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5145A -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5145A
CN110235145A CN201980000746.3A CN201980000746A CN110235145A CN 110235145 A CN110235145 A CN 110235145A CN 201980000746 A CN201980000746 A CN 201980000746A CN 110235145 A CN110235145 A CN 110235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screen
print data
finger print
absolut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7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奕宁
桂新涛
吴东承
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35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5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若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一般通过安装在触摸屏下的指纹模组来采集手指触摸屏幕时的指纹图像,然后将该指纹图像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图像进行比较,若验证通过,则执行相应的解锁或者解密操作。
但是,在采集指纹图像时,手指和触摸屏之间经常会间隔各种介质(例如附着在屏幕上的保护膜),这种介质会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造成干扰,从而降低屏下指纹的识别率,导致指纹图像的匹配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若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获取第一绝对值,所述第一绝对值是指: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与无触控信号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获取第二绝对值,所述第二绝对值是指:所述第一绝对值与基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其中,所述基准值是指:屏幕出厂时,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不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当识别结果的总次数大于N时,统计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M,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M的取值范围为[0,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若连续P次获取的所述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所述指纹防伪流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仿制指纹的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容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流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包括:
预先获取不同介质下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用于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是通过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和无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的;
确定介质的类型;所述介质的类型包括: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
通过所述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时,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绝对值,所述第一绝对值是指: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与无触控信号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获取第二绝对值,所述第二绝对值是指:所述第一绝对值与基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其中,所述基准值是指:屏幕出厂时,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不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当识别结果的总次数大于N时,统计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M,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M的取值范围为[0,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连续P次获取的所述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防伪模块,用于当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时,启动指纹防伪流程;所述指纹防伪流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仿制指纹的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容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流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预先获取不同介质下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用于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是通过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和无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的;
确定介质的类型;所述介质的类型包括: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
通过所述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算法程序,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指纹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算法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若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无介质和有介质两种情况下的指纹识别对比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提到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一般通过安装在触摸屏下的指纹模组来采集手指触摸屏幕时的指纹图像,然后将该指纹图像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图像进行比较,若验证通过,则执行相应的解锁或者解密操作。但是,在采集指纹图像时,手指和触摸屏之间经常会间隔各种介质(例如附着在屏幕上的保护膜),这种介质会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造成干扰,从而降低屏下指纹的识别率,导致指纹图像的匹配准确率较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本发明基于电信号特征的变化,从而判断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屏下指纹技术包括光学屏下指纹解锁技术,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以及电容屏下指纹解锁等各种方案,由于这些指纹识别技术中都需要检测到按压触摸屏(Touch Panel,TP)时各节点的电信号变化特征。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可以适用于电容屏、光学屏、超声波屏。同时,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全面屏,非全面屏,单传感器采集,以及多传感器采集等情况。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能够广泛地运用于指纹识别处理技术领域,并适用于包含指纹识别功能的产品中,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子门锁等。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图1为无介质和有介质两种情况下的指纹识别对比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在屏幕上按压触控操作时,会引起各节点的电信号特征变化。这些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的节点电容值、屏幕上的节点电流值、屏幕上的节点电压值。本发明基于电信号特征的变化,从而判断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屏下指纹技术包括光学屏下指纹解锁技术,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以及电容屏下指纹解锁等各种方案,由于这些指纹识别技术中都需要检测到按压触摸屏(Touch Panel,TP)时各节点的电信号变化特征。可以在屏幕出厂时,此时屏幕上没有任何多余介质,记录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基准值。如图1左侧图中所示,屏幕出厂时TP0表示没有手指接触时的数据,TP1是有手指按压时的数据。此时的基准值DeltaA=|TP1-TP0|。如图1右侧图中所示,检测期间,屏幕上可能存在介质,获取获取有手指按压(任意屏幕按压位置)的数据TP2,令DeltaB=|TP2-TP0|,作为第一绝对值。出厂获取的DeltaA和正常使用获取的DeltaB做差值|DeltaB-DeltaA|,即可用来判断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当屏幕上存在不同类型的介质时,正常使用获取的DeltaB值也会不同。因此,可以设置不同的阈值,对介质进行判断。例如,可以设置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若第二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屏幕上不存在介质,可以不对指纹数据进行调整,直接进行指纹识别,得到识别结果。若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屏幕上存在介质,且需要通过指纹数据调整算法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继而对调整之后的指纹数据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介质的具体类型,这些介质为透光性良好,且常见于屏幕上的介质,例如手机屏幕上的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本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存在这些介质时的指纹识别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在可选地方案中还可以多检测N次,并计算不同识别结果的概率值,根据概率值的大小判断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其中,N的大小可以调整。
具体地,可以设置概率阈值为80%,即判断次数中有80%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屏幕上存在介质。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屏幕出厂时,记录贴了不同类型的膜之后,例如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手指按压TP时各节点的电容特征。然后在进行指纹识别或者验证的时候,根据当前的电容特征,判断介质的类型。最后,获取介质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
具体地,假设检测到的电容特征与出厂时贴了钢化膜的电容特征相似,则确定介质类型为钢化膜,获取钢化膜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然后,通过指纹数据调整算法,将检测期间实际获得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最后,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除了上述应用场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误触操作进行识别。若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对于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避免指纹识别开锁等情况后的误操作。例如,当用户将手机放在衣服口袋中,会经常不小心隔着衣服误触屏幕。如果此时指纹识别系统能够成功识别(例如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穿透力较强,能隔着衣服进行识别),则会造成误操作,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根据手指按压时电容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误触手机屏幕。如果判断是误触,则不对指纹进行识别验证,防止误操作。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指纹的真假进行识别。例如,不法分子有可能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假指纹或者假手指进行识别解锁,由于制作假指纹的大部分材料的介电常数与真实手指不同,因此根据按压TP时的电容特征变化也可以作为是否假指纹的初步筛选。误操作触发一般不会连续都在同一个位置的,而不法分子使用各种类型的假指纹或者假手指进行识别解锁,作用位置一般会在相同的指纹识别区域。因此,可以记录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若连续P次获取的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
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屏幕上按压触控操作时,会引起各节点的电信号特征变化。这些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的节点电容值、屏幕上的节点电流值、屏幕上的节点电压值。本发明基于电信号特征的变化,从而判断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屏下指纹技术包括光学屏下指纹解锁技术,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以及电容屏下指纹解锁等各种方案,由于这些指纹识别技术中都需要检测到按压TP(Touch Panel,触摸屏)时各节点的电信号变化特征。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可以适用于电容屏、光学屏、超声波屏。同时,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全面屏,非全面屏,单传感器采集,以及多传感器采集等情况。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能够广泛地运用于指纹识别处理技术领域,并适用于包含指纹识别功能的产品中,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子门锁等。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上进行指纹识别、电信号特征选取电容值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设备或者其他电信号特征的识别方式与此相同,后续不再赘述。
S102、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本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绝对值,第一绝对值是指: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与无触控信号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获取第二绝对值,第二绝对值是指:第一绝对值与基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其中,基准值是指:屏幕出厂时,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根据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具体地,可以在屏幕出厂时,此时屏幕上没有任何多余介质,记录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基准值。如图1左侧图中所示,屏幕出厂时TP0表示没有手指接触时的数据,TP1是手指按压时的数据。此时的基准值DeltaA=|TP1-TP0|。如图1右侧图中所示,检测期间,屏幕上可能存在介质,获取按压(任意屏幕按压位置)手指的数据TP2,两者之间的差值记为DeltaB=|TP2-TP0|,作为第一绝对值。出厂获取的DeltaA和正常使用获取的DeltaB做差值|DeltaB-DeltaA|,即可用来判断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可选地,根据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若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若第二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不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当识别结果的总次数大于N时,统计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值,若比值大于M,则确定屏幕上存在介质;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M的取值范围为[0,1)。
具体地,当屏幕上存在不同类型的介质时,正常使用获取的DeltaB值也会不同。因此,可以设置不同的阈值,对介质进行判断。例如,可以设置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若第二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屏幕上不存在介质,可以不对指纹数据进行调整,直接进行指纹识别,得到识别结果。若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屏幕上存在介质,且需要通过指纹数据调整算法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继而对调整之后的指纹数据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这些介质为透光性良好,且常见于屏幕上的介质,例如手机屏幕上的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本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存在这些介质时的指纹识别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可以多检测N次,并计算概率值,作为判断进一步确认。其中,N的大小可以调整。例如,可以设置概率阈值为80%,即判断次数中有80%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屏幕上存在介质。
S103、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本实施例中,预先获取不同介质下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用于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是通过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和无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的;确定介质的类型;介质的类型包括: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通过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具体地,可以在屏幕出厂时,记录贴了不同类型的膜之后,例如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手指按压TP时各节点的电容特征。检测期间,根据当前的电容特征,判断介质的类型。然后,获取介质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例如,检测期间的电容特征与出厂时贴了钢化膜的电容特征相似,则确定介质类型为钢化膜,获取钢化膜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然后,通过指纹数据调整算法,将检测期间实际获得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
S104、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本实施例中,获得调整后的指纹数据之后,对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S202、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S203、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S204、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步骤S204的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请参见图2所示的方法中步骤S101~步骤S104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5、若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还可以对误触操作进行识别。若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对于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避免指纹识别开锁等情况后的误操作。例如,当用户将手机放在衣服口袋中,会经常不小心隔着衣服误触屏幕。如果此时指纹识别系统能够成功识别(例如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穿透力较强,能隔着衣服进行识别),则会造成误操作,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根据手指按压时电容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误触手机屏幕。如果判断是误触,则不对指纹进行识别验证,防止误操作。
S206、若连续P次获取的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指纹真假进行识别。不法分子有可能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假指纹或者假手指进行识别解锁,由于制作假指纹的大部分材料的介电常数与真实手指不同,因此根据按压TP时的电容特征变化也可以作为是否假指纹的初步筛选。误操作触发一般不会连续都在同一个位置的,而不法分子使用各种类型的假指纹或者假手指进行识别解锁,作用位置一般会在相同的指纹识别区域。因此,可以记录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若连续P次获取的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S207、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
本实施例中,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可能是不法分子使用各种类型的假指纹或者假手指进行识别解锁,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指纹防伪流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仿制指纹的识别。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另外,本实施例也可以对误触操作进行识别。若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指纹真假进行识别。若连续P次获取的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从而可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提高安全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调整模块33,用于当屏幕上存在介质时,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识别模块34,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绝对值,第一绝对值是指: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与无触控信号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获取第二绝对值,第二绝对值是指:第一绝对值与基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其中,基准值是指:屏幕出厂时,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若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若第二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不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当识别结果的总次数大于N时,统计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值,若比值大于M,则确定屏幕上存在介质;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M的取值范围为[0,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容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流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整模块33,具体用于:
预先获取不同介质下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用于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是通过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和无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的;
确定介质的类型;介质的类型包括: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
通过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2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在图4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32,还用于:
若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判断模块35,用于当连续P次获取的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防伪模块36,用于当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时,启动指纹防伪流程;指纹防伪流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仿制指纹的识别。
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3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2、图3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根据电信号特征,确定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若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基于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可以在检测到手指和屏幕之间存在介质时,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屏下指纹的识别率。
另外,本实施例也可以对误触操作进行识别。若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指纹真假进行识别。若连续P次获取的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从而可以消除介质对指纹数据的干扰,提高安全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40包括:
图像采集器44、处理器41以及存储器42;其中:
图像采集器44,用于采集指纹图像。
存储器42,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该存储器还可以是flash(闪存)。
处理器4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4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信号处理器4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42是独立于信号处理器41之外的器件时,电子设备40还可以包括:
总线43,用于连接存储器42和信号处理器41。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包含指纹识别功能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子门锁等。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图2、图3所示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2、图3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信号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另外,该应用专用集成电路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若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则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获取第一绝对值,所述第一绝对值是指: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与无触控信号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获取第二绝对值,所述第二绝对值是指:所述第一绝对值与基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其中,所述基准值是指:屏幕出厂时,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不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当识别结果的总次数大于N时,统计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M,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M的取值范围为[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连续P次获取的所述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若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则启动指纹防伪流程;所述指纹防伪流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仿制指纹的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容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流值、屏幕上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包括:
预先获取不同介质下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用于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是通过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和无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的;
确定介质的类型;所述介质的类型包括: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
通过所述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8.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作用在屏幕上的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特征,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时,根据所述介质的类型,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绝对值,所述第一绝对值是指: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与无触控信号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获取第二绝对值,所述第二绝对值是指:所述第一绝对值与基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其中,所述基准值是指:屏幕出厂时,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生成的电信号特征和无触控操作时的电信号特征之差的绝对值;
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所述屏幕上是否存在介质,包括: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不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次数自增1;
当识别结果的总次数大于N时,统计存在介质的识别结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M,则确定所述屏幕上存在介质;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M的取值范围为[0,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触控信号为误触操作,结束指纹识别流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连续P次获取的所述第二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判断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是否在相同区域内;其中,P为大于1的自然数;
防伪模块,用于当P次触控信号的作用位置均位于相同区域内时,启动指纹防伪流程;所述指纹防伪流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仿制指纹的识别。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特征包括:屏幕上的节点电容值、屏幕上的节点电流值、屏幕上的节点电压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预先获取不同介质下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用于将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换算为无介质时的指纹数据;所述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是通过存在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和无介质时采集的指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的;
确定介质的类型;所述介质的类型包括:钢化膜、聚丙烯膜、聚酯薄膜;
通过所述类型对应的指纹数据调整算法来对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指纹数据。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算法程序,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指纹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算法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CN201980000746.3A 2019-04-30 2019-04-30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2351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5199 WO2020220262A1 (zh) 2019-04-30 2019-04-30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5145A true CN110235145A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746.3A Pending CN110235145A (zh) 2019-04-30 2019-04-30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5145A (zh)
WO (1) WO202022026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5391A (zh) * 2020-08-18 2020-1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00996A (zh) * 2020-09-09 2021-05-1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电子装置以及指纹比对方法
CN113095287A (zh) * 2021-04-30 2021-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7837B (zh) * 2020-12-18 2024-06-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配置参数的更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1080B1 (ko) * 2013-09-23 2015-02-10 패치웍스 주식회사 스마트폰의 터치스크린 보호용 프로텍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122761A (zh) * 2017-05-16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279805A (zh) * 2018-01-31 2018-07-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膜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07020A (zh) * 2017-12-25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1080B1 (ko) * 2013-09-23 2015-02-10 패치웍스 주식회사 스마트폰의 터치스크린 보호용 프로텍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122761A (zh) * 2017-05-16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07020A (zh) * 2017-12-25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79805A (zh) * 2018-01-31 2018-07-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膜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5391A (zh) * 2020-08-18 2020-1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85391B (zh) * 2020-08-18 2023-11-2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00996A (zh) * 2020-09-09 2021-05-14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电子装置以及指纹比对方法
CN113095287A (zh) * 2021-04-30 2021-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20262A1 (zh)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5145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14586B (zh) 指纹注册方法、指纹识别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US7031886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noise in a position sensor using minor shifts in sensing frequency
CN105224931B (zh) 一种指纹采集方法及装置
EP0973123A1 (en) Finger sensor operating technique
CN107038403A (zh) 用于提高指纹注册及认证速度的指纹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85237A (zh) 指纹图像采集方法、系统及指纹采集设备
CN105718778B (zh) 一种终端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8256415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
CN105814585A (zh) 指纹处理方法、指纹处理装置、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3324964B (zh) 身份辨识系统及方法
CN109410172A (zh) 纸张厚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147751A (zh) 一种指纹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29884A (zh) 指纹识别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33175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
CN107087075A (zh) 一种基于屏幕指纹识别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43385A (zh) 事件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71750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02339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845188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界面图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060501B2 (ja) 筆跡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表示装置
CN111052133A (zh) 用于确定手指与指纹传感器接触的方法和指纹感测系统
CN111382404B (zh) 指纹防误触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95559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0069208A (zh) 触控操作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