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5893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45893A CN110445893A CN201810419586.3A CN201810419586A CN110445893A CN 110445893 A CN110445893 A CN 110445893A CN 201810419586 A CN201810419586 A CN 201810419586A CN 110445893 A CN110445893 A CN 1104458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face
- rotating member
- holding tank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柔性显示屏;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前端面和第一后端面,以及连接在第一前端面与第一后端面之间的第一周侧面,第二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前端面和第二后端面,柔性显示屏设置于第一前端面和第二前端面上,且柔性显示屏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对转动而折叠或展开,当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折叠时,第一后端面面向第二后端面,第一后端面设有容纳槽,容纳槽自第一壳体内部延伸至第一周侧面;转动件于容纳槽转动连接第一壳体,以使转动件转出或至少部分转入容纳槽,转动件的转动轴平行于第一前端面,转动件设有摄像头,当转动件转出容纳槽时,摄像头露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用户对手机大屏显示的需求越发迫切。然而,由于手机正面通常还需要排布如摄像头等器件,这些器件限制了显示屏的排布空间,导致手机的屏占比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柔性显示屏;
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前端面和第一后端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面与所述第一后端面之间的第一周侧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前端面和第二后端面,所述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前端面上,且所述柔性显示屏随着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转动而折叠或展开,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第一后端面面向所述第二后端面,所述第一后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自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于所述容纳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出或至少部分转入所述容纳槽,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前端面,所述转动件设有摄像头,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摄像头露出。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转动件转出容纳槽时,摄像头露出并正常工作,转动件转入容纳槽时,摄像头被遮挡,摄像头不占用柔性显示屏的空间,柔性显示屏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展开状态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状态的轴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展开状态的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状态的后视图。
图8和图9为图7的A-A截面示意图。
图10和图11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图14及图15为转动件转出容纳槽时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17为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1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转动件的示意图。
图19和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柔性显示屏10、壳体20及转动件30。具体的,柔性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Crystal Display,TFT-LCD),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进一步的,柔性显示屏10可以为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也可以为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包括相背设置的显示面与非显示面,显示面面向用户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面面向移动终端100的内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的显示区域面积占显示面的面积的不小于86%,换言之,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大于或等于86%,例如90%或95%。
请参阅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第一壳体2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前端面22a和第一后端面22b,第二壳体24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前端面24a和第二后端面24b,柔性显示屏10设置于第一前端面22a和第二前端面24a上,且柔性显示屏10随着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的相对转动而折叠或展开。具体的,第一壳体22可相对第二壳体24转动,根据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的相对转动状态,移动终端100至少具有展开与折叠两种形态:具体到图2,当移动终端100为展开状态时,第一壳体22的第一前端面22a与第二壳体24的第二前端面24a朝向同一方向,第一前端面22a与第二前端面24a平行,第一壳体22的第一后端面22b与第二壳体24的第二后端面24b朝向同一方向,第一后端面22b与第二后端面24b平行,与此同时,柔性显示屏10被展平,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面为一整块平面,柔性显示屏10整体朝向同一个方向显示,此时,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积最大,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视觉效果;具体到图4,当移动终端100为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层叠设置,第一壳体22的第一前端面22a与第二壳体24的第二前端面24a的朝向相反,且第一前端面22a的朝向与第二前端面24a的朝向相背离,第一前端面22a与第二前端面24a平行,第一壳体22的第一后端面22b与第二壳体24的第二后端面24b的朝向相反,且第一后端面22b的朝向与第二后端面24b的朝向相向,第一后端面22b与第二后端面24b平行,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后端面22b与第二后端面24b接触,与此同时,柔性显示屏10被折叠,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面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柔性显示屏10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显示,此时,移动终端100可以向多个方向显示,且移动终端100整体尺寸缩小,便于携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2的形状、尺寸与第二壳体24的形状、尺寸相同,也即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对称,便于折叠移动终端100。
请参阅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连接组件40,连接组件40连接于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之间,以使第一壳体22可相对第二壳体24转动,柔性显示屏10包括互连为一体的第一显示部分12、第二显示部分14及第三显示部分16,第一显示部分12设置于第一前端面22a上,第二显示部分14设置于第二前端面24a上,第三显示部分16位于第一显示部分12与第二显示部分14之间,第三显示部分16覆盖连接组件40。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转轴,以实现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的相对转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40具有自锁功能,换言之,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相对转动时,连接组件40可以使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固定在特定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部分12、第二显示部分14及第三显示部分16为一整块柔性显示屏10的不同部分。具体的,第一显示部分12设置于第一壳体22上,第一显示部分12的显示方向与第一前端面22a的显示方向相同,换言之,第一显示部分12的显示方向由第一壳体22的位置、角度决定;第二显示部分14设置于第二壳体24上,第二显示部分14的显示方向与第二前端面24a的显示方向相同,换言之,第二显示部分14的显示方向由第二壳体24的位置、角度决定;第三显示部分16覆盖连接组件40,本实施例中,第三显示部分16为柔性显示屏10需要发生弯折的部分。具体到图2,当移动终端100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部分12、第二显示部分14及第三显示部分16朝向同一方向,从而使第一显示部分12、第二显示部分14及第三显示部分16形成整块显示平面而向同一方向显示,此时,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积最大,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视觉效果;具体到图4,当移动终端100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部分12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朝向相反,第一显示部分12与第二显示部分14向相反的方向显示,第三显示部分16弯折并遮蔽连接组件40,第三显示部分16形成曲面显示结构,换言之,第一显示部分12、第二显示部分14及第三显示部分16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显示图像,此时,移动终端100可以向多个方向显示,且移动终端100整体尺寸缩小,便于携带。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后端面22b设有容纳槽52,具体的,容纳槽52内陷于第一后端面22b,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纳槽52位于第一壳体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容纳槽52位于第一壳体2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中,容纳槽52设置于第一壳体22上,容纳槽52连通第一壳体22的内部与外界,也即容纳槽52连通壳体20的内部与外界,结合图2和图8,第一壳体22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前端面22a与第一后端面22b之间的第一周侧面22c,容纳槽52自第一壳体22内部延伸至第一周侧面22c。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所示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图9所示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0于容纳槽52转动连接第一壳体22,转动件30可以转出或至少部分转入容纳槽52。结合图2、图11及图13,转动件30设有摄像头60,摄像头60包括第一摄像头62,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一摄像头62被遮挡,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第一摄像头62露出,且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第一后端面22b的朝向相同。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0通过转动轴300转动连接第一壳体22,转动轴300的设置方向平行于第一前端面22a,进一步的,转动轴300平行于第一壳体22的宽度方向,从而使转动件30转动时,转动件30在第一壳体22的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移,并使转动件30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第一摄像头62露出并正常工作,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一摄像头62被遮挡,第一摄像头62不占用柔性显示屏10的空间,柔性显示屏10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具体到图8,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转动件30部分位于容纳槽52内,部分位于容纳槽52外,以减小容纳槽52的深度,避免容纳槽52深度需求过大而提高第一壳体22的厚度尺寸。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后端面24b设有避让槽54,当第一壳体22相对第二壳体24折叠时,容纳槽52正对避让槽54,容纳槽52与避让槽54形成容纳空间。具体的,避让槽54凹陷于第二后端面24b上,一种实施方式中,避让槽54位于第二壳体2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避让槽54位于第二壳体2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中,避让槽54设置于第二壳体24上,避让槽54连通第二壳体24的内部与外界,也即避让槽54连通壳体20的内部与外界,结合图2和图8,第二壳体24还包括连接在第二前端面24a与第二后端面24b之间的第二周侧面24c,避让槽54自第二壳体24内部延伸至第二周侧面24c。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壳体22相对第二壳体24折叠,且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转动件30至少部分收容于避让槽54,具体的,转动件30部分收容于容纳槽52,部分收容于避让槽54,换言之,转动件30收容于容纳槽52与避让槽54形成容纳空间。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周侧面22c与第二周侧面24c均为弧面,当转动件30收容于容纳槽52与避让槽54形成容纳空间时,转动件30部分暴露于容纳槽52与避让槽54形成容纳空间外。避让槽54用于避让转动件30,避免转动件30转动时与第二壳体24干涉,同时也可以较小容纳槽52的深度。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容纳槽5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52a和第二内壁52b,转动轴300转动连接于第一内壁52a与第二内壁52b之间,且转动件30的转动轴300垂直于第一内壁52a和第二内壁52b,避让槽5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54a和第四内壁54b,避让槽54正对容纳槽52,且第一内壁52a与第二内壁52b的距离等于第三内壁54a与第四内壁54b的距离。换言之,容纳槽52的宽度尺寸与避让槽54的宽度尺寸相同,一方面便于加工壳体20,另一方面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效果。
请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30a和第二侧面30b,及连接于第一侧面30a和第二侧面30b之间的第三侧面30c、第四侧面30d及弧面30e,第三侧面30c、第四侧面30d及弧面30e依次首尾相连。具体的,转动件30的截面形状为扇形,弧面30e为圆滑面,弧面30e上各点与转动轴300的距离相同,因此转动件30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接触第一壳体22而与发生干涉,且可以最大化转动件30的尺寸,以使转动件30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设置功能器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第三侧面30c的朝向相反,弧面30e设有开口以露出第一摄像头62,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四侧面30d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同,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第三侧面30c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同,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反。
结合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为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为面向用户的方向,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后,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柔性显示屏10的朝向相反,第一摄像头62的作用相当于后置摄像头。
结合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为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包括第一显示部分12的显示方向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显示方向。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后,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反,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朝向相同,具体到图14,若第一显示部分12面对用户,则第一摄像头62的作用相当于后置摄像头,具体到图15,若第二显示部分14面对用户,则第一摄像头62的作用相当于前置摄像头。
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方法,第一摄像头62可以作为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一摄像头62的使用方式多样,对应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多样化;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一摄像头62收容于容纳槽52内,不占用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面积,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
请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0还设有第二摄像头64,第二摄像头64的入光面与第三侧面30c的朝向相同,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第二摄像头64露出,第二摄像头64的入光面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同。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第二摄像头64露出并正常工作,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二摄像头64不占用柔性显示屏10的空间,柔性显示屏10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二摄像头64也可以正常工作,此时第二摄像头64的入光面方向指向移动终端100的顶端方向。
结合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为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为面向用户的方向,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后,第二摄像头64的入光面与柔性显示屏10的朝向相同,第二摄像头64的作用相当于前置摄像头。
结合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为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包括第一显示部分12的显示方向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显示方向。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后,第二摄像头64的入光面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同,第二摄像头64的入光面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朝向相反,具体到图14,若第一显示部分12面对用户,则第二摄像头64的作用相当于前置摄像头,具体到图15,若第二显示部分14面对用户,则第二摄像头64的作用相当于后置摄像头。
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方法,第二摄像头64可以作为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二摄像头64的使用方式多样,对应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多样化;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二摄像头64收容于容纳槽52内,不占用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面积,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
请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0还设有受话器66,受话器66的出声口与第三侧面30c的朝向相同,当转动件30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时,受话器66露出,受话器66的出声口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同。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受话器66露出并正常工作,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受话器66不占用柔性显示屏10的空间,柔性显示屏10的屏占比高,提高了用户体验。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受话器66也可以正常工作,此时受话器66的出声口方向指向移动终端100的顶端方向。
结合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为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为面向用户的方向,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后,受话器66的出声口与柔性显示屏10的朝向相同。
结合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为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方向包括第一显示部分12的显示方向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显示方向。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后,受话器66的出声口与第一显示部分12的朝向相同,受话器66的出声口与第二显示部分14的朝向相反。
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方法,受话器66出声口的朝向不同,受话器66的使用方式多样,对应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100的功能多样化;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受话器66收容于容纳槽52内,不占用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面积,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
请参阅图8和图16,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三侧面30c形成第一壳体22的一部分。具体的,当转动件30转入容纳槽52时,第一侧面30a、第二侧面30b、第四侧面30d及弧面30e均朝向容纳槽52内部,第三侧面30c朝向容纳槽52外,第三侧面30c形成第一壳体22的外观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16,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侧面30c设有凹坑68,凹坑68形成扣手位,以便于用户手动转动转动件30。具体的,用户手指扣住扣手位并向容纳槽52外拉动转动件30,转动件30以转动轴300为转动中心而转动并转出容纳槽52。凹坑68便于用户手动控制转动件30转动,使用方便。一种实施方式中,受话器66的出声口形成扣手位,避免在转动件30上设置其他结构,简化转动件30的结构。
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2内设有第一磁体72,第二壳体24内设有第二磁体74,第一磁体72正对第二磁体74,且第一磁体72与第二磁体74的磁极相反,当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层叠时,第一磁体72和第二磁体74相互吸引,以固定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的相对位置。具体的,第一磁体7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对应的,第二磁体74的数量也为多个,第一磁体72与第二磁体74一一对应,当第一后端面22b与第二后端面24b接触时,第一磁体72与第二磁体74相互吸引,从而固定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4的相对位置,也即保持移动终端100为折叠状态。
请参阅图18,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件30包括基座部32和主体部34,基座部32转动连接第一壳体22,主体部34转动连接基座部32,主体部34的转动轴线垂直转动件30的转动轴300,第一摄像头62设置于主体部34,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主体部34用于相对基座部32转动,以改变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的方向。具体的,基座部32用于支撑主体部34,基座部32相对第一壳体22转动时,主体部34随基座部32转出容纳槽52或转入容纳槽52。当转动件30转出容纳槽52时,主体部34完全转出容纳槽52外,手动或自动转动主体部34,可以改变第一摄像头62的朝向,例如当移动终端100为展开状态时,转动主体部34,可以使第一摄像头62的入光面与柔性显示屏10的朝向相同,从而使第一摄像头62用作前置摄像头。
请参阅图19和图20,本申请实施二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转动件30自动转动而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具体的,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收容于第一壳体22内,驱动组件连接转动件30并驱动转动件30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
请参阅图19,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2及齿轮传动组84,驱动电机82固定于第一壳体22上,齿轮传动组84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84a和第二齿轮84b,第一齿轮84a固定连接驱动电机82的转动轴300,第二齿轮84b固定连接转动件30,驱动电机82用于驱动第一齿轮84a与第二齿轮84b相对转动,以使转动件30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
请参阅图20,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2及皮带轮传动组86,驱动电机82固定于第一壳体22上,皮带轮传动组86包括第一皮带轮86a、第二皮带轮86b及同步带86c,第一皮带轮86a固定连接驱动电机82的转动轴300,第二皮带轮86b固定连接转动件30,同步带86c套设并张紧于第一皮带轮86a及第二皮带轮86b上,驱动电机82用于驱动第一皮带轮86a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86b对转动,以使转动件30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
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转动件30自动转动的方式可以结合移动终端100的应用软件,转动件30在不同应用场景转出或转入容纳槽52,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移动终端100的智能化。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屏;
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前端面和第一后端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面与所述第一后端面之间的第一周侧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前端面和第二后端面,所述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前端面上,且所述柔性显示屏随着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转动而折叠或展开,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第一后端面面向所述第二后端面,所述第一后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自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于所述容纳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出或至少部分转入所述容纳槽,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前端面,所述转动件设有摄像头,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摄像头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端面还设有避让槽,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且所述转动件转入所述容纳槽时,所述避让槽正对所述容纳槽,所述转动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前端面与所述第二后端面之间的第二周侧面,所述避让槽自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周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且所述转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所述避让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内壁与所述第四内壁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及弧面,所述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及所述弧面依次首尾相连,当所述转动件转入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前端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一前端面的朝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所述弧面设有开口以露出所述第一摄像头,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一摄像头露出,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后端面的朝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入光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第二摄像头露出,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前端面的朝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设有受话器,所述受话器的出声口与所述第三侧面的朝向相同,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受话器露出,所述受话器的出声口与所述第一前端面的朝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形成扣手位,以便于用户手动转动所述转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的出声口形成所述扣手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出或转入所述容纳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齿轮传动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转动,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出或转入所述容纳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皮带轮传动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皮带轮传动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及同步带,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同步带套设并张紧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及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对转动,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出或转入所述容纳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基座部和主体部,所述基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基座部,所述主体部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当所述转动件转出所述容纳槽时,所述主体部用于相对所述基座部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入光面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正对所述第二磁体,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相反,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引,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互连为一体的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及第三显示部分,所述第一显示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端面上,所述第二显示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前端面上,所述第三显示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分与所述第二显示部分之间,所述第三显示部分覆盖所述连接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19586.3A CN110445893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19586.3A CN110445893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5893A true CN110445893A (zh) | 2019-11-12 |
CN110445893B CN110445893B (zh) | 2021-08-17 |
Family
ID=68427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1958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45893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4589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9632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3d终端 |
CN113055508A (zh) * | 2019-12-27 | 2021-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终端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8653A (en) * | 1997-06-03 | 2000-09-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amera mounting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an electronic camera on a portable computer |
CN106790826A (zh) * | 2017-01-24 | 2017-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7528940A (zh) * | 2017-08-08 | 2017-12-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207691864U (zh) * | 2017-08-08 | 2018-08-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5-04 CN CN201810419586.3A patent/CN1104458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8653A (en) * | 1997-06-03 | 2000-09-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amera mounting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an electronic camera on a portable computer |
CN106790826A (zh) * | 2017-01-24 | 2017-05-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7528940A (zh) * | 2017-08-08 | 2017-12-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CN207691864U (zh) * | 2017-08-08 | 2018-08-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9632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3d终端 |
CN113055508A (zh) * | 2019-12-27 | 2021-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终端设备 |
WO2021129207A1 (zh) * | 2019-12-27 | 2021-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终端设备 |
CN113055508B (zh) * | 2019-12-27 | 2022-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式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5893B (zh)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28323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2866451B (zh) | 电子设备及驱动机构 | |
CN208174751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5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1179762A (zh) | 一种折叠显示装置 | |
CN208128321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4U (zh) | 移动终端 | |
US20220394118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445890A (zh) | 可折叠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 |
KR100584436B1 (ko) | 폴더형 휴대폰의 카메라 렌즈 장착장치 | |
CN208128322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3A (zh) | 移动终端 | |
KR100593544B1 (ko) | 자동 개폐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 |
CN110445897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4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1859058A (zh) | 可携式投影装置 | |
CN208158665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5A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8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902A (zh) | 移动终端 | |
CN209964140U (zh) | 移动终端 | |
CN210807348U (zh) | 摄像头安装模组、摄像头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 |
JP2005198314A (ja) | 回転式表示装置が具備された携帯用無線端末機 | |
CN110138905A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901A (zh) | 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