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8974A - 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08974A CN110208974A CN201910457832.9A CN201910457832A CN110208974A CN 110208974 A CN110208974 A CN 110208974A CN 201910457832 A CN201910457832 A CN 201910457832A CN 110208974 A CN110208974 A CN 1102089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box
- heat dissipation
- backlight
- display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背光盒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包括扣合组装的内盒与外盒;所述内盒的底面向上形成有多条散热筋骨,相邻的所述散热筋骨之间形成有散热沟壑;所述外盒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散热沟壑首尾相通并一一对应的上通孔与下通孔,所述下通孔、散热沟壑、上通孔与所述外盒顶面之间形成多条散热通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显示屏尺寸逐渐增大,但背光盒的散热性较差,难以及时散发显示屏表面的温度,导致显示屏表面温度超标,以及由于背光盒铝材结构的设置,导致其抗扭曲变形能力较差,刚度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盒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器,一般有两路视频输入,一路可以接车载DVD用,另一路接倒车影像车载摄像头用。背光模组,即是提供LCD显示器产品中的一个背面光源组件,一般由背光光源、多层背光材料及支撑框架组成。背光质量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出射光均匀度、色阶等重要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发光效果。
车载显示屏背光模组,一般由以下结构构成,包括胶框、LED灯带、滤光片、增光片、导光板、反光片、背光盒等。背光盒常用1.0mm的铝板冲裁折弯而成,主要用于承载与散热,随着车载显示屏尺寸的增大,表面亮度升高,LED发热会使显示屏表面的温升超出标准要求。
现有的背光盒制作工艺较为简单,但散热性较差,难以及时散发大尺寸显示屏表面的温度,以及由于其铝材结构的设置,导致背光盒的抗扭曲变形能力较差,刚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显示屏尺寸逐渐增大,但背光盒的散热性较差,难以及时散发显示屏表面的温度,导致显示屏环境温度超标,以及由于背光盒铝材结构的设置,导致其抗扭曲变形能力较差,刚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包括扣合组装的内盒与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的底面向上形成有多条散热筋骨,相邻的所述散热筋骨之间形成有散热沟壑;所述外盒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散热沟壑首尾相通并一一对应的上通孔与下通孔,所述下通孔、散热沟壑、上通孔与所述外盒顶面之间形成多条散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散热筋骨平行所述内盒的宽且等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通孔平行所述外盒的长且等距设置有至少一排。
优选地,所述下通孔平行所述外盒的长且等距设置有至少一排。
优选地,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形状、大小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为相同大小的圆形。
优选地,所述内盒与外盒上分别设有互为对应的扣合结构,令所述内盒与外盒可相互扣合组装。
优选地,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盒上的定位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盒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筋与定位槽匹配设置时,所述内盒与外盒扣合设置。
优选地,导光板、反光片、光学膜片顺序设置于所述内盒与外盒之间。
由上可知,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提出的背光盒结构,在现有背光盒基础上加设了散热筋骨以及上通孔与下通孔,令空气可从下通孔进入背光盒结构,并沿散热沟壑与上通孔形成的散热通道,带走背光盒内的温度,在空气不断循环过程中,可迅速降低背光盒结构的温度,也即降低显示屏表面的温度;
第二,本发明中散热沟壑沿内盒的宽平行设置,上通孔与下通孔沿内盒的长平行设置,也即散热沟壑形成有一一对应的上通孔与下通孔,因此空气从下通孔进入时,沿对应的散热沟壑移动以及对应的上通孔排出,保证了空气顺畅流通,进一步保证了背光盒温度的恒定;
第三,本发明中上通孔与下通孔均设置为圆形,由于同等周长下,圆形的面积最大,又用于上通孔与下通孔的面积与散热速度保持成正比,因此将上通孔与下通孔设置为圆形,可加大空气进入背光盒结构的速度,并提高空气带走背光盒温度的速度;
第四,本发明上定位筋与定位槽的设置,可保证内盒与外盒相互扣合,在无正确方向的外力作用下背光盒结构保持固定,当背光盒安装于车辆上时,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可保持位置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背光盒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盒结构的内盒俯视图及其部分放大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盒结构的外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盒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及其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盒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盒结构与导光板、反光片以及光学膜片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示说明:内盒10(散热紧固11;散热沟壑12;定位槽13);外盒20(上通孔21;下通孔22;定位筋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显示屏尺寸逐渐增大,但背光盒的散热性较差,难以及时散发显示屏表面的温度,导致显示屏使用寿命缩短,以及由于背光盒铝材结构的设置,导致其抗扭曲变形能力较差,刚度较低的问题。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主要包括扣合组装的内盒10与外盒20;内盒10的底面向上形成有多条散热筋骨11,相邻的散热筋骨11之间形成有散热沟壑12;外盒20顶面设置有与散热沟壑12首尾相通的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下通孔22、散热沟壑12、上通孔21与外盒20顶面之间形成有多条散热通道,气体从下通孔22进入散热沟壑12从上通孔21排出。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上通孔21、下通孔22与散热沟壑12间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内盒10上设置有散热筋骨11,相邻的散热筋骨11间形成有散热沟壑12,令内盒10与外盒20间在扣合完成时形成有空隙,同时在散热沟壑12的位置对应设置有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也即散热沟壑12可与外界连通,当冷空气从下通孔22进入背光盒结构时,会沿散热沟壑12移动,并经上通孔21排出,由于冷空气在移动过程中,会带走背光盒结构上多余的温度,高温环境与冷空气间完成热交换,环境温度下降,空气温度升高,因此在空气的不断循环过程中,背光盒温度下降。
在显示环境下,背光盒与显示屏的设置方向一直,均为竖直设置,当空气从下通孔22进入背光盒结构时,由于其温度升高,空气重量下降,并上浮至上通孔21位置排出背光盒结构,完成空气一次循环过程。
更具体地,散热筋骨11平行内盒10的宽且等距设置。
更具体地,上通孔21平行外盒20的长且等距设置有至少一排。
更具体地,下通孔22平行外盒20的长且等距设置有至少一排。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沟壑12两端设置有供空气进入的下通孔22与供空气排出的上通孔21,因此上通孔21、下通孔22的平行方向,与散热沟壑12的平行方向相垂直为最佳设计方案,也即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散热沟壑12、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的位置关系,有助于保障采用本实施例的背光盒结构,其产生的温度可快速与空气间发生热交换,进而令背光盒温度近乎保持恒定,提高了背光盒结构表面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分别设置有一排,但若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分别设置有多排,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的设置数量,与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效率成正比。
更具体地,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形状、大小相同或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仅用于供空气流通作用,因此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的形状、大小不作限定,同时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的形状、大小可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为相同大小的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均为圆形时,由于同等周长下圆形面积最大的原理,可保证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对空气的通过速率达到最大值,也即极大地提高本实施例中背光盒结构的空气流通速率。同时当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保持一致时,可保证外盒20结构的美观性。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内盒10与外盒20上分别设置有互为对应的扣合机构,令内盒10与外盒20可相互扣合且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扣合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内盒10与外盒20在设置完成时,两者结合性较强,也即内盒10与外盒20间在无正确方向外力的作用下,仍可保持两者位置的固定。由于本实施例中背光盒结构主要作为于车载显示屏的背光模组,而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颠簸,若两者结合牢固,可保证背光盒结构的稳定性。
更具体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外盒20上的定位筋23,以及设置于内盒10上的定位槽13;所述定位筋23与定位槽13匹配设置时,所述内盒10与外盒20扣合设置。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定位筋23设置于外盒20侧边的自由端朝向内盒10的一侧,定位槽13设置于内盒10侧边自由端朝向外盒20的一侧。
优选但不限定的是,定位筋23为凸起状,定位槽13为折边,凸起与折边配合面粗糙度较高,有助于保证定位筋23难以从定位槽13处脱离,同时当本实施例中,定位筋23与定位槽13设置为上述形状时,有助于确定内盒10与外盒20间配合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进而令散热沟壑12对应设置有上通孔21以及下通孔22,进一步保证了背光盒结构上温度的散发。
更具体地,导光板、反光片与光学膜片设置于内盒10以及外盒20之间。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光盒作为显示屏背光模组的一部分,背光模组内还设置有其余结构,也即导光板、反光片以及光学膜片,在现有设计中,导光板、反光片以及光学膜片设置于内盒10的内侧,因此定位筋23与定位槽13可保证导光板、反光片以及光学膜片完整设置于内盒10与外盒20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主要通过在内盒上设置散热筋骨,令形成的散热沟壑以及外盒上的上通孔与下通孔构成供空气流通的散热通道,令空气可进入背光盒结构,并与其内部高温环境发生热交换,加快空气循环速度,降低背光盒结构内的高温,以适应尺寸增大的显示屏。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扣合组装的内盒(10)与外盒(20);所述内盒(10)的底面向上形成有多条散热筋骨(11),相邻的所述散热筋骨(11)之间形成有散热沟壑(12);所述外盒(20)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散热沟壑(12)首尾相通并一一对应的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所述下通孔(22)、散热沟壑(12)、上通孔(21)与所述外盒(20)顶面之间形成多条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骨(11)平行所述内盒(10)的宽且等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21)平行所述外盒(20)的长且等距设置有至少一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孔(22)平行所述外盒(20)的长且等距设置有至少一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形状、大小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21)与下通孔(22)为相同大小的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10)与外盒(20)上分别设有互为对应的扣合结构,令所述内盒(10)与外盒(20)可相互扣合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盒(20)上的定位筋(23),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盒(10)上的定位槽(13);所述定位筋(23)与定位槽(13)匹配设置时,所述内盒(10)与外盒(20)扣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光板、反光片、光学膜片顺序设置于所述内盒(10)与外盒(20)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57832.9A CN110208974B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57832.9A CN110208974B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8974A true CN110208974A (zh) | 2019-09-06 |
CN110208974B CN110208974B (zh) | 2022-03-11 |
Family
ID=6778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57832.9A Active CN110208974B (zh) | 2019-05-29 | 2019-05-29 | 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08974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1436A (zh) * | 2004-01-05 | 2005-07-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US20060134428A1 (en) * | 2004-09-30 | 2006-06-22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Optical laminate |
CN203397047U (zh) * | 2013-07-05 | 2014-01-15 | 吴若鹏 | 一种液晶屏一体化背板结构 |
JP2016062022A (ja) * | 2014-09-19 | 2016-04-25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バックライト用箱体 |
CN205680388U (zh) * | 2016-06-14 | 2016-11-09 | 广州未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动调节显示亮度的背光灯箱 |
CN207081913U (zh) * | 2017-05-23 | 2018-03-09 | 凯为实业(广东)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7264060U (zh) * | 2017-10-12 | 2018-04-20 | 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好的高强度壳框以及显示屏 |
CN107978234A (zh) * | 2017-12-13 | 2018-05-01 | 福建爱普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 |
CN108845443A (zh) * | 2018-06-20 | 2018-11-20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背光模组的固定方法及装置 |
CN208477255U (zh) * | 2018-07-10 | 2019-02-05 | 东莞市仲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显示器的散热器 |
-
2019
- 2019-05-29 CN CN201910457832.9A patent/CN1102089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1436A (zh) * | 2004-01-05 | 2005-07-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US20060134428A1 (en) * | 2004-09-30 | 2006-06-22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Optical laminate |
CN203397047U (zh) * | 2013-07-05 | 2014-01-15 | 吴若鹏 | 一种液晶屏一体化背板结构 |
JP2016062022A (ja) * | 2014-09-19 | 2016-04-25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バックライト用箱体 |
CN205680388U (zh) * | 2016-06-14 | 2016-11-09 | 广州未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动调节显示亮度的背光灯箱 |
CN207081913U (zh) * | 2017-05-23 | 2018-03-09 | 凯为实业(广东)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7264060U (zh) * | 2017-10-12 | 2018-04-20 | 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好的高强度壳框以及显示屏 |
CN107978234A (zh) * | 2017-12-13 | 2018-05-01 | 福建爱普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 |
CN108845443A (zh) * | 2018-06-20 | 2018-11-20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背光模组的固定方法及装置 |
CN208477255U (zh) * | 2018-07-10 | 2019-02-05 | 东莞市仲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显示器的散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8974B (zh) | 2022-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82747U (zh) |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 |
CN201885077U (zh) | 侧光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
CN202274376U (zh) | 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JP553062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6842696B (zh) | 一种背光模组 | |
CN210514884U (zh) |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1627969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器 | |
CN102661550B (zh) | 背光模组 | |
CN102661558A (zh) | 背光模组 | |
CN112925130B (zh) | 一种对称式双面屏液晶模组结构 | |
CN102798044A (zh) | 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106405913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4335421U (zh) | 一种灯板及具有该灯板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 |
JP2009129900A (ja)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40168573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110208974A (zh) | 一种组合式车载显示屏的背光盒结构 | |
KR102174635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12410992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8384311U (zh) | 一种全贴合的显示模组 | |
CN108885371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2723599U (zh) | 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2731710B (zh) | 一种双面屏电视结构 | |
CN215416205U (zh) | 一种反射罩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212410995U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5833730U (zh) | 一种直下型液晶电视用led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