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9495A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59495A CN110359495A CN201910566205.9A CN201910566205A CN110359495A CN 110359495 A CN110359495 A CN 110359495A CN 201910566205 A CN201910566205 A CN 201910566205A CN 110359495 A CN110359495 A CN 1103594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pouring
- structural
- reinforcement cage
- pipe gall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40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施工方法,该构造沿所述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布设,所述结构缝构造设于综合管廊的现浇结构部分内,所述现浇结构部分以结构缝为界划分形成先浇段和后浇段;所述结构缝构造包括:形成于所述先浇段和所述后浇段对接连接处的结构缝;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下层钢筋笼和上层钢筋笼,靠近所述结构缝设置;以及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纵向钢筋,部分纵向钢筋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沿综合管廊纵向间隔设置结构强度较低的结构缝,在受到应力作用时可在结构缝处发生开裂,避免了无序开裂带来的修补困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是我国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规定,每隔30米综合管廊需设置结构变形缝。
变形缝的设置解决了明挖地下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收缩问题,却增加了综合管廊防水的难度。变形缝均是在综合管廊结构上留设的可形变的缝隙,缝隙处通常填塞有柔性材料,在发生地下结构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收缩时,产生的应力作用于变形缝而使得变形缝发生较大的形变,通常较大的形变会破坏变形缝的防水结构,而变形缝一旦发生渗水,不但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恶化了管廊环境、影响了结构设施的使用,并给后期的管理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综合管廊设置的变形缝发生较大形变后易发生渗水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所述结构缝构造沿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布设,所述结构缝构造设于综合管廊的现浇结构部分内;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现浇结构部分依据结构缝划分为先浇段和后浇段,并依据先浇段的设置位置支设模板以围合形成先浇段的浇筑空间;
于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靠近所述结构缝的位置放入下层钢筋笼;
提供止水带,将所述止水带部分固设于所述下层钢筋笼,另外部分从对应的模板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
于所述下层钢筋笼的上方放置上层钢筋笼;
于所述模板上开孔形成贯穿孔;
将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的部分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
向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先浇段,养护后拆除所述模板;以及
依据后浇段的设置位置支设模板以围合形成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向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段,所述后浇段与所述先浇段对接连接处形成所述结构缝,且所述后浇段锚固所述止水带的另外部分和从所述贯穿孔处穿出的纵向钢筋。
在综合管廊施工时,本发明利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的对接缝形成结构缝,结构缝处设有连接先浇段和后浇段的纵向钢筋,由于纵向钢筋仅设置有部分,从而降低了结构缝的结构强度,在整个综合管廊上,沿其纵向间隔设置结构强度较低的结构缝,从而使得综合管廊在因温度应力和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时,其能够在设置的结构缝处发生开裂,避免了无序开裂带来的修补困难。在结构缝处埋设有止水带,利用止水带提高结构缝的防水效果,且由于结构缝的强度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变形缝,其开裂程度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漏水情形的发生。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向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于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靠近所述结构缝的位置放入另一下层钢筋笼,将所述另一下层钢筋笼置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下方;
于所述另一下层钢筋笼的上方放置另一上层钢筋笼,将另一上层钢筋笼置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上方。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的部分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的步骤包括:
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2/3的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向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提供注浆导管,将所述注浆导管斜向置于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
将所述注浆导管的底部抵靠于位于结构缝处的模板上,将所述注浆导管的顶部从先浇段位于综合管廊内部的表面处伸出而形成注浆口;
将所述注浆导管与所述上层钢筋笼固定连接。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现浇结构部分施工之前,还包括:
于综合管廊的坑底上对应结构缝的位置处向下开挖土方形成一条形槽;
于所述条形槽内放置垫层钢筋笼;
施工底板垫层,并在所述条形槽内形成加固结构;
于所述底板垫层上铺设改性防水沥青油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沿所述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布设,所述结构缝构造设于综合管廊的现浇结构部分内,所述现浇结构部分以结构缝为界划分形成先浇段和后浇段;所述结构缝构造包括:
形成于所述先浇段和所述后浇段对接连接处的结构缝;
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
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下层钢筋笼和上层钢筋笼,所述下层钢筋笼和所述上层钢筋笼靠近所述结构缝设置并位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下方和上方;以及
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纵向钢筋,部分纵向钢筋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的另一下层钢筋笼和另一上层钢筋笼,所述另一下层钢筋笼和所述另一上层钢筋笼靠近所述结构缝设置并位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下方和上方。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先浇段内2/3的纵向钢筋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注浆导管,所述注浆导管呈倾斜状设置,底部位于所述结构缝处,顶部从所述先浇段位于综合管廊内部的表面处伸出而形成注浆口,且所述注浆导管与所述上层钢筋笼固定连接。
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设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底板垫层一体形成的加固结构和铺设于所述底板垫层之上改性防水沥青油毡,所述加固结构对应结构缝的位置设置,且所述加固结构内锚固有垫层钢筋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处综合管廊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位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中纵向钢筋与结构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因温度应力和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无序开裂,解决因设置变形缝而带来的管廊渗漏水等问题。本发明通过沿综合管廊纵向设置若干个刚度较小的薄弱环节,利用设定纵向钢筋穿过的数量来降低刚度,当因温差、混凝土干缩或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应力变化时,结构缝所在截面可先行开裂,释放混凝土体内的能量和避免混凝土结构随意出现裂缝,减少裂缝对综合管廊的危害。且结构缝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可降低其开裂或变形的程度,从而避免对止水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从而可避免漏水情形的发生。在结构缝处预设有注浆导管,后期结构缝开裂后可通过注浆导管进行快速修补,施工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处综合管廊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位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20沿综合管廊10的纵向间隔布设,结构缝构造20设于综合管廊10的现浇结构部分18内,现浇结构部分18以结构缝21为界划分形成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
本发明的综合管廊10可以为现浇管廊,还可以为预制管廊,预制管廊利用现浇连接段连接。在现浇管廊中,现浇结构部分18即为综合管廊结构。在预制管廊中,现浇结构部分18为现浇连接段。
本发明的结构缝构造20包括结构缝21、止水带24、上层钢筋笼23、下层钢筋笼22以及纵向钢筋16的部分;其中结构缝21形成于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对接连接处,先浇段181浇筑后靠近待施工的后浇段182的端面作为后浇段182的端部模板,浇筑后浇段182时,后浇段182的混凝土与先浇段181的端面相接,从而先后浇筑的两个混凝土的相接处形成结构缝21。也即本发明的结构缝21并非真正的缝隙,而是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相接的接缝。
本发明的止水带24一部分埋设在先浇段181内,止水带24的另一部分从先浇段181伸出而埋设于后浇段182内,止水带24垂直于结构缝21设置,利用止水带24阻挡了沿着结构缝21的设置方向连通综合管廊10内外的透水路径,起到止水防渗漏的作用。
本发明的下层钢筋笼22和上层钢筋笼23埋设于先浇段181内,下层钢筋笼22和上层钢筋笼23靠近结构缝21设置并位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下方和上方,通过设置在结构缝21侧部的上层钢筋笼23和下层钢筋笼22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且上层钢筋笼23和下层钢筋笼22设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上方和下方,对止水带24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上层钢筋笼23和下层钢筋笼22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抑制结构缝21的开裂程度,进而避免了对止水带24的损坏,保护了止水带24的防水效果。
纵向钢筋16沿着综合管廊10的设置方向设置,在先浇段181内间隔布设有纵向钢筋16,先浇段181内的纵向钢筋16有一部分从先浇段181伸出而埋设在后浇段182内。利用一定数量的纵向钢筋16拉结连接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为结构缝构造20提供一定的刚度及强度,但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缝21处的刚度及强度低于综合管廊10的其余部分的结构刚度及强度,从而在综合管廊10受到因温差、混凝土干缩或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的应力变化时,结构缝21作为薄弱节点可先行开裂变形,从而释放了综合管廊结构受到的应力,避免了综合管廊结构其余部分发生随意裂缝,使得综合管廊的裂缝位置可控,且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的结构缝21能够减小开裂的程度,进而保证止水效果,避免发生漏水现象。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结构缝构造20还包括埋设于后浇段182内的另一下层钢筋笼22'和另一上层钢筋笼23',另一下层钢筋笼22'和另一上层钢筋笼23'靠近结构缝21设置并位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下方和上方。同样地,设于后浇段182内的另一下层钢筋笼22'和另一上层钢筋笼23'用于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且另一下层钢筋笼22'和另一上层钢筋笼23'设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上方和下方,对止水带24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下层钢筋笼22'和另一上层钢筋笼23'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抑制结构缝21的开裂程度,进而避免了对止水带24的损坏,保护了止水带24的防水效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先浇段181内2/3的纵向钢筋16从先浇段181伸出而埋设于后浇段182内。将纵向钢筋16总数量的2/3穿过结构缝21,也即该2/3的纵向钢筋16部分埋在先浇段181内,部分埋在后浇段182内,另外1/3的纵向钢筋16在结构缝21处断开。利用穿过结构缝21的2/3的纵向钢筋16降低结构缝构造20的刚度及强度,使其在综合管廊10受到应力时可先行开裂或变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结构缝构造20还包括埋设于先浇段181内的注浆导管27,注浆导管27呈倾斜状设置,底部位于结构缝21处,顶部从先浇段181位于综合管廊10内部的表面处伸出而形成注浆口271,且注浆导管27与上层钢筋笼2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注浆导管27在结构缝21处发生开裂时,进行及时的修补,进一步解决漏水的问题。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结构缝构造20还包括与设于综合管廊10底板11处的底板垫层17一体形成的加固结构25和铺设于底板垫层17之上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加固结构25对应结构缝21的位置设置,且加固结构25内锚固有垫层钢筋笼25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综合管廊10包括底板11、侧墙12和顶板13,在底板11、侧墙12和顶板13内均设置有横向钢筋15和纵向钢筋16,横向钢筋15垂直于综合管廊10的走向设置,纵向钢筋16沿着综合管廊10的走向设置。侧墙12设于底板11的两侧,顶板13盖设在侧墙12的顶部,在综合管廊10的内部还设有隔墙14,通过隔墙14将综合管廊10内部空间进行划分以形成多仓室。
综合管廊10的基坑挖好后,先在底部施工底板垫层17,而后在底板垫层17之上施工底板11。对于预制管廊来说,也是先施工底板垫层17,再吊装固定预制管廊节段。如图2所示,在施工底板垫层17时,对应结构缝21的位置处的坑底向下挖土以形成一条形槽,而后在条形槽内放置垫层钢筋笼251,该垫层钢筋笼251的宽度大于下层钢筋笼22,22'两个相远离的外侧之间的距离。而后浇筑底板垫层,在条形槽内形成了加固结构25,利用加固结构25起到加强作用,避免底板发生小半径挠度及剪切破坏。在加固结构25之上铺设有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该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的宽度与垫层钢筋笼251的宽度相一致。利用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起到底板防水的作用,避免底板漏水。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缝构造20沿综合管廊10纵向间隔布设,结构缝构造20设于综合管廊10的现浇结构部分18内;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现浇结构部分18依据结构缝21划分为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并依据先浇段181的设置位置支设模板以围合形成先浇段的浇筑空间;
于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靠近结构缝21的位置放入下层钢筋笼22;
提供止水带24,将止水带24部分固设于下层钢筋笼22,另外部分从对应的模板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182的设置位置处;
于下层钢筋笼22的上方放置上层钢筋笼23;
于模板上开孔形成贯穿孔;
将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的部分纵向钢筋16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182的设置位置处;
向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先浇段181,养护后拆除模板;以及
依据后浇段的设置位置支设模板以围合形成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向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段182,后浇段182与先浇段181对接连接处形成结构缝21,且后浇段182锚固止水带24的另外部分和从贯穿孔处穿出的纵向钢筋16。
本发明的综合管廊10可以为现浇管廊,还可以为预制管廊,预制管廊利用现浇连接段连接。在现浇管廊中,现浇结构部分18即为综合管廊结构。在预制管廊中,现浇结构部分18为现浇连接段。
本发明的结构缝21并非真正的缝隙,而是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相接的接缝。
本发明利用止水带24阻挡了沿着结构缝21的设置方向连通综合管廊10内外的透水路径,起到止水防渗漏的作用。
通过设置在结构缝21侧部的上层钢筋笼23和下层钢筋笼22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且上层钢筋笼23和下层钢筋笼22设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上方和下方,对止水带24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上层钢筋笼23和下层钢筋笼22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抑制结构缝21的开裂程度,进而避免了对止水带24的损坏,保护了止水带24的防水效果。
利用一定数量的纵向钢筋16拉结连接先浇段181和后浇段182,为结构缝构造20提供一定的刚度及强度,但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缝21处的刚度及强度低于综合管廊10的其余部分的结构刚度及强度,从而在综合管廊10受到因温差、混凝土干缩或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的应力变化时,结构缝21作为薄弱节点可先行开裂变形,从而释放了综合管廊结构受到的应力,避免了综合管廊结构其余部分发生随意裂缝,使得综合管廊的裂缝位置可控,且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的结构缝21能够减小开裂的程度,进而保证止水效果,避免发生漏水现象。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向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于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靠近结构缝21的位置放入另一下层钢筋笼22',将另一下层钢筋笼22'置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下方;
于另一下层钢筋笼22'的上方放置另一上层钢筋笼23',将另一上层钢筋笼23'置于止水带24对应部分的上方。
同样地,另一下层钢筋笼22'和另一上层钢筋笼23'提高结构缝构造2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抑制结构缝21的开裂程度,进而避免了对止水带24的损坏,保护了止水带24的防水效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示,将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的部分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的步骤包括:
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2/3的纵向钢筋16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182的设置位置处。
先浇段内的另外1/3的纵向钢筋16在结构缝21处断开。利用穿过结构缝21的2/3的纵向钢筋16降低结构缝构造20的刚度及强度,使其在综合管廊10受到应力时可先行开裂或变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向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提供注浆导管27,将注浆导管27斜向置于先浇段181的浇筑空间内;
将注浆导管27的底部抵靠于位于结构缝21处的模板上,将注浆导管27的顶部从先浇段181位于综合管廊10内部的表面处伸出而形成注浆口271;
将注浆导管27与上层钢筋笼23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注浆导管27在结构缝21处发生开裂时,进行及时的修补,进一步解决漏水的问题。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综合管廊底板处的现浇结构部分施工之前,还包括:
于综合管廊10的坑底上对应结构缝21的位置处向下开挖土方形成一条形槽;
于条形槽内放置垫层钢筋笼251;
施工底板垫层17,并在条形槽内形成加固结构25;
于底板垫层17上铺设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
利用加固结构25起到加强作用,避免底板发生小半径挠度及剪切破坏。在加固结构25之上铺设有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该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的宽度与垫层钢筋笼251的宽度相一致。利用改性防水沥青油毡26起到底板防水的作用,避免底板漏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所述结构缝构造沿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布设,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缝构造设于综合管廊的现浇结构部分内;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现浇结构部分依据结构缝划分为先浇段和后浇段,并依据先浇段的设置位置支设模板以围合形成先浇段的浇筑空间;
于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靠近所述结构缝的位置放入下层钢筋笼;
提供止水带,将所述止水带部分固设于所述下层钢筋笼,另外部分从对应的模板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
于所述下层钢筋笼的上方放置上层钢筋笼;
于所述模板上开孔形成贯穿孔;
将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的部分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
向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先浇段,养护后拆除所述模板;以及
依据后浇段的设置位置支设模板以围合形成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向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段,所述后浇段与所述先浇段对接连接处形成所述结构缝,且所述后浇段锚固所述止水带的另外部分和从所述贯穿孔处穿出的纵向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于后浇段的浇筑空间内靠近所述结构缝的位置放入另一下层钢筋笼,将所述另一下层钢筋笼置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下方;
于所述另一下层钢筋笼的上方放置另一上层钢筋笼,将另一上层钢筋笼置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的部分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的步骤包括:
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2/3的纵向钢筋从对应的贯穿孔处穿出而置于后浇段的设置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提供注浆导管,将所述注浆导管斜向置于先浇段的浇筑空间内;
将所述注浆导管的底部抵靠于位于结构缝处的模板上,将所述注浆导管的顶部从先浇段位于综合管廊内部的表面处伸出而形成注浆口;
将所述注浆导管与所述上层钢筋笼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现浇结构部分施工之前,还包括:
于综合管廊的坑底上对应结构缝的位置处向下开挖土方形成一条形槽;
于所述条形槽内放置垫层钢筋笼;
施工底板垫层,并在所述条形槽内形成加固结构;
于所述底板垫层上铺设改性防水沥青油毡。
6.一种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沿所述综合管廊纵向间隔布设,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缝构造设于综合管廊的现浇结构部分内,所述现浇结构部分以结构缝为界划分形成先浇段和后浇段;所述结构缝构造包括:
形成于所述先浇段和所述后浇段对接连接处的结构缝;
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
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下层钢筋笼和上层钢筋笼,所述下层钢筋笼和所述上层钢筋笼靠近所述结构缝设置并位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下方和上方;以及
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纵向钢筋,部分纵向钢筋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的另一下层钢筋笼和另一上层钢筋笼,所述另一下层钢筋笼和所述另一上层钢筋笼靠近所述结构缝设置并位于所述止水带对应部分的下方和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浇段内2/3的纵向钢筋从所述先浇段伸出而埋设于所述后浇段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设于所述先浇段内的注浆导管,所述注浆导管呈倾斜状设置,底部位于所述结构缝处,顶部从所述先浇段位于综合管廊内部的表面处伸出而形成注浆口,且所述注浆导管与所述上层钢筋笼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设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底板垫层一体形成的加固结构和铺设于所述底板垫层之上改性防水沥青油毡,所述加固结构对应结构缝的位置设置,且所述加固结构内锚固有垫层钢筋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6205.9A CN110359495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6205.9A CN110359495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59495A true CN110359495A (zh) | 2019-10-22 |
CN110359495B CN110359495B (zh) | 2025-01-24 |
Family
ID=6821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66205.9A Active CN110359495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5949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9354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通用施工缝防水制作方法 |
CN113863518A (zh) * | 2021-10-26 | 2021-12-31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生化池引发缝施工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122103A (ko) * | 2013-04-09 | 2014-10-17 | 장영미 | 부분 프리캐스팅 구조의 현장 타설 암거 구조물을 성형하기 위한 현장 조립 성형 장치 |
CN106930331A (zh) * | 2017-04-19 | 2017-07-07 | 中建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地下管廊伸缩缝的防水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560588A (zh) * | 2018-06-20 | 2018-09-2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643227A (zh) * | 2018-05-07 | 2018-10-12 | 长安大学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穿地裂缝处变形缝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
CN207987983U (zh) * | 2017-12-31 | 2018-10-19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的防水结构 |
CN210562325U (zh) * | 2019-06-27 | 2020-05-1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 |
-
2019
- 2019-06-27 CN CN201910566205.9A patent/CN1103594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122103A (ko) * | 2013-04-09 | 2014-10-17 | 장영미 | 부분 프리캐스팅 구조의 현장 타설 암거 구조물을 성형하기 위한 현장 조립 성형 장치 |
CN106930331A (zh) * | 2017-04-19 | 2017-07-07 | 中建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地下管廊伸缩缝的防水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207987983U (zh) * | 2017-12-31 | 2018-10-19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的防水结构 |
CN108643227A (zh) * | 2018-05-07 | 2018-10-12 | 长安大学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穿地裂缝处变形缝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
CN108560588A (zh) * | 2018-06-20 | 2018-09-2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CN210562325U (zh) * | 2019-06-27 | 2020-05-1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9354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通用施工缝防水制作方法 |
CN113863518A (zh) * | 2021-10-26 | 2021-12-31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生化池引发缝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59495B (zh) | 2025-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44503U (zh) | 一种高陡地形桥隧相接段明洞接长结构 | |
CN106284412A (zh) | 一种预制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 |
CN108915726A (zh) | 使用ecc混凝土后浇带的无缝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0701633B1 (ko) | 투아치 터널의 중앙부를 지지하는 하중분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아치 터널의 시공방법 | |
CN112012762B (zh) | 一种双层二次衬砌的多连拱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207261017U (zh) | 隧道形式预应力管幕系统 | |
CN110359495A (zh)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099946A (zh) | 一种新型顶管段间检修井 | |
CN109236322A (zh) | 一种防止软岩巷道底鼓的人工底板及其构筑和维修方法 | |
CN110644538A (zh) | 地下室侧墙超前后浇带外围保护结构 | |
CN210562325U (zh) |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 | |
CN212223971U (zh) | 后浇带侧固内撑钢板组合模板 | |
CN210152316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装配式加固装置 | |
CN112012761A (zh) | 一种抗扰动的双连拱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3186977B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 | |
CN113294171B (zh) | 波形钢板与uhpc组合的装配式隧道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175669U (zh) | 一种抗扰动的双连拱隧道结构 | |
CN212223970U (zh) | 预制盖板后浇带止水临时封闭结构 | |
CN210975900U (zh) | 地下室侧墙超前后浇带外围保护结构 | |
CN209603196U (zh) | 基础底板后浇带结构 | |
CN209687499U (zh) | 一次性浇筑混凝土仰拱 | |
CN103741724B (zh) | 一种预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接头 | |
CN106939586A (zh) | 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结构 | |
CN206189967U (zh) | 一种内外均包钢板阶梯状预制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 |
CN106088759B (zh) | 一种内外均包钢板阶梯状预制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