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5737B - 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65737B CN110265737B CN201910575401.2A CN201910575401A CN110265737B CN 110265737 B CN110265737 B CN 110265737B CN 201910575401 A CN201910575401 A CN 201910575401A CN 110265737 B CN110265737 B CN 1102657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cell
- preset
- standard
- equalization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标准电芯;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提高了电池组装成组时各个单体电芯的一致性,同时降低电池组装的成本,减少均衡中的过冲或者过放等风险提高均衡的可靠性、安全性,极大提升了组合电池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度发展,动力电池组作为储能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已成为新能源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得到较高的电压和较大功率,需要将多个单电池组装成电池组,由于各单体电池的初始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电池能量利用率大大降低等问题。
为减少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差异利用电池均衡,是电池单体的电压或者电压偏差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从而保障单体电池在正常使用时保持相同的状态。电池均衡可以分为主动均衡、被动均衡两种。
虽然被动均衡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实现,但是存在能源浪费、均衡效率低的缺点。当前在电池组装成组时,可以采用电芯分档进行主动均衡或者电芯配组的方式进行主动均衡,电芯分档实现比较简单,但是电池组装间的差异较大;采用电芯配组可以提升单体电芯的一致性,但会降低电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电池组装成组时各个单体电芯的一致性,同时降低电池组装的成本,减少均衡中的过冲或者过放等风险提高均衡的可靠性、安全性,极大提升了组合电池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标准电芯;
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
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参数包括:
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多个标准电芯,包括:
通过对多个电芯进行扫码,获取所述电芯的容量值的标准差,其中所述电芯上设置有唯一的标识码;
删除所述标准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电芯,将所述标准差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电芯作为标准电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包括:
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所述标准电芯的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模组;
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包括:
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若所述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
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所述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得到成品模组;或者,
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所述开路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
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大于预设均衡次数,则结束主动均衡;或者,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均衡次数,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直到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得到成品模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组装的均衡电路,应用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包括: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电气连接线束、连接继电器、以及多个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正极通过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的探针依次通过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的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通过所述探针依次通过所述均衡工装线束与所述均衡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均衡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继电器与所述电气连接线束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用于为所述均衡模组进行主动均衡供电;所述均衡连接器用于将多个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均衡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参数对应的数据值相等;所述电气连接线束、所述连接继电器、所述均衡工装线束以及所述探针均用于进行所述电路的接线连接,使得所述电路形成回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短路保护电路,所述短路保护保险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均衡连接器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动力电池发生短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标准电芯;
得到模块,用于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组装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参数包括:
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对多个电芯进行扫码,获取所述电芯的容量值的标准差,其中所述电芯上设置有唯一的标识码;
删除所述标准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电芯,将所述标准差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电芯作为标准电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包括:
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所述标准电芯的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模组;
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包括:
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若所述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
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所述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得到成品模组;或者,
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所述开路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
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大于预设均衡次数,则结束主动均衡;或者,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均衡次数,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直到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得到成品模组。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标准电芯;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提高了电池组装成组时各个单体电芯的一致性,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采用并联的主动均衡方式降低电池组装的成本,减少均衡中的过冲或者过放等风险提高均衡的可靠性、安全性,极大提升了组合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中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中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的半成品模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中主动均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中主动均衡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中模组主动均衡下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组装的均衡电气接线图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现有技术当初始性能有轻微差异的多个单体电池组装后,特性较差的单体电池长时间处于深充放状态下,性能衰减速度将加快,是电池组整体对的不一致性逐渐扩大,这样恶性循环,大大缩短了电池组的使用寿面,严重时甚至造成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等安全事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多个标准电芯。
具体的,通过对多个电芯进行扫码,获取电芯的容量值的标准差,其中电芯上设置有唯一的标识码;删除标准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电芯,将标准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电芯作为标准电芯。
本实施例中,将电芯放置在治具上(条形码朝上),按下启动按钮,治具滑入测试工位,测试完后自动退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若测试的电芯的某些性能参数不达标,则指示灯会亮起以提醒剔除此不良品。其中电芯上设置有唯一的标识码,其中电芯标识码即电芯条码可以包括一维码、二维码。
通过对多个电芯进行扫码,对不符合电芯标称容量(即出厂容量)、OCV(OpenCircuit Voltage,开路电压)等任一或任多项性能指标的电芯通过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 System,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进行排异,且进行剔除,将剩余电芯保留。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电芯可以进行两次扫码测试,若第二次测试不符合多项性能指标条件则将被剔除,若第二次测试符合多项性能指标条件则将被保留,以确保电芯在进行电芯组装时都是没有问题的良品电芯。
对保留的多个电芯获取容量值以及标准差。将多个电芯条码朝上放置于测试工位进行条码识别,并获取多个电芯的容量值,例如a1A·h,a2A·h,a3A·h等等。对这些容量值进行标准差的计算,得到σ,删除不符合±3σ范围内的电芯,将符合±3σ范围内的电芯保留作为标准电芯。本实施例中不对预设阈值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预设阈值为±3σ。
S102、获取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参数的对应数据值。
具体的,标准电芯的参数可以包括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
本实施例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中部分示意图,将多个标准电芯放置于模组测试工位,分别对每个标准电芯进行测试。将模组托盘设置到位,顶升定位后,对标准电芯进行扫码,根据条码扫描识别结果,选择测试程序。例如根据条码扫描识别结果,对标准电芯进行电芯开路电压、电芯质量、电芯厚度测试或者电芯自放电量的任一或者任多进行测试。测试时,测试针床下压,侧边探针前伸并开始测试获取标准电芯的参数对应数据值,进而进行软件测试判定。
S103、判断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本实施例中,为消除测试中的稳定性等可以对标准电芯进行两次测试,标准电芯如有第一次测试不符合预设条件之后,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测试,若第二次测试符合预设条件即可以进行模组组装。或者两次测试均符合预设条件,则可以进行模组组装。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中部分流程示意图。例如若检测标准电芯的开路电压为3.5V,则判断该标准电芯的开路电压不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例如开路电压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为电芯开路电压在3.785V-3.815V的范围内。又例如若对标准电芯的质量进行检测,确认电芯极片数量、压实密度等,合适的正极压实密度可以增大电池的放电容量,减少极化损失,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电池利用率,故进行判断是否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例如测试电芯质量为800g,标准电芯的质量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位电芯质量在796g-804g之间。或者例如若检测标准电芯的厚度为26.699mm,则判断该标准电芯的厚度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例如电芯厚度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为厚度设置在26.680mm-26.800mm的范围。若电芯的厚度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可以防止模组组装时压力过大或过小。再例如若检测标准电芯的电芯自放电量1.5%/月,则判断该标准电芯的厚度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例如电芯自放电量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为自放电量设置在1%/月-2%/月的范围。若电芯的自放电量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可以防止模组组装时压力过大或过小。
参考图2,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系统中软件测试判断,若测试符合预设条件,则软件显示绿色即表示PASS(通过),针床退回,模组下车流入后工序,模组过站,自动放行;或者若第一次测试不符合预设条件,软件显示红色(即表示不通过),则进行第二次测试,若第二次测试通过,则针床退回,模组小车流入后工序,模组搬出,手动按下按钮放行;或者两次测试都不能符合预设条件,则针床上升,回原点。
S104、若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
具体的,若标准电芯的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等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均符合预设条件,则将符合预设条件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装置。
将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标准电芯的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模组;将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
本实施例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的半成品模具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参数对应的多个标准单体电芯堆叠放置于模组端板上,将模组端侧板进行焊接,形成半成品模组(即包括未焊接busbar(连接片)以及采样板)。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中主动均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主动均衡工装可以包括主基板、均衡连接器、探针、均衡工装线束,其中探针对应于每一电芯的正极或者负极,且探针与正极/负极之间采用弹簧连接,探针还与均衡工装线束连接,探针、均衡连接器放置于主基板上,主基板上还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栓孔,主基板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中主动均衡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将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若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得到成品模组;或者,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开路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大于预设均衡次数,则结束主动均衡;或者,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均衡次数,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直到检测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得到成品模组。
本实施例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中模组主动均衡下压示意图,如图7所示,将主动均衡与伺服机构连接,将多个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得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模组托盘,将模组托盘移动定位放于伺服机构下方,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其中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50mV,若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50mV,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其中预设时间为30s,进行精确定位后下压,使得主动均衡工装的探针与电芯可以良好接触。进而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其中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为10mV,若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10mV,则伺服主动均衡机构上升,得到成品模组;或者若开路电压大于10mV,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其中预设均衡次数为2次。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大于2次数,则结束主动均衡;或者,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2次数,则运行30s均衡策略,直到检测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10mV,伺服主动均衡机构上升,得到成品模组。或者电芯开路电压大于50mV,则停用该电芯。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标准电芯;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提高了电池组装成组时各个单体电芯的一致性,同时降低电池组装的成本,减少均衡中的过冲或者过放等风险提高均衡的可靠性、安全性,极大提升了组合电池的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电芯组装的均衡电路可以包括主动均衡工装、电气连接线束、连接继电器、以及多个动力电池;其中动力电池的电芯正极通过主动均衡工装的探针依次通过主动均衡工装的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动力电池的负极通过探针依次通过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均衡连接器通过连接继电器与电气连接线束电连接,动力电池用于为均衡模组进行主动均衡供电;均衡连接器用于将多个动力电池进行均衡使得动力电池参数对应的数据值相等;电气连接线束、连接继电器、均衡工装线束以及探针均用于进行电路的接线连接,使得电路形成回路。
具体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组装的均衡电气接线图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多个三元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电芯正极通过主动均衡工装的探针依次通过主动均衡工装的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动力电池的负极通过探针依次通过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均衡连接器通过连接继电器与电气连接线束电连接,电气连接线束、连接继电器、均衡工装线束以及探针均用于进行电路的接线连接,使得电路形成回路。闭合所有连接继电器,使未成型模组内电芯的所有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形成并联均衡回路。动力电池用于为均衡模组进行主动均衡供电。均衡连接器用于将多个动力电池进行均衡使得动力电池参数对应的数据值相等,即每个单体电芯保持一致性;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均衡连接器在电路形成回路时,检测以电量转移的方式将电量从较多的电芯转移至较少的电芯。采用并联的均衡方式可大幅降低主动均衡的成本,省去主动均衡电源,避免均衡过程中过冲或过放风险。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参考图8,动力电池电芯组装的均衡电路还可以包括短路保护保险,短路保护电路设置于动力电池与均衡连接器之间,用于防止动力电池发生短路。
本实施例中,短路保护保险放置于动力电池的电芯正极/动力电池的电芯负极连接的探针与均衡连接器之间,以防止动力电池发生短路,提高电芯均衡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获取多个标准电芯;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提高了电池组装成组时各个单体电芯的一致性,同时降低电池组装的成本,减少均衡中的过冲或者过放等风险提高均衡的可靠性、安全性,极大提升了组合电池的性能。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多个标准电芯;
得到模块22,用于获得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参数对应的数据值;
判断模块23,用于判断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组装模块24,用于若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数包括:
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
通过对多个电芯进行扫码,获取电芯的容量值的标准差,其中电芯上设置有唯一的标识码;
删除标准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电芯,将标准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电芯作为标准电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进行模组组装,包括:
将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标准电芯的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模组;
将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包括:
将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若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
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得到成品模组;或者,
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开路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
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大于预设均衡次数,则结束主动均衡;或者,若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均衡次数,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直到检测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得到成品模组。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1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系统30可以包括: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
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如实现上述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计算机指令等;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3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31调用。
处理器31,用于执行存储器3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可以是独立结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集成结构。当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是独立结构时,存储器32、处理器31可以通过总线33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执行图1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1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标准电芯;获取多个标准电芯,包括:
通过对多个电芯进行扫码,获取所述电芯的容量值的标准差,其中所述电芯上设置有唯一的标识码;
删除所述标准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电芯,将所述标准差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电芯作为标准电芯;
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
针对每个数据值,确定该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符合预设条件包括该数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所述标准电芯的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模组;
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所述主动均衡包括: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若否,则停用该电芯;若是,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是,则得到成品模组;若否,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若所述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均衡次数,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直到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得到成品模组;主动均衡工装包括:主基板、均衡连接器、探针、均衡工装线束;标准电芯的正极通过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的探针依次通过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的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标准电芯的负极通过所述探针依次通过所述均衡工装线束与所述均衡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均衡连接器通过连接继电器与电气连接线束电连接,所述电气连接线束、所述连接继电器、所述均衡工装线束以及所述探针均用于进行电路的接线连接,使得所述多个标准电芯的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形成并联均衡回路;所述均衡连接器用于在电路形成回路时,以电量转移的方式将电量从较多的电芯转移至较少的电芯,以使所述标准电芯参数对应的数据值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大于预设均衡次数,则结束主动均衡。
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标准电芯;
得到模块,用于获得所述标准电芯的参数以及所述参数对应的数据值;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电芯质量、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厚度以及电芯自放电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组装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值符合预设条件, 则将所述参数对应的标准电芯堆叠放置,并将所述标准电芯的模组端侧板焊接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模组;以及,
将所述半成品模组放置于伺服机构下方,并进行定位下压后,得到主动均衡后的成品模组,所述主动均衡包括:检测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若否,则停用该电芯;若是,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是,则得到成品模组; 若否,则检测主动均衡测试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均衡次数;若所述主动均衡测试次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均衡次数,则运行预设时间均衡策略,直到检测所述电芯开路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得到成品模组;主动均衡工装包括:主基板、均衡连接器、探针、均衡工装线束;标准电芯的正极通过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的探针依次通过所述主动均衡工装的均衡工装线束与均衡连接器电连接,标准电芯的负极通过所述探针依次通过所述均衡工装线束与所述均衡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均衡连接器通过连接继电器与电气连接线束电连接,所述电气连接线束、所述连接继电器、所述均衡工装线束以及所述探针均用于进行电路的接线连接,使得所述多个标准电芯的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形成并联均衡回路;所述均衡连接器用于在电路形成回路时,以电量转移的方式将电量从较多的电芯转移至较少的电芯,以使所述标准电芯参数对应的数据值相等。
4.一种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5401.2A CN110265737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5401.2A CN110265737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65737A CN110265737A (zh) | 2019-09-20 |
CN110265737B true CN110265737B (zh) | 2022-05-03 |
Family
ID=6792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5401.2A Active CN110265737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657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82698B (zh) * | 2020-12-15 | 2022-07-15 | 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及其并联化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6979B (zh) * | 2010-08-13 | 2015-09-30 | 周金平 | 充放电自动均衡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串联电池组 |
CN103611692B (zh) * | 2013-10-21 | 2017-01-11 | 厦门华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一致性配组筛选方法 |
CN104600387B (zh) * | 2015-02-05 | 2016-11-23 | 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磷酸铁锂电池组的主动均衡方法及系统 |
CN105375071A (zh) * | 2015-12-02 | 2016-03-02 | 南通沃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配组方法 |
CN105762869A (zh) * | 2016-03-30 | 2016-07-13 | 张家港绿锂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532166A (zh) * | 2016-12-19 | 2017-03-22 | 重庆汉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配组方法 |
CN109193863A (zh) * | 2018-10-25 | 2019-01-11 | 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电池组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电路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5401.2A patent/CN11026573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65737A (zh) | 2019-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04954B (zh) | 一种电池的配组方法及其配组系统 | |
Lam | A practical circuit-based model for state of health estimation of li-ion battery cells in electric vehicles | |
CN107797070B (zh) | 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 | |
CN108306065A (zh) | 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配组系统 | |
CN103048623B (zh) | 一种快速检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的方法 | |
US20080007201A1 (en) | Accumulator arrangement | |
KR101004252B1 (ko) | 전지셀 이동장치를 이용한 전지팩 제조방법 | |
CN102901932B (zh) | 一种锂电池自放电的筛选方法 | |
CN101662037B (zh) | 电池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其的制造过程监测系统 | |
CN10568010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 | |
Kirchev | Battery management and battery diagnostics | |
CN104898062A (zh) | 电池测试设备和用于测试电池的方法 | |
CN110265737B (zh) | 动力电池电芯的组装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21526303A (ja) | バッテリセル連結用バスバー、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 |
CN107422271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 | |
CN109921103B (zh) | 蓄电池组的维护方法和系统、蓄电池的维护方法和系统 | |
CN104198943A (zh) | 一种锂电池包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
Meng et al. | On-line model-based short circuit diagnosi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 |
CN114558800A (zh) |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筛选重组方法及系统 | |
CN212483800U (zh) | 电池电芯的检测装置 | |
CN108550893B (zh) | 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配组方法 | |
CN104662731B (zh) | 密封型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 |
JPH09167637A (ja) | 円筒形電池の短絡検出法 | |
JP2014216134A (ja) | 電池の製造方法 | |
CN105629177A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极板容量的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