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6342A -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6342A
CN110686342A CN201910974291.7A CN201910974291A CN110686342A CN 110686342 A CN110686342 A CN 110686342A CN 201910974291 A CN201910974291 A CN 201910974291A CN 110686342 A CN110686342 A CN 110686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outdoor coil
defrosting
outdoor
condition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4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伟
任善军
远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42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6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6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6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除霜方式不佳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主循环回路以及设置在主循环回路上的室内盘管、四通阀、压缩机和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外盘管和第二室外盘管,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与压缩机之间,以使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第一除霜支路直接进入第一室外盘管中,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四通阀与压缩机之间,以使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第二除霜支路直接进入第二室外盘管中,以使本发明无需设置多组室外机就能够实现交替除霜。

Description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机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通常地,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用于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循环回路,空调机组中的冷媒通过循环回路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不断换热,从而达到改变室温的效果。以空调机组制热运行时为例,室外机的盘管始终处于温度较低的状态;此时,如果室外环境具有较高湿度时,室外机的盘管就很容易产生结霜现象,这种结霜现象的产生会严重影响室外机的换热效率,使得空调机组的换热效果不断减弱,进而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因此,在空调机组制热运行时,空调机组需要确保室外机的盘管没有产生结霜现象,才能有效保证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具体而言,现有空调技术领域主要存在两种除霜控制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先使整个空调机组暂停制热运行,然后使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执行逆循环操作来实现除霜;第二种方法是:设置多台室外机,使其中一台室外机的四通阀换向而使该台室外机中的冷媒换向,从而实现不同室外机之间彼此除霜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种除霜控制方式虽然除霜效果良好,但是却会影响空调机组的正常制热运行;而第二种除霜控制方式虽然不会影响空调机组的正常制热运行,但是,这种除霜方式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多台室外机,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空调机组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除霜方式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主循环回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循环回路上的室内盘管、四通阀、压缩机和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外盘管和第二室外盘管,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并联支路与所述室内盘管相连,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三并联支路和第四并联支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所述除霜支路包括第一除霜支路和第二除霜支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使所述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中以对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再通过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入所述四通阀中;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使所述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直接进入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中以对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再通过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入所述四通阀中。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除霜支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构件,所述第一节流构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构件,所述第二节流构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节流构件和/或所述第二节流构件为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三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并且/或者所述第四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控制所述第四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节流构件;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节流构件。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节流构件和/或所述第四节流构件为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阀之间还设置有油分离器,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外机壳体,所述第一室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中。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与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呈上下设置。
在上述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与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之间设置有接水盘。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主循环回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循环回路上的室内盘管、四通阀、压缩机以及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外盘管和第二室外盘管,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并联支路与所述室内盘管相连,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三并联支路和第四并联支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室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能够以并联方式与所述主循环回路相连,所述除霜支路包括第一除霜支路和第二除霜支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使所述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中以对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再通过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入所述四通阀中,在此情形下,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不仅能够继续维持所述空调机组的制热功能,以便保证用户的换热体验,并且还能够对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从而有效消除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结霜问题,进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器的换热效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使所述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直接进入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中以对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再通过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入所述四通阀中,在此情形下,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不仅能够继续维持所述空调机组的制热功能,以便保证用户的换热体验,并且还能够对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从而有效消除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结霜问题,进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所述空调器的换热效率。本发明通过这种结构设置来实现两个室外盘管之间的彼此除霜,从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除霜效果,并且本发明还无需设置多个室外机,只需将室外机的盘管分为多组即可,以便在有效保证除霜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所述空调机组的成本和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除霜支路上设置第一节流构件,以使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节流处理后再进入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中,同时所述空调机组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节流构件控制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从而有效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可控性。同时,本发明还通过在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上设置第二节流构件,以使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节流处理后再进入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中,同时所述空调机组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节流构件控制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可控性。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构件和所述第二节流构件均为电子膨胀阀,以使所述空调机组还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控制所述第一除霜支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中的冷媒流通情况,进而有效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三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以便有效控制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中的冷媒流动情况,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可控性。本发明还通过在所述第四并联支路上设置第二电磁阀控制所述第四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以便有效控制所述第四并联支路中的冷媒流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可控性。此外,由于本发明是通过电磁阀来实现冷媒流向的切换而并不是使用四通阀换向来实现冷媒的换向,从而有效避免了四通阀在换向过程中噪音较大的问题,同时这种设置方式还能够有效节省所述空调机组的制造成本,并且还可以有效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节流构件,以便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三节流构件的通断状态来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的冷媒流动情况,从而有效保证冷媒能够按照预设方向流动以实现不同功能;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节流构件,以便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四节流构件的通断状态来控制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的冷媒流动情况,从而进一步保证冷媒能够按照预设方向流动以实现不同功能。优选地,所述第三节流构件和所述第四节流构件均为电子膨胀阀,以便进一步有效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可控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以便从所述压缩机中流出的冷媒能够通过所述油分离器进行去油处理后再继续参与循环,进而有效保证所述压缩机的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室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中,以便有效缩减所述室外机的体积,进而有效节省所述室外机的占用空间;同时,由于所述第一室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彼此靠近,热量容易扩散,因此,当所述第一室外盘管或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时产生的热量还能够缓解另一个室外盘管上的霜冻情况,进而有效提升所述空调机组的除霜效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与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呈上下设置,以便进一步缩减所述室外机的占地面积。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与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之间设置有接水盘,以便设置在上方的室外盘管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所述接水盘排出,以免这些冷凝水滴落至下方的室外盘管上,从而影响下方的室外盘管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压缩机;2、高压压力传感器;3、油分离器;4、四通阀;5、气管截止阀;6、室内盘管;7、室内电子膨胀阀;8、液管截止阀;9、第一单向阀;10、第三电子膨胀阀;11、第一室外盘管;12、第一电磁阀;13、第一电子膨胀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二电子膨胀阀;16、集气温度传感器;17、气液分离器;18、低压压力传感器;19、第二单向阀;20、第四电子膨胀阀;21、第二室外盘管;22、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具有多个室内机,但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显然还可以仅包括一个室内机,这种有关于室内机数量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该图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主循环回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循环回路上的室内盘管6、四通阀4、压缩机1以及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所述空调机组中的冷媒能够通过所述主循环回路实现循环,以使冷媒能够在室内盘管6与室外盘管之间不断换热,从而有效满足用户的换热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室内盘管6,但是,技术人员显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室内盘管6的具体数量以及设置方式,这种具体结构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主循环回路的具体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循环回路上的元件种类和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这种有关所述主循环回路的结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具体地,参照图1中的方位,第一室外盘管11的左端通过第一并联支路与室内盘管6相连,第一室外盘管11的右端通过第三并联支路与四通阀4相连;并且第二室外盘管21的左端通过第二并联支路与室内盘管6相连,第二室外盘管21的右端通过第四并联支路与四通阀4相连,以使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以并联方式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相连”既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间接相连,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并联支路的左端和第二并联支路的左端都是同时先与所述主循环回路的主路相连通,再通过所述主循环回路的主路与室内盘管6相连;但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并联支路的左端显然还可以分别直接与室内盘管6相连,这种具体连接方式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除霜支路包括第一除霜支路和第二除霜支路,其中,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左下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上而与第一室外盘管11的右端相连,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右端连接至四通阀4与压缩机1之间,以使压缩机1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直接进入第一室外盘管11中以对第一室外盘管11进行除霜处理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并联支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支路进入第二室外盘管21中,再通过所述第四并联支路进入四通阀4中;同时,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左上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并联支路上而与第二室外盘管21的右端相连,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右端也连接至四通阀4与压缩机1之间,以使压缩机1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直接进入第二室外盘管21中以对第二室外盘管21进行除霜处理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并联支路和所述第一并联支路进入第一室外盘管11中,再通过所述第三并联支路进入四通阀4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相连”既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间接相连,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除霜支路的左下端是通过连接至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上以实现与第一室外盘管11的右端相连的,但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左下端显然还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室外盘管11的右端;或者,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除霜支路的右端和第二除霜支路的右端都是同时先与所述主循环回路的主路相连通,再通过所述主循环回路的主路与四通阀4相连;但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右端显然还可以分别直接与四通阀4相连,这种具体连接方式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第一除霜支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具体结构以及所述第一除霜支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上的元件设置作任何限制,只要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使第二室外盘管21能够对第一室外盘管11进行除霜处理,通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使第一室外盘管11能够对第二室外盘管21进行除霜处理即可,即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实现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之间的交替除霜且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制热效果。
继续参阅图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霜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13,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13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15,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15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节流构件和第二节流构件均为电子膨胀阀,但是,这种描述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第一节流构件和所述第二节流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所述空调机组通过节流构件能够控制除霜支路的通断即可,例如,所述节流构件还可以由截止阀和毛细管构成。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是通过设置节流构件来控制所述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控制所述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只要所述空调器通过控制所述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就能够控制相应的冷媒流向以使相应室外盘管实现除霜即可。
此外,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2,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12来控制所述第三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并且所述第四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14来控制所述第四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结构设置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三并联支路和所述第四并联支路的上游设置电磁阀或者其他元件来控制所述第三并联支路和所述第四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其具体结构。同时,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一单向阀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10,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控制第一单向阀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10来控制冷媒在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的流动状态;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9和第四电子膨胀阀20,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控制第二单向阀19和第四电子膨胀阀20来控制冷媒在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中的流动状态。当然,这种结构设置也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调整其具体设置方式。
接着参阅图1,压缩机1与四通阀4之间还设置有油分离器3,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右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右端均连接至油分离器3和四通阀4之间,从压缩机1中流出的冷媒能够先通过油分离器3进行分离处理,以使冷媒中夹杂的润滑油能够分离出来并回流至压缩机1中,分离出的冷媒则继续通过管路流通。同时,压缩机1的上游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7,气液混合状的冷媒能够通过气液分离器17进行气液分离,以便有效保证进入压缩机1中的冷媒均为气态冷媒,从而对压缩机1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此外,四通阀4与室内盘管6之间还设置有气管截止阀5,室内盘管6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室内电子膨胀阀7和液管截止阀8,所述空调机组通过这些阀结构来保证所述空调机组能够以预设工况运行。当然,这些设置方式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主循环回路上的其他元件的具体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2、集气温度传感器16和低压压力传感器18,其中,高压压力传感器2设置在压缩机1的出口处,集气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四通阀4与所述室外盘管之间的主路上,低压压力传感器18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7的入口处,所述空调机组能够通过高压压力传感器2、集气温度传感器16和低压压力传感器18采集机组的运行情况,以便进行相应控制,从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正常运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空调机组包含的传感器类型以及各个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这种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均设置在一个室外机壳体(图中未示出)中,即所述空调机组只有一个室外机,也只需要使用一个压缩机。具体地,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中呈上下设置,并且第一室外盘管11与第二室外盘管21之间还设置有接水盘2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显然还可以设置在两个室外机壳体中,只要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能够共用一个压缩机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室外机壳体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中的设置方式,这种具体结构的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本发明也不对接水盘22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只要接水盘22能够接住第二室外盘管21产生的冷凝水而不流至第一室外盘管11上即可。
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当所述空调机组正常制热运行时,从压缩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油分离器3后进入四通阀4,再通过气管截止阀5进入室内盘管6中进行换热,接着再依次流经室内电子膨胀阀7和液管截止阀8,冷媒进入室外机中后通过所述第一并联支路和所述第二并联支路实现分流而分为两股并流入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中进行换热,此时,第一室外盘管11和第二室外盘管21中的冷媒均需要蒸发吸热,冷媒再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并联支路和所述第四并联支路汇集并流入四通阀4中,再通过四通阀4流入气液分离器17中,最终流回压缩机1中。当所述空调机组检测到第一室外盘管11需要进行除霜处理时,四通阀4无需换向,所述空调机组控制第一电磁阀12闭合,第一电子膨胀阀13开启,在此情形下,从压缩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油分离器3后一部分进入四通阀4中,再通过气管截止阀5进入室内盘管6中进行换热,接着再依次流经室内电子膨胀阀7和液管截止阀8,再通过所述第二并联支路流入第二室外盘管21中进行换热,此时,仅有第二室外盘管21中的冷媒蒸发吸热,这部分冷媒通过所述第四并联支路流入四通阀4中,再通过四通阀4流入气液分离器17中,最终流回压缩机1中;通过油分离器3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媒则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即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3流入第一室外盘管11中进行冷凝并放热而起到除霜效果,再通过所述第一并联支路流入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中继续参与循环。同理,当所述空调机组检测到第二室外盘管21需要进行除霜处理时,四通阀4无需换向,所述空调机组控制第二电磁阀14闭合,第二电子膨胀阀15开启,在此情形下,从压缩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油分离器3后一部分进入四通阀4中,再通过气管截止阀5进入室内盘管6中进行换热,接着再依次流经室内电子膨胀阀7和液管截止阀8,再通过所述第一并联支路流入第一室外盘管11中进行换热,此时,仅有第一室外盘管11中的冷媒蒸发吸热,这部分冷媒通过所述第四并联支路流入四通阀4中,再通过四通阀4流入气液分离器17中,最终流回压缩机1中;通过油分离器3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媒则通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即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5流入第二室外盘管21中进行冷凝并放热而起到除霜效果,再通过所述第二并联支路流入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继续参与循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主循环回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循环回路上的室内盘管、四通阀、压缩机和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外盘管和第二室外盘管,
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并联支路与所述室内盘管相连,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三并联支路和第四并联支路与所述四通阀相连,
所述除霜支路包括第一除霜支路和第二除霜支路,
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室外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使所述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中以对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再通过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入所述四通阀中;
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室外盘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使所述压缩机中的高温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直接进入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中以对所述第二室外盘管进行除霜处理再通过所述第一室外盘管进入所述四通阀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霜支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构件,所述第一节流构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除霜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构件,所述第二节流构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通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构件和/或所述第二节流构件为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三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并且/或者
所述第四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控制所述第四并联支路的通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节流构件;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上以并联方式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四节流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流构件和/或所述第四节流构件为电子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阀之间还设置有油分离器,
所述第一除霜支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除霜支路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油分离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外机壳体,所述第一室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与所述第二室外盘管呈上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盘管与所述第二室外盘管之间设置有接水盘。
CN201910974291.7A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Pending CN110686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4291.7A CN110686342A (zh)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4291.7A CN110686342A (zh)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6342A true CN110686342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2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4291.7A Pending CN110686342A (zh)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634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6290A (zh) * 2020-01-20 2020-06-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
CN111878891A (zh) * 2020-06-16 2020-11-0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65021A (zh) * 2021-04-28 2021-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双压缩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WO2022110771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9862A (zh) * 2012-08-21 2014-03-12 王陵飞 带除霜结构的热泵和除霜方法
CN104728951A (zh) * 2015-04-13 2015-06-24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多联机的室外机模块及利用该模块制热并同时除霜的方法
US20150292789A1 (en) * 2012-11-29 2015-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9579194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外机除霜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08216A (zh) * 2018-12-06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51662U (zh) * 2019-10-14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9862A (zh) * 2012-08-21 2014-03-12 王陵飞 带除霜结构的热泵和除霜方法
US20150292789A1 (en) * 2012-11-29 2015-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4728951A (zh) * 2015-04-13 2015-06-24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多联机的室外机模块及利用该模块制热并同时除霜的方法
CN109708216A (zh) * 2018-12-06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194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外机除霜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951662U (zh) * 2019-10-14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6290A (zh) * 2020-01-20 2020-06-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
CN111256290B (zh) * 2020-01-20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
CN111878891A (zh) * 2020-06-16 2020-11-0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10771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3465021A (zh) * 2021-04-28 2021-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双压缩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1858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86342A (zh)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CN112268381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N106225290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7003B (zh) 空调系统及其相应的加湿控制方法
CN106152263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51663U (zh) 空调系统
CN205641690U (zh) 一种兼供暖型组合式空调系统
WO2021088355A1 (zh) 一种可超低温制冷运行的直膨空调系统
CN109442633A (zh) 空调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51662U (zh)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CN214536576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4087681B (zh) 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
CN210568955U (zh) 空调系统
CN210951666U (zh) 空调系统
CN204535183U (zh) 冷热负荷自动匹配的联合空调机组
CN112902479A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外机
CN220287825U (zh) 冷媒系统及空调器
CN217031671U (zh) 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216693810U (zh) 空调系统
CN214581891U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空调外机
CN214701354U (zh) 一种制热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2720089U (zh) 单通道新风除湿空气处理系统
CN112539453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1290281U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