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0507A -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0507A
CN110620507A CN201810636762.9A CN201810636762A CN110620507A CN 110620507 A CN110620507 A CN 110620507A CN 201810636762 A CN201810636762 A CN 201810636762A CN 110620507 A CN110620507 A CN 110620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oltage
switch
power
tur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67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家崧
陈景然
林原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G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ctr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NG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G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G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367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0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0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2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 H02K7/025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for power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包括电压转换电路以及辅助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以及电感。电压转换电路在操作时期用以转换第一电源端上的第一电压以在第二电源端产生第二电压,或者,电压转换电路在操作时期转换第二电源端上的第二电压以在第一电源端产生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的电压值。辅助电路在重置时期,在第一电源端以及电感间产生第一回路,或者在第二电源端以及电感间产生第二回路或者在辅助电路中产生第三回路。

Description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执行电能回收以及自由飞轮的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车用装置中,车用发电机通常利用转子、定子、整流桥、调节器以及皮带轮来组成。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转子进行激磁动作,以使转子产生磁场,并通过引擎所提供的动能来进行旋转。通过转子的旋转,转子的磁场会切割定子线圈,并且,通过磁场的切割动作,定子上可对应产生交流电能,经过全波整流为直流电能后,再将所产生的电能传送至电瓶及车辆的电气负载。
因应目前车用电子的应用,车用装置的交流发电装置可通过设置电压转换器来产生多个电源(双电源)。并且,在当交流发电装置产生抛负载(load dumpling)的状态时,交流发电装置会因负载状态的快速变化,而产生不稳定的跳动现象。如何提升交流发电装置的功率使用效能,以及如何降低抛负载状态所造成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可在重置时期进行电能回收动作。
本发明的电压转换器包括电压转换电路以及辅助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以及电感。电压转换电路在操作时期用以转换第一电源端上的第一电压以在第二电源端产生第二电压,或者,电压转换电路在操作时期转换第二电源端上的第二电压以在第一电源端产生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压的电压值。辅助电路耦接在第一电源端以及第二电源端间。辅助电路在重置时期,在第一电源端以及电感间产生第一回路,或者在第二电源端以及电感间产生第二回路,或者在该辅助电路中产生第三回路,其中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用以执行电能回收动作,第三回路用以执行能量飞轮动作。
本发明的交流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以及如上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发电机具有转子以及定子,其中,定子产生输出电压。发电机传送输出电压至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源端或第二电源端以作为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压转换器在操作时期可提供不同模式的电压转换动作,并在重置时期,通过辅助电路在参考接地端与第一电源端或与第二电源端间形成电路回路以执行电量回收的动作或能量飞轮动作。藉此,在交流发电装置发生抛负载现象时,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可快速会稳,降低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示意图。
图2A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示意图。
图2B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操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D分别示出电压转换器的多种运作模式的等效电路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发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7A以及7B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发电装置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电压转换器
110、210、310、410:电压转换电路
120、220、320、420:辅助电路
E1:第一电源端
E2:第二电源端
V1、V2:电压
CT1~CT4、CTA1~CTA3:控制信号
SW1~SW4:开关
M1、M2:晶体管
L1:电感
C1、C2:电容
GND:参考接地端
D1~D3:二极管
LP1、LP2、LP3:回路
LA1:辅助电感
VA1、VA2:辅助电压
600、710、720:交流发电装置
610、711、721:发电机
620、712、722:电压转换器
LD1、LD2:负载
RT:转子
ST: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示意图。电压转换器100包括电压转换电路110以及辅助电路120。电压转换电路110具有第一电源端E1以及第二电源端E2,辅助电路120通过第一电源端E1以及第二电源端E2耦接至电压转换电路110。电压转换电路110具有双种操作模式,其中之一为升压模式,其中之另一为降压模式。在当电压转换电路110在操作在升压模式的操作时期时,电压转换电路110的第二电源端E2为输入端,电压转换电路110由第二电源端E2接收电压V2,并依据电压V2来执行升压模式的电压转换动作,以在第一电源端E1产生电压V1。其中,电压V1的电压值大于电压V2的电压值。
在另一方面,当抛负载现象发生时,电压转换电路110操作在升压模式的重置时期。此时,电压转换电路110停止执行电压转换动作,相对应的,辅助电路120在作为输入端的第二电源端E2以及参考接地端间产生一回路,并使电压转换电路110上所储存的电能,在重置时期可回收至输入端(第二电源端E2)或将多余能量进行飞轮储存,并藉以快速降低电压V1以及电压V2所产生的电压变动状况。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能量飞轮状态,是通过使电能在一个电流回路中持续流转。如此一来,电能可有效的被储存在电流回路中而不至于被虚耗,且当电压转换器100重新恢复操作时,可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此外,在当电压转换电路110在操作在降压模式的操作时期时,电压转换电路110的第一电源端E1为输入端,电压转换电路110由第一电源端E1接收电压V1,并依据电压V1来执行降压模式的电压转换动作,以在第二电源端E2产生电压V2。
在另一方面,当例如抛负载现象发生时,电压转换电路110操作在降压模式的重置时期。此时,电压转换电路110停止执行电压转换动作,相对应的,辅助电路120在作为输入端的第一电源端E1以及参考接地端间产一回路,并使电压转换电路110上所储存的电能,在重置时期可回收至输入端(第一电源端E1)或于辅助电路120进行能量飞轮,并藉以快速降低电压V1以及电压V2所产生的电压变动状况。
由上述的说明可以得知,当电压(电压V1或V2)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例如发生抛负载状态),通过辅助电路120在重置时期所形成的回路,电压转换电路110中所储存的电能可以有效的回收至输入端或于辅助电路120进行能量飞轮,因而可快速的降低因抛负载现象所造成的电压不稳定状态,除有效应用电能外,另可使电压转换电路110所产生的电压可快速稳定,提升系统运作的稳定性。
以下请参照图2A,图2A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示意图。电压转换器200包括电压转换电路210以及辅助电路220。
电压转换电路210具有第一电源端E1以及第二电源端E2。电压转换电路210包括开关SW1~SW2以及电感L1。开关SW1~SW2由晶体管建构。关于电压转换电路210的操作方式,在升压模式的操作时期,开关SW1以及SW2交错的被导通及断开,并依据电压V2以执行升压动作。其中,在当开关SW2导通(开关SW1断开)时,第二电源端E2、电感L1以及开关SW2形成回路,并使电感L1进行储能动作。接着,在当开关SW1导通(开关SW2断开)时,电感L1中的电能通过开关SW1被提供至第一电源端E1,并产生电压V1。
在降压模式的操作时期,开关SW1以及SW2交互的被导通及断开,并依据电压V1以执行降压动作,并在第二电源端E2产生电压V2。其中,在当开关SW1导通(开关SW2断开)时,第一电源端E1、开关SW1、电感L1以及形成回路,并使电感L1依据电压V1进行储能动作。接着,在当开关SW2导通(开关SW1断开)时,电感L1的第一端通过开关SW2耦接至参考接地端GND,并执行降压动作以产生电压V2。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电路220包括开关SW3、SW4以及辅助电感LA1。开关SW3耦接在第一电源端E1与辅助电感LA1的第一端间,并受控于控制信号CTA1以被导通或断开。开关SW4串接在辅助电感LA1的第一端与参考接地端GND间,受控于控制信号CTA2以被导通或断开。辅助电感LA1的第二端并耦接至第二电源端E2。
在操作时期,辅助电路220与电压转换电路210的动作方式相类似。举例来说明,在当电压转换电路210进行降压电压转换动作,并产生电压V2时,辅助电路220提供暂态的能量流,以依据电压V1在第二电源端E2产生辅助电压VA2。相类似的,在当电压转换电路210进行升压电压转换动作,并产生电压V1时,辅助电路220也提供暂态的能量流,以依据电压V2在第一电源端E1产生辅助电压VA1。而值得注意的是,辅助电路220的工作频宽大于电压转换电路210的工作频宽。
具体来说明,当电压转换电路210以及辅助电路220同时执行降压电压转换动作时,开关SW3的切换频率高于开关SW1的切换频率,并使辅助电路220的工作频宽大于电压转换电路210的工作频宽。在另一方面,当电压转换电路210以及辅助电路220同时执行升压电压转换动作时,开关SW3、SW4的切换频率高于开关SW1、SW2的切换频率,以使辅助电路220的工作频宽大于电压转换电路210的工作频宽。
在另一方面,在重置时期中,请参照图2B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操作方式的示意图。在降压模式的重置时期中,电压转换电路210中的开关SW2以及辅助电路220中的开关SW3恒为被导通的状态,而电压转换电路210中的开关SW1以及辅助电路220中的开关SW4则恒为被断开的状态。如此一来,第一电源端E1通过开关SW3、辅助电感LA1、电感L1以及开关SW2与参考接地端GND形成一回路LP1。通过回路LP1,在降压模式的重置时期中,电感L1以及辅助电感LA1中所储存的电能可以回收至第一电源端E1。
在另一方面,在升压模式的重置时期中,电压转换电路210中的开关SW1以及辅助电路220中的开关SW3恒为被导通的状态,而电压转换电路210中的开关SW2以及辅助电路220中的开关SW4则恒为被断开的状态。如此一来,辅助电路220中形成一回路LP3。通过回路LP3,在升压模式的重置时期中,于辅助电路220中进行能量飞轮动作。
值得一提的,本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200中,在操作时期,通过辅助电路210以提供辅助电压VA1或VA2,可有效提升效率。并且,在重置时期,通过提供能量回收的动作或通过能量飞轮动作,可有效降低所产生的电压V1或V2发生电压过冲(overshoot)或下冲(undershoot)的程度,维持系统的稳定。
以下并参照图3,图3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示意图。电压转换器300包括电压转换电路310以及辅助电路320。电压转换电路310的电路架构与前述的电压转换电路210相类似,在此不多赘述。辅助电路320包括开关SW3以及SW4,其中,开关SW3以及SW4依序串接在电感L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源端E2间,并分别受控于控制信号CTA1以及CTA2以被导通或断开。值得注意的,用以分别建构开关SW3以及SW4的晶体管M1、M2,具有相互耦接的基极(bulk),并以背对背的形式耦接在开关SW1以及第二电源端E2间。其中,晶体管M1的第一端耦接至电感L1的第一端,晶体管M1的基极端与第二端相耦接,并耦接至晶体管M2的第一端。另外,晶体管M2的基极端耦接至其第一端,而其第二端耦接至第二电源端E2。晶体管M1、M2的控制端分别接收控制信号CTA1以及CTA2。
在当进入重置时间时,开关SW3以及SW4被导通。开关SW3、SW4以及电感L1形成回路LP3以执行能量飞轮。其中,回路LP3的能量传输方向与电压转换器500进行升压模式或降压模式相关,当电压转换器300进行降压模式时,回路LP3的能量传输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相对的,当电压转换器300进行升压模式时,回路LP3的能量传输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晶体管M1、M2通过背靠背耦接的方式,可在导通时所提供的阻值可以被降低,提升能量飞轮的表现度。
通过上述的电能回收或能量飞轮机制,当电压转换器300所产生的电压V1或V2发生异常变化时(过冲(overshoot)或下冲(undershoot)),其电压的变化幅度可以被减小,并可快速地回复到稳定状态。
值得一提的,本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300中,通过重置时期的能量飞轮动作,可降低所产生的电压V1或V2发生电压过冲的程度。并且,电压转换器300所产生的回路LP3,无须搭配电池元件作为能量回收的辅助机制,并有效稳定电压V1或V2的变化程度。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电路320仅需简单的电路架构,在设计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请参照图4,图4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电压转换器400包括电压转换电路410以及辅助电路420。电压转换电路410包括电感L1、开关SW1~SW3以及二极管D1。开关SW1耦接在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E1间,开关SW1并接收控制信号CT1,以依据控制信号CT1而被导通或断开。开关SW2耦接在电感L1的第一端与参考接地端GND间,接收控制信号CT2,并依据控制信号CT2而被导通或断开。二极管D1耦接在电感L1的第二端与参考接地端GND间,其中,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至参考接地端GND,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至电感L1的第二端。此外,开关SW3耦接在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E2间,开关SW3并接收控制信号CT3,以依据控制信号CT3而被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端E1与参考接地端GND间并耦接电容C1,第二电源端E2与参考接地端GND间并耦接电容C2,其中,电容C1以及C2可作为稳压(储能)电容。
在另一方面,辅助电路420包括开关SW3、SW4以及二极管D1、D2以及D3,其中,辅助电路420以及电压转换电路410共用电路元件二极管D1以及开关SW3。二极管D1耦接在电感L1的第二端与参考接地端GND间,其中,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至参考接地端GND,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至电感L1的第二端。此外,开关SW3耦接在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E2间,开关SW3并接收控制信号CT3,以此来控制信号CT3而被导通或断开。二极管D2耦接在第一电源端E1以及电感L1的第二端间,二极管D3耦接在第二电源端E2以及开关SW4间。开关SW4另耦接至电感L1的第一端,接收并受控于控制信号CT4以被导通或断开。其中,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至电感L1的第二端,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第一电源端E1,二极管D3的阳极耦接至电感L1的第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源端E2。
关于电压转换器400的运作方式,请参照图5A至图5D,图5A至图5D分别示出电压转换器的多种运作模式的等效电路图。在图5A中,电压转换器400操作于降压模式的操作时间,此时,在电压转换电路410中,开关SW1、SW2交互被导通以及被断开,并依据第一电源端E1上的电压V1来执行降压电压转换动作,并在第二电源端E2上产生电压V2。
在另一方面,在辅助电路420中,开关SW3恒为被导通的状态,开关SW4恒为被断开的状态。
在图5B中,电压转换器400操作于降压模式的重置时间,此时,在电压转换电路410中,开关SW1恒为被断开的状态,开关SW2则恒为被导通的状态。此时,电压转换电路410的电压转换动作被停止。且在辅助电路420中,开关SW3恒为被断开的状态,开关SW4为被断开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参考接地端GND通过开关SW2、电感L1以及二极体D2与第一电源端E1形成回路LP1。如此一来,电感L1上的电能,可通过回路LP1回收至第一电源端E1。
在图5C中,电压转换器400操作于升压模式的操作时间,此时,在电压转换电路410中,开关SW1、SW2交互被导通以及被断开,并依据第二电源端E2上的电压V2来执行升压电压转换动作,并在第一电源端E1上产生电压V1。其中,开关SW1、SW2的导通或断开状态是互补的。
在另一方面,在辅助电路420中,开关SW3恒为被导通的状态,开关SW4则恒为被断开的状态。
在图5D中,电压转换器400操作于升压模式的重置时间,此时,在电压转换电路410中,开关SW1、SW2恒为被断开的状态。此时,电压转换电路410的电压转换动作被停止。且在辅助电路420中,开关SW3恒为被断开的状态,开关SW4为被导通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参考接地端GND通过二极管D1、电感L1以及开关SW4、二极管D3与第二电源端E2形成回路LP2。如此一来,电感L1上的电能,可通过回路LP2回收至第二电源端E2。
附带一提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SW1~SW4可通过晶体管或提他任意种类的半导体元件来建构。二极管D1~D3可以由晶体管耦接为二极管组态来建构、P-N接面二极管或其他任意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建构,没有特别的限定。
关于控制信号CT1~CT4的产生方式,可通过设置一控制信号产生器(未示出)来产生。控制信号产生器可通过现有的电压转换器技术领域中的脉宽调变(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产生器来建构,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400,通过简单的控制机制,可有效执行能量回收动作,有效提升电压V1、V2的稳定性,维持系统效能。
请参照图6,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发电装置的示意图。交流发电装置600包括发电机610以及电压转换器620。电压转换器620具有第一电源端E1以及第二电源端E2。发电机610耦接至第一电源端E1或第二电源端E2。发电机610产生电压V1或V2并将电压V1或V2传送第一电源端E1或第二电源端E2。当电压转换器620通过第一电源端E1接收到具有相对高电压值的电压V1时,电压转换器620可依据电压V1来执行降压电压转换动作,并产生具有相对低电压值的电压V2。相对的,当电压转换器620通过第二电源端E2接收到具有相对低电压值的电压V2时,电压转换器620可依据电压V2来执行升压电压转换动作,并产生具有相对高电压值的电压V1。
交流发电装置600可提供不同高低的电压V1、V2,以产生双电源,以驱动系统中需要不同功率消耗的负载,并藉以提升功率使用效率。并且,电压转换器620可依据前述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100、200、300或400的实施方式来实施,可在电压V1、V2发生电压变动时,稳定交流发电装置600所产生的输出电压。并且,通过在重置时期的电能回收机制或能量飞轮机制,可提升电源的使用效能。
以下请参照图7A以及7B,图7A以及7B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发电装置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图7A中,交流发电装置710包括发电机711以及电压转换器712。发电机711具有转子RT以及定子ST。发电机711耦接在电压转换器712的第一电源端E1,并提供电压V1至电压转换器712以作为输入电压。电压转换器712依据电压V1以执行降压电压转换动作,并在第二电源端产生电压V2。电压V1以及V2可分别供应给具有不同功率需求的负载LD1以及LD2。
电压转换器712可应用前述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100、200、300或400来实施,关于电压转换器712的动作细节,在前述实施例已有详尽的说明,在此恕不多赘述。
在图7B中,交流发电装置720包括发电机721以及电压转换器722。发电机721具有转子RT以及定子ST。发电机721耦接在电压转换器722的第二电源端E2,并提供电压V2至电压转换器722以作为输入电压。电压转换器722依据电压V2以执行升压电压转换动作,并在第一电源端产生电压V1。电压V1以及V2可分别供应给具有不同功率需求的负载LD1以及LD2。值得一提的,在本实施例中,发电机721的转子RT接收具有相对高电压值的电压V1来进行激磁动作,以提升转子RT激磁动作的效率。
电压转换器722可应用前述实施例的电压转换器100、200、300或400来实施,关于电压转换器722的动作细节,在前述实施例已有详尽的说明,在此恕不多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交流发电装置中,通过设置具有电能回收能力的电压转换器。在发生抛负载状态时,通过电压转换器的电能回收机制或能量飞轮机制,可使例如因负载瞬间变化所产生的电压震荡的情形有效得到控制,并使交流发电装置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稳定性提升,维持系统有效运作。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转换电路,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以及电感,在操作时期,用以转换所述第一电源端上的第一电压以在所述第二电源端产生第二电压,或者转换所述第二电源端上的所述第二电压以在所述第一电源端产生所述第一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以及
辅助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端间,在重置时期,在所述第一电源端以及所述电感间产生第一回路,或者在所述第二电源端以及所述电感间产生第二回路,或者在所述辅助电路中产生第三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用以执行电能回收动作,以及所述第三回路用以执行能量飞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
第一开关,耦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端以及所述电感的第一端间,依据第一控制信号以被导通或被断开;以及
第二开关,耦接在所述电感的第一端与参考接地端间,依据第二控制信号以被导通或被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依据第三控制信号以被导通或断开;
第四开关,耦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参考接地端间,依据第四控制信号以被导通或断开;以及
辅助电感,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的工作频宽大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频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降压模式的所述重置时期中,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被断开,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三开关被导通,所述第一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所述辅助电感、所述电感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参考接地端形成所述第一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升压模式的所述重置时期中,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三开关被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被断开,所述第二电源端通过所述辅助电感、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电感形成所述第三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时期,所述辅助电路转换所述第二电源端上的所述第二电压以在所述第一电源端产生第一辅助电压,或者转换所述第一电源端上的所述第一电压以在所述第二电源端产生第二辅助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接收第三控制信号;以及
第四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接收第四控制信号,
其中,在所述重置时期中,所述第三开关及所述第四开关被导通并形成所述第三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分别为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基极端相互耦接,并耦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端与其第一端相互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
第三开关,耦接在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间,依据第三控制信号以被导通或被断开;以及
第一二极管,其阳极耦接至所述参考接地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耦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
所述第三开关;
所述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阴极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其阳极耦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二端;
第四开关,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一端,依据第四控制信号以被导通或断开;以及
第三二极管,阳极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其阴极耦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降压模式的所述操作时期中,所述第三开关被导通,所述第四开关被断开,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交互被导通或被断开以依据所述第一电压以执行降压电压转换操作来产生所述第二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压模式的所述重置时期中,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被断开,所述第二开关被导通,所述参考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电感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形成所述第一回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升压模式的所述操作时期中,所述第三开关被导通,所述第四开关被断开,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交互被导通或被断开以依据所述第二电压以执行升压电压转换操作来产生所述第一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压模式的所述重置时期中,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三开关被断开,所述第四开关被导通,所述参考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电感、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形成所述第二回路。
16.一种交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电机,具有转子以及定子,所述定子产生输出电压;以及
如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的电压转换器,
其中,所述发电机传送所述输出电压至所述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源端或第二电源端以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或所述第二电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耦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端以接收所述第一电源。
CN201810636762.9A 2018-06-20 2018-06-20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Pending CN110620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6762.9A CN110620507A (zh) 2018-06-20 2018-06-20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6762.9A CN110620507A (zh) 2018-06-20 2018-06-20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0507A true CN110620507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1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6762.9A Pending CN110620507A (zh) 2018-06-20 2018-06-20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050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3341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Young Joo Lee Integrated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103036433A (zh) * 2012-12-12 2013-04-10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3289128U (zh) * 2013-04-10 2013-11-13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充电控制器
CN104901536A (zh) * 2015-06-08 2015-09-0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dc-dc升降压系统及储能系统
CN105871212A (zh) * 2016-06-15 2016-08-17 晶傲威电气(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速飞轮储能系统的电力变换装置
CN106130343A (zh) * 2016-08-31 2016-11-16 长沙广义变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压电路
US20180034263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Lg Chem, Ltd. Diagnostic system for a dc-dc voltage converter
CN107912079A (zh) * 2015-08-12 2018-04-1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直流电压变压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3341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Young Joo Lee Integrated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103036433A (zh) * 2012-12-12 2013-04-10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3289128U (zh) * 2013-04-10 2013-11-13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充电控制器
CN104901536A (zh) * 2015-06-08 2015-09-0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dc-dc升降压系统及储能系统
CN107912079A (zh) * 2015-08-12 2018-04-1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直流电压变压器
CN105871212A (zh) * 2016-06-15 2016-08-17 晶傲威电气(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速飞轮储能系统的电力变换装置
US20180034263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Lg Chem, Ltd. Diagnostic system for a dc-dc voltage converter
CN106130343A (zh) * 2016-08-31 2016-11-16 长沙广义变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89754B2 (en)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a boost converter operatively combined with a flyback converter
US9787187B2 (en) Dual-constant-time buck-boost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US7116085B2 (en) DC-DC converter
US10014778B1 (en) SIBO buck-boost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30328534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and related circuit
CN106992679B (zh) 双固定时间的升降压切换式电源电路及其控制电路与方法
US10644600B2 (en) Constant-time buck-boost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634728B (zh) 運作於脈衝省略模式的控制電路及具有其之電壓轉換器
US6307359B1 (en) DC-DC converter powered by doubled output voltage
US10135332B2 (en) DC-DC converter
TWI678060B (zh) 電壓轉換器及包括該電壓轉換器的交流發電裝置
JP5304173B2 (ja) 電源電圧制御回路及び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4096816A (ja) 多出力dc−dcコンバータ
JP5884026B2 (ja) 電源装置
JP5721403B2 (ja) 昇降圧回路及び昇降圧回路制御方法
WO2016190031A1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源システム
CN110620507A (zh) 交流发电装置及其电压转换器
WO2022143725A1 (en) Non-inverting buck-boost converter
JP5719404B2 (ja) 電源電圧制御回路及び電源電圧制御方法
JP2013005642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7024784B2 (ja) 交直変換回路及び力率改善回路
JP2010246183A (ja) 電源装置
US7295082B2 (en)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oscillating circuit for a DC/DC converter
JP4983275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Anita et al. Mppt Based High Gain Boost Converter for Pv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