壁处。灯条221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220后可以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0a出射,从而形成面光源。由于导光板220的一个侧壁处通常留有空间设置灯条221,将光学传感器230和灯条221设置在导光板220的同一个侧壁处,不需要额外设置空间安装光学传感器230,有利于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体积。图2所示的背光源中还可以包括位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0a的扩散片222,设置扩散片222可以使背光源发出的光更加均匀。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背光源可以包括导光板220和位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0a的扩散片222,扩散片222具有一延伸部223,延伸部223在导光板220上的正投影位于出光面220a外。光学传感器230可以设置在扩散片223上,光学传感器230用于检测扩散片223中的光。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0a一侧通常设置有扩散片222。通过将光学传感器230设置在扩散片222的延伸部223上,并使光学传感器230的感光口朝向扩散片223,光学传感器230可以从扩散片222中提取背光,由于扩散片222内的光相比于导光板220中的光更加均匀,将光学传感器230设置在扩散片222上可以更准确地得到发光参数。
进一步地,导光板220具有出光面220a和与出光面220a相连的侧壁,背光源还包括灯条221,灯条221和光学传感器230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20的同一个侧壁处。即扩散片223的延伸部向灯条221延伸,将光学传感器230和灯条221设置在导光板220的同一个侧壁处,不需要额外设置空间安装光学传感器230,有利于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体积。
在同一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两个光学传感器,两个光学传感器中的一个可以为亮度传感器,另一个可以为颜色传感器,使得可以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都进行调节。两个光学传感器可以都采用图2中的光学传感器的布置方式,也可以都采用图3中的光学传感器的布置方式,还可以一个采用图2中的光学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另一个采用图3中的光学传感器的布置方式。
当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时,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多个发光单元420分布在透明基板421的第一表面,光学传感器430设置在透明基板421的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透明基板的相反的两个表面。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发光单元420可以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光,光学传感器430从透明基板421的第二表面获取实际发光参数可以避免对显示的画面造成遮挡。
在同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两个光学传感器,两个光学传感器中的一个可以为亮度传感器,另一个可以为颜色传感器,使得可以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都进行调节。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11中,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在步骤S12中,根据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壳体和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和发光器件均位于壳体的内部,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采用图2~4中所示的布置方式。
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发光器件为背光源。如图6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21中,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可以参见图2或图3。液晶显示装置在工作时,背光源通常保持点亮状态,设置在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背光,从而得到发光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
在步骤S22中,根据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对背光源的亮度值进行调节。
示例性地,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背光源的亮度值进行调节。
当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背光源的亮度值。
当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减小背光源的亮度值。
液晶显示装置在工作时,背光源通常是以固定的亮度值(即预设亮度值)发光的,背光源的功率恒定。随着背光源的老化,在相同的功率下,背光源的亮度会逐渐降低。当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表示背光源的亮度发生了较大的降低,此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难以满足要求,此时增大背光源的亮度值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第一预设值可以不大于1。示例性地,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预设值可以设置为95%,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低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预设值可以设置为90%。
在提升背光源的亮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背光源的亮度值超过预设亮度值的情况,当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降低背光源的亮度值,减小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差,提升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值可以不小于1。第二预设值可以大于第一预设值,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值可以设置为105%。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值也可以等于第一预设值。当第二预设值与第一预设值相等时,则表示需要将背光源的亮度值调节至与预设亮度值相等。
在调节背光源的亮度值时,可以通过调节背光源的功率实现。通常背光源的驱动电压是恒定的,可以通过调节背光源的驱动电流来调节背光源的亮度值。
示例性地,可以按比例调节驱动电流来调节背光源的亮度值,例如先将背光源当前的驱动电流按第一百分比增大,若增大驱动电流后,背光源的亮度过大,可以再将增大后的驱动电流按第二百分比减小,其中第一百分比大于第二百分比。每次可以增大或减小背光源当前的驱动电流的2%~7%。例如在进行调节之前,背光源当前的驱动电流为100mA,可以先将驱动电流增大5%,则增大后的背光源的驱动电流为105mA。若增大到105mA后,背光源的亮度值过大,则需要降低背光源的亮度,此时可以将背光源的驱动电流减小2%,减小后的背光源的驱动电流为102.9mA。
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连续执行,通过不断获取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的亮度值,对背光源进行实时调节。此外也可以被设置为以设定的时间间隔执行,例如1周、24小时、12小时等。对于部分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设置为在每次开机时执行。背光源的老化通常比较缓慢,采用间隔执行的方式可以减少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源的亮度值会随着使用逐渐降低,通过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值,使背光源的亮度值保持在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减小由于背光源老化导致的背光源亮度降低的问题,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发光器件为背光源。如图7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31中,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发出的光通常为白光,白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形成。例如白光可以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形成,三种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为一固定值。背光源在老化过程中,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降低程度可能不同,导致三种颜色的光的亮度比发生变化,这样就会使背光的颜色发生变化,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色温出现偏差,导致显示效果降低。本实施例可以减小显示画面的色温出现的偏差。
在检测发光器件时,可以以其中一种颜色的光的亮度值作为参考,分别得到其他两种颜色的光的亮度值与该颜色的光的亮度值的比,即亮度比。例如以红光的亮度值作为参考,若红光的亮度值为a1,绿光的亮度值为a2,蓝光的亮度值为a3,则红光的亮度比为1,绿光的亮度比为a2/a1,蓝光的亮度比为a3/a1
在步骤S32中,调节子像素的光透过率。
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色温取决于各个子像素的亮度,即透过子像素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而子像素的亮度取决于背光中子像素对应颜色的光的亮度以及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因此在背光中子像素对应颜色的光的亮度出现降低时可以通过调节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来减小子像素亮度降低的程度。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子像素的光透过率进行调节。
增大第一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第一颜色的光为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光。
减小第二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第二颜色的光为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的光。
第三预设值和第四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其中第三预设值可以不大于1,第四预设值可以不小于1。示例性地,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三预设值和第四预设值可以较接近1,例如对于某一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三预设值可以设置为95%,第四预设值可以设置为105%。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低的液晶显示装置,则可以减小第三预设值,增大第四预设值,例如将第三预设值设置为90%,将第四预设值设置为110%。
某一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后,则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会较小,通过增大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则可以增大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某一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说明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较大,通过减小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可以减小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使得在液晶显示装置老化的过程中,显示画面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的比值始终接近预设亮度比,减小了显示画面的色温的变化,提高了显示效果。
可选地,第三预设值可以与第四预设值相等,第三预设值与第四预设值相差越小,表示显示画面的色温所允许的偏差范围越小,当第三预设值与第四预设值相等时,即表示在液晶显示装置老化的过程中,当显示同一画面时,画面的色温始终保持不变。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相比于图7所示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对子像素的光透过率进行调节。如图8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41中,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
在步骤S42中,确定调节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
可选地,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确定调节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其中,第三颜色的光为背光源发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例如第三颜色的光可以是红光,也可以是绿光或蓝光。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调节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
kb1=kb0*nb0/nb1 (1)
其中,kb1为调节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kb0为调节前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nb0为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nb1为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
在步骤S43中,根据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对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调节。
将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调节至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在显示同一幅画面时可以使得最终的显示画面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比例保持不变,可以消除显示画面的色温的偏差。
此外,由于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存在最大值,不可能大于1,因此,当计算出的kb1超过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的最大值时,则确定出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取最大值,例如某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最高可以达到0.95,当计算出的kb1大于0.95时,确定出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取值为0.95。
在对子像素进行调节时,可以根据子像素的驱动电压与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子像素的驱动电压,然后以确定出的驱动电压驱动该子像素。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子像素的驱动电压可以控制液晶的偏转,从而改变子像素的光透过率,不同的驱动电压对应不同的光透过率,因此可以在确定出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的情况下,通过子像素的驱动电压与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子像素的驱动电压。
在确定出子像素的驱动电压后,采用确定出的驱动电压驱动对应的子像素,就可以减轻显示画面的颜色偏差。由于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就可以调节显示画面的色温,实现对显示画面的颜色偏差的校正,可以节省液晶显示装置在出厂前进行颜色校正的成本。
图8所示的方法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连续执行,以及时对子像素的驱动电压进行调整,提高显示效果。此外也可以被设置为以设定的时间间隔执行,例如1周、24小时、12小时等。对于部分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设置为在每次开机时执行。
在同一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只对显示画面的色温进行调节,也可以只对显示亮度进行调节,还可以既对显示画面的色温进行调节,又对显示亮度进行调节。在对显示画面的色温和显示亮度都进行调节时,对显示画面的色温调节和显示亮度的调节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适用于图4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如图9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51中,在第一测试画面下,检测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第一测试画面为与第一发光单元颜色相同的画面。
可选地,第一测试画面可以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单元,通常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当第一测试画面为红色画面时可以获取红色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当第一测试画面为绿色画面时可以获取绿色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当第一测试画面为蓝色画面时可以获取蓝色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进一步地,第一测试画面可以包括多个不同亮度的红色画面、多个不同亮度的绿色画面、多个不同亮度的蓝色画面中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时,发光单元的亮度是不同的。随着发光单元的老化,发光单元的亮度会降低,例如显示装置显示第一亮度的红色画面,在出厂时,红色发光单元还没有老化,可以正常显示出第一亮度的红色画面。显示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红色发光单元老化,当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第一亮度的红色画面时,实际的显示效果可能只相当于刚出厂的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二亮度的红色画面,第二亮度比第一亮度低。通过检测显示装置在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时,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在后续步骤中就可以调节发光单元在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下的亮度,使得显示装置在显示任意画面时,显示画面的亮度都可以得到提升。
在步骤S52中,调节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示例性地,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调节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当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亮度值与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在点亮第一发光单元时,增大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第五预设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第五预设值可以不大于1,示例性地,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第五预设值可以设置为95%,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第五预设值可以设置为90%。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发光单元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亮度会逐渐下降,在第一测试画面下,当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降低时提高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可以使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保持恒定,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发光单元的亮度与发光单元的功率有关,可以通过增大发光单元的功率提高发光单元的亮度。例如可以增大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提高发光单元的功率。同一个发光单元在不同电流的驱动下,亮度会不同。同一发光单元,在老化到不同阶段时,在相同电流的驱动下,发光单元的亮度也会不同。在调节发光单元时,根据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和发光单元的预设亮度值的关系确定出发光单元调节后的驱动电流,然后在点亮该发光单元时,以确定出的驱动电流驱动,则可以使该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增大。
可选地,增大后的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不超过第六预设值。第六预设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第六预设值可以不小于1,示例性地,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高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第六预设值可以设置为105%,对于显示效果要求较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第六预设值可以设置为110%。这样可以避免增加亮度后的发光单元亮度值过大。
可选地,在确定驱动电流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当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增大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
当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六预设值时,减小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
示例性地,可以按比例调节驱动电流来调节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例如每次按百分比增大或减小发光单元当前的驱动电流。每次可以增大或减小发光单元当前的驱动电流的2%~7%。例如当前的某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20mA,先将该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增大5%,增大后的驱动电流为21mA。由于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六预设值,发光单元的亮度过大,需要减小驱动电流,此时可以将驱动电流减小3%,减小后的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20.37mA。
每次增大或减小的驱动电流的百分比可以预先设置,每次增大的百分比和每次减小的百分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驱动电流:
获取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发光单元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L,当L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将驱动电流调节到1/L倍,以调节后的驱动电流作为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驱动电流近似成正比,将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调节到1/L倍后,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会变为调节之前的亮度的1/L倍,使调节后的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相同。
图9所示的控制方法可以被设置为以设定的时间间隔执行,例如1周、24小时、12小时等。对于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设置为在每次开机时执行。通过该方法可以确定出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在下一次执行该方法之前,在显示画面时就可以控制发光单元以确定出的亮度值发光,使发光单元的亮度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适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如图10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61中,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检测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
第二测试画面为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种发光单元被点亮的画面。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显示第二测试画面时,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之间存在预设亮度比,以使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以预设的比例混合而显示出色温正常的第二测试画面。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老化过程中,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速度不同,这就使得产生的不同颜色的光的比例与预设的比例可能不同,从而使显示出来的第二测试画面色温不正常,显示画面存在颜色偏差。通过检测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可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检测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对发光单元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步骤S62中,调节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调节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
在点亮第二发光单元时,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其中,第二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亮度比小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点亮第三发光单元时,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其中,第三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亮度比大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由于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老化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的下降速度也不同,通过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可以使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比维持恒定,从而使显示画面的色温保持不变,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通过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通过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以第二发光单元为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增大后的驱动电流。
获取在第二测试画面下,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比和第二发光单元的预设亮度比的比值M,0<M<1。
将第二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增大到1/M倍,以增大后的驱动电流作为第二发光单元增大后的驱动电流。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驱动电流近似成正比,将第二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增大到1/M倍后,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也会提高到1/M倍,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比也会提高到原亮度比的1/M倍,在增大驱动电流后,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比和第二发光单元的预设亮度比的比值为1,即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比等于第二发光单元的预设亮度比。
图10所示的方法可以被设置为以设定的时间间隔执行,例如1周、24小时、12小时等。对于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设置为在每次开机时执行。通过该方法可以确定出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使发光单元的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相等,在下一次执行该方法之前,在显示画面时就可以控制发光单元以确定出的亮度值发光,降低显示画面的颜色偏差,从而提高显示效果。同时由于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显示画面的颜色偏差的校正,可以节省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出厂前进行颜色校正的成本。
在同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可以只对显示画面的色温进行调节,也可以只对显示亮度进行调节,还可以既对显示画面的色温进行调节,又对显示亮度进行调节。在对显示画面的色温和显示亮度都进行调节时,可以先对显示画面的色温进行调节再对显示亮度进行调节。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光检测模块10和控制模块20。
其中,光检测模块10用于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控制模块20用于根据光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壳体和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和发光器件均位于壳体的内部,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采用图2~4中所示的布置方式。
显示装置在老化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发光参数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做出调节,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可选地,发光参数可以包括亮度值。控制模块20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当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背光源的亮度值;
当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减小背光源的亮度值。
其中,第二预设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值。
光检测模块10在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21。控制模块20执行上述过程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22。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源的亮度值会随着使用逐渐降低,通过调整背光源的亮度值,使背光源的亮度值保持在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减小由于背光源老化导致的背光源亮度降低的问题,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发光参数可以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控制模块20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增大第一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第一颜色的光为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光。
减小第二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第二颜色的光为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的光。
其中,第四预设值不小于第三预设值。
光检测模块10在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31。控制模块20执行上述过程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32。某一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后,则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会较小,通过增大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则可以增大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某一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说明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较大,通过减小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可以减小显示的画面中该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使得在液晶显示装置老化的过程中,显示画面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的比值始终接近预设亮度比,减小了显示画面的色温的变化,提高了显示效果。
控制模块20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确定调节后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第三颜色的光为背光源发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
根据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对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调节。
光检测模块10在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41。控制模块20执行上述过程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42。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子像素的驱动电压可以控制液晶的偏转,从而改变子像素的光透过率,不同的驱动电压对应不同的光透过率,因此可以在确定出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的情况下,通过子像素的驱动电压与子像素的光透过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子像素的驱动电压。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可选地,发光参数可以包括亮度值,控制模块20可以还用于当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亮度值与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在点亮第一发光单元时,增大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其中,第一发光单元为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第一测试画面为与第一发光单元颜色相同的画面。
光检测模块10在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51。控制模块20执行上述过程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52。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发光单元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亮度会逐渐下降,在第一测试画面下,当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降低时提高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可以使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保持恒定,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第一测试画面可以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第一测试画面可以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单元,通常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当第一测试画面为红色画面时可以获取红色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当第一测试画面为绿色画面时可以获取绿色发光单元的亮度值,当第一测试画面为蓝色画面时可以获取蓝色发光单元的亮度值。
进一步地,第一测试画面可以包括多个不同亮度的红色画面、多个不同亮度的绿色画面、多个不同亮度的蓝色画面中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时,发光单元的亮度是不同的。随着发光单元的老化,发光单元的亮度会降低,例如显示装置显示一第一亮度的红色画面,在出厂时,红色发光单元还没有老化,可以正常显示出第一亮度的红色画面。显示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红色发光单元老化,当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第一亮度的红色画面时,实际的显示效果可能只相当于刚出厂的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二亮度的红色画面,第二亮度比第一亮度低。通过检测发光单元在显示装置显示不同亮度的第一测试画面的亮度值,在后续步骤中调节发光单元在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下的亮度,使得显示装置在显示任意画面时,显示画面的亮度都可以得到提升。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参数可以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控制模块20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在点亮第二发光单元时,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第二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亮度比小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点亮第三发光单元时,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第三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亮度比大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其中,第二测试画面为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种发光单元被点亮的画面。
光检测模块10在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61。控制模块20执行上述过程时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S62。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由于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老化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的下降速度也不同,通过增大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减小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可以使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的亮度比维持恒定,从而使显示画面的色温保持不变,提高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光学传感器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或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可以为计算机等设备。具体来讲:
计算机1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7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702和只读存储器(ROM)1703的系统存储器17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704和中央处理单元1701的系统总线1705。计算机17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706。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7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7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709。其中显示器1708和输入设备17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7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7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701。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7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7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7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不失一般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计算机17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计算机1700可以通过连接在系统总线17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711连接到网络17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7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上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被配置由CPU执行。当CPU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可以实现图5-图10中任一幅所示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1700的中央处理单元1701加载并执行以完成图5-图10中任一幅所示的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所述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及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壁处,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光板中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和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个所述侧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和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光面外,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扩散片上,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扩散片中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和与所述出光面相连的侧壁,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和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个所述侧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分布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透明基板的相反的两个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效果包括显示亮度和显示画面的色温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亮度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和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减小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大第一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光;
减小第二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的光;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
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确定调节后的所述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为所述背光源发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
根据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对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调节。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
当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下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在点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为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颜色相同的画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画面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点亮第二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小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点亮第三发光单元时,减小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大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测试画面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种发光单元被点亮的画面。
20.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位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传感器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背光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当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与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减小所述背光源的亮度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增大第一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小于第三预设值的光;
减小第二颜色的光所对应的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为所述亮度比与预设亮度比的比值大于第四预设值的光;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值不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颜色的光的预设亮度比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比的比值、与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的当前光透过率确定调节后的所述子像素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为所述背光源发出的任意一种颜色的光;
根据确定出的光透过率对所述第三颜色的光对应的子像素进行调节。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器件为阵列分布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透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亮度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一发光单元在第一测试画面下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下的预设亮度值的比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在点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种颜色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测试画面为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颜色相同的画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画面包括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中的一种。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参数包括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比,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
在点亮第二发光单元时,增大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小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在点亮第三发光单元时,减小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亮度值,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在第二测试画面下,所述亮度比大于预设亮度比的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测试画面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两种发光单元被点亮的画面。
29.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装置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参数;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发光参数调节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19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811156459.5A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967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6459.5A CN110967862A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6459.5A CN110967862A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862A true CN110967862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6459.5A Pending CN110967862A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786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3564A1 (zh) * 2020-05-08 2021-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120899A (zh) * 2020-09-01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色偏校正方法、显示屏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WO2024108546A1 (zh) * 2022-11-25 2024-05-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调整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697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1042499A (zh) * 2006-03-22 2007-09-26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单元
CN101283394A (zh) * 2005-10-13 2008-10-0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
CN101548312A (zh) * 2006-12-06 2009-09-30 夏普株式会社 灰度电压校正系统、及使用该灰度电压校正系统的显示装置
CN102124512A (zh) * 2008-09-01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7591425A (zh) * 2017-08-23 2018-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697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1283394A (zh) * 2005-10-13 2008-10-08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
CN101042499A (zh) * 2006-03-22 2007-09-26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单元
CN101548312A (zh) * 2006-12-06 2009-09-30 夏普株式会社 灰度电压校正系统、及使用该灰度电压校正系统的显示装置
CN102124512A (zh) * 2008-09-01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7591425A (zh) * 2017-08-23 2018-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3564A1 (zh) * 2020-05-08 2021-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120899A (zh) * 2020-09-01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色偏校正方法、显示屏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14120899B (zh) * 2020-09-01 2022-09-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色偏校正方法、显示屏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WO2024108546A1 (zh) * 2022-11-25 2024-05-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调整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4303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EP3340227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3680413B (zh)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KR101204865B1 (ko) 백라이트의 구동 장치,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액정표시장치 및 백라이트 구동의 방법
US20210407446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lev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2991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77176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uniformity of backlit image displays
KR102208322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766332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460680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10967862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47778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信息装置、及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显示影像的方法
JPWO2009041574A1 (ja) 表示装置
US20210287613A1 (en)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voltage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681582A (zh) 图像显示设备
US11605356B2 (en) Driv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acquiring current duty to drive backlight unit based on excluding text area in input image
KR2011001392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US20240161707A1 (en) Backlight compens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199715B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20160155402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37894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200802525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LCD White Balance Alignment
US20240046874A1 (en) Compensating for Voltage Losses in OLED Displays
US9368087B2 (en) Display backlight normalization
WO2011114791A1 (ja)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