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4345A - 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94345A CN110394345A CN201810374470.2A CN201810374470A CN110394345A CN 110394345 A CN110394345 A CN 110394345A CN 201810374470 A CN201810374470 A CN 201810374470A CN 110394345 A CN110394345 A CN 1103943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exhaust system
- drawing type
- getter device
- bl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434 inspir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1417527 Pempher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88417 Ammodytes american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a central suction system, e.g. for collecting exhaust gases in worksho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工艺点产生的废气,包括吹气装置和吸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的出风口和所述吸气装置的进风口相对,所述生产工艺点位于所述吹气装置的出风口和所述吸气装置的进风口之间,所述吹气装置用于产生轴线指向所述吸气装置的旋转气流,所述吸气装置用于通过负压收集所述旋转气流。该排风系统结构简单,废气收集效率高,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废气收集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废气排放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愈来愈重视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但对于制造业来说,厂房内诸多工序仍旧会产生废气,危害着操作人员的健康,而现有厂房内排气设备,或者排气效果不佳,或是结构过于复杂。
公开号为CN10266093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道路清扫车,其结构是在现有道路清扫车添加一套气幕旋风式排风罩,旋风除尘器入口与龙卷风吸尘罩及位于吸尘罩内的吸风管的上端相通;旋风除尘器下端与一次集尘箱相通;在所述龙卷风吸尘罩的四角设有与汇风室相通的四条送风管,每根送风管上设有喷嘴,在汇风室的正压送风作用下,四根送风管送出的风由喷嘴沿四角切圆的逆时针方向喷出,在所述的龙卷风吸尘罩内形成旋转气流,在吸气管的吸入气流作用下旋转气流形成一种向心负压的旋转气流。
然而这种形式的道路清扫车并不适用于厂房内生产环境,其采用的吸气罩学术上属于气幕旋风式排风罩,控制距离不够长;特别是对于要求操作空间很大的区域;另外,其加旋装置所用的吹风管结构复杂,导致操作受到限制;再者,这种清扫车所使用的旋风除尘器仅对较大颗粒的粉尘有效,对其他废气处理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厂房内生产工艺点产生的废气的方案主要有局部吸气罩和无旋转吹吸式排风罩两种。采用局部吸气罩,由于单纯的局部吸气罩受限于“点汇”流体运动特性,所以控制距离短,只能在很短距离、很小的空间内对废气进行控制;采用无旋转的吹吸式排风罩,由于其吹气装置吹出的无旋转气流会对废气造成冲击,使废气朝周围逸散,不能对废气形成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该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结构简单,废气收集效率高,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废气收集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工艺点产生的废气,包括吹气装置和吸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的出风口和所述吸气装置的进风口相对,所述生产工艺点位于所述吹气装置的出风口和所述吸气装置的进风口之间,所述吹气装置用于产生轴线指向所述吸气装置的旋转气流,所述吸气装置用于通过负压收集所述旋转气流。
可选地,所述生产工艺点、所述吹气装置的出风口、所述吸气装置的进风口均位于所述旋转气流的轴线上。
可选地,所述吸气装置的吸气量大于所述吹气装置的吹气量。
可选地,所述吸气装置的吸气量与所述吹气装置的吹气量之比为1:0.6-1:0.9。
可选地,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出风管和进风管,所述出风管形成为圆筒状,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切向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风管连接在所述出风管的靠近其封闭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出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进风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进风管包括圆形管段、过渡管段和长方形管段,所述过渡管段的一端呈圆形,另一端呈长方形;所述圆形管段的一端形成所述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过渡管段的圆形端相连;所述长方形管段的一端与所述过渡管段的长方形端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开口;所述圆形管段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长方形管段的截面积。
可选地,从所述圆形端到所述长方形端,所述过渡管段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吹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管道与厂房外界连通。
可选地,所述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风机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吸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通过管道与厂房外界连通。
可选地,所述吸气装置为喇叭状吸气罩。
通过配合使用具有加旋功能的吹气装置和具有负压收集功能的吸气装置,使得能够在吹气装置和吸气装置之间形成包裹废气的“人造龙卷风”,利用“人造龙卷风”的富集效应,使得废气向中心聚集,并最终进入吸气装置中进行集中处理。该排风系统结构简单、废气收集效率高。
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无旋转的吹吸式排风罩,由于本公开中的吹气装置吹出的是能够包裹住废气的旋转气流,并且该旋转气流的中心部位气压较低,使得废气能够向旋转气流的中心聚集,从而避免出现吹出气流冲击废气导致废气向四周扩散的情况,保证了废气收集的效果。
再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纯采用局部吸气罩的方式,本公开通过吹气装置和吸气装置的配合,能够有效减小气体流速的衰减,从而能够在较远的位置控制较大范围内的废气,采用本公开的排风系统有利于降低风量需求,管道、废气处理设施等装置的规模也可以相应降低,从而整个排风系统的成本得以降低。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流场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中吹气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中旋转气流及废气的受力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吹气装置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废气 2 第一风机
3 吹气装置 31 出风管
311 开口 32 进风管
321 圆形管段 322 过渡管段
323 长方形管段 4 旋转气流
5 吸气装置 6 第二风机
7 废气处理装置 301 第一管段
302 第二管段 303 导流片
100 旋转气流的轴线 P 生产工艺点
F1 吹气推力 F2 流场压力
F3 负压吸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以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以用于处理例如厂房内生产工艺点P产生的废气1,该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吹气装置3和吸气装置5,吹气装置3的出风口和吸气装置5的进风口相对,生成工艺点P位于吹气装置3的出风口和吸气装置5的进风口之间,吹气装置3用于产生轴线指向吸气装置5的旋转气流4,吸气装置5用于通过负压收集旋转气流4。
在本公开提供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中,通过配合使用具有加旋功能的吹气装置3和具有负压收集功能的吸气装置5,使得能够在吹气装置3和吸气装置5之间形成包裹废气1的“人造龙卷风”,利用“人造龙卷风”的富集效应,使得废气1向中心聚集,并最终进入吸气装置5中进行集中处理。该排风系统结构简单、废气收集效率高。
下面结合图2和图4,具体分析废气1的受力情况:气体流出吹气装置3后,形成轴线指向吸气装置5并朝着吸气装置5的方向运动的旋转气流4,该旋转气流4形成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压力指向中心的流场,生产工艺点P产生的废气1在此流场中受到吹气装置3产生的吹气推力F1、吸气装置5产生的负压吸力F3以及流场压力F2的共同作用,向中心富集,并随着旋转气流4一起进入到吸气装置5中。
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无旋转的吹吸式排风罩,由于本公开中的吹气装置3吹出的是能够包裹住废气1的旋转气流,并且该旋转气流的中心部位气压较低,使得废气1能够向旋转气流的中心聚集,从而避免出现吹出气流冲击废气1而导致废气1向四周扩散的情况,保证了废气收集的效果。
再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纯采用局部吸气罩的方式,本公开通过吹气装置3和吸气装置5的配合,能够有效减小气体流速的衰减,从而能够在较远的位置控制较大范围内的废气,采用本公开的排风系统有利于降低风量需求,管道、废气处理设施等装置的规模也可以相应降低,从而整个排风系统的成本得以降低。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将吹气装置3的出风口、生产工艺点P和吸气装置5的进风口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即,生产工艺点P位于旋转气流4的轴线100上,以保证在收集过程中废气1能够被旋转气流4包裹。
另外,为了避免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过大,以致出现旋转气流4及废气1逸出吸气装置5的情况。在本公开中,可采用控制风量的方法,使得吸气装置5的吸气量大于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
进一步地,吸气装置5的吸气量与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之比可在1:0.6-1:0.9之间。以使得在避免旋转气流4及废气1逸出吸气装置5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废气收集效率。
在本公开中,吹气装置3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只要其能实现对气流的加旋,使得从吹气装置3吹出的气流为旋转气流即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吹气装置3可包括出风管31和进风管32,出风管31形成为圆筒状,出风管3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形成出风口;进风管32的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出风管31的侧壁切向连接。
这样,切向进入出风管31内的气流受风管内壁的束缚,将沿风管内壁作旋转运动,同时受压作向下运动,最终形成轴向朝着吸气装置5移动的旋转气流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风管32连接在出风管31的靠近该出风管31的封闭端的位置,以使得出风管31内的气压更高,从而使吹出的旋转气流4具有更快的流速。
其中,出风管31与进风管32既可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制造。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管31与进风管32单独制造然后装配到一起,具体地,如图3所示,出风管3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311,进风管32的一端插入开口311。
其中,进风管3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的方式中,如图3所示,进风管32包括圆形管段321、过渡管段322和长方形管段323,过渡管段322的一端呈圆形,另一端呈长方形;圆形管段321的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过渡管段322的圆形端相连;长方形管段323的一端与过渡管段322的长方形端相连,另一端插入开口311;圆形管段321的截面积大于长方形管段323的截面积,也就是说,过渡管段322采用收敛形管道,以保证能对气流起到加速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圆形端到长方形端,过渡管段322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以保证对气流具有较好地加速效果。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吹气装置3可形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第一管段301和与第二管段302,第一管段301的一端与管道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管段302相连,第二管段302的远离第一管段301的一端形成有出风口,第二管段302内设置有与其中轴线呈一定安装角度的多个导流片303,以在气流通过多个导流片303时引导气流做旋转运动,从而形成旋转气流。
在本公开中,如图1所示,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2,吹气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风机2,第一风机2通过管道与厂房外界连通,以提供动力将厂房外部的洁净空气抽取并传送至吹气装置3。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还可包括第二风机6和废气处理装置7,吸气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二风机6,第二风机6通过管道连接于废气处理装置7,以提供动力将包裹着废气1的旋转气流吸入吸气装置5中并传送至废气处理装置7进行集中处理,废气处理装置7通过管道与厂房外界连通以将处理后的气流传送至厂房外部循环使用。
其中,第一风机2和第二风机6可采用不同额定功率大小的风机,以达到控制风量的目的,使得吸气装置5的吸气量与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在管道上设置阀以调节吸气装置5的吸气量和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
另外,由于废气1中通常带有金属碎屑、粉尘等,使得其在管道中传送时容易产生静电,可能导致吸气管道堵塞、起火等安全事故,所以在本公开中,吸气装置5、第二风机6、废气处理装置7和厂房之间的管道以及配套设施优选采用金属材质,以及时导出静电。
另外,在本公开中,管道与管道以及管道与各个装置的连接处可采用类似橡胶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以降低该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漏气的风险。
在本公开中,根据厂房空间大小、生产工位点P的位置,综合考虑该排风系统的操作便利性、成本等因素,可灵活布置吹气装置3和吸气装置5的位置,以求在保证废气收集效率的同时,增加该排风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和降低整个排风系统的成本。
在本公开中,吸气装置5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吸气装置5可形成为喇叭状吸气罩。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2)
1.一种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工艺点(P)产生的废气(1),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气装置(3)和吸气装置(5),所述吹气装置(3)的出风口和所述吸气装置(5)的进风口相对,所述生产工艺点(P)位于所述吹气装置(3)的出风口和所述吸气装置(5)的进风口之间,所述吹气装置(3)用于产生轴线指向所述吸气装置(5)的旋转气流(4),所述吸气装置(5)用于通过负压收集所述旋转气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点(P)、所述吹气装置(3)的出风口、所述吸气装置(5)的进风口均位于所述旋转气流(4)的轴线(1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5)的吸气量大于所述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5)的吸气量与所述吹气装置(3)的吹气量之比为1:0.6-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3)包括出风管(31)和进风管(32),所述出风管(31)形成为圆筒状,所述出风管(3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管(32)的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31)的侧壁切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32)连接在所述出风管(31)的靠近其封闭端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3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311),所述进风管(32)的一端插入所述开口(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32)包括圆形管段(321)、过渡管段(322)和长方形管段(323),所述过渡管段(322)的一端呈圆形,另一端呈长方形;所述圆形管段(321)的一端形成所述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过渡管段(322)的圆形端相连;所述长方形管段(323)的一端与所述过渡管段(322)的长方形端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开口(311);所述圆形管段(32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长方形管段(323)的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圆形端到所述长方形端,所述过渡管段(322)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2),所述吹气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风机(2),所述第一风机(2)通过管道与厂房外界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风机(6)和废气处理装置(7),所述吸气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风机(6),所述第二风机(6)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7),所述废气处理装置(7)通过管道与厂房外界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5)为喇叭状吸气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74470.2A CN110394345A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74470.2A CN110394345A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94345A true CN110394345A (zh) | 2019-11-01 |
Family
ID=6832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74470.2A Pending CN110394345A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94345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61842A (en) * | 1986-05-09 | 1987-11-14 | Nippon Air Curtain Kk | Artificial tornado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
JP2002031355A (ja) * | 2000-07-21 | 2002-01-31 | Osamu Yamamoto | 油煙飛散防止装置 |
CN1355877A (zh) * | 1999-07-01 | 2002-06-26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旋流式吸排风装置 |
JP2008256292A (ja) * | 2007-04-06 | 2008-10-23 | Nishiki:Kk | 焼成調理装置 |
EP2322866A1 (de) * | 2009-11-11 | 2011-05-18 | TROX GmbH | Drallauslass zur Belüftung von Räumen |
CN102660931A (zh) * | 2012-05-30 | 2012-09-12 | 彭湃 | 一种适合各种路面和作业场地的道路吸扫车 |
CN203470444U (zh) * | 2013-08-15 | 2014-03-12 | 宁波净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定向捕集罩 |
CN204052338U (zh) * | 2014-07-07 | 2014-12-31 | 厦门达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产线排风装置 |
-
2018
- 2018-04-24 CN CN201810374470.2A patent/CN11039434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61842A (en) * | 1986-05-09 | 1987-11-14 | Nippon Air Curtain Kk | Artificial tornado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
CN1355877A (zh) * | 1999-07-01 | 2002-06-26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旋流式吸排风装置 |
JP2002031355A (ja) * | 2000-07-21 | 2002-01-31 | Osamu Yamamoto | 油煙飛散防止装置 |
JP2008256292A (ja) * | 2007-04-06 | 2008-10-23 | Nishiki:Kk | 焼成調理装置 |
EP2322866A1 (de) * | 2009-11-11 | 2011-05-18 | TROX GmbH | Drallauslass zur Belüftung von Räumen |
CN102660931A (zh) * | 2012-05-30 | 2012-09-12 | 彭湃 | 一种适合各种路面和作业场地的道路吸扫车 |
CN203470444U (zh) * | 2013-08-15 | 2014-03-12 | 宁波净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定向捕集罩 |
CN204052338U (zh) * | 2014-07-07 | 2014-12-31 | 厦门达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产线排风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蒋林君等: "《通风空调施工图识读入门》", 31 October 2012 * |
陆亚俊等: "《暖通空调》", 30 November 2007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0200A (zh) | 一种除尘风机出风口降噪消音装置 | |
CN206731762U (zh) | 一种旋转射流屏蔽抽吸式排风罩 | |
CN105180238B (zh) | 一种旋幕式的龙卷风吸油烟机 | |
CN203848360U (zh) |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吸油烟机风机结构 | |
CN203685712U (zh) | 空气放大器 | |
CN110394345A (zh) | 旋风吹吸式排风系统 | |
CN105020757A (zh) |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吸油烟机风机结构 | |
CN109847956A (zh) | 一种适用于制药车间物料过滤离心机污染物控制的环形气幕相结合的排风系统 | |
CN105498498A (zh) | 一种气旋托盘脱硫除尘吸收塔 | |
CN105251751B (zh) | 矿粉尘排放与收集装置及方法 | |
CN107900028A (zh) | 一种缝隙清洁装置 | |
CN107824553A (zh) | 一种用于设备缝隙的清洗装置 | |
CN105509380B (zh) | 分液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4422972B2 (ja) | サイクロン装置 | |
CN204817341U (zh) | 用于清理有害粉尘的高压气流手 | |
CN108525443A (zh) | 一种文丘里洗消装置 | |
US20170291136A1 (en) | Filtering device for dust and other pollutants | |
CN207786147U (zh) | 一种废气分散式吸收装置 | |
CN107376521A (zh) | 一种粮食烘干塔的除尘装置 | |
CN111396335A (zh) | 针对隧道内管道焊接的气体排污系统 | |
CN206103558U (zh) | 一种螺旋式液气分离装置 | |
CN203975248U (zh) | 一种具有除尘作用的包装装置 | |
CN206152503U (zh) | 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 | |
CN206046288U (zh) | 一种管道式火星预分离器 | |
CN206138927U (zh) | 一种锅炉除尘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