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2871A -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2871A
CN110312871A CN201780076980.5A CN201780076980A CN110312871A CN 110312871 A CN110312871 A CN 110312871A CN 201780076980 A CN201780076980 A CN 201780076980A CN 110312871 A CN110312871 A CN 110312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inlet hole
flow path
compresso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6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2871B (zh
Inventor
森山贵司
村上泰城
山元宽
新宫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12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2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4Measures to avoid lubricant contaminating the pumped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3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both members are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5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using a lubrican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压缩机具备容器,所述容器在底部具有积存油的储油部,容器以旋转轴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或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在容器内配置有电动机构部、旋转轴、压缩机构部及将压缩机构部固定于容器的框架,在容器上连接有使制冷剂流入框架与电动机构部之间的空间中的吸入配管。在框架上形成有使流入到空间内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构部的吸入孔,吸入配管的与容器的连接口和吸入孔中的每一个位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与旋转轴相同的高度位置以上。另外,在从连接口朝向重力方向下侧后通过储油部的上部而到达吸入孔的第一流路内形成有肋。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压缩机及包含该压缩机作为构成要素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压缩机中,润滑压缩机的滑动部并向容器底部的储油部返回的中途的油有时会被卷入从吸入配管吸入容器内的吸入制冷剂中,卷入了油的状态的制冷剂在压缩室中被压缩并向压缩机外部排出。当如此持续排出油时,积存于储油部的油持续减少,有时向滑动部供给的油枯竭而成为润滑不足。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从吸入配管流入容器内的制冷剂与分隔板碰撞而使油从制冷剂分离,并使分离的油返回储油部,从而抑制储油部的油的减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79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是竖立设置容器的所谓立式压缩机,在压缩机的设置空间的高度较低等情况下,有时使用卧式压缩机代替立式压缩机。在立式压缩机中,在容器的底部形成有储油部,在卧式压缩机中,在圆筒状的侧面部形成有储油部。因此,积存于储油部的油容易与电机的转子接触,容易由于电机的转子的旋转而使储油部的油向容器内飞散。另外,由于从吸入配管到达吸入孔的制冷剂气体流,储油部的油面激烈地紊乱而也容易使油向容器内飞散。这样,当油向容器内飞散时,油容易与制冷剂气体流一起被吸入压缩室内,结果,油向压缩机的外部排出而油排出量变多。
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考虑了使油从经由吸入配管流入容器内的制冷剂分离这一点,但没有研究由从储油部飞散的油卷入制冷剂导致的油排出量的增加,而谋求其对策。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横向倾斜地设置压缩机的情况下的油排出量的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容器,所述容器在底部具有积存油的储油部;电动机构部,所述电动机构部被支承在容器的内部;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接受电动机构部的旋转驱动力;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设置在容器的内部,并利用旋转轴的旋转压缩制冷剂;框架,所述框架配置在电动机构部与压缩机构部之间,并将压缩机构部固定于容器;及吸入配管,所述吸入配管以连通到框架与电动机构部之间的空间的方式与容器连接,并使制冷剂流入空间内,在框架上形成有使流入到空间内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构部的吸入孔,在以旋转轴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或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容器的状态下,吸入配管的与容器的连接口和吸入孔中的每一个位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与旋转轴相同的高度位置以上,在从连接口朝向重力方向下侧后通过储油部的上部而到达吸入孔的第一流路内形成有肋。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搭载有上述压缩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从吸入配管的与容器的连接口朝向重力方向下侧后通过储油部的上部而到达吸入孔的第一流路内设置有肋,所以能够通过制冷剂气体的流动与肋碰撞从而抑制流速,并抑制油滴从储油部的油面的飞散。另外,即使油从储油部飞散,也能够通过卷入了油的制冷剂与肋碰撞而使油从制冷剂气体分离。根据以上说明,即使横向倾斜地设置压缩机,也能够减小从吸入孔吸入压缩机构部内后从压缩机排出的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概略剖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压缩机内部得到的概略透视图。
图4是作为比较例在没有肋的情况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5是作为比较例旋转轴方向上的连接口2a的重心G不位于肋20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h内的结构中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变形例1的图。
图7是从图6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压缩机内部得到的概略透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变形例2的图。
图9是从图8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压缩机内部得到的概略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10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B-B概略剖视图。
图12是从图11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包含压缩机内部的流路F1及吸入孔14在内的部分得到的概略透视图。
图13是作为比较例在没有肋21的情况下的与图12对应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1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其一)。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1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其二)。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压缩机101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其一)。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压缩机101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其二)。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102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102的变形例1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压缩机103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22是示出将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组合而成的结构例的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其一)。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其二)。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压缩机105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压缩机105中的图27的C-C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5中的图27的C-C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压缩机106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31是示意地示出图30的压缩机106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
图32是作为比较例示意地示出在框架面4a上油膜Q1流动的区域4ab和吸入孔14周围的区域4aa连续的情况下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
图33是作为比较例示意地示出去除肋20的结构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6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6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3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6中的图35的D-D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37是示意地示出图36的压缩机106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
图38是作为比较例示意地示出去除肋20的结构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
图3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制冷循环装置2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在此,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部分,并在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全文中是通用的。而且,说明书全文中出现的构成要素的方式仅为例示,而不限定于说明书记载的方式。此外,在包含图1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尺寸的关系及形状等有时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1的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例如成为用于空调装置、制冷装置、冰箱、冷冻库、自动售货机或供热水装置等用途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个构成要素。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是卧式涡旋压缩机。卧式是指后述的旋转轴5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或旋转轴5成为水平地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部30、驱动压缩机构部30的电动机构部40、接受电动机构部40的旋转驱动力并传递到压缩机构部30的旋转轴5以及收容压缩机构部30及电动机构部40的容器1。在容器1内,在压缩机构部30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还设置有将压缩机构部30固定于容器1的框架4。
压缩机构部30具有动力转换机构部6、安装于动力转换机构部6并摆动运动的摆动涡旋件7及固定于框架4的固定涡旋件8。动力转换机构部6是安装于由电动机构部40驱动而旋转的旋转轴5并将旋转驱动力转换为压缩驱动力的机构。在摆动涡旋件7的一个面上形成有涡旋卷板7a,在固定涡旋件8的一个面上形成有涡旋卷板8a。摆动涡旋件7及固定涡旋件8以涡旋卷板7a、8a彼此啮合的方式组合。由此,在摆动涡旋件7与固定涡旋件8之间形成有利用涡旋卷板7a或涡旋卷板8a而相互分隔的多个压缩室9。
旋转轴5的一端由框架4及动力转换机构部6旋转自如地支承,另一端由副框架10旋转自如地支承。副框架10固定于容器1。在图1中,省略旋转轴5、框架4及动力转换机构部6的详细的连接构造及位置的图示。另外,在图1中,省略旋转轴5和副框架10的详细的连接构造及位置的图示。
在旋转轴5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部分安装有电动机构部40的转子11。而且,以覆盖转子11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电动机构部40的定子12,定子12安装于容器1。
将有底筒状的下部1a、圆筒状的侧面部1b及有底筒状的上部1c这三个部分结合而构成容器1。在容器1的侧面部1b安装有从外部吸入低压制冷剂的吸入配管2,在容器的上部1c安装有将压缩得到的高压制冷剂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配管3。容器1的内部空间利用框架4分为吸入配管2侧的吸入空间和排出配管3侧的排出空间,电动机构部40配置于吸入空间。另外,压缩机100是容器1内由用压缩机构部30压缩前的制冷剂充满的低压壳体型。
在容器1的底部设置有积存油的储油部16。在旋转轴5的副框架10侧的端部设置有汲取积存于储油部16的油的油泵18。在油泵18上连接有向储油部16延伸的油供给管17,油供给管17的吸引口17a浸在储油部16的油中。而且,油泵18经由油供给管17汲取储油部16的油,并通过形成在旋转轴5的内部的油供给管路13向各滑动部供给油。
此外,由于储油部16的油面16a的高度位置根据使用环境、运转条件变化,所以以在所有条件下吸引口17a都浸在油中而油的供给不中断的方式调整吸引口17a的高度位置。另外,在本例中,油泵18设置在旋转轴5的副框架10侧的端部,但也可以设置在旋转轴5的框架4侧的端部。另外,作为油泵18,能够使用各种构造的油泵。
在容器1内部,在框架4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具有使油从经由吸入配管2流入压缩机100内的制冷剂分离的油分离空间19。吸入配管2与容器1的侧面部1b中的框架4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连接,使从外部流过来的制冷剂气体流入油分离空间19。在框架4上设置有吸入孔14,所述吸入孔14成为供制冷剂从油分离空间19向压缩室9流动的流路,油从经由吸入配管2流入油分离空间19中的制冷剂分离,分离油后的制冷剂从吸入孔14流入压缩室9内。
接着,定义吸入配管2及吸入孔14中的每一个的位置。
以减小如后所述由于制冷剂气体在储油部16的上部流动而使从油面16a飞散的油滴向吸入孔14运送的量为目的,设定吸入配管2及吸入孔14的位置。具体而言,可以在压缩机100的容许运转范围内预想储油部16的油面16a成为最高的运转条件,将吸入配管2及吸入孔14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位置设定为从以该运转条件运转的情况下的油面16a的高度位置起在重力方向上特定的长度以上的较高的位置。
另外,在压缩机100的运转停止等时,在液化了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压缩机100的情况下,油面16a由于液化了的制冷剂气体升高。因此,可以预想在压缩机100的停止时油面16a的重力方向上的高度成为最大的情况,在比该油面16a的重力方向上的高度位置高的位置具有吸入配管2及吸入孔14。另外,当在运转停止时制冷剂液积存于吸入配管2时,在起动后该制冷剂液流入压缩机100内部。然后,流入的制冷剂液与油面16a碰撞而扰乱储油部16的油面16a,由此,油滴从油面16a飞散而使大量的油流入吸入孔14中。因此,可以以在运转停止时制冷剂液不积存于吸入配管2的方式将吸入配管2与压缩机100连接。
如以上那样,考虑吸入配管2及吸入孔14的设置位置所要求的条件,在本发明中,将吸入配管2及吸入孔14配置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与旋转轴5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
在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压缩机100中,当对电动机构部40通电时,向转子11施加转矩而使旋转轴5旋转,摆动涡旋件7相对于固定涡旋件8进行摆动运动。由此,在压缩室9中制冷剂被压缩。在该过程中,油与低压的制冷剂一起从吸入配管2流入容器1内部的油分离空间19。流入的油的一部分由于自重而落下并积存于储油部16,剩余的油及从储油部16飞散的油与制冷剂一起通过吸入孔14流入压缩室9。
包含流入压缩室9中的油的制冷剂被压缩,通过设置于固定涡旋件8的排出孔8b,从排出配管3向压缩机外部排出。另外,积存于储油部16的油被油泵18从油供给管17的吸引口17a吸引,通过油供给管路13供给到例如动力转换机构部6等压缩机100内的各滑动部。由此,润滑压缩机100内的各滑动部,防止各滑动部的发热胶着。然后,润滑各滑动部后的油分别通过规定的润滑路径而返回储油部16。
在以上的压缩机100的运转期间,油积存于压缩机100的容器1内的底部,当油超过规定的量时,如图1所示,油也侵入油分离空间19内的重力方向下侧部分。这样,当油积存于油分离空间19内的重力方向下侧部分时,从吸入配管2流入容器1内部的制冷剂气体与储油部16的油面16a接触而油面16a紊乱,油滴从油面16a飞散。然后,飞散的油滴与制冷剂气体的流动一起被吸入到吸入孔14而吸入到压缩室9,并向压缩机外排出。结果,压缩机内部的油的保持量变少,油枯竭而产生润滑不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情况于未然,作为妨碍飞散的油流入吸入孔14中的阻挡体,在框架4上设置有肋20。在框架4的油分离空间19侧的外表面上,在与旋转轴5正交的环状的框架面4a上,肋20从中心部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而形成。肋20既可以延伸到与容器1的侧面部1b接触,也可以延伸到容器1的侧面部1b的近前,而在与侧面部1b之间残留狭窄的间隙。在此,设为肋20延伸到容器1的侧面部1b的结构。另外,肋20可以呈放射状直线地延伸,也可以曲线或阶梯状地延伸,还可以是多个小肋断续地形成。此外,肋20的旋转轴5侧的端部与在框架4的中央部向电动机构部40侧凹陷的凹部4b的外表面连接或接触。在此,成为肋20与凹部4b的外表面连接的结构。此外,在此所说的“连接”是指肋20与凹部4b一体地形成或肋20与凹部4b的外表面接合。
接着,说明从吸入配管2流入容器1内部的制冷剂气体经由油分离空间19到达吸入孔14的流路。
图2是图1的A-A概略剖视图。图2所示的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此外,在图2和图1中,吸入配管2的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图1是示出吸入配管2以与油分离空间19连通的方式与容器1连接的图,关于吸入配管2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图2的位置是正确的。
从吸入配管2流入容器1内部的制冷剂气体在油分离空间19中被分离油后,被吸入到吸入孔14中。如图2所示,此时的流路有流路F1和流路F2。如图2所示,流路F1是从吸入配管2的与容器1的连接口2a朝向重力方向上侧后到达吸入孔14的流路,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流路”。流路F2是从吸入配管2的与容器1的连接口2a朝向重力方向下侧后到达吸入孔14的流路,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流路”。在该流路F2中配置有肋20,肋20的前端部浸在储油部16中。
接着,使用图3及图4说明肋20的作用。
图3是从图2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压缩机内部得到的概略透视图。空心箭头位于流路F2的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旋转角度范围的中心角度的位置。图4是作为比较例在没有肋的情况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在图3及图4中的每一个图中,示出粗细不同的三种箭头,粗的箭头及中粗的箭头示出流路F2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细的箭头示出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的油滴的流动。另外,虚线示出吸入孔14、框架4的凹部4b及旋转轴5。这些线在后述的概略透视图中也同样。
如图4所示,在没有肋20的情况下,由于在流路F2中没有阻挡体,所以流路F2中的制冷剂的流速快,由于流速快的制冷剂气体流通过油面16a上部而油滴飞散。在此,从吸入配管2流入油分离空间19的制冷剂的流动成为以旋转轴5为中心描绘平缓的回旋的流动。作为向外的力的离心力作用于按这种方式回旋的制冷剂气体流,由于在此的回旋是平缓的回旋,所以只有较弱的离心力发挥作用。因此,由于流速快的制冷剂气体流通过油面16a上部而飞散的油滴在被卷入从吸入配管2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流并运送到吸入孔14期间,只受到较弱的离心力。因此,油滴在没有从制冷剂气体流分离的状态下流入吸入孔14中,油排出量增大。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具有肋20的情况下,从吸入配管2流入油分离空间19的制冷剂气体流在到肋20附近的流路中与油面16a碰撞而使油滴飞散,飞散的油滴与肋20碰撞并由于自重而落下,并积存于储油部16。另外,从吸入配管2流入油分离空间19的制冷剂气体流的一部分在肋20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的间隙S中流动并流向吸入孔14。由于该流动在流入肋20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的间隙S时流速变快,所以容易从油面16a产生油滴。但是,由于包含产生的油滴的制冷剂气体在通过肋20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后向较大的空间流出,从而流速减速,由此,油滴分离并由于自重而落下。
另外,作为向外的力的离心力作用于制冷剂气体流,在此,通过具有肋20,从而制冷剂气体流成为以旋转轴5为中心描绘急剧的回旋的流动。因此,与没有肋20的情况下的描绘平缓的回旋的情况相比,较强的离心力作用于制冷剂气体流,由此,油滴从制冷剂气体流分离。
通过以上的肋20的作用,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滴的量与没有肋20的情况相比变少,结果,能够减小向压缩机外部排出的油排出量。
接着,说明吸入配管2与肋20的位置关系。吸入配管2以旋转轴方向上的连接口2a的重心G(参照图3)的位置包含在肋20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h内的方式与容器1连接。以下,说明按这种方式设定吸入配管2与肋20的位置关系的理由。
图5是作为比较例旋转轴方向上的连接口2a的重心G不位于肋20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h内的结构中的与图3对应的图。
在图5中,示出如下结构:旋转轴方向上的连接口2a的重心G不位于肋20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h内,特别是重心G位于肋20与电动机构部40的间隙S的高度范围内。
在图5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在从吸入配管2流入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的延长线上没有肋20,所以从吸入配管2流入的制冷剂气体成为通过间隙S的流动。在此,如果在中途没有阻挡体,则从吸入配管2流入的制冷剂气体的、成为最短距离的路径的流速由于动压而变快。因此,在吸入配管2以图5所示的位置关系与容器1连接的情况下,从吸入配管2流入的制冷剂气体以较快的流速通过间隙S,油滴从该路径上的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然后,飞散的油滴被运送到吸入孔14,油排出量变多。
另外,在吸入配管2与比图5所示的位置靠容器1的下部1a侧连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与比电动机构部40的油分离空间19侧的端部靠容器1的下部1a侧连接的情况下,制冷剂气体通过电动机构部40内的间隙而到达吸入孔14。这样,当制冷剂气体通过电动机构部40内的间隙时,附着在构成该间隙的构件上的油及储油部16的油飞散,油排出量增加。
另外,当吸入配管2与比电动机构部40的油分离空间19侧的端部靠容器1的下部1a侧连接时,在容器1倾斜的情况下,吸入配管2的与容器1的连接口2a和油面16a的距离变近。因此,由从吸入配管2流入的制冷剂气体气流导致的油面16a的紊乱变剧烈,飞散的油滴的量增加而导致油排出量的增加。
根据以上内容,吸入配管2以吸入配管2的与容器1的连接口2a的重心G的位置包含在肋20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h内的方式与容器1连接。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于在流路F2内设置有肋20,所以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即,利用肋20抑制使油面16a飞散的制冷剂气体流的流速,并且从储油部16飞散的油与肋20碰撞而从制冷剂气体流分离。因此,能够减小从吸入孔14吸入到压缩机构部30并从压缩机100排出的油量。通过抑制油排出量,从而即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或水平地设置压缩机100,也能够抑制由油滴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导致的油排出量的增加。因此,能够提供抑制储油部16的油量的减少并抑制压缩机内部的油的枯竭而难以产生润滑不良的卧式压缩机。
另外,连接口2a及吸入孔14位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与旋转轴5相同的高度位置以上的位置,以确保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起的重力方向上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油面16a被从连接口2a流入的制冷剂气体流扰乱,并且能够使从油面16a飞散的液滴难以流入吸入孔14中。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1可以说是仅在框架4上设置肋20的简单结构,所以能够仅通过对以往已有的在油分离空间19连接有吸入配管2的立式压缩机设置肋20,从而构成改善了油排出量的增加的卧式压缩机。
此外,为了抑制压缩机内部的油的枯竭,除了如本实施方式1抑制油排出量的增加的方法以外,也可以考虑增大容器1的直径而增加在容器1内积存油的容积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压缩机大型化,无法满足近年来的小型化的要求。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即使不增大容器1的直径而通过减小油排出量,作为结果,也能够增加储油部16的油量。因此,与使用增大容器1的直径的压缩机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压缩机100的设置空间,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成为小型。
另外,在卧式压缩机中,由于副框架10的一部分浸在储油部16中,所以能够积存于储油部16的油量减少了与该浸渍的容积相应的量。因此,在以往的卧式压缩机中,为了增加容器内的储油部的油量,也有减小或不使用副框架的方法。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即使不减小副框架10,也能够通过减小油排出量而增加储油部16的油量。因此,能够确保副框架10的旋转轴5的支承力,能够抑制旋转轴5的振动。这样,由于能够抑制旋转轴5的振动,所以在可变速地移动转子11的情况下,能够将转子11的转速范围取为较大。因此,能够扩大压缩机100的使用制冷能力范围,能够实现压缩机100的高输出化。
另外,如果肋20具有足够的厚度,则由框架4支承旋转轴5和压缩机构部30的力变强,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旋转轴5的振动。
此外,本发明的压缩机不限于上述说明的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例如能够按以下方式实施各种变形。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变形例1的图,是与实施方式1的图2对应的图。图6所示的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
该变形例1为如下结构:肋20的前端部不浸在储油部16中,并且肋20在流路F2内在圆周方向上位于连接口2a与储油部16之间。
图7是从图6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压缩机内部得到的概略透视图。图6的空心箭头位于流路F2的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旋转角度范围的中心角度的位置。
如图6及图7所示,在流路F2中,制冷剂气体从吸入配管2流入容器1内部的油分离空间19后,立即与肋20碰撞,流动急剧地转弯。由于因急剧的转弯导致的压力损失的增加,与采用上述图2及图4的结构的情况相比,在从吸入配管2起的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及流速下降。因此,在储油部16的油面16a产生的油滴变少。
这样,即使是肋20的前端部不浸在储油部16中且肋20在流路F2内在圆周方向上位于吸入配管2与储油部16之间的结构,也能够减小在储油部16的油面16a产生的油滴流入吸入孔14中的量。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变形例2的图,是与实施方式1的图2对应的图。图8所示的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细线的箭头示出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的油滴的流动。
该变形例3是肋20不浸在储油部16中且在流路F2内在圆周方向上位于储油部16与吸入孔14之间的结构。
图9是从图8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压缩机内部得到的概略透视图。图8的空心箭头位于流路F2的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旋转角度范围的中心角度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流路F2中,制冷剂气体通过储油部16的油面16a的上部。由此,虽然油滴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但如图9所示,包含飞散的油滴的制冷剂气体与肋20碰撞。通过该碰撞,从而油滴从制冷剂气体分离,并且油滴由于自重而落下。
这样,即使是肋20的前端部不浸在储油部16中且在流路F2内在圆周方向上位于储油部16与吸入孔14之间的结构,也能够减小在储油部16的油面16a产生的油滴流入吸入孔14中的量。
实施方式2.
上述实施方式1中肋为一个,本实施方式2中将肋设为两个。以下,以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10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101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中还具备第二肋21。如图10所示,肋21从中心部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而形成在框架4的环状的框架面4a上。与肋20同样地,肋21既可以延伸到与容器1的侧面部1b接触,也可以延伸到容器1的侧面部1b的近前,而在与侧面部1b之间残留狭窄的间隙。在此,设为肋21延伸到容器1的侧面部1b的结构。另外,与肋20同样地,肋21可以直线地延伸,也可以曲线或阶梯状地延伸,还可以是多个小肋断续地形成。
图11是图10的B-B概略剖视图。图11所示的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图12是从图11的空心箭头方向透视包含压缩机内部的流路F1及吸入孔14在内的部分得到的概略透视图。图11的空心箭头在从吸入配管2的与容器1的连接口2a向流路F2侧位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旋转角度为90゜的位置。图13是作为比较例在没有肋21的情况下的与图12对应的图。
如图11所示,肋21设置在流路F1的中途。此外,肋20可以位于实施方式1或其变形例1或变形例2所示的位置。从吸入配管2流入容器1内部的包含油的制冷剂气体分到流路F1和流路F2中。流路F2中的制冷剂气体流的流动及肋20的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确定了肋20与吸入配管2的位置关系,对于位于流路F1的肋21,也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位置关系。即,如图12所示,吸入配管2以吸入配管2的与容器1的连接口2a的重心G的位置包含在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h内的方式与容器1连接。
如图13所示,在没有肋21的情况下,从吸入配管2流入流路F1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弯并流向吸入孔14。因此,与制冷剂一起在流路F1中流动的油滴在流向吸入孔14前只受到较弱的离心力。因此,有时油不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直接流入吸入孔14中。
对此,在具有肋21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包含油的制冷剂气体与肋21碰撞而使油分离。另外,在具有肋21的情况下,由于包含油的制冷剂气体以绕过肋21的方式急剧地转弯,所以受到较强的离心力,由此,液滴从制冷剂气体流分离。由于按以上方式分离的油滴因自重而落下,所以与没有肋2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吸入到吸入孔14中的油量,能够防止油排出量的增加。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2,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并且由于还设置有肋21,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压缩机101的油排出量。
此外,本发明的压缩机不限于上述说明的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例如能够按以下方式实施各种变形。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14所示的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
在变形例1中,使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与肋20不同。
在图14中,使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肋20的相同方向上的长度短。在该结构中,由肋21产生的流路F1的流路阻力与将肋21设为与肋20相同长度的情况相比小。因此,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变快,另一方面,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变慢。因此,能够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
因此,在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换句话说通过流路F2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A1与通过流路F1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A2的关系为A1>A2的情况下,图14的构造恰好地发挥作用。即,在A1>A2的情况下,通过使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肋20的相同方向上的长度短,从而使油排出量降低的效果变大。
相反地,在A1<A2的情况下,可以使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肋20的相同方向上的长度长。在该情况下,由于肋21的作用而流路F1的流路阻力变大,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及油量减少。因此,从吸入配管2流入并通过流路F1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变少,油排出量减少。
这样,由于通过根据油量A1与油量A2的关系调整各肋20、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排出量的增加,由此储油部16的油量不变少而能够防止润滑不良。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
图15及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1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图15所示的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
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在流路F1中设置肋21,在变形例2中,在流路F2中设置肋21。也就是说,在变形例2中,在流路F2中配置肋20及肋21双方。此外,肋20可以位于实施方式1或其变形例1或变形例2所示的位置。
在将肋20及肋21双方配置于流路F2时,具体而言,例如能够如图15或图16那样配置。即,可以如图15所示将肋20配置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位置,并且将肋21配置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肋20与吸入孔14之间。另外,可以如图16所示将肋20配置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位置,并且将肋21配置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吸入配管2与肋20之间。
根据配置于流路F2的位置,肋21与实施方式1或其变形例1或变形例2所示的肋20同样地,具有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向吸入孔14流动的油滴的量的效果。因此,通过肋21在流路F2中与肋20一起地排列配置,从而流路F2的流路阻力进一步变大,通过流路F2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下降。由于通过流速的下降而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向吸入孔14流动的油滴的量减少,所以油排出量进一步减少。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
图17及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3的压缩机101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图17所示的实线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虚线箭头示出重力方向。
变形例3确定了肋20与肋21的位置关系,以旋转轴5为中心轴对称地配置肋20和肋21。换句话说,在旋转轴5的圆周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肋20和肋21。此外,轴对称不仅仅限于完全轴对称的情况,也包含实质轴对称的情况。
在设为以旋转轴5为中心轴对称地配置肋20和肋21的结构时,具体而言,能够如图17或图18那样配置。即,如图17所示,可以设为将肋21配置于流路F1并将肋20配置于流路F2的结构,也可以如图18所示设为将肋21和肋20均配置于流路F2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肋20及肋21使框架4对旋转轴5及动力转换机构部6的支承力以旋转轴5为中心轴对称地分散,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旋转轴5的振动。
实施方式3.
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将肋设为一个或两个,实施方式3将肋设为n个(n≥3)。以下,以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102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102是在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101中进一步设置第三肋22而成的压缩机。如图19所示,肋22从环状的框架面4a的中心部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而形成。与肋20及肋21同样地,肋22既可以延伸到与容器1的侧面部1b接触,也可以延伸到容器1的侧面部1b的近前,而在与侧面部1b之间残留狭窄的间隙。在此,设为肋22延伸到容器1的侧面部1b的结构。另外,肋22可以直线地延伸,也可以曲线或阶梯状地延伸,还可以是多个小肋断续地形成。在此,示出了设置有共计三个肋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图19示出肋20、肋21及肋22位于流路F2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三个肋20~23作为流动的阻挡体工作,从而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变少,能够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的油滴的量。另外,由于通过在流路F2中制冷剂气体与肋20~22的碰撞而使油滴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的频率增加,所以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滴的量的效果变得更强。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各肋20~23作为流动的阻挡体工作,从而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变少,能够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的油滴的量。另外,由于在流路F2中通过制冷剂气体与肋20~22碰撞而使油滴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的频率增加,所以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向吸入孔14流动的油滴的量的效果变得更强。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3,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还设置有肋22,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压缩机102的油排出量。
此外,本发明的压缩机不限于上述说明的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例如能够按以下方式实施各种变形。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102的变形例1的图。
在图19中,在设置n个(n≥3)肋时,将全部肋设置于流路F2,但如图20所示,也可以将全部肋分开设置于流路F1和流路F2。即,在该变形例1中,示出肋20、肋21及肋22位于流路F2且第四肋23位于流路F1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如图19所示,利用位于流路F2的三个肋20~22,通过与肋20~22的碰撞而使油滴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的频率增加,能够减小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并且,利用位于流路F1的肋23,如实施方式2所示,在流路F1中流动的油滴与肋23碰撞而从制冷剂气体分离,所以流入吸入孔14中的量减少。如上所述,通过在设置三个以上的n个肋时,在流路F1中也设置肋,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压缩机102的油排出量。
此外,在决定多个肋的流路F1和流路F2的分配数时,可以根据从储油部16的油面16a飞散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A1换句话说通过流路F2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A1与通过流路F1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A2的关系决定。即,在A1>A2的情况下,可以使流路F2的肋数比流路F1的肋数多。相反地,在A1<A2的情况下,可以使流路F2的肋数比流路F1的肋数少。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
变形例1设为以如下方式决定肋的个数n(n≥3)和各肋的厚度:以旋转轴5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肋彼此的间隔成为充分大到能够得到以下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的程度的间隔。
在相邻的肋彼此的间隔充分大的情况下,制冷剂气体以如下方式流动:在通过肋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的间隙后,在到位于下游的肋的空间中,在旋转轴方向上向框架4侧扩散。然后,在旋转轴方向上向框架4侧扩散并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与位于下游的肋碰撞,由此分离油滴。但是,在相邻的肋彼此的间隔较窄的情况下,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在旋转轴方向上向框架4侧扩散前,向位于下游的肋与电动机构部40之间的间隙流动。也就是说,成为制冷剂气体不与肋碰撞的流动,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的油滴的量减少。
通过考虑以上情况,决定肋的个数n(n≥3)和各肋的厚度,从而能够高效地减少油排出量。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2>
变形例2设为在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n个(n≥3)肋。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各肋使框架4对旋转轴5及动力转换机构部6的支承力以旋转轴5为中心轴对称地分散,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旋转轴5的振动。
实施方式4.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吸入孔14为一个,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吸入孔设为m个(m≥2)。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压缩机103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实施方式4的压缩机103在框架4的重力方向上侧具有两个吸入孔14a及吸入孔14b。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比吸入孔14a及吸入孔14b的合计流路截面积变大,所以向各吸入孔14a、14b流入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变慢而压力损失降低,能够提高压缩效率。
此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1~4中分别作为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结构及变形例适当组合来构成压缩机。另外,在各实施方式1~4中的每一个中,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适用的变形例也同样适用于说明该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
作为组合的例子,例如,可以将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使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与肋20不同的结构”和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具备n个(n≥3)肋的结构”组合,对于n个(n≥3)肋中的每一个,将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不同的高度。在该结构中,如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中说明地,也能够改变向流路F1和流路F2中的每一个流动的制冷剂气体量的比率而使压缩机102的油排出量减少。
另外,在接着的图22中示出组合的其他例子。
图22是示出将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组合而成的结构例的图。
在图22中,是将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具备多个肋的结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的“在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配置多个肋的结构”及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具备多个吸入孔的结构”组合而成的结构例。
通过按这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兼顾降低油排出量并强化旋转轴5和动力转换机构部6的支承的效果、和由吸入孔的流路截面积增加带来的降低压力损失并使压缩效率提高的效果。
此外,例如也可以设为将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的“使肋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与肋20不同的结构”和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具备多个吸入孔的结构”组合而成的结构等。
实施方式5.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肋20设为如下结构:在框架4的框架面4a上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另外,与框架4的凹部4b连接。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5设为如下结构:肋20不是放射状,另外,肋20的旋转轴5侧的端部与框架4的凹部4b分离而不连接。
图23及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的A-A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在图23及图24所示的结构例中,在设置有容器1的状态下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肋20时水平地或从框架面4a的中心部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倾斜地形成肋20。另外,肋20的端部与框架4的凹部4b分离而不连接。另外,在设置有容器1的状态下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肋20时,肋20的形成位置为在流路F2中油面16a的上部与框架4的凹部4b的下部之间。
更具体而言,在图23所示的结构例中,成为如下结构:平面板状的肋20从水平稍微倾斜,随着从流路F2中的上游侧趋向下游侧而向上方倾斜。在这种结构中,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在肋20与框架4的凹部4b之间流动得多,在肋20与油面16a之间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变少。因此,由于在肋20与油面16a之间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下降,所以从油面16a飞散的油滴的量变少,能够减少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
在图24所示的结构例中,成为如下结构:肋20从水平稍微倾斜,随着从流路F2中的上游侧趋向下游侧而向下方倾斜。在这种结构中,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一部分制冷剂气体在肋20与框架4的凹部4b之间流动,剩余的制冷剂气体在肋20与油面16a之间流动。在肋20与油面16a之间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使油滴从油面16a飞散,但该飞散的油滴与肋20碰撞而被分离。因此,能够减少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
这样,在图23及图24所示的结构中,肋20不从框架面4a的中心部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另外,不与框架4的凹部4b连接。因此,由框架4支承旋转轴5和压缩机构部30的力不变大,但与实施方式1~4的结构同样地,能够减少压缩机104的油排出量。另外,由于与肋20从中心部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所以能够得到一边减少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一边减少压缩机104的油排出量的效果。
<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在图25所示的结构例中,除图23所示的结构以外,还在流路F2和流路F1中的每一个中设置有肋21、22。与肋20同样地,肋21、22成为端部与框架4的凹部4b分离而不连接的结构。另外,图25的肋21、22在各流路F2、F1中的形成位置为吸入孔14的流入口14c的周围,具体而言,在设置有容器1的状态下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肋21、22时,为框架4的凹部4b的上部与容器1的侧面部1b之间。肋21、22相当于本发明的吸入孔侧肋。
另外,肋21以使通过流路F2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转向且制冷剂气体在肋21的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的方式,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于框架面4a。另外,肋22以使通过流路F1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转向且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的方式,从中心部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于框架面4a。
在这种结构中,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1碰撞并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后,急剧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利用该过程中的碰撞及离心力,油滴从制冷剂气体分离,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变少。同样地,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2碰撞并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后,急剧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利用该过程中的碰撞及离心力,油滴从制冷剂气体分离,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变少。
另外,这样,通过肋21、22从中心部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构成,从而与实施方式1~4的结构同样地,能够减少压缩机104的油排出量。另外,由于与肋21、22从中心部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所以能够得到一边减少在流路F2或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一边减少压缩机104的油排出量的效果。
此外,在此,肋21、22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但也可以在设置有容器1的状态下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水平。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4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在变形例2中,将在图25中形成为平面板状的肋20~22形成为曲面状。变形例2的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25相同。
更具体而言,肋21以使通过流路F2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并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的方式,以下游侧向沿着凹部4b的方向转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于框架面4a。肋22以使通过流路F1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并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的方式,以下游侧向沿着凹部4b的方向转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于框架面4a。
在这种结构中,除能够得到与上述变形例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即,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1碰撞并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后,与图25的肋21的情况相比平缓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由于该过程中的碰撞及平缓的流路的通过,能够一边得到减少向吸入孔14流入的油量的效果,一边减少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
同样地,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2碰撞并在框架4的凹部4b侧流动后,与图25的肋21的情况相比平缓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由于该过程中的碰撞及平缓的流路的通过,能够一边得到减少向吸入孔14流入的油量的效果,一边减少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肋20也按上述方式设为曲面状。也就是说,肋20位于油面16a的上部,并从水平稍微倾斜,较低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流路F2的下游侧,并且以向与流路F2相同的方向弯曲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由于利用该结构使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更平缓地转向,所以能够使在肋20与框架4的凹部4b之间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变多,并减少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并且也能够减少流路F2的压力损失。
此外,设为曲面状的肋20不限于图26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后述的图29所示的结构。即,也可以是,肋20位于油面16a的上部,并从水平稍微倾斜,较低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流路F2的上游侧,并且以向与流路F2相同的方向弯曲的方式延伸而形成。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图26所示的肋20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6.
上述实施方式5设为如下结构:肋20不是放射状的配置,另外,肋20的旋转轴5侧的端部与框架4的凹部4b分离而不连接。与此相对,实施方式6在肋不是放射状的配置这一点与实施方式5相同,但涉及肋的容器1侧的端部与容器1的侧面部1b分离而不连接的结构。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压缩机105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压缩机105中的图27的C-C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在图28所示的结构例中,除图24所示的结构以外,还在流路F2和流路F1中的每一个中设置有肋21、22。肋21、22形成于在框架面4a上开口的吸入孔14的流入口14c的周围。肋21、22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于框架面4a。另外,吸入孔14的流入口14c与图24所示的结构相比形成于凹部4b侧。由此,成为如下结构:肋21、22的容器侧的端部相对地位于流入口14c的容器侧,且与容器1的侧面部1b分离而不连接。肋21、22相当于本发明的吸入孔侧肋。
肋21以使通过流路F2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转向且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的方式,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于框架面4a。肋22以使通过流路F1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转向且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的方式,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于框架面4a。
在这种结构中,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1碰撞并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后,急剧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在该过程中油滴由于碰撞、离心力而从制冷剂气体分离,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变少。同样地,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2碰撞并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后,急剧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在该过程中油滴由于碰撞、离心力而从制冷剂气体分离,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变少。
这样,通过使肋21或肋22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构成,从而与实施方式1~4的结构同样地,能够减少压缩机104的油排出量。另外,由于与肋21或肋22呈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所以能够得到一边减少在流路F2或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一边减少压缩机104的油排出量的效果。
此外,在此,肋21、22相对于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但也可以在设置有容器1的状态下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水平。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5中的图27的C-C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在图29所示的结构例中,将在图28中形成为平面板状的肋20~22形成为曲面状。变形例1的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28相同。
更具体而言,肋21以使通过流路F2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且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的方式,以下游侧向沿着侧面部1b的方向转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于框架面4a。肋22以使通过流路F1而流向吸入孔14的制冷剂气体平缓地转向且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的方式,以下游侧向沿着侧面部1b的方向转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于框架面4a。
在这种结构中,除能够得到与上述变形例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即,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1碰撞并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后,与图28的肋21的情况相比平缓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由于该过程中的碰撞及平缓的流路的通过,能够一边得到减少向吸入孔14流入的油量的效果,一边减少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
同样地,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与肋22碰撞并在容器1的侧面部1b侧流动后,与图28的肋22的情况相比平缓地转弯并向吸入孔14流入。由于该过程中的碰撞及平缓的流路的通过,能够一边得到减少向吸入孔14流入的油量的效果,一边减少在流路F1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损失。
在上述图25~图29所示的实施方式6及实施方式7中,示出在流路F2中具有肋20和肋21且在流路F1中具有肋22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如实施方式2所示具有肋20和肋21中的任一方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如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3,多个肋位于流路F1或流路F2,且各个肋分别成为不同的倾斜、弯曲形状。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多个肋的配置、个数、倾斜、弯曲形状、厚度及高度,来调整在流路F1和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油排出量或压力损失。
实施方式7.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压缩机106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根据油的粘度或表面张力、在流路F1或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框架面4a相对于油的润湿性的不同,如图30所示,会产生在附着于框架面4a的状态下流动的油膜Q1。通过从吸入配管2流入油分离空间19的油与框架面4a接触,另外由于在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而使从油面16a飞散的油滴与框架面4a接触,从而油膜Q1形成在框架面4a上。然后,利用在流路F1或流路F2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所产生的剪切力,朝向吸入孔14拖拽形成在框架面4a上的油膜Q1。
在本实施方式7中,示出用于抑制按以上方式形成的油膜Q1流入吸入孔14中而油排出量增加的结构。
在图30所示的结构例中,除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以外,还在流路F2和流路F1中的每一个中设置有肋21、22。肋21、22形成在吸入孔14的流入口14c的周围,与肋20同样地,向以旋转轴5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而形成。肋21、22向放射方向延伸而形成,直到与容器1的侧面部1b和框架4的凹部4b中的每一个连接或接触。设为如下结构:利用肋21和肋22将框架面4a无间隙且不连续地隔断为吸入孔14周围的区域4aa和除此以外的区域4ab这两个区域。肋21、22相当于本发明的吸入孔侧肋。
接着,使用图31~图33,说明利用图30的肋20、21能够得到抑制油膜Q1流入吸入孔14中的效果。图31是示意地示出图30的压缩机106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图32是作为比较例示意地示出在框架面4a上油膜Q1流动的区域4ab和吸入孔14周围的区域4aa连续的情况下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图33是作为比较例示意地示出去除肋20的结构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在图31~图33中,较粗的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较细的箭头示出油膜Q1的流动。
如图32的比较例所示,在框架面4a上油膜Q1流动的区域4ab和吸入孔14周围的区域4aa连续的情况下,有时油膜Q1在框架面4a上流动,并直接流入吸入孔14中。
另外,在框架面4a和肋21的表面附近流动的制冷剂气体朝向吸入孔14流动。因此,如图33的比较例所示,在没有肋20的情况下,有时油膜Q1的一部分通过沿着肋21的表面流动,或在肋21处再飞散后由制冷剂气体运送从而朝向吸入孔14流动。
与此相对,如图31所示,在肋21的制冷剂流的上游具有肋20的情况下,由于由制冷剂气体的主流产生的剪切力,在位于由肋20和肋21夹着的空间中的制冷剂气体中产生循环流。因此,框架面4a附近的制冷剂气体流与流向吸入孔14的流动成为大致反方向。结果,由于沿着肋21的表面流动或在肋21处再飞散后由制冷剂气体运送的油量变少,所以通过具有肋20从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进一步减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示出在流路F2中具有两个肋20、肋21的结构,也可以如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3设为在流路F2中还具有多个肋的结构。另外,在通过流路F1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较多等情况下,可以设为在流路F1中具有多个肋的结构。
<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1的压缩机106中的图10的B-B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在上述图30中,将框架面4a无间隙地隔断为吸入孔14周围的区域4aa和除此以外的区域4ab这两个区域时,使用两个肋21、22。与此相对,在变形例2中,使用一个肋21。肋21成为框架面方向上的两端延伸到与容器1的侧面部1b接触的结构。肋21相当于本发明的吸入孔侧肋。
在这种结构中,也与图30所示的结构例同样地,由于在框架面4a上流动并向吸入孔14直接流入的油膜Q1的量减少,所以向吸入孔14流入的油量减少,能够使油排出量降低。
此外,在图34中示出除肋21以外在流路F2中具有一个肋20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如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3所示在流路F2中具有多个肋的结构。另外,在通过流路F1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较多等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在流路F1中具有多个肋的结构。
<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2>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6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3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变形例2的压缩机106中的图35的D-D部分处的概略剖视图。
该变形例2具备以包围吸入孔14的周围的方式从框架面4a起在旋转轴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突起24。
在这种结构中,形成在框架面4a上的油膜Q1也在流经框架面4a而流向吸入孔14前由突起24阻挡。因此,向吸入孔14直接流入的油膜Q1的量减少,能够使油排出量降低。
接着,使用图37~图38,说明利用突起24能够得到抑制油膜Q1流入吸入孔14中的效果。图37是示意地示出图36的压缩机106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图38是作为比较例示意地示出去除肋20的结构中的流路F2的二维流路的概略剖视图。在图37中,较粗的箭头示出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较细的箭头示出油膜Q1的流动。
在框架面4a和突起24的表面附近流动的制冷剂气体朝向吸入孔14流动。因此,如图38所示,在没有肋20的情况下,与图33所示的结构同样地,因此,有时油膜Q1的一部分通过沿着突起24的表面流动,或在突起24处再飞散后由用制冷剂气体运送从而朝向吸入孔14流动。
与此相对,如图37所示,在具有突起24的情况下,由于由制冷剂气体的主流产生的剪切力,在位于由肋20和突起24夹着的空间中的制冷剂气体中产生循环流,框架面4a附近的制冷剂气体流与流向吸入孔14的流动成为大致反方向。结果,由于沿着突起24的表面流动或在突起24处再飞散后由制冷剂气体运送的油量变少,所以通过具有肋20从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进一步减少。
此外,在图36中示出除突起24以外在流路F2中具有一个肋20的结构例,但也可以如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3是在流路F2中具有多个肋的结构。另外,在通过流路F1而流入吸入孔14中的油量较多等情况下,可以设为在流路F1中具有多个肋的结构。另外,在图36示出吸入孔14为一个的结构例,但与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4同样地,也可以是,吸入孔14有多个,并对各个吸入孔14决定突起24的有无和形状。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5、6与上述实施方式1~4中的特征性结构及变形例适当组合来构成压缩机。另外,在各实施方式5、6中的每一个中,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适用的变形例也同样适用于说明该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中。
实施方式8.
实施方式8涉及具备上述实施方式1~7中的任意的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在此,以具备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制冷循环装置为例说明实施方式8。
图3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制冷循环装置200的示意图。
制冷循环装置200例如设置于建筑物或车辆内部的顶棚、地面下或管道内等处。制冷循环装置200具有压缩机100、第一热交换器51、由膨胀阀或毛细管等构成的节流装置52及第二热交换器53,并具有由制冷剂配管54将它们连接而成的结构。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200具备容纳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00的压缩机室55、容纳第一热交换器51的第一热交换器室56及容纳第二热交换器53的第二热交换器室57。在此,如图23所示,将一个框体分隔为两个室而构成压缩机室55及第一热交换器室56,并由其他框体构成第二热交换器室57。此外,各室的构成方法不限于该方法,也可以设为将一个框体分隔为三个室的结构,也可以用三个框体中的每一个分开地构成各室。
也可预想制冷循环装置200还包含促进第一热交换器51的热交换的第一风扇、促进第二热交换器53的热交换的第二风扇、在切换制冷制热的情况下切换制冷剂配管54的连接的四通阀及控制各构成要素的控制装置作为构成要素的情况,但在图23中省略这些构成要素并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压缩机100是卧式压缩机,旋转轴5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地设置于压缩机室55。如图1所示,由于压缩机构部30和电动机构部40在旋转轴5上排列配置,所以压缩机100成为在旋转轴方向上长的外形。因此,在以旋转轴5与重力方向平行的方式将压缩机100设置为立式的情况下,设置压缩机100所需的设置空间的高度变高。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5的压缩机100以卧式设置,所以能够降低设置空间的高度。旋转轴5越向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越能够降低设置空间的高度。
一般已知,由于当压缩机的油排出量多时,流入热交换器的油量变多,所以在热交换器中油阻碍制冷剂的热传递而制冷循环效率下降。以往,在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用的卧式压缩机由于油排出量较多而制冷循环效率容易下降。但是,在制冷循环装置200中,由于使用油排出量少的压缩机100,所以即使使用卧式压缩机,也能够实现较高的制冷循环效率。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制冷循环装置200能够通过使用压缩机100从而降低压缩机室55的高度而构成,所以容易在例如建筑物、车辆内部的顶棚、地面下或管道内等高度较低的空间中设置压缩机室55。
另外,由于压缩机100为低压壳体型,所以与高压壳体型相比,容器1的厚度较薄且小型、重量轻。
根据以上说明,应用压缩机100的制冷循环装置200能够提供高度低、重量轻且高效率,同时油排出量较少且空调效率较高的制冷循环装置。
另外,如上所述,压缩机100即使以卧式设置也能实现油排出量的降低。因此,例如,能够在搭载于特定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下设置为立式,另外,在搭载于其他制冷循环装置200的情况下设置为卧式。这样,压缩机100能够与搭载的制冷循环装置相匹配地应对立式和卧式中的任一种设置。因此,无需分别用不同的规格制造立式的压缩机和卧式的压缩机,能够削减压缩机的制造设备及制造工序。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容器,1a下部,1b侧面部,1c上部,2吸入配管,2a连接口,3排出配管,4框架,4a框架面,4b凹部,5旋转轴,6动力转换机构部,7摆动涡旋件,7a涡旋卷板,8固定涡旋件,8a涡旋卷板,8b排出孔,9压缩室,10副框架,11转子,12定子,13油供给管路,14吸入孔,14a吸入孔,14b吸入孔,14c流入口,16储油部,16a油面,17油供给管,17a吸引口,18油泵,19油分离空间,20肋,21肋,22肋,23肋,24突起,30压缩机构部,40电动机构部,51第一热交换器,52节流装置,53第二热交换器,54制冷剂配管,55压缩机室,56第一热交换器室,57第二热交换器室,100压缩机,101压缩机,102压缩机,103压缩机,200制冷循环装置,A1油量,A2油量,F1流路,F2流路,Q1油膜,G重心,S间隙,h高度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压缩机,其中,具备:
容器,所述容器在底部具有积存油的储油部;
电动机构部,所述电动机构部被支承在所述容器的内部;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接受所述电动机构部的旋转驱动力;
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并利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压缩制冷剂;
框架,所述框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构部与所述压缩机构部之间,并将所述压缩机构部固定于所述容器;及
吸入配管,所述吸入配管以连通到所述框架与所述电动机构部之间的空间的方式与所述容器连接,并使制冷剂流入所述空间内,
在所述框架上形成有使流入到所述空间内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压缩机构部的吸入孔,
在以所述旋转轴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或所述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所述容器的状态下,所述吸入配管的与所述容器的连接口和所述吸入孔中的每一个位于在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旋转轴相同的高度位置以上,
在第一流路内形成有肋,所述第一流路从所述连接口朝向重力方向下侧之后,通过所述储油部的上部而到达所述吸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吸入配管以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口的重心G的位置包含在所述肋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内的方式与所述容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肋形成在所述肋的前端部浸在所述储油部内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肋在所述第一流路内在所述旋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于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储油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肋在所述第一流路内在所述旋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于所述储油部与所述吸入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具备多个所述肋,多个所述肋分开形成在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所述第二流路从所述连接口朝向重力方向上侧之后,到达所述吸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多个所述肋的向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的分配数根据通过各个流路而流入所述吸入孔中的油量来设定,将所述油量多的一方的分配数设定为比所述油量少的一方的分配数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多个所述肋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形成在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中的每一个中的所述肋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根据通过各个流路而流入所述吸入孔中的油量设定,将在所述油量多的一方的所述流路中形成的所述肋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比在所述油量少的一方的所述流路中形成的所述肋的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多个所述肋在所述旋转轴的圆周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在作为所述框架的所述空间侧的外表面的框架面上,所述肋从中心部呈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放射状延伸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吸入孔的流入口在作为所述框架的所述空间侧的外表面的框架面上开口,在所述框架面上,一个或多个吸入孔侧肋形成在所述流入口的周围,利用所述吸入孔侧肋将所述框架面隔断为所述流入口的周围的区域和除此以外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吸入孔侧肋为两个,两个所述吸入孔侧肋从所述框架面的中心部向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延伸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吸入孔侧肋为一个,且所述框架面的面方向上的两端延伸到与所述容器接触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在作为所述框架的所述空间侧的外表面的框架面上,以包围在所述框架面上开口的所述吸入孔的流入口的方式形成有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在作为所述框架的所述空间侧的外表面的框架面上,在设置有所述容器的状态下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肋水平地或从所述框架面的中心部相对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所述肋的所述旋转轴侧的端部与在所述框架的中央部向所述电动机构部侧凹陷的凹部之间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吸入孔的流入口在作为所述框架的所述空间侧的外表面的框架面上开口,
在所述框架面上,一个或多个吸入孔侧肋形成在所述流入口的周围,
在所述流入口与在所述框架的中央部向所述电动机构部侧凹陷的凹部之间,在设置有所述容器的状态下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吸入孔侧肋水平地或从所述框架面的中心部相对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所述吸入孔侧肋的所述凹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部之间分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吸入孔的流入口在作为所述框架的所述空间侧的外表面的框架面上开口,
在所述框架面上,一个或多个吸入孔侧肋形成在所述流入口的周围,
在所述流入口与在所述框架的中央部向所述电动机构部侧凹陷的凹部之间,在设置有所述容器的状态下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吸入孔侧肋水平地或从所述框架面的中心部相对于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放射方向倾斜地形成,所述吸入孔侧肋的所述容器侧的端部相比于所述流入口相对地位于所述容器侧且与所述容器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所述肋形成为曲面状。
20.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搭载有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1780076980.5A 2017-01-18 2017-05-19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0312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6643 2017-01-18
JP2017006643 2017-01-18
PCT/JP2017/018802 WO2018135013A1 (ja) 2017-01-18 2017-05-19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871A true CN110312871A (zh) 2019-10-08
CN110312871B CN110312871B (zh) 2021-03-09

Family

ID=62908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6980.5A Active CN110312871B (zh) 2017-01-18 2017-05-19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6953B2 (zh)
EP (1) EP3572672B1 (zh)
JP (1) JP6710294B2 (zh)
CN (1) CN110312871B (zh)
WO (1) WO20181350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822A (zh) * 2020-08-25 2022-03-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真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859A (ja) * 1992-06-29 1994-01-21 Daikin Ind Ltd 横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1165065A (ja) * 1999-12-09 2001-06-19 Hitachi Ltd 揺動ピストン形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CN102052324A (zh) * 2011-01-17 2011-05-11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式中低温压缩机的油分离及回油润滑系统
CN205089625U (zh) * 2015-10-22 2016-03-1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卧式压缩机和车载换热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9281A (en) * 1986-08-22 1993-06-15 Copeland Corporation Fluid compressor with liquid separating baffle overlying the inlet port
US5366352A (en) * 1993-12-13 1994-11-22 Deblois Raymond L Thermostatic compressor suction inlet duct valve
JP3642604B2 (ja) * 1995-04-21 2005-04-27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式圧縮機
JP3448466B2 (ja) * 1997-09-17 2003-09-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00104687A (ja) * 1998-09-30 2000-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横型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637987B2 (ja) 2000-01-25 2011-02-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7018184B2 (en) * 2002-09-23 2006-03-28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baffle
US6896496B2 (en) * 2002-09-23 2005-05-24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crankcase
US7063523B2 (en) * 2002-09-23 2006-06-20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Compressor discharge assembly
US7018183B2 (en) * 2002-09-23 2006-03-28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Compressor having discharge valve
KR101192198B1 (ko) * 2005-12-30 2012-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의 포밍 저감 장치
JP6234324B2 (ja) 2013-12-10 2017-1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859A (ja) * 1992-06-29 1994-01-21 Daikin Ind Ltd 横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1165065A (ja) * 1999-12-09 2001-06-19 Hitachi Ltd 揺動ピストン形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CN102052324A (zh) * 2011-01-17 2011-05-11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式中低温压缩机的油分离及回油润滑系统
CN205089625U (zh) * 2015-10-22 2016-03-1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卧式压缩机和车载换热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822A (zh) * 2020-08-25 2022-03-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真空装置
CN114109822B (zh) * 2020-08-25 2023-1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真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10294B2 (ja) 2020-06-17
EP3572672A4 (en) 2019-12-18
CN110312871B (zh) 2021-03-09
US11306953B2 (en) 2022-04-19
WO2018135013A1 (ja) 2018-07-26
US20190346190A1 (en) 2019-11-14
EP3572672B1 (en) 2023-08-23
JPWO2018135013A1 (ja) 2019-11-07
EP3572672A1 (en) 2019-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6397B (zh)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2009174836A (ja) 気液分離装置および気液分離装置を備えた冷凍装置。
US10047746B2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2008101559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
JP2007009922A (ja) 高圧シェルタイプ圧縮機及び冷凍装置
JPH11294879A (ja) 冷凍装置
CN103244441A (zh) 离心压缩机
WO2018130134A1 (zh) 压缩机
JP5575033B2 (ja) ロータリ式圧縮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US8118563B2 (en) Tandem compressor system and method
CN110312871A (zh) 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6464006B2 (ja)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6597744B2 (ja) 油分離器
CN108138771B (zh) 压缩机轴承壳体排放装置
JP6655327B2 (ja)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WO2014083900A1 (ja) 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CN106922163B (zh) 压缩机
CN103291617B (zh) 涡旋压缩机及空气调和装置
JP6927279B2 (ja) 圧縮機
JP7022272B2 (ja) 油分離器
JP6120982B2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WO2004102005A1 (en) Compressor
WO2019220529A1 (ja) 圧縮機
JP2013238191A (ja) 圧縮機
WO2022145048A1 (ja) 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