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2815A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02815A CN110802815A CN201911207367.XA CN201911207367A CN110802815A CN 110802815 A CN110802815 A CN 110802815A CN 201911207367 A CN201911207367 A CN 201911207367A CN 110802815 A CN110802815 A CN 1108028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injection
- exhaust
- hol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02 plast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包括注塑底模、注塑上模及排气杆,注塑底模与注塑上模相扣合在一起时,以使在注塑底模与注塑上模的内部围成成型腔体,注塑底模包括底板及模仁凸台,模仁凸台设置在底板上,模仁凸台上开设有排气通孔,排气杆穿设在排气通孔内,排气杆上开设有环形槽、螺旋槽及多个容纳槽,环形槽靠近成型腔体设置,螺旋槽与环形槽连通,多个容纳槽与螺旋槽连通,使得注塑时成型腔体内的空气先流进环形槽,并经螺旋槽排出到外面,使得排气杆上的润滑油不会堵塞成型腔体内空气的流出,避免在扣盖上产生气纹,使得扣盖的质量得到提高,而且容纳槽设置在螺旋槽的底部,润滑油能够容置于容纳槽内,使得排气杆与模具保持了润滑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生产制造业中一道重要的工序,通过注塑,能够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塑胶产品,具体地,在模仁中开设产品的成型腔,然后把塑胶注入成型腔中,以使成型腔内形成塑胶产品。
请参阅图1,为一种扣盖10,扣盖10包括本体11、扣紧柱12及锁紧块13,扣紧柱12设置于本体11上,锁紧块13设置于本体11上,锁紧块13上开设有锁紧孔13a。
然而,现有的注塑模具中并没有注塑形成扣盖10的模具;进一步地,在注塑过程中,由于模具的成型腔内部存在空气,因此,需要在注入塑胶的时候把成型腔内的空气排出到模仁的外面,否则,容易在扣盖10上产生气纹,从而导致扣盖10的注塑质量下降,现有的注塑模具,是利用顶针与模仁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气,但是,为了减小顶针与模仁之间的摩擦力,需要在顶针表面涂抹润滑油,以使顶针在模仁中能够滑动得更加顺畅,如此,容易导致顶针表面的润滑油把间隙堵塞的问题,进而导致模仁内的空气无法排出到模仁的外面,最终导致扣盖10上产生气纹,从而使扣盖10的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能够防止顶针表面的润滑油把顶针与模仁之间的间隙堵塞,从而使得塑胶产品不会产生气纹,有效提高塑胶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润滑油被模具内的空气带出模具外面,使得顶针能够与模具保持润滑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包括:
注塑底模,所述注塑底模包括底板及模仁凸台,所述模仁凸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模仁凸台上开设有排气通孔;
注塑上模,所述注塑上模上开设有注塑槽及入胶通道,所述入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槽连通,所述注塑上模扣设于所述注塑底模上,以使所述注塑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模仁凸台的外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
排气杆,所述排气杆穿设所述排气通孔内,所述排气杆上开设有环形槽、螺旋槽及多个容纳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环形槽连通,多个所述容纳槽均与所述螺旋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支撑板、导向柱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注塑底模上,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排气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排气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仁凸台上还开设有推顶通孔,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镶柱及避位凸台,所述镶柱的一端穿设所述推顶通孔内,所述镶柱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避位凸台设置于所述镶柱上,且所述避位凸台与所述模仁凸台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塑胶流道及脱模通孔,所述脱模通孔与所述塑胶流道连通,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脱模杆,所述脱模杆的一端穿设所述脱模通孔内,所述脱模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注塑上模上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注塑上模与所述底板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定位凸部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固定块及安装座,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注塑上模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冷水通道,所述注塑上模上还开设有第二冷水通道,所述第二冷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冷水通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包括注塑底模、注塑上模及排气杆,注塑底模与注塑上模相扣合在一起时,以使在注塑底模与注塑上模的内部围成成型腔体,注塑底模包括底板及模仁凸台,模仁凸台设置在底板上,模仁凸台上开设有排气通孔,排气杆穿设在排气通孔内,排气杆上开设有环形槽、螺旋槽及多个容纳槽,环形槽靠近成型腔体设置,螺旋槽与环形槽连通,多个容纳槽与螺旋槽连通,使得注塑时成型腔体内的空气流进环形槽,并经螺旋槽排出到外面,使得排气杆上的润滑油不会堵塞成型腔体内空气的流出,避免了在扣盖上产生气纹,使得扣盖的质量得到提高,而且多个容纳槽间隔设置在螺旋槽的底部,润滑油能够容置于容纳槽内,使得排气杆与模具保持了润滑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注塑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注塑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排气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注塑上模及冷却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注塑上模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注塑上模及模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的脱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脱模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请参阅图2,一种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包括注塑底模100、注塑上模200及排气杆300,注塑底模100用于扣合在注塑上模200上,在注塑底模100与注塑上模200的内部形成空腔,利用注塑机往空腔内注入塑胶,就能在空腔中成型出扣盖10,排气杆300穿设在注塑底模100上,排气杆300用于对空腔进行排气,也用于对注塑成型好的扣盖10进行推顶的作用。
请参阅图2及图3,注塑底模100包括底板110及模仁凸台120,模仁凸台120设置于底板110上,模仁凸台120上开设有排气通孔121。需要说明的是,底板110与注塑上模200相扣合时,模仁凸台120用于形成扣盖10的底部,模仁凸台120的外壳与注塑上模200的内侧壁共同成型扣盖10,一实施方式中,模仁凸台120与底板110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利用铣床等加工工具,能够在底板110上加工出模仁凸台120。
请参阅图2及图4,注塑上模200上开设有注塑槽210及入胶通道220,入胶通道220与注塑槽210连通,注塑上模200扣设于注塑底模100上,以使注塑槽210的内侧壁与模仁凸台120的外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需要说明的是,当把注塑上模200扣设在底板110上时,模仁凸台120会容置于注塑槽210内,从而使得模仁凸台120的外侧壁与注塑槽210的内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成型腔体用于形成扣盖10,具体地,由于入胶通道220与注塑槽210连通,利用注塑机把塑胶注入入胶通道220,塑胶就会从入胶通道220进入到成型腔体,从而使得在成型腔体中形成扣盖10。
请参阅图2及图5,排气杆300穿设排气通孔121内,排气杆300上开设有环形槽310、螺旋槽320及多个容纳槽330,螺旋槽320与环形槽310连通,多个容纳槽330均与螺旋槽32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模仁凸台120上开设排气通孔121,然后把排气杆300穿设在排气通孔121内,当把注塑上模200扣设在注塑底模100上时,然后塑胶从入胶通道220注入成型腔体内,在这个过程中,成型腔体内的空气就会在熔融塑胶的挤压下往排气杆300与排气通孔121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然后流到环形槽310内,再流进螺旋槽320中,并最终排出成型腔体外面。
需要说明的是,注塑上模200扣设在底板110上时,注塑槽210的内侧壁与模仁凸台120的外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当把熔融塑胶注入成型腔体中时,成型腔体中的空气会从排气杆300与排气通孔121之间的间隙流到环形槽310内,通过设置环形槽310,能够加快成型腔体中的空气排出来的速率,然后让空气流进螺旋槽320内,由于螺旋槽320加大了排气杆300与排气通孔121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引导空气在螺旋槽320中流动,从而增加空气的流动速率,多个容纳槽330均与螺旋槽320流通,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容纳槽330间隔设置在螺旋槽320的底部,由于排气杆300的表面上涂覆有润滑油,因此,当排气杆300在排气通孔121中进行滑动时,润滑油会逐渐流进螺旋槽320内,进而流进螺旋槽320底部的容纳槽330内,如此,当熔融塑胶注入成型腔体时,空气流进环形槽310内,进而从环形槽310流进螺旋槽320中,由于润滑油流进了螺旋槽320底部的容纳槽330内,空气不会被润滑油堵塞,从而使得塑胶产品不会产生气纹,有效提高塑胶产品的质量,也不会把润滑油带出排气通孔121外,使得排气杆300能够与模具保持润滑度。
请再次参阅图2,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支撑板400、导向柱500及固定板600,固定板600设置于注塑底模100上,导向柱500设置于固定板600上,支撑板400滑动设置于导向柱500上。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600用于固定注塑底模100,从而能够通过带动固定板600,进而带动注塑底模100,导向柱500能够使得支撑板400可以沿着导向柱500相对于固定板600进行靠近或者远离的运动,亦即,使得支撑板400能够相对于注塑底模100进行靠近或者远离的运动。
一实施方式中,排气杆300的一端设置于支撑板400上,排气杆300的另一端穿设排气通孔121内。需要说明的是,把排气杆300的一端与支撑板400相安装固定在一起,然后把排气杆300的另一端穿设在排气通孔121内,如此,当支撑板400靠近固定板600时,支撑板400就会带动排气杆300对成型腔体内的扣盖10进行推顶操作,以此实现对扣盖10进行脱模,当支撑板400与固定板600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且排气杆300开设有环形槽310的一端与模仁凸台120相齐平时,熔融塑胶注入成型腔体的过程中,成型腔体的空气会沿着排气杆300与排气通孔121之间的间隙排出成型腔体外。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模仁凸台120上还开设有推顶通孔122,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镶柱700及避位凸台,镶柱700的一端穿设推顶通孔122内,镶柱700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板400上,避位凸台设置于镶柱700上,且避位凸台与模仁凸台120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镶柱700形成扣盖10的锁紧块13,具体地,让镶柱700的一端安装固定在支撑板400上,然后让镶柱700的另一端穿设推顶通孔122,同时把避位凸台设置在位于推顶通孔122内的镶柱700的一端上,使得避位凸台与模仁凸台120相抵接,具体地,当注塑上模200扣设在注塑底模100上时,支撑板400与注塑底模100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以使避位凸台与模仁凸台120相抵接,此时,利用注塑机把熔融塑胶注入成型腔体中,由于避位凸台紧挨着模仁凸台120,因此在此处不会存在塑胶,亦即,此处用于形成扣盖10的锁紧块13的锁紧孔13a,当注塑完毕并且扣盖10已经冷却完毕后,把注塑上模200与注塑底模100相分离,此时,利用注塑机对支撑板400进行推顶,从而使得支撑板400带动镶柱700对扣盖10进行推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推顶通孔122是倾斜结构,镶柱700沿着倾斜的推顶通孔122进行移动,镶柱700在对扣盖10进行推顶的同时,镶柱700由于在倾斜的推顶通孔122移动,因此会在水平的方向也存在移动,从而使得设置在镶柱700上的避位凸台能够在升降方向运动的同时,也会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避位凸台在扣盖10的锁紧块13上的锁紧孔13a中退出来,最终实现对扣盖10进行脱模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3,底板110上开设有塑胶流道111及脱模通孔112,脱模通孔112与塑胶流道111连通,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脱模杆,脱模杆的一端穿设脱模通孔112内,脱模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板400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把注塑上模200扣设在注塑底模100时,一实施方式中,会在底板110上设置多个模仁凸台120,以使能够在一次注塑中形成多个扣盖10,从而能够提高扣盖10的注塑速度,为了便于扣盖10能够方便地取出,亦即,能够一次取出注塑底模100中的所有扣盖10,因此,在底板110上开设塑胶流道111,塑胶流道111用于把所有扣盖10连接在一起,因此,当注塑上模200与注塑底模100相分离时,脱模杆在支撑板400的带动下在脱模通孔112内进行滑动,以使脱模杆对塑胶流道111内形成的塑胶废料进行推顶,从而实现把扣盖10连带塑胶废料一起进行脱模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2,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承载座800,承载座800设置于固定板600上。通过把注塑底模100设置在固定板600上,并把固定板600设置在承载座800,最终把承载座800安装固定在注塑机的移动臂上,利用注塑机的机械手带动承载座800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注塑底模100能够与注塑上模200进行合模或者分离的运动。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固定板600上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610,底板110上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113,第二冷却流道113与第一冷却流道61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注塑时,熔融状态的塑胶温度极高,为了加快熔融塑胶在成型腔体内冷却为扣盖10,因此,在底板110上开设第二冷却流道113,并且在固定板600上开设第一冷却流道610,并把第二冷却流道113与第一冷却流道610连通,通过把外界的冷水导入到第一冷却流道610,然后冷水流入到第二冷却流道113,利用冷水的流动带走注塑底模100的温度,从而实现对注塑底模100进行降温,最终对注塑底模100内的扣盖10进行降温,由于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因此,利用冷水的吸热能力强的特性能够对注塑底模100进行快速降温的目的。
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底板110上还开设有定位槽114,注塑上模200上设置有定位凸部230,注塑上模200与底板110相扣合时,以使定位凸部230容置于定位槽114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底板110上开设定位槽114,在注塑上模200上设置定位凸部230,当把注塑上模200扣合在底板110上,定位凸部230能够容置于定位槽114内,从而使得注塑上模200能够准确地与底板110相扣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注塑上模200与底板110扣合的准确度。
请再次参阅图2,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定模组件900,定模组件900包括固定块910及安装座920,固定块910设置于注塑上模200上,安装座920设置于固定块910上。需要说明的是,把注塑上模200安装固定在固定块910上,然后把固定块910安装在安装座920上,然后把安装座920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工位上,并且把注塑机上的塑胶管道接入至入胶通道220内。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4,固定块910上开设有第一冷水通道911,注塑上模200上还开设有第二冷水通道240,第二冷水通道240与第一冷水通道91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熔融塑胶流进注塑上模200,使得注塑上模200的温度升高,当把塑胶注入了成型腔体后,通过往第一冷水通道911与第二冷水通道240内通冷水,能够加快注塑上模200温度降低的速率,从而使得,注塑成型后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开模取出扣盖10,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冷水通道911与第二冷水通道240的连接处会设置有防漏胶圈,能够防止冷水从第一冷水通道911与第二冷水通道240之间的间隙流出来。
请参阅图6,所述注塑上模200还开设有冷水槽250,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冷却螺旋管1000,所述冷却螺旋管1000上开设有进水通孔1100及螺旋槽1200,所述螺旋槽1200与所述进水通孔1100连通,所述冷却螺旋管1000容置于所述冷水槽250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塑过程中,对注塑模具进行降温是注塑加工重要的一环,如果对模具没有降温到位,容易导致模具中成型的塑胶件出现不良,例如,可能由于模具中降温不均匀,导致模具的成型腔中的塑胶件各处的温度不一致,进而导致塑胶件在一些薄弱的部位或者较薄的筋位处出现应力不一致,进而使得成型的塑胶件发生变形的问题,甚至由于模具的温度过高,把塑胶件的外观表面烧伤,使得塑胶件的外观表面出现花纹,从而导致塑胶件质量下降;而且,对于注塑加工行业来说,提高塑胶的注塑加工效率是所在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模具注塑成型好塑胶件后,通过加速模具降温,以使塑胶件快速降温而快速出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提高模具注塑的效率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如图6所示的冷却螺旋管100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旋状的凹槽,亦即螺旋槽1200,在冷却螺旋管1000的中心位置上则开设进水通孔1100,在冷却螺旋管1000的底部,进水通孔1100与螺旋槽1200通过冷却螺旋管1000的管壁上开设一道凹槽来连通,需要注意的是,冷水槽250并不贯穿注塑上模200,而且冷水槽250的底部与注塑上模200的底部的型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cm~3cm之间,然后在冷却螺旋管1000的外表面涂抹上密封胶水,然后把冷却螺旋管1000插入到冷水槽250内,并且使得冷却螺旋管1000的底部与冷水槽250的底部相抵接在一起,如此,当从冷却螺旋管1000上的进水通孔1100灌入冷水,冷水就会沿着进水通孔1100进入到冷却螺旋管1000的底部,然后,冷水会沿着进水通孔1100与螺旋槽1200的连接处进入到螺旋槽1200位于冷水槽250底部的那一端,然后,冷水会沿着螺旋槽1200从冷水槽250的底部流到冷水槽250的顶部,然后把冷水回流至外界的降温系统后,再把降温的冷水送至进水通孔1100上,如此,实现冷水降温的一次循环,通过设置螺旋槽1200,能够增加冷水在注塑上模200上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带走底模模仁300上更多的热量,使得注塑上模200能够更快地得到降温,进而使得塑胶件能够快速冷却以实现对塑胶件脱模,需要注意的是,冷却螺旋管1000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大小,可以在注塑上模200上开设多个冷水槽250,使得冷水槽250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注塑上模200的腔体上方,从而使得注塑上模200的腔体各处的温度能够平稳地降低,从而有效防止由于注塑上模200各处温度不平衡而使得塑胶件发生变形,从而有效地提高塑胶件的注塑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7,注塑上模200从中间分开为两半,在其中的一个注塑上模200的半体中,半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流水槽260、第一通孔270及第二通孔280,第一通孔270与第二通孔280在半体的内部连通,一实施方式中,利用钻头在半体的侧壁上钻两个倾斜的孔洞,并且使得两个倾斜的孔洞在半体的内部连通,如此,就能够实现让第一通孔270与第二通孔280连通的目的,而且第二通孔280与流水槽260连通,然后在半体的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270及多个第二通孔280,多个第一通孔270分别一一对应与多个第二通孔280相连通,并且,多个第一通孔270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通孔280间隔设置,然后,对于第二个注塑上模200的半体来说,在侧壁上相对应地开设有流水槽260、多个第一通孔270及多各第二通孔280,然后把两个注塑上模200的半体扣合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注塑上模200,如此,两个半体的流水槽260的内侧壁就会围成进水道,第一通孔270与第二通孔280就会形成螺旋状的流槽,进水道的底部会与流槽相连通,如此,当从进水道出流入冷水,冷水就会从冷水道的底部流到流槽内,然后流经流槽后流到外部的降温设备,再然后流回到进水道以保持循环,通过直接在注塑上模200开设冷水通道,使得冷水能够直接与模具进行接触,从而能够更好地带走模具的温度,从而提高对模具的降温效果,加快模具的降温速度,从而使得内部的塑胶件能够更快得降温并进行脱模,从而加快注塑加工的效率。
请参阅图8,在注塑上模200的表面开设有盘旋状的水道290,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模仁盖板2000,模仁盖板2000上开设有进水孔2100及出水孔2200,模仁盖板2000设置在注塑上模200上,水道290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孔2100及出水孔220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水道290,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弯曲程度及走向,从而使得注塑上模200能够进行整体的降温,具体地,冷水从模仁盖板2000的进水孔2100流进到水道290,然后冷水流过水道290并最后从出水孔2200回流至外界的水冷设备上,然后再把降温了的冷水从新接入进水孔2100内,以实现冷水循环流过注塑上模200,从而使得对注塑上模200进行降温,由于水道290铺设在注塑上模200上,增加冷水流动的范围,从而提高冷水吸热的能力,进而使得模具能够得到快速的降温,以使模具中的塑胶件能够快速降温从而实现脱模,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水道290内的冷水从注塑上模200与模仁盖板200的空隙中溢过,导致冷水流过的路径缩短,进而导致冷水停留在注塑上模200上时间过短,降低了对模具的降温效果,因此,在注塑上模200的表面上涂抹有黏胶,从而使得模仁盖板2000能够与注塑上模200可以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防止冷水从模仁盖板2000与注塑上模200之间的空隙溢过,从而保证了冷水在注塑上模200上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冷水对模具的降温效果,加快了模具降温速度,进而使得模具内部的塑胶件能够得到快速地降温并脱模,极大地提高注塑加工的效率。
请参阅图9及图10,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20还包括脱模组件3000,脱模组件3000包括控制件3100、第一脱模件3200、第二脱模件3300及锁定柱3400,第一脱模件3200滑动设置于注塑底模100上,锁定柱3400设置于第一脱模件3200上,第二脱模件3300滑动设置于锁定柱3400上,第一脱模件3200用于对塑胶件进行推顶以脱模,第二脱模件3300用于对塑胶件进行推顶以脱模,锁定柱3400用于对第二脱模件3300进行锁定,以使第二脱模件3300在锁定柱3400上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二脱模进3300会与第一脱模件3200锁定在一起,控制键3100用于对第一脱模件3200及第二脱模件3300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脱模件3200与第二脱模件3300同步运动或者异步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注塑的塑胶件,需要进行脱模操作,由于注塑的塑胶件种类多样,每一个注塑模具都需要设计配套的脱模机构来实现对塑胶件进行脱模,如此,不但造成耗费的资源增加,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生产模具,从而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效率,脱模机构中,有一级脱模,也有二级脱模,具体使用多少级脱模视具体的塑胶件而定,如此,就会造成脱模机构兼容性不高,利用上述的脱模组件3000就能够兼容模具中的一级脱模及二级脱模。
第一脱模件3200包括了第一顶柱3210及第一托板3220,第一顶柱3210设置在第一托板3220上,第一托板3220滑动设置在注塑底模100上,第一顶柱3210用于对模具中的塑胶件进行推顶以使塑胶件脱模,
第二脱模件3300位于第一脱模件3200的上方,第二脱模件3300包括第二顶柱3310及第二托板3320,第二顶柱3310设置在第二托板3320上,第二托板3320滑动设置在注塑底模100上,且第二托板3320位于第一托板3220的上方,第二顶柱3310也用于对模具的塑胶件进行推顶以使塑胶件脱模,锁定柱340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托板3220上,
锁定柱3400的另一端穿设第二托板3320,锁定柱3400上设置有卡台3410,
控制件3100包括控制杆3110、换向杆3120、扣紧杆3130及控制弹簧3140,控制弹簧31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托板3320及控制杆3110连接,换向杆3120与控制杆3110连接,第一托板3220上开设有第一扣槽3221,第二托板3320上开设有第二扣槽3321,扣紧杆3130与换向杆3120连接,且扣紧杆3130容置于第一扣槽3221及第二扣槽3321内;
当注塑机对控制杆3110进行推顶时,控制杆3110向上运动,控制弹簧3140被压缩,控制杆3110推动换向杆3120运动,从而使得换向杆3120拉动扣紧杆3130靠近控制杆3110,进而使得扣紧杆3130从第一扣槽3221及第二扣槽3321脱离,从而使得第一托板3220与第二托板3320相分离,然后注塑机会对第二托板3320进行推顶,当第二托板3320向上运动时,会带动第二顶柱3310向上运动,当第二托板3320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二托板3320进入锁定柱3400的卡台3410,从而使得第二托板3320带动第一托板3220进行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顶柱3210向上运动,如此,实现了第二顶柱3310与第一顶柱3210先后运动,亦即,实现了二级脱模操作;当需要进行一级脱模操作时,注塑机不对控制杆3110推顶,而直接推顶第二托板3320,具体地,由于注塑机不对控制杆3110进行推顶,控制杆3110在控制弹簧3140的恢复弹力下位于初始位置上,控制杆3110会把换向杆3120推至初始位置,进而使得换向杆3120把扣紧杆3130推至初始位置处,亦即,扣紧杆3130容置在第一扣槽3221及第二扣槽3321中,扣紧杆3130把第一托板3220与第二托板3320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当注塑机对第二托板3320进行推顶时,第一托板3220也会跟随被推顶而向上运动,亦即,第一托板3220与第二托板3320实现了同步地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一级脱模运动,如此,利用控制杆3110来控制换向杆3120的运动,进而利用换向杆3120控制扣紧杆3130的运动,从而使得扣紧杆3130能够容置于第一扣槽3221及第二扣槽3321内,或者从第一扣槽3221及第二扣槽3321中分离,从而实现了利用控制杆3110控制第一托板3220与第二托板3320的固定或者分离,进而使得第二托板3320与第一托板3220能够进行同步地脱模操作或者异步的脱模操作,亦即,实现了把一级脱模及二级脱模结合了起来,从而提高了模具脱模结构的兼容性,从而使得模具设计时能够更加灵活,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包括注塑底模、注塑上模及排气杆,注塑底模与注塑上模相扣合在一起时,以使在注塑底模与注塑上模的内部围成成型腔体,注塑底模包括底板及模仁凸台,模仁凸台设置在底板上,模仁凸台上开设有排气通孔,排气杆穿设在排气通孔内,排气杆上开设有环形槽、螺旋槽及多个容纳槽,环形槽靠近成型腔体设置,螺旋槽与环形槽连通,多个容纳槽与螺旋槽连通,使得注塑时成型腔体内的空气流进环形槽,并经螺旋槽排出到外面,使得排气杆上的润滑油不会堵塞成型腔体内空气的流出,避免了在扣盖上产生气纹,使得扣盖的质量得到提高,而且多个容纳槽间隔设置在螺旋槽的底部,润滑油能够容置于容纳槽内,使得排气杆与模具保持了润滑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塑底模,所述注塑底模包括底板及模仁凸台,所述模仁凸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模仁凸台上开设有排气通孔;
注塑上模,所述注塑上模上开设有注塑槽及入胶通道,所述入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槽连通,所述注塑上模扣设于所述注塑底模上,以使所述注塑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模仁凸台的外侧壁共同围成成型腔体;
排气杆,所述排气杆穿设所述排气通孔内,所述排气杆上开设有环形槽、螺旋槽及多个容纳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环形槽连通,多个所述容纳槽均与所述螺旋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支撑板、导向柱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注塑底模上,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排气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排气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凸台上还开设有推顶通孔,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镶柱及避位凸台,所述镶柱的一端穿设所述推顶通孔内,所述镶柱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避位凸台设置于所述镶柱上,且所述避位凸台与所述模仁凸台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塑胶流道及脱模通孔,所述脱模通孔与所述塑胶流道连通,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脱模杆,所述脱模杆的一端穿设所述脱模通孔内,所述脱模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注塑上模上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注塑上模与所述底板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定位凸部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还包括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固定块及安装座,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注塑上模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冷水通道,所述注塑上模上还开设有第二冷水通道,所述第二冷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冷水通道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07367.XA CN110802815A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07367.XA CN110802815A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2815A true CN110802815A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492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07367.XA Pending CN110802815A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028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7012A (zh) * | 2020-11-09 | 2021-03-12 | 浙江后起模塑有限公司 | 摩托车前围板注塑模具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76064A (ja) * | 2002-03-27 | 2003-09-30 | Mitsuboshi Belting Ltd | 金型装置の突き出し機構 |
CN101559633A (zh) * | 2008-04-14 | 2009-10-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模仁及采用该模仁的光学元件成型模具 |
CN102989875A (zh) * | 2011-09-16 | 2013-03-27 | 上海隆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 |
CN203854158U (zh) * | 2014-04-24 | 2014-10-01 | 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的冷却结构 |
CN204054525U (zh) * | 2014-08-14 | 2014-12-31 | 林康 | 一种具有排气装置的模具 |
CN105058706A (zh) * | 2015-08-05 | 2015-11-18 | 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注塑装置 |
CN204869483U (zh) * | 2015-08-05 | 2015-12-16 | 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超薄壁制品的注射模具 |
CN204894406U (zh) * | 2015-07-30 | 2015-12-23 | 天津京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气囊锁盖板注塑模具 |
CN207549344U (zh) * | 2018-01-04 | 2018-06-29 |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
CN207711210U (zh) * | 2017-12-29 | 2018-08-10 | 青岛鼎鑫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开有排气槽的镶件结构 |
CN110303646A (zh) * | 2019-07-04 | 2019-10-08 | 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 | 倒扣产品模具及相应的成型方法 |
CN211251201U (zh) * | 2019-11-29 | 2020-08-14 | 金裕泰(惠州)实业有限公司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11207367.XA patent/CN1108028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76064A (ja) * | 2002-03-27 | 2003-09-30 | Mitsuboshi Belting Ltd | 金型装置の突き出し機構 |
CN101559633A (zh) * | 2008-04-14 | 2009-10-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模仁及采用该模仁的光学元件成型模具 |
CN102989875A (zh) * | 2011-09-16 | 2013-03-27 | 上海隆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 |
CN203854158U (zh) * | 2014-04-24 | 2014-10-01 | 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的冷却结构 |
CN204054525U (zh) * | 2014-08-14 | 2014-12-31 | 林康 | 一种具有排气装置的模具 |
CN204894406U (zh) * | 2015-07-30 | 2015-12-23 | 天津京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气囊锁盖板注塑模具 |
CN105058706A (zh) * | 2015-08-05 | 2015-11-18 | 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壁注塑装置 |
CN204869483U (zh) * | 2015-08-05 | 2015-12-16 | 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超薄壁制品的注射模具 |
CN207711210U (zh) * | 2017-12-29 | 2018-08-10 | 青岛鼎鑫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开有排气槽的镶件结构 |
CN207549344U (zh) * | 2018-01-04 | 2018-06-29 |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
CN110303646A (zh) * | 2019-07-04 | 2019-10-08 | 深圳东洋旺和实业有限公司 | 倒扣产品模具及相应的成型方法 |
CN211251201U (zh) * | 2019-11-29 | 2020-08-14 | 金裕泰(惠州)实业有限公司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7012A (zh) * | 2020-11-09 | 2021-03-12 | 浙江后起模塑有限公司 | 摩托车前围板注塑模具 |
CN112477012B (zh) * | 2020-11-09 | 2022-05-20 | 浙江后起模塑有限公司 | 摩托车前围板注塑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84037A (zh) | 连续过渡的异色外壳注塑模具 | |
CN110802815A (zh)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
CN211251220U (zh) | 便于脱模的导管圆盖注塑模具 | |
CN212826563U (zh) | 一种汽车按钮注塑模具 | |
CN211251201U (zh) | 具有防堵塞排气结构的扣盖模具 | |
CN215969894U (zh) | 橡胶件成型模具及硫化机 | |
CN214645411U (zh) | 一种微流控离心式测试卡盘镜面模具 | |
CN211542247U (zh) | 一种二次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112829218B (zh) | 一种带usb口无拔模斜度注塑产品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 |
CN110802814A (zh) | 注胶均匀的插座外壳注塑模具 | |
CN110802817B (zh) | 便于脱模的导管圆盖注塑模具 | |
CN211279586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打印机用半齿的模具 | |
CN202137903U (zh) | 一种带测温孔的注胶模具 | |
CN211251221U (zh) | 滑动退料的搅拌杆注塑模具 | |
CN219583432U (zh) | 一种汽车继电器上外壳的模具结构 | |
CN219095744U (zh) | 一种注塑成型冷却装置 | |
CN220784728U (zh) | 一种结构精简的二次顶出模具 | |
CN216914713U (zh) | 一种汽车油壶下体模具的二次脱模结构 | |
CN221518628U (zh) | 一种空调配件的注塑模具 | |
CN222079977U (zh) | 车用阅读灯壳体注塑模具 | |
CN215882400U (zh) | 用于成型灯配件的模具 | |
CN214773819U (zh) | 复杂深腔汽车手套箱注塑模具冷却机构 | |
CN219095791U (zh) | 一种汽车充电桩大排量进风口的模具结构 | |
CN220700301U (zh) | 汽车b柱下护板注塑模具多滑块内斜顶出机构 | |
CN109016380A (zh) | 少动力驱动多向侧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