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5987A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65987A CN110565987A CN201910743999.1A CN201910743999A CN110565987A CN 110565987 A CN110565987 A CN 110565987A CN 201910743999 A CN201910743999 A CN 201910743999A CN 110565987 A CN110565987 A CN 1105659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prefabricated
- floor slab
- floor
- ribb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16 shu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335 Galvaniz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397 galvaniz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90 mineral wo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40 grou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08 Crucible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02—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 E04B5/04—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with beams or slab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asbestos cemen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包括竖向筒体结构、水平楼板结构和构造连接节点,所述构造连接节点包括结构连接点和建筑构造节点,所述竖向筒体结构通过构造连接节点与水平楼板结构连接共同构成高层住宅建筑整体结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可以提高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品种丰富度,延长预制构件产品的产业链,提高预制高层住宅产业的生产效能;本发明能够减少建筑内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数量,并且为单元内功能房间的多种需求创造了条件,使得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在不破坏或改变结构构件的前提下灵活布置使用房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多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低、多层公共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高度较高的办公楼、酒店、住宅采用框架和剪力墙相结合结构。预制构件一般以单件的形式出现,包括预制外墙板、预制内墙板、叠合梁、叠合楼板、预制楼梯、预制空调板等。节点连接方式以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为主。缺点:装配率低下,预制构配件厂产能、产量存在矛盾,单纯依靠应用单个预制构件来提升装配率极大地限制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但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无法实现建筑工业化带来的施工效率与便利;此外构件所需数量和类型限制了预制构配件厂的生产效率,造成预制构配件厂产能、产量存在供大于求的矛盾;技术体系集成度低,难以提高设计、施工效率。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等同于传统现浇建造模式,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相脱节,无法实现在最初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就将结构考虑进去,缺乏完整的顶层规划,导致技术体系集成度低,难以提高设计、施工效率。尤其是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单元内部可变空间的需求。以目前的结构体系建造的高层住宅,一旦完成交付使用,其使用空间的形式就被固定下来,改造困难,难以灵活适应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住户针对不同时期对住宅使用功能的需求,存在人们日益变化的空间使用需求与固定住宅空间形式的矛盾。为了适应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亟待研究将简单构件向高度集成转化,提高建筑预制装配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效能提高,采用全新的预制装配式设计和施工建造高层住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可以将现浇剪力墙结构中的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以预制构件形式参与在高层住宅中,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与筒体结构组合,可减少户内剪力墙的布置,实现随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不同的需求自由调整户内空间;在进行平面、空间功能设计时,把空间组成的部件作为主要结构分体系,达到建筑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包括部分剪力墙的竖向筒体结构、水平楼板结构和构造连接节点,所述构造连接节点包括结构连接点和建筑构造节点,所述竖向筒体结构通过构造连接节点与水平楼板结构连接共同构成高层住宅建筑整体结构。
所述竖向筒体结构包括墙体系和竖向筒体,所述竖向筒体包括户内部分和户外部分,所述户内部分包括厨房模块、卫生间模块、储藏间和阳台模块,所述户外部分包括交通核、设备管井模块。
所述厨房模块和卫生间模块由四面墙和楼板围合成的五面体筒体结构。
所述阳台模块由剪力墙构成半包围井筒结构。
所述墙体系采用预制的剪力墙布置在户型外墙和分户墙位置,起到围护及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承重作用。
所述墙体系包括无洞口外墙、一个高窗台窗洞的外墙、一个矮窗台窗洞的外墙、两个窗洞外墙和一个门洞外墙。
所述交通核、设备管井模块包括疏散楼梯、电梯、设备管井、前室和公共走道等。
所述水平楼板结构包括自由空间楼板和非自由空间楼板,自由空间楼板包括模壳密肋楼板、普通现浇楼板和普通预制楼板,所述非自由空间楼板为预制或现浇楼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可以提高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品种丰富度,延长预制构件产品的产业链,平衡产能与市场供需要求,减少现场制作工作强度,提高预制高层住宅产业的生产效能;由于预制筒体模块和预制模壳密肋楼板模块的主体尺度适宜,集成度高,其制作、运输、安装与普通预制剪力墙板、楼板无异,从而极大提升建筑的装配率,减少预制构件间连接的现场工作量,增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强度,减少污染,调节企业产能、产量的适配,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采用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能够减少建筑内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数量,从而为单元内功能房间的多种需求创造了条件,使得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在不破坏(或改变)结构构件的前提下灵活布置使用房间。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不可回收的属性,该结构体系通过减少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来实现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体系框图;
图2-1剪力外墙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竖向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自由空间楼板结构体系示意图;
图3-2是非自由空间楼板结构体系示意图;
图4是模壳密肋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楼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2是模壳密肋楼板与普通现浇楼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3模壳密肋楼板与卫生间(厨房)楼板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4剪力墙与剪力墙的T型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5剪力墙与剪力墙的L型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6是剪力墙外墙与剪力墙筒体间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7是剪力墙与模壳密肋楼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8是剪力内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6是目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的剪力墙布置示意图;
图7-1是新婚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图7-2是一孩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图7-3是二孩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图7-4是老年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图8-1是普通疏散楼梯结构示意图;
图8-2是剪刀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壳密肋楼板,2、宽扁梁,3、模壳密肋的板筋(预甩筋),4、连接梁梁筋5、连接梁梁箍筋,6、建筑完成面标高,7、模壳密肋楼板梁箍筋,8、模壳密肋梁主筋,9、肋梁钢筋,10、普通预制楼板预留钢筋,11、模壳密肋楼板与筒体(墙板)连接配筋,12、楼板、筒体(墙板)连接预留钢筋及后浇钢筋混凝土,13、上层筒体(墙板)与下层筒体(墙板)配筋,14、卫生间(厨房)楼板配筋,15、卫生间(厨房、阳台)筒体(墙板)配筋,16、剪力墙内墙,17、剪力墙外墙,18、后浇柱内钢筋及钢筋混凝土暗柱,19、钢板预埋件,10厚钢板预埋件,20、挤塑聚苯板(B1级),21、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及配筋,22、10厚镀锌钢板,23、预制筒体配筋,24、后浇带处钢筋,25、后浇高标号混凝土,26、预制外钢筋钢筋混凝土墙板配筋,27、预制模壳密肋楼板、预制楼板与筒体(墙板)连接处配筋,28、下层与上层筒体(墙板)连接处配筋,29、墙板,30、镀锌钢板滴水,31、岩棉板保温(A级),32、下层与上层及楼板连接处配筋,33、普通楼板与筒体(墙板)连接及配筋。
a、模壳楼板应用区域,b、普通预制楼板,c、现浇楼板,d、筒体的预制楼板,e、休闲空间,f、休息空间,g、工作空间,h、厨房模块,i、卫生间模块,g、阳台模块,k、交通核、管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包括部分剪力墙的竖向筒体结构、水平楼板结构和构造连接节点,所述构造连接节点包括结构连接点和建筑构造节点,所述竖向筒体结构通过构造连接节点与水平楼板结构连接共同构成高层住宅建筑整体结构。所述竖向筒体结构包括墙体系和竖向筒体,所述竖向筒体包括户内部分和户外部分,所述户内部分包括厨房模块h、卫生间模块i和阳台模块g,所述户外部分包括交通核、设备管井模块k。所述厨房和卫生间模块由四面墙体和楼板围合成的五面体。所述阳台模块由剪力墙构成半包围井筒结构。所述墙体系采用预制的剪力墙布置在户型外墙和分户墙位置,起到围护及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承重作用。所述墙体系包括无洞口外墙、一个高窗台窗洞的外墙、一个矮窗台窗洞的外墙、两个窗洞外墙和一个门洞外墙。所述交通核、设备管井模块包括疏散楼梯、电梯、设备管井、前室和公共走道。所述水平结构包括自由空间楼板和非自由空间楼板,自由空间楼板包括模壳密肋楼板、普通现浇楼板和普通预制楼板,所述非自由空间楼板为预制和现浇楼板。所述构造连接节点包括结构连接点和建筑构造节点。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预制结构件以及竖向筒体结构、水平结构与构造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均采用公知常规技术进行施工,在此不需赘述。
实施例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包括竖向结构形式、水平结构形式和构造节点连接三部分。其中竖向结构形式包括剪力外墙部分与由厨、卫、阳台、交通核、管井等功能空间形成的井筒。水平结构形式主要指楼板结构体系,包括预制模壳密肋楼板、普通现浇楼板(梁)和普通预制楼板。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的,这两部分还需要连接节点的协助共同构成建筑整体结构,在实现结构安全、良好的抗震性的同时提高装配率、实现空间的适应性变化。
如附图2-1为应用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构建的墙体系情况。在进行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应用时,首先改变墙体系中剪力墙的布置位置,目前所选户型承重墙的布置情况可参见图6。根据选取户型的原有情况,去除户型内部原有剪力墙,保留外围剪力墙以及户型之间的剪力墙,保留外墙应有的门窗洞口位置。在进行墙体系拆分时,以少规格多组合为原则。
如附图2-2为竖向井筒平面布置情况。竖向结构形式中竖向井筒主要包括厨房模块h、卫生间模块i、阳台模块g以及交通核和各种管井模块k。由于各模块的结构支撑作用,在进行位置设计时,为满足抗震要求应该采用对称、分散、均衡的布置原则。
附图3-1为水平结构形式,在自由空间应用预制模壳密肋楼板1、普通现浇楼板、普通预制楼板b,非自由空间的楼板为各筒体整体预制的楼板。模壳密肋楼板应用在自由空间,肋距小、肋高低,在结构安全方面,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增强整体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在空间设计方面,能够实现室内大空间,有效提升室内空间利用率。由于模壳密肋楼板只有在较大的跨度上才能突显优势,因此在复杂的住宅平面中,要权衡利弊,合理选择楼板形式,在合适的空间里应用模壳密肋楼板,在面积较小区域或形状不规则区域使用普通现浇楼板(梁),使设计更经济合理。普通预制楼板应用在非结构阳台区域以及交通核中的交通区域,该区域空间形状较为规整,且不需要空间的可变性,因此,采用工厂预制的楼板能够满足结构与使用要求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环境污染,极大提高生产、建设效率。
附图3中模壳楼板应用区域a,模壳楼板一般为矩形,且长宽比适中;普通的预制楼板b,应用在户型单元间的交通部分;户内自由空间中的现浇楼板c,由于面积较小无法发挥模壳楼板的优势,采用普通现浇楼板,配合模壳密肋楼板的使用,发挥各自所长,使整体结构布置经济合理,实现空间的可变。
图3-2为非自由空间为各筒体模块的楼板,采用与竖向井筒整体预制的做法,根据卫生间、厨房、阳台以及交通核的尺寸进行工厂预制,做成筒体的预制楼板d,然后现场吊装。
交通核模块——疏散楼梯。楼梯间净宽由梯段净宽与梯段间梯井或隔墙决定,楼梯间进深由梯段数量、梯段宽和平台宽决定。
附图8-1为普通疏散楼梯,附图8-2为剪刀梯。在形成筒体结构时,本着简单划分、尽量使筒体整体化的原则,可以将交通盒分解成若干个筒。
构造节点连接的应用包括结构连接节点和建筑构造节点。其中结构连接节点主要体现在楼板之间、剪力墙之间,剪力墙与楼板之间。结构连接节点采用湿连接、干连接和混合连接。其中湿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预留钢筋绑扎和约束浆锚连接,其中套筒灌浆连接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约束浆锚连接采用螺旋箍筋浆锚搭接和波纹管浆锚搭接。干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混合连接采用榫卯式连接,包括焊接和预留钢筋绑扎后现场浇注,榫卯式连接方式结合了湿连接中的预留钢筋绑扎连接与干连接中的焊接连接。通过交错咬合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强结构间连接强度,实现强节点的目的。
详见图5-7,建筑构造节点主要用于保温、防火以及防水结构的连接。
保温、防火:采用普通保温材料(A级岩棉保温板31分隔和B1级挤塑聚苯板20围护)。
防水:由于预制装配式的外墙间是以现场浇注方式连接,板与板间不设空腔和滴水,以A级岩棉保温带31处设置两道镀锌钢板22为披水,从而保证结构支撑墙体、筒体和楼板间结构连接的完整性,保障安全。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应用时,首先改变墙体系中剪力墙的布置位置,目前所选户型承重墙的布置情况可参见图6。根据选取户型的原有情况,去除户型内部原有剪力墙,保留外围剪力墙以及户型之间的剪力墙,保留外墙应有的门窗洞口位置。在进行墙体系拆分时,以少规格多组合为原则,如图2-1为应用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构建的墙体系情况。
如图2-2为竖向井筒平面布置情况。竖向结构形式中竖向井筒主要包括厨房模块h、卫生间模块i、阳台模块g以及交通核和各种管井模块k。由于各模块的结构支撑作用,在进行位置设计时,为满足抗震要求应该采用对称、分散、均衡的布置原则。
1、楼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
详见图5-1,水平结构包括模壳密肋楼板、普通预制楼板与普通现浇楼板三种类型楼板。其中模壳密肋楼板之间通过现浇宽扁梁2连接节点,采用湿连接中的预留钢筋绑扎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其中模壳密肋楼板的板筋3甩出,用来与连接梁钢筋5绑扎后现浇,预留模壳密肋楼板的肋梁钢筋9将模壳密肋楼板梁箍筋7、模壳密肋梁主筋8与连接梁梁筋4和连接梁梁箍筋5绑扎后现浇。建筑完成面标高6,是指建筑装饰面层施工完毕后的建筑完成面的标高。
此外,在楼板与楼板连接类型中还包括模壳密肋楼板与其他楼板的连接。如图5-2所示为模壳密肋楼板与普通现浇楼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同样适用于模壳密肋楼板与普通预制楼板的连接。将模壳密肋楼板的板筋3 甩出,用来与连接梁钢筋绑扎,将普通现浇楼板或普通预制楼板预留钢筋 10甩出同样与连接梁钢筋绑扎,在连接处后浇混凝土对两部分进行连接。
其中卫生间空间为使设备安装便捷、方便排水以及实现干湿分离的目的需要对其楼板进行降板处理,连接节点相对特殊,其连接节点如图5-3 所示。该节点虽然属于湿连接方式,但能够体现榫卯式连接节点交错咬合等特点。该节点为模壳密肋楼板与上下剪力墙筒体以及与筒体整体预制的楼板之间的连接。将三部分分别预留钢筋,将模壳密肋楼板与筒体(墙板) 连接配筋11、上层筒体(墙板)与下层筒体(墙板)配筋13、卫生间(厨房、阳台)筒体(墙板)配筋15、卫生间(厨房)楼板配筋14可与筒体 (四周墙板)整体预制,在连接处采用湿连接方式,后浇楼板、筒体(墙板)连接预留钢筋及后浇钢筋混凝土12进行连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卫生间楼板需进行降板处理,卫生间建筑完成面与其他空间建筑完成面存在高差。
2、预制剪力墙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
预制剪力墙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属于混合连接,既包括湿连接中的预留钢筋绑扎又包括干连接中的焊接,通过应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连接原理,增大接触面积来实现强节点的作用,此外该连接方式不仅仅应用在墙与墙之间的连接,还包括剪力墙与筒体的连接。
如图5-4为剪力墙外墙17与剪力墙内墙16间T型连接节点示意图。其中剪力外墙之间进行连接时,首先采用干连接中的焊接方法,在靠近室外侧60mm处,预埋通长10mm厚钢板预埋件19,通过焊接进行锚固;在剪力外墙和剪力内墙连接时,预留40mm宽,预埋通长10mm厚钢板预埋件19,通过焊接进行锚固。然后采用湿连接将三部分预留的钢筋进行绑扎,最后在三者之间后浇混凝土形成后浇柱内钢筋及钢筋混凝土暗柱18进行连接,通过采用干、湿混合的新型榫卯式连接方法实现强节点的目的。
如图5-5为剪力墙外墙与剪力墙外墙之间L型连接节点示意图。同样能够体现干、湿混合的新型榫卯式连接方法特点。在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及配筋21后,首先采用干连接中的焊接,在靠近室外侧60mm处,预埋通长10mm厚钢板预埋件19,通过焊接进行锚固;在室内侧40mm处,预埋通长10mm厚钢板预埋件19,将10mm厚镀锌钢板22与预埋件构件通过焊接进行锚固。然后采用湿连接将两部分预留的钢筋进行绑扎,最后在两者之间后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其中在二者之间通过预留钢筋采用后浇混凝土形成后浇柱内钢筋及钢筋混凝土暗柱18进行连接,属于第二道保险。
如图5-6为剪力墙外墙17与剪力墙筒体间连接节点示意图。同样通过采用干、湿混合的新型榫卯式连接方法来实现强节点的目的。在预制筒体完成配筋23和预制外钢筋钢筋混凝土墙板完成配筋26后,首先在靠近室外侧60mm处,预埋通长10mm厚钢板预埋件19,通过焊接进行锚固;此外在二者之间通过预留钢筋采用后浇带处钢筋24及高标号钢筋混凝土25形成暗柱进行连接,形成第二道保险。
在建筑构造节点方面,剪力外墙自带挤塑聚苯板20保温层,采用B1 级防火材料,保温层厚度需要通过实际需求计算得出。
3、预制剪力墙与楼板之间的连接
如图5-7,对预制剪力墙与楼板间连接节点以及预制剪力墙外墙与模壳密肋楼板间连接节点以及预制剪力墙内墙与楼板间连接节点进行阐述。模壳密肋楼板与剪力墙或剪力墙筒体的连接时,将三部分分别预留钢筋,即上层筒体(墙板)与下层筒体(墙板)配筋13,预制模壳密肋楼板、预制楼板与筒体(墙板)连接处配筋27和下层与上层筒体(墙板)连接处配筋28,在连接处采用湿连接中的预留钢筋绑扎并后浇混凝土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岩棉板保温(A级)31和挤塑聚苯板(B1级)20要与墙板29钉牢,留出镀锌钢板滴水30。不同于一般的刚性连接,通过交错咬合来增大接触面积,彰显中国传统榫卯式结构原理。
如图5-8为剪力内墙与模壳密肋楼板和普通楼板的连接,同样将四部分分别预留钢筋,即模壳密肋楼板与筒体(墙板)连接配筋11,上层筒体 (墙板)与下层筒体(墙板)配筋13、下层与上层及楼板连接处配筋32,、普通楼板与筒体(墙板)连接及配筋33,在连接处采用湿连接中的后浇混凝土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预留钢筋等级型号、直径均需结构师计算确定,钢筋预留长度及绑扎均应按相关构造及抗震要求执行。以上构造节点的连接,无论采用湿式连接还是混合连接,均在连接节点处体现榫卯式原理,通过交错咬合扩大结合面积。其中,混合连接的接触部位采用焊接锚固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
实施例
通过市场调研,市场上一梯两户、两梯四户、一梯六户的住宅单元数量较多,因此选取某知名地产的主流单元户型,即一梯两户作为代表户型进行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组合形式的应用说明。
以一梯两户为例
1)竖向结构形式应用——墙体系,
详见附图2-1,墙体系中剪力墙布置情况;
2)竖向结构形式应用——竖向井筒,
详见附图2-2,竖向井筒布置情况。竖向井筒进行设计时,宜采用对称、分散、均衡的布置原则,以营造稳定的受力结构,配合墙体系实现户内无其余剪力墙的布置。
3)水平结构形式应用
详见附图3-1,自由空间楼板布置情况
详见附图3-2,非自由空间楼板布置情况
在自由空间应用模壳密肋楼板、普通现浇楼板、普通预制楼板,非自由空间的楼板为各筒体整体预制的楼板。
构造节点连接的应用
1)楼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
详见附图5-1,模壳密肋板连接大样图
详见附图5-2,模壳密肋楼板与其他楼板连接节点
详见附图5-3,模壳密肋楼板与卫生间筒体楼板降板处理节点连接
2)预制剪力墙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
剪力外墙与筒体节点连接
详见附图5-4,T字型剪力墙节点连接
详见附图5-5,L型剪力墙连接节点
3)预制剪力墙与楼板之间的连接
详见附图5-7,剪力外墙与楼板连接节点
详见附图5-8,剪力内墙与楼板连接节点
自由空间的可变性
详见附图7-1,新婚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详见附图7-2,一孩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详见附图7-3,二孩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详见附图7-4,老年时期自由空间示意。
本发明的特点
1)结构合理
在垂直纵向有预制剪力墙和筒体的支撑,在水平横向有模壳密肋楼板的参与,通过合理的节点设计进行连接,使得结构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抗震作用,确保结构安全。
2)有效提高装配率、集成度
通过固定公共区域交通核的位置以及户内厨房、卫生间、阳台功能空间的位置,将这四部分功能空间以体块的形式在工厂进行生产,提高集成度,实现在现场预制和吊装,从而极大的提高装配率,有效缓解预制构配件厂产能、产量之间的矛盾。
3)实现可变空间
通过公共区域和单元户内的筒体和剪力墙,以及模壳密肋楼板的配合,能够实现自由空间可变,实现我国百年住宅的目标。
应用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组合形式的高层住宅具备的特点是:户型平面形状规整、自由空间模块集中布置和非自由空间模块分散布置。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包括竖向筒体结构、水平楼板结构和构造连接节点,所述构造连接节点包括结构连接点和建筑构造节点,所述竖向筒体结构通过构造连接节点与水平楼板结构连接共同构成高层住宅建筑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竖向筒体结构包括墙体系和竖向筒体,所述竖向筒体包括户内部分和户外部分,所述户内部分包括厨房模块、卫生间模块、储藏间和阳台模块,所述户外部分包括交通核、设备管井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厨房模块和卫生间模块由四面墙和楼板围合成的五面体筒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阳台模块由剪力墙构成半包围井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墙体系采用预制的剪力墙布置在户型外墙和分户墙位置,起到围护及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承重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墙体系包括无洞口外墙、一个高窗台窗洞的外墙、一个矮窗台窗洞的外墙、两个窗洞外墙和一个门洞外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交通核、设备管井模块包括疏散楼梯、电梯、设备管井、前室和公共走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楼板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楼板结构包括自由空间楼板和非自由空间楼板,自由空间楼板包括模壳密肋楼板、普通现浇楼板和普通预制楼板,所述非自由空间楼板为预制或现浇楼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3999.1A CN110565987A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3999.1A CN110565987A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65987A true CN110565987A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75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43999.1A Pending CN110565987A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6598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59962A (zh) * | 2020-11-17 | 2021-02-12 | 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 | 快速可拆再建组装合成建筑单元制作方法 |
CN114462134A (zh) * | 2022-04-12 | 2022-05-10 | 深圳小库科技有限公司 | 装配式建筑拆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75618A (zh) * | 2022-06-27 | 2022-09-20 | 甘肃中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梯两户高层住宅的交通核 |
-
2019
- 2019-08-13 CN CN201910743999.1A patent/CN11056598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59962A (zh) * | 2020-11-17 | 2021-02-12 | 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 | 快速可拆再建组装合成建筑单元制作方法 |
CN114462134A (zh) * | 2022-04-12 | 2022-05-10 | 深圳小库科技有限公司 | 装配式建筑拆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75618A (zh) * | 2022-06-27 | 2022-09-20 | 甘肃中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梯两户高层住宅的交通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5987A (zh)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 |
WO2017076070A1 (zh) |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
US20080196349A1 (en) | Connected structural panels for buildings | |
CA2801287A1 (en) | Lift-slab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multi-story buildings using pre-manufactured structures | |
CA2213346A1 (en) |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anels and modules for multistory buildings and method for their use | |
CN103993679B (zh) | 低层装配式复合墙体房屋螺栓连接节点结构 | |
US6779314B1 (en) | Structure formed of foaming cement and lightweight steel, and a 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tructure system | |
CN105421818B (zh) | 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 | |
WO2007134518A1 (fr) | Système de structure de bâtiment en béton pour isolation autochauffante | |
CN102561513A (zh) | 一种单元舱式建筑体系 | |
WO2014094458A1 (zh) | 全组装整体灌注复合式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 |
CN21453106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房屋 | |
CN1888344B (zh) | 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承重墙 | |
CN104612249A (zh) | 一种多高层钢结构住宅集成系统 | |
CN111042430A (zh) | 一种四维榫卯结构砖及免拆浇筑型立柱 | |
CN105804232A (zh) | 一种空间模块建筑 | |
CN211229646U (zh)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 |
CN110670758B (zh) | 基于纤维增强覆面木基板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及施工方法 | |
CN111155681B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 |
RU2590231C1 (ru) |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ый блок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монтажа | |
CN206783059U (zh) | 一种框架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 | |
CN111155680A (zh) | 一种全螺栓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 |
CN110593397A (zh) | 一种多层装配式板式建筑 | |
RU2215103C1 (ru) | Многоэтажное здание | |
WO2001066866A1 (fr) | Plancher polyvalent et ses poutr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