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2231A -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2231A
CN110912231A CN201911228724.0A CN201911228724A CN110912231A CN 110912231 A CN110912231 A CN 110912231A CN 201911228724 A CN201911228724 A CN 201911228724A CN 110912231 A CN110912231 A CN 110912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nergy storage
preset
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8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2231B (zh
Inventor
陶磊
檀贵友
王新宇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8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2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2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还包括: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利用该方法能够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以便于故障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供电系统是将蓄电池通过储能变流器与电网连接,并通过储能电流的有功功率的流向来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
由于蓄电池输出的端口电压必须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正常运行,即在放电截止电压到充电截止电压之间。为了使蓄电池能够正常运行,供电系统的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能够获取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然后通过通信手段告知储能变流器,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在放电截止电压到充电截止电压之间时,储能变流器按照原先既定的充放电逻辑运行,如果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超出放电截止电压到充电截止电压的范围,则储能变流器会将直流端口电压稳定控制在放电截止电压或者充电截止电压。
但是,当蓄电池跟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时,储能变流器无法识别出蓄电池和自身的直流端口断开连接,因此储能变流器会持续将直流端口的电压稳定控制在放电截止电压或者充电截止电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能够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
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可选的,所述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具体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
可选的,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且以第一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第一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
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可选的,所述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具体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段。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且以第二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放电;
所述第二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蓄电池的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储能变流器和充放电管理单元;
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送给电网;还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电网的交流电整流后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所述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
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且以第一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第一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蓄电池的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储能变流器和充放电管理单元;
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送给电网;还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电网的交流电整流后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段;
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且以第二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放电;所述第二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当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其中,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与蓄电池正常连接时,储能变流器为蓄电池正常充电,由于蓄电池的容量往往远大于母线电容的容量,因此在为蓄电池充电时直流端口电压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上升值小于第一预设差。但当储能变流器和蓄电池断开连接时,储能变流器无法为蓄电池充电,而是为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进行充电,而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上升值较大,因此当判断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表征此时储能变流器在为母线电容充电而不是在为蓄电池充电,因此能够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当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其中,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与蓄电池正常连接时,储能变流器为蓄电池正常放电,因此在为蓄电池放电时直流端口电压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下降值小于第二预设差。但当储能变流器和蓄电池断开连接时,储能变流器无法为蓄电池放电,而是对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进行放电,而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下降值较大,因此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当判断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综上所述,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能够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以便于进行故障定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能够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维持直流端口的电压在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之间以使蓄电池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当蓄电池跟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因意外断开时,储能变流器无法自主识别出蓄电池和自身的直流端口断开连接,因此储能变流器会持续将直流端口的电压稳定控制在放电截止电压或者充电截止电压,不便于进行故障定位。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能够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以便于进行故障定位。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词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用于确定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连接是否断开。实际应用中,当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之间的连接断开时,储能变流器可能处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状态和对蓄电池进行放电的状态,下面结合附图分别说明以上两种状态下的判断方法。
下面首先说明当储能变流器的为蓄电池充电时的判断方法。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由供电系统的充放电管理单元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
其中,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包括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该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可以为开区间、闭区间或者半开半闭区间,下面以a、b为预设放电电压区间的两个端点,c为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放电电压区间为开区间时,c∈(a,b)。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放电电压区间为闭区间时,c∈[a,b],此时区间端点a的取值可以等于c。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放电电压区间为半开半闭区间时,c∈(a,b];或者,c∈[a,b),此时区间端点a的取值可以等于c。
该预设放电电压区间的两端点之间的差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为了避免蓄电池因过度放电而损坏,此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即为蓄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时,以第一预设电流给蓄电池进行充电。
以U1表示第一预设差,以i1表示第一预设电流,以C表示母线电容的容值,以t1表示对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则存在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302942160000061
由式(1)可知,当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母线电容的容值确定时,第一预设压差U1与第一预设电流i1和第一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C负相关。
S102: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为了更加及时确定出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是否断开,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较短的时间段,一般为秒级别,例如可以设置为5秒,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有母线电容,储能变流器直流端口的电压即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
第一预设压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具体设定时,第一预设压差应大于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正常连接情况下,蓄电池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由储能变流器以第一预设电流充电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的电压上升值。并且第一预设压差应小于储能变流器以第一预设电流向母线电容充电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母线电容电压的上升值。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所述放电截止电压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的两端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一预设差值,即此时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附近。
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与蓄电池正常连接时,储能变流器能够为蓄电池正常充电,而供电系统的蓄电池容量往往较大,蓄电池的电压在较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上升较为缓慢,甚至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因此,直流端口电压与放电截止电压之间的差值不会大于第一预设差值。
但当储能变流器和蓄电池断开连接时,储能变流器无法为蓄电池充电,而是为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进行充电,由于母线电容的容量通常远小于蓄电池的容量,因而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上升值会明显大于为蓄电池充电时直流端口的电压上升值,因此当判断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表征此时储能变流器实际上在为母线电容充电而不是在为蓄电池充电,因此能够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母线电容和蓄电池在相同的充电条件(相同的充电电流和相同的充电时间)下,母线电容电压的上升值更大的原理,能够在储能变流器处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状态时及时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以便于进行故障定位,即确定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之间的线缆可能发生故障,为设备维修提供指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管理单元可以独立于储能变流器,也可由储能变流器内部的MCU承担,具体实现形式不限。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误判,当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时,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应当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快速确定出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第二预设时间段应当设置较小,例如可以设置为2秒。
下面说明当储能变流器的为蓄电池放电时的判断方法。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流程图。
S201: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
其中,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包括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该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可以为开区间、闭区间或者半开半闭区间,下面以d、e为预设充电电压区间的两个端点,f为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充电电压区间为开区间时,c∈(d,e)。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充电电压区间为闭区间时,c∈[d,e],此时,此时区间端点e的取值可以等于f。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充电电压区间为半开半闭区间时,c∈(d,e],此时区间端点e的取值可以等于f;或者,c∈[d,e)。
该预设充电电压区间的两端点之间的差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为了避免蓄电池因过度充电而损坏,此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即对蓄电池进行放电。
进一步的,控制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时,以第二预设电流给蓄电池进行放电。
以U2表示第二预设差,以i2表示第二预设电流,以C表示母线电容的容值,以t2表示对蓄电池的放时间,则存在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302942160000091
由式(2)可知,第二预设压差U2与第二预设电流i2和第三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C负相关。
S202: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为了更加及时确定出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是否断开,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较短的时间段,一般为秒级别,例如可以设置为5秒,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有母线电容,储能变流器直流端口的电压即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
第二预设压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具体设定时第二预设压差应大于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正常连接情况下,蓄电池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由储能变流器以第二预设电流放电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的电压下降值。并且第二预设压差应小于储能变流器以第二预设电流向母线电容充电第三预设时间段后,母线电容电压的上升值。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的两端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二预设差值,即此时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所述充电截止电压附近。
当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与蓄电池正常连接时,储能变流器能够为蓄电池正常放电,而供电系统的蓄电池容量往往较大,蓄电池的电压在较短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下降较为缓慢,甚至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因此,直流端口电压与充电截止电压之间的差值不会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但当储能变流器和蓄电池断开连接时,储能变流器无法为蓄电池放电,而是为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进行放电,由于母线电容的容量通常远小于蓄电池的容量,因而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下降值会明显大于为蓄电池放电时直流端口的电压下降值,因此当判断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表征此时储能变流器实际上在为母线电容放电而不是在为蓄电池放电,因此能够确定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母线电容和蓄电池在相同的放电条件(相同的放电电流和相同的放电时间)下,母线电容电压的下降值更大的原理,能够在储能变流器处于对蓄电池进行放电的状态时及时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以便于进行故障定位,即确定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之间的线缆可能发生故障,为设备维修提供指导。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误判,当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段时,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
其中,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应当小于以上所述的第三预设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快速确定出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第四预设时间段应当设置较小,例如可以设置为2秒。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母线电容和蓄电池在相同的放电条件或充电条件下,母线电容电压的变化值更大的原理,能够及时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以便于进行故障定位。
实施例二: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该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301、储能变流器302和充放电管理单元303。
其中,蓄电池301与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连接,储能变流器302的交流端口连接电网。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能够采集蓄电池301的当前运行参数,并获取蓄电池301的放电截止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然后通过通信手段告知储能变流器302。
储能变流器302在蓄电池301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送给电网304。储能变流器302在蓄电池301充电时,将从电网304获取的交流电整流后给蓄电池301进行充电。
下面首先说明当储能变流器的为蓄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当确定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302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
其中,蓄电池301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301与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断开。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为了更加及时确定出蓄电池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是否断开,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较短的时间段。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能够控制储能变流器302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且以第一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301进行充电。
其中,该第一预设压差与第一预设电流和第一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连接有母线电容(图中为示出),储能变流器302直流端口的电压即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
蓄电池301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所述放电截止电压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的两端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一预设差值,即此时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所述放电截止电压附近。
当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与蓄电池正常连接时,储能变流器能够为蓄电池正常充电,而供电系统的蓄电池301容量往往较大,蓄电池的电压在较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上升较为缓慢,甚至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因此,直流端口电压与放电截止电压之间的差值不会大于第一预设差值。
但当储能变流器302和蓄电池301断开连接时,储能变流器302无法为蓄电池301充电,而是为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进行充电,由于母线电容的容量通常远小于蓄电池301的容量,因而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上升值会明显大于为蓄电池301充电时直流端口的电压上升值,因此当充放电管理单元303判断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表征此时储能变流器302实际上在为母线电容充电而不是在为蓄电池301充电,因此能够确定蓄电池301与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断开。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误判,当充放电管理单元303确定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时,确定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应当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说明当储能变流器的为蓄电池放电时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当确定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储能变流器302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
其中,蓄电池301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蓄电池301与所述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断开。
充放电管理单元303能够控制储能变流器302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且以第二预设电流给蓄电池301进行放电。
其中,第二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当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与蓄电池301正常连接时,储能变流器302能够为蓄电池301正常放电,而供电系统的蓄电池301容量往往较大,蓄电池301的电压在较短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下降较为缓慢,甚至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因此,直流端口电压与充电截止电压之间的差值不会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但当储能变流器302和蓄电池301断开连接时,储能变流器302无法为蓄电池301放电,而是为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进行放电,由于母线电容的容量通常远小于蓄电池301的容量,因而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下降值会明显大于为蓄电池301放电时直流端口的电压下降值,因此当充放电管理单元303判断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表征此时储能变流器302实际上在为母线电容放电而不是在为蓄电池301放电,因此能够确定蓄电池301与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断开。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误判,当充放电管理单元303确定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段时,确定储能变流器302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
其中,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应当小于以上所述的第三预设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利用母线电容和蓄电池在相同的充电条件(相同的充电电流和相同的充电时间)下,母线电容电压的上升值更大的原理,能够在储能变流器处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状态时及时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还利用母线电容和蓄电池在相同的放电条件(相同的放电电流和相同的放电时间)下,母线电容电压的下降值更大的原理,能够在储能变流器处于对蓄电池进行放电的状态时及时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因此该供电系统能够及时确定出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之间是否断开连接,便于进行故障定位,即确定蓄电池和储能变流器之间的线缆可能发生故障,为设备维修提供指导。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及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和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
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具体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且以第一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第一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4.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
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具体包括:
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且以第二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放电;
所述第二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7.一种包括蓄电池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储能变流器和充放电管理单元;
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送给电网;还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电网的交流电整流后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所述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判断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大于放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放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
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且以第一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第一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9.一种包括蓄电池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储能变流器和充放电管理单元;
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送给电网;还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电网的交流电整流后给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时,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位于所述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判断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段后的直流端口电压小于充电截止电压且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差时,确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电压位于预设充电电压区间内且持续时间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段;
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工作模式为放电模式,且以第二预设电流给所述蓄电池进行放电;所述第二预设压差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正相关,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的母线电容的容值负相关。
CN201911228724.0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0912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8724.0A CN110912231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8724.0A CN110912231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231A true CN110912231A (zh) 2020-03-24
CN110912231B CN110912231B (zh) 2021-04-13

Family

ID=6982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8724.0A Active CN110912231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223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060A (zh) * 2012-09-11 2012-12-26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双向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26227A (zh) * 2013-08-21 2015-03-18 浙江万向太阳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储能系统的离网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217673A (zh) * 2018-11-06 2019-01-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220763A1 (ja) * 2018-05-15 2019-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060A (zh) * 2012-09-11 2012-12-26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双向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26227A (zh) * 2013-08-21 2015-03-18 浙江万向太阳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储能系统的离网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220763A1 (ja) * 2018-05-15 2019-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109217673A (zh) * 2018-11-06 2019-01-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231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27892B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and battery pack
CN102959790B (zh) 一种用于监控蓄电池的充电过程的方法
US20090009138A1 (en) Over-voltage protected battery charger with bypass
CN102916456B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KR20160137493A (ko) 전압 측정을 통한 배터리 랙 파손 방지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893318A1 (en) Battery pack management system, battery pack, vehicle and management method
KR20120026597A (ko) 차량을 위한 온?보드 전기 시스템 및 또한 온?보드 전기 시스템을 위한 제어 장치
KR20150142673A (ko) 축전지 관리 시스템
KR20210061235A (ko) 납산 배터리 교체 시스템
CN111030211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汽车
CN107769279B (zh) 电池并联搭接的控制方法
CN107399287A (zh) 用于助推启动的车辆电力系统
JP6214131B2 (ja) 組電池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組電池充電方法
CN110912231B (zh) 一种判断蓄电池断开的方法和系统
US200500521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charge protection using analog overvoltage detection
CN110875622B (zh) 恢复深度放电的电池模块的方法及所属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US20180037132A1 (en)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 for vehicle use
EP3059831A1 (en)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 for vehicle use
CN2922233Y (zh)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
WO2021044653A1 (ja) 電力変換装置、系統連系システム
JP6994440B2 (ja) 充放電装置および充放電システム
KR102623626B1 (ko)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087007A (zh) 一种电池包
EP3695477A1 (en) Battery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2087011A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