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8246B -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58246B CN110258246B CN201910548118.0A CN201910548118A CN110258246B CN 110258246 B CN110258246 B CN 110258246B CN 201910548118 A CN201910548118 A CN 201910548118A CN 110258246 B CN110258246 B CN 110258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ncrete
- permeable
- supporting layer
- pedestrian r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5—Pa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ough-the-surfacing drainage, e.g. perforated, porous; Preformed paving elements comprising, or adapted to form, passageways for carrying off draina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5/00—Pav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tpaths, sidewalks or cycle tra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5/00—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 E01C5/04—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made of brick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行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其优势在于不易在混凝土层表面成型积水。一种人行道路结构,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级配碎石层、混凝土层以及面砖层,所述面砖层由透水砖拼接形成,所述混凝土层包括与级配碎石层相连的支撑层以及与面砖层相连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使用透水性混凝土。将混凝土层设置成支撑层和透水层结构组合的形式。支撑层采用普通混凝土,有着较好的支撑强度。而透水层有着较强的透水能力,因此雨水通过透水砖之后会快速流入透水层内,之后再通过透水层向车行道方向和支撑层方向排出,因此不易在混凝土层表面形成积水。也就不会在踩踏时导致积水溅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行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人行道路是专供人们行走的路,一般位于车行道的两侧,且高于车行道高度。
现有的人行道路通常是通过在混凝土层上铺设透水砖的结构,由于透水砖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因此下雨时,雨水会经过透水砖进入混凝土层表面。由于人行道路是高于车行道的,因此雨水会顺着混凝土层表面流至车行道处。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透水砖脱离混凝土层时,由于雨水会在混凝土层表面堆积,因此踩踏透水砖时会导致积水溅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其优势在于不易在混凝土层表面成型积水。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人行道路结构,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级配碎石层、混凝土层以及面砖层,所述面砖层由透水砖拼接形成,所述混凝土层包括与级配碎石层相连的支撑层以及与面砖层相连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使用透水性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层设置成支撑层和透水层结构组合的形式。支撑层采用普通混凝土,有着较好的支撑强度。而透水层有着较强的透水能力,因此雨水通过透水砖之后会快速流入透水层内,之后再通过透水层向车行道方向和支撑层方向排出,因此不易在混凝土层表面形成积水。也就不会在踩踏时导致积水溅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性混凝土使用废弃混凝土块作为骨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废弃混凝土块作为骨料,由于废弃混凝土块相比较石料的透水性更好。因此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透水层的透水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废弃混凝土利用起来,处理掉建筑垃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往车行道方向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小于三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层往车行道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投入透水层内的水不全是通过支撑层继续向下排水,更多的是通过透水层侧壁向车行道方向排出,最后通过车行道上的排水系统排出。增加朝向车行道方向总面积后增强在该侧方向上的排水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成型有多道沿人行道路长度方向的凹槽,凹槽的底面沿水平方向,所述透水层的下表面与支撑层的上表面相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由于凹槽底面水平,因此与透水层下表面结合后有水平的抵接面,避免全部的重力作用在倾斜面结合时形成沿坡度的斜向力而导致透水层支撑层错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还包括位于底面靠近支撑层较高侧边的竖直面,从支撑层纵向截面观察,底面、竖直面以及支撑层表面在凹槽上方的延长线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截面三角结构意味着面向车行道方向凹槽底面和支撑层上表面是直接连通的,因此不会在该处积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夯实土壤层;
步骤二、铺设级配碎石层;
步骤三、搭建模板;
步骤四、铺设混凝土;
步骤五、振捣、找平;
步骤六、安装木模;
步骤七、铺设支撑层;
步骤八、支撑层找平;
步骤九、拆除木模;
步骤十、铺设透水层;
步骤十一、透水层找平;
步骤十一、养护混凝土层;
步骤十二、抹素水泥浆;
步骤十三、铺设透水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施工方法实施上述人行道路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三中,在道路设计两侧位置搭建模板,在两块模板之间拉标高线,标高线两端分别穿过两块模板后,通过固定件固定,且标高线与水平面之间成三度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建模板来作为铺设混凝土时的的限位。在搭建模板后拉标高线来作为基准,辅助后续支撑层混凝土的铺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中,在级配碎石层上方铺设混凝土,混凝土的铺设高度达到支撑层的较低侧高度,通过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使得混凝土表面均与标高线的最低点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级配碎石层上方铺设混凝土,此处仅铺设至与标高线最低点平齐的状态,以便后续步骤中安装木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混凝土表面靠近车行道一侧安装第一道木模,木模的截面形状与凹槽的截面形状相同;在第一道木模远离车行道的一侧铺设混凝土,在混凝土找平后继续铺设第二道木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铺设完整个支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木模以在浇筑混凝土道路时在混凝土道路表面成型凹槽,分段铺设混凝土来使得能够沿准确角度安装木模,避免木模安装时倾斜而导致无法达到应有的防错层效果。该铺设方式一方面避免了有支护结构埋在混凝土层内影响混凝土层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避免较低处的木模在铺设混凝土时直接被埋在混凝土层内,后期挖刨使凹槽成型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十中,在支撑层上方铺设透水层至涉及高度,之后使用振捣器振捣透水性混凝土,使得透水性混凝土填实凹槽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捣透水性混凝土,以避免透水性混凝土在铺设时形成空腔结构,尤其是在易形成气泡的填实凹槽处,需要充分进振捣以将空气排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混凝土层设置成支撑层和透水层结构组合的形式。支撑层采用普通混凝土,有着较好的支撑强度,而透水层有着较强的透水能力,因此雨水通过透水砖之后会快速流入透水层内,之后再通过透水层向车行道方向和支撑层方向排出,因此不易在混凝土层表面形成积水,也就不会在踩踏时导致积水溅起。;
2.设置平底凹槽,由于凹槽底面水平,因此与透水层下表面结合后有水平的抵接面,避免全部的重力作用在倾斜面结合时形成沿坡度的斜向力而导致透水层支撑层错层;
3.通过安装木模以在浇筑混凝土道路时在混凝土道路表面成型凹槽,分段铺设混凝土来使得能够沿准确角度安装木模,避免木模安装时倾斜而导致无法达到应有的防错层效果,该铺设方式一方面避免了有支护结构埋在混凝土层内影响混凝土层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避免较低处的木模在铺设混凝土时直接被埋在混凝土层内,后期挖刨使凹槽成型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土壤层;2、级配碎石层;3、混凝土层;4、面砖层;5、透水砖;6、弧形槽;7、支撑层;8、透水层;9、凹槽;10、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人行道路结构,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1、级配碎石层2、混凝土层3以及面砖层4。
如图1和图2所示,面砖层4由多块透水砖5拼接而成。透水砖5的表面成型有防滑纹路。在透水砖5的底面成型有上凹的弧形槽6,来增大透水砖5与混凝土层3的结合面。
如图1和图2所示,混凝土层3包括支撑层7和透水层8,其中支撑层7位于透水层8的下方。支撑层7的上表面往车行道方向向下倾斜,倾斜角度小于三度。支撑层7的上表面成型有多道沿人行道路长度方向的凹槽9。凹槽9包括呈水平的底面以及位于底面靠近支撑层7较高侧边的竖直面。从支撑层7纵向截面观察,底面、竖直面以及支撑层7表面在凹槽9上方的延长线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多道凹槽9沿支撑层7表面并排平行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透水层8由透水性混凝土制成,在透水性混凝土中选用废弃混凝土块作为骨料。透水层8的下表面与支撑层7的上表面契合,透水层8的上表面对应每块透水砖5的位置成型有弧形凸起10,弧形凸起10嵌入弧形槽6内。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夯实土壤层1
通过夯实机夯实人行道路铺设处的土壤,使得行程上表面平整且内部夯实的土壤层1。
步骤二、铺设级配碎石层2
在土壤层1上方铺设级配碎石至设计高度,形成级配碎石层2。
步骤三、搭建模板
在道路设计两侧位置搭建模板。在两块模板之间拉标高线,标高线两端分别穿过两块模板后,通过固定件固定,且标高线与水平面之间成三度的夹角。
步骤四、铺设混凝土
在级配碎石层2上方铺设混凝土,混凝土的铺设高度达到支撑层7的较低侧高度。
步骤五、振捣、找平
通过混凝土振捣器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现象。通过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使得混凝土表面均与标高线的最低点平齐。
步骤六、安装木模
在混凝土表面靠近车行道一侧安装第一道木模,木模的截面形状与凹槽9的截面形状相同。
步骤七、铺设支撑层7
在第一道木模远离车行道的一侧铺设混凝土,在混凝土找平后继续铺设第二道木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铺设完整个支撑层7。
步骤八、支撑层7找平
根据标高线,用铁抹子找平支撑层7,使得支撑层7表面与水平面成三度夹角。
步骤九、拆除木模
在支撑层7终凝后拆除木模,在木模位置形成凹槽9。
步骤十、铺设透水层8
在支撑层7上方铺设透水层8至涉及高度。该透水层8的透水性混凝土中使用废弃混凝土作为骨料。使用振捣器,振捣透水性混凝土,使得透水性混凝土填实凹槽9位置。
步骤十一、透水层8找平
使用铁抹子找平透水层8,使得透水层8表面水平。
步骤十一、养护混凝土层3
应在施工完成后24小时左右,覆盖和洒水养护,每天不少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步骤十二、抹素水泥浆
在混凝土层3表面抹素水泥浆。
步骤十三、铺设透水砖5
在透水砖5下表面抹素水泥浆,素水泥浆填实透水砖5的弧形槽6。之后将透水砖5铺设在混凝土层3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人行道路结构,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土壤层(1)、级配碎石层(2)、混凝土层(3)以及面砖层(4),其特征是:所述面砖层(4)由透水砖(5)拼接形成,所述混凝土层(3)包括与级配碎石层(2)相连的支撑层(7)以及与面砖层(4)相连的透水层(8),所述透水层(8)使用透水性混凝土,所述透水层(8)的上表面对应每块透水砖(5)的位置成型有弧形凸起(10),所述弧形凸起(10)嵌入弧形槽(6)内;所述支撑层(7)的上表面往车行道方向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小于三度;所述支撑层(7)的上表面成型有多道沿人行道路长度方向的凹槽(9),凹槽(9)的底面沿水平方向,所述透水层(8)的下表面与支撑层(7)的上表面相契合;所述凹槽(9)还包括位于底面靠近支撑层(7)较高侧边的竖直面,从支撑层(7)纵向截面观察,底面、竖直面以及支撑层(7)表面在凹槽(9)上方的延长线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水性混凝土使用废弃混凝土块作为骨料。
3.一种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行道结构,包括:
步骤一、夯实土壤层(1);
步骤二、铺设级配碎石层(2);
步骤三、搭建模板;
步骤四、铺设混凝土;
步骤五、振捣、找平;
步骤六、安装木模;
步骤七、铺设支撑层(7);
步骤八、支撑层(7)找平;
步骤九、拆除木模;
步骤十、铺设透水层(8),所述透水层(8)使用透水性混凝土,所述透水层(8)的上表面对应每块透水砖(5)的位置成型有弧形凸起(10),所述弧形凸起(10)嵌入弧形槽(6)内;
步骤十一、透水层(8)找平;
步骤十一、养护混凝土层(3);
步骤十二、抹素水泥浆;
步骤十三、铺设透水砖(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在道路设计两侧位置搭建模板,在两块模板之间拉标高线,标高线两端分别穿过两块模板后,通过固定件固定,且标高线与水平面之间成三度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在级配碎石层(2)上方铺设混凝土,混凝土的铺设高度达到支撑层(7)的较低侧高度,通过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使得混凝土表面均与标高线的最低点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混凝土表面靠近车行道一侧安装第一道木模,木模的截面形状与凹槽(9)的截面形状相同;在第一道木模远离车行道的一侧铺设混凝土,在混凝土找平后继续铺设第二道木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铺设完整个支撑层(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行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十中,在支撑层(7)上方铺设透水层(8)至涉及高度,之后使用振捣器振捣透水性混凝土,使得透水性混凝土填实凹槽(9)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8118.0A CN110258246B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8118.0A CN110258246B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58246A CN110258246A (zh) | 2019-09-20 |
CN110258246B true CN110258246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6792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48118.0A Active CN110258246B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5824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28165U (zh) * | 2015-06-10 | 2015-10-28 | 远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生态透水路面 |
CN207919282U (zh) * | 2018-01-19 | 2018-09-28 | 长春市城建维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
CN207919270U (zh) * | 2018-02-26 | 2018-09-28 |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 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排透水性路面 |
CN208379359U (zh) * | 2018-05-05 | 2019-01-15 | 浙江崇德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绿化道路 |
CN109653051A (zh) * | 2019-02-06 | 2019-04-19 | 刘兴丹 | 一种自排水透水砖 |
-
2019
- 2019-06-24 CN CN201910548118.0A patent/CN1102582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728165U (zh) * | 2015-06-10 | 2015-10-28 | 远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生态透水路面 |
CN207919282U (zh) * | 2018-01-19 | 2018-09-28 | 长春市城建维护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
CN207919270U (zh) * | 2018-02-26 | 2018-09-28 |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 一种海绵城市可渗可排透水性路面 |
CN208379359U (zh) * | 2018-05-05 | 2019-01-15 | 浙江崇德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绿化道路 |
CN109653051A (zh) * | 2019-02-06 | 2019-04-19 | 刘兴丹 | 一种自排水透水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58246A (zh) | 2019-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76127B (zh) | 一种公路工程新旧路面拼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284389B (zh) | 一种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048955B (zh) | 一种回填砂石路基施工方法 | |
CN107386047B (zh) | 一种透水砖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US8956075B1 (en) | Tunnel mol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lip form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exposed rebars | |
CN109750571A (zh) |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424226A (zh) | 路缘石预制拼装侧模及其施工工艺 | |
CN111894124B (zh) | 大面积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 |
CN212983503U (zh) | 一种公路工程新旧路面拼接结构 | |
CN110983907A (zh) | 一种装配式自排水人行道 | |
CN111608041A (zh) | 一种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方法 | |
CN110258246B (zh) | 一种人行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481771A (zh) | 一种市政道路永临结合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975426U (zh) | 预制装配式卵形槽暗排水沟系统 | |
CN210596882U (zh) | 一种人行道路 | |
KR101021475B1 (ko) | 프리케스트 콘크리트패널을 활용한 조립식 콘크리트도로 및 그 시공방법 | |
CN216237943U (zh) | 小交通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装配式结构 | |
CN112080979A (zh) | 一种停机坪的道面结构及其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 | |
CN110804918A (zh) | 一种抗震防塌陷混凝土路面结构 | |
CN111501959B (zh) | 一种组合现浇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 |
CN110607795A (zh) | 一种用于公、铁路隧道的拱骨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547306A (zh) | 一种建筑垃圾块石做护坡的施工方法 | |
CN107700301A (zh) |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路基上的加固结构 | |
CN108570904B (zh) | 一种人行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560815A (zh) | 路面雨水侧排渗透结构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