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6684A -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6684A
CN110966684A CN201911053283.5A CN201911053283A CN110966684A CN 110966684 A CN110966684 A CN 110966684A CN 201911053283 A CN201911053283 A CN 201911053283A CN 110966684 A CN110966684 A CN 110966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hysical
air conditioning
heat exchanger
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32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6684B (zh
Inventor
白景辉
刘秋华
冯杰
薛琴
黄树经
曾文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0532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6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6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6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和至少一个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每一个物理加湿组件包括壳体和引水结构;其中,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滴水孔;进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水箱连通;引水结构安装在壳体内,用于对由进水口进入壳体的水进行吸收,且引水结构吸收的水由壳体上的滴水孔滴落至加热装置上,以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下气化成水蒸气。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加湿装置。本发明主要在使得空调设备具有加湿功能,提高空调设备在冬天制热时的体验效果的同时,还能使加湿装置将水均匀滴落至加热装置上、能减少空调设备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设备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但无法控制室内的湿度,尤其是表现在热风机上。北方寒冷天气的空气本身干燥、干冷;而在采用传统的空调设备进行制热时,由于无法增加室内湿度,从而不能增加空调设备的体验效果,使得用户的舒适性较差。
现有技术的空调设备内也设计了加湿装置,以使空调设备具有加湿功能。例如,现有相关技术设计的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和布水器;其中,布水器设计成一端敞口的中空管,该中空管的敞口端与水箱连通,该中空管的管壁上均匀地开设滴水孔,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经布水器的滴水孔滴落在蒸发器蒸发。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空调设备的加湿装置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上述现有相关技术中的布水器不具有蓄水功能,水直接从布水器滴下,无法实现布水器使水均匀滴落至蒸发器上,使得空调设备的加湿能量损耗大;(2)现有技术中的加湿装置不方便拆卸,无法实现易清洁、易拆装、易修理的效果;(3)现有技术中的加湿装置会影响空调设备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加湿装置能将水均匀地滴落至加热装置上,以减少加湿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水箱;
至少一个物理加湿组件,每一所述物理加湿组件包括壳体和引水结构;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滴水孔;所述进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引水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对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壳体的水进行吸收,且所述引水结构吸收的水由所述壳体上的滴水孔滴滴出;其中,由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滴水孔滴出的水用于滴落至加热装置上,以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下气化成水蒸气。
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电磁阀;其中,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和/或
所述引水结构包括引水棉;和/或
所述壳体上的滴水孔设置成格栅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一阀口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口具有中空腔体;其中,所述第一阀口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使所述第一阀口的中空腔体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其中,
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另一端为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
所述引水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引水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的连通口处,所述引水结构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的连通口安装有第二阀口;其中,
所述第二阀口具有两端敞口的管状腔体;
所述管状腔体的外壁与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连接;所述引水结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管状腔体内,且与所述管状腔体过盈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进水口、滴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通道时,所述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向所述壳体内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卡槽中;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向所述壳体内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卡槽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空调设备包括:
空调设备本体;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加湿装置安装在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
其中,由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滴水孔滴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换热器上,在换热器的加热作用下气化成水蒸气。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所述物理加湿组件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一段换热器上。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和第二段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与第一段换热器呈第一设定角度,且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物理加湿组件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一段换热器上;和/或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之间,以使由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上。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第二段换热器及第三段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与第一段换热器呈第一设定角度,且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段换热器与第二段换热器呈第二设定角度,且第三段换热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段换热器的下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一段换热器上;和/或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之间,以使由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上;和/或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三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三段换热器上。
优选的,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和/或当所述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的进水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一阀口连接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进水口之间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阀口与空调设备本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包括面板体;其中,
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时,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向空调设备本体的内部凹进的容置槽;
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件,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
所述第一卡合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卡合件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第一卡合件上依次设置有导向部、卡合部及扣手部;其中,所述扣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合件的自由端,所述卡合部与第二卡合件卡合。
优选的,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物理加湿组件时,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换热器上的弯头卡合;和/或
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底壳;其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三物理加湿组件时,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与所述底壳卡接。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内部隔离的护网;其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且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与所述底壳卡接时:所述护网包括第一护网;其中,所述第一护网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护网上。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上端、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设有风道件;其中,所述风道件在靠近空调设备本体上端的部分向风道的内部凹进,以使所述风道件与空调设备本体的外壳之间形成安置槽;所述水箱安置在所述安置槽中;和/或所述水箱在所述空调设备本体上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物理加湿组件在所述空调设备本体上的安装位置;和/或所述加湿装置的水箱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水箱及物理加湿组件,使物理加湿组件的进水口与水箱连通,以及使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引水结构对由进水口进入壳体的水进行吸收、且吸收的水由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滴水孔流出。上述设置的加湿装置安装在空调设备上时,由物理加湿组件中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换热器上,水经过换热器翅片上,顺着换热器翅片向下滑动,随着加热使其气化变成水蒸气,从而实现物理加湿的效果。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引水结构,可以对由进水口进入壳体的水进行吸收,并蓄水(保存水),能使水从滴水孔以一定的速率均匀地滴到换热器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漏水,还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在水箱和物理加湿组件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电磁阀,该电磁阀可以通过接受空调设备的电器盒给出的信号产生动作,通过控制阀口的开合以及开口的大小来实现控制水流的开合以及水流的流速;进而控制空调设备的加湿速度及加湿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采用第一阀口将连接管与进水口连接,这样设置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连接管与进水口连接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便于拆卸或装配物理加湿组件与连接管的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在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进水通道,并使进水通道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另一端为与壳体内部连通的连通口,并通过第二阀口使引水结构的第一端与连通口密封连接,这样设置能避免进水不经过引水结构直接进入壳体内部而造成物理加湿组件的漏水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使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设置成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内扣式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这样不仅可以对物理加湿组件进行拆卸,还可以防止溢水现象发生,提高物理加湿组件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其中,该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加湿装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使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使第一阀口与物理加湿组件上的进水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上述设置方便用户拆卸物理加湿组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上的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面板体上的向空调设备本体内凹进的容置槽上、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第一段换热器和第二段换热器之间的凹槽上、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空调设备本体的底壳上;而水箱安置在风道件与面板体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因此,加湿装置中的水箱及物理加湿组件均处于隐藏状态,不会影响空调设备的外观。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内设置有用于将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内部隔离的护网;以在用户或安装人员将物理加湿组件拆卸下来时,避免用手接触到空调设备本体内部,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空调设备本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出风口位于空调设备本体的上端、进风口位于空调设备本体的下端;这样进风口在下、出风口在上,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空调设备内的型腔,经换热器带走蒸发的水蒸气,经出风口吹出,在吹出时,其气流整齐向上,形成拱形气流,能够实现淋浴式制热以及加湿;使人体感到更舒适的效果以及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中的物理加湿组件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加湿装置中的水箱和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在空调设备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是第一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D处结构放大图;
图9是第一阀口与连接管、物理加湿组件的进水口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0A是第一物理加湿组件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0B是第一物理加湿组件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加湿装置中的水箱和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在空调设备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第二物理加湿组件上的卡勾与空调设备本体中的弯头配合连接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加湿装置中的水箱和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在空调设备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护网组件与底壳的配合连接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结构中的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8是图16所示结构中的F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的加湿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一方面,如图1至图5、图8、图10A、图13及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用于安装在空调设备上,以使空调设备具有加湿功能。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包括水箱3和至少一个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每一物理加湿组件包括壳体和引水结构23;其中,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滴水孔;进水口通过连接管4与水箱3连通;引水结构23安装在壳体内,用于对由进水口进入壳体的水进行吸收,且引水结构23吸收的水由壳体上的滴水孔滴落至加热装置(如,空调设备的换热器上),以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下气化成水蒸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水箱及物理加湿组件,使物理加湿组件的进水口与水箱连通,以及使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引水结构对由进水口进入壳体的水进行吸收、且吸收的水由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滴水孔流出。上述设置的加湿装置在安装在空调设备上时,由物理加湿组件中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换热器上,水经过换热器翅片上,顺着换热器翅片向下滑动,随着加热使其气化变成水蒸气,从而实现物理加湿的效果。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引水结构,可以对由进水口进入壳体的水进行吸收,并蓄水(即,保存水),能使水从滴水孔以一定的速率均匀地滴到换热器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漏水,还节约能源。
在此,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的引水结构23选用引水棉,优选引水棉棒,如海绵棒。
较佳地,滴水孔为多个,且多个滴水孔均匀地分布在壳体的底部(优选地,多个滴水孔分布在第一壳体上的朝向换热器设置的一面);较佳地,多个滴水孔形成格栅孔结构。
在此,通过高低水位压差,水箱3的水平面要高于物理加湿组件,即使中间连接管某段高度高于物理加湿组件还是会因为水位压差的原因到达物理加湿组件。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如下设计:
如图5、图13及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湿装置还包括电磁阀43;其中,电磁阀43安装在连接管4上,用于控制物理加湿组件是否进水、以及物理加湿组件的进水速率。具体地,连接管4包括第一连接管41和第二连接管42;其中,第一连接管41的一端与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电磁阀43连通;第二连接管42的一端与电磁阀43连通,另一端与物理加湿组件的进水口连通。
在此,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43可以通过接受空调设备的电器盒给出的信号产生动作,通过控制阀口的开合以及开口的大小来实现控制水流的开合以及水流的流速;进而控制空调设备的加湿速度及加湿量。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物理加湿组件与连接管4的连接方式进行如下设计:
在此,连接管4与壳体上的进水口2101之间通过第一阀口5连接。具体地,第一阀口5具有两端敞口的中空腔体;其中,第一阀口5的一端与连接管4连接、第一阀口5的另一端与进水口2101连接,使第一阀口5的中空腔体分别与连接管4、进水口2101连通。
在此,第一阀口5与进水口2101的内口壁贴合,且第一阀口5的与进水口2101连接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橡胶塞51起密封作用。橡胶塞51处的设置可保证第一阀口和进水口装配到位之后其密封的可靠性。
较佳地,第一阀口5与进水口2101之间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设置有利于将物理加湿组件单独从空调设备上拆卸下来。物理加湿组件装卸方向与第一阀口的阀口朝向相同,可以实现拆卸方便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采用第一阀口5将连接管4与进水口连接,这样设置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连接管4与进水口2101连接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便于拆卸或装配物理加湿组件与连接管4的连接。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7至图8所示,为了使引水结构23对由进水口进入物理加湿组件内的水进行充分吸收,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如下设计:
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通道210;其中,进水通道210的一端为物理加湿组件的进水口2101,另一端为与壳体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引水结构23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引水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在进水通道210的连通口处,引水结构23的第二端位于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引水结构23的第一端与连通口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水通道210的连通口处安装有第二阀口212;其中,第二阀口212具有两端敞口的管状腔体;管状腔体的外壁与进水通道210的内壁密封连接、引水结构23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管状腔体内,且与管状腔体过盈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在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进水通道,并使进水通道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另一端为与壳体内部连通的连通口,并通过第二阀口使引水结构的第一端与连通口密封连接,这样设置能避免进水不经过引水结构直接进入壳体内部而造成物理加湿组件的漏水现象发生。
实施例5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本实施例对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进行如下设计:
本实施例中,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其中,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设置,通过将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拆卸开,以更换壳体内的引水棉或对壳体内进行清理。
较佳地,进水口、滴水口均设置在第一壳体上。进水通道设置在第一壳体上。
较佳地,为了提高壳体的防水性,避免物理加湿组件中的水从壳体中溢出;本实施例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内扣式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参见10A和图10B所示,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13、第二壳体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21;其中,第一连接件213上设置卡扣2131、第二连接件221上设置卡槽2211;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贴(第二连接件靠近壳体内,第一连接件靠近壳体外,实现止口的效果),卡扣2131向壳体内的方向扣合在卡槽2211中。
当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也可以这样设置:第一连接件上还设置卡槽、第二连接件上设置卡扣;所述卡扣向所述壳体内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卡槽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使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设置成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内扣式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这样不仅可以对物理加湿组件进行拆卸,还可以防止溢水现象发生,提高物理加湿组件的安全性。
实施例6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包括:空调设备本体和加湿装置;其中,加湿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加湿装置安装在空调设备本体内,且由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空调设备本体内的换热器上,并在换热器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水蒸气。
对于换热器和物理加湿组件的设计,本实施例设计如下几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空调设备本体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101。相应的,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其中,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安装在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上方,以使由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第一段换热器101上。
第二种方案是: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空调设备本体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101、第二段换热器102;第二段换热气102的上端与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下端连接。
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第二物理加湿组件202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加湿组件。其中,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安装在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上方,以使由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第一段换热器101上。第二物理加湿组件202安置在第二段换热器102的上端与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下端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以使由第二物理加湿组件202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第二段换热器102上。
第三种方案是: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空调设备本体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101、第二段换热器102、第三段换热器103;其中,第二段换热器102与第一段换热器101呈第一设定角度,且第二段换热器102的上端与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下端连接;第三段换热器103与第二段换热器102呈第二设定角度,且第三段换热器103的下端与第二段换热器102的下端连接。
相应的,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第二物理加湿组件202、第三物理加湿组件203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安装在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上方,以使由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第一段换热器101上。第二物理加湿组件202安置在第二段换热器102的上端与第一段换热器101的下端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以使由第二物理加湿组件202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第二段换热器102上。第三物理加湿组件203安装在第三段换热器103的上方,以使由第三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第三段换热器103上。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
其中,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第二物理加湿组件位于空调设备本体内部(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安装高度),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位于空调设备本体内部,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
实施例7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实施例6相比,为了方便将物理加湿组件从空调设备上拆卸下,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如下设计:
在此,本实施例中的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参见图7至图9所示,第一阀口5与物理加湿组件上的进水口之间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阀口5与空调设备本体连接(较佳地,第一阀口5通过紧固件与空调设备固定)。本实施例通过使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使第一阀口与物理加湿组件上的进水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上述设置方便用户拆卸物理加湿组件。
较佳地,空调设备本体包括面板体(在此的面板体相当于空调设备的外壳)和位于空调设备本体之内的底壳。其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当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时,面板体上设置有向空调设备本体的内部凹进的容置槽;其中,第一物理加湿组件201安置在容置槽中(第一壳体21靠近槽底设置、第二壳体22靠近槽口设置)。
参见图1、图7及图8所示,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件211(在此,第一卡合件211可以是与壳体一体式设计,也可以是分体式设计),面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211和第二卡合件18卡接。在此,第一卡合件211上依次设置有导向部2111(导向部为斜面结构)、卡合部2112及扣手部2113;其中,扣手部2113位于第一卡合件211的自由端;第二卡合件18与第一卡合件211的卡合部2112相卡合。较佳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合件211。面板体上第二卡合件18与第一卡合件211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上述设置,当在生产线上进行安装物理加湿组件时,只需通过两手捏住第一物理加湿组件两端的第一卡合件的扣手部2113,并轻轻用力按住,将第一物理加湿组件推入容置槽内,在推入的过程中,因为第一卡合件211有导向部2111,所以容易推入到正确位置,在装入正确位置时,会听到卡扣复位的一个咔声,代表物理加湿组件已经完成安装,在完成安装时,即已代表物理加湿组件中的第一壳体21的进水口已与第一阀门5紧密结合,达到完全密封不漏水的目的。
参见图11至图13所示,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卡扣222,卡扣222与换热器上的弯头15卡合。第二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水箱上壳设置一个钩子形状的卡扣222(位于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一端),其与弯头15配合做到限位的作用;勾住之后,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刚好放置至换热器凹槽内,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另一端有一螺钉孔,配合螺钉壳将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固定在换热器凹槽内。
参见图1、图4、图14及图15所示,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内的底壳卡接。在此,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与底壳的卡合方式参见第一物理加湿组件与面板体的卡接方式。
实施例8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实施例6和实施例7相比,为了在物理加湿组件从空调设备本体拆卸下时,提高安全性,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如下设计:
具体地,在空调设备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内部隔离的护网;以在用户或安装人员将物理加湿组件拆卸下来时,避免用手接触到空调设备本体内部。
参见图1、图4及图16-18所示,以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为例说明护网的安装方式:护网17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母扣)、另一端设置有安置件171;底壳16上设置有卡件161(攻扣)和安置槽。其中,在安装时,先将护网17的安置件171安置在底壳16上的安置槽中,再将护网17上的卡槽与底壳16上的卡件161卡合即可。具体地,先安装护网的下部,使其靠在底壳16上,在逆时针推护网17,使其顺着卡扣导向方向卡进,听到咔的一声即完成护网的装配。在护网的设计上,护网做母扣,底壳做攻扣,同时在攻扣上做安装导向,即能方便安装,又能保证其护网的功能。在此,对于第一护网,如果在模具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第一护网与底壳作为一体式的方式代替分开的方式进行实现,可以增加效率,减少成本等。
实施例9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如下设计:
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空调设备本体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其中,出风口12位于空调设备本体的上端、进风口11位于空调设备本体的下端。参见图1、图6、图11、图14及图19所示(其中,图19为物理加湿风流仿真图,其分为空气分子和出雾水分子。出雾水分子因风流的原因以及风流形成的负压,其可使空气气流带出出雾水分子),进风口11在下、出风口12(参见图6所示,出风口12附近设置有扫风支架13)在上,气流通过进风口11自上而下进入面板体14内,进入空调设备内的型腔,经换热器10带走蒸发的水蒸气,经出风口12吹出,在吹出时,其气流整齐向上,形成拱形气流,能够实现淋浴式制热以及加湿。使人体感到更舒适的效果以及体验。
实施例10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对水箱在空调设备内的安装进行如下设计:
参见图1、图6、图11及图14所示,空调设备本体内设有风道件(风道件为底壳的一部分);其中,风道件在靠近空调设备本体上端的部分向风道的内部凹进,以使风道件(即,风道的外壁)与空调设备本体的外壳之间形成安置槽;水箱3安置在所述安置槽中。这样充分利用无效空间实现加湿功能,增大总加湿水量,与此同时能够保证整机的外观。
较佳地,水箱3的位置高于物理加湿组件的位置。
在此,水箱3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设置能使用户定期拆卸下水箱,进行清洗。
综上,上述实施例中以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加湿方案为最佳实施方案,其达到的加湿效果、体验效果、可靠性效果为最好。对于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物理加湿方案、第三物理加湿组件的加湿方案,其拆装效果略差于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加湿方案,但其加湿效果以及可靠性效果与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加湿方案相当。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解决北方在冬天空气干燥的问题,大幅提高空调在冬天制热时的体验效果。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快捷的拆装水箱组件、可做到易清洁、易拆装、易修理的效果;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合理十分简单、易懂,易于实现,同时,由于其结构简单、易装卸,对于出现问题,修理起来异常轻松。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采用内扣式卡扣结构,可以避免水箱异常漏水现象,提高整机的安全性能。用机身后置水箱方式增加水箱面积隐形水箱美化外观。采用下进风上出风的方式实现淋浴式加湿送风。设置护网,提高整机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水箱;
至少一个物理加湿组件,每一所述物理加湿组件包括壳体和引水结构;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滴水孔;所述进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引水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对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壳体的水进行吸收,且所述引水结构吸收的水由所述壳体上的滴水孔滴出;其中,由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滴水孔滴出的水用于滴落至加热装置上,以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下气化成水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电磁阀;其中,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和/或
所述引水结构包括引水棉;和/或
所述壳体上的滴水孔设置成格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一阀口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阀口具有中空腔体;其中,所述第一阀口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阀口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使所述第一阀口的中空腔体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进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其中,
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另一端为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
所述引水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引水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的连通口处,所述引水结构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的连通口安装有第二阀口;其中,
所述第二阀口具有两端敞口的管状腔体;
所述管状腔体的外壁与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连接;所述引水结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管状腔体内,且与所述管状腔体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进水口、滴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通道时,所述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向所述壳体内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卡槽中;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向所述壳体内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卡槽中。
8.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包括:
空调设备本体;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加湿装置安装在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
其中,由物理加湿组件上的滴水孔滴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换热器上,在换热器的加热作用下气化成水蒸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一段换热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和第二段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与第一段换热器呈第一设定角度,且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一段换热器上;和/或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之间,以使由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段换热器、第二段换热器及第三段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与第一段换热器呈第一设定角度,且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连接;
所述第三段换热器与第二段换热器呈第二设定角度,且第三段换热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段换热器的下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一段换热器上;和/或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二段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段换热器的下端之间,以使由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二段换热器上;和/或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其中,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三段换热器的上方,以使由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的滴水孔流出的水滴落至所述第三段换热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中的壳体与空调设备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和/或
当所述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的进水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一阀口连接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进水口之间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阀口与空调设备本体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包括面板体;其中,
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加湿组件时,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向空调设备本体的内部凹进的容置槽;
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件,所述面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和第二卡合件卡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
所述第一卡合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卡合件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第一卡合件上依次设置有导向部、卡合部及扣手部;其中,所述扣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合件的自由端,所述卡合部与第二卡合件卡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物理加湿组件时,所述第二物理加湿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换热器上的弯头卡合;和/或
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底壳;其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三物理加湿组件时,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与所述底壳卡接。
18.根据权利要求8-13、15-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物理加湿组件与空调设备本体内部隔离的护网;
其中,当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且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与所述底壳卡接时:所述护网包括第一护网;其中,所述第一护网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第三物理加湿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护网上。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上端、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的下端。
20.根据权利要求8-13、15-17、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设备本体内设有风道件;其中,所述风道件在靠近空调设备本体上端的部分向风道的内部凹进,以使所述风道件与空调设备本体的外壳之间形成安置槽;所述水箱安置在所述安置槽中;和/或
所述水箱在所述空调设备本体上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物理加湿组件在所述空调设备本体上的安装位置;和/或
所述加湿装置的水箱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空调设备本体连接。
CN201911053283.5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Active CN110966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3283.5A CN110966684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3283.5A CN110966684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684A true CN110966684A (zh) 2020-04-07
CN110966684B CN110966684B (zh) 2024-06-28

Family

ID=7003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3283.5A Active CN110966684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66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038Y (zh) * 2000-06-23 2001-07-04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式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4214087U (zh) * 2014-09-30 2015-03-1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5526657A (zh) * 2014-09-30 2016-04-2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571618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CN109974108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77143U (zh) * 2019-10-31 2020-08-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038Y (zh) * 2000-06-23 2001-07-04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式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4214087U (zh) * 2014-09-30 2015-03-1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5526657A (zh) * 2014-09-30 2016-04-2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CN10571618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CN109974108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77143U (zh) * 2019-10-31 2020-08-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684B (zh) 2024-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4047B (zh) 空调器
CN101726100B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CN206755360U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1177143U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06160807U (zh) 空调器室外换热器的清洗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5641184U (zh) 竖款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966684A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08011924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CN209229922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8579393U (zh) 天花机
CN203068668U (zh) 空调器
CN105813416A (zh) 具有冷却通风功能的通信机柜
CN207094813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570661Y (zh) 带加湿装置的柜式空调器
CN108302645A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机
CN201310991Y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CN103398416B (zh) 腔式风道太阳能空气集热送风系统
CN211781460U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末端装置及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
CN208108373U (zh) 结合光伏发电和蒸发冷却技术的atm机空调系统
CN20603725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8952238U (zh) 风道系统和空调
CN206207654U (zh) 一种室外同轴进排的空气交换器
CN205980159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13091161A (zh) 一种制冷制热的中央新风净化系统
CN21669378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