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7071B -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7071B
CN110577071B CN201910889289.XA CN201910889289A CN110577071B CN 110577071 B CN110577071 B CN 110577071B CN 201910889289 A CN201910889289 A CN 201910889289A CN 110577071 B CN110577071 B CN 110577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general
truck
driv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92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7071A (zh
Inventor
俞崇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Jinh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Jinh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Jinh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Jinh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92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7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7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7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8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the parts being continuously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machine during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驱动总装车从顶层的轨道行驶至顶层的旋转机构的连接轨上,并使上层旋转机构的连接轨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S2、驱动总装车从旋转机构的连接轨上行驶到同层的相邻轨道上;S3、驱动升降装置使总装车从相连的轨道上驶入到衔接轨上;S4、驱动升降装置使总装车从衔接轨行驶到下层轨道上;S5、驱动总装车从下层轨道行驶到同层旋转机构的连接轨上,并使下层旋转机构的连接轨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S6、驱动总装车从该同层的相邻轨道行驶到升降装置上,并使该升降装置的衔接轨对准顶层的轨道,由此实现总装车的循环行驶,并提高总装车的循环效率。

Description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产品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线,是指工件以一定的速率连续、均匀地通过一系列装配工作站,并按照一定要求在各装配工作站完成相应装配工作的生产线。
目前,行业内的装配线主要采用倍速链的方式。典型的倍速链装配线主要由工装板、止动机构、倍速链、驱动电机和链条张紧调解机构等组成。具体地,工装板设置在倍速链上,从而能够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装配线上移动。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因倍速链链条的驱动电机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噪声较大,不节能;第二,由于链条是半封闭或开放式的,在装配过程中,螺丝容易掉入链条中,卡住链条,损坏设备,一旦倍速链出现故障,易导致生产线停线;第三,倍速链为易损件,容易损坏,容易被拉长,更换链条成本较高;第四,由于倍速链输送线结构复杂,初次现场安装时间较长,人工成本大;第五,由于链传动的传动平稳性差,不宜应用于需要长距离传动的场合,适用范围狭窄;第六,由于倍速链装配线在生产过程中长期运转,且运转部位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结构,对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头发,手指,衣物卷入等)。第七,个别工位有顶升旋转需求,需要设置顶升旋转机构,此机构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生产变更,工艺调整的情况下,需要更改生产线整体排布,该种线体的方式变更费时费力。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需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案,以改善装配线的结构,从而解决当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总装车的循环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提升或降落总装车的升降装置、用于引导总装车移动的轨道和用于调整总装车朝向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轨道设置为多层,相邻两轨道的竖直间距大于所述总装车的高度;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多组与各层轨道一一对应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承载总装车并带动总装车转动,并且,所述旋转机构的连接轨可对准所述轨道的端部,使总装车可从连接轨上行驶到所述轨道上或从所述轨道上行驶到所述连接轨上;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升降装置的位置为起点,另一组升降位置的位置为终点,两组升降装置的衔接轨可分别与所述轨道的端部对准,使总装车可从所述衔接轨上行驶到所述轨道上或从所述轨道上行驶到所述衔接轨上,所述衔接轨、所述连接轨和所述轨道共同形成所述总装车的循环行驶回路;
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总装车从顶层的轨道行驶至顶层的旋转机构的连接轨上,通过该旋转机构转动所述总装车,使上层旋转机构的连接轨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
S2、驱动总装车从旋转机构的连接轨上行驶到同层的相邻轨道上;
S3、通过设置在终点的升降装置带动其衔接轨升降,使衔接轨对准该相邻轨道,驱动总装车从相连的轨道上驶入到衔接轨上;
S4、驱动升降装置带动总装车下降,并使衔接轨对准下层轨道,驱动总装车从衔接轨行驶到下层轨道上;
S5、驱动总装车从下层轨道行驶到同层旋转机构的连接轨上,通过该同层的旋转机构转动所述总装车,使下层旋转机构的连接轨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
S6、驱动总装车从该同层的相邻轨道行驶到设置在起点位置的升降装置上,通过该升降装置带动总装车上升,并使其衔接轨对准顶层的轨道,即,实现总装车的循环行驶;
其中,当同层的轨道段数大于二时,重复步骤S3-S5。
可选择地,所述轨道上设有多台总装车,下层轨道上的总装车行驶速度快于上层轨道上的总装车行驶速度。
可选择地,所述轨道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位置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配置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
可选择地,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
可选择地,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位置的第三限位机构。
可选择地,所述轨道配置为偶数层。
可选择地,所述衔接轨、所述连接轨和所述轨道采用相同的结构。
可选择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中设有用于承载总装车的承载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用于引导所述承载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所述承载件通过所述导向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总装车上下移动。
可选择地,所述总装车内置有可拆卸的电池;所述轨道侧面还设有用于更换所述电池的电池交换充电站,所述电池交换充电站通过移动通道连通于所述轨道,所述总装车能够沿着所述移动通道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池交换充电站。
可选择地,所述总装车包括车体和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车体顶部,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对滚轮,且所述滚轮上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配合的沟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对总装车上物料的装配或其它加工后,总装车能够沿着该循环行驶回路行驶,完成总装车的循环利用,减少总装车的空置率,并能缩短总装车的周转时间,提高总体加工效率。并且采用轨道运行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总装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还可以减少噪音、降低能耗。另外,基于轨道的光滑结构,还能够防止工人的头发、衣服、围裙或者其它物件卡在轨道,降低安全隐患。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一方面中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在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是公开提供的第一方面中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一方面中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主视图,具体可参考图2的图面方向;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一方面中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侧视图,具体可参考图2的图面方向;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具体可参考图2的图面方向;
图6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在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去除了部分基体;
图7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移出了总装车;
图8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去除了部分基体;
图9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侧视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去除了部分基体;
图10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去除了部分基体;
图11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中第三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三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在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三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三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三方面中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总装车,2-升降装置,20-基体,21-承载件,22-第二驱动机构,221-主丝杆,222-驱动器,223-连接件,224-辅助丝杆,23-导向组件,231-导向杆,232-导向块,24-第三限位机构,241-第三安装架,242-第三限位件,25-衔接轨,3-轨道,4-旋转装置,40-旋转机构,41-载物件,411-面板,412-连接轴,413-连接轨,42-第二限位机构,421-第二安装架,422-第二限位件,43-回转组件,44-机体,5-支撑机构,51-支撑梁,52-托架,53-集料板,6-第一限位机构,61-第一安装座,62-第一限位件,7-电池交换充电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公开,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公开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
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以实现总装车的循环利用。其中,图1至图15示出了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5所示,该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提升或降落总装车1的升降装置2、用于引导总装车1移动的轨道3和用于调整总装车1朝向的旋转装置4,其中,所述轨道3设置为多层,相邻两轨道3的竖直间距大于所述总装车1的高度;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多组与各层轨道3一一对应的旋转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40用于承载总装车1并带动总装车1转动,并且,所述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可对准所述轨道3的端部,使总装车1可从连接轨413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连接轨413上;所述升降装置2设置为两组,两组升降装置2的衔接轨25可分别与所述轨道3的端部对准,使总装车1可从所述衔接轨25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衔接轨25上,所述衔接轨25、所述连接轨413和所述轨道3共同形成所述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回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总装车从顶层的轨道3行驶至顶层的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并通过该旋转机构40转动所述总装车1,使得上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能够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3。继续驱动总装车1从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行驶到同层的相邻轨道3上,通过设置在终点的升降装置2带动其衔接轨25升降,使得衔接轨25能够对准该相邻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相连的轨道3上驶入到衔接轨25上,然后驱动升降装置2带动总装车1下降,使得衔接轨25对准下层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衔接轨25行驶到下层轨道3上。此时,继续驱动总装车1从下层轨道3行驶到同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并通过该同层的旋转机构40转动所述总装车1,使得下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能够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该同层的相邻轨道3行驶到设置在起点位置的升降装置2上,然后再通过该升降装置2带动总装车1上升,并使衔接轨25对准顶层的轨道3,由此,即实现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
这样,在完成对总装车1上物料的装配或其它加工后,总装车1能够沿着该循环行驶回路行驶并回到初始位置,由此实现了总装车的循环利用,并能减少总装车1的空置率,同时,还可以缩短总装车1的周转时间,提高总体加工效率。在本公开中,采用沿轨道3行驶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总装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还可以减少噪音,降低能耗。另外,基于轨道3的光滑结构,还能够防止工人的头发、衣服、围裙或者其它物件卡在轨道3,降低了安全隐患。
在本公开中,轨道3上可以同时设有多台总装车1。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当其中一台总装车1出现故障时,只需将其移出轨道3即可,因此不会影响其它总装车1的正常行驶,有效降低了停线的风险。
在本公开中,采用轨道3分别与升降装置2和旋转装置4相接,还可以简化该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的安装步骤,从而有效缩短该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安装周期。并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总装循环系统还可以包括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梁51和托架52,所述支撑梁51设置在基座上,所述轨道3通过所述托架52设置在所述支撑梁51上,这样能够给轨道3提供支撑力,即提高轨道3的刚度和直线度,从而使得总装车1能够平稳地在轨道3行驶。其中,该基座可以是地面,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板或者其它任意合适的物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为便于对总装车1上的物料进行操作,需要保持总装车1在轨道3上的位置。在本公开中,所述托架52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一限位机构6,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配置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一来,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限定总装车1相对于轨道3的位置,从而便于不同工位的人员对总装车1上的物料进行相应操作。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通过滑动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托架52上,由此可以灵活地调整第一限位机构6之间的间距,继而可以根据物料的规格和工艺需求灵活地调整总装车之间的间距,以便于工人进行相应的作业。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机构6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在本公开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可以包括第一安装座61、第一驱动器和第一限位件62;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托架52上,所述第一限位件62和所述第一驱动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所述第一限位件62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下抵紧所述总装车1的底部,以保持所述总装车1相对于所述托架52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保证总装车1在轨道3上位置的稳定性,以便于对物料进行准确地作业,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因总装车1偏移而影响作业准确性的问题,保证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在本公开中,第一驱动器为第一电磁驱动器222。此外,该驱动机构还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直线模组等任意合适的驱动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为提高第一限位件62在伸缩时移动方向的准确性,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件6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中。由此,可以通过限位孔限定第一限位件62的移动范围,并引导第一限位件62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抵紧总装车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件62可以是通过摩擦力来限定总装车1的位置。此外,还可以是在总装车1上设置与第一限位件62相配合的定位孔,这样,使得第一限位件62能够插入定位孔中,从而保持相对于轨道3的位置。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动结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结构包括T形槽和与所述T形槽相配合的T形螺杆,所述T形槽设置在所述托架52上,所述T形螺杆嵌设在所述T形槽中;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设有与所述T形螺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T形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并在其螺杆段设置螺母,以通过拧紧或者拧松来调整所述第一安装座61相对于所述托架52的位置。由此,能够实现第一安装座61位置的调整,即,实现相邻的第一限位机构6之间间距的调整,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同时,基于这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能够便于后期拆装和维护。
由于物料的结构复杂,需要将多个不同的零部件通过紧固件装配成完整的结构。在对物料进行加工时,会有紧固件(例如螺钉)因为人工操作不当或者自身松动而掉落。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顶层导轨的下方可以设有集料板53。这样,可以防止紧固件掉落在地或者掉落在下层的总装车1上,从而将不慎掉落的紧固件收集起来,实现工作环境的优化管理。
为便于对总装车1实现循环利用,所述轨道3配置为偶数层。这样,使得总装车1能够从起点行驶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由此实现周期性的循环行驶。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中,所述轨道3配置为两层,这样就能够实现总装车1在一个周期的循环行驶。对于其轨道3的层数,还可以是四层、六层等任意合适的数量,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公开中每层轨道3设置为双轨道3,这样,可以提高总装车1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为三轨道3或者四轨道3,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公开中,旋转装置4的数量是一。相应的,轨道3设置为与旋转装置4相接的两段。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4还可以配置为二、四、五等任意合适的数量,轨道3设置为相应的子轨道3,并且能够使衔接轨25、连接轨413和轨道3共同形成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回路。子轨道3的具体段数可以根据生产场地的形状和规格而定,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4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例如,可以实施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旋转装置4。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机体44和多组独立运动的旋转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40用于调整总装车1朝向的旋转机构40,并且多组旋转机构4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44上;相邻旋转机构40之间的间距与相邻导轨之间的间距相适应,以允许总装车1通过。由此实现对总装车1相对于轨道3的角度调整,即,使得所述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可对准所述轨道3的端部,这样总装车1可从连接轨413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连接轨413上。此处仅做简要说明,将在下文中对旋转装置4的结构予以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例如,可以实施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的升降装置2。该升降装置2包括基体20,所述基体20中设有用于承载总装车1的承载件21、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21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2和用于引导所述承载件2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23;所述承载件21通过所述导向组件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件21相连,以带动承载件21上下移动。由此实现对总装车1在竖直方向高度的调整,即,使得升降装置2的衔接轨25可分别与所述轨道3的端部对准,这样总装车1可从所述衔接轨25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衔接轨25上。此处仅做简要说明,将在下文中对升降装置2的结构予以更加详细的描述。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总装车1内置有可拆卸的电池;所述轨道3侧面还可以设有用于更换所述电池的电池交换充电站7,所述电池交换充电站7通过移动通道连通于所述轨道3,所述总装车1能够沿着所述移动通道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池交换充电站7。这样一来,就能够及时给总装车1更换新的电池,使其能够在轨道3上正常的行驶。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总装车1可以包括车体和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车体顶部,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对滚轮,且所述滚轮上设有与所述轨道3相配合的环形槽。环形槽的设置,可以限定滚轮在其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范围,从而使其平稳可靠地沿着轨道3快速移动。
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用于在总装车循环系统中调整总装车1的朝向。其中,图1至图15示出了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5所示,该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包括机体44和多组独立运动的旋转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40用于调整总装车1的朝向;多组旋转机构4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44上;所述旋转机构40包括用于承载总装车1的载物件41和用于驱动所述载物件4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载物件41包括用于承载总装车1的面板411和与所述面板411相连的连接轴412,所述连接轴41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绕竖直方向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转动带动面板411绕竖直方向转动,由此实现对总装车1朝向的调整。其中,旋转机构40设置为多组且独立运行的特点,可以同时实现对不同总装车1朝向的调整,提高总装车1整体的循环效率。
为保持总装车1在面板411上的位置,提高定位的可靠性,所述机体44上还可以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42,以保持所述总装车1相对于所述面板411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总装车1在面板411上产生晃动,从而使其能够准确地转动到相应位置。
在本公开中,第二限位机构4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2可以包括第二安装架421、第二驱动器222和第二限位件422;所述第二安装架421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机体44上,所述第二限位件422和所述第二驱动器22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21上,所述第二限位件422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器222的驱动下抵紧所述总装车1的底部。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总装车1在面板411上位置的可靠性,以便于将总装车1转动到相应的角度,使得总装车1能够快速平稳地在循环行驶回路上行驶,进而实现总装车的循环使用。在本公开中,第二驱动器222为第二电磁驱动器222。此外,该驱动机构还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直线模组等任意合适的驱动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为便于总装车1行驶到面板411上的相应位置,所述面板411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总装车1移动的连接轨413。这样一来,连接轨413还能够限定总装车1的移动范围,以提高总装车1在转向时的平稳性。
为了提高转向的准确性,如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连接轴412的外周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轴412位置的回转组件43。这样,可以限定连接轴412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提高连接轴412在转动过程的平稳性,进而准确的调整总装车1的朝向。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15所示,所述回转组件43可以配置为内圈与所述连接轴412相连的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机体44相连。由此,提高连接轴412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机体44上设置第一弧形槽,在连接轴412上设置第二弧形槽,两者相对设置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转动球,由此以限定连接轴412在转动过程中的偏移范围,从而提高转向的平稳性。
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升降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总装车循环系统的旋转装置,用于在总装车循环系统中提升或者降落总装车1。其中,图1至图15示出了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该升降装置包括基体20,所述基体20中设有用于承载总装车1的承载件21、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21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2和用于引导所述承载件2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23;所述承载件21通过所述导向组件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件21传动连接,以带动承载件21上下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23与承载件21可移动地相连,使得承载件21在第二驱动机构22的驱动下能够沿竖直方向平稳地移动,由此提高总装车1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置的平稳性,并将总装车1的位置准确地调整到所需高度。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组件23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11所示,所述导向组件23可以包括导向杆231和与所述导向杆231相配合的导向块232,所述导向杆231竖直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所述导向块232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1上。这样,使得承载件21能够沿着导向杆231上下移动。具体地,导向杆231上可以设有凹槽,导向块232配置为能够卡接在该凹槽中的凸台,由此使得凸台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并且能够限定凸台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从而提高承载件21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23还可以包括导杆和与所述导杆相配合的套筒,所述导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与所述承载件21相连。由此使得承载件21通过套筒能够沿着导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套筒还能够限定承载件2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从而提高了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
如图6至图11所示,在本公开中,所述导向组件23配置为四组,并且相对于所述承载件21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承载件21的两侧。这样,使得承载件21的四个角能够与导向组件23相连,从而提高总装车1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向组件23还可以配置为二组、五组、六组等任意合适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22可以配置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6至图11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可以包括主丝杆221和驱动器222,所述主丝杆221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所述承载件21上设有连接件223,所述承载件21上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丝杆穿设在所述螺纹孔中并与所述驱动器222的输出端相连,以带动所述承载件21上下移动。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可以提高对高度调整的精确度,从而将总装车1移动至相应位置。其中,驱动器222为伺服电机。这样一来,可以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灵活地调整升降速度,同时,还可以通过伺服电机的正转反转控制承载件21的升降,灵活性好。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驱动器222还可以配置为直线模组、液压缸、气缸,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为了总装车1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基体20上竖直设有与所述主丝杆221相匹配的辅助丝杆224,且所述主丝杆221与所述辅助丝杆传动连接,所述辅助丝杆224通过所述连接件223与所述承载件21相连。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承载件21在升降中的平稳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均匀地承受承载件21的重力,提高第二驱动机构22的使用寿命。
为便于总装车1行驶到承载件21上相应的位置,所述承载件21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总装车1移动的衔接轨25。由此以限定总装车1的移动范围,并且能够提高总装车1在转向时的平稳性。
为提高总装车1上在承载件21上位置的可靠性,如图10所示,所述基体20上还可以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三限位机构24,以保持所述总装车1相对于所述承载件21的位置,从而避免总装车1在承载件21上产生晃动,保持总装车1在承载件21上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三限位机构24可以包括第三安装架241、第三驱动器222和第三限位件242;所述第三安装架241的两端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所述第三限位件242和所述第三驱动器2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241上,所述第三限位件242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器222的驱动下抵紧所述总装车1的底部,以保持所述总装车1相对于所述基体20的位置。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总装车1在承载件21上位置的可靠性,从而将总装车1调整至合适高度,使得总装车1能够快速平稳地在循环行驶回路上行驶,进而实现总装车的循环使用。在本公开中,第三驱动器222为第三电磁驱动器222。此外,该驱动机构还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直线模组等任意合适的驱动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中,如图1至图15所示,总装车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提升或降落总装车1的升降装置2、用于引导总装车1移动的轨道3和用于调整总装车1朝向的旋转装置4;其中,所述轨道3设置为多层,相邻两轨道3的竖直间距大于所述总装车1的高度;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多组与各层轨道3一一对应的旋转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40用于承载总装车1并带动总装车1转动,并且,所述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可对准所述轨道3的端部,使总装车1可从连接轨413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连接轨413上;所述升降装置2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升降装置2的位置为起点,另一组升降位置的位置为终点,两组升降装置2的衔接轨25可分别与所述轨道3的端部对准,使总装车1可从所述衔接轨25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衔接轨25上,所述衔接轨25、所述连接轨413和所述轨道3共同形成所述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回路。
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总装车从顶层的轨道3行驶至顶层的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通过该旋转机构40转动所述总装车1,使上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3;
S2、驱动总装车1从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行驶到同层的相邻轨道3上;
S3、通过设置在终点的升降装置2带动其衔接轨25升降,使得使衔接轨25对准该相邻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相连的轨道3上驶入到衔接轨25上;
S4、驱动升降装置2带动总装车1下降,并使衔接轨25对准下层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衔接轨25行驶到下层轨道3上;
S5、驱动总装车1从下层轨道3行驶到同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通过该同层的旋转机构40转动所述总装车1,使下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3;
S6、驱动总装车1从该同层的相邻轨道3行驶到设置在起点位置的升降装置2上,通过该升降装置2带动总装车1上升,并使其衔接轨25对准顶层的轨道3,即,实现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
其中,当同层的轨道3段数大于二时,重复步骤S3-S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对总装车1上物料的装配或其它加工后,总装车1能够沿着该循环行驶回路行驶,完成总装车的循环利用,减少总装车1的空置率,并能缩短总装车1的周转时间,提高总体加工效率。并且采用轨道3运行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总装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还可以减少噪音、降低能耗。另外,基于轨道3的光滑结构,还能够防止工人的头发、衣服、围裙或者其它物件卡在轨道3,降低安全隐患。
由于对物料的作业主要是在顶层的轨道3上进行,下层主要用于总装车的复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轨道3上设有多台总装车1,下层轨道3上的总装车1行驶速度快于上层轨道3上的总装车1行驶速度。这样,有益于缩短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周期,提高总装车1的利用率。
其中,为了保持总装车1在循环行驶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参阅图1至图15所示,所述轨道3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一限位机构6,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配置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轨道3上。这样,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限定总装车1相对于轨道3的位置,从而便于不同工位的人员对总装车1上的物料进行相应操作。
此外,所述旋转装置4上可以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42,从而保证总装车1的位置,使得总装车1可以顺畅地从所述衔接轨25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衔接轨25上。
另外,所述升降装置2上还可以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三限位机构24,从而保证总装车1的位置,使总装车1可以顺畅地从连接轨413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连接轨413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衔接轨25、所述连接轨413和所述轨道3采用相同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得总装车1能够平稳顺畅地沿着循环行驶回路行驶。并且便于维护和安装,能够节约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提升或降落总装车(1)的升降装置(2)、用于引导总装车(1)移动的轨道(3)和用于调整总装车(1)朝向的旋转装置(4);其中,所述轨道(3)设置为多层,相邻两轨道(3)的竖直间距大于所述总装车(1)的高度;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多组与各层轨道(3)一一对应的旋转机构(40),所述旋转机构(40)用于承载总装车(1)并带动总装车(1)转动,并且,所述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可对准所述轨道(3)的端部,使总装车(1)可从连接轨(413)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连接轨(413)上;所述升降装置(2)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升降装置(2)的位置为起点,另一组升降位置的位置为终点,两组升降装置(2)的衔接轨(25)可分别与所述轨道(3)的端部对准,使总装车(1)可从所述衔接轨(25)上行驶到所述轨道(3)上或从所述轨道(3)上行驶到所述衔接轨(25)上,所述衔接轨(25)、所述连接轨(413)和所述轨道(3)共同形成所述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回路;
其中,所述轨道(3)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一限位机构(6),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配置为多个且沿所述轨道(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轨道(3)上;
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还包括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梁(51)和托架(52),所述支撑梁(51)设置在基座上,所述轨道(3)通过所述托架(52)设置在所述支撑梁(51)上;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通过滑动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托架(52)上,所述滑动结构包括T形槽和与所述T形槽相配合的T形螺杆,所述T形槽设置在所述托架(52)上,所述T形螺杆嵌设在所述T形槽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第一安装座(61),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设有与所述T形螺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T形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并在其螺杆段设置螺母;
所述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总装车从顶层的轨道(3)行驶至顶层的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通过该旋转机构(40)转动所述总装车(1),使上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3);
S2、驱动总装车(1)从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行驶到同层的相邻轨道(3)上;
S3、通过设置在终点的升降装置(2)带动其衔接轨(25)升降,使衔接轨(25)对准该相邻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相连的轨道(3)上驶入到衔接轨(25)上;
S4、驱动升降装置(2)带动总装车(1)下降,并使衔接轨(25)对准下层轨道(3),驱动总装车(1)从衔接轨(25)行驶到下层轨道(3)上;
S5、驱动总装车(1)从下层轨道(3)行驶到同层的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上,通过该同层的旋转机构(40)转动所述总装车(1),使下层旋转机构(40)的连接轨(413)对准同层的相邻轨道(3);
S6、驱动总装车(1)从该同层的相邻轨道(3)行驶到设置在起点位置的升降装置(2)上,通过该升降装置(2)带动总装车(1)上升,并使其衔接轨(25)对准顶层的轨道(3),即,实现总装车(1)的循环行驶;
其中,当同层的轨道(3)段数大于二时,重复步骤S3-S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轨道(3)上设有多台总装车(1),下层轨道(3)上的总装车(1)行驶速度快于上层轨道(3)上的总装车(1)行驶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4)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总装车(1)位置的第三限位机构(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配置为偶数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轨(25)、所述连接轨(413)和所述轨道(3)采用相同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基体(20),所述基体(20)中设有用于承载总装车(1)的承载件(21)、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21)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2)和用于引导所述承载件(2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23);所述承载件(21)通过所述导向组件(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体(20)上,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件(21)传动连接,以带动总装车(1)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车(1)内置有可拆卸的电池;所述轨道(3)侧面还设有用于更换所述电池的电池交换充电站(7),所述电池交换充电站(7)通过移动通道连通于所述轨道(3),所述总装车(1)能够沿着所述移动通道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池交换充电站(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车(1)包括车体和用于承载物料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车体顶部,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对滚轮,且所述滚轮上设有与所述轨道(3)相配合的沟槽。
CN201910889289.XA 2019-09-19 2019-09-19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577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9289.XA CN110577071B (zh) 2019-09-19 2019-09-19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9289.XA CN110577071B (zh) 2019-09-19 2019-09-19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7071A CN110577071A (zh) 2019-12-17
CN110577071B true CN110577071B (zh) 2020-12-01

Family

ID=6881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9289.XA Active CN110577071B (zh) 2019-09-19 2019-09-19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707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4617A (ja) * 2000-06-23 2002-01-09 Megumi Nakano 二段式駐車装置と、該装置の車両格納用コンテナ
CN2760043Y (zh) * 2004-12-27 2006-02-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高温隧道式退火装置
CN102019975A (zh) * 2010-08-17 2011-04-20 大福(中国)有限公司 台车式柔性输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010699A (zh) * 2012-12-28 2013-04-03 上海冀晟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工装板送取循环系统
CN203791967U (zh) * 2013-12-04 2014-08-27 安徽未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产品装配用的循环装配生产线
CN203958386U (zh) * 2014-06-19 2014-11-26 浙江省诸暨市三佳服饰有限公司 可牵引工件的滑板输送系统
CN104555318A (zh) * 2014-11-26 2015-04-2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超级电容供电车的循环运输系统
CN10472445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康鼎(上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循环输送产品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CN205471285U (zh) * 2016-03-07 2016-08-17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双层输送系统
CN206126145U (zh) * 2016-10-28 2017-04-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涂装总装滑橇转接线
CN207497545U (zh) * 2017-11-08 2018-06-15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循环输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16631A1 (de) * 2000-04-04 2001-10-11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Fördervorrichtung mit Packungsträger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4617A (ja) * 2000-06-23 2002-01-09 Megumi Nakano 二段式駐車装置と、該装置の車両格納用コンテナ
CN2760043Y (zh) * 2004-12-27 2006-02-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高温隧道式退火装置
CN102019975A (zh) * 2010-08-17 2011-04-20 大福(中国)有限公司 台车式柔性输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010699A (zh) * 2012-12-28 2013-04-03 上海冀晟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工装板送取循环系统
CN203791967U (zh) * 2013-12-04 2014-08-27 安徽未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产品装配用的循环装配生产线
CN10472445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康鼎(上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循环输送产品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CN203958386U (zh) * 2014-06-19 2014-11-26 浙江省诸暨市三佳服饰有限公司 可牵引工件的滑板输送系统
CN104555318A (zh) * 2014-11-26 2015-04-2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超级电容供电车的循环运输系统
CN205471285U (zh) * 2016-03-07 2016-08-17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双层输送系统
CN206126145U (zh) * 2016-10-28 2017-04-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涂装总装滑橇转接线
CN207497545U (zh) * 2017-11-08 2018-06-15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循环输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7071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534B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203064694U (zh) 一种焊装主线滚床输送机构
CN202499532U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107640718B (zh) 生产线及其转送系统
CN111231738A (zh) 载车平台及换电站
CN211219572U (zh) 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
CN114104643B (zh) 一种多车型胎膜柔性切换系统
CN110577071B (zh) 总装车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10654960U (zh) 用于总装车的升降装置及循环系统
CN210943593U (zh) 用于总装车的旋转装置及循环系统
CN112296582B (zh) 一种白车身焊装夹具多车型切换系统
CN110525905B (zh) 一种前车体旋转滑移台车输送系统
CN111703998A (zh) 一种具有精确停靠功能的提升机
CN216180522U (zh) 基于三轴调整的工业机器人桁架装置
CN210824110U (zh) 一种前车体旋转滑移台车输送系统
CN112081438B (zh) 具有伸缩式自动平层装置的垂直升降类机械停车设备用横移台车
CN110900141B (zh) 一种液压支架自动化拆装线
CN210437951U (zh) 一种模台转运装置
CN211687058U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203047415U (zh) 一种重型车辆多工位装配生产线
CN114178742A (zh) 罐箱装配总装台
CN207171748U (zh) 数控循环式磨床
CN110480348A (zh) 用于总装车的循环系统
CN110980184A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220392367U (zh) 一种接力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