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1287A - 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1287A CN110761287A CN201911023436.1A CN201911023436A CN110761287A CN 110761287 A CN110761287 A CN 110761287A CN 201911023436 A CN201911023436 A CN 201911023436A CN 110761287 A CN110761287 A CN 1107612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n
- low
- pouring
- construction
-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流程:绑扎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之后在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和导墙模板中浇筑结构混凝土;剔凿清理导墙施工缝,然后绑扎竖向结构钢筋同时支设墙体模板,再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待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再分层浇筑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绑扎高跨水平结构钢筋并设置马凳,浇筑此部位的结构混凝土。该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操作简单且不易出现胀模的现象,在高低跨的相交处设有竖向的墙体模板,在确保该高低跨结构浇筑强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该浇筑工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该浇筑工艺的质量且降低工程的造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高低跨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通常采用的是低跨结构和高跨结构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并且在浇筑地跨结构处竖向结构时采用单侧支模的方式,致使整个高低跨结构浇筑工艺操作难度较大,而其在浇筑到高跨结构时,对于地跨结构及其竖向结构的模板压力较大,极易因胀模而导致混凝土泥浆出现泄漏的情况,致使整个高低跨结构的浇筑强度较低,工程质量较差,而且由于高低跨结构的整体高度较高,而振捣棒的有效工作长度有限,使得在浇筑的过程中位于模板底部的混凝土难以被振捣棒所振捣,极易造成底部的混凝土振捣不到位而出现漏振,进而导致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局部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严重的影响了高低跨浇筑的浇筑强度及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备浇筑强度及工程质量较高、施工工艺简单、稳定性较好、工程造价较低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工艺采用的是低跨结构和高跨结构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并且在浇筑地跨结构处竖向结构时采用单侧支模的方式,致使整个高低跨结构浇筑工艺操作难度较大,而其在浇筑到高跨结构时,对于地跨结构及其竖向结构的模板压力较大,极易因胀模而导致混凝土泥浆出现泄漏的情况,致使整个高低跨结构的浇筑强度较低,工程质量较差,而且由于高低跨结构的整体高度较高,而振捣棒的有效工作长度有限,使得在浇筑的过程中位于模板底部的混凝土难以被振捣棒所振捣,极易造成底部的混凝土振捣不到位而出现漏振,进而导致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局部出现蜂窝麻面现象,进而导致高低跨浇筑的浇筑强度及工程质量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流程:
S1、绑扎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并在施工缝处预埋止水钢板,同时支设导墙模板,之后在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和导墙模板中浇筑结构混凝土;
S2、剔凿清理导墙施工缝,漏出密室混凝土,并在竖向结构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然后绑扎竖向结构钢筋同时支设墙体模板,之后再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
S3、待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在其结构不缺棱掉角后,方可拆除墙体模板、脚手架,之后再分层浇筑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
S4、绑扎高跨水平结构钢筋并设置马凳,最后浇筑此部位的结构混凝土,完成整个高低跨结构施工作业。
优选的,所述止水钢板的尺寸为300·3mm,且其开口朝向迎水面并与结构钢筋焊接。
优选的,所述导墙模板的两侧每隔1m处均设有一个直径为100mm的振捣槽孔,且其振捣棒的直径最小为30mm。
优选的,所述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采用的是低强度等级,且其分层浇筑时的厚度为250~30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马凳的直径不小于结构钢筋的直径,且每组马凳之间的间距为1000mm。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先浇筑低跨度结构,在浇筑高低跨相交处结构,最后在浇筑高跨度结构,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其操作简单且不易出现胀模的现象,同时在高低跨的相交处设有竖向的墙体模板,在确保该高低跨结构浇筑强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该浇筑工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该浇筑工艺的质量且降低工程的造价。
2、该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对墙体模板中振捣槽孔的设置,可以在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同时从其中的上方和下方进行振捣作业,与现有的浇筑工艺相比,使得整个结构混凝土在浇筑时分布的更加均匀,不会因结构混凝土振捣的不充分而出现漏振,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进一步的提高了该施工工艺的浇筑强度及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流程S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施工流程S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流程S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施工流程S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施工流程图。
图中:1、结构钢筋;2、止水钢板;3、导墙模板;4、结构混凝土;5、导墙施工缝;6、脚手架;7、墙体模板;8、主龙骨;9、次龙骨;10、对拉螺栓;11、马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流程:
S1、绑扎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1,并在施工缝处预埋止水钢板2,同时支设导墙模板3,之后在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1和导墙模板1中浇筑结构混凝土4;
S2、剔凿清理导墙施工缝5,漏出密室混凝土,并在竖向结构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6,然后绑扎竖向结构钢筋同时支设墙体模板7,之后再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4;
S3、待竖向结构混凝土4强度达到1.2Mpa,在其结构不缺棱掉角后,方可拆除墙体模板1、脚手架6,之后再分层浇筑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4;
S4、绑扎高跨水平结构钢筋1并设置马凳11,最后浇筑此部位的结构混凝土4,完成整个高低跨结构施工作业。
其中,通过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先浇筑低跨度结构,在浇筑高低跨相交处结构,最后在浇筑高跨度结构,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其操作简单且不易出现胀模的现象,同时在高低跨的相交处设有竖向的墙体模板,在确保该高低跨结构浇筑强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该浇筑工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该浇筑工艺的质量且降低工程的造价。
本技术方案中,止水钢板2的尺寸为300·3mm,且其开口朝向迎水面并与结构钢筋1焊接。
其中,导墙模板3采用的是15mm厚的覆塑木模板,且其高度设为300mm,并利用25mm的钢筋作为支撑与地锚焊接,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地锚采用的是20mm的钢筋预埋在低跨度结构混凝土4中。
本技术方案中,导墙模板3的两侧每隔1m处均设有一个直径为100mm的振捣槽孔,且其振捣棒的直径最小为30mm。
其中,对于100mm的振捣槽孔采用的是直径较小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作业,以避开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结构钢筋1,而在导墙模板的顶部采用的是50mm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作业,其中,50mm的振捣棒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在其底部沉积的问题,而30mm的振捣棒可以保证结构混凝土4在每一层都能得到充分振捣使其均匀的分布,以确保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强度及工程质量。
其中,在振捣槽孔部位振捣完成之后,采用同材质的木模板进行封闭,并在木模板的内壁粘接有一侧海绵条,以防止结构混凝土出现漏浆的问题,且在其外部钉装有100mm的宽木条并利用自攻螺丝固定。
其中,脚手架6采用的是Φ48mm的钢管,且其安装时的步距为1.5m、立杆排距为900mm,而墙体模板7采用的是对拉螺栓10并利用主龙骨8与次龙骨9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固定。
其中,主龙骨8采用的是Φ48mm的双钢管结构且其间距为300mm,次龙骨9采用的是50*50*3mm的钢包木材质其间距为100mm,并且在对拉螺栓10中设有50*50mm的止水片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采用的是低强度等级,且其分层浇筑时的厚度为250~300mm之间。
其中,对于高低跨相交处的混凝土及其分层浇筑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该处的混凝土结构因水化热而引起结构裂缝的风险,进一步的提高了该浇筑施工的浇筑强度及工程质量,同时采用低强度等级的结构混凝土,可以有效的降低该浇筑施工的工程造价。
本技术方案中,马凳11的直径不小于结构钢筋的直径,且每组马凳11之间的间距为100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流程:
S1、绑扎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1),并在施工缝处预埋止水钢板(2),同时支设导墙模板(3),之后在低跨度水平结构钢筋(1)和导墙模板(1)中浇筑结构混凝土(4);
S2、剔凿清理导墙施工缝(5),漏出密室混凝土,并在竖向结构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6),然后绑扎竖向结构钢筋同时支设墙体模板(7),之后再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4);
S3、待竖向结构混凝土(4)强度达到1.2Mpa,在其结构不缺棱掉角后,方可拆除墙体模板(1)、脚手架(6),之后再分层浇筑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4);
S4、绑扎高跨水平结构钢筋(1)并设置马凳(11),最后浇筑此部位的结构混凝土(4),完成整个高低跨结构施工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2)的尺寸为300·3mm,且其开口朝向迎水面并与结构钢筋(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模板(3)的两侧每隔1m处均设有一个直径为100mm的振捣槽孔,且其振捣棒的直径最小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跨相交处的结构混凝土采用的是低强度等级,且其分层浇筑时的厚度为250~30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11)的直径不小于结构钢筋的直径,且每组马凳(11)之间的间距为10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3436.1A CN110761287A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3436.1A CN110761287A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1287A true CN110761287A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3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23436.1A Pending CN110761287A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6128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82014A (zh) * | 2021-11-01 | 2022-01-28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山地群体建筑穿插施工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41912A (ja) * | 1994-08-01 | 1996-02-13 | Iwamoto:Kk | 石壁の施工法 |
CN105714849A (zh) * | 2016-01-29 | 2016-06-29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地下室相邻高低层(跨)的逆向施工方法 |
CN207079638U (zh) * | 2017-08-04 | 2018-03-09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重力坝挡土墙围护体系高低跨基础底板的防水结构 |
CN109457950A (zh) * | 2018-12-28 | 2019-03-12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结构墙交界模板定位固定结构及浇筑方法 |
CN110093936A (zh) * | 2019-05-10 | 2019-08-06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线侧下式铁路站房路基侧高填方隔离式填筑施工方法 |
CN210946907U (zh) * | 2019-10-16 | 2020-07-07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强度、高防水性高低跨结构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11023436.1A patent/CN1107612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41912A (ja) * | 1994-08-01 | 1996-02-13 | Iwamoto:Kk | 石壁の施工法 |
CN105714849A (zh) * | 2016-01-29 | 2016-06-29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地下室相邻高低层(跨)的逆向施工方法 |
CN207079638U (zh) * | 2017-08-04 | 2018-03-09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重力坝挡土墙围护体系高低跨基础底板的防水结构 |
CN109457950A (zh) * | 2018-12-28 | 2019-03-12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结构墙交界模板定位固定结构及浇筑方法 |
CN110093936A (zh) * | 2019-05-10 | 2019-08-06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线侧下式铁路站房路基侧高填方隔离式填筑施工方法 |
CN210946907U (zh) * | 2019-10-16 | 2020-07-07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强度、高防水性高低跨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中国建筑业协会: "《创建鲁班奖工程细部做法指导》", 30 April 2014, 中国城市出版社 * |
张立新: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案例精选-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1 May 2007,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本书编写组: "《模板工操作技能快学快用》", 31 May 2015,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82014A (zh) * | 2021-11-01 | 2022-01-28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山地群体建筑穿插施工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31512B (zh) |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 |
CN110777983A (zh) | 一种混凝土填充墙与现浇结构同步施工结构及方法 | |
CN104912320A (zh) | 沉降缝两侧剪力墙的同步施工方法 | |
CN112112295A (zh) | 一种后封闭外墙后浇带加固施工方法 | |
CN107130720A (zh) |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 | |
CN105064398A (zh) | 一种核电单孔gd廊道一次性整体浇筑施工方法 | |
CN108678193B (zh) | 一种后浇带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007032U (zh) | 混凝土飘窗免抹灰施工结构 | |
CN209620278U (zh) | 一种具有可周转钢筋内衬的混凝土反坎模板结构 | |
CN209114504U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 |
CN110761287A (zh) | 一种高低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2247961U (zh) |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装配式侧模装置 | |
CN214246617U (zh) | 一种高低跨单侧模具支撑结构 | |
CN109914571B (zh) | 一种地下室排水沟模架体系、浇筑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8056127U (zh) | 一种地下室剪力墙后浇带预制板 | |
CN208122041U (zh) | 一种ips现浇砼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结构系统 | |
CN114575491B (zh) | 一种异形复杂二次结构复合施工方法 | |
CN214530768U (zh) | 一种现浇综合管廊模板支撑结构 | |
CN114215345A (zh) | 一种地库顶板后浇带单独支撑支架模板的施工方法 | |
CN211774798U (zh) | 一种墙体转角处构造柱免支模结构 | |
CN114482304A (zh) | 一种建筑复合保温板施工方法 | |
CN110984453A (zh) | 一种基于bim的坡屋面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 | |
CN112031120A (zh) | 一种内模法浆砌开敞式排水沟工艺 | |
CN217840571U (zh) |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的外包混凝土钢梁 | |
CN110593461A (zh) | 一种高效快速一体化成型节能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