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5310A -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5310A
CN110625310A CN201910926648.4A CN201910926648A CN110625310A CN 110625310 A CN110625310 A CN 110625310A CN 201910926648 A CN201910926648 A CN 201910926648A CN 110625310 A CN110625310 A CN 110625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driving device
tab
welding hea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66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刚强
李红星
吴玄皓
朱沐奇
童斌
钟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66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5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5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5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包括:输送机构以及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调整机构、电芯对中机构和电芯压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输送机构将电芯逐个输送至极耳调整机构,极耳调整机构将电芯的正极耳调整至水平且位于同一侧,以便于焊接机构准确焊接,电芯的正极耳角度调整完之后,再次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对中机构,对中机构将电芯的轴线调整至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随后通过电芯压持机构对电芯进行压紧,随后启动焊接机构进行焊接即可完成电芯极耳合焊作业,由于在合焊之前对电芯的正极耳角度和电芯的位置进行对中和压紧,因此可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性,进行提高焊接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芯都是一个正极耳和两个负极耳,因工艺不同,有些电芯为了增加正极导电性,使用两个正极耳,此时需要将两个正极耳焊接在一起,简称为极耳合焊。
然而电芯在经过短路检测后,皮带上的电芯位置是无序的,因此在极耳合焊之前,需要将两个正极耳处于一个固定位置,同时还需要调整电芯的位置,以提高合焊的准确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焊接精度高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能够精准地对电芯上的两个正极耳进行焊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包括:输送机构、极耳调整机构、电芯对中机构和电芯压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所述极耳调整机构用于将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来的电芯的正极耳调整至水平且位于同一侧,所述电芯对中机构用于对调整好正极耳角度的所述电芯进行对中,以保证电芯的轴线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电芯压持机构用于将对中后的所述电芯压紧,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对所述电芯压持机构上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优选地,还包括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输送机构上是否有所述电芯,若无,则禁止启动所述焊接机构,若有则启动所述焊接机构对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优选地,所述电芯对中机构包括两个对中气缸,两个所述对中气缸共轴线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两侧。
优选地,所述电芯压持机构包括压板和压持气缸,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芯的支撑部,所述压持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下移,以将所述电芯压紧在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机架、水平驱动装置、支撑竖板、焊头、焊座和焊头平移驱动装置以及焊座平移驱动装置,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和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板上,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焊头平移至待焊极耳处,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焊座平移至所述待焊极耳处,所述焊头和所述焊座用于对所述待焊极耳进行焊接。
优选地,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和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竖板的正面,所述焊头和所述焊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板的背面,所述焊头通过焊头连接板与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焊座通过焊座连接板与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方向相反,当同时伸出时,所述焊头和所述焊座朝向所述待焊极耳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防止极耳粘在所述焊头上的回弹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板和螺杆,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竖板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竖板通过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条形孔和所述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竖板的上部设有横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板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用于调整所述支撑竖板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包括:输送机构以及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调整机构、电芯对中机构和电芯压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输送机构将电芯逐个输送至极耳调整机构,极耳调整机构将电芯的正极耳调整至水平且位于同一侧,以便于焊接机构准确焊接,电芯的正极耳角度调整完之后,再次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对中机构,对中机构将电芯的轴线调整至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随后通过电芯压持机构对电芯进行压紧,随后启动焊接机构进行焊接即可完成电芯极耳合焊作业,由于在合焊之前对电芯的正极耳角度和电芯的位置进行对中和压紧,因此可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性,进行提高焊接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后视局部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输送机构,2为焊接机构,201为调整块,202为调整螺钉,203为安装板,204为支撑座,205为水平驱动装置,206为螺杆,207为连接板,208为凸起安装部,209为支撑竖板,210为焊头,211为第一安装块,212为第二安装块,213为焊座,214为回弹装置,215为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6为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7为焊头连杆,218为回弹装置安装板,219为焊座连杆,220为调节板,221为焊头滑块,222为焊座滑块,223为回弹板,224为弹簧,3为检测开关,4为压板,5为压持气缸,6为支板,7为后支板,8为电芯对中机构,9为极耳调整机构,10为前支板,11为对中气缸,12为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的焊接机构的后视局部机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包括:输送机构1以及沿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调整机构9、电芯对中机构8和电芯12压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2,输送机构1将电芯12逐个输送至极耳调整机构9,极耳调整机构9将电芯12的正极耳调整至水平且位于同一侧,以便于焊接机构2准确焊接,电芯12的正极耳角度调整完之后,再次通过输送机构1输送至对中机构,对中机构将电芯12的轴线调整至与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随后通过电芯12压持机构对电芯12进行压紧,随后启动焊接机构2进行焊接即可完成电芯12极耳合焊作业,由于在合焊之前对电芯12的正极耳角度和电芯12的位置进行对中和压紧,因此可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性,进行提高焊接品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开关3,检测开关3优选固定在输送机构1的支板6上,检测开关3用于检测输送机构1上是否有电芯12,若无,则禁止启动焊接机构2,以防止出现空焊的情况,若有,则启动焊接机构2对电芯12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具体地,电芯对中机构8包括两个对中气缸11,两个对中气缸11共轴线设置在输送机构1两侧,输送机构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支板10和后支板7,位于前部的对中气缸11安装在前支板10上,位于后部的对中气缸11安装在后支板7上,当需要对中时,两个对中气缸11同时朝相对的方向伸出与电芯12接触即可。
另外,电芯12压持机构包括压板4和压持气缸5,压持气优选固定在输送机构1的支撑架上,压板4与压持气缸5的伸缩端连接,输送机构1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12的支撑部,输送机构1优选输送皮带,压持气缸5用于驱动压板4下移,以将电芯12压紧在支撑部上。
在本实施例中,焊接机构2包括机架、水平驱动装置205、支撑竖板209、焊头210、焊座213和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以及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焊头210固定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的活动端上设有焊头连杆217,焊头210通过第一安装块211和第二安装块212与焊头连杆217连接,水平驱动装置205的固定端安装在机架上,水平驱动装置205的活动端与支撑竖板209固定连接,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和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固定在支撑竖板209上,当准备焊接时,水平驱动装置205回缩,进而带动支撑竖板209朝向输送机构1靠近,同时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和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启动,以带动焊头210和焊座213以相对的方向移动直到移至待焊极耳处,即可进行焊接作业,焊接完成之后,驱动焊头210和焊座213朝向背离的方向移动,同时水平驱动装置205驱动支撑竖板209外移,以便于输送机构1输送下一个电芯12,其中还可设置一回弹装置214,以防止极耳粘在焊头210上,具体地回弹装置214包括弹簧224和套设在焊头210焊接部上的回弹板223,回弹板223通过弹簧224安装在回弹装置安装板218上,回弹装置安装板218固定在焊机的安装块上,其中回弹板223优选类似U型的结构,一侧固定在回弹装置安装板218上,另一侧套接在焊头210的焊接部上,在焊接时,由于焊头210和焊座213的相向运动,弹簧224被压缩,在焊接完之后,焊头210和焊座213背离运动,回弹板223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促使回弹板223在焊头210上位移,进而可起到防止极耳粘接在焊头210上的作用。
具体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和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设置在支撑竖板209的正面,焊头210和焊座213滑动连接在支撑竖板209的背面,例如支撑竖板209的背面设有焊头210滑轨和焊座213滑轨,焊头210通过焊头210滑块滑动连接在焊头210滑轨上,焊座213通过焊座213滑块滑动连接在焊座213滑轨上,焊头210通过焊头210连接板与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焊座213通过焊座213连接板与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的伸缩方向与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的伸缩方向相反,当同时伸出时,焊头210和焊座213朝向待焊极耳的方向移动,具体地支撑竖板209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与水平驱动装置205连接,焊头平移驱动装置215安装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右下角,焊座平移驱动装置216固定在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板和螺杆206,水平驱动装置205的伸缩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支撑竖板209上设有条形孔,支撑竖板209通过紧固件贯穿条形孔和调节板螺纹连接,支撑竖板209的上部设有横置的连接板207,连接板207可固定在支撑竖板209上部的凸起安装部208上,连接板207上设有螺纹孔,螺杆206穿过连接板207与调节板的上部螺纹连接,通过旋拧螺杆206,可起到调整支撑竖板209高度位置的作用。
另外机架包括安装板203和支撑座204,安装板203固定在设备上,安装板203上设有调整块201,调整块201上设有调整螺钉202,支撑座204固定在安装板203上,水平驱动装置205的固定端安装在支撑座204上,支撑竖板209通过导杆与支撑座204连接,以提高支撑竖板209水平移动时的平稳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极耳调整机构、电芯对中机构和电芯压持机构以及焊接机构,所述极耳调整机构用于将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来的电芯的正极耳调整至水平且位于同一侧,所述电芯对中机构用于对调整好正极耳角度的所述电芯进行对中,以保证电芯的轴线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电芯压持机构用于将对中后的所述电芯压紧,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对所述电芯压持机构上的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输送机构上是否有所述电芯,若无,则禁止启动所述焊接机构,若有则启动所述焊接机构对所述电芯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对中机构包括两个对中气缸,两个所述对中气缸共轴线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压持机构包括压板和压持气缸,所述输送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芯的支撑部,所述压持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板下移,以将所述电芯压紧在所述支撑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机架、水平驱动装置、支撑竖板、焊头、焊座和焊头平移驱动装置以及焊座平移驱动装置,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和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板上,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焊头平移至待焊极耳处,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焊座平移至所述待焊极耳处,所述焊头和所述焊座用于对所述待焊极耳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和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竖板的正面,所述焊头和所述焊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竖板的背面,所述焊头通过焊头连接板与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焊座通过焊座连接板与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焊头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焊座平移驱动装置的伸缩方向相反,当同时伸出时,所述焊头和所述焊座朝向所述待焊极耳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止极耳粘在所述焊头上的回弹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极耳合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板和螺杆,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竖板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竖板通过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条形孔和所述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竖板的上部设有横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板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用于调整所述支撑竖板的高度。
CN201910926648.4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Pending CN110625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6648.4A CN110625310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6648.4A CN110625310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5310A true CN110625310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7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6648.4A Pending CN110625310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531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2587A1 (zh) * 2009-12-15 2011-06-23 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镍电池制作方法
CN105552432A (zh) * 2016-03-18 2016-05-04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正极耳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6169555A (zh) * 2016-08-31 2016-11-30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超声波合焊机
CN207043547U (zh) * 2017-08-10 2018-02-27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焊接装置
CN207723682U (zh) * 2017-12-07 2018-08-1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合焊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07873337U (zh) * 2018-02-05 2018-09-18 东莞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组的组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2587A1 (zh) * 2009-12-15 2011-06-23 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镍电池制作方法
CN105552432A (zh) * 2016-03-18 2016-05-04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正极耳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6169555A (zh) * 2016-08-31 2016-11-30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超声波合焊机
CN207043547U (zh) * 2017-08-10 2018-02-27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焊接装置
CN207723682U (zh) * 2017-12-07 2018-08-1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耳合焊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07873337U (zh) * 2018-02-05 2018-09-18 东莞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组的组装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江等: "《机械制图习题集》", 31 March 2016 *
董峰等: "《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 30 June 2013 *
雷子山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研究》", 30 June 2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11718U (zh) 一种芯轴弹簧弹力测试装置
CN212599868U (zh) 一种冷轧钢板柜体焊接工装
CN216793796U (zh) 一种化成装置
CN110625310A (zh) 一种电芯极耳合焊设备
CN106670697B (zh) 全自动超导体微焊接设备
CN210648987U (zh) 一种提高焊接紧密性的零配件加工的凸焊装置
CN218802097U (zh) 一种控制器测试台工装
CN216177721U (zh) 压紧机构和焊接工装
CN115502523B (zh) 一种电池盒线上螺柱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91315A (zh) 保压装置
CN113618238B (zh) 一种锂电池汇流排激光焊接设备
CN210982048U (zh) 一种焊件牢固性检测装置
CN214023975U (zh) 一种电池汇流板端面焊接机构
CN211565156U (zh) 一种钢材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0753890U (zh) 一种vcm摄像头外壳检测自动换料装置
CN211123148U (zh) 电路板测试治具
CN115420915A (zh) 一种用于方形电池性能测试的通用型夹具装置
CN219053289U (zh) 一种眼镜绞丝弹弓焊接机
CN219122257U (zh) 一种用于fpc点屏测试装置
CN220893188U (zh)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检具
CN222492549U (zh) 一种可浮动焊接机构
CN219503922U (zh) 一种固定式点焊机在焊接时螺母检测装置
CN213363630U (zh) 厚度检测装置及设备
CN216350363U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板型核燃料元件表面质量检测系统
CN219724885U (zh) 一种pcb连接器自动组装焊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