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0642A - 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90642A CN110190642A CN201910403672.XA CN201910403672A CN110190642A CN 110190642 A CN110190642 A CN 110190642A CN 201910403672 A CN201910403672 A CN 201910403672A CN 110190642 A CN110190642 A CN 1101906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hone
- circuit
- control circuit
- value
- earphone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8 coordin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其中耳机盒包括电池、充电电路、升压电路和控制电路,充电电路用于接收外界电流对电池充电;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的电压进行升压并输出至耳机,以供耳机进行充电;控制电路耦接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控制电路用于获取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和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在充电电路接收到外界电流时,若控制电路判断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在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若控制电路判断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供过流提示,主动地保护耳机盒与耳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通过配置成套的耳机盒,便于在不使用时对耳机进行收纳保护。一些无线耳机的耳机盒还可以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为了功能和设计上的优化逐步取消了耳机孔,无线耳机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与之配套的耳机盒也成为人们选购耳机时的一个重要考虑部分。
耳机盒需要外接电源以进行充电,并通过将存储的电能传输至耳机实现对耳机充电。一些无线耳机的耳机盒在使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或者耳机盒对耳机充电时,如果耳机盒或耳机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过流或短路,导致损坏耳机盒或耳机的内部零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耳机盒和无线耳机组件,能够提供过流提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容置耳机的耳机盒,耳机盒包括电池、充电电路、升压电路和控制电路;充电电路耦接电池,用于接收外界电流对电池充电;升压电路,耦接电池,用于将电池的电压进行升压并输出至耳机,以供耳机进行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耦接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控制电路用于获取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和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
其中,在充电电路接收到外界电流时,控制电路判断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在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控制电路判断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组件,包括耳机以及上述耳机盒,耳机盒用于容置耳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控制电路获取与之耦接的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进而在外界电流对耳机盒进行充电时,能够在判断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充电过流提示,如此耳机盒的故障能够被及时获知,而且第一提示信息还能够便于对故障的精准排除,避免过大的充电电流对耳机盒的电路和电池造成损坏。控制电路还可以获取与之耦接的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耳机盒在对耳机进行充电时,控制电路能够在判断升压电路的电流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进行放电过流提示,如此使用者可以及时获知耳机盒的升压电路异常并便于及时排查确定故障,同时避免放电过流过大导致耳机盒对耳机造成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能够为耳机盒和耳机提供多维度的保护,有效降低耳机盒和耳机损坏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无线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使用无线耳机配套的耳机盒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时,由于耳机盒故障、无线耳机故障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引发电路短路、过流而导致耳机盒或无线耳机损坏。在一些情况下,电路过流、短路还会出现在充电时产热而温度过高导致烧毁耳机盒或耳机的内部线路的情况。而在目前的技术中这些因素往往不易被使用者发觉,使得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的寿命大大降低。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申请提出至少如下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耳机盒100可以包括:壳体101、电池102以及与电池102耦接的电路板103。壳体101外侧可以设置充电接口104,充电接口104耦接电路板103,以接收外界电流对电池102充电。或者,耳机盒100还可以设置无线充电模块(图未示),例如无线充电线圈,以用于对耳机盒100进行无线充电。电池102可以为整个耳机盒100的工作提供电能,还可以为耳机20进行充电。壳体101内可以设有用于收纳耳机20的容置腔105。容置腔105内至少可以收容一只耳机20。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盒100还可以包括充电电路106、升压电路107和控制电路108。充电电路106、升压电路107和控制电路108可以同设于一块电路板上,例如图1所示的电路板103。或者,充电电路106、升压电路107和控制电路108也可以单独或部分组合的方式设置在不同的电路板。充电电路106、升压电路107和控制电路108可以设置于壳体101内。
其中,充电电路106分别耦接控制电路108和电池102,用于接收外界电流对电池102充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盒100的壳体101外侧设置有充电接口104,充电接口104耦接充电电路106。通过充电接口104外接电源,使电流经充电电路106输入至电池102以实现对电池102充电。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盒100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模块的方式,通过将耳机盒100与无线充电电源无线连接,将电能从无线充电电源经耳机盒100的充电电路106传输至电池102以实现对电池102充电。当然,耳机盒100可以同时设置充电接口104和无线充电模块这两种充电方式。在充电时两种方式择一进行或者也可同时进行。
升压电路107分别耦接控制电路108和电池102,用于将电池102的电压进行升压并输出至耳机20,以供耳机20进行充电。比如升压电路107能够将耳机盒100电池102的电压升至5V,并输出至耳机20。耳机盒100包括有输出接口电路109,例如可以设置为电触点,与升压电路107耦接,当该电触点与耳机20上对应的电触点耦接时,可以触发升压电路107将电池102的电压进行升压并通过电触点输出至耳机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盒100是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耳机20进行充电,升压电路107也可以在耳机20收容至耳机盒100时,通过将电池102的电压进行升压以将电池102存储的电能输出至耳机20,以实现对耳机20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压电路107还可以耦接开关电路(图未示),以控制在每次将耳机20收容至耳机盒100时,通过开关电路控制是否开启升压电路107以对耳机20进行充电。例如在耳机盒100设置有开关按键(图未示),用于控制开关电路,在耳机20收容在耳机盒100时,通过开关按键触发开关电路的开启或者关闭。当然,开关电路可以由控制电路108进行自动控制,在耳机20收容在耳机盒100内时,控制电路108可以检测耳机20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是否开启开关电路。如此,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选择开启升压电路107对耳机20进行充电,避免频繁地对耳机20进行充电,影响电池10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8可以用于控制耳机盒100的操作,例如控制电路108为微型处理器(MCU)。控制电路108可以分别耦接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以可以控制充电过程和升压放电过程。
控制电路108用于获取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可以是指在对耳机盒100的电池102进行充电时经充电电路106传输至电池102的电流的大小。当然,可以在电流输入到充电电路106前获取,也可以是在充电电路106上获取,还可以在充电电路106和电池102之间获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08可以检测是否有外界电源接入耳机盒100,比如通过设置霍尔传感器检测充电接口104是否有配对的充电接头与之连接(比如可以为USB充电接头、micro-USB充电接头、type-c充电接头),或者检测充电接口104的电平高低等。如果检测到未使用外界电源对耳机盒100的电池102进行充电,实际上经过充电电路106的电流为零,则控制电路108可以不获取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当然,还可以检测充电电路106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即检测是否有外界电流经过充电电路106。当控制电路108检测到有外界电流经过充电电路106时,则可以获取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控制电路108可以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去获取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也可以是随机去获取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
在本实施例中,当充电电路106接收到外界电流时,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预设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可以小于耳机盒100的充电电路106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或者第一预设值也可以等于耳机盒100的充电电路106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当然第一预设值还可以大于耳机盒100的充电电路106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值还可以等于耳机盒100的电池102的最大的充电电流值,或者第一预设值小于耳机盒100的电池102的最大的充电电流值,或者第一预设值可以大于耳机盒100的电池102的最大的充电电流值。例如是电池102的最大的充电电流值为1A,那么第一预设值可以为0.9A、1A或者1.5A。当然,第一预设值还可以根据其他元件或者综合多个元件的工作情况进行设置。
当充电电路106接收到外界电流,也即当外界电源对耳机盒100进行充电时,控制电路108判断获取到的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当前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说明当前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过大,控制电路108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充电电路106异常,能够主动地发出故障提示,主动地对耳机盒100进行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示信息,例如是通过耳机盒100内设置的与控制电路108耦接的某些提示元件例如警示灯、语音播报器、显示屏等进行提示。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给提示元件,开启提示元件执行预设的提示功能,例如是发出警报声或警示灯闪烁等。控制电路108通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在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及时提示耳机盒100的使用者耳机盒100的充电电路106异常,从而及时进行排查避免损坏耳机盒100,起到主动保护耳机盒100的作用。
可选的是,在充电电路106接收到外界电流时,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也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而且进一步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如此进一步主动和有效地保护充电电路106和电池102,避免电流过大造成充电电路106或电池102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8还用于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可以是指耳机盒100的电池102对耳机20充电时,流经升压电路107的电流的大小。如果耳机盒100未对耳机20进行充电时,经过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为零,控制电路108可以不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
在一些时实施方式中,耳机20收容在耳机盒100内时,可以唤醒控制电路108。比如设置霍尔传感器、或者通过检测用于与耳机20耦接的电触点的电流值,来判断耳机20是否收容在耳机盒100内。当耳机20收容在耳机盒100内时,唤醒或者触发控制电路108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或者控制电路108可以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输出电流值。或者控制电路108随机获取输出电流值。当充电断开时,升压电路107没有输出电流,则控制电路108不再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如此可以使得控制电路108在升压电路107对外输出电流时及时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升压电路107输出电流时,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预设值可以是指耳机盒100的升压电路107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当然还可以设置第二预设值小于或者大于耳机盒100的升压电路107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或者,第二预设值可以是耳机20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当然还可以设置第二预设值小于或大于耳机20的最大充电电流值。当然,第二预设值还可以根据其他元件或者综合多个元件的工作情况进行设置。
耳机盒100的电池102在对耳机20进行充电时,电流从电池102经升压电路107至耳机20,控制电路108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当前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说明当前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过大,也即耳机20的充电电流过大,可能会出现损坏耳机20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电路108获取第二预设值,能够在故障时主动地发出放电过流的提示,能够主动地对耳机盒100和耳机20进行保护,主动保护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耳机盒100和耳机20被损坏。
可选的是,第二预设值可以包括多个值,以此适应对多种规格的耳机20进行充电。比如第二预设值可以设置多个档位,例如依次为100mA,200mA,300mA。具体地,在耳机盒100预置第二预设值与耳机20的电池102容量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电池102容量值为150mAh,250mAh,350mAh,分别对应的第二预设值为100mA,200mA,300mA。在耳机20放置于耳机盒100内时,控制电路108进一步用于获取耳机20的电池102容量值,比如150mAh。控制电路108调整第二预设值为与耳机20的电池102容量值相对应的值,比如100mA。从而耳机盒100可以实现对多种规格的耳机20进行充电,丰富耳机盒100的使用场景并可以提供精确的过流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耳机盒100配套的三种不同规格的耳机20,耳机20分别对应有其ID,耳机盒100内存储有耳机ID以及与耳机ID对应的该耳机电池102的容量值,耳机ID在耳机收容在耳机盒100内时,被控制电路108获取,控制电路108可以获取与耳机ID对应的耳机20的电池102容量值。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20收容在耳机盒100内时,控制电路108可以通过电触点对耳机20的电池102容量值进行检测。
可选的是,第二预设值的设置方法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耳机盒100可以不预先设置第二预设值。在耳机20放置在耳机盒100内时,耳机盒100为耳机进行充电,控制电路108可以在多次充电中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并且/或者在一次充电中多次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值,并将该些输出电流值进行剔除无效数据后进行计算处理获得平均值,并取平均值的1.2-1.8倍作为第二预设值,可选为平均值的1.5倍作为第二预设值。无效数据例如是指该数据与其他数据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某阈值,该阈值可以预先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例如是控制电路108通过耳机盒100上设置的某些提示元件例如警示灯、语音播报器、显示屏等进行提示的。控制电路108主动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给提示元件,开启提示元件执行预设的提示功能,例如是发出警报声或警示灯闪烁等,从而进行主动提示和对耳机盒100以及耳机20进行主动保护。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充电电路106未接收到外界电流且在升压电路107输出电流时,也即没有外接电源对耳机盒100充电,而耳机盒100在对耳机20充电时,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控制电路108通过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可以在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及时提示耳机盒100的使用者耳机盒100的放电过程异常,从而使用者可以及时排查是否出现短路或其他异常情况,对耳机盒100和耳机20进行主动保护,避免耳机盒100和耳机20被损坏。
可选的是,在升压电路107输出电流时,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也可以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并进一步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如此进行主动提示,并进一步进行主动保护,可以主动地和有效地保护升压电路107和耳机20,避免电流过大造成耳机盒100和耳机20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示信息与第二提示信息可以相同,从而可以节省控制电路108的线路布设,减少指令存储、处理等过程,并精简耳机盒100的结构,避免设置多余的部件增加耳机盒100的体积。
当然,第一提示信息与第二提示信息也可以不相同,比如控制电路108以数据信号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为10101010,用于提示输入电流值异常;而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为10010010,用于输出电流值的异常。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分别通过不同的提示元件进行提示的。比如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通过警示灯提示的,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通过语音播报器进行提示。控制电路108在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控制开启警示灯以提示使用者充电电路106异常。当控制电路108在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控制开启语音播报器以提示使用者升压电路107异常。通过输出不同的提示信息,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提示情况快速获知出现异常的具体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排查,提高耳机盒100异常处理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提示信息与第二提示信息也可以是输出至同一提示元件,但使提示元件工作的方式不一样。例如,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控制开启警示灯并使警示灯常亮。而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控制开启警示灯并使警示灯闪烁。如此既可以有效地区分异常情况,还不会增加多余的功能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08在判断升压电路107的电流值小于最小预设值时,也可以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充电电流过小。最小预设值,例如是耳机盒100的电池102通过升压电路107实现对耳机20充电的最小电流值。控制电路108还可以在电池102电量低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及时对耳机盒100进行充电等。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控制电路108获取与之耦接的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进而在外界电流对耳机盒100进行充电时,能够在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主动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充电过流提示,如此耳机盒100的故障能够被及时获知,而且第一提示信息还能够便于对故障的精准排除,避免过大的充电电流对耳机盒100的电路和电池102造成损坏,对耳机盒100进行主动保护。控制电路108还可以获取与之耦接的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耳机盒100在对耳机20进行充电时,控制电路108能够在判断升压电路107的电流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进行放电过流提示,如此使用者可以及时获知耳机盒100的升压电路107异常并便于及时排查确定故障,同时避免放电电流过大导致耳机盒100对耳机20造成损坏,对耳机20进行主动保护。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100的电路结构能够主动为耳机盒100和耳机20提供多维度的保护,有效降低耳机盒100和耳机20损坏几率。
可选的是,耳机盒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与充电电路106耦接。例如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耦接于充电接口104和充电电路106之间。外界电流能够经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输入至充电电路106。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例如是采样电阻,采样电阻串联在充电接口104与充电电路106之间。当耳机盒100外接电源对电池102充电时,外界电流能够经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输入至充电电路106,由于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与充电电路106电流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获取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的电流得到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与控制电路108耦接,控制电路108对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进行采样以获取输入电流值。控制电路108与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耦接,从而控制电路108可以通过获取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的电流值而得到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具体地,控制电路108对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进行采样,例如是控制电路108获取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两端的电压或者压降,通过与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的电阻值进行计算得到经过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的电流值,该电流值即为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通过设置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控制电路108可以快速获得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而且能够获取较为精准的电流值。
可选的是,耳机盒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耦接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外界电流能够经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输入至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也即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耦接在充电接口104或者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之间。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可以用于在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电流阈值时对充电电路106、电池102等耳机盒100内的元件进行起到保护作用,例如是断开电路、迅速降低电路电流至安全值等。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的电流阈值例如是指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触发过流保护的最小电流值。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可以为耳机盒100提供进一步的保护,在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主动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进行主动保护,在输入电流值进一步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的电流阈值时,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开启过流保护功能,避免因为过流而对耳机盒100以及耳机20造成损坏。
例如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PTC),耳机盒100接收外界电流进行充电时,外界电流经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输入,若外界电流过高使得充电电路106中的电流过高,或者耳机盒100内发生短路导致电流过高,则热敏电阻(PTC)由于发热功率增加导致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开关温度时,电阻瞬间会剧增,使得回路中的电流迅速减小,甚至相当于断路,以此起到保护充电电路106的作用。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过流保护作用的元件或功能模块。此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过流保护单元耦接在充电接口104或者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一电流采样元件110之间,能够使得外接电流先流经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使得过流保护能够预先触发,有效地耳机盒100进行过流保护,避免后续的电路被损坏。而且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一过流保护元件111能够协同配合有效地为耳机盒100提供过流保护。
可选的是,耳机盒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与升压电路107耦接。例如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耦接于升压电路107和输出接口电路109(例如为电触点)之间,耳机盒100的电池102的电流能够经升压电路107输出至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例如是采样电阻,串联在升压电路107和输出接口电路109之间。采样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确定。当耳机盒100的电池102在对耳机20充电时,经升压进行升压处理,电流从升压电路107流经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输出至输出接口电路109为耳机20进行充电,由于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与升压电路107电流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获取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的电流得到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与控制电路108耦接,控制电路108对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进行采样以获取输出电流值。控制电路108与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耦接,从而控制电路108可以通过获取第二电流保护元件的的电流值而得到升压电路107的输入电流值。具体地,控制电路108对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进行采样,例如是控制电路108测量获取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的两端电压或者压降,通过与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的电阻值进行计算得到经过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的电流值,该电流值即为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通过设置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控制电路108可以快速获得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而且能够获取为耳机20充电的较为精准的电流值。
可选的是,耳机盒100进一步包括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耦接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耳机盒100的电池102的输出电流能够经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输出至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也即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耦接在输出接口电路109和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之间。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的电流阈值例如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可以用于在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电流阈值时对耳机20起到保护作用,例如是断开电路、迅速降低电路电流至安全值等。通过设置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的电流阈值可以为耳机盒100和耳机20提供进一步的保护,在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进行主动保护,在输出电流值进一步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的电流阈值时,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开启过流保护功能,避免因为过流而导致输出电流对耳机20造成损坏。而且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能够协同配合有效地为耳机盒100提供过流保护
例如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PTC),耳机盒100对耳机20充电时,电池102的电流经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输入,若电流过高使得升压电路107中的电流过高,或者耳机盒100内发生短路导致电流过高,则热敏电阻由于发热功率增加导致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开关温度时,电阻瞬间会剧增,使得回路中的电流迅速减小,甚至相当于断路,以此起到保护升压电路107的作用。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过流保护作用的元件或功能模块。此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过流保护元件113耦接在第二电流采样元件112与输出接口电路109之间,能够使得输出电流在流入耳机20之前进行过流保护,使得过流保护能够预先触发,有效地对耳机20进行进一步保护,避免耳机20出现损坏。
可选的是,耳机盒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温度测量元件114,与控制电路108耦接,用于测量耳机盒100内部的温度。例如温度测量元件114邻近耳机盒100的主板设置,或者邻近耳机盒100的电池102设置。当然,在设置温度测量元件114之前,可以先检测耳机盒100哪个位置温度较高,通俗而言哪个位置较为容易发热,然后再温度测量元件114设置在该位置。温度测量元件114,例如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NTC),可以通过测量其电压值计算得到电阻值,进而根据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NTC的温度,也即耳机盒100内部的温度。NTC由于通过电流而引起阻体温度上升,电阻值下降至很小,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8可以用于获取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并判断温度测量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三提示信息。第三预设值,例如是耳机盒100各电路或电池102等能正常工作的最大温度值,或者是根据耳机盒100的综合性能等预先设定的,例如是50℃。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耳机盒100内部温度过高,例如可以通过与控制电路108耦接的某些提示元件例如警示灯、语音播报器、显示屏等进行提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提示信息可以与第一提示信息或第二提示信息相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提示信息与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不同,从而便于区分。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温度测量元件114以测量耳机盒100的内部温度,在温度过高时输出第三提示信号以主动提醒使用者耳机盒100的内部温度过高,从而使用者可以选择暂停使用耳机盒100,对耳机盒100进行主动保护,避免耳机盒100因高温导致内部线路老化或电池102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08判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还可以输出第三提示信息并控制充电电路106和/或升压电路107断开,从而降低由于充电过程或者放电过程的过流因素所导致的高温,有效地保护耳机盒100避免出现高温损坏,起到主动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才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同理,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才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盒100上还可以设有显示屏等显示元件(如下述LED显示组件),显示元件耦接控制电路108,用于实时显示控制电路108获取的温度测量值,从而使用者也可以根据显示元件显示的温度值判断耳机盒100内部温度是否过高而需要暂停使用。显示元件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显示耳机盒100的电池102的电量值。在耳机20收容在耳机盒100内时,显示元件可以显示耳机20的剩余电量值。显示元件还可以用于显示耳机盒100的充电状态和耳机20的充电状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盒100进一步包括LED显示组件115。LED显示组件115,例如包括多个LED灯。该多个LED灯例如裸露于壳体101外,进行能够显示时能够使得使用者观察到。LED显示组件115还可以是LED显示屏。LED显示组件115耦接控制电路108,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或第三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显示。当然,LED显示组件115还可以用于显示充电状态,例如耳机20未放置在耳机盒100内时,多个LED灯只有一个灯亮,而在耳机20处于充电状态时,其中两个灯交替闪烁,耳机盒100在充电时,该多个灯以此进行闪烁。
LED显示组件115还可以用于指示耳机盒100的电量。例如在满电状态下时全亮,只有部分电时,部分亮而另一部分灭。LED显示组件115还可以用于显示耳机20的电量。关于LED显示组件115的各种显示功能,可以进行切换,比如通过耳机盒100的壳体101上设置的功能按键切换(图未示),具体可以是通过控制电路108控制LED显示组件115的功能切换。
当然,耳机盒100的壳体101外侧可以设置透明视窗,LED显示组件115设于透明视窗处,以在LED显示组件115进行显示时能够使得使用者观察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或第三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显示的显示效果不同,例如常亮、闪烁、不同频率闪烁等。或者LED显示组件115可以设置多个,当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或第三提示信息时,对应的LED显示组件115进行显示。如此便于使用者根据LED显示组件115的显示效果进行区分以便快速确认出现异常的具体部件。
例如LED显示组件115包括4个LED灯,依此排列设置。例如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包括数字信号“1101”,4个LED灯对应为“亮亮灭亮”,第一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闪烁频率,例如亮的LED灯每隔一秒闪烁一次。同理,例如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数字信号“1001”,闪烁频率例如为常亮。同理,例如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三提示信息包括数字信号“1110”,闪烁频率例如为每隔三秒闪烁一次。当然,上述仅是举例说明,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控制电路108同时输出至少两个提示信息时,在对应设置有多个LED显示组件115,耳机盒100可以分别通过多个LED显示组件115同时进行显示。在只有一个LED显示组件115的时候,控制电路108可以优先按照第一提示信息或第二提示信息进行显示,或者可以按照预设的规则进行间隔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盒100有多种工作状态。例如,耳机盒100只接收外界电流以对电池102进行充电,或者耳机盒100只对耳机20进行充电,再或者耳机盒100在接收外界电流以对电池102充电的同时还对耳机20进行充电。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耳机盒100没有放置耳机20,或者耳机盒100放置有耳机20但并未开启升压电路107对耳机20充电,其工作过程可以如下:
S101:耳机盒100接收到外界电流以对电池102进行充电。
S102:控制电路108可以获取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和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
S103: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判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
S104:当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小于第一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继续接收外界电流以对耳机盒100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105a:当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且控制电路108可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105b:当控制电路108判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且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输出第三提示信息以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且控制电路108可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在获知异常信息时还可以根据显示效果确定具体的异常原因并进行排除。
当然,S105c:控制电路108也可以在同时判断到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才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三提示信息至LED显示组件115以进行相应的显示。通过控制电路108主动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能够主动对耳机盒100进行过流和高温保护。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耳机盒100对耳机20充电,且耳机盒100没有接收外界电流充电时,其工作过程可以如下:
S201:耳机盒100的电池102输出电流至耳机20以对耳机20进充电。
S202:控制电路108可以获取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以及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
S203: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以及判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
S204:当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小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继续对耳机20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205a:当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且控制电路108可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S205b:当控制电路108判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且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第三提示信息以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且控制电路108可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
当然,S205c:控制电路108也可以在同时判断到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才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三提示信息至LED显示组件115以进行相应的显示。通过控制电路108主动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能够主动对耳机盒100和耳机20进行过流和高温保护。
如图5所示,在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耳机盒100接收到外界电流对电池102进行充电,且耳机盒100内容置有耳机20进行充电时,其工作过程可以如下:
S301:耳机盒100接收到外界电流以对电池102进行充电,且耳机盒100的电池102输出电流以对耳机20进行充电。
S302:控制电路108获取耳机盒100的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并获取耳机盒100的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还获取耳机盒100的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
S303: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并判断耳机盒100的温度测量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
S304: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小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则充电电路106可以继续接收外界电流对耳机盒100充电,且耳机盒100的升压电路107可以继续输出电流以对耳机20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304a: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并控制充电电路106断开,同时升压电路107继续输出电流对耳机20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304b: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且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并控制升压电路107断开,同时充电电路106继续接收外界电流对耳机盒100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304c: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以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同时控制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304d:若控制电路108判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则输出第三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同时控制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断开。
其中,温度测量元件114的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的情况可以包括如下:
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还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三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同时控制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断开。
若控制电路108判断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也可以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三提示信息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同时控制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断开。
若控制电路108判断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且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电路108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三提示信息以控制LED显示组件115进行相应的显示,同时控制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断开。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电路108主动控制充电电路106和升压电路107断开,能够主动对耳机盒100和耳机20进行过流和高温保护。
当然,上述应用场景仅为举例,根据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景,以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100,通过设置控制电路108获取与之耦接的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并在判断充电电路106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可以通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发出过流提示,如此耳机盒100的故障能够被及时获知,而且第一提示信息还能够便于对故障的精准排除,避免过大的充电电流对耳机盒100的内部电路和电池102造成损坏。控制电路108还可以获取与之耦接的升压电路107的输出电流值,耳机盒100在对耳机20进行充电时,控制电路108能够在判断升压电路107的电流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进行放电过流提示,如此使用者可以及时获知耳机盒100的升压电路107异常并便于及时排查确定故障,同时避免放电电流过大导致对耳机20造成损坏。
参阅图6,本申请无线耳机组件实施例,无线耳机组件200包括耳机210和用于容置耳机210的耳机盒220,本申请无线耳机组件实施例的耳机盒220为上述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中的耳机盒100,关于本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本申请详细的技术效果,可以见上述全文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盒,用于容置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
充电电路,耦接所述电池,用于接收外界电流对所述电池充电;
升压电路,耦接所述电池,用于将所述电池的电压进行升压并输出至所述耳机,以供所述耳机进行充电;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和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
其中,在所述充电电路接收到外界电流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充电电路的所述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在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盒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流采样元件,与所述充电电路耦接,外界电流能够经所述第一电流采样元件输入至所述充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采样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流采样元件进行采样以获取所述输入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盒进一步包括第一过流保护元件,耦接所述第一电流采样元件,外界电流能够经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元件输入至所述第一电流采样元件,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元件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盒进一步包括第二电流采样元件,与所述升压电路耦接,所述电池的电流能够经所述升压电路输出至所述第二电流采样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采样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二电流采样元件的进行采样以获取所述输出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盒进一步包括第二过流保护元件,耦接所述第二电流采样元件,输出电流能够经所述第二电流采样元件输出至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元件,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元件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盒进一步包括温度测量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用于测量所述耳机盒内部的温度,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温度测量元件的温度测量值,并判断所述温度测量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三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盒进一步包括LED显示组件,耦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提示信息控制所述LED显示组件进行相应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值包括多个值,在所述耳机放置于所述耳机盒内时,所述控制电路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耳机的电池容量值,调整所述第二预设值为与所述耳机的电池容量值相对应的值;和/或,
在所述充电电路接收到外界电流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充电电路的所述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或判断所述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在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升压电路的所述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和/或判断所述温度测量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控制所述升压电路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充电电路未接收到外界电流且在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升压电路的所述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10.一种无线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所述耳机盒用于容置所述耳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03672.XA CN110190642A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03672.XA CN110190642A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90642A true CN110190642A (zh) | 2019-08-30 |
Family
ID=67716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03672.XA Pending CN110190642A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90642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0400A (zh) * | 2019-09-30 | 2020-01-0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低功耗方法、装置、系统 |
CN110972023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语音播放系统 |
CN113055804A (zh) * | 2021-04-09 | 2021-06-29 | 东莞市科奈信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发热测试系统及耳机发热测试方法 |
CN113141559A (zh) * | 2021-04-26 | 2021-07-20 |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充电盒的动画灯效控制方法及充电盒 |
CN113809784A (zh) * | 2020-06-12 | 2021-12-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耳机组件、耳机、耳机盒和存储介质 |
CN113964901A (zh) * | 2021-10-19 | 2022-01-21 | 马嘉泽 | 无线耳机盒 |
CN115425709A (zh) * | 2022-09-06 | 2022-12-02 | 深圳市富迪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充电盒过流过压保护电路、装置及保护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744792U (zh) * | 2017-04-11 | 2017-12-15 | 北京弗圣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airpods充电盒的保护套 |
CN107623362A (zh) * | 2017-11-08 | 2018-01-23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7645189A (zh) * | 2017-09-26 | 2018-01-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695911A (zh) * | 2017-04-07 | 2018-10-23 |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ws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
CN108879836A (zh) * | 2018-06-27 | 2018-11-23 |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的控制方法 |
CN208316954U (zh) * | 2018-05-22 | 2019-01-0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 |
CN109246521A (zh) * | 2018-10-31 | 2019-01-18 | 深圳市三德大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底座自动控制电路 |
-
2019
- 2019-05-15 CN CN201910403672.XA patent/CN1101906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95911A (zh) * | 2017-04-07 | 2018-10-23 |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ws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
CN206744792U (zh) * | 2017-04-11 | 2017-12-15 | 北京弗圣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airpods充电盒的保护套 |
CN107645189A (zh) * | 2017-09-26 | 2018-01-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623362A (zh) * | 2017-11-08 | 2018-01-23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208316954U (zh) * | 2018-05-22 | 2019-01-0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 |
CN108879836A (zh) * | 2018-06-27 | 2018-11-23 |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的控制方法 |
CN109246521A (zh) * | 2018-10-31 | 2019-01-18 | 深圳市三德大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底座自动控制电路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0400A (zh) * | 2019-09-30 | 2020-01-0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低功耗方法、装置、系统 |
CN110972023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语音播放系统 |
CN110972023B (zh) * | 2019-12-25 | 2022-02-22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语音播放系统 |
CN113809784A (zh) * | 2020-06-12 | 2021-12-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耳机组件、耳机、耳机盒和存储介质 |
CN113055804A (zh) * | 2021-04-09 | 2021-06-29 | 东莞市科奈信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发热测试系统及耳机发热测试方法 |
CN113141559A (zh) * | 2021-04-26 | 2021-07-20 |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充电盒的动画灯效控制方法及充电盒 |
CN113964901A (zh) * | 2021-10-19 | 2022-01-21 | 马嘉泽 | 无线耳机盒 |
CN113964901B (zh) * | 2021-10-19 | 2024-05-10 | 马嘉泽 | 无线耳机盒 |
CN115425709A (zh) * | 2022-09-06 | 2022-12-02 | 深圳市富迪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充电盒过流过压保护电路、装置及保护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90642A (zh) | 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 |
US10826286B2 (en) | Battery boost apparatus | |
CN101272060B (zh) | 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 | |
CN203537462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03944230B (zh) | 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方法及充电器 | |
JPH02299428A (ja) | バッテリ駆動の無線機 | |
CN101272057B (zh) | 便携式移动充电电源 | |
CN1637427B (zh) | 电池、照相机、照相机系统和便携式设备 | |
CN104993548A (zh) | 智能安全发声移动电源 | |
CN106329636A (zh) | 电池、终端以及充电方法 | |
CN104375021B (zh) | 一种锂电池组保护板检测装置和方法 | |
US1172866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eply discharged battery detection | |
CN106184078B (zh) | 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11296517B2 (en) | Battery and external component | |
CN106042937B (zh) | 电动汽车的低压供电双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195889U (zh) | 电动自行车充电防火预警装置 | |
JP2007110820A (ja) | パック電池 | |
WO2021077798A1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 |
CN112467235A (zh) | 一种电池及无人机 | |
CN116653606A (zh) | 一种铅酸电池保护系统及车辆 | |
CN102298435A (zh) | 电池模块及其管理方法 | |
TWI660556B (zh) | Lithium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4388908B (zh) |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及安全系统 | |
CN201303034Y (zh) |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与电气装置的组合 | |
CN103019131A (zh) | 一种备用泵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