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3153B - 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13153B CN110213153B CN201810488142.5A CN201810488142A CN110213153B CN 110213153 B CN110213153 B CN 110213153B CN 201810488142 A CN201810488142 A CN 201810488142A CN 110213153 B CN110213153 B CN 1102131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stamp
- message
- unread message
- user
- un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short real-time information, e.g. alarms, notifications, alerts, upd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2—Policies or rules for updating, deleting or replacing the stored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一时间戳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应用服务器将时间戳大于第一时间戳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返回给终端,此过程终端与应用服务器只交互了一次,应用服务器对用户的消息列表只需遍历一次即可得到未读消息,整个过程不需要应用服务器对消息的被读取状态进行维护,减少了应用服务器的计算量,大大提高了应用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提倡个性化的使用,应用会为用户提供消息中心的入口,该消息中心的功能是对用户进行消息通知,例如消息中心可以用于保存点赞、评论或应用推送给用户的广告等消息。一般地,可以将没有曝光给用户的消息显示为未读消息,用户进入消息中心查看后,未读消息显示为已读消息。
目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为:用户可以在应用客户端上点击消息中心选项,以触发未读消息查询请求,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时,通过查询得到该用户的全部消息,遍历该用户的全部消息,筛选出标记为未读状态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返回给应用客户端,由应用客户端采用消息列表的形式展示,当这些未读消息展示给用户后,应用客户端再把这些展示过的消息发送到应用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遍历应用客户端所发送的消息,把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的消息标记为已读状态,最后,将已读状态的消息返回给前端的消息中心列表,完成两次交互。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消息中心每一次展示未读消息的过程中,应用服务器对该用户的消息列表需要遍历两次,应用服务器进行第二次遍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消息的被读取状态进行维护,使得服务器计算量非常大,影响消息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所述未读消息为所述用户的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根据消息查看指令,在消息页面中显示所述未读消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获取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所述未读消息为所述用户的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将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用于所述终端进行显示。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所述未读消息为所述用户的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消息查看指令,在消息页面中显示所述未读消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或,如上述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一时间戳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应用服务器将时间戳大于第一时间戳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返回给终端,此过程终端与应用服务器只交互了一次,应用服务器对用户的消息列表只需遍历一次即可得到未读消息,整个过程不需要应用服务器对消息的被读取状态进行维护,减少了应用服务器的计算量,大大提高了应用服务器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表示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上的个人中心页面;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ITableViewCell框架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上的未读消息显示页面;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上的未读消息互动页面;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上的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页面;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读消息的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图。该实施环境包括多个终端101、用于为该多个终端提供服务的应用服务器102。多个终端101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和应用服务器102连接,该多个终端101可以为能够访问应用服务器102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应用服务器102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网站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102可以作为多媒体文件的载体,该应用服务器102可以为用户提供视频播放、直播、音频播放等多媒体功能,当然,该应用服务器102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功能,例如,发布视频、发布网页内容等等,并可以为用户提供基于上述信息发布的互动功能,例如,点赞、评论、转发、分享等等。对于应用服务器102来说,该应用服务器102还可以具有至少一种数据库,用以存储用户关系链、用户信息、多媒体文件以及互动相关的消息等等。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201、终端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查询终端已存储的时间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未读消息查询指令用于从应用服务器中查询未曝光给用户的消息,该消息可以为其他用户和当前用户之间的互动消息,例如,对当前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的评论消息、点赞等等,该网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内容、个人状态信息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可以由以下任一场景触发:终端的应用启动;或,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或,当应用由后台运行状态切换到前台运行状态;或,所述用户登录所述应用。具体地,下面针对上述场景下的触发过程进行介绍:
场景一、在终端的应用启动的场景下,可以认为用户想要看到最新更新的消息,因此,可以在检测到应用启动时,触发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
场景二、在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的场景下,由于消息查看入口承载于个人中心页面,因此当终端检测到用户对个人中心选项的触发操作时,显示个人中心页面,也即是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因此,可以在检测到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时,触发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
场景三、在应用由后台运行状态切换到前台运行状态的场景下,可以认为用户当前正在对此终端进行操作,并想要看到最新更新的消息,因此,可以在检测到应用切换到前台运行状态时,触发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
场景四、在该用户登录该应用的场景下,可以认为用户由离线状态切换到在线状态,并想要看到最新更新的消息,因此,可以在检测到用户登录状态时,触发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
在上述步骤中,终端将已读消息及其时间戳存储在该终端上该应用的文件夹中,具体地,终端为不同用户标识可以维护有不同的文件夹,不同用户标识下的时间戳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202、当终端未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基于当前系统时间生成第一时间戳,执行步骤204。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未存储有任何时间戳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终端从未被启动过;或,终端之前存储的时间戳被损坏,为了避免无法获取到未读消息,终端可以获取终端当前的系统时间,并将当前系统时间作为第一时间戳,来用于向应用服务器请求未读消息。
203、当终端存储有时间戳时,将已存储的时间戳作为第一时间戳,执行步骤20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该终端存储有时间戳,则该已存储的时间戳即是该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因此,终端可以直接根据该已存储的时间戳来向应用服务器请求未读消息。
204、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该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该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205、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终端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根据该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该用户的全部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应用服务器对于不用用户标识的消息,该应用服务器均会基于该用户标识对应存储,因此,该应用服务器基于该用户标识可以获取到该用户的全部消息。例如,应用服务器可以从消息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标识对应存储的全部消息。
206、应用服务器根据该第一时间戳,遍历该用户的全部消息,获取该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可以每获取一条消息,将该消息的时间戳与该第一时间戳进行比较,如果该消息的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则将该消息作为一条未读消息,由于每条消息都带有时间戳,其时间戳唯一标识该消息的产生时刻,因此,如果某一条消息的产生时刻大于终端上一次请求到的未读消息的产生时刻,则该消息就是在这期间新产生的消息,并未被用户阅读,用这种时间戳的对比方式,可以避免对每条消息的被读取状态的维护,大大降低应用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例如,参见图3,消息m1至消息m8是当前的全部消息,其中,第一时间戳为消息m4的时间戳t1+3s,可以看到消息m5至消息m8对应的时间戳t1+4s至t1+7s比第一时间戳大,则消息m5至消息m8为未读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该应用服务器可以按照每条消息的时间戳从大到小的顺序,遍历该用户的全部消息中的每条消息,当遍历到的消息的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时,将该遍历到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该过程采用从大到小这样逆序的遍历顺序,减少了正序遍历时所需要遍历的消息条数,大大减少了该应用服务器的计算量,提升了应用服务器的运行效率。
207、应用服务器将该用户的未读消息返回给该终端。
208、当终端接收到该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后,终端根据消息查看指令,在消息页面中显示该未读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在接收到该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后,无需直接显示未读消息,而是在用户进行了消息查看操作,触发了消息查看指令时,在消息页面中显示该未读消息。
为了对用户进行新消息提示,终端可以在个人中心页面上的消息查看入口处,显示消息提醒标识,以通知用户当前有未读消息。用户可以通过对消息查看入口的点击操作,来触发消息查看指令,当终端接收到该消息查看指令时,在消息界面中显示该未读消息。例如,该消息提醒标识可以是未读消息数量,也可以仅是一个红点标记,如图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未读消息的显示可以基于UITableView控件实现的,该UITableView控件是ios系统中常用的一个控件,每条未读消息对应一个UITableViewCell,如图5所示,在一个UITableViewCell中可以包括这条未读消息中的回复内容、引用内容和对应主贴内容,通过采用UITableView控件来进行消息各部分的显示,提高了消息显示的灵活性,并利用了控件的可复用性。当然,在andorid系统中实现消息的显示时,也可以利用具有相同功能的控件实现,例如ListView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上的该用户当前可能没有未读消息,此时,当用户对消息查看入口进行点击操作时,在消息界面中显示空白消息页面,在该空白消息页面显示“查看全部消息”选项,当用户点击该“查看全部消息”选项时,触发已读消息查询指令,当终端已存储有全部已读消息时,在该消息页面中显示全部已读消息,当终端未存储有已读消息或所存储的已读消息不是全部已读消息时,该终端可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已读消息查询请求,该已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该应用服务器根据获取时间戳小于或等于该第一时间戳的消息作为已读消息,并返回给终端,由终端在消息页面中进行显示。
当然,该终端上的该用户当前有未读消息时,在该未读消息显示页面也可以显示“查看全部消息”选项,如图6所示。其具体消息获取过程与上述已读消息获取过程同理,在此不做赘述。
仍可以参见图3,消息m1至消息m8是应用服务器所存储的该用户的全部消息,其中已经确定m5-m8为未读消息,基于第一时间戳,还可以确定消息m1至消息m4对应的时间戳t1s至t1+3s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戳,则消息m1至消息m4为已读消息。
209、终端根据该未读消息中的最大时间戳,将终端已存储的第一时间戳更新为该最大时间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未读消息的时间戳为该未读消息发布的时刻,每一条未读消息带有唯一的时间戳,该终端接收到的该应用服务器返回的每一条未读消息都同时接收到了其相应的时间戳。其中,通过将未读消息的时间戳与第一时间戳进行比较,可以得到该未读消息中的最大的时间戳,该终端用该未读消息中的最大的时间戳替换该终端中已存储的第一时间戳,并保存在该终端相应的文件夹中,以便后续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时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执行下述处理过程:
以用户退出登录为例,对于未登录的用户,终端在显示个人中心页面时,不会触发未读消息查询指令,也就不会进行后续的未读消息显示过程。
以切换登录的用户标识为例,终端在显示个人中心页面时,所触发的未读消息查询指令用于指示获取当前登录用户的未读消息,也即是,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时携带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以及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文件夹中所存储的时间戳。
另外,当该用户的登录状态发生变化时,还可以执行下述处理过程:
以用户退出登录为例,终端可以清空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文件夹,还可以不对该文件夹进行清空处理。
以切换登录的用户标识为例,终端可以清空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文件夹,还可以不对该文件夹进行清空处理。进一步地,终端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时携带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以及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文件夹中所存储的时间戳。
当然,如果终端为多个用户标识维护一个用于存储时间戳的文件夹时,需要在切换用户标识时对该文件夹进行清空处理,以避免出现未读消息的混乱。
210、对于任一条未读消息,终端根据对该任一条未读消息的互动指令,将该互动指令同步至该任一条未读消息对应的详情页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互动指令用于用户之间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互动指令可由以下场景触发:该用户对未读消息进行点赞操作;或,该用户对未读消息进行回复操作;或,该用户对该未读消息对应的消息框的点击操作;或,该用户对该未读消息框中的用户头像的点击操作,具体地,下面针对上述场景下的显示过程进行介绍:
(1)该未读消息上可以显示有点赞选项,例如图6,该应用上的未读消息框的右上角有点赞选项“赞”,用户点击该点赞选项,触发点赞指令,当终端接收到该点赞指令时,将该点赞操作同步至该未读消息对应的发布页中,也即是,在该未读消息的属性信息中增加点赞数。
(2)该未读消息上可以显示有回复选项,例如图7,该应用的未读消息框的右上角有选项“回复”,用户点击该回复选项,触发回复指令,当终端接收到该回复指令时,在该回复选项的下方显示回复框,并将用户在该回复框内回复的内容同步至该未读消息对应的发布页中。
(3)该未读消息上具有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页面的超链接,该超链接可以链接于未读消息的消息主体区域内,例如图8,用户点击该未读消息的消息主体区域时,触发第一跳转指令,当终端接收到该第一跳转指令时,跳转到该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页面进行显示。
(4)该未读消息上可以具有用户的个人中心页面的超链接,该超链接可以链接于用户头像区域内,用户点击该用户头像区域,触发该第二跳转指令,当终端接收到该第二跳转指令时,跳转到相应用户的个人资料页面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一时间戳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应用服务器将时间戳大于第一时间戳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返回给终端,此过程终端与应用服务器只交互了一次,应用服务器对用户的消息列表只需遍历一次即可得到未读消息,整个过程不需要应用服务器对消息的被读取状态进行维护,减少了应用服务器的计算量,大大提高了应用服务器的处理效率。进一步地,还提供了更灵活的消息显示方法,例如可以提供全部消息的显示等功能。进一步地,还提供了当终端未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的容错机制,使得即使由于一些原因造成时间戳的丢失或损坏,也可以完成上述未读消息的显示,保障了消息的正常查询和显示。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901,用于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该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该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该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该未读消息为该用户的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显示模块903,用于根据消息查看指令,在消息页面中显示该未读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904,用于根据该未读消息中的最大时间戳,将终端已存储的第一时间戳更新为该最大时间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送模块901用于:
根据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查询终端已存储的时间戳;
当终端未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基于当前系统时间生成第一时间戳,向该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第一时间戳的该未读消息查询请求;
当终端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将已存储的时间戳作为第一时间戳,向该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第一时间戳的该未读消息查询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互动同步模块905,用于对于任一条未读消息,根据对该任一条未读消息的互动指令,将该互动指令同步至该任一条未读消息对应的详情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未读消息查询指令由以下任一场景触发:
终端的应用启动;或,
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或,
当应用由后台运行状态切换到前台运行状态;或,
该用户登录该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未读消息的显示装置在未读消息的显示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未读消息的显示装置与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读消息的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终端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该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该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该用户的未读消息,该未读消息为该用户的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发送模块1003,用于将该用户的未读消息发送至该终端,该用户的未读消息用于该终端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1002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该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该用户的全部消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时间戳,遍历该用户的全部消息,获取该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获取单元用于:
按照每条消息的时间戳的从大到小的顺序,遍历该用户的全部消息中每条消息,当遍历到的消息的时间戳大于该第一时间戳时,将该遍历到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未读消息的获取装置在未读消息的获取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未读消息的获取装置与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100的结构框图。该终端1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终端11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终端、膝上型终端、台式终端等其他名称。
通常,终端1100包括有: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
处理器1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1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1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1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11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1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11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外围设备接口11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11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1104、触摸显示屏1105、摄像头1106、音频电路1107、定位组件1108和电源11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11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外围设备接口11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外围设备接口11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11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11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11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11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11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11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11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11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11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11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1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11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105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11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1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11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1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11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11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11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11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11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1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11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1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11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11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1101或射频电路11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11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1108用于定位终端11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11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1109用于为终端11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11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11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1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1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1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1111、陀螺仪传感器1112、压力传感器1113、指纹传感器1114、光学传感器1115以及接近传感器1116。
加速度传感器1111可以检测以终端11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1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11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1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触摸显示屏11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11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1112可以检测终端11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11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1111协同采集用户对终端1100的3D动作。处理器11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11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1113可以设置在终端1100的侧边框和/或触摸显示屏11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1113设置在终端11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终端11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1101根据压力传感器11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1113设置在触摸显示屏11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1101根据用户对触摸显示屏11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11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1101根据指纹传感器11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11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11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1114可以被设置终端11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终端11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11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11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11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触摸显示屏11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触摸显示屏11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触摸显示屏11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11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11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11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终端11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1116用于采集用户与终端11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1116检测到用户与终端11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1101控制触摸显示屏11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1116检测到用户与终端11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1101控制触摸显示屏11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2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s,CPU)12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1202,其中,所述存储器12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12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当然,该服务器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终端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下述实施例中的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或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所述未读消息为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所述未读消息包括:对所述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的评论消息或点赞;
根据消息查看指令,在消息页面中显示所述未读消息;
根据所述未读消息中的最大时间戳,将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为所述最大时间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未读消息查询指令,查询终端已存储的时间戳;
当终端未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基于当前系统时间生成第一时间戳,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
当终端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将已存储的时间戳作为第一时间戳,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消息查看指令,显示所述未读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任一条未读消息,根据对所述任一条未读消息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同步至所述任一条未读消息对应的详情页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读消息查询指令由以下任一场景触发:
终端的应用启动;或,
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或,
当应用由后台运行状态切换到前台运行状态;或,
所述用户登录所述应用。
5.一种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的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获取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所述未读消息为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所述未读消息包括:对所述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的评论消息或点赞;
将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用于所述终端进行显示;所述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未读消息中的最大时间戳,将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为所述最大时间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未读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取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遍历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获取所述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遍历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获取所述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包括:
按照每条消息的时间戳的从大到小的顺序,遍历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中每条消息,当遍历到的消息的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时,将所述遍历到的消息作为未读消息。
8.一种未读消息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未读消息查询指令,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携带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为用户的最新已读消息的时间戳;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未读消息,所述未读消息为所述用户的全部消息中时间戳大于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消息,所述未读消息包括:对所述用户所发布的网页内容的评论消息或点赞;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消息查看指令,在消息页面中显示所述未读消息;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未读消息中的最大时间戳,将所述第一时间戳更新为所述最大时间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未读消息查询指令,查询终端已存储的时间戳;
当终端未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基于当前系统时间生成第一时间戳,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
当终端存储有任何时间戳时,将已存储的时间戳作为第一时间戳,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所述未读消息查询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互动同步模块,用于对于任一条未读消息,根据对所述任一条未读消息的互动指令,将所述互动指令同步至所述任一条未读消息对应的详情页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读消息查询指令由以下任一场景触发:
终端的应用启动;或,
消息查看入口被曝光;或,
当应用由后台运行状态切换到前台运行状态;或,
所述用户登录所述应用。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或,如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未读消息的获取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88142.5A CN110213153B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88142.5A CN110213153B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13153A CN110213153A (zh) | 2019-09-06 |
CN110213153B true CN110213153B (zh) | 2021-12-28 |
Family
ID=67778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88142.5A Active CN110213153B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131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2133B (zh) * | 2019-10-29 | 2022-09-23 |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290864A (zh) * | 2020-01-22 | 2020-06-16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消息提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
CN113162838A (zh) * | 2020-01-22 | 2021-07-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消息读取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913730A (zh) * | 2020-07-15 | 2020-11-10 | 上海莉莉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无感的应用程序内更新方法及用户端、程序服务器 |
CN112838980B (zh) * | 2020-12-30 | 2023-06-13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079080B (zh) * | 2021-03-18 | 2022-05-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3626504A (zh) * | 2021-07-30 | 2021-11-09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消息的聚合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2938A (zh) * | 2013-02-28 | 2014-09-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同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
CN104836719A (zh) * | 2014-02-11 | 2015-08-1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5208064A (zh) * | 2014-06-24 | 2015-12-30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微博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9417759B1 (en) * | 2011-06-27 | 2016-08-16 | Google Inc. | Synchronizing data across multiple browser tabs or windows |
CN106961377A (zh) * | 2016-01-12 | 2017-07-18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消息同步方法和消息同步系统 |
CN107370670A (zh) * | 2017-09-06 | 2017-11-21 | 叶进蓉 | 未读消息提取展示方法及装置 |
CN107465595A (zh) * | 2017-07-25 | 2017-12-1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设备消息播放控制方法、装置、消息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7995100A (zh) * | 2017-11-30 | 2018-05-0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WebRTC系统中未读消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05-21 CN CN201810488142.5A patent/CN1102131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17759B1 (en) * | 2011-06-27 | 2016-08-16 | Google Inc. | Synchronizing data across multiple browser tabs or windows |
CN104022938A (zh) * | 2013-02-28 | 2014-09-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同步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 |
CN104836719A (zh) * | 2014-02-11 | 2015-08-1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讯未读消息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5208064A (zh) * | 2014-06-24 | 2015-12-30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微博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961377A (zh) * | 2016-01-12 | 2017-07-18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消息同步方法和消息同步系统 |
CN107465595A (zh) * | 2017-07-25 | 2017-12-1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设备消息播放控制方法、装置、消息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7370670A (zh) * | 2017-09-06 | 2017-11-21 | 叶进蓉 | 未读消息提取展示方法及装置 |
CN107995100A (zh) * | 2017-11-30 | 2018-05-04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WebRTC系统中未读消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13153A (zh) | 2019-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13153B (zh) | 未读消息的显示方法、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278464B (zh) | 显示榜单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674022B (zh) | 行为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093307B (zh) | 获取播放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118477B (zh) | 虚拟礼物展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0248236B (zh) |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8717432B (zh) | 资源查询方法及装置 | |
CN107896337B (zh) | 信息推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764608B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411680B (zh) | 多媒体资源播放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163406A (zh) | 互动消息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50734A (zh) | 天气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147503B (zh) | 信息发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2227581A1 (zh) | 资源展示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1628925A (zh) | 歌曲交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565338A (zh) | 播放视频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9600301B (zh) |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2770177B (zh) | 多媒体文件生成方法、多媒体文件发布方法及装置 | |
CN111682983B (zh) |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 |
CN112559795A (zh) | 歌曲播放方法、歌曲推荐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311661B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971692B (zh) | 开通服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836426A (zh) |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051015A (zh) |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158099A (zh) |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