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3867A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3867A
CN110223867A CN201910585600.1A CN201910585600A CN110223867A CN 110223867 A CN110223867 A CN 110223867A CN 201910585600 A CN201910585600 A CN 201910585600A CN 110223867 A CN110223867 A CN 110223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ing contact
moving
automatic change
dr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56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3867B (zh
Inventor
南乐余
刘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56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3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3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3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3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3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Snap-action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during a single opening operation or a single closing operation energy is first stored and then released to produce or assist the contact movement
    • H01H5/04Energy stored by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4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包括:常用静触头、备用静触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动触头结构、第二动触头结构和联锁杆,在第一转轴驱动第一动触头结构,使第一触头部与常用静触头接合时,联锁杆会拉动第二触头部与备用静触头分离,此时常用开关合闸,备用开关分闸,若第二转轴驱动第二动触头结构,使第二触头部与备用静触头接合,联锁杆会拉动第一触头部,使第一触头部与常用静触头分离,此时备用开关合闸,常用开关分闸,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在两个触头部之间设立联锁杆,使二者不会同时与静触头接合,即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不会同时合闸,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安全性,且联锁杆结构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开关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负载线路在两路电源之间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联锁装置结构复杂,联动环节过多导致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的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100557744C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两根转轴和两个驱动装置所述每个驱动装置分别通过一个连杆驱动相应的转轴,所述的每根转轴上还设有一个悬臂,所述的每个悬臂上设有一个止动件和一个止动面,并且其中一个悬臂上的止动件与另一悬臂上的止动面相对配置。
通过上述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的以下问题:该机械联锁装置通过止动杆和止动面的相互抵触来限制两根转轴同时转动,防止两组电源同时合闸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其中任意一组止动杆或止动面出现问题时,两组电源会同时合闸,造成线路短接,用电仪器会被烧毁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两组触头结构未设有联锁机构,存在两组电源同时合闸的风险,从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内部的常用静触头和备用静触头,以及由驱动结构控制转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还包括:
第一动触头结构,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带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部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一触头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接合或分离,使常用开关分合闸;
第二动触头结构,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带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头部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与所述备用静触头接合或分离,使备用开关分合闸;
联锁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头部和所述第二触头部传动相连,在所述常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二触头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分离;和/或,在所述备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一触头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分离。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触头部通过第一传动结构相连,带动所述第一触头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接合或分离;
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触头部通过第二传动结构相连,带动所述第二触头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接合或分离。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一触头部上的第一通孔内;
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和所述第二触头部的第二通孔内。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联锁杆的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部和所述第二触头部上的条形孔,所述联锁杆两端的垂直距离为一侧开关合闸另一侧开关分闸时所述两条形孔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为圆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其圆心,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一操作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两侧的第一凸起部;
所述第二驱动部为圆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其圆心可供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的第二操作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两侧的第二凸起部。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一触头部包括与所述联锁杆和所述第一传动杆相连的第一触头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壳体上、与所述常用静触头接合或分离的第一动触头;
所述第二触头部包括与所述联锁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相连的第二触头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触头壳体上、与所述备用静触头接合或分离的第二动触头。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一触头部在接线端壳体与所述第一动触头之间设有向所述第一动触头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常用静触头分离的第一偏压件,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偏压件设置在第一触头壳体内部与所述第一动触头之间的第一反向偏压件,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向所述第一动触头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常用静触头接合的第一反向偏压件。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一偏压件和/ 或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为弹簧。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二触头部在接线端壳体与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设有向所述第二动触头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备用静触头分离的第二偏压件,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偏压件设置在第二触头壳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的第二反向偏压件,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向所述第二动触头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备用静触头接合的第二反向偏压件。
在上述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所述第二偏压件和/ 或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为弹簧。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在第一转轴驱动第一动触头结构,使第一触头部与常用静触头接合时,联锁杆会拉动第二触头部与备用静触头分离,此时常用开关合闸,备用开关分闸,若第二转轴驱动第二动触头结构,使第二触头部与备用静触头接合,联锁杆会拉动第一触头部,使第一触头部与常用静触头分离,此时备用开关合闸,常用开关分闸,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在两个触头部之间设立联锁杆,使二者不会同时与静触头接合,即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不会同时合闸,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安全性,且联锁杆结构简单可靠。
2.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第一动触头结构和第二动触头结构为对称设置,都包括有触头部和驱动部,触头部和驱动部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传动,这种结构设计,只需转轴转动驱动部, 即可带动触头部与静触头接合或者分离,结构简单,配合安全可靠。
3.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弯折伸入设置在驱动部和触头部的通孔,将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触头部的上下移动,使触头部与静触头接合或分离,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可靠。
4.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两个触头部分别设有条形孔,联锁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条形孔,通过设置联锁杆的长度限制两个触头部同时合闸,防止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同时合闸,并且条形孔的设置能使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同时分闸时,联锁杆的两端可以在条形孔内移动,不对两个触头部进行阻挡。
5.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结构相同,均为圆形结构,转轴穿过设置在驱动部圆心的操作孔带动驱动部旋转,驱动部还设有凸起部与壳体配合限制驱动部的旋转范围,确保驱动部旋转后,能使触头部与静触头接合或分离。
6.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触头部包括触头壳体和设置在触头壳体的动触头,两个触头壳体与联锁杆相连配合,防止两个动触头和静触头同时接合,触头壳体与传动杆传动相连,便于转轴旋转驱动部,通过传动杆带动触头壳体移动,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合或分离。
7.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第一触头部设有第一偏压件和第一反向偏压件,第一偏压件和第一反向偏压件均为弹簧,在常用开关合闸时,第一反向偏压件对第一动触头施加偏压力,提高第一动触头与常用静触头的接合速度,在常用开关分闸时,第一偏压件对第一动触头施加偏压力,提高第一动触头与常用静触头的分离速度,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利用弹簧蓄能在开关切换状态时快速释放,提高了开关的接合或分离速度。
8.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中,第二触头部设有第二偏压件和第二反向偏压件,第二偏压件和第二反向偏压件均为弹簧,在备用开关合闸时,第二反向偏压件对第二动触头施加偏压力,提高第二动触头与备用静触头的接合速度,在备用开关分闸时,第二偏压件对第二动触头施加偏压力,提高第二动触头与备用静触头的分离速度,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利用弹簧蓄能在开关切换状态时快速释放,提高了开关的接合或分离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在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均处于分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在常用开关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动触头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动触头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常用静触头;2-备用静触头;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一动触头结构;6-第一触头部;7-第二动触头结构;8-第二触头部;9-联锁杆;10-第一驱动部;11-第一传动结构;12-第二驱动部;13-第二传动结构;14-第一传动杆;15-第一通孔;16-第二传动杆;17-第二通孔;18-第一操作孔;19-第一凸起部;20-第二操作孔;21-第二凸起部;22-第一触头壳体;23-第一动触头;24-第一偏压件;25-第一反向偏压件;26-第二触头壳体;27-第二动触头;28-第二偏压件;29-第二反向偏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 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内部的常用静触头1和备用静触头 2,以及由驱动结构控制转动的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还包括:
第一动触头结构5,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带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 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部6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使常用开关分合闸;
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带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 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头部8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使备用开关分合闸;
联锁杆9,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头部6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传动相连,在所述常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分离;在所述备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分离。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转轴3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时,所述联锁杆9会拉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分离,此时常用开关合闸,备用开关分闸,若所述第二转轴4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使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所述联锁杆9会拉动所述第一触头部 6,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分离,此时备用开关合闸,常用开关分闸,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在两个触头部之间设立所述联锁杆9,使二者不会同时与静触头接合,即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不会同时合闸,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安全性,且所述联锁杆9结构简单可靠。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的第一驱动部10,所述第一驱动部10与所述第一触头部6通过第一传动结构11 相连,带动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的第二驱动部12,所述第二驱动部 12与所述第二触头部8通过第二传动结构13相连,带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 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为对称设置,都包括有触头部和驱动部,触头部和驱动部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传动,这种结构设计,只需转轴转动驱动部,即可带动触头部与静触头接合或者分离,结构简单,配合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第二触头部8的联动互锁设计,所述联锁杆9的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部6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上的条形孔,所述联锁杆9两端的垂直距离为一侧开关合闸另一侧开关分闸时两所述条形孔之间的直线距离,两个触头部分别设有条形孔,所述联锁杆9 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条形孔,通过设置所述联锁杆9的长度限制两个触头部同时合闸,防止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同时合闸,并且条形孔的设置能使常用开关和备用开关同时分闸时,所述联锁杆9的两端可以在条形孔内移动,不对两个触头部进行阻挡。
下面结合图3对所述第一传动结构11的具体结构做详细说明:
所述第一传动结构11包括第一传动杆14,所述第一传动杆14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10和所述第一触头部6上的第一通孔15 内,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弯折伸入设置在驱动部和触头部的通孔,将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触头部的上下移动,使触头部与静触头接合或分离,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可靠。
为了让所述第一转轴3便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10旋转,所述第一驱动部10为圆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10其圆心的第一操作孔18,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5两侧的第一凸起部19,所述第一转轴3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10圆心的所述第一操作孔18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部10 旋转,所述第一驱动部10还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19与壳体配合限制所述第一驱动部10的旋转范围,确保所述第一驱动部10旋转后,能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头部6包括与所述联锁杆9和所述第一传动杆14 相连的第一触头壳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壳体22上、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的第一动触头23,触头部包括触头壳体和设置在触头壳体的动触头,两个触头壳体与所述联锁杆9相连配合,防止两个动触头和静触头同时接合,所述第一触头壳体22与所述第一传动杆14传动相连,便于所述第一转轴3旋转所述第一驱动部1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14带动所述第一触头壳体22移动,使所述第一动触头23和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头部6在接线端壳体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3 之间设有向所述第一动触头23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一动触头23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分离的第一偏压件24,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偏压件24设置在第一触头壳体22内部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3之间的第一反向偏压件25,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25向所述第一动触头23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一动触头23 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的第一反向偏压件25,所述第一偏压件24和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25为弹簧,在常用开关合闸时,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25对所述第一动触头23施加偏压力,提高所述第一动触头23与所述常用静触头 1的接合速度,在常用开关分闸时,所述第一偏压件24对所述第一动触头23 施加偏压力,提高所述第一动触头23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的分离速度,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利用弹簧蓄能在开关切换状态时快速释放,提高了开关的接合或分离速度。
下面结合图4对所述第二传动结构13的具体结构做详细说明:
所述第二传动结构13包括第二传动杆16所述第二传动杆16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12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的第二通孔17 内,传动结构通过传动杆弯折伸入设置在驱动部和触头部的通孔,将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触头部的上下移动,使触头部与静触头接合或分离,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可靠。
为了让所述第二转轴4便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12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12为圆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12其圆心可供所述第二转轴4穿过的第二操作孔2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7两侧的第二凸起部 21,所述第二转轴4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12圆心的所述第二操作孔 20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12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12还设有所述第二凸起部 21与壳体配合限制所述第二驱动部12的旋转范围,确保所述第二驱动部12旋转后,能使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触头部8包括与所述联锁杆9和所述第二传动杆16 相连的第二触头壳体2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触头壳体26上、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的第二动触头27,触头部包括触头壳体和设置在触头壳体的动触头,两个触头壳体与所述联锁杆9相连配合,防止两个动触头和静触头同时接合,所述第二触头壳体26与所述第二传动杆16传动相连,便于所述第二转轴4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1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16带动所述第二触头壳体26移动,使所述第二动触头27和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触头部8在接线端壳体与所述第二动触头27 之间设有向所述第二动触头27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二动触头2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分离的第二偏压件28,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偏压件28设置在第二触头壳体26内部与所述第二动触头27之间的第二反向偏压件29,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29向所述第二动触头27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二动触头27 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的第二反向偏压件29,所述第二偏压件28和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29为弹簧,在备用开关合闸时,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29对所述第二动触头27施加偏压力,提高所述第二动触头2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 2的接合速度,在备用开关分闸时,所述第二偏压件28对所述第二动触头27 施加偏压力,提高所述第二动触头2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的分离速度,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利用弹簧蓄能在开关切换状态时快速释放,提高了开关的接合或分离速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内部的常用静触头(1)和备用静触头(2),以及由驱动结构控制转动的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动触头结构(5),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带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部(6)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使常用开关分合闸;
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带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头部(8)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使备用开关分合闸;
联锁杆(9),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头部(6)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传动相连,在所述常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分离;和/或,在所述备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的第一驱动部(10),所述第一驱动部(10)与所述第一触头部(6)通过第一传动结构(11)相连,带动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
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的第二驱动部(12),所述第二驱动部(12)与所述第二触头部(8)通过第二传动结构(13)相连,带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11)包括第一传动杆(14),所述第一传动杆(14)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10)和所述第一触头部(6)上的第一通孔(15)内;
所述第二传动结构(13)包括第二传动杆(16),所述第二传动杆(16)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12)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的第二通孔(1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杆(9)的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部(6)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上的条形孔,所述联锁杆(9)两端的垂直距离为一侧开关合闸另一侧开关分闸时两所述条形孔之间的直线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10)为圆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10)其圆心,供所述第一转轴(3)穿过的第一操作孔(1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5)两侧的第一凸起部(19);
所述第二驱动部(12)为圆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12)其圆心可供所述第二转轴(4)穿过的第二操作孔(2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7)两侧的第二凸起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部(6)包括与所述联锁杆(9)和所述第一传动杆(14)相连的第一触头壳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壳体(22)上、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的第一动触头(23);
所述第二触头部(8)包括与所述联锁杆(9)和所述第二传动杆(16)相连的第二触头壳体(2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触头壳体(26)上、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的第二动触头(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部(6)在接线端壳体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3)之间设有向所述第一动触头(23)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一动触头(23)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分离的第一偏压件(24),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偏压件(24)设置在第一触头壳体(22)内部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3)之间的第一反向偏压件(25),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25)向所述第一动触头(23)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一动触头(23)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的第一反向偏压件(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件(24)和/或所述第一反向偏压件(25)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头部(8)在接线端壳体与所述第二动触头(27)之间设有向所述第二动触头(27)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二动触头(2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分离的第二偏压件(28),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偏压件(28)设置在第二触头壳体(26)内部与所述第二动触头(27)之间的第二反向偏压件(29),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29)向所述第二动触头(27)施加偏压力,使所述第二动触头(2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的第二反向偏压件(2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压件(28)和/或所述第二反向偏压件(29)为弹簧。
CN201910585600.1A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Active CN110223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5600.1A CN110223867B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5600.1A CN110223867B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3867A true CN110223867A (zh) 2019-09-10
CN110223867B CN110223867B (zh) 2024-02-20

Family

ID=6781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5600.1A Active CN110223867B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38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6831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电器的机械联锁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822A (zh) * 2007-07-27 2008-01-09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
US20100288610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James William Krieger Inertial catch for an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power contactor
CN105374595A (zh) * 2015-07-24 2016-03-02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
CN205487792U (zh) * 2016-02-04 2016-08-17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转换开关
CN206059220U (zh) * 2016-08-12 2017-03-29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机构
CN208014570U (zh) * 2018-03-26 2018-10-26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转换开关机构和包括该转换开关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8460583U (zh) * 2018-05-31 2019-02-01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触头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209912767U (zh) * 2019-07-01 2020-01-07 乐清东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822A (zh) * 2007-07-27 2008-01-09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
US20100288610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James William Krieger Inertial catch for an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power contactor
CN105374595A (zh) * 2015-07-24 2016-03-02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
CN205487792U (zh) * 2016-02-04 2016-08-17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转换开关
CN206059220U (zh) * 2016-08-12 2017-03-29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机构
CN208014570U (zh) * 2018-03-26 2018-10-26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转换开关机构和包括该转换开关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8460583U (zh) * 2018-05-31 2019-02-01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触头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209912767U (zh) * 2019-07-01 2020-01-07 乐清东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6831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电器的机械联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3867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2069B1 (en) Interlocking apparatus of transfer switch
CN107068470A (zh) 一种具有接地联动的双断口隔离开关
CN201975281U (zh) 电气开关装置及其储能组件
CN107359086B (zh) 断路器的故障指示辅助触头
CN110223867A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CN107887198B (zh) 一种开关柜门体用联锁装置
AU2020244488B2 (en) Indicating device of dual-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and dual-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CN206907723U (zh) 一种断路器脱扣机构、分合闸操作装置及其一种断路器
CN221486401U (zh) 一种漏电故障指示装置、漏电保护模块和漏电断路器
CN102306566B (zh) 发电机断路器触头异步双速运动执行机构
CN219534315U (zh) 转换机构及隔离开关
CN208873692U (zh)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
CN109979787A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指示装置及漏电断路器
CN212303596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10491748A (zh) 漏电保护断路器
CN107424885B (zh) 一种自动重合闸装置
CN214477278U (zh) 一种传动机构和断路器
CN213401065U (zh) 一种传动机构和断路器
CN214477277U (zh) 一种传动机构和断路器
CN209561246U (zh) 一种按动开关
CN105355478B (zh) 两路电源投切传动装置
CN212182187U (zh) 开关电器的机械联锁结构
CN107452567A (zh) 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2772005U (zh) 一种带机械互锁装置的可逆接触器组
CN209626163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指示装置及漏电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