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0365A -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0365A
CN110230365A CN201810177422.4A CN201810177422A CN110230365A CN 110230365 A CN110230365 A CN 110230365A CN 201810177422 A CN201810177422 A CN 201810177422A CN 110230365 A CN110230365 A CN 110230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architecture
photothermal
layer
s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74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焕明
黄迎春
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oling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olychuang Graphe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olychuang Graphe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olychuang Graphe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74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0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0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0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6Building materials integrated with PV modules, e.g. façade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和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宜垂直安装作为建筑物幕墙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垂直安装后从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平面玻璃、保温空腔、折扇面型的主体结构和保温外壳。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沿长边相互拼接的阳面长条单元和阴面长条单元,当所述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垂直安装后,阳面长条单元面向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叠装条状的光伏元件和光热元件从而具供电供热功能,阴面长条单元面向地面不具采集太阳能功能但它可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由于阴面长条单元不搭载光伏元件故配色不受约束,建筑师可利用本发明开展建筑艺术设计,本发明突破了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障碍。

Description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供电同时供热和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宜垂直安装作为建筑物幕墙或阳台围墙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背景技术
2017年全球年度总光伏装机量超过80GW,估计仍会高速增长,中国预计全国人均光伏装机量于2035年超过1000W和2050年超过2000W,当光伏供电发展为主流电源而平价储电技术又未同步跟进时,间歇性的光伏发电会冲击电网稳定性和增加远程输电设施的实用成本,为了舒缓这些矛盾,全球光伏强国开始策划在对供电需求高增长地点依据日照实况合理配置分布式光伏发电。因为供电需求高增长地点往往是人口密度和楼宇厂房密度高的地点,而且普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把光伏发电融入建筑设计中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必然发展。虽然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意念早在本世纪前已有讨论,但至今市场额度仍低,其发展主要受限于:(1)建筑设计讲究外墻色彩与环境的反差与协调,建筑师不接受光伏组件的单调深沉色彩限制;(2)一般太阳能光伏组件转化效率目前只有18%,光伏组件安装为垂直幕墙时日照入射错偏又再导致严重损失单位面积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低效采集太阳能未对抵消建筑高能耗产生关键影响。
关于克服光伏组件的单调深沉色彩限制,2016年瑞士Ballif等发明在光伏组件表面贴半透光的光散射膜调校日照下光伏组件的色彩感观,成功展示包括白色和任何色调的光伏组件[国际专利申请号PCT/EP2014/057615和美国际专利申请号US2016/0064577A1]。但这方案无可避免地降低太阳光转化为光伏供电的效率和增加生产成本。
关于克服光伏组件安装为垂直幕墙时的低太阳能使用效率,可参考其他在建筑物上采集太阳能的有效案例。目前日照强的地区广泛使用屋顶太阳能热水炉降减建筑能耗,太阳能热水炉简单利用金属氧化物涂层吸光烧水,太阳能转化率可达或超过60%,市场额量与目前光伏组件市场也相约。由于光伏电池生产成本与售价急剧下降,采用光伏电池吸收日照将18%转为电能并结合太阳能热水炉原理把剩余82%太阳能部份用于供热,构成总太阳能利用率约75%的光伏光热联供组件确更适合高效采集太阳能来抵消建筑高能耗的绿色发展,但至今仍未有技术方案可克服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幕墙的色彩感观限制和日照入射错偏的弊端。例如闫芳等于2018年获授权题为“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安装构件及安装方法”的发明专利[CN 105674590B]只涉及光伏或光热组件在建筑表壳的安装而并非光伏光热联供组件融入包括外观配色的建筑设计方法。此外,王璋元等题为“一种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CN 103986414 B]的授权发明专利亦只涉及平板式热交换器通过热水管道及冷水管道与光伏光热模块连接,光伏光热模块通过蓄电池及逆变控制器与直流循环水泵连接等供电供热的连接方法而并无针对建筑外观色彩及优化光伏光热模块收集日照的效率优化。
总言之,既要光伏光热联供又要垂直安装后的光伏光热联供组件符合建筑师对建筑幕墙绚丽的美感设计,墙色不受限于一般光伏光热组件单调颜色,还要有高太阳能转化率和低成本从而提升盈利空间,并将建筑表壳采太阳能转化产生的电能热能直接全部融为支撑建筑日常设施与功能营运,是目前普及高效利用太阳能与化解建筑高能耗的发展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垂直安装作为建筑物幕墙或阳台围墙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所述组件突破了太阳能光伏光热联供技术与建筑技术的一体化障碍,尤其是建筑师不接受幕墙和围墙色彩受限于一般光伏光热组件单调颜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垂直安装后从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
用于采收太阳光和保护主体结构的平面玻璃;
保温空腔,所述保温空腔为真空或填充有用于保温的气体;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若干块阳面长条单元和若干块阴面长条单元,阳面长条单元和阴面长条单元两两交错地沿长边拼接,形成折扇面型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垂直安装后,阳面长条单元面向阳光入射方向,阴面长条单元面向地面;所述阳面长条单元从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依次叠合的条状的光伏元件和光热元件,所述阴面长条单元包括外观可配色的板材;以及,
保温外壳。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光伏元件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光热元件主要用于迅速吸收光伏元件在光电转化期间所产生的热量,使光伏元件散热,进而确保光伏元件的光电转化效率不会因温升而降低。同时可阻止光伏元件产生的热量热辐射至室内,造成室内温升。最终光热元件所收集的热能作为清洁热能可被利用。并且由于当所述光伏光热组件作为建筑物幕墙或阳台围墙垂直安装后,主体结构上的光伏元件面向阳光入射方向,而不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因此建筑物的外观色彩不会受限于光伏元件的单调颜色。主体结构的阴面长条单元面向地面,可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由于阴面长条单元不搭载光伏元件,建筑师可充分利用该部分开展建筑艺术设计。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组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突破了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障碍。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元件包括依次叠合的:
第一塑料封装层,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以及,
第二塑料封装层,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并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在光热元件上;
所述光热元件包括用于承载光伏元件的平板结构和用于集热的集热液流通管道。
本改进技术方案中,所述阳光入射方向是指阳光从所述光伏光热组件的正面(即平面玻璃面)方向入射。第一塑料封装层和第二塑料封装层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片在25~30年有效发电期期间不受湿气氧气破坏和失效。并且利用塑料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钢化玻璃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的封装层,在保护太阳能电池片不受湿气氧气破坏和失效的同时,还有效地降减了所述光伏光热组件的总重。选用塑料封装代替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钢化玻璃封装具有可行性,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作为封装层用于保护电池片免于机械破坏,同时用于防止湿气氧气降解腐蚀封装粘结层以及太阳能电池片,而本技术方案中,在已有平面玻璃用于避免太阳能电池片遭受机械破坏的前提下,可选用塑料封装仅用于隔绝湿气氧气。虽然与平面玻璃相比,塑料封装的耐候性不及平面玻璃,但是已有的平面玻璃可隔绝大部分湿气氧气,极少的湿气氧气能渗透至组件内部,塑料封装完全可隔绝这部分湿气氧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塑料封装层包括依次叠合的透光层、防水层和黏胶,其中所述黏胶覆盖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所述第二塑料封装层包括依次叠合的防水层、电绝缘导热层和黏胶,其中所述黏胶覆盖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作为举例,所述透光层可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苯乙烯层或聚碳酸酯层等封装材料,所述黏胶可选用EVA胶,所述防水层可选用防水胶片,所述绝缘导热层可选用导热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片或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其中,选用CIGS或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在升温时光伏转化率下降幅度比晶硅太阳能电池低而且生产长条状电池成本也比晶硅太阳能电池低,并且选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的好处在于其具有轻薄的优点,可进一步控制所述光伏光热组件的总重。选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好处在于其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下具有较高的压价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玻璃的背面和/或光伏元件的第一塑料封装层的正面设置有紫外光吸收层。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紫外光到达第一塑料封装层之前,被紫外光吸收层所吸收,可延阻第一塑料封装层的光致老化。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迂回往复排列形成蛇管式结构,且相邻光热元件的集热液流通管道相互连通。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集热液流通管道,冷液在集热液流通管道中迂回流通,具有很长的集热时间,可充分采热,最终所输出温度较高的热液。相邻的光热元件集热液流通管道相连接构成高效集热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元件由铝、镁、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或者由表面经氧化后的铝、镁、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上述材料的优点在于其具有体轻、机械性优、导热系数高等特点,且铝和镁表面经氧化后具有耐腐蚀和抗漏电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的内壁上均涂覆有用于防止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涂层。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涂层,可防止集热液流通管道在长期使用期间微生物在内壁上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胶膜,生物胶膜热阻较高,会导致集热效率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涂层为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材料涂层。石墨烯和石墨烯复合材料不仅可作为抗微生物生长材料,并且具有很强的导热性能,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的集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所述光伏光热组件作为建筑物幕墙或阳台围墙垂直安装后,主体结构上的光伏元件面向阳光入射方向,而不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因此建筑物的外观色彩不会受限于光伏元件的单调颜色。主体结构的阴面长条单元面向地面,可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由于阴面长条单元不搭载颜色深沉而单调的光伏元件,建筑师可充分利用该部分开展建筑艺术设计,阴面长条单元的颜色观感可根据建筑师设计要求厘定后生产。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组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突破了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障碍。
2、主体结构中阳面长条单元的光伏元件面向天空太阳光入射线,光伏光热功能效率因正对阳光而得以提升,总太阳能吸收率超过70%。
3、光伏光热联供系统与其建筑一体化方便全方位建筑使用时的智慧能源管理,高效利用光热供热水和供暖减低建筑额外热能需求,夏天利用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幕墙的集热系统与建筑的总体水务系统进行高效热交换可降低空调制冷能耗和避免光伏电池升温导致的供电减弱,高效利用光伏发电与空调用电的大致同步规律可降解相关光伏发电储存和空调峰值耗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所示为实施例1提供的光伏光热联供组件的正示图。
图2所示为图1中光伏光热联供组件的向下45°鸟瞰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光伏光热联供组件的向上45°仰视图。
图4所示为图1中光伏光热联供组件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1所述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2所述的光伏元件的剖视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2所述的紫外光吸收层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3所述的光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3所述的用于防止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涂层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平面玻璃;20-保温空腔;30-主体结构;31-阳面长条单元;311-1-第一塑料封装层;311-2-太阳能电池片;311-3-第二塑料封装层;311-4-紫外光吸收层;312-光热元件;312-1集热液流通管道;312-2-涂层;312-3-平板结构;32-阴面长条单元;40-保温外壳;41-安装槽;45-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宜垂直安装作为建筑物幕墙或阳台围墙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当所述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垂直地平面安装后,从阳光入射方向其依次包括用于采收太阳光和保护主体结构的平面玻璃10、保温空腔20、折扇面型的主体结构30和保温外壳40。其中,所述保温空腔20为真空或填充有用于保温的气体;所述主体结构30包括若干块阳面长条单元31和若干块阴面长条单元32,阳面长条单元31和阴面长条单元32两两交错地沿长边拼接,形成折扇面型结构。所述主体结构30被配置为,当所述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垂直安装后,阳面长条单元31面向阳光入射方向,阴面长条单元32面向地面,所述阳面长条单元31从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条状的光伏元件311和光热元件312,所述阴面长条单元32包括外观可配色的板材,为了减轻组件总重和降低组件总成本,例如但不限于所述板材可选用木材或塑料等,板材表面颜色按建筑师审美要求设定生产,具建筑外墙色彩观赏功能。如图3中所示的六角星形图案,作为板材表面的一种装饰举例。
其中,所述光伏元件311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光热元件312主要用于迅速吸收光伏元件311在光电转化期间所产生的热量,使光伏元件311散热,进而确保光伏元件311的光电转化效率不会因温升而降低。同时可阻止光伏元件311产生的热量热辐射至室内,造成室内温升。最终光热元件312所收集的热能作为清洁热能可被利用。并且由于当所述光伏光热组件作为建筑物幕墙或阳台围墙垂直安装后,主体结构30上的光伏元件311面向阳光入射方向,而不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因此建筑物的外观色彩不会受限于光伏元件311的单调颜色。主体结构30的阴面长条单元32面向地面,可进入地面观察者的视野,由于阴面长条单元32不搭载光伏元件311,建筑师可充分利用该部分开展建筑艺术设计。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组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突破了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一体化障碍。
作为举例,作为举例,所述平面玻璃10可选用钢化玻璃,厚度可控制在2~5mm,且优选为3.2mm。为了提高光伏元件311的光电转化效率,所述钢化玻璃外表面还可涂覆一层抗反射涂层,抗反射涂层可提高光伏元件311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所述用于保温的气体可选用氮气或氩气,选用氮气或氩气的好处在于氮气和氩气的成本较低、化学性质稳定、无燃爆危险,且氮气和氩气的保温效果符合要求,其中3mm厚的氮气保温层在标准日照下可保持温差121℃。
为了进一步阻止光热元件312已吸收的热能从组件背面散失,在保温外壳40与主体结构30背面之间可填充保温材料45,例如保温棉。作为举例,所述外壳的侧面可设置安装槽41,用于插接所述阳面长条单元31和阴面长条单元32,如图3所示。或者所述阳面长条单元31和阴面长条单元32可利用黏胶粘合在保温外壳40的内侧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所有技术特征。此外,所述光伏元件311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太阳能电池片311-2和第二塑料封装层311-3。其中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311-2的正面,第二塑料封装层311-3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311-2的背面,并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片311-2在光热元件312上。所述光热元件312包括用于承载光伏元件的平板结构312-3和用于集热的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贴附在平板结构312-3的背面,请参阅图4所示。
其中,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和第二塑料封装层311-3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片311-2在25~30年有效发电期期间不受湿气氧气破坏和失效。并且利用塑料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钢化玻璃作为太阳能电池片311-2的封装层,在保护太阳能电池片311-2不受湿气氧气破坏和失效的同时,还有效地降减了光伏光热组件的总重。选用塑料封装代替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钢化玻璃封装具有可行性,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作为封装层用于保护电池片免于机械破坏,同时用于防止湿气氧气降解腐蚀封装粘结层以及太阳能电池片311-2,而本实施例中,在已有平面玻璃10用于避免太阳能电池片311-2遭受机械破坏的前提下,可选用塑料封装仅用于隔绝湿气氧气。虽然与平面玻璃10相比,塑料封装的耐候性不及平面玻璃10,但是已有的平面玻璃10可隔绝大部分湿气氧气,极少的湿气氧气能渗透至组件内部,塑料封装完全可隔绝这部分湿气氧气。
对于上述光伏光热组件,可采用电绝缘和防渗水的塑料封装层将太阳能电池片311-2固定在光热单元312上,并以透光和防渗水的塑料封装层保护太阳能电池片311-2。
作为举例,所述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包括叠合设置的透光层、防水层和黏胶,所述透光层可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苯乙烯层或聚碳酸酯层等封装材料,厚度控制在0.5~1.0mm。上述三种材料均具有极高的透光性,且三种材料的密度分别为1.18g/cm3、1.05g/cm3和1.20g/cm3,均远小于钢化玻璃的密度2.5g/cm3。选用上述三种材料,3mm厚每平米大约可减小4kg重量。所述防水层可选用防水胶片。所述黏胶可选用EVA胶,EVA胶将透光层封装在太阳能电池片311-2正面,选用EVA胶的好处在于其具有粘着力强、耐久性好、光透性好等优点。
作为举例,所述第二塑料封装层311-3包括叠合设置的黏胶、防水层和绝缘导热层,所述黏胶可选用EVA层,所述防水层可选用防水胶片,所述绝缘导热层可选用导热塑料。
作为举例,所述太阳能电池片311-2优选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其中更优选用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片或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与其他种类的太阳能电池片相比,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片或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的好处在于在升温时光伏转化率下降幅度比晶硅太阳能电池低而且生产长条状电池成本也比晶硅太阳能电池低,并且选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的好处在于其具有轻薄的优点,可进一步控制所述光伏光热组件的总重。应当理解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311-2仍可以选用晶硅电池片,选用晶硅电池片的好处在于其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下具有较高的压价空间。
考虑到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加剧老化速率,为了避免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在太阳能电池片311-2的25~30年有效发电期期间过早老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玻璃10的背面和/或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的正面设置有紫外光吸收层311-4,请参阅图7所示。作为举例,可通过在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正面涂覆一层紫外线吸收剂,以形成所述紫外光吸收层311-4,涂覆的厚度控制在0.01~0.15mm为宜。并且因为紫外光吸收层311-4被设置于第一塑料封装层311-1的表面,有利于紫外光吸收层311-4在将吸收的紫外线光能转化为热能后,热能通过光伏元件311热传递至光热元件312中,进一步优化太阳能全光谱集热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包括实施例2中所述的所有技术特征。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具体为迂回往复排列形成的蛇管式结构,请参阅图6所示。对于采用上述排列方式的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冷水在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中迂回流通,具有很长的集热时间,可充分采热,最终所输出温度较高的热水。为了使所述光伏光热组件安装完成后,整个建筑物墙面系统构成高效集热系统,相邻光热元件的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优选为相互连通。
为了进一步控制光伏光热组件的总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热元件312可由铝、镁、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或者由表面经氧化后的铝、镁、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上述材料具有体轻、机械性优等特点,且铝和镁表面经氧化后具有耐腐蚀和抗漏电特性。
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光热元件312还可由包含塑料和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制成。塑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低廉的价格,且质轻(比铝材轻40~50%),再以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填料添加到塑料中合成复合材料,可大幅提高塑料的热导率,导热塑料相比原塑料基体,热导率可提高100倍以上。
考虑到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在长期使用后,其内壁易附着微生物,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胶膜。而生物胶膜的热阻较高,会降低光热元件312的集热效率,为了简化光热元件312的维修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可在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的内壁上均涂覆有用于防止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涂层312-2,请参阅图9所示。作为举例,所述涂层312-2可选用石墨烯层或石墨烯复合材料层,石墨烯具有抗菌和抗其他微生物滋生特性。涂覆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好处不仅在于抗菌,还在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3000~5000W/m·k),远高于金、银、铜、铝等,有利于提高集热液流通管道312-1的集热效率。应当理解的,所述用于防止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涂层312-2还可以有多种其他选择,例如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以载银纳米颗粒为杀菌剂,制备而成的微生物涂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垂直安装后从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
用于采收太阳光和保护主体结构的平面玻璃;
保温空腔,所述保温空腔为真空或填充有用于保温的气体;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若干块阳面长条单元和若干块阴面长条单元,阳面长条单元和阴面长条单元两两交错地沿长边拼接,形成折扇面型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垂直安装后,阳面长条单元面向阳光入射方向,阴面长条单元面向地面;所述阳面长条单元从阳光入射方向依次包括依次叠合的条状的光伏元件和光热元件,所述阴面长条单元包括外观可配色的板材;以及,
保温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元件包括依次叠合的:
第一塑料封装层,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以及,
第二塑料封装层,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并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在光热元件上;
所述光热元件包括用于承载光伏元件的平板结构和用于集热的集热液流通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封装层包括依次叠合的透光层、防水层和黏胶,其中所述黏胶覆盖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所述第二塑料封装层包括依次叠合的防水层、电绝缘导热层和黏胶,其中所述黏胶覆盖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片或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玻璃的背面和/或光伏元件的第一塑料封装层的正面设置有紫外光吸收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迂回往复排列形成蛇管式结构,且相邻光热元件的集热液流通管道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元件由铝、镁、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或者由表面经氧化后的铝、镁、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液流通管道的内壁上均涂覆有用于防止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材料涂层。
CN201810177422.4A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Pending CN110230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7422.4A CN110230365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7422.4A CN110230365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0365A true CN110230365A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7422.4A Pending CN110230365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0365A (zh)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20311Y1 (ko) * 2006-01-09 2006-06-30 김회서 건축외장용 일체형 복층유리 pv
CN101807614A (zh) * 2010-02-09 2010-08-18 浙江大学 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
CN102127953A (zh) * 2010-01-12 2011-07-20 樊华 太阳能幕墙的水循环散热装置
CN201908398U (zh) * 2010-11-24 2011-07-27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真空幕墙玻璃以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真空玻璃幕墙
CN102201478A (zh) * 2011-04-06 2011-09-28 浙江环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stpv)
CN102251609A (zh) * 2011-05-03 2011-11-23 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角度的光伏太阳能玻璃幕墙组件
CN102337766A (zh) * 2010-07-27 2012-02-01 沈阳金都铝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可拆卸通风式光伏幕墙
JP2012083684A (ja) * 2010-10-07 2012-04-26 Ttt:Kk 背面照明とソーラーパネルを一体とした大型表示装置
CN102484165A (zh) * 2009-05-20 2012-05-30 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斜置光伏电池的绝缘玻璃复合体以及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3071112U (zh) * 2013-03-05 2013-07-17 庄春龙 光伏建筑一体化用的换热器装置
CN103986414A (zh) * 2014-04-23 2014-08-1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
CN104120817A (zh) * 2014-07-30 2014-10-29 徐庆宏 一种模块化太阳能光伏屋顶
CN104748407A (zh) * 2015-03-04 2015-07-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联供系统
CN204809235U (zh) * 2015-07-08 2015-11-25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一种真空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5674590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安装构件及安装方法
CN205857541U (zh) * 2016-08-09 2017-01-04 王德言 可光伏发电并提供热水的双功能绿色建材瓦
CN206023700U (zh) * 2016-09-08 2017-03-15 信阳师范学院 基于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CN206037449U (zh) * 2016-06-06 2017-03-22 冯刚克 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
CN106871705A (zh) * 2017-02-21 2017-06-2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高效防腐蚀的带石墨烯保护膜的换热器制备方法
CN107154776A (zh) * 2016-03-03 2017-09-12 王平 太阳能光伏(墙)板
CN107516688A (zh) * 2017-10-11 2017-12-26 江阴艾能赛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独拆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7587439A (zh) * 2017-09-12 2018-01-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性价比可拆卸式光伏声屏障
CN206923375U (zh) * 2017-06-04 2018-01-26 范舍玲 一种光伏农业大棚
CN108039386A (zh) * 2018-01-18 2018-05-15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盘优化的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108457406A (zh) * 2018-04-04 2018-08-28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208039548U (zh) * 2018-03-05 2018-11-02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110230457A (zh) * 2018-03-05 2019-09-13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光伏光热联供窗体组件

Patent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20311Y1 (ko) * 2006-01-09 2006-06-30 김회서 건축외장용 일체형 복층유리 pv
CN102484165A (zh) * 2009-05-20 2012-05-30 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斜置光伏电池的绝缘玻璃复合体以及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2127953A (zh) * 2010-01-12 2011-07-20 樊华 太阳能幕墙的水循环散热装置
CN101807614A (zh) * 2010-02-09 2010-08-18 浙江大学 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
CN102337766A (zh) * 2010-07-27 2012-02-01 沈阳金都铝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可拆卸通风式光伏幕墙
JP2012083684A (ja) * 2010-10-07 2012-04-26 Ttt:Kk 背面照明とソーラーパネルを一体とした大型表示装置
CN201908398U (zh) * 2010-11-24 2011-07-27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真空幕墙玻璃以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真空玻璃幕墙
CN102201478A (zh) * 2011-04-06 2011-09-28 浙江环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stpv)
CN102251609A (zh) * 2011-05-03 2011-11-23 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角度的光伏太阳能玻璃幕墙组件
CN203071112U (zh) * 2013-03-05 2013-07-17 庄春龙 光伏建筑一体化用的换热器装置
CN103986414A (zh) * 2014-04-23 2014-08-1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
CN104120817A (zh) * 2014-07-30 2014-10-29 徐庆宏 一种模块化太阳能光伏屋顶
CN104748407A (zh) * 2015-03-04 2015-07-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联供系统
CN204809235U (zh) * 2015-07-08 2015-11-25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一种真空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7154776A (zh) * 2016-03-03 2017-09-12 王平 太阳能光伏(墙)板
CN105674590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光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安装构件及安装方法
CN206037449U (zh) * 2016-06-06 2017-03-22 冯刚克 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
CN205857541U (zh) * 2016-08-09 2017-01-04 王德言 可光伏发电并提供热水的双功能绿色建材瓦
CN206023700U (zh) * 2016-09-08 2017-03-15 信阳师范学院 基于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CN106871705A (zh) * 2017-02-21 2017-06-2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高效防腐蚀的带石墨烯保护膜的换热器制备方法
CN206923375U (zh) * 2017-06-04 2018-01-26 范舍玲 一种光伏农业大棚
CN107587439A (zh) * 2017-09-12 2018-01-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性价比可拆卸式光伏声屏障
CN107516688A (zh) * 2017-10-11 2017-12-26 江阴艾能赛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独拆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8039386A (zh) * 2018-01-18 2018-05-15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盘优化的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208039548U (zh) * 2018-03-05 2018-11-02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110230457A (zh) * 2018-03-05 2019-09-13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光伏光热联供窗体组件
CN108457406A (zh) * 2018-04-04 2018-08-28 四川聚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潘兵等: "《光伏技术与应用概论》", 31 August 2011,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pages: 136 - 14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hosh Potential of building integrated and attached/applied photovoltaic (BIPV/BAPV) for adaptive less energy-hungry building’s sk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Michael et al. Flat plate 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PV/T) systems: A reference guide
CN100547184C (zh) 光伏被动采暖墙
Joseph et al. Semitransparent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 review on energy performance, challenges, and future potential
CN101787849B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垂直百叶遮阳装置
CN101876210B (zh) 主、被动结合式变色太阳房
CN102776959B (zh) 一种蓄能太阳能结合模块化分体式相变房屋节能系统
Alrashidi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semi-transparent CdTe in Façade BIPV
CN102787701A (zh) 一种与徽派建筑遮阳檐相结合的光伏可控集热墙
CN106013536A (zh) 一种适用于亚热带地区的特朗勃幕墙
CN101892795A (zh) 一种发汗传热式太阳能光伏光热联用窗
Cibi et al. Concise overview of BIPV systems and its future scope
CN201730353U (zh) 主、被动结合式变色太阳房
CN107275427B (zh) 一种基于金属型材基底的复合型光伏光热一体化构件
CN207960378U (zh) 一种基于建筑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光伏光热联供窗体组件
Kasaeian et al. Solar energy systems: An approach to zero energy buildings
CN208563680U (zh) 一种基于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110984625A (zh) 光伏百叶与太阳能烟囱双发电的楼体温室建筑
CN208039548U (zh)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110230457A (zh) 一种基于建筑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光伏光热联供窗体组件
CN108457406A (zh) 一种基于室内外观感设计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hemisana et al. Building integrated concentrating solar systems
Feng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glass curtain wall system in different seasons
CN110230365A (zh) 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
CN206759366U (zh) 一种光伏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9

Address after: Room 101, 201, 301, 401, 2nd Floor, Building 10, Shengyue Garden, No. 33 Shunye East Road,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5 (Residence application)

Applicant after: Foshan qiaol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9000 Electronic Testing Center, 1st and 6th floors, Yulo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JUCHUANG SHIMOXI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Liu Huan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Room 03, Shared Office Area, 2nd Floor, Building 22, No. 1889 Huandao East Road, Hengqin New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031

Applicant after: Yaoling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201, 301, 401, 2nd Floor, Building 10, Shengyue Garden, No. 33 Shunye East Road,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5 (Residence application)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qiaolu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