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2361B - 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12361B CN110712361B CN201910630559.5A CN201910630559A CN110712361B CN 110712361 B CN110712361 B CN 110712361B CN 201910630559 A CN201910630559 A CN 201910630559A CN 110712361 B CN110712361 B CN 1107123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film
- protective film
- pressure area
- convey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3/00—Packaging articles by applying removable, e.g. strippable, coatings
- B65B33/02—Packaging small articles, e.g. spare part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片接设备包括机台、薄膜传送装置、保护膜传送装置和贴合装置,薄膜传送装置活动安装在机台,其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负压区,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保护膜传送装置安装在机台;贴合装置安装在机台,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第一负压区在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和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时保护膜传送装置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当其中一第一负压区产生破口或者损坏时,不影响其他的第一负压区的负压吸附,使得薄膜仍然被负压吸附住,进一步保证了薄膜与保护膜贴合的平整性,提高了薄膜贴合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尤其是带有纳米银线路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膜,尤其是带有纳米银线路的薄膜,该薄膜与保护膜进行贴合时,需要先对薄膜进行真空吸附以免薄膜与保护膜贴合时不平整出现翘起或弯曲的现象。但是,现有的设备中,采用同一负压腔对薄膜进行真空吸附,当其中任何一个部位产生破口时使得整个薄膜的真空吸附失效,这种情况仍然会导致薄膜与保护膜贴合的不平整或弯曲。
且,不同型号的薄膜,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贴合,无法在同一设备上进行贴合,不仅浪费巨大的设备成本,而且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薄膜的片接设备,它包括:
机台;
用于传送薄膜的薄膜传送装置,其活动安装在机台,其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负压区,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
用于传送保护膜的保护膜传送装置,其安装在机台;
贴合装置,其安装在机台,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第一负压区在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和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时保护膜传送装置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负压区设有至少两个,且沿着薄膜前进方向并排间隔布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薄膜传送装置设置有能对第一负压区进行让位的让位件,该让位件在其表面与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的位置以及其与第一负压区相错开的位置之间移动,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和让位件上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让位件设有第二负压区。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片接设备还包括信号传感器和控制器,信号传感器安装在机台且接近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处,信号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薄膜传送装置和保护膜传送装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当薄膜末端经过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时信号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若干个第一负压区,当最靠近贴合装置的第一负压区负压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当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时控制器关闭该第一负压区负压。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包括放卷轴和传动连接放卷轴的放卷电机,保护膜挂置在放卷轴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该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摆轮和摆动轴,摆轮通过摆动杆与摆动轴相连,保护膜初始端依次绕过摆动轮、摆动轴后再穿过贴合装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贴合辊轴,每组贴合辊轴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贴合辊轴,保护膜位于两个贴合辊轴之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薄膜的片接方法,包括:
步骤10,初始时,第一负压区位于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将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保护膜放置在保护膜传送装置上且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
步骤20,启动薄膜传送装置,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保护膜传送装置动作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薄膜末端依次经过若干个第一负压区;
步骤30,该薄膜与保护膜贴合完成后,第一负压区恢复至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
步骤40,再次放置新的薄膜在第一负压区表面,重复步骤20和步骤3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在步骤20中,当薄膜末端经过位于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时信号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若干个第一负压区,当最靠近贴合装置的第一负压区负压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接着,保护膜传送装置暂停进行等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在步骤10中,初始时,让位件表面和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将薄膜前后端面分别放置在让位件表面和第一负压区表面;在步骤20中,启动薄膜传送装置时,让位件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负压区错开的位置以对第一负压区的移动进行让位,第一负压区再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以使薄膜前端能更加靠近或接触贴合装置。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薄膜传送装置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负压区,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每一第一负压区均对薄膜进行负压吸附,且当薄膜末端离开最前端的第一负压区前端时薄膜与保护膜贴合完成或即将完成,能保证薄膜与保护膜贴合的平整性;当其中一第一负压区产生破口或者损坏时,不影响其他的第一负压区的负压吸附,使得薄膜仍然被负压吸附住,进一步保证了薄膜与保护膜贴合的平整性,提高了薄膜贴合的合格率。
2.薄膜传送装置有让位件,该让位件在其表面与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的位置以及其与第一负压区相错开的位置之间移动,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和让位件上方,启动薄膜传送装置时可先向下移动让位件,此时薄膜前端处于悬空状态,使得向前移动第一负压区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时薄膜前端能更加靠近甚至接触贴合装置,以保证保护膜能快速接触薄膜以使薄膜能牢固贴合在保护膜底面。
3.让位件设有第二负压区,使得薄膜放置在让位件表面时能被负压吸附,进一步保证薄膜与保护膜贴合的平整度。
4.当薄膜末端经过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时信号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若干个第一负压区,当最靠近贴合装置的第一负压区负压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该种设定,可以在第一负压区放置任意型号或尺寸的薄膜,且保证相邻的两片薄膜之间的间距为D,通用性强,适用于所有型号或尺寸的薄膜,极大降低了购买设备的成本及人力物力成本。
5.当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时控制器关闭该第一负压区,由于每一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是固定的,第一负压区的移动速度可以设置为匀速,则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时间为固定,因此,控制器可根据薄膜末端移动的时间以决定何时关闭该第一负压区负压。
6.保护膜传送装置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保护膜初始端依次绕过摆动轮、摆动轴后再穿过贴合装置,由于张力调节机构具有自重,因此当保护膜张力不够导致其松弛时摆动轮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以拉紧保护膜,增加其张力;反之奕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片接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片接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负压区与第二负压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3,薄膜的片接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它包括机台1、薄膜传送装置10、保护膜传送装置20、贴合装置30。
薄膜传送装置10用于传送薄膜,其活动安装在机台1,其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负压区,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
本实施例中,薄膜传送装置10还包括安装在机台1的薄膜传送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薄膜传送驱动机构可以是驱动电机与传送带的传动结构,也可以是驱动气缸的传动结构,具体结构不以此为限。该薄膜传送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负压区,以使第一负压区能相对机台前后移动。
所述第一负压区设有至少两个,且沿着薄膜前进方向并排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负压区设有三个,三个第一负压区的长度相同,其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为不同。为了便于区分,三个第一负压区自后向前分别命名为第一负压区一1、第一负压区二2、第一负压区三3。
如图2所示,每一第一负压区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的第一负压吸附孔100,每一第一负压区均还设有第一负压吸附腔和第一负压表,每一第一负压区的第一负压吸附腔与第一负压吸附孔相接通,第一负压表用于监测每一第一负压吸附腔的负压情况。如图1所示,三个第一负压表均设置在机台侧边。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传送装置10设置有能对第一负压区进行让位的让位件11,该让位件11在其表面与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的位置以及其与第一负压区相错开的位置之间移动,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和让位件11上方。
本实施例中,让位件11为长条形,且其右端部向上凸设有第一限位块12,当薄膜放置在让位件11表面时薄膜前端部刚好靠抵在第一限位块12上。如图1所示,机台1侧边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3,当薄膜放置在让位件11表面时薄膜侧端部刚好靠抵在第二限位块13上。通过第一限位块12与第二限位块13的配合可以对薄膜进行较好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让位件11设有第二负压区4。第二负压区4包括第二负压吸附孔、第二负压腔41、第二负压表,第二负压区4的结构与第一负压区的结构相同。使得薄膜放置在让位件表面时能被负压吸附,进一步保证薄膜与保护膜贴合的平整度。
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20用于传送保护膜,其安装在机台1。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20包括放卷轴21和传动连接放卷轴21的放卷电机(图中未示出),保护膜挂置在放卷轴2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20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该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摆轮22和摆动轴23,摆轮22通过摆动杆24与摆动轴23相连,保护膜初始端依次绕过摆动轮22、摆动轴23后再穿过贴合装置30。由于张力调节机构具有自重,因此当保护膜张力不够导致其松弛时摆动轮2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以拉紧保护膜,增加其张力;反之奕然。可根据需要,在摆动杆24上增加或减少砝码以增加或减少张力调节机构的自重。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20还包括收卷轴25,收卷轴25安装在机台1且靠近放卷轴21,该收卷轴25用于收集保护膜的废料,如底膜。也即,该保护膜原料包括保护膜与底膜两层,保护膜原料挂置在放卷轴21上,底膜通过收卷轴25进行收集。
所述贴合装置30安装在机台1,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30,第一负压区在靠近贴合装置30的位置和远离贴合装置30的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30的位置时保护膜传送装置20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装置30包括至少一组贴合辊轴,每组贴合辊轴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贴合辊轴31,保护膜位于两个贴合辊轴31之间。如图1所示,该贴合装置设置有两组贴合辊轴,两组贴合辊轴前后间隔布置,且两组贴合辊轴的两根辊轴31的位置及间距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该片接设备还包括信号传感器5和控制器,信号传感器5安装在机台1且接近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处,信号传感器5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薄膜传送装置10和保护膜传送装置20。
本实施例中,当薄膜末端经过第一负压区一1后端时信号传感器5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第一负压区一1、第一负压区二2、第一负压区三3,当第一负压区三3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20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
本实施例中,当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时控制器关闭该第一负压区负压。由于每一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是固定的,第一负压区的移动速度可以设置为匀速,则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时间为固定,因此,控制器可根据薄膜末端移动的时间以决定何时关闭该第一负压区负压。以第一负压区一1为例,薄膜末端从第一负压区一1后端移动至第一负压区一1前端的时间设定为T1,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并经过T1时间,就关闭第一负压区一1的负压,以此类推,控制器逐渐关闭第一负压区二2和第一负压区三3的负压。
薄膜的片接方法,包括:
步骤10,初始时,第一负压区位于远离贴合装置30的位置,将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保护膜放置在保护膜传送装置20上且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中,初始时,让位件11表面和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将薄膜前后端面分别放置在让位件11表面和第一负压区表面;
步骤20,启动薄膜传送装置10,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30的位置,保护膜传送装置20动作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薄膜末端依次经过若干个第一负压区;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中,启动薄膜传送装置20时,让位件11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负压区错开的位置以对第一负压区的移动进行让位,第一负压区再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30的位置,以使薄膜前端能更加靠近或接触贴合装置30;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中,当薄膜末端经过位于第一负压区一1后端时信号传感器5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若干个第一负压区负压,当第一负压区三3关负压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20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接着,保护膜传送装置20暂停进行等待;
具体的:
由于每一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是固定的,第一负压区的移动速度可以设置为匀速,则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时间为固定,因此,控制器可根据薄膜末端移动的时间以决定何时关闭该第一负压区负压。以第一负压区一为例,薄膜末端从第一负压区一1后端移动至第一负压区一1前端的时间设定为T1,控制器接收到信号传感器5发出的信号后并经过T1时间,就关闭第一负压区一1的负压,以此类推,控制器逐渐关闭第一负压区二2和第一负压区三3的负压。
步骤30,该薄膜与保护膜贴合完成后,第一负压区恢复至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
步骤40,再次放置新的薄膜在第一负压区表面,重复步骤20和步骤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机台;
用于传送薄膜的薄膜传送装置,其活动安装在机台,其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负压区,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
用于传送保护膜的保护膜传送装置,其安装在机台;
贴合装置,其安装在机台,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第一负压区在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和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时保护膜传送装置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
所述薄膜传送装置设置有能对第一负压区进行让位的让位件,该让位件在其表面与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的位置以及其与第一负压区相错开的位置之间移动,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和让位件上方;
该片接设备还包括信号传感器和控制器,信号传感器安装在机台且接近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处,信号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薄膜传送装置和保护膜传送装置;当薄膜末端经过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时信号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若干个第一负压区负压,当最靠近贴合装置的第一负压区负压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压区设有至少两个,且沿着薄膜前进方向并排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件设有第二负压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薄膜末端移动一个第一负压区的宽度时控制器关闭该第一负压区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包括放卷轴和传动连接放卷轴的放卷电机,保护膜挂置在放卷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传送装置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该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摆轮和摆动轴,摆轮通过摆动杆与摆动轴相连,保护膜初始端依次绕过摆动轮、摆动轴后再穿过贴合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贴合辊轴,每组贴合辊轴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贴合辊轴,保护膜位于两个贴合辊轴之间。
8.薄膜的片接方法,其应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的片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初始时,第一负压区位于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将薄膜放置在第一负压区表面,保护膜放置在保护膜传送装置上且保护膜初始端穿过并伸出贴合装置;
步骤20,启动薄膜传送装置,第一负压区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保护膜传送装置动作带动保护膜向前移动进而带动薄膜贴合在保护膜上,薄膜末端依次经过若干个第一负压区;
步骤30,该薄膜与保护膜贴合完成后,第一负压区恢复至远离贴合装置的位置;
步骤40,再次放置新的薄膜在第一负压区表面,重复步骤20和步骤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的片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中,当薄膜末端经过位于最后端的第一负压区后端时信号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自后向前逐渐关闭若干个第一负压区负压,当最靠近贴合装置的第一负压区负压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保护膜传送装置向前输送保护膜一段设定距离D,接着,保护膜传送装置暂停进行等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的片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初始时,让位件表面和第一负压区表面齐平,将薄膜前后端面分别放置在让位件表面和第一负压区表面;在步骤20中,启动薄膜传送装置时,让位件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负压区错开的位置以对第一负压区的移动进行让位,第一负压区再移动至靠近贴合装置的位置,以使薄膜前端能更加靠近或接触贴合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30559.5A CN110712361B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30559.5A CN110712361B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2361A CN110712361A (zh) | 2020-01-21 |
CN110712361B true CN110712361B (zh) | 2025-02-11 |
Family
ID=6921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30559.5A Active CN110712361B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123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2421A (zh) * | 2022-04-15 | 2022-08-05 | 成都极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培养皿自动封膜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62321A (ja) * | 2005-09-02 | 2007-03-15 | Jptec Kk | 積層フィルム貼合せ装置 |
CN108943677A (zh) * | 2018-06-13 | 2018-12-07 | 珠海凯蒂亚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薄膜贴附方法 |
CN109795100A (zh) * | 2019-02-27 | 2019-05-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贴膜系统及贴膜方法 |
CN210617295U (zh) * | 2019-07-12 | 2020-05-26 | 厦门京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薄膜的片接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17205B2 (ja) * | 1996-05-10 | 2003-06-16 |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 フィルム張付方法及び装置 |
TWI402161B (zh) * | 2010-11-22 | 2013-07-21 | Au Optronics Corp | 貼合程序以及薄膜結構 |
CN206363038U (zh) * | 2016-12-30 | 2017-07-28 | 厦门京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连续异步转贴设备 |
CN107042677B (zh) * | 2017-05-31 | 2020-03-24 | 长兴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板滚压式覆膜生产设备 |
-
2019
- 2019-07-12 CN CN201910630559.5A patent/CN1107123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62321A (ja) * | 2005-09-02 | 2007-03-15 | Jptec Kk | 積層フィルム貼合せ装置 |
CN108943677A (zh) * | 2018-06-13 | 2018-12-07 | 珠海凯蒂亚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薄膜贴附方法 |
CN109795100A (zh) * | 2019-02-27 | 2019-05-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贴膜系统及贴膜方法 |
CN210617295U (zh) * | 2019-07-12 | 2020-05-26 | 厦门京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薄膜的片接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12361A (zh) | 2020-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91810B (zh) | 全自动复卷机 | |
CN112109967B (zh) | 全自动铝基板覆膜整平生产线 | |
CN103158058B (zh) | 研磨装置以及被该装置研磨的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导电性辊 | |
CN111452489A (zh) | 一种膜材能够连续移印、覆膜、冲孔和裁切的流水生产装置 | |
CN109103287B (zh) | 一种薄膜裁切、铺设一体机 | |
CN110712361B (zh) | 薄膜的片接设备及片接方法 | |
CN204416713U (zh) | 一种基于红外线检测的软包装生产线供膜机构的预警装置 | |
KR20090017529A (ko) | 외층체의 박리 방법 및 박리 장치 | |
CN207107118U (zh) | 一种lcd屏撕膜装置 | |
CN107734855B (zh) | 一种柔性电路板撕废铜膜机 | |
CN210456741U (zh) | 导开装置 | |
CN210617295U (zh) | 薄膜的片接设备 | |
CN209577187U (zh) | 一种涂布复合设备中的涂布装置 | |
CN212309976U (zh) | 反光膜加工用不干胶涂覆装置 | |
CN111348473A (zh) | 料体卷取装置、料体卷取方法和轮胎内衬层生产线 | |
KR100890039B1 (ko) | 크린롤 제조장치의 커팅장치 | |
CN210821020U (zh) | 一种张力控制装置 | |
CN110342296A (zh) | 用于复合片材的收放卷一体机 | |
CN111483214A (zh) | 一种丝印固化机 | |
CN216783989U (zh) | 塑料型材表面在线覆膜处理装置 | |
CN209580775U (zh) | 一种涂布复合设备 | |
CN209832602U (zh) | 铝板高速覆膜生产线 | |
CN214140780U (zh) | 一种裁剪平整的防水卷材用卷毡机 | |
JP2011240678A (ja) | ゴム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ゴムシート貼付方法 | |
KR101472911B1 (ko) | 리와인더를 구비한 시트 투 롤 라미네이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